第一篇:《孔孟》教学设计示例
《孔孟》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导读十二、十三自然段
造成孔孟之道同中有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在于中国独特历史地理特点。社会相对宁静,孔子才会闲适;民不聊生,孟子只能大声疾呼“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时代造就了思想,思想与时俱进,这也是孔、孟主张虽有不同但却是“圣”的原因所在吧!
四、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清楚了孔孟的不同及原因,更体会到作者构思的谨严由同谈起,继之以不同的例举,再继之以原因分析,结束明确指出,时代不同,主张自然有异,环环相扣,令我们信服其结论。在我们写作时,要注意对这种结构安排的学习,更要注意学习对所提出的问题选准角度进行分析,这会使文章立意更深,见解更高。板书设计: 补充:
下面两段文字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请同学读一下,说一说哪一篇选自《论语》,哪一篇选自《孟子》。
(一)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选自《论语》)[译文] 说:“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用丝来做,这样俭省一些(麻做礼帽,按规定要用经线2400根,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俭省),我同意大家这样做。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跑拜,然后升堂再跑拜,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跑拜礼,这是一种骄傲轻慢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从古礼,在堂下跑拜。
(二)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选自《孟子》)[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真的有这些事吗?”孟子答:“史料中有这种记载。”宣王问:“臣子犯上杀死君主,行吗?”孟子答:“破坏仁的人叫做‘贼’,破坏义的的人叫做‘残’,毁仁害义的残贼,叫做‘独夫’。只听说把独夫纣死了,却没有听说是君主被杀害了。”
第二篇:《孔孟》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
本课属于自读篇目,课文结构清楚,层次清晰,阐述的观点也并不深奥,再加上高三学生此时对孔孟已有不少的接触和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也比较熟识,因此本文比较适合于自学。自学并不等于放羊,应该引导学生自学,在45分钟内尽可能收到吸收文化和培养能力的最大益处。本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比较适合于作为边阅读边思考的激发点使用,应该充分运用,这样学习本课的效果似乎更加切实些。
在教材处理上,这一课时把教学内容切分成三大板块,先是整合课文内容,其次是晶词味句重点突破,然后适当扩展,温故知新。课后提供一篇逆向思考类文章,为的是能让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得以有效的训练。教学目标
1.把握每段的要点,明确孔孟二者的差异。3.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4.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5.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教学重点
2.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3.孔孟思想的具体特点。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用具
运用多媒体教学。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上一篇课文我们了解了庄子,其实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不是道家而是儒家,孔子、孟子、颜渊、子路我们如雷贯耳。同时,我们还通常把孔孟并举。提到大成至圣,我们就会想到亚圣,这两个人总是如影随形,有时孟子的光辉甚至还会把孔子遮掩着。其实,孟子与孔子生活于不同的时代,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时期,孟子生活的是战国时代。据《史记》,孟子是孔子的门人于思的学生,这两人真的能够如出一辙吗?让我们一同来阅读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孔孟》。
二、整体初读,归纳提要,整合课文内容。
快速阅读课文,把每一节当中的重点语句划出来,然后对本文内容作一个提要。这个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训练学生的速渎能力,速读要讲求质量,所以第二个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在快速阅读当中迅速抓住每一节中的关键信息。之所以分解到每一节,是因为段节的层次性不很复杂,而它又是一篇课文骨架,学生思考问题的难度会相对小一些。
(明确:本文的内容提要: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孟子则凡事紧张。孔子认为性恶来自于先天,孟子则持性善论。孔子对“礼”非常重视,而孟子则不大拘泥于礼。孔盂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局势起了变化,孔子处在春秋时期,周礼还有一定的约束力,战事尚未波及全民,战事的方式如同竞技,还不足以造成社会全面动荡。因此孔子认为东周那样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提倡克己复礼,正名复古。孟子处在战国前中期,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战争已有相当规模,战事已经相当残酷,社会全面**。因此,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他的种种主张都是突破“礼”的约束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可以通过量化来考查学生的阅读品质:如孔孟的三个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局势起了变化。
三、品词析句,探究质疑。
1.依据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今人冯友兰,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在冯友兰看来,“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二人是否相同?为什么? 明确:主要阐述孔孟二人的相同,而第二段的开头又有“但是”的转折,然后进而论述了二人的不同。
2.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与上文的“轻松愉快”相对,可用“沉重痛苦”来对解,但是还要结合下文来具体回答,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3.“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4.课文第四节,举了有关于孟子的一系列例子,如“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是为了说明什么? 5.“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6.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7.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8.何谓“低水准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9.“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它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10.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四、拓展延伸
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并结合本文说说孟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研究历史文化现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洚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老百姓没有再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从本文的第一句话可以想见当时战事频仍,孟子给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发展生产,注意民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由于战争,杀人盈城,杀人盈野,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民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孟子关于王道的主张就是针对当时的局势提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的灾难深重,社会矛盾的尖锐,也可以体会孟子慈悲为怀的胸怀,为民请命的激切。
[1]
第三篇:7《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
7《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诵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2?理解:习、说、罔、殆、知、愤、悱、居、资、暴等关键词语。3?了解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学习“孔子九则”与“孟子九则”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诵读孔孟读书妙语中,受到启发、教育,思考自己的读书 学习体会。
[教学重点] 1?学习“习”等文言词语。2?理解诸则文意,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辨析文中的读书之道。3?比较“孔”“孟”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分析文中议论方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读书格言。
2?点拨法。点拨关键字、词、句;点拨自己的学习与格言的道理的异同;点拨文中的 潜在用意。
3?讨论法。发掘文中的疑点,一起讨论,作出自己的观点。[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孔子论学习(前九则)”。2?学习“习”等关键词语。
3?理解诸则文意,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辨析文中读书之道。4?孔子从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5?试发掘诸则语录片断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真切导入.同学们,八九年来,读书是我们大家最有真切感受的事。说说你的真实感受好吗?(学生发言)
或许你很厌烦,很害怕;或许你很快乐,很充实;或许你很盲目,很迷惑;或许你很明确,很主动„„不论怎样,这些都是大家面对读书学习会有的一些正常感受。不过,除了这些点滴零散的感受外,我们也应该有一些冷静深入的思考,想一想什么是我们需要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的原则,学习的意义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本单元,我们的话题就是读书,孔孟论学习,鲁迅谈读书,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妙悟,无论是格言警句,还是雄辩的推理,不管是风趣形象的阐述,还是精彩动人的故事,都将启迪我们的求知之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孔子,孟子的十则论读书学习的格言。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最有资格谈论读书学习,不过我们拥有自己的学习经历,也完全有资格去和他们对话讨论。大家一定要当仁不让,以我来注孔锰,敢于发问,敢于讨论。我们先来与孔子对话,看课文中的前九则。二?理解文意 1?结合课文注释,先读一读。))
阅读能力目标: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写作能力目标: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思想教育: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作者、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三、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一)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流杵也chǔ
(二)翻译课文。《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作业:试背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 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思结合——注重启发
(3)要有好的学习原则
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原则——修养身心
四、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五、课后练习解答 板书: 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则)。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5.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10.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
第四篇:《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
斌英中学 姚 娜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音韵美、思想美。
2.掌握常用虚实词,结合个人体验,理解文中的思想、方法。
3.比较孔孟议论方式的特点和优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品——回归古典
1、学而时习---认识孔孟
2、与古人谋---我是“孔孟”(吟诵之美)
3、好之乐之---“孔孟”是我(文白之美)
4、与古人居——神交孔孟(再读文章)
二、悟——经典之美
1、感悟思路之美
2、品味语言之美
3、昭示个性光彩
四、【教学过程】:
【
一、品——回归古典】
导入:(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 1 子„„。范曾先生说,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个产生世界文化巨人的时代。在其中,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哲人,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精神家园之一。特别在精神虚浮的今天,在世界各地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人们精神回归古典的源头之一。人们在其中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归宿。
同学们,圣人在时下似乎成了一个讽刺的称呼,但在古时候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美称,我们老师的鼻祖孔子,就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学生“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等问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千百年来倍受后人的敬仰。那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学习了我们今天这一课,大家就不难找到答案了。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孔孟论学习》(板书课题)
1、【学而时习---认识孔孟】
学生在历史及课外,对孔孟已有一定的认识。用多媒体展示孔孟的图片,增强学生对孔孟的感性认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知来介绍孔孟。学生相互补充。
假设孔孟是自己的老朋友或自己引以为豪的人,你该如何向他人介绍。
教师补充强调要点:
对于古代作者要掌握人、时、地、名、作、事六个方面。
如:孔子,字仲尼,名丘,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主要作品是《论语》。主要成就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宣传“仁”,强调因材施教。
强调《论语》作者不是孔子,而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同样让学生记住孟子的知识点。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2、【与古人谋---我是“孔孟”(吟诵之美)】 古文词基础部分
假设你回到古代,遇到孔孟,孔孟是如何向他们的学生呤诵自己的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与口吻。找几个“孔子”或“孟子”呤诵。
1)、学生结合注解及工具书,试着读文章。要求尽可能地读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章,并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段落,同位之间互读。
3)、教师范读,学生标出字音和停顿。
强调七个通假字的读音及重点字词读音: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 流杵也chǔ
4)、学生大声诵读,注意诵读的抑扬顿挫。并相互评价。
5)、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试着背诵。
注意强调两个要点:大声读,有感情。让学生从诵读中感悟文言文的音韵美。
3、【好之乐之---“孔孟”是我(文白之美)】
选择你比较喜欢的一则,假设你做为孔子或孟子穿越时空,来到当代的教室里,你该用什么的语言向你的学生介绍你的观点。要符合信、达、雅的要求。并请同时代的“俊杰”给你提出“最忠肯的建议”,以寻求最合理的表达。
百家争鸣,各抒已见。评出“十佳孔孟”。
(“信”即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即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做这项工作之前,要做好预习工作,可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思考提问法:学生手上资料太多,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可采用思考提问法。让学生自读,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出标志;其次划出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标出来;并试着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用现代文的形式向同位讲述。并以问题的形式将课文内容列出。
(2)、语意推断法: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可根据上下文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并可联系旧有知识点进行合理的猜想。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3)、对应翻译法:也可叫字句落实法。即对每一个字词要一一对应地落实。不懂的地方,做出标志,听老师讲解。
课文字词,你掌握了多少?
1)、通假字:不亦说乎 左右逢其原 今夫奕之为数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是知也 一日暴之 辟若掘井 2)、古今异义:
今夫奕之为数(古义:技艺,技能;今义:数量)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可能)
是知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虽有天下之物(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一词多义
居:与古人居(动词,生活在一起)居之安(动词,保有)
为:可以为师矣(动词,做、担任)知之为知之(表判断,相当于“是”,“就是”)有为者辟若掘井(名词,作为)
故:温故而知新(旧的,已学过的知识)故君子欲其自得也(所以)
以:可以为师矣(介词,凭,把)君子深造之以道(介词,按照)
以至仁伐至不仁(介词,用)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介词,按照)
这是一种学习文言的方法:归类积累法。可以把学生感性的知识变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4、【与古人居——神交孔孟(再读文章)】
学生再读,并试着背诵,融入古时的情境。闭目想着孔孟在春天的田野上领着一群学生在畅游,并谆谆教导着自己的弟子的学业。而学生以崇拜的目光仰视着他们的老师。
让我们一起进入那让人神游天外的地方去吧!
【
二、悟——经典之美】
1、【感悟思路之美】
本文可以说,是关于学习的千古传诵的经典。那么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谈论了学习? 学生可自已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 温习的重要 1、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3、 虚心好学 4、5、8 情感、态度对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6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 7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 9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 10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 11 做学问要有成就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12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 13
2)思考: 孔子、孟子的这些话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论学?
2、【品味语言之美】
读完本文后,你对本文的语言有何感受?学生试着说出这篇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在小组内尝试进行归纳。注意用文中的句子来例证自己的观点。
《论语》和孟子的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指点:
《论语》:事理论证、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善于在矛盾对立的转化中展开议论。
《孟子》:事实论证(例证法,举例论证)、事理论证两种;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长于事实例证是《孟子》议论的一大特点,而且长于类比,多层次层层推进,显得逻辑性强。其次善作形象类比,常用故事、寓言、比喻作为其论据。
(《论语》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3、【昭示个性光彩】
1)、孔子教给他的学生子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多元化,人们对这句名言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对此,你又是怎样看待的?请联系实际,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看法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科学的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看法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古训,不利于培养我们现代青少年的怀疑和探索精神。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论述的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宽对即可)
上联:时习悦,学思乐,自得喜;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参加《孔孟论学习》的综合性活动
A、你将如何向同学介绍孔孟。
B、选择其中一则对你影响最大的,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的理由。
C、请你讲一两则在学习上运用《孔孟论学习》中的方法很成功的名人故事。【作业设计】: 1.背熟全文。
2.将文中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3.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卡片上,然后写下对自己的“青春寄语”。
第五篇:孔孟思想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
《论语》共分二十篇,每篇由若干章节组成,篇名因每篇篇首字句而命名,并无特殊意义。如首篇《学而篇》,取篇首“学而时习之”的“学而”命名;次篇《为政篇》,取篇首“为政以德”的“为政”命名。二十篇中,除《乡党篇》集中记载孔子的日常生活,从侧面反映孔子的为人;《微子篇》记载孔子及古代圣贤在仕途中的选择与进退;《子张篇》记载孔子的几位著名弟子子张、子夏、子游、子贡等的言行;《尧日篇》记载尧、舜、禹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外,其余十六篇均无统一明确的主题,并且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也无内在联系。但为了相对全面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我们必须对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做简单的归纳梳理。
1、《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仁”
“仁”在《论语》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恭、宽、信、敏、惠”(《阳货篇》),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仁”是为人的最高准则,仁人要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别人无所要求。孔子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提出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颜渊篇》)“爱人”是仁的第一要义,是仁的实践中的理论基础。“爱人”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此,孔子还提出:“克已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篇》)
“孝”即爱自己的父母,“悌”即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然后广泛地爱其他一般的人,这是对“仁”进一步作出的补充。强调实行仁德必须从“孝悌”开始。
(3)从道德修养着眼,提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仁者安仁”是说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建立于内心信念的基础上。
(4)从道德完成,坚持真理着眼,提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作为仁者,必须勇敢地实践仁,坚持仁,要经得住考验,甚至不惜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论语》中“仁”与“礼”是紧密结合的,要彻底地研究“仁”,就必须研究“仁”与“礼”的关系。
“礼”,是我国古代的社会行为规范、仪式的总称。它的内容包括:制度(指官制)、刑法、仪文(指各种仪式和车服、器具的文饰)、伦理、道德规范等。
“仁”与“礼”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是“核”,礼是“表”。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2)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也就是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 不要做。并且,礼早已有之,要尽量遵循。“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卫灵公篇》)即历法要遵行夏历,所乘之车按照殷代的样式,戴帽要戴周代的礼帽,娱乐当奏是舜时的《韶》乐。
(3)仁是统帅方面,而礼是被统帅方面,仁是改造方面,礼是被改造方面。
孔子着力强调了“礼”作为行为规范,对建构道德品质的“仁”,将起到重要作用,指出遵“礼”是学习和培养“仁”的重要途径。他曾评论“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公治长篇》)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竟然不顾周礼的规定,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在孔子看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也就是说,君子通过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才可以不离经叛道,实现“仁”的要求。
2、《论语》的政治思想
《论语》的政治思想,基本点是贯彻“仁者爱人”这个总的纲领的。其内容主要为,统治者要关心人民,减轻剥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克制私欲,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准则;要减轻刑罚,加强对人民的教育。
(1)关于仁德政治的思想:
第一,为政以德,关心人民。这主要表现在爱惜民力,减轻剥削,施惠于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篇》)
第二,克已正身,以身作则。孔子强调国家统治集团,从君主到一般官吏,要克制私欲,恪守礼法,为人民作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在孔子看来,要使政权巩固,要使统治者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最能长久起作用的办法,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治国。因此,统治者必须以德修身。孔子认为,作为统治者,道德修养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而是“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
第三,“齐之以礼”,重在教育。孔子认为对待人民,教育为主,刑罚为辅。为政不能不用刑罚,但可以通过教育,减少刑罚的使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
(2)关于举贤任能的思想:
孔子不但强调仁德政治,而且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贤人,即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他曾打比方说“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雍也篇》)意思是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必须突破门第界限,选拔出身贫寒而又很有才德的人作政府官吏,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政治主张。同时,孔子提出选拔贤能是“民服”的重要条件,强调管理人才不要总是揪住小过错不放,必须“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篇》)并且“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颜渊篇》)通过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从而使邪者归正。
3、《论语》的伦理思想
(1)认识天命伦理在社会中的作用 孔子重视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而对一切与现实较远的自然宇宙或鬼神问题,则采取不加深究的办法。对鬼神“敬而远之”,对鬼神问题“存而不论”。对祭祀也不否定,但也不采取宗教的狂热态度;只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人事,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篇》)同时,也要承认命定论,尽人事,知天命。孔子指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篇》),认为人的生死富贵都是由命运决定的。孔子承认命定论,又提出“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篇》)
(2)认识名分以及人伦纲常的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篇》)孔子的正名,就是从原两周政治结构(亦即宗法等级结构)的观点出发,来纠正当时政治领域中天子、诸侯、大夫这一等级序列中名实不符的情况,以保持他所希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篇》)的政治稳定秩序。其目的是希望在保持旧的政治结构的前提下,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条件下,进行封建性的社会变革,从而达到天下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3)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
仁,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原则,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廉、耻、勇”等。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但这种“忠”是有条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并非“愚忠”。孔子所谈论的“忠”,更多的是指交友、择友、待友的方法,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篇》)。此外,“孝”即“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政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篇》),“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罕篇》)等,都是“仁”的思想在处理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具体体现。
4、《论语》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与“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人不分类别,不分阶级出身,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卫灵公篇》)。在教育实践中,孔于还提出了—个影响深远的原则,即“诲人不倦”(《述而篇》)。孔子曾经认为很难与互乡(一个地方)的人沟通,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对此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篇》),意思是“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应该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孔子提出做人要重视全面发展,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即立志要高远,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努力学习知识,那就会有缺点,甚至犯错误;他还经常和学生探讨诗文,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季氏篇》),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3)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很注意对自己弟子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篇》),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
(4)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在教学中,不使用灌注式,而充分使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孔子认识到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孔子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积极状态,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5)慎言慎行,学以致用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篇》)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与“从政”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思想。他曾鼓励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认为“吾斯之未能信。”(《公治长篇》)即对自己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自认为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要继续学礼,晚点做官,所以孔子听后很高兴。学诗时,孔子也要求学生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否则“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意思是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5、《论语》的学习思想(1)学习态度上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篇》),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篇》),并且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篇》),就是说读书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个人吃穿等生活俗事所拖累。甚至要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篇》)的精神。
(2)学习方法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思学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学习上还要精益求精,如诗经所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篇》),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6、《论语》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可以说是孔子“仁”的方法论,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主要有:
(1)“过犹不及”思想。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讲过头和“不及”一样有害,处理—切事情既要反对过大,也要反对“不及”。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提倡“居敬而行简”,但又反对“居简而行简”;经济上,提倡“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文艺上,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道德伦理上、反对“以德报怨”,提倡“以直报怨”;教育上,提倡学思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和而不同思想。所谓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所谓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或人为地去掉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强求简单的同—。这种思想,政治上,强调缓和矛盾,既要求人们不“犯上作乱”,又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强调 君臣之间交换意见,臣子对君主要“勿欺也,而犯之”。经济上,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时代,诸侯黯武,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紊乱。再加上处士横议,异端并起,信伪驰骋。孟子眼见圣道衰微,正途塞蔽,于是在继承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础上,宣扬“仁政学说”。他首先主张人性本善,欲以此拯救人心之陷溺。进而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希望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巨大。宋以后,孟子学说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一)“性善”学说 “性善”学说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人性本质,同具“善端”。譬如说:一个无知的幼儿,将要掉到水井里去 , 不论什么人看到了,都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种“怵惕恻隐”之心完全出于天性,没有其他任何因素掺杂其中, 这就是所谓的“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善端”。因此孟子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并且“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就是著名的“四端”学说,也是孟子对其“性善”论的最直接的表述。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比喻道:“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
孟子在强调人性本善之同时,认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外界影响。他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二是人自身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尽心上》)他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为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展,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的方法,如:
1、存心养性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孟子以为,人性既然有善端就必须加以存养,否则极易为后天之物欲所断丧。
2、顺性而为
“子能顺祀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祀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祀柳而以为桮棬, 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告子上》)孟子以“祀柳”(柳树)编制成“桮棬”(器具)为喻 ,质问告子:人性就像祀柳,仁义就像桮棬,你是顺着祀柳的性状编制呢?还是破坏其性状而为呢?借此论证只有顺着性之本然,才可以成为善人。
3、扩充善端
“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之善端,犹如萌蘖初生,极为细弱,存养固然重要,但若不能扩充,则徒然存养也无济于事。因此,推己及人才是呵护“善端”的正确途径,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4、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告子上》)孟子认为,为了保持“善端”,一切惟义是从,至其终极,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二)“仁政”思想 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他指出,“仁政”源于“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由此,提出如下“为政”主张。
1、民贵君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他认为,一个国家组成的要素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民,有人民才有国家,有国家才有君主,所以人民最为尊贵。当齐宣王问孟子对“臣弑其君”的看法时,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在那个君权至上的年代,有如此民本思想,足见孟子思想之开明,见识之卓越。
2、保民而王
孟子既然主张“民为贵”, 那么一切政治措施,都应该以“保民”为首务。倘若能够做到“保民而王”,则天下“莫之能御”。而保民之实,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富足;富足之道,则在于“制民之产”,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至于赋税,在郊门内不是井田的,采取“什一,去关市之征”(《滕文公下》);在郊门外井田制度中,“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即八家共耕的公田收入即作为赋税。人民有了恒产,生活安定了,还要进一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使百姓明人伦,知礼让。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现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3、因袭先王
孟子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离娄上》)孟子认为,只有遵循先王的法则治理国家,人民才能蒙受恩浑。所谓先王,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 历代圣王所实施的典章制度,正是他们从事经世济民之政治经验的结晶,顺之而行,治理国家便能达到完善的境界。与此相反,“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离娄上》)
4、尊贤使能
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离娄上》),又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尽心下》)他认为“仁者”应当被提拔到“高位”,而“尊贤使能”关系到国力之强大;他还主张“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尽心上》),“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公孙丑下》),即要罗致贤能之士,国君首失必须忘掉自己的权势,而且必须对贤能之士致敬尽礼,否则贤能之士不会为之所用。大多贤能之士有其气骨,不会为权势所屈,所以国君不仅要对他致敬尽礼,还得要优遇重用之。
5、反对战争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以坚决反对一切攻城掠地的残酷战争。孟子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豁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他认为,为政者要想统治天下,绝不是靠着兵革的坚利,而是要获得民心的支持。如果昏庸无道,失去人民的支持,乃至亲戚都叛离他,即使兵革再坚利也是无用的。并且,孟子最厌恶那些自以为善于战阵的人,也最不喜欢那些自谓能为君主开疆辟土,充实府库,能为君主结交盟国,战无不克的人。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尽心下》)又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告子下》)如此鲜明的态度可以看出孟子是极力反对武力和战争的。
(三)教育思想
和孔子一样,孟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在“性善学说”中,孟子主张人性皆有善端,仁、义、礼、智都根植于心,所以教育也要顺着人的本性,使“善端”自动扩充,从而到达圣贤的境界。这样便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孟子的教育主张有:
1、循序渐进 孟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而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下》)他认为学习就如走山间的小路一样,不断地行走使用,自然就会成为一条大路;倘若隔一段时间不走, 茅草就又会把它塞起来了。他还用宋国人“揠苗助长”的生动比喻,告诫学生学习的过程一定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徒劳无益。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德业才能日进有功。
2、教有准则 孟子提倡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准则。他打比方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意思是:羿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彀和规矩都代表一种抵达目标的准则,教育也应当如此讲究原则。并且教育的准则一旦确立,就不要因人而异。孟子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标准既定,就不宜因学者的能力不足而降低,道有定体,教有定法,只要师者“中道而立”,做好示范,有能力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效仿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学贵质疑
在孟子的教育理念中,教有定法,但学贵质疑。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轻信、不盲从,应该通过积极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发表独立的见解。
4、环境造人
孟子认为,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巨大。除了我们熟悉的“孟母三迁”外,他对因出身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人的善良的本性会被扭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富岁收成好,青年人因为富裕而变得游手好闲;凶年收成坏,青年人因为穷困而变得残暴,这都是环境造成的变化。他还进一步用播种五谷作比喻:撒的种子一样,播的方法一样,种的时间也一样,但是到了收成的时候,收获量却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雨露的滋润程度、耕作的勤劳程度都不一样的缘故。人的教育亦是如此,外界的力量影响巨大。但同时,孟子也认为困逆的环境塑造人才,往往有德行、有才智的人都成长在忧患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告子下》)这段熟悉的文字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能够激励斗志,激发潜能。环境的改变,无论对个人的进德修业,还是对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孟子》一书还体现出主张中用,不偏不倚,羞恶明耻,责己恕人等行为哲学。总之,作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思想对于人心之振靡、国家之治乱、社稷之兴衰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倘能多加了解,相信无论律己治学,还是经世济民,都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