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洪亮同志在中共宜兴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时间:2019-05-12 00:1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蒋洪亮同志在中共宜兴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蒋洪亮同志在中共宜兴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第一篇:蒋洪亮同志在中共宜兴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蒋洪亮同志在中共宜兴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摘要)

昨天,中国共产党宜兴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蒋洪亮同志代表中共宜兴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开创发展新局面 率先迈向现代化为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宜兴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四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与主要收获;今后五年的发展定位与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五年历程令人难忘 辉煌成就振奋人心

蒋洪亮同志在报告中说,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市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新世纪大道奋勇进取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和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统筹协调,克难奋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计划圆满完成。

——致力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3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人均达4250美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3.06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5.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14.16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27亿元,是2000年的2.1倍。

——致力激发活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国有市属企业改革顺利到位,一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改革继续深化,乡镇行政区划进一步优化合理,行政村不断并忧并强。资本经营取得新成绩,新增上市企业4家。一二三产业利用外资增势明显,五年间全市到位注册外资10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3.7倍。

——致力创优环境,墟乡面貌显著改善。过去的五年是宜兴历

史上城乡建设投入最多的五年,累计投入突破10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45.77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6%,比200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锡宜高速、宁杭高速宜兴段建成通车,芜申运河绕城段建成通航,新长铁路货运开通,市内主干公路等级全面提升。“引横入宜”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

——致力增收富民,人民生活步入小康。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3832元和7010元,年均增幅分别达12.9%和9.1%。“十五”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yo,低于40石的预期目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有力推进,五年间累计培训转移6.7万人次。“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覆盖面达98%,城乡居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实施。

——致力协调发展,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科技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和社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城乡群众文化和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继续巩固提高。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洽市进程继续加快。

——致力提高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在全体党员中扎实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强基工程”为抓手,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推进。“干人评议机关”活动深人开展。

蒋洪亮在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迪。第一,只有坚持加快发展,解决问题才有办法。

第二,只有坚持探索创新,各项事业才有活力。

第三,只有坚持执政为民,群众基础才会巩固。

第四,只有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才有保障。

第五,只有坚持和谐实干,发展合力才会强大。

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蒋洪亮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始终着力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成就事业的精神境界。必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学习行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章,全面深刻地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党员干部都要把成就事业作为自身最大的追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目标,谈泊名利、无怨无悔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要勇于创新,矢志发展,立志争先,乐于奉献,务实为民。

2、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的持续动力。坚持德才兼备标准,为发展配干部,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建立民主科学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优选领导干部,配强领导班子,培养后备干部,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形成千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强化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围绕发展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形成重在实绩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石,是推进现代化建设最基层的战斗堡垒。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强基工程’,深化“三级联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4、健全惩防体系,建设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事关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党章为准则,从严冶党,按照标本兼冶、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全面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努力建设“五个宜兴”宏伟目标催人奋进

蒋洪亮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是宜兴在全面小康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战时期,也是宜兴在苏南第一集团军中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宜兴的发展既面临有利的机遇,也将面对更为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自己,以更加开阔的思路谋划未来,以更加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宜兴的发展定位是,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到201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15年,把宜兴建设成为太湖西线一淹的工商城市、一流的生态城市、一流的人居城市。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努力建设发达殷实的富裕宜兴。到 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基本现代化目标值。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确保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55万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力争突破100亿元,全市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000元和11000元以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努力建设充满生机的活力宜兴。全社会思想观念更加解放,有利于发展的新鲜思想更加活跃。创业热情得到充分释放,全民创业、自主创业、科技创业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市场化改革基本到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明显。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更加自觉踊跃。政府工作富有创造性、探索性,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效能明显提高。

——努力建设宜居宜游的生态宜兴。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分别比2005年下降20%,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城市山水特色更加彰显,人居创业环境更加舒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基本建成绿化风光带,农村环境整洁有序,建成全国生态市。

——努力建设文脉厚重的文化宜兴。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建成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气息更加浓郁,城市文化品位明显提升。传统文化有机融人现代文明,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努力建设包容共生的和谐宜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各阶层利益得到保障。全民法治意识、诚信观念进一步增强。民风纯朴大气,社会安定祥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发展原则;必须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发展方针;必须坚持工业强市、外向赶超、旅游振兴、人才兴市的发展战略。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

蒋洪亮同志指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发展上走出新路,在工作上打破常规,在重点上取得突破,使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快速全面协调发展。

一、优化提升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任务,在调整中加快发展,在调整中提高竞争力。要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要调整优化一、三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要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做大做强主体经济。

二、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国际化进程,实现外向发展新突破。要切实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更大的魄力,加快宜兴经济国际化进程。要以园区为重点,在利用外资上取得更大突破。要以现有企业为载体,全面推进产业对接。要以转型升级为方向,加快“走出去”步伐。

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市场运行体系,增添内在发展新动力。要继续深化完善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积极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四、做大做美人居城市,科学统筹城乡建设,展示现代城市新风貌。要大力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努力把宜兴建设成为太湖西线最大的城市、适宜人居最佳的城市。全面提升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着力提升品位,建设山水特色城市。完善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探索长效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新农村建设。

五、积极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不断增强对外吸引力,构筑区域竞争新高地。要抓住机遇,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相互融合的现代旅游业,全面提升宜兴的旅游层次和环境品位,不断增创区域竞争的环境新优势。加快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切实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大力开发培育旅游市场。至“十一五”期末,力争实现接待中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年均增长30%以上,把宜兴打造成为旅游强市。

六、大力拓展富民增收渠道,改善提高群众生活,开创共同富裕新局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富民是核心环节,也是难点所在,必须始终坚持富民优先,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致富群众,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要把充分就业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城乡居民倾斜的力度。

七、全面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新进步。按照统筹发展、重在建设的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民土法制建设,努力把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新宜兴带向现代化。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民主政治,加快法冶宜兴建设。

第二篇: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兰州

为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兰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6年12月11日)

陈宝生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兰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兰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兰州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努力把兰州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开创兰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赋予我们神圣使命,人民寄予了我们殷切期望。面对加快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全市300多万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保持蓬勃朝气,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创业实干,拼搏奋进,肩负起加快兰州发展、造福全市人民的

目倾斜,向基层和基础工作倾斜,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倾斜,向督促检查和狠抓落实倾斜”的基本要求,在历届市委工作的基础上,迈出了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新步伐,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全市呈现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创新务实、团结奋进的新局面。

——过去的八年,是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八年。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克服了许多困难,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有了长足进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先后建成了乌兰原油成品油和兰成渝成品油管线、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年产1050万吨炼油和70万吨乙烯及兰州卷烟厂易地搬迁改造、兰铝、连铝电解铝改造等重大工业项目,使全市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八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分别登上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四个台阶,2006年预计为1998年的2.25倍;地区性财政收入预计突破100亿元大关,其中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预计比1998年增长12584%。

——过去的八年,是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八年。我们确立了“东扩西展,南升北拓”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了安宁新城区、和平新区、西固石化城、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十大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

性突破,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媒体誉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兰州模式”。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明显提高。西北商贸中心建设完成试点任务,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在兰零投资的突破。

——过去的八年,是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八年。我们认真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收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年提高,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两个确保”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干旱山区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预计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98年增长106%和67%。现在,人们普遍感到,尽管我们生活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人民群众从八年来的改革发展中,确实得到了较多实惠。

——过去的八年,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的八年。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构建“文化兰州”,创作了以《大梦敦煌》为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实施“治庸”计划,推广“民情流水线”工作经验,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从制度和机制上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一批具有兰州特色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布局和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2004年,市委积极支持和配合上级纪委对我市个别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进行查处,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迅速扭转了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八年的实践证明,十届市委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全市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八年来,我们之所以能较好地把握市情、科学决策,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我们之所以能积极应对、攻坚克难,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战

必须坚持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形成全市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衷共济的局面;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这些,既是兰州过去八年的基本经验总结,也是未来五年坚定不移的工作方针。

八年的成就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全市经济总量还偏小,经济结构尚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增长还不快,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生态环境脆弱,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考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基础工作依然比较薄弱,社会治安综安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些影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部分干部作风漂浮,反腐倡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等等。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我们的思想观念与加快发展的

落实,中央支持西部发展各项政策的逐步到位,在为我们提供更大支持的同时,也将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经受新的考验和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冷静分析,科学谋划,顺应新趋势,迎接新挑战,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抢抓机遇,在科学发展中增创优势,在重点突破中整体推进,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难题,奋力把兰州的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未来五年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动摇,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不动摇,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不动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未来五年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四个翻番”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

1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经济繁荣、城乡互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健康文明、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兰州”。

实现未来五年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重托。我们必须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汇集才智,凝聚力量,共同为加快兰州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而奋斗!我们对建设一个民富市强的新兰州充满希望!我们对把兰州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充满信心!

三、全面提升经济实力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不断构筑起符合兰州实际、适应市场需求、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逐步形成现代城市经济体系。

(一)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工业是兰州经济之本、财力之源、稳定之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更好地发挥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加快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不断做强龙头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建立产业基地,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积极

3(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依托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抓住西南、西北铁路大通道建设和青藏铁路通车的机遇,加快建设青藏物流园区和面向西部及中亚的物流基地,着力建设服务产业强市,构筑服务型经济结构,不断提升兰州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打造具有现代化城市形象标志的中央商贸服务区、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及各类专业市场。大力发展以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与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城市社区和农村商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

坚持规划引导,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政策扶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各类市场上档次上水平,加速金融、土地、产权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努力以市场化增强服务业竞争能力,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等级,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水平,以法制化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建和城市带动的作用,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用工业理念指导农业,城镇理念建设农村,现代理念教育农民,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加速

5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体任务、构建“和谐兰州”所承担的责任,加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进一步从体制和政策上激活县域内部发展活力,推动以园区经济、小城镇建设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规划、政策导向和基础设施配置新机制,促使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学知识、学技术、学法律,培养造就有文化、有技能、懂法律、重道德、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劳务输出的长效机制,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品牌化程度。创新扶贫思路,转变扶贫方式,整合扶贫资源,提高扶贫效果,全力推进扶贫开发,解决好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四)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坚持依据规划搞建设、立足民生搞建设、突出重点搞建设、围绕精品搞建设、注重特色搞建设、诚信务实搞建设的城市建设方针,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方位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和西北地域风情、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稳定、适宜创业居住、独具特色魅力的“山水城市”、“水车之都”和“丝路重镇”。

围绕兰州“得山独厚、得水独秀”的城市自然特征,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城市建设的基础作用和城市管

7能和产业优势,加快构建以兰州为中心的“四方六边”大兰州经济圈。坚持以改革和市场化的理念,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努力增加城市资产,改善城市形象。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坚持规划在市、管理在区、重点在基层和社会化建设、市场化经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形成纵横协调、区块协作、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的大城管格局。积极探索以规划促管理、以建设促管理、以法规促管理、以经营促管理和以机制促管理的新路子,靠管理出形象、出品位、出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加快改革开放进程

改革决定命运,改革决定出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用改革的办法消除影响兰州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努力使关系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积极营造解放思想的氛围。深刻认识和把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长期性、艰巨性、时代性、紧迫性特征,不断消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旧办法的束缚,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切实从过时的条条框框中解放思想,开拓前进;坚持科学辩证地分析自身优劣,从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解放思想,积极有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已有的经验教训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9自然资源资产等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划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作用的范围,根据部分履行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建立健全政事职责分开、法人地位明确、单位自主运营、政府依法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口计划生育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切实保障全市城乡群众公平合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社会分配公平。

(五)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坚持扩大引资规模与提高引资质量并重,优化引资结构,创新引资方式,完善引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坚持把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兰州出口加工区建设。坚持把引进外资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努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为加快发展增添活力。

1治市进程。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司法援助,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国家公务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注重司法队伍建设,规范司法行为,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工作机制,确保公平和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证。

(三)不断扩大党内民主。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着力从形式、内容、手段、机制上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通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丰富党内民主形式,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扩大党内民主渠道,细化党内议事规则,健全党内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努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四)完善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围绕提高执政能力,不断改进治政理事的方式方法,继续办好“一把手”上电视节目,完善民主评议机关、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群众“建言献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

3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创业精神。坚持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指导思想,大力培育有利于创业实干的创业文化、创业精神,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创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支持和鼓励全体社会成员的创业行动,努力使人民群众的创业愿望得到尊重、创业活动得到支持、创业才能得到发挥、创业精神得到鼓励、创业成果得到承认,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激情和活力。

(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全市最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广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主要内容的“五城联创”活动和“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军政军民团结,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创建形式,完善创建机制,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力争到2008年进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行列,2011年或再长一段时间,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使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立足区位优势,整合文化资源,挖掘发展潜力,打造特色文化,精心构建“兰州文化圈”,努力把兰州建成区域特色浓厚、时代特征鲜明、充满和谐与魅力的西部文化大都市和高品位、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文化

5兰州”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正确把握全市城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关系,更加注重解决城乡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保障城乡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公正维护。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组织实施好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健全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助、慈善自愿救助、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等制度,加速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好社会保障的调节稳定器作用。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认真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立足兰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各种中介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院地合作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义务教育水平,7友好型”城市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力度,巩固提升南北两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成果,管护好天然林和自然保护区。切实搞好以防治大气污染、黄河水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积极推行集中供热,继续加快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推广洁净技术和清洁能源,改善大气质量,确保黄河兰州段水质和全市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不断提升兰州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努力让广大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环保的家园。

(六)深入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立足兰州实际,深入扎实开展以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谐领导班子为主要内容的“五创”活动。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关心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大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不断探索和丰富各种和谐创建活动方式,建立全社会踊跃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全社会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不断取得“和谐兰州”建设的阶段性进展。

(七)建立健全和谐机制。坚持用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和谐兰州”的机制框架,抓紧建立对建设“和谐兰州”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兰州实际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重大灾害应急机制、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法律维

9于学习的模范;坚持以民为上,牢记宗旨,服务群众,做勤政廉政的模范;坚持以实为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做求真务实的模范;坚持以德为基,端正品行,崇尚科学,做明荣知耻的模范;坚持以和为贵,顾全大局,和谐共事,做团结协作的模范。

(二)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关系兰州改革发展最为紧要、最为关键的问题来抓,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支甘当重任、善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切实端正用人导向,营造“靠个人实绩获得资格证、靠群众公认获得通行证、靠集体领导获取任命书”的用人氛围,努力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创业实干、群众满意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加大对扩大民主、改进考核、加强监督、干部教育培训和有效激励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的创新力度,不断探索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新路子。深化和落实“治庸”计划,大力倡导和践行无功就是过、平庸也是过、有为才有位的观念,加快建立与责任业绩紧密联系的激励有为、淘汰平庸的激励机制。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实施各类人才建设工程,努力为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营造优良环境,鼓励各类人才在兰州创业发展。

(三)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扩大党内民主为基础,以推进党务公开为关键,以完善党委常委分工负责的领

1党建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统一的党建工作责任主体和运转协调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街道社区党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紧紧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大力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的作用,推进共驻共建。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党建要立足自身改革发展实际,不断改进和加强。

(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贯彻中央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反腐倡廉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之中。在政治领域,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完善和落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经济领域,围绕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约和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在文化领域,立足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在社会领域,抓住充分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拓宽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渠道,3这次大会确定的宏伟蓝图,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体任务,为加快“和谐兰州”建设步伐,为把兰州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中共剑阁县委十届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之一)第九稿

中国共产党剑阁县第十一次

代表大会文件之一

团结奋进加快发展

全面推进灾后发展振兴新跨越

——在中国共产党剑阁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审议稿)

(2011年10月18日)

向永东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剑阁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灾后发展振兴新跨越。

一、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经受异常考验并创造非凡业绩的五年。五年来,县委组织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爬坡奋进,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创造了三年灾后重建脱胎换骨新变化的奇迹,圆满完成了县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在危难中崛起的历史篇

章。

(一)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了“双胜利”。“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黑龙江省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了受灾群众“六有”和灾区“四个没有”,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县委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争取黑龙江对口援建我县,双方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于2010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了146个援建项目的建设。创新开拓,又好又快推进灾后重建,开工建设1201个重建项目,已完工项目1196个,完成投资195.48亿元,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城乡住房、基础设施等十大重建。我县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灾后重建特殊贡献奖”,县重建委被评为“全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

(二)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实现“双提升”。全县经济在灾后迅速止滑回升,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预计实现58.72亿元,实现翻番目标,为“八五”以来最快增速。建成白龙、城北等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烤烟发展进入全省烟叶重点县行列。工业发展集中区从无到有,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剑门关景区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旅游“1+5”规划全面实施,旅游产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二次产业比-2-

重进一步增加,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深化改革和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有效推进,县、乡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和金融、融资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引进资金58.6亿元。

(四)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超前改善。按照山水森林旅游城市的定位,优化了县城规划。成西客专设立剑门关站争取成功。剑门大厦、龙江大道等重点工程和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县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普安镇 “八大工程”有效推进,城镇功能得到完善。完成了全县乡镇规划编制,采取“五统一”方式,完成了乡镇“5+2”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集镇通讯、广电、供水网络实现全覆盖。完成了国道108线、省道302线剑阁段改建等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县乡公路改造,基本建成了骨干交通网络。水利工程整治全面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有效推进。

(五)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城镇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在全市率先创建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文化创新深入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计划生育、科技、广播电视、体育事业提升发展。实施就业促进、库区帮扶、百姓安居等八项

民生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升钟库区三年扶贫开发目标全部实现,亭子口水利枢纽移民搬迁工作稳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大提升。

(六)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统战工作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工作成效明显,党管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五五”普法工作被评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六五”普法扎实启动。政法工作得到强化,社会管理明显加强。群众工作格局创新,乡村干部债务、“普九”债务化解等信访突出问题有效解决,社会大局总体稳定。2010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和“全省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县”称号。

(七)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挂包帮活动等为载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胆使用了一批在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表现突出的干部,在今年乡镇换届中全面运用“131”模式选人用人,受到多方关注。深入实施“六村建设”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全市率先建立村监委,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活动,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加强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为重建、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是省市委正确领导、亲-4-

第四篇: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解读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6日 10:10 │ 作者: │ 来源:贵州日报 | 阅读:29713次 报告解读:未来五年 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 奋斗目标篇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未来五年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 ●努力冲出“经济洼地”,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力总攻“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着力构筑“精神高地”,人们的道德文化水准和精神面貌跃上新台阶。●广泛凝聚发展合力,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党代会同期声

我们要开创的后发赶超之路,是一条追赶全国“三化”步伐,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广泛汇聚发展要素,充分运用一切先进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加速跨越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是一条面对更加强化的市场约束和更加刚性的环境约束,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循环利用,做到既提速又转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道路;是一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的道路。一句话,是一条从贵州实际出发,全面、协调、可持续、惠民生、促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栗战书 报告摘要

——奋战五年,努力冲出“经济洼地”,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实现“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即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高于西部地区平均、高于我省以往水平;到2016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高到80%以上,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基本缓解,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城镇化率接近4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奋战五年,全力总攻“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20个县(市、区)实现全面小康,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0个贫困乡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0万人以内。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学前三年、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10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以上。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和养老、医疗、失业保障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完善团结和谐、管理规范、安定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格局,社会建设基础更加牢固,社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奋战五年,着力构筑“精神高地”,人们的道德文化水准和精神面貌跃上新台阶。大力挖掘、深入提炼贵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高地”。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奋战五年,广泛凝聚发展合力,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省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大、政协和群团等工作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局面更加巩固。深入践行“同心”思想,统一战线更加广泛,形成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推进贵州改革发展事业的强大合力。

——奋战五年,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创造力、执行力、公信力显著增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进一步发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保持清正廉洁,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新闻链接 贵州:决战“绝对贫困”今后5年完成5000个村脱贫

我省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提出确保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省委书记栗战书说,贵州将牢固树立扶贫开发脱贫致富是贵州“第一大民生工程”的意识,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在今后10年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我省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按这个新标准测算,贵州的贫困人口达1521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50%以上。

未来10年,我省将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差别化扶贫和社会化扶贫,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的同时,重点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扶持,集中攻克占全省贫困人口95%的老、少、穷地区的贫困问题,鼓励重点县和贫困乡“减贫摘帽”;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娄山脉等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今后五年,我省要构建完善的农村道路交通网络,全面改造农村电网,新建30万口沼气池,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每年培训转移10万名农村劳动力,全面完成现有50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脱贫任务,基本实现1户农户转移1人、掌握1门实用技术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35万户150万农村贫困人口搬出大山;切实搞好扶贫开发政策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妥善解决丧失劳动能力和常年生活困难的群众的温饱问题。

要点导读 瞄准跨越,努力追赶,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可能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战略,专门制定了进一步支持我省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我省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良好,市场潜力很大,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越来越突出;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我省发展思路清晰,找到了适合我省实际的发展路子;全省上下干事创业、增比进位、创先争优的氛围空前浓厚,展示出无穷的发展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必将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注入动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保证。

善走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

今后五年,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用好条件、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善走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全面、协调、可持续、惠民生、促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

我们要开创的后发赶超之路,是一条追赶全国“三化”步伐,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广泛汇聚发展要素,充分运用一切先进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加速跨越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是一条面对更加强化的市场约束和更加刚性的环境约束,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循环利用,做到既提速又转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道路;是一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的道路。一句话,是一条从贵州实际出发,全面、协调、可持续、惠民生、促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

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幸福祥和的贵州而不懈奋斗

要探索和走出这样一条新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经济提速转型,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一个经济持续增长、政治文明进步、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良好,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幸福祥和的贵州而不懈奋斗。

一天也不耽误、一步一个脚印

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是当今贵州的时代所赋、大局所在、民心所向。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群众都要拿出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气概,拿出发愤图强、坚韧不拔、后来居上的志气,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挑战示弱,不向挫折妥协,一天也不耽误、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第五篇: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终稿)

肩负新使命 开启新征程

为滦南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滦南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9月1日)

张国栋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滦南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滦南经济社会发展开创出崭新局面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回顾总结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谋划部署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滦南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少说多干、奋勇争先,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为滦南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而努力奋斗!下面,我代表十届县委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工作的简要回顾和基本经验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县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戮力同心、攻坚克难,迅速扭转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圆满完成了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发展局面,为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7.9亿元,同比增长11.5%,比2005年增长9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1亿元,同比增长50.9%,比2005年增长167%;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0.5%,比2005年增长61.5%。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亿元,实现全部财政收入8.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06.8%和40%。财政收入增速跃居全市第二位。一年多来,省市领导对滦南工作做出32次肯定性批示。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为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提供不竭的活力之源。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魄力。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们敏锐地抓住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唐山湾开发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滦南独特的区位、资源、文化优势,强力推进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科学发展意识、开放合作意识、创先争优意识明显增强,打开了滦南科学发展、赶2 超跨越的“总闸门”。在此基础上,县委确立了打造“激情滦南、实力滦南、文化滦南、生态滦南、和谐滦南”总体目标,提出了“融入曹妃甸、服务曹妃甸、打造大基地、建设新滦南”主体战略,明确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三大攻坚”和城西工业区、嘴东经济开发区、大铁矿、北河新区“四大开发”工作重点。实践证明,这一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滦南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期盼,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迅速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追求和行动纲领。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才能为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过去五年,滦南经受了诸多不利因素的严峻考验,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2010年以来,我们更加坚定地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举全县之力推进“三大攻坚”、“四大开发”,滦南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千百十”工程,分七批集中开工209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45亿元。其中一产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5亿元;二产项目67个,计划总投资220亿元;三产项目117个,计划总投资310亿元。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154个,计划总投资4256亿元。列入省重点项目达到12个。城西工业区被批准为省级工业聚集区,中大街西延建成通车,另外3条园区道路正在加紧施工,去年以来已有 3 10个项目建成投产,20个项目正加快推进;嘴东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已完成吹沙造地16500亩,5条园区道路紧张施工,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唐山港五号、六号港池启动实施,“工业区、生活区、港区”建设框架初步形成;大铁矿开发正式启动,投资26亿元的大贾庄铁矿已开工建设,投资120亿元的马城铁矿基本完成地质勘察,年内即可开工;北河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北河大桥建成通车,成为滦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商住项目、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扩大经济总量,扎实推进“一产出特色、二产上规模、三产求突破、城建提品位”。奶牛、肉鸡、瘦肉型猪、果菜、水产五大龙型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企创热处理装备制造、中红彩印包装、中红医疗级丁腈手套等项目建成投产,钒钛新能源电池、唐曹实业船舶修造、中通陶瓷、汇丰钢铁、二十二冶装备制造、阿波罗太阳能设备制造、泽澳纺纱等67个工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毕氏光伏产业园、东风海上风电、生物质新能源、甲醇汽油、电动汽车等项目正在积极筹备,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起步;北河水城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带建设扎实推进,北河水城成功入选“唐山八景”,顺利拆除北河沿岸建筑,北河公园一期正式开园,真正实现了还河于民,一座“碧水环绕、绿树掩映、古韵新风、曲美人和”的生态水城正由规划变成现实。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牢固树立“视投资者为上帝、视4 引荐者为功臣、视发展环境为生命”的理念,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成功组织了一系列招商活动,中冶、河北矿业、中船重工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滦南。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持续推进城市建设,才能为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提供强劲的战略支撑。城市化水平较低是滦南的短板,影响着滦南形象,制约着滦南发展。2010年以来,我们以打造“滨海水城、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为目标,坚持“规、拆、建、改、管”并重原则,持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市改造建设攻坚。城市规划全面提升。强化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法律地位,高标准编制完成《县城2010-2020年总体规划》,形成了主城区、北河新区、城西工业区“三区互动”的城市总体框架,绘就了“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中等城市发展蓝图。城市扩容全面加速。坚持旧城征收搬迁不停步,一年多来组织开展四次征收搬迁攻坚行动,圆满完成5244户、104.3万平方米的征收搬迁和拆违任务,腾出建设用地4592.85亩,全部做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冲突、零钉子户”,拓展了城市发展新空间;一年多来开工71个城建项目,特别是总面积43万平方米的回迁房建设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加速聚集;南大街拓宽、中大街拓宽、建设路南延、建设路中段改造、中大街西延、崇法大街等投入使用,新南环路、新西环路、新北环路、建设北路、兆才北街正在实施,城市道路框架初步构 5 成。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坚持把城市化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特别是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中红建材城、唐百和平购物广场、中红时代购物广场、庞大汽贸等项目正加紧施工;滦南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价保持了平稳的水平,购销比较活跃。2010年滦南房地产业入库税收8683万元,同比增收7270万元;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入库税收10764万元,同比增收8619万元。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坚持以省级园林城、全省文明县城创建为抓手,完成临街建筑立面改造,完成所有机关单位和临街建筑夜景亮化改造,新增城区绿化面积42.5万平方米。依法取缔2800多辆非法营运三轮车,开通城市公交,规范交通秩序,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使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县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正确处理发展与惠民的关系,努力做到决策上符合群众利益、工作中维护群众利益、政绩上体现群众利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群众愿望得到充分尊重。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开展“问计于民、造福百姓”民情民意大调查、群众满意度大调查、人民群众幸福感大调查,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合理诉求。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提高。高标准编制新民居建设规划,6 创造性制定《滦南县新民居建设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办法,闯出了一条具有滦南特色的新民居建设路子。计划投资8.39亿元、总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的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八和居”正全面建设。滦南被评为2010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积极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拓展增收渠道,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8514元、7105元,同比分别增长12%、10.3%。扎实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严格治理环境污染,城乡环境明显改观。群众利益得到有力维护。坚持把改善民生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一年多来开工建设总投资285亿元的84个民生项目,圆满完成201018件实事工程,今年的20件实事工程正扎实推进。城乡道路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乡环境治理等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不断扩大养老、医保、低保覆盖面,着力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积极开展扶危济困活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力量得到广泛凝聚。广泛宣传“三大攻坚、四大开发”丰硕成果,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庆祝建国60周年、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全省文明县城创建为载体,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凝聚了人心,团结了群众;以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为题材的现代评 7 剧《三进门》轰动首都、唱响全省,充分展示了滦南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为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滦南信访稳定形势一度异常严峻。2010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和谐滦南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认真履行维稳第一责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信访形势明显好转。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大接访、民情信息员、群众评议信访、群众信访代理等工作制度,信访渠道更加畅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积案化解,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上访行为,信访秩序不断规范;创造性制定重大事项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大规模推进城市搬迁改造和项目建设的情况下,今年1-7月份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4.8%,信访工作跨入省市先进行列。源头治理不断强化。建立县行政服务中心、群众信访联合受理服务中心,镇(街道)群众工作站,农村(社区、企业)群众工作室,形成了群众工作三级网络。健全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机制,深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积极推进房屋征收、城乡低保、土地征用、产权交易、工程招投标等重大事项公开,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镇党委权力监控、村务管理“一卡通”等特色经验被省市推广。群众安8 全感显著提升。坚持依法从严管理社会,创造性编制《滦南县依法行政手册》,建立网络舆情管理处臵机制,建成覆盖城区的视频监控和电子警察系统、农村平安互助网络和城乡警务网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扎实做好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滦南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一举摘掉群众安全感测评被省政法委警示的落后帽子。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大力弘扬少说多干、奋勇争先的优良作风,才能使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无坚不摧、无往不胜。2010年以来,县委紧紧抓住影响发展大局的主要症结,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强力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拒绝理由、完成任务深入人心,少说多干、奋勇争先蔚然成风。这是滦南最为深刻的变化,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创先争优的意识不断强化。积极开展“树正气、讲贡献、促攻坚”、“党徽在攻坚一线闪光”、“六比六看”等主题活动,全县各级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先进找差距、瞄准先进找位臵,忘我奉献、攻坚克难,涌现出了一大批少说多干、奋勇争先的先进典型。县委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县委充分发挥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用共同的事业凝聚力量、用民主集中制维护团结、用承诺践诺活动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了思想上一日无为、寝食难安,工作中雷厉风行、事争一流。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认真落实基层组 9 织建设责任制,放大李营典型效应,深入开展“争星升级创五好”等主题活动,积极探索与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设臵模式,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滦南基层组织建设先进经验在《新华网》宣传推广。一线攻坚的能力不断提升。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让广大党员干部到攻坚一线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创造业绩;牢固树立“德才兼备、四化标准、注重实绩、五湖四海、群众公认、一线选人”的良好用人导向,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打造了一支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2010年省委组织部干部选拔任用群众满意率测评由五档晋升到一档。科学考评机制不断完善。科学修订《滦南县促进科学发展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办法》,创造性制定《科学发展目标名录》,建立完善责权明确、奖罚分明的科学考评机制和严格问责机制,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关于确保攻坚任务完成的纪律要求及责任追究办法》等13项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组织廉政教育,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切实落实诺廉述廉考廉制度,加强工程招标、征地拆迁、产权交易等领域的专项治理,严禁借干部调整请客送礼、大吃大喝,深入开展“治庸10 治懒”、整治“铺张浪费”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筑牢了反腐倡廉的坚强防线。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们开创了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崭新局面,积累了在异常复杂环境下加快发展的宝贵经验。这一切,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结果,是历届县委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届县委,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特别是攻坚一线的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滦南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

今后五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开发建设、唐山湾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滦南继往开来、大有作为,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攻坚时期。

必须看到,滦南迎来了充满机遇的新阶段。中央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做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战略决策;环首都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新的发展极,河北沿海发展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随着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开发建 11 设、唐山湾开发建设,滦南作为全省沿海11县9区之一将被赋予部分省级审批权,实行单独考核,在优惠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曹妃甸作为唐山“两极三带”的重要一极,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期。这为滦南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机遇,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必须看到,滦南站在了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持续推进“三大攻坚、四大开发”,为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城西、嘴东两个开发区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工业聚集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享有土地配臵、财税支持、项目审批等优惠政策;大铁矿开发顺利实施,即将发挥出巨大的战略支撑作用;项目建设“千百十”工程快速推进,积蓄了强大发展后劲;大规模推进城市征收搬迁,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北河水城入选“唐山八景”,确立了“三产求突破”的新优势;一线攻坚培育了干部队伍少说多干、奋勇争先的良好作风。滦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后发优势初步显现,这是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必须看到,滦南面临着严峻考验的新形势。当前,土地保障日益趋紧,环境约束不断加强,资金流动性逐步收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在迅速改变滦南面貌、取得喜人成就的同时,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12 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随着一年多来的大发展、快发展,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日益显现: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攻坚克难的能力与赶超跨越的新任务还不适应;综合经济实力、项目建设的规模质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适应;统筹管理水平与城市建设的快速崛起还不适应;社会管理的创新与多样化的群众诉求还不适应。这些新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力加以解决。

新阶段、新起点、新形势,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更加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珍惜业已形成的良好局面,更加注重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就一定会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一定会在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征程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激情滦南、实力滦南、文化滦南、生态滦南、和谐滦南”总体目标,强力实施“融入曹妃甸、服务曹妃甸、打造大基地、建设新滦南”主体战略,持续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统筹城乡发展“三大攻坚”和城西工业区、嘴东经济开发区、大铁矿、北河新区“四大开发”,少说多干、奋勇争先,为滦南“十二五”末主要经济指标翻两番,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打造激情滦南。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于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伟大事业,少说多干、奋勇争先成为滦南干部群众的优良作风,滦南真正成为干事的热土、创业的乐园、投资的宝地。

——打造实力滦南。主要经济指标确保三年翻一番,力争五年翻两番。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完成800亿元,力争完成1000亿元;财政收入确保完成42亿元,力争完成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出口创汇达到7.2亿美元;一、二、三产比例达到10:53:37,农业产业化率达到75%。北河水城初步建成,旧城改造全面完成,建成环渤海地区有实力、有魅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打造文化滦南。北河水城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带基本形成,传统文化得到挖掘、保护和弘扬,初步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形成与经济实力、文化优势相称的文化软实力,使文化成为滦南的响亮名片。

——打造生态滦南。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9%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0.5%、14%、18.3%、1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9%;达到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的标准。——打造和谐滦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形成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在全面分析宏观形势、科学判断县情县力、准确把握发展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与“十二五”规划紧密衔接。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工作艰巨、任务繁重。今后五年,我们要突出抓好八项工作。

(一)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迅速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经济建设是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物质基础。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扩大经济总量为主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第一要务的思想,以“四大开发”为平台,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名助理、一套人马、一抓到底”,不断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大突破。

围绕“一产出特色”谋划实施项目。坚持现代农业基本方向,按照“12356”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一产出特色:以打造环渤海、环京津有机食品供应基地为目标,着力建设城西、嘴东两个食品工业园,扎实推进姚王庄、县城、青坨营三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壮大奶牛、肉鸡、瘦肉型猪、果菜、水产五大龙型经济,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有机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特 15 色化、外向化。积极推进蒙牛、中红、雨润等重点龙头企业调整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进新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力推进“一镇一品”,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真正叫响一批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建成颐神庄园、汪庄生态园、国营林场生态园、滦河古道生态观光养生园、胡家坡原生态旅游农庄等生态农业项目。五年内,力争打造出全省乃至全国驰名的农产品品牌,建成全国知名的食品加工强县、农业旅游大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

围绕“二产上规模”谋划实施项目。坚持新型工业化基本方向,按照“12479”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二产上规模:以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扩大二产总量为主线,重点抓好城西工业区、嘴东经济开发区建设,谋划实施40个以上省级重点项目,着力打造装备制造、船舶修造、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园艺工具等七大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9个以上纳税超亿元的骨干企业,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城西工业区要不断加快优势产业聚集,迅速壮大园区规模,使之真正成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承载平台,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建成投产企业80个以上,年纳税10亿元以上。嘴东经济开发区要加大炯恒钒钛新能源、船舶制造、毕氏光伏产业园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筹备建16 设力度,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建成投产企业60个以上,年纳税15亿元以上。大铁矿要着眼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统筹推进铁矿开发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大贾庄铁矿力争两年内投产见效,马城铁矿确保年内如期开工,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以上,达产后年纳税15亿元以上。

围绕“三产求突破”谋划实施项目。充分发挥滦南独特的区位、交通、文化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文化产业、宾馆餐饮业“五大突破”。加快中红建材城、唐百和平购物广场、中红时代购物广场等商业项目建设进度,全面繁荣城区商业;以北河水城入选“唐山八景”为契机,积极谋划建设新的旅游景点,培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滨海旅游;着眼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银发产业”,推进养老事业快速发展。五年内,力争把滦南打造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胜地、休闲养老之都。

围绕“城建提品位”谋划实施项目。着眼打造现代化中等城市,统筹推进旧城区改造和北河新区开发,继续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住开发项目、三产服务业项目,迅速提高城市品位,不断增强承载能力。五年内,全面完成城区危旧房改造,建成十大标志性建筑、打造十条特色街区、完善十大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实现城市的提质、扩容、升级。北河新区要积极推进市 17 政基础设施、环城水系、高档住宅、文化旅游等项目建设。五年内,把北河新区建设成为“碧水环绕、绿树掩映、古韵新风、曲美人和”的生态水城。

(二)着力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是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重要平台。今后五年,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城镇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规拆建改管”并重原则,强力实施八大工程,按照国家园林城、卫生城标准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加快“滨海水城、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建设进程。五年内,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和三年出品位的建设目标,实现6年任务5年完成。实施规划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努力推进城市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健全各种专业规划,全面完成各镇详细规划。实施旧城危改工程。持续推进城中村、居民区危旧房征收搬迁,全面完成改造任务,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提质扩容工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内全面完成城区规划主干道路、配套管网建设任务,进一步扩大集中供气、供热、供水能力。有序推进县城周边村“一步进城”,鼓励农户单户进城,迅速完善进城农民各项保障政策,坚持产业兴城、园区富民,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能致富。五年内,城区人口力争达到20万,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20平方公里。实施安置保障工程。高质量抓好回迁房建设,保障搬迁群众及时回迁;18 加快推进高档住宅开发,五年内建成十个以上园林式高档住宅小区;积极完成每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不断改善中低收入群众的居住条件;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努力使房价稳定在合理水平。实施内涵提升工程。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推进评剧大世界、滦河民俗文化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广场、金代风情街、元代风情街、夷齐岛等文化项目的筹划建设,全力打造北河水城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带。实施生态绿化工程。持续开展绿化攻坚行动,实施景观道路沿线、环城水系、绿地公园、县城出入口等重要节点的绿化提升工程,建设北河生态园林、新城生态林、县城东西两侧生态防护林和城南绿色生态长廊,扎实推进城区绿化,努力达到国家级园林城的标准。实施精品街区工程。持续推进城区亮化美化改造、既有建筑立面改造和现有商业区改造,打造“一街一品”、“一区一景”城市格局。融入现代、自然、文化元素,突出抓好建设路、兆才大街等主要街区改造,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实施精细管理工程。按照“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致”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打造数字化平台,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整合城管、公安、工商等管理资源,放大城市管理的综合效益,达到城市管理网络全覆盖;增强城市管理的预见性、前瞻性,超前预见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能。

(三)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内在要求。今后五年,我们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枢纽工程来抓,以走在全省前列的气魄和胆识,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努力建成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经济特色镇、环境精品镇。各镇都要建成一条以上商贸景观示范街、开发两个以上精品商住项目。强力推进新民居建设。圆满完成“八和居”建设,使之成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全省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各项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向中心村倾斜政策,增强中心村的聚集力。积极推进农村“两个联建”。按照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和新民居建设规划,按照城中村建立融合式党组织、整体进城进镇村建立社区式党组织、中心村和联建村建立区域式党组织的模式,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两个联建”,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积极推进集体经济、社会管理、宅基地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质性联建,真正实现联心、联事、联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颁证工作;积极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认真实施村务公开,不断规范完善村务管理“一20 卡通”工作机制,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四)着力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根本动力。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开放兴县”理念,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引进一切先进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全面打开解放思想这一对外开放的“总闸门”。以思想解放推进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知足常乐的守成心态中解放出来,跳出滦南、走出自我,立足创大业、勇于干大事;要从怕担风险的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只要有利于滦南发展,就要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要从狭隘封闭的保守思维中解放出来,强化共赢意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善于有中做大、无中生有,不断开拓滦南发展的新空间。充分利用“四大开发”这一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充分发挥城西、嘴东两个工业区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工业聚集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发挥嘴东土地资源优势,发挥丰富的铁矿资源优势,发挥北河新区的水城特色优势,加大推介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加快“四大开发”进程。特别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县招商局和城西、嘴东两个招商局的硬指标,注重实效、严格考核、明确奖惩。时刻维护发展环境这一对外开放的“生命线”。牢固树立“视发展环境为生命”的理念,严格落实行政审批服务承诺、首问负责、跟 21 踪问效、责任追究等制度,严肃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真正叫响“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品牌,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五)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最终目的。今后五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加注重社会进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同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提高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认真落实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效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力争五年内达到唐山市一类工资标准。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和职工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大力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落实好城镇和农村低保政策,完善失地、失海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完善适度普惠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加大对弱势群众的救助帮扶力度。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深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努力实现义务阶段教育均等化;完成新一中建设和职中扩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与统筹城乡发展紧密衔接,搞好新民居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2 实施教育品牌战略,推进县一中、英才学校争创全省乃至全国名校;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有机结合。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以新县医院投入使用为带动,进一步加强镇医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促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持续开展“健康滦南、幸福人民”行动,不断强化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改革公立医院管理运行监管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持续增加基层医疗设施投入。积极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创新服务体制,扩展服务领域,稳定低生育水平,巩固全省计生先进县地位;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两非”行为,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主的出生缺陷干预,提高人口素质;严格落实计生扶持奖励政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持续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坚持每年为群众办20件实事好事,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六)着力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重要内涵。今后五年,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 23 源,全面加快文化名城、文化滦南建设进程,努力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建成评剧大世界、滦河民俗文化园、体育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广场、惠民广场、悦民广场、健民广场、尚民广场等项目,持续谋划建设一批新的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实现文化设施全覆盖。大力推进文化精品创作。总结《三进门》创作演出的成功经验,围绕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艺术形式创作传世的精品力作,积极参加中国评剧艺术节、河北省戏剧节等重大文艺赛事及电视专题栏目,进一步提升滦南文化美誉度。着力培养文化专门人才。持续开展“三枝花”艺术进校园活动,抓好特色文化普及;扶持一批“三枝花”专业演出团体,不断壮大专业演出队伍;努力培育“三枝花”演出及书法、美术、文学创作等方面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名家和骨干,引领优势文化走出滦南、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内容,以北河水城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带建设为龙头,谋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蓝色港湾、书画家村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创办嘴东开海节、北方泼水节等特色民俗艺术节,培育传媒、演艺、会展等各种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贡献率。努力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着眼抓普及、促提高、出精品、树品牌,持续组织开展群众合唱节、秧歌展演、评剧票友大赛、书画摄影展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鼓励支持发展民24 间文艺团体,开展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积极推进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机关文化发展,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全省文明县城创建为载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少说多干、奋勇争先、务实创新、开放超越”的新时期滦南精神,凝聚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强大精神动力。力争明年建成全省文明县城,“十二五”末达到全国文明县城的标准。

(七)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重要内容。今后五年,我们必须以达到国家级园林城的标准为目标,强化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形成节能减排的社会共识。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循环利用,加强农村沼气池建设,落实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长效机制,全面改善城乡环境。严格项目准入标准。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低 25 污染、低耗能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从源头上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落户滦南。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认真落实省“双三十”节能减排要求,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力推动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废弃物排放持续下降。以万浦热电、荣程钢铁、东方焦化、耀东水泥等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对标,必须高标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建成环县城生态带、环村庄生态带、沿滦河生态带、沿海防护林带,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认真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超前谋划水利项目,搞好北河、青龙河、滦柏干渠、孟新干渠、双龙河等水系治理,建成县城双环水系,实现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有机统一。

(八)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努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谐稳定是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重要保障。今后五年,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维护稳定这一政治责任,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积极应对大发展、快发展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牢固树立和谐稳定源于依法从严管理的执法理念。坚持依法从严管理社会,认真落实《依法行政手册》,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加大对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复杂场所的监管力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厉打击26 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各种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始终对刑事犯罪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努力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惩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确保不发生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件;强化网络舆情监管,把握社会舆论主动权,防止网络炒作引发事端。建立健全社会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信访稳定“一岗双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断健全领导接访、民情信息员、信访代理、群众评议信访等工作机制,切实落实重大事项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规范县行政服务中心、群众信访联合受理服务中心、群众工作站(室)运行管理,不断推进社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为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实现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激发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推进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切实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县委决 27 策部署上来;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认真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努力掌握推进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必须牢固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断强化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肩负历史责任,永葆火热激情。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继续坚持“德才兼备、四化标准、注重实绩、五湖四海、群众公认、一线选人”的良好用人导向,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全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让广大党员干部到攻坚一线、到关键岗位砥砺品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创新,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让更多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大力提升统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保稳定的整体能力。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加快发展的组织基础。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认真探索在项目建设一线建立党组织的创新模式,积极启动“一步进城”、“中心镇集聚”、“中心村联建”的农村党组织联建工作,努力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深入开展争创先进基层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进一步发挥李营村效应,大28 力抓好后进村转变,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认真依法组织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选准配强农村干部班子。紧紧围绕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大局,不断推进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党建水平。扎实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工作,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民主政治建设,最大程度地凝聚发展合力。发挥好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责,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武装工作、统战工作和老干部工作。充分保障基层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深入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的良好环境;继续坚持民情民意大调查、群众满意度大调查等工作机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大程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常委会、全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决策前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决策后要步调一致、雷厉风行、坚决落实。

强化党的作风建设,锤炼无坚不摧的执行力。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党徽在攻坚一线闪光”等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倡导“白加黑、五加二”的奉献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在全县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喊空洞口号,29 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努力创造出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不断强化赶超意识,敢于瞄准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先进地区,明确赶超目标,加快赶超步伐;继续大力弘扬少说多干、奋勇争先的优良作风,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拒绝理由;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分包镇村、分包企业工作机制,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强化考评督导机制建设,不断增强履职尽责意识。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要求的考核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目标承诺、跟踪督导、专项述职、考核评议、激励约束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责权明确、奖罚分明的科学考评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坚持党员干部承担目标任务点评问责机制,实施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半年初评、全年总评,跟踪问效,真督实查,奖罚分明,激发各级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赶超跨越的紧迫意识。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村务管理“一卡通”,构建具有滦南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新格局。加强《廉政准则》的学习,弘扬廉政文化,落实述职述廉、廉政谈话、报告重大事项、离任责任审计制度,强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权力监控,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筑牢反腐倡廉坚强防线,维护风清30 气正的良好政治局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臶鲜明、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在利益面前经得起诱惑,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廉政勤政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未来五年,滦南的前景无限光明,我们的使命无比神圣。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大力弘扬少说多干、奋勇争先的优良作风,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为滦南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而努力奋斗!

主题词:中共滦南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印发通知 中共滦南县委办公室

2011年9月5日印

(共印180份)

下载蒋洪亮同志在中共宜兴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蒋洪亮同志在中共宜兴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名词解释

    市委书记张晶川在中国共产党 牡丹江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名词解释 1、八大经济区:是我省实施的重点发展战略,包括: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

    王荣同志在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要)

    王荣同志在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摘要) 大会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

    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

    赵乐际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五篇范文

    赵乐际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西部网讯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今天(5月21日)在西安开幕,赵乐际代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推动......

    刘新余同志在中共旬邑县委十六届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刘新余同志在中共旬邑县委十六届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0月19日来源:作者:刘新余同志在中共旬邑县委十六届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旬邑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民......

    武汉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诞生记(2006)

    武汉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诞生记 2006年12月21日 昨日上午,承载着光荣和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剧院隆重开幕。苗圩同志代表中共武汉市第十届委......

    连云港十一次党代会报告1

    加快沿海崛起 实现新的跨越 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连云港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 强 (2011年9月28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连云港市......

    黑龙江省十一次党代会学习报告

    学习会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心得 2012年4月20号,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