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一体会(二改) 文档(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00:3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案一体会(二改)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案一体会(二改) 文档》。

第一篇:教学案一体会(二改) 文档

浅谈“教学案一体化”体会

今年刚刚召开过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个人不断进步、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

质量是我们私立学校的生命线,不注入新鲜的血液,不创新、不改革 要想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那只能是一句空话。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快速发展,边上的外语、二中、安中等几大学校一直虎视眈眈,宏大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朱校长临危受命,结合江苏杨思、山东杜郎口的经验,给我们学校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进行“教学案一体化”改革。

“以学生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和研究已经蔚然成风,其中典型的有杨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启示: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和谐统一是教学研究的关键,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则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关键。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如何把课本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透明度和公开性,学生在课前对教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改革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却难以取得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弱,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在朱校长带领下,我校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教学案一体化”模式,以促进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

由于我任教师间不是很长,在座的可以都可以说是我的前辈,我在这里就谈谈我对“教学案一体化”的体会,权当抛砖引玉。

1对于社品这一门学科,“教学案一体化”非常有必要。在以前每次考试监考的时候,总会发现这样几位学生:做题时先翻书本一边,翻不到再翻参考资料,还是翻不到再打开以前试卷寻找,最后还是回到书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原因何在?学生教材不熟悉。而采用“教学案一体化”之后,学生通过自己自主学习,先了解的书本的大概知识,形成了整体的框架结构,自己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从中,学生已经预习了书本一遍。再加上题目的巩固,那么,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比较牢固的印在学生脑子里,下次就可以快速的完成简单的题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设置的自主学习任务较为简单,使一些成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感受成功,提高他们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热爱上这门学科,并且可以在社会上身体力行。

2.“教学案一体化”也节省了教育资源。记得在八月份教研会的时候,提出要“三步教学法”时候,我们都感觉不大可能在我们思品这一门学科内实行,因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关系和内容的逻辑顺序”的综合性学科,一堂课信息量大,我们担心 5分钟时间学生预习,十多分钟时间练习,只剩下20多分钟时间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实践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学生在经过自主学习之后,书本简单的知识基本已经掌握,我们就不必再在这上面花大量的时间做笔记,这就可以节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巩固。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利用“教学案一体化”可以使我们在课堂时间就完成教学任务并巩固学生知识,不用占用学生课后时间,一举多得。

2“教学案一体化”利用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它的配套措施:“四一跟踪”一课一练习,一天一清查,一周一小结,一月一验收。重点在于抓学生课后的落实,课后不断的重复的练习。社品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说它不重要?可它是一门中考科目,说它重要?可它却是一门开卷的学科。学生必然不会在这门学科上多花功夫,所以如何课后落实所学知识成了我们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们主张协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框架。学生学情不同,基础不同,理解知识不同,所以让学生在课外花一点时间,对我们所学的本课知识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总结,把知识框架或要点书写在书本目录。除了这,我们还要落实好教学案课后跟踪和周练。我们学校生源相比其他城里学校较差,有点学生同类型题目可以连错10多遍,所以,我们要不断的重复,不断的练习,加上周练辅助,使学生知识点可以牢牢巩固在脑子里。

3社品是一门联系社会非常紧密的学科,然而我校是一个封闭的学校,学生没有途径去了解外界的信息,特别是当今社会的时政热点。而中考试题往往是以当今时政热点为背景,学生对材料的热点不敏感,熟悉导致中考失分时有发生。我觉得王老师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社品组学习:每节上课前早几分钟去教室,给学生播放1-2条新闻让学生们根据这条新闻假如你是出卷人会出什么题目。既增长了学生的见闻,又落实学生的知识点。我们应该学习并大力推广。

当然,“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我们也存在的一些困难:

1.由于是第一年对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一切要重头开始,所有的例题基本需要电脑录入,我们教师除了花大量时间编写教学案外,还要将教学案所有题目先做一遍后再开始备课,设计教学ppt,感觉工作量非常之大,特别是我们社品教研组,教师王老师,陈老师,雷老师都是在超工作量下进行的.但这个问题在我们第二年应该来说会轻松点。

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案的保存工作有待提高:学生由于以前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再加上有的学生自觉性不高,有些学生预习不到位,甚至有些学生没有预习,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教学的度; 学生全保存有难度,经常一做完题导学案就夹杂在书本中,随便丢弃,到月底检查不全。就算给有点学生用双面胶粘上也还是会丢。

问题出现了,我们共同研究,不断用成功的实践来不断完善.我想方法总比困难多.在编写与使用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但大家只要尽心尽责,团结一心,付出努力,问题总会解决。

最后,我代表所有社品教研组组员对朱校长和吴主任等领导对社品组的教学案提供许多理论支持和修改表示衷心感谢,也谢谢各位老师

第二篇:函数教学案(二)

函数教学案

(二)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的求法。难点:函灵敏处变量取值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函数概念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叫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3有意义?(答:分母里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分母≠0,即x≠3/2。)3.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指数是2的根式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0。)

4.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并指出式中的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函数。新课

1.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解析法的意义:用教学式子表示函数方法叫解析法。并指出,函数表示法除了解析法外,还有图象法和列表法。

2.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时要受到限制这就可以引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并说明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

(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讲解P93中例2。并指出例2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1),(2)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3)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4)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推广与联想:请同学按上述三类题型自编3个题,并写出解答,同桌互对答案,老师评讲。

4.讲解P93中例3。结合例3引出函数值的意义。并指出两点:(1)例3中的4个小题归纳起来仍是三类题型。(2)求函数值的问题实际是求代数式值的问题。补充例题

求下列函数当x=3时的函数值:

(1)y=6x-4;

(2)y=--5x2;

(3)y=3/7x-1;

(4)yx3。

(答:(1)y=14;(2)y=-45;(3)y=3/20;(4)y=0。)

小结 1.解析法的意义: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2.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方法(依据):(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3.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庆原函数值。练习:P94中1,2,3。

作业:P95~P96中A组3,4,5,6,7。B组1,2。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比如例

2、例3中各是4个小题,对每一个例题均可归纳为三类题型。而对于例

2、例3这两道例题,虽然要求各异,但题目结构仍是三类题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2.注意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优质联想能力。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是有效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良好学习方法。比如对于有实际意义来确定,由于实际问题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要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第三篇:《六国论》教学案二

《六国论》教学案

(二)【目标导学】

1、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理解:与、义、速、再、却、殆、当等词语的意义。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②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自主领悟】

1、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

2、提问: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

明确:

【自主领悟】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⑵特殊句式:

【合作探究】

【原文】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

2、提问: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

3、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

4、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原文】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2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2)以弱天下之民(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⑴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⑵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之疏,而②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你认为苏辙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⑶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

【原文】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

【自我检测】

1、下列没有古今异义选项是()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思厥先祖父.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而①不免于灭亡。常为之②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

第四篇:因式分解教学案(一)

因式分解教学案一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

2、会判断一种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3、会寻找公因式。

4、会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解因式。

学习过程

(一)因式分解的定义:

计算下列各题

a(bc)(xy)(ab)

思考您完成的是什么运算。那么你能将此过程倒过来吗。

abacxaxbya yb

说说您的思路

a(b+c)

(xy)(ab)

ab+ac

xaxbyayb和 = ab+ac根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axbyayb积=a(b+c)根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y)(ab)

总结由积变成和的形式叫做整式乘法,而由和变形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的运算叫做因式分解。

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变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二)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1、公因式的定义。

从字面意思可以得出公因式就是各项公有的因式。

在多项式abac中的公因式是a

试找出下列多项式的公因式:

a+abxy +xy-xy2 x+6 x3pq+15pq xy+6xyz+xyz5abc +15abcab-5ab+9b

总结:找公因式的方法。

① 系数取公约:②字母找公有:③指数找最低;④首项与公因式的符号保持一致。练习

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3x)(3x)9xB、mn(mn)(mmnn)

C、(y1)(y3)(3y)(y1)D、4yz2yzz2y(2zyz)z

***2332、提取公因式的方法

先回到abac=a(bc)

abac=a(方法总结 abac)=a(bc)aa

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法则:

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只需将公因式放在括号外把每一项除以公因式的结果放在括号里边。

例题

第一类,公因式是单项式直接提取公因式

28y421y37y2

注意:分解因式的结果中的每一个因式均不能再进行分解因式。练习

2x24x8m2n2mn

a2x2yaxy23x33x29x

-x+xy-xz-4x+8ax+2x

-7ab-14abx+49aby-3ab+6abx-aby

24x2y12xy228y32x212xy28xy3

4a3b3a2b2ab3ma36ma212ma

842a2bn1abn1abn333

第二类:公因式是多项式的分解因式

如:(7m-8n)(x+y)-(3m-2n)(x+y)

=(x+y)[(7m-8n)-(3m-2n)]

=(x+y)(4m-6n).=2(x+y)(2m-3n).练习

(2a+b)(2a-3b)+(2a+5b)(2a+b); 3x(a-b)-2y(b-a);

4p(1-q)+2(q-1);32ab(x-y)+ab(x-y).2m2m+1

6(x-2)+x(x-2)5(x-y)-10x(x-y)

m+np-q-m+np+q2(x-y)

2+(x-y)3

18b(a-b)-12(a-b)x(x+y)(x-y)-x(x+y)

232

6q(p+q)-4p(p+q)3m(xy)n(yx)

q(1p)22(p1)22a(a-b)-4b(b-a)33

121a(x2a)2a(2ax)3x(a-x)(a-y)-y(x-a)(y-a)24

3m(m-7)-(7-m)(m-3)

第三类:

19985.219987.4199.8264.4513.74450.88944.50.26

(2)n2(2)n139371334

求证:320074320061032005能被7整除

第五篇:编写教学案的体会

编写教学案的体会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改模式下,老师与学生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新一轮的课改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是学生知识荒漠中的独行者,辛勤地传授知识,学生却不认可。往往抛出一个问题却应者寥寥,课堂没有激情。在新课改模式下,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学者”变成了主动的“教者”,师亦生,生亦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合作中,实现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相互解放。

课堂上导学案应用的主要方式是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成员间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五至八人,教师把学习任务明确到各小组,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各小组在教师指引下,能够做出快速反应,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部分学生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又能让部分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较轻松地接受新的知识。

学生要先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进行学习,以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为主。在预习时,要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有疑难问题的,同学间可以互相交流。要培养学生在预习时能用符号对自己所预习的内容进行分类标记的好习惯,这样在听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分组合作时,教师可以将不同梯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内,便于发挥优生的辐射带动效应。可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对于表现优异的学习小组,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各小组要结合其他组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导学案的使用给学生搭建了平等竞争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检测完成后,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让小组成员自查,然后组织小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课堂检测做得最完美,哪个小组还有待改进。竞争是一剂课堂兴奋剂,这种好胜心理会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参赛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个个都十分投入,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会看到平时不太喜欢思想品德课的学生也表现得很积极,组员之间更是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团队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导学案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了学习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节约了时间,让学习时间变得更为充裕。教学的真谛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导学案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能力,使学习成为他们终身拥有的能力。当然,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是在摸索中前进,都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导学案也不例外。如个别学生参与不积极,存在应付现象等。但我相信只要教师肯于钻研,通过不断的完善,导学案课改模式一定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学,学中乐!

下载教学案一体会(二改) 文档(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案一体会(二改) 文档(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案改革体会

    语文教学案教学的几点体会长陵中学何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踏上讲台上第一节课时内心忐忑不安的感觉仍然记忆犹新。那时的我,空有一肚子的墨水,却找不到施展的方法。上课时思维混......

    2017小说二轮教学案(二)

    高三复习小说阅读 第四课时教学案 一、考点回顾 主要设题类型(三): (三)分析环境描写——问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的作用: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

    初中作文教学案(二)

    初中作文教学案(二) 主备人:年月日[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审题立意训练 [教学目标]1、审题练习;2、作文立意练习。 [重点难点]掌握审题立意的常规方法。 [教学过程] 1、作文审......

    专题二政治史教学案参考答案

    问题设计 1.A、主要战争与结果 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一系列丧......

    教学案二:定语从句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定语从句的基本用法,懂得什么叫定语从句,什么叫先行词,什么叫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等几个基本概念。 2. 让学生知道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包括在定语从......

    成语教学案答案一

    正确使用成语学案一答案 真题体验 1【答案】A 【解析】A项“特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很恰当。B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C项“耳提面命”,不仅是当......

    《看一看(一)》教学案[推荐阅读]

    《看一看(一)》教学案 学情分析: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观察物体”中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教学案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教学案 课题: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课型:新授课 课程标准: 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勾股数,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 经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