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名言50条

时间:2019-05-15 11:3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孟名言50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孟名言50条》。

第一篇:孔孟名言50条

1、不学礼,无以立。

2、道不同,不相为谋。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5、放于利而行,多怨。

36、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8、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孟子名言

1、彼一时,此一时也。

2、食色,性也。

3、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6、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0、仁人无敌于天下。

11、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12、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13、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14、仁者荣,不仁者辱。

15、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6、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1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18、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1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0、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1、国人皆曰可杀。

2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2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5、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26、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7、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28、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29、居移气,养移体。

30、王顾左右而言他。

3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32、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3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3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35、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3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37、志,气之帅也。

38、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39、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

40、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4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2、登泰山而小天下。

43、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4、养心莫善于寡欲。

45、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46、人皆可以为尧舜。

47、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4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9、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50、以五十步笑百步。

第二篇:孔孟名言250句

孔孟名言250句

孔孟名言精选(一):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放于利而行,多怨。

10、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11、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2、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15、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仁人无敌于天下。

18、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1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4、人皆能够为尧舜。

2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8、国人皆曰可杀。

29、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30、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3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41、以五十步笑百步。

4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43、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也。

4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5、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6、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7、仁者荣,不仁者辱。

48、养心莫善于寡欲。

49、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5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53、道不一样,不相为谋。

5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5、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58、食色,性也。

59、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0、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61、能够托六尺之孤,能够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2、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

6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5、登泰山而小天下。

6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7、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68、彼一时,此一时也。

69、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70、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71、居移气,养移体。

72、王顾左右而言他。

73、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74、不学礼,无以立。

7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6、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

7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志,气之帅也。

79、人不能够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80、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8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8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8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84、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85、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8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8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孟名言精选(二):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3、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9、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吾日三省吾身。

13、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孔孟名言精选(三):

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6、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7、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5、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8、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0、仁者无敌。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5、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0、礼之用,和为贵。

3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3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7、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8、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1、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4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4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4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1、过,则匆惮改。

5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4、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6、不学礼,无以立。

5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8、巧言乱德。

5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0、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6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2、养心莫善于寡欲。

6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6、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6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0、仁则荣,不仁则辱。

7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73、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7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5、放于利而行,多怨。

7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7、能够托六尺之孤,能够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7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0、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8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83、不迁怒,不二过。

8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6、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87、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88、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8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0、其进锐者,其退速。

9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3、听其言而观其行。

94、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9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98、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9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0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01、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02、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0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0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0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0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109、巧言令色,鲜矣仁。

1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1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1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1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1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19、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2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2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25、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29、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31、不学诗,无以言。

132、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33、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

134、道不一样,不相为谋。

13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7、祸福无不自我求之者。

138、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3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篇:孔孟思想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

《论语》共分二十篇,每篇由若干章节组成,篇名因每篇篇首字句而命名,并无特殊意义。如首篇《学而篇》,取篇首“学而时习之”的“学而”命名;次篇《为政篇》,取篇首“为政以德”的“为政”命名。二十篇中,除《乡党篇》集中记载孔子的日常生活,从侧面反映孔子的为人;《微子篇》记载孔子及古代圣贤在仕途中的选择与进退;《子张篇》记载孔子的几位著名弟子子张、子夏、子游、子贡等的言行;《尧日篇》记载尧、舜、禹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外,其余十六篇均无统一明确的主题,并且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也无内在联系。但为了相对全面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我们必须对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做简单的归纳梳理。

1、《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仁”

“仁”在《论语》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恭、宽、信、敏、惠”(《阳货篇》),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仁”是为人的最高准则,仁人要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别人无所要求。孔子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提出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颜渊篇》)“爱人”是仁的第一要义,是仁的实践中的理论基础。“爱人”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此,孔子还提出:“克已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篇》)

“孝”即爱自己的父母,“悌”即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然后广泛地爱其他一般的人,这是对“仁”进一步作出的补充。强调实行仁德必须从“孝悌”开始。

(3)从道德修养着眼,提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仁者安仁”是说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建立于内心信念的基础上。

(4)从道德完成,坚持真理着眼,提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作为仁者,必须勇敢地实践仁,坚持仁,要经得住考验,甚至不惜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论语》中“仁”与“礼”是紧密结合的,要彻底地研究“仁”,就必须研究“仁”与“礼”的关系。

“礼”,是我国古代的社会行为规范、仪式的总称。它的内容包括:制度(指官制)、刑法、仪文(指各种仪式和车服、器具的文饰)、伦理、道德规范等。

“仁”与“礼”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是“核”,礼是“表”。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2)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也就是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 不要做。并且,礼早已有之,要尽量遵循。“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卫灵公篇》)即历法要遵行夏历,所乘之车按照殷代的样式,戴帽要戴周代的礼帽,娱乐当奏是舜时的《韶》乐。

(3)仁是统帅方面,而礼是被统帅方面,仁是改造方面,礼是被改造方面。

孔子着力强调了“礼”作为行为规范,对建构道德品质的“仁”,将起到重要作用,指出遵“礼”是学习和培养“仁”的重要途径。他曾评论“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公治长篇》)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竟然不顾周礼的规定,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在孔子看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也就是说,君子通过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才可以不离经叛道,实现“仁”的要求。

2、《论语》的政治思想

《论语》的政治思想,基本点是贯彻“仁者爱人”这个总的纲领的。其内容主要为,统治者要关心人民,减轻剥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克制私欲,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准则;要减轻刑罚,加强对人民的教育。

(1)关于仁德政治的思想:

第一,为政以德,关心人民。这主要表现在爱惜民力,减轻剥削,施惠于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篇》)

第二,克已正身,以身作则。孔子强调国家统治集团,从君主到一般官吏,要克制私欲,恪守礼法,为人民作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在孔子看来,要使政权巩固,要使统治者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最能长久起作用的办法,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治国。因此,统治者必须以德修身。孔子认为,作为统治者,道德修养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而是“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

第三,“齐之以礼”,重在教育。孔子认为对待人民,教育为主,刑罚为辅。为政不能不用刑罚,但可以通过教育,减少刑罚的使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

(2)关于举贤任能的思想:

孔子不但强调仁德政治,而且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贤人,即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他曾打比方说“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雍也篇》)意思是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必须突破门第界限,选拔出身贫寒而又很有才德的人作政府官吏,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政治主张。同时,孔子提出选拔贤能是“民服”的重要条件,强调管理人才不要总是揪住小过错不放,必须“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篇》)并且“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颜渊篇》)通过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从而使邪者归正。

3、《论语》的伦理思想

(1)认识天命伦理在社会中的作用 孔子重视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而对一切与现实较远的自然宇宙或鬼神问题,则采取不加深究的办法。对鬼神“敬而远之”,对鬼神问题“存而不论”。对祭祀也不否定,但也不采取宗教的狂热态度;只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人事,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篇》)同时,也要承认命定论,尽人事,知天命。孔子指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篇》),认为人的生死富贵都是由命运决定的。孔子承认命定论,又提出“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篇》)

(2)认识名分以及人伦纲常的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篇》)孔子的正名,就是从原两周政治结构(亦即宗法等级结构)的观点出发,来纠正当时政治领域中天子、诸侯、大夫这一等级序列中名实不符的情况,以保持他所希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篇》)的政治稳定秩序。其目的是希望在保持旧的政治结构的前提下,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条件下,进行封建性的社会变革,从而达到天下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3)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

仁,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原则,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廉、耻、勇”等。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但这种“忠”是有条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并非“愚忠”。孔子所谈论的“忠”,更多的是指交友、择友、待友的方法,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篇》)。此外,“孝”即“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政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篇》),“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罕篇》)等,都是“仁”的思想在处理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具体体现。

4、《论语》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与“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人不分类别,不分阶级出身,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卫灵公篇》)。在教育实践中,孔于还提出了—个影响深远的原则,即“诲人不倦”(《述而篇》)。孔子曾经认为很难与互乡(一个地方)的人沟通,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对此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篇》),意思是“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应该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孔子提出做人要重视全面发展,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即立志要高远,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努力学习知识,那就会有缺点,甚至犯错误;他还经常和学生探讨诗文,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季氏篇》),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3)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很注意对自己弟子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篇》),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

(4)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在教学中,不使用灌注式,而充分使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孔子认识到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孔子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积极状态,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5)慎言慎行,学以致用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篇》)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与“从政”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思想。他曾鼓励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认为“吾斯之未能信。”(《公治长篇》)即对自己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自认为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要继续学礼,晚点做官,所以孔子听后很高兴。学诗时,孔子也要求学生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否则“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意思是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5、《论语》的学习思想(1)学习态度上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篇》),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篇》),并且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篇》),就是说读书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个人吃穿等生活俗事所拖累。甚至要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篇》)的精神。

(2)学习方法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思学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学习上还要精益求精,如诗经所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篇》),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6、《论语》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可以说是孔子“仁”的方法论,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主要有:

(1)“过犹不及”思想。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讲过头和“不及”一样有害,处理—切事情既要反对过大,也要反对“不及”。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提倡“居敬而行简”,但又反对“居简而行简”;经济上,提倡“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文艺上,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道德伦理上、反对“以德报怨”,提倡“以直报怨”;教育上,提倡学思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和而不同思想。所谓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所谓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或人为地去掉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强求简单的同—。这种思想,政治上,强调缓和矛盾,既要求人们不“犯上作乱”,又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强调 君臣之间交换意见,臣子对君主要“勿欺也,而犯之”。经济上,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时代,诸侯黯武,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紊乱。再加上处士横议,异端并起,信伪驰骋。孟子眼见圣道衰微,正途塞蔽,于是在继承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础上,宣扬“仁政学说”。他首先主张人性本善,欲以此拯救人心之陷溺。进而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希望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巨大。宋以后,孟子学说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一)“性善”学说 “性善”学说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人性本质,同具“善端”。譬如说:一个无知的幼儿,将要掉到水井里去 , 不论什么人看到了,都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种“怵惕恻隐”之心完全出于天性,没有其他任何因素掺杂其中, 这就是所谓的“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善端”。因此孟子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并且“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就是著名的“四端”学说,也是孟子对其“性善”论的最直接的表述。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比喻道:“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

孟子在强调人性本善之同时,认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外界影响。他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二是人自身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尽心上》)他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为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展,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的方法,如:

1、存心养性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孟子以为,人性既然有善端就必须加以存养,否则极易为后天之物欲所断丧。

2、顺性而为

“子能顺祀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祀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祀柳而以为桮棬, 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告子上》)孟子以“祀柳”(柳树)编制成“桮棬”(器具)为喻 ,质问告子:人性就像祀柳,仁义就像桮棬,你是顺着祀柳的性状编制呢?还是破坏其性状而为呢?借此论证只有顺着性之本然,才可以成为善人。

3、扩充善端

“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之善端,犹如萌蘖初生,极为细弱,存养固然重要,但若不能扩充,则徒然存养也无济于事。因此,推己及人才是呵护“善端”的正确途径,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4、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告子上》)孟子认为,为了保持“善端”,一切惟义是从,至其终极,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二)“仁政”思想 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他指出,“仁政”源于“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由此,提出如下“为政”主张。

1、民贵君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他认为,一个国家组成的要素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民,有人民才有国家,有国家才有君主,所以人民最为尊贵。当齐宣王问孟子对“臣弑其君”的看法时,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在那个君权至上的年代,有如此民本思想,足见孟子思想之开明,见识之卓越。

2、保民而王

孟子既然主张“民为贵”, 那么一切政治措施,都应该以“保民”为首务。倘若能够做到“保民而王”,则天下“莫之能御”。而保民之实,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富足;富足之道,则在于“制民之产”,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至于赋税,在郊门内不是井田的,采取“什一,去关市之征”(《滕文公下》);在郊门外井田制度中,“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即八家共耕的公田收入即作为赋税。人民有了恒产,生活安定了,还要进一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使百姓明人伦,知礼让。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现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3、因袭先王

孟子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离娄上》)孟子认为,只有遵循先王的法则治理国家,人民才能蒙受恩浑。所谓先王,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 历代圣王所实施的典章制度,正是他们从事经世济民之政治经验的结晶,顺之而行,治理国家便能达到完善的境界。与此相反,“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离娄上》)

4、尊贤使能

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离娄上》),又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尽心下》)他认为“仁者”应当被提拔到“高位”,而“尊贤使能”关系到国力之强大;他还主张“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尽心上》),“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公孙丑下》),即要罗致贤能之士,国君首失必须忘掉自己的权势,而且必须对贤能之士致敬尽礼,否则贤能之士不会为之所用。大多贤能之士有其气骨,不会为权势所屈,所以国君不仅要对他致敬尽礼,还得要优遇重用之。

5、反对战争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以坚决反对一切攻城掠地的残酷战争。孟子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豁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他认为,为政者要想统治天下,绝不是靠着兵革的坚利,而是要获得民心的支持。如果昏庸无道,失去人民的支持,乃至亲戚都叛离他,即使兵革再坚利也是无用的。并且,孟子最厌恶那些自以为善于战阵的人,也最不喜欢那些自谓能为君主开疆辟土,充实府库,能为君主结交盟国,战无不克的人。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尽心下》)又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告子下》)如此鲜明的态度可以看出孟子是极力反对武力和战争的。

(三)教育思想

和孔子一样,孟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在“性善学说”中,孟子主张人性皆有善端,仁、义、礼、智都根植于心,所以教育也要顺着人的本性,使“善端”自动扩充,从而到达圣贤的境界。这样便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孟子的教育主张有:

1、循序渐进 孟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而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下》)他认为学习就如走山间的小路一样,不断地行走使用,自然就会成为一条大路;倘若隔一段时间不走, 茅草就又会把它塞起来了。他还用宋国人“揠苗助长”的生动比喻,告诫学生学习的过程一定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徒劳无益。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德业才能日进有功。

2、教有准则 孟子提倡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准则。他打比方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意思是:羿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彀和规矩都代表一种抵达目标的准则,教育也应当如此讲究原则。并且教育的准则一旦确立,就不要因人而异。孟子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标准既定,就不宜因学者的能力不足而降低,道有定体,教有定法,只要师者“中道而立”,做好示范,有能力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效仿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学贵质疑

在孟子的教育理念中,教有定法,但学贵质疑。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轻信、不盲从,应该通过积极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发表独立的见解。

4、环境造人

孟子认为,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巨大。除了我们熟悉的“孟母三迁”外,他对因出身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人的善良的本性会被扭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富岁收成好,青年人因为富裕而变得游手好闲;凶年收成坏,青年人因为穷困而变得残暴,这都是环境造成的变化。他还进一步用播种五谷作比喻:撒的种子一样,播的方法一样,种的时间也一样,但是到了收成的时候,收获量却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雨露的滋润程度、耕作的勤劳程度都不一样的缘故。人的教育亦是如此,外界的力量影响巨大。但同时,孟子也认为困逆的环境塑造人才,往往有德行、有才智的人都成长在忧患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告子下》)这段熟悉的文字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能够激励斗志,激发潜能。环境的改变,无论对个人的进德修业,还是对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孟子》一书还体现出主张中用,不偏不倚,羞恶明耻,责己恕人等行为哲学。总之,作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思想对于人心之振靡、国家之治乱、社稷之兴衰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倘能多加了解,相信无论律己治学,还是经世济民,都将受益匪浅。

第四篇:《孔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孟思想言行的不同以及产生的不同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教学难点]

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孔孟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前者被尊为圣人,后者被尊为亚圣,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常常把他们相提并论,说其中的一个,必然会说另一个;他们的思想就那么一致吗?让我们阅读《孔孟》,看看黄仁宇是怎么看待的。

二、作者

阅读文后补白文字。

三、阅读课文

思考:

1、梳理思路;

2、完成练习一

四、研究课文

(一)梳理思路

文章思路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论述二人思想言行的差异,后部分分析原因。

(二)把握内容

1、完成练习一

2、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个性、书的记载体裁不同的原因,是明显而又容易懂的,文章没有展开论述,而“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是文章分析的重点。作者用自己的研究去观察周边的世界,从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看法、认识中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条分缕析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拓展训练

思考:李杜虽然都生活在唐代,但是诗的题材、风格迥异。运用本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造成二人差异的深层原因。

明确:(1)李白一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有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一方面又具有浓郁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贵,粪土王侯。杜甫只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奉行“医时济世”“仁政爱民”的儒家信条。

(2)李白主要活在盛唐,唐帝国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已经达到昌盛的顶点,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不如杜甫多。杜甫大多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和人民一起流亡,亲身体验到人民的痛苦生活,因此他的诗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3)礼拜出身于富商,轻财好施。杜甫穷困潦倒,政治上的失意,经济上的贫困,把他推向了现实,推向了人民。

五、布置作业

第五篇:黄仁宇的《孔孟》

“大历史”中读《孔孟》

石家庄一中 郭惠青

黄仁宇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家中的异数。早年抗战入伍,中年求学异国,半路出家,发愤苦攻,终以一介白首自成一家之言。其作品是出版界的异数,虽多属学术范畴,却畅行不衰,一版再版。《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是一部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秘密的力作,内行叫好,外行叫座。它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如孔孟)都以他的大历史观解读,笔力轻灵,思索冷峻,目光犀利。

何谓“大历史观”?黄仁宇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历程,只有用鸟瞰的方法才能看得清晰。此方法需练就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的眼光,这是一个崭新的角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人物背后深层的因果因缘,都可用此笔法做庖丁般的解析。

以“大历史观”读《孔孟》,读出了历史的美感和魅力。这种魅力很大程度上源自黄先生的创造性劳动。治学中,整理爬梳史料固然重要,那毕竟是清道夫式和搬运工式的基础工作,唯有史家之气度、才赋、情怀,才能给历史注入鲜活生命,这才是史学家最难具备的素养。

就气度而言,《孔孟》把高深的史学从王谢的深巷引入寻常百姓家,把先圣古师从圣坛请下,赋予他们亲切平和的烟火气。孔子可以休闲,摆谱,“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孟子可以率性,紧张,见了梁惠王,直斥其“望之不似人君”。黄先生从通俗入手,由浅显入门,将历史哲学的思辨与文学的潇洒融合起来,他以举重若轻的气度、行云流水的笔法剖析二圣,功力非凡,气度非凡。

就才赋而言,黄先生是史学界的庖丁,以大历史笔法剖析二圣,刀法独特,游刃有余。其一,善于比较,存同求异。文章从三个方面言孔孟之异:性格态度上,孔子轻松愉快,孟子凡事紧张;对人性的认识上,孔子持性恶论,孟子持性善论;在“礼”方面,孔子重视,孟子忽视。此外,在谈论春秋时的车战原则时,与欧州中古的骑士精神相比;在谈论孟子的论性善时,以卢梭论自由相比,境界为之大开。这些认识击中肯綮,发人深省。其二,善于归因,知其然,更求其所以然。探寻二圣差异之因时,放宽历史的视野,从二圣所处之时代局势入手,做背景研究;且从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入手,在地缘政治的领域进一步追溯。既宏观把握又微观体察,作品历史感和现代意识交融。这种宏博的写法,颇有史家巨擘汤因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影子,看来这又是黄先生学贯中西,自成一家的一个明证了。

就情怀而言,黄先生有极强的现实情怀。他说自己之所以成为历史学家,是因为早年的颠沛流离,一切皆源自中国的动荡不安。这样,他开始关注国运民生。由此,我们也能深切感受到作者言及孟子生逢乱世、为民请命、慈悲为怀时(本文第十、十一自然段)的动容、动心。这不禁使人联想起法国年鉴派大师马克·布罗克的名言:“一个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才能,是对活生生的事物的理解能力。”黄先生读懂了孟子在大屠杀时代的无奈、愤懑、控诉。孟子的人间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又何尝不是作者情怀的体现?

2000年大师辞世,斯人远去,作品长存。谨以此文为十周年祭。

下载孔孟名言50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孟名言50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孟老庄思想论述

    老庄思想简论 一道法自然观 主张雕琢复朴 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崇柔尚雌精神 内圣外王之道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

    孔孟论学习

    《孔孟论学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儒家代表人物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领会读书学习的基本道理。 2.比较孔孟言论的语言特色。 3.识记古汉语词句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

    孔孟及儒家文化简介

    孔孟及儒家文化简介 孔孟及儒家文化简介一、孔子及其思想 1、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早年......

    《孔孟论学习》练习题

    《孔孟论学习》练习一、基础识记 1、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 。 ⑵不 不 ,不 不 。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 ”。 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孔孟》教学设计示例

    《孔孟》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

    七年级语文孔孟教案

    4、孔孟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教学重点、难点: 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课文悟读......

    孔孟教案(五篇模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有关学说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2、通过对孔孟两人差异性的学习、研究,启发学生用辨证辩证的唯物的、历史的......

    九年级语文孔孟论学

    《孔孟论学》 孔 子、孟 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语气和节奏,感知每则语录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2.理解举例、对比、比喻说理的方法。 3.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