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大调研:让留任村官基层干事有奔头
苏大调研:让留任“村官”基层干事有奔头
2007年,江苏省启动大学生“村官”工程,1011名优秀大学生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了第一批省选大学生“村官”。如今,大学生“村官”3年服务期即满,“外乡人”是否变成了“村里人”、“带头人”?这批大学生“村官”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
2007年,江苏省启动大学生“村官”工程,1011名优秀大学生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了第一批省选大学生“村官”。如今,大学生“村官”3年服务期即满,“外乡人”是否变成了“村里人”、“带头人”?这批大学生“村官”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
带着这些问题,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的师生近日深入江苏省连云港市区及下辖4县,进村入户发放问卷,与大学生“村官”座谈调研,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中的困难,编制了一份来自苏北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样本分析。
1/3留任大学生“村官”愿扎根农村
大学生“村官”既不属于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制人员,其身份定位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后顾之忧。在苏大师生与大学生“村官”们的座谈中,大学生“村官”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表示了种种担忧,报考公务员是不少人服务期满后的第一选择。虽然国家的政策好,明确提出从基层公务员岗位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定向招考大学生“村官”,但基层公务员岗位有限,通过定向招考、公开招考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大学生“村官”仍然是少数。
苏大师生从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了解到,该市2007届省选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的有177人,其中29人走上了公务员岗位,2人进入了事业编制,留任的有140人,还有几人选择了考研和自谋职业。留任的大学生“村官”中,47.16%的选择在没有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情况下,“暂时留任准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仅有34.66%的大学生“村官”选择“继续留任村干部,扎实工作干出实绩”。
全程参与调研的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马德峰表示,部分大学生“村官”没有做好长期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甚至把农村当成了复习备考公务员的“自习教室”,看中的是国家给予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这就有悖于国家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初衷。
创业留人,资金和技术是个坎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为了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干得好”,在创业贷款、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连云港灌云县就要求大学生“村官”人人都有创业项目,将其作为融入农村、拉近与群众距离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基层的实践努力,也确实涌现出了不少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功的典型。
张建明是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届毕业生。现任职于赣榆县柘汪镇“村官”的他,在2009年创办了虾精加工厂,目前已经实现了毛收入近60万元,用工26人,带动村民年收入增加1万元。张建明已经为自己的虾精加工申请了专利,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我的产品有望取代鸡精,成为第三代调味制品”。
虽然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不在少数,但最终成功甚至能够实现富民目标的却是少数,更多的人对创业的态度并不乐观。苏大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9.66%的大学生“村官”在没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情况下,会将自主创业作为自己未来的出路,但同样面临很多困难,其中“资金短缺,难以发展项目”和“实用技术缺乏,难以引进项目”排在前两位。
张建明告诉记者,他的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他通过自己筹集、贷款等方式已经投进了超过百万元的资金,其间的运转资金问题也给他带来了不小压力。宋庄镇大学生“村官”李磊开办的纸箱加工厂,投资超过了50万元,遇到的问题与张建明相似。
与他们相比,选择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遇到的技术问题比较多。由于一次性资金投入规模较小,有不少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大棚种植,但到收获季节,却发现一起种植的老百姓都赚钱了,自己却赔钱了。“有了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不等于就会种了,别人教你和自己真正上手做是不一样的。”在座谈中,不少大学生“村官”都有过类似的感叹。
“大学生‘村官’创业在项目选取上要有所创新,可以跳出本村,从外界引进一些新的项目。”马德峰说,盲目跟风本村的传统产业,大学生受能力和技术的限制,竞争力较弱,风险也比较大。“大学生‘村官’在遇到技术难题时,可以向自己的母校寻求帮助,用高校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持自己的创业项目。”
“看到前途,我们就能安心留下来”
连云港组织部门的胡滨副处长表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义务支教、走访民众、真心办事,尤其是在辅助村支两委工作中,体现了极大优势。作为地方组织部门来说,也希望在实践中培养基层工作骨干,留下一批愿意脚踏实地干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乡镇后备干部。
据统计,连云港现有43名大学生“村官”兼任了村支部、村委会主要领导,5名大学生“村官”被提拔为副乡、镇长。“下半年将要推行的村党组织‘公推直选’是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的机遇。”胡滨介绍了地方组织部门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大学生“村官”作为上级部门指派的“空降兵”入村工作,由于身份定位和工作职责不明晰,往往面临着难以融入村支两委工作的问题。“通过‘公推直选’走上村级党组织领导岗位的大学生‘村官’,是全体党员自己选出来的,自然能被大家认可。”胡滨解释了“公推直选”的意义。
这一设想也得到了大学生“村官”的肯定,63.52%的人认为,“在组织上健全完善机制的情况下,愿意长期扎根农村”,67.85%的人则认为,“使干有实绩的大学生‘村官’有明确的上升通道,能够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干事创业”。
东海县大学生“村官”蔡玮在座谈中表示,虽然大学生“村官”在“公推直选”中还会遇到种种问题和阻碍,但是“让我们参加公开竞选,哪怕只有一个人选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出路,我们就能安心留下来”。
马德峰认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所出台的优惠政策更多的是针对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的分流。如果能够在住房、福利、工资等方面给予多一点的政策优惠,那么对于大学生“村官”继续留在农村工作更具有吸引力。(本报记者 陈瑞昌 通讯员 孔明 丁姗)
第二篇: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从化市农业资源较丰富,在广州地区农业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笔者和来自省、广州市的9大媒体的记者一起了解从化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和做法。“从化真的很大变化,特别是农村的变化。”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团发出真切感受,对于经常走访各地的记者来说,他们的感受来得更真实。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从化市加大农业农村的建设,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过去一年,从化市坚持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三农”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虽然过去一年从化市“三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进一步做“三农”工作也遇到不少挑战。“三农”工作要结合从化市实际,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做好“三农”工作,首先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抓紧、抓实、抓好,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把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其次是要抓准“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方向。从化市要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广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特别是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最后是要狠抓落实。要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农村基础建设、卫生环境整治。各镇街、各部门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转变工作作风、夯实基层组织,着力提升服务“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力求真正打通农村发展的“任督二脉”。“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不能成为留守的农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等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用意深、指向明,从化市在今年的工作中要瞄准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全力推进工作,让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三篇:如何让村干部干事创业有劲头
如何让村干部干事创业有劲头
农村基层干部常年奋斗在农村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扎根农村、献身基层,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那如何健全机制让村干部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干事创业有劲头?
拓展发展空间,提高政治待遇。树立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导向,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和具体办法。对接、落实好从优秀村主干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政策。完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推荐提名办法,适当增加优秀村主干当选党代表、人大代表的名额。大力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主干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和各类先进人物,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荣誉感、使命感。
提高工资待遇,激发工作热情。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确保村干部报酬待遇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相应增长。乡镇和村一级要在政策和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工作需要和工作实绩,适当给村干部一定的误工补贴,以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水平。
完善保障体系,解决后顾之忧。将在职村两委干部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范围,在其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同时,从村集体经济列支用于缴纳村干部个人新农保费用。提高离任村(居)主干养老补助标准。
第四篇:职级并行制度稳步推进 基层公务员工作有奔头
职级并行制度稳步推进基层公务员工作有奔头
2014年12月,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此前,我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工资待遇与职务级别直接挂钩,往往面临晋升通道狭窄等困境,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这一改革,为基层公务员打破成长的天花板,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三年来,随着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稳步推进,如何更好地调动和激励基层公务员?记者在四川进行了走访。
乡镇基层干部感受到了组织认可
冬季的秦巴山区,寒风刺骨。周末一大早,广元市朝天区汪家乡工作人员向新林便提着食用油和大米匆忙地赶往乡镇上的贫困户家中——自从参加了结对帮扶,每个周末,他都会到帮扶对象家中探望照料。
在乡镇基层工作了几十年,向新林任劳任怨,很少向上级提要求、要帽子。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实施后,经过层层考核,他的职级提高到副处级。
“很多干部曾担心辛辛苦苦几十年,退休还是个科员。”向新林坦言,由于职务晋升的难度比较大,有的干部到退休都没被提拔,工作中难免产生消极情绪,有时甚至觉得低人一等、没出息。而职务和职级并行后,不仅工资上涨了400多元,更感觉自己受到组织的认可。
向新林说,身边有不少同事本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为单位“参公”,而本人又没有职务,“参公”后工资反而比以前少一大截。如今,即使职务难以提拔,也能通过晋升职级体现价值,因此干劲更足了。
让晋升渠道由独木桥变立交桥
“我们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但为保证质量也设置了多道‘关卡’。”广元朝天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编办主任杨波表示,基层公务员晋升渠道由“独木桥”变成“立交桥”,基层干部待遇有了想头、工作有了奔头。同时,区里实行严格筛选,让“有能者”提高职级。截至目前,朝天区共有100多名公务员职级得到晋升,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
究竟有哪些关卡呢?朝天区严格的“关卡”涵盖从审核、考察,到测评、公示等各个环节。“任职表现、考核等情况,就有人社、编办、纪检等多个部门参与核查。”
向新林回忆,自己当时经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重重考验,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廉政情况等由人事部门和纪检机构量化打分,初步评审合格后,人事部门还需将考察结果向
政法、信访等部门征求意见,确定没有部门异议后,才进行职级公示。“严谨绝不亚于干部提拔。”向新林表示,职级的升高必须靠成绩,单靠混日子肯定过不了关。
“虽然任职年限和级别是公务员晋升职级的主要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混日子、不作为,熬够年限就能晋级。”杨波介绍。在首次职级晋升的考核中,朝天区共有8名干部因各种原因未能晋级。
更好调动工作积极性
据了解,在四川省首次晋升职级的工作中,全省共有63685人晋升职级,占纳入实施范围公务员总数的22.4%,人均工资增长408元。
四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公务员管理制度中,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职务是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比如县长;职级指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主要体现资历,比如县长所对应的职级多是县处级正职。
目前,公务员的各种待遇主要与职务挂钩,造成过分看重职务的问题。特别是在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受机构规格等因素限制,职务晋升空间小的矛盾更为突出。职务与职级并行,就是要在公务员职务晋升之外,再开辟一条独立的职业发展道路,让那些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也可以通过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与尊严。
第五篇:让干得好的有奔头——海南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让干得好的有奔头
——海南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镇人武部长竞选镇长?在很多人看来,成功几率不大。但是,就在去年的乡镇换届工作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的黄照儒却成功了。
不仅黄照儒,在该县新提名的7位乡镇党政正职人选中,有4名乡镇副职干部脱颖而出,并在换届中顺利当选乡镇长。此举打破了该县长期以来晋升镇长职务一般要有常务副镇长、专职副书记岗位经历的传统做法。
“县委崇尚实干、重视基层、不论资排辈的用人导向,让干得好的有奔头,不再熬年头。”当上镇长的黄照儒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我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生动事例。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省第六次党代会鲜明地提出,要“真正把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体恤百姓、热爱海南、实绩突出、清廉从政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
变“说好话”为“挑毛病”,选品行优秀的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谁为老百姓办了好事,谁没有办好事,谁的品行好,谁的品行差,老百姓心里都有数。以往一听说要 1
考察干部,有些人第一印象便是要为其“说好话”了。“由于测评概念抽象、标准抽象、内容不清等问题,考察有时就会草草收场,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有关负责人说。
如何让老百姓说真话、说实话,选出真正的品行好、公道、正派的人来?
从去年开始,省委组织部坚持开展德的专项考核,从正反两方面细化德的考核评价要素,精心设计德的测评指标,突出了解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道德修养。在市县换届考察和竞争性选拔省直部门副厅级领导职位考察工作中,增加干部述德内容,并引入德的反向测评,专门设计了领导干部“德”的反向测评表。
于是,考察测评内容由从前的“敢于坚持原则”变成了现在的“不敢坚持原则、做老好人”,由从前的“工作责任心强,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勇于担当”变成了现在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退缩逃避、敷衍推诿,怕承担责任”……针对干部“工作圈”的9项测评指标,开始由原先一味的“正面”了解,变成了“反向”调查。对干部“生活圈”也列了5项反向测评指标:“作风不检点,不注意自身形象”、“交友不慎,造成不良后果”等等。如今,儋州、保亭等13个市县都开展了干部德的反向测评,使德的评价更加显性化、具体化、形象化。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导向,把德的考核放在首位,确保考准考实干部的德,选出令群众满
意、德才兼备的人。
不让扎实干事的吃亏,以实绩取人
最近,五指山市南圣镇开始流传一段佳话。故事的主人公叫严海,原是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一名职工。2010年9月,他开始挂职五指山南圣镇科技副镇长,短短一年,帮助南圣镇农民成立多家专业合作社,并利用自己所学广为传播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水平,许多农民因此大幅增收。严海在南圣镇突出的业绩,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这样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五指山市委当然不愿放走。严海挂职期满时,市委专门研究,破格任命他为该市林业局副局长。
在选人用人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郑重提出“用干部必须以实绩取人……不能让扎实、低调干事的老实人老吃亏,不能让受累干事的人再受屈”。
2009年以来,我省先后组织考核组对东环铁路建设、抗洪救灾工作等进行专项考核,深入“第一现场”考核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反应”及工作成效,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在2011年竞争性选拔省直单位总规划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10个“总师”人选考察中,我省实行“履历+业绩”分析,科学评价应试者的实践经验、工作能力、专业背景等与竞争职位的匹配度,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文昌、临高、保亭等13个县市还探索推行了实绩公示制度,让干得好的评得上、出得来。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把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和成效作为考察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大力改进实绩考核评价方法,做到了以实干来看德才,以实绩来用干部。
把业务骨干“放下去”,培养基层干部
今年3月,许多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我省的公务员录用考试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省直党群机关、省直行政机关招录公务员,省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全部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确,无论是党政领导机关公务员招录,还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省注重从政策层面明确,培养选拔干部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倾斜。
2010年,我省公开选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单位的18个副厅级领导岗位,要求报考者必须达到“3+2+2”的硬性报考条件,即任职满三年、有两个岗位经历和两年基层工作经历。这一量化规定,充分体现了鼓励实干、重视基层、多岗位锻炼的干部培养选拔导向。
此事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省直机关纷纷把以往舍不得“放出去”的业务骨干,派往基层挂职锻炼,抓紧“补课”。
我省还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注意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资历、学历、性别等限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如今,在正确的用人导向指引下,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向深入。
(来源:海南日报,记者 胡续发 通讯员 杨全策 实习生 尚刘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