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名师名言 感悟精彩教研

时间:2019-05-12 01:1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聆听名师名言 感悟精彩教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聆听名师名言 感悟精彩教研》。

第一篇:聆听名师名言 感悟精彩教研

聆听名师名言 感悟精彩教研

————参加长顺县中小学教研组长培训心得

长顺县罗湖希望小学

柏章丽

2011年8月8日到1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教研组长培训,受益匪浅。

这次历时一周的培训,共安排了9个讲座,1个经验交流,把5天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主讲老师都是贵州师范学院的教授、贵阳市教研部门和部分名校的教师、专家,能够近距离的聆听这么多专家和教授的讲课,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8月8日上午,一个简短的开班仪式之后,是宋万琚教授的讲座《 教育科研的理论与实践》。宋教授立足身边的问题,从自己的痛开始,在“困惑”和“抱怨”里寻求新的课题研究。

宋教授讲座的经典语录: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8月8日下午,聆听的是贵州师范学院副院长王先华教授的《中小学教学常规》。他说,在常规教学管理中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坚持对学生一贯的严格要求和训练,还要通过训练使学生体验到自觉守纪律的快乐,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先进,争先进,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王先华教授说到,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

王教授的经典语录:教学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心灵教给

学生。

8月9日上午,给我们讲课的是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叶明亮老师,他的讲座的题目是《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评价》。他说,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不同于“生产效益”,不能简单理解成“以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叶明亮老师的经典语录: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人文教育适度,语言练习到位。

8月9日下午,由苑蓉老师给我们讲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有能力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善待别人成长自己的能力。栋梁是人格建构出来的,要承受压力去面对生活。

苑蓉老师的经典语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8月10日上午,贵阳市教育局的李秉中老师给我们带来了 《中西方教育教学的研究比较》。

李秉中老师的经典语录:寻求“本土理论”,为世界教育理论贡献自己的智慧。

8月10日下午,是贵阳市教科所的黄明娟老师带来的《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黄明娟老师是专门研究小学数学的专家,她的讲座大家都听得很牢,因为她的声音很美,她的讲座很轻松。她给我们

带来的是她自己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方法。

黄明娟老师的经典语录: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要脑中有“纲”、胸中有“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8月11日上午,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李贵萍给我们带来了《“五课”概说 》。这个话题离我们的工作很近,我们都非常期待能给我们指点迷津。

李贵萍老师的经典语录:备课是为了有效的上课,不是为了应付检查。真实的才是最精彩的。

8月11日下午,聆听了贵阳市尚义小学的教导主任徐贤诗老师的《教研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这正是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的困惑,她的讲座给我们指导了组织活动的方法。那就是:活动开始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提高教师素质。(我思、我在、只有反思才有成长;读优秀书籍,圆专业梦想。)

2、让小课题研究成为教研的重要载体。(课题不是很大,但要有实质性的东西。)

3、教学务必以“实”为主。尽量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教研主题上。

徐贤诗老师的经典语录:让小课题研究成为教研的重要载体。8月12日上午,贵州师范学院的老教师李建年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是《校本研修策划与实践》。

李建年教授的经典语录: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既是校本研修的前提,又是校本研修的保障。

有人说过:“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智者交谈。”那么一次富有意义的培训更是一场智慧上的盛宴。经过5天的培训,我深深体会到“纸

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须躬行”。这次培训给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以鼓励和鞭策,同时也指明了工作和学习前行的方向。原以为一名教研组长只是为组员服务,多干活就行,殊不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研组组长,还要有科学发展的观念。所以在今后的教研组工作中,自己要做到:

时刻把教研组工作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力求让教研组拥有最强的凝聚力,以它独特的魅力感染影响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自己将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研组工作中,和数学组组员一起创出更多的精彩与辉煌。

教研组长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在学校和教师之间起着纽带作用,是教师和学校进行沟通的桥梁,上下信息畅通才能有效保证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组内,自己要团结同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凝聚每一个成员,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掘每一人的教学闪光点,人人都出一招,促进教育教研工作的开展。

教研组长的职责促使自己将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确保自己走在学科教研的前沿,以便更好地带动全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学生辅导、学生评价等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我都将拿来和同组的教师一起分享,让老师少走弯路。

通过培训我还明白了重视教研组建设,研究教研组管理的基本原则,开展富有个性的校本研究,使教研组管理迈上新台阶,这是我本

次参加培训的主要奋斗目标。

参加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育理念,也拓宽了视野。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我切身体会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感到自己在改变,课堂在改变,学生在改变,我的内心激动、兴奋,有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提高,我的内心有按捺不住的快乐与幸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丰实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将课堂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脚踏实地开展教研组的活动建设,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学校的教学工作献出一份力量。

第二篇:聆听名师感悟作文

聆听名师 感悟作文

——听一线特级教师作文教学有感 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 孙亚平

从教15年来,一直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在语文教学中,深知阅读和写作这两项训练最难,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及语文水平必须把阅读与写作抓好。12月24日至12月25日,甘肃省组织了一次特级教师中小学作文教学教法指导经验交流会,我有幸听了聆听了张红、陈长泉、陈延军、武琼,这四位北京一线特级教师的精彩课例,让我饱受了一次营养大餐,感受到了我们的作文课堂是如此的真实,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有如此广阔的空间,我们的语文教师有无穷的智慧可以施展,我们的语文教学有这么多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够的风景。

北京特级教师张红一节“玩”课,让我们所有听课老师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没有教材,没有任何修饰,有的只是一支普通的粉笔,一块普通的黑板和老师充满智慧的语言。听张老师的课《神奇的莫比乌斯怪圈》作文课很自然、朴实,并没有什么花架子,而学生却上得津津乐道,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使我不得不佩服张老师的教学方法。这堂作文课,张老师的导入就很特别,开始时和学生像朋友聊天一样,从给老师改名谈起,让孩子学做手指操,自然地过渡到这节作文课的主题“写观察日记”然后,引导三年级同学明确:作文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审题;接着引导学生明白学会选材,让同学们尽可能的捕捉我们到脑中已有的素材;教给了学生这些方法后就开始做游戏了,这引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张老师边做游戏边,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游戏的过程(老师的动作、同学们的表现、游戏的结果等)这次作文的内容几乎全部由学生说出来了。正因为学生了有了写作的内容,所以,最后仅用20分钟的时间,学生们就写游戏的过程。听完课有一种感觉:自然、亲切、简约,有情趣。但在简约的教学环节背后,则透露出张老师对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的高度把握。

想想自己每次作文教学时,与张老师完全相反,先是指导学生怎样写,然后读一些例文,再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想写哪些内容,所以学生每次都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而张老师是在学生抓出写哪些内容时,再指导学生怎样写,所以学生个个”思绪如泉涌,下笔若有神”。

陈长泉老师的课贴近生活实际,他先出示视频:他们学校——北京密云的同学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特产、景点以及向同学们发出了邀请函;接着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突出特点;然后让同学们介绍兰州的景点、特产,如:中山桥、黄河母亲的雕塑、水车及特色小吃“牛肉面”同学们有话可说,能自豪的表达,最后就让同学们向密云的小朋友也发出了邀请函。

陈延军老师的《故事编故事》看似平淡,却又语文味实足陈老师在课上让学生读出古诗并大胆想象编故事。陈老师的课体现了以下两点 :

一、平时注重积累词语

陈老师一上课就让学生说说带有“秋”字的2字词语、3字词语、4字词语及古诗等,就是让孩子们平时注意语言的积累。

二、让学生养成快速完成作文的习惯

课上,陈老师在让学生动笔写作时,一直在组间徘徊,不时说出“真棒,已经动笔了” “呦,都快成小作家了!”“5分钟过去了”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在督促他们抓紧时间,毕竟考试时作文是有时间限制的。回想自己在作文教学时,有时孩子一节课写不完我就让他们拿回家去写,回来的文章要不是好的“惊人”,当然肯定少不了“高人”指点;要不糟糕的气人,肯定是玩玩写写,敷衍了事。所以陈老师一直强调要改放在家作文为现场作文,培养学生“一气呵成”的能力。在现场作文,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完文题时,和学生商量写作时间,时时提醒,和时间要作文,让学生时时记住“快”字当头。这样自己思维的敏捷性也可得到很大锻炼,水平会有很大提高。

武琼老师给人的印象是多么的和蔼可亲,如一位慈母,亲切地给孩子们讲了一节作文课《“连词成句”游戏》。

在上课时,当老师宣布这节课“我们来玩时”,学生很是兴奋,迫不及待地询问老师“我们玩什么?”“我们怎样玩?”“为什么玩呀?”……一个个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思维闪出了一个个火花。当老师宣布玩 什么,及相关的游戏规则时,学生听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因为大家都知道,违反游戏规则将会被淘汰出局,谁也不想。游戏内容:每一组同学上黑板,一人写一个字,要求组成一句完整的话,但不许交流。第一轮游戏,只有一组成功,其余五组写得句子均不完整,或是病句等。对于老师正确的引导、人性化的评语让学生们玩得“乐在其中”。在玩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评价什么是完整句,而且让学生明白了游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是否团结一致,心有灵犀。这一道理不是老师告诉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这一点学生感受很深。

这一节课,武老师展示的不仅是特级教师的魅力,还有她那富有亲和力的言谈举止,让学生玩得兴趣盎然,玩出了花样,玩出了启示。这是学生从未想到的,也是我们听课教师未预料到的。当老师问学生“你们还想玩吗?”全班学生高声回答“想玩!”但老师说,现已是到下课时间了,学生齐声回答“我们继续玩,不下课了!”那一刻,感动的不仅是教者,听课的所有教师都为学生的热情所感动了。平时,为什么我们就达不到这种教学效果呢?“再玩一遍这游戏,我们叫什么?”学生说“再玩游戏。”“第二遍游戏。”老师适时引导“有没有更好听的?”学生又有了“第二局”“第二回合”等富有创意的说法。武老师的教育、引导无处不在,她的一言一行均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每一处都能品位到她的用心,但又看不出她的刻意修饰,一切是那么随意、那么自然,正如一句诗所云“润物细无声”。

在游戏中,老师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在第二回合游戏中,有一位急功近利的学生由于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由自主的喊出了“句号!句号!”。原来,他是在提醒他们那一组最后一位同学不要忘了写句号。对这一位没遵守游戏规则的学生,老师及时引导,“应怎么处理?”学生说:“淘汰出局。”老师说:“虽然我为这一组感到很惋惜,但是违反了游戏就应该受到惩罚。否则,游戏就失去了应有公平、公正。同学们,你们说呢?”那一组同学听到老师的正确评判,输得心服口服。同时,也让学生深深懂得了,做任何事要遵守规则。“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在追求功利性的今天,我们仅仅在“教书”,而忽视了“育人”。在这节课上,武老师让我们看到了育人的可贵、育人的重要性。

“现在,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还想玩这个游戏吗?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几分钟之后,教师让每一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是那么的精彩,那么的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送给每一位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评价语言,…….”武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告诉我们教师,这一切,你都真正的做到了吗?

这节作文课,她有太多的精彩之处,让我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收获,可惜我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此时此刻,我感到自己的语言是多么的贫乏、多么的无助…….。

聆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课和报告,感触颇多,整理如下:

1、要说真话,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要写出真情实感,没有“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是不成的。张老师、陈长泉老师和武老师的作文课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方面卓有成效。

2.重视想象作文练习。用陈延军老师的话说,就是要大量写“虚”。陈老师认为新课标和旧的教学大纲在作文教学上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虚实相济”,要增加想象作文的分量。他把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的原因,归结于中小学不重视学生的想象训练。而让学生利用古诗改编故事,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方面,我们确实做的不够,要引导教师注重写“虚”练习。

3.关注学生的作文的修改。从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们特别注意学生自己对作文的修改。他们让孩子们写完作文之后要把自己的作文多读,边读边改。陶行知曾经说过,好作文都是读出来的,改出来的。

4.评价方式采用先肯定后建议。几位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孩子作文时都毫不不吝啬鼓励的语言,先肯定他们的优点,再让同学指出不足及建议,老师做适当的补充,这样孩子就有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5.要大幅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陈长泉老师在讲座中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引领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一点我深为认同。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跳出课文,把学生带向更广阔的天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大餐。在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量这方面,现在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广泛涉猎,快速浏览,注重量的提高;一条是精读精背,不断积累,注重质的提升。因为我认为,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强这一特点,让学生头脑中多装一点经典的东西,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总之,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要认真学习特级教师的作文指导与批改的方法,尽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三篇:走进名师感悟精彩

走进名师 感悟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37-01

走进名师,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沉稳、博大、内涵与无穷的教学魅力,在工作中我要逐步学习、掌握、运用,并发展,尽量缩短与名师的距离,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自从开展走进名师活动以来,我时常怀着深深地崇敬和感激之情,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国家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诸多著作和他的相关视频。我读了于永正老师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教育的两个名字》后,真可谓是感慨颇多,受益匪浅。文章中于永正老师这样说过,教育虽然很复杂,但我从我的老师那本“书”里读出了四个字:“影响”和“激励”这既是教育的真谛。何为教育?忘记了课堂上所教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那个剩下的称为教育的如学习习惯、兴趣、想象力、独立思考、判断和创新力的获得,不是教科书所能教给学生的,而是教育的别名--影响和激励的结晶。教育就是影响,影响既是教育。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施加正面持久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去熏陶、渲染、浸润的过程。只有这样认识一个老师的价值和地位,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优秀,做到让学生喜欢。我很早就非常想目睹于永正老师的风采,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满怀着憧憬与希望来到河南大学参加了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主办的“国培计划(2012)”——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小学语文科的培训。我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所作的《写好语文老师这本教科书——谈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语文素养》的讲座,以及他的观摩课《珊瑚》,深切感受到于永正老师语文功底扎实、语言幽默风趣,真令人回味无穷,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于永正老师在讲座中这样说道:“要想写好语文老师这本书,首先语文老师要有素养。”他讲到素质教育就是老师素质的教育。素质高的老师本身就是一本书。这个观点让我重新认识了素质教育。那么,语文老师的必备素养有哪些呢?

于永正老师说:“首先,板书是语文老师的必备素养。”语文老师是一本书,当和学生第一次见面,就是向学生展示你的封面,翻开第一页应该有一个漂亮的脸蛋儿。字是人的第一张名片,也是人的第二张脸,第一张脸是爹妈给的,我们无法改变,但第二张脸,我们是可以改变的。语文老师应该懂一点书法艺术。于永正老师说,他征服学生的法宝之一就是字写得漂亮。识字写字是小学教学重要目标。在教学中,要把写“挤进”课堂。是啊,作为老师,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回家的作业书写的质量明显不如在校所写的,所以要把写挤进课堂。从他在黑板上书写“左、右”两个字上来看,那真的是苍劲有力,对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研究。

“其次,朗读是语文老师的必备素养,是写好语文老师这本书的功底。”于永正老师说。记得徐世荣教授呈说过:“朗读比讲解更重要。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是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最见语文老师的功底,朗读最显语文老师的才气。”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讲座,知道了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要把一篇文章读熟、读透后再上课。真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朗读体现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语感,一个没有语感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会一篇文章的。于老师的朗读指导很仔细,从停顿、重音、节奏、语气到内容,细致到标点,能像他这样把朗读当作自己每天的一个功课来做的,还是少见的,这样的态度让我感受到的是一个老师的认真,更是一个做学问的态度,不去搞什么大的研究,而是把一个老师最应该掌握的基本功做扎实,一切都是旁门左道,都是偏离了主道的。

于永正老师接着说:“语文老师要有阅读的习惯,这也是必备素养。”要想写好语文老师这本书,语文老师还需要读书、看报、杂志,更要关注国内外大事。一个充满语文味的老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传达着他对语文的感受,从而影响着他的学生。当我们在学生面前打开语文及其他课本的同时,也就打开了自己这本书——本有内容却是无字的书。为此,于永正老师努力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爱好广泛的人,使这本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备,影响广大。于是,我们从于老师这本“书”里读到了他精彩纷呈的课堂;诵读、书法成了他教学味的“法器”,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成了他课堂的表情,学生就这样被“熏陶”的。他还把正直、善良、诚信、爱心„„不断充实到自己这本“书”中,使这本“书”成为一本“好书”!

是呀,每个老师都应该努力像于永正老师那样为一本厚重的大书,做一个德艺双罄、见识卓绝而又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教师。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于教学中,具有一种吸引力,一种感召力,既赏心悦目,又催人奋进。正如这样一句话:“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要求老师从自身做起,从内部做起,学会不断地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强劲的大树,推得动另一朵云,换得醒另一个灵魂。

于永正老师的讲座让我回味无穷,讲座后的观摩更是让我颇有感触。于老师虽然已经70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他给我们上的观摩课《珊瑚》,无论是那妙趣横生的课堂语言,精雕细琢的环节设计,还是那画龙点睛的评改,都让我受益匪浅。

于永正老师的观摩课很朴实,就是教学生写好字,读好书。他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学写字就是学做人”,特别是他在板书课题时,一笔一划指导学生书写,真的是倾注了心血。其次,读好书。他提到“跟我读”,把老师的范读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的确,学生只有把文章读好了,才能把语言内化,才会理解文章,才会有语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中处处都有一种洋溢着对学生的浓浓的关爱。他能容纳学生的错误、独特的见解,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用激情来感染每一位学生,用宽容的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一种智慧之爱,一种大爱。看到于永正老师虽已古稀,但仍活跃于语文课堂,这种对教育事业、对语文课堂的执著追求和眷恋,真的令人钦佩。他那对学生发自肺腑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流诸细节。如:半蹲着身体写板书,如弯着腰给学生拿话筒„„真是可亲可敬。如果说小智慧是一种方法,一种方式,一种手段,那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修养,一种艺术,一种境界。这种智慧之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

走进名师,感悟精彩,也丰富了我的教育智慧,更坚定了我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使我在以后前进的过程中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定会多向名师学习,多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积极龚写教育论文,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努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写好语文老师这本教科书。今后我将带着名师的谆谆教导与殷切希望,带着学习的收获与感悟,带着满腔热情,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沿着名师指引的道路前进,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第四篇:聆听名师课堂 感悟课程改革

 聆听名师课堂 感悟课程改革

——“名师之路”西安学习汇报

立春过后,大地复苏,春意渐浓。3月28日至30日,我和陈凇,及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共101人赴西安参加“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将本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会议概况

这次研讨会共邀请13名名师,分别有吴琳、魏星、王文丽、薛法根、王林波、陈延军、武凤霞、李玉贵(台湾)、范姜翠玉(台湾)、汪益敏、赵志祥、吉春亚等,共计13节示范课,6场报告。研讨会紧紧围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提高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

二、总体感受

名家大师们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优秀的人格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激荡的人文情感,阐释和演绎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们一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富含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并没有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艳丽和离奇,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与个性的以学定教,细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提高,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指导引领的自主学习理念。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赞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之旅。

三、反思与启发

学习后,我反复思考:我们应如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个核心呢?我想谈点个人所受到的启发:

不同的文体有独特的功能和语体特点。因此,不同的文体的教学价值、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的文体特点,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大有益处的。首先,了解文体,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其次,了解文体,有利于指导学法,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作品的学习方法,因而有利于学生从学会一篇到会学一类。再次,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都和文体相关,没有文体,阅读、写作无章可循,阅读、写作教学也不得要领。例如,拿到一篇课文,教者首先要判断它是什么样式的一篇文章,是叙述性作品,还是说明性作品,还是诗歌等,弄清文体后,才可以依据课标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等。如王文丽老师教学的《月之故乡》很好的体现了现代诗这种文体的教学特点,同时也能很好地凸显“语用”这个核心。

王老师先这样导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大家想想,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随后引出明月与故乡的关系,引出古代诗人歌颂明月和故乡,由古诗词导入现代诗《月之故乡》。

课已经进行到这儿了,可是学生手头还没有教材,这时老师让同学们听写这首现代诗,可以先不加标点,等写完读完后再加。诗的内容是: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王老师在说完第二句的上半句时,让学生对下半句,学生竞然对得与原诗一样。师生读完后,老师又读了一句“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让同学生自己放,看看放在哪儿最合适?结果出现了四种放法,有的放在了第一句的后,有的放在了第二句的后面,有的放在了最后,而有的则放在了开头。每一种放法,都有它的合理性,特别是放在最后,老师提醒同学生,结尾用句号还是省略号呢?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标点也是语言呀,放末尾用“省略号”会更好。最后出原文比较,开始学习诗歌。

王老师: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大家不用说出来,读出来就行了。

王老师:文章有中心句,有中心思想,诗有没有,找出来;给这首诗加个题目;比较“看月思乡”与“望月思乡”哪个好?

接着王老师介绍作者彭邦桢,引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长相思》《乡愁》(余光中)配乐朗诵。不断的补充作者的生平介绍,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这首诗,在读得时候不要想是你,而是作者彭邦桢;有人会激情澎湃地读这首诗吗?不论是激情,还是深沉,抑或是忧郁,都表达了很深的愁绪。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然后,王老师让大家说说背诵这首诗的妙招。有的说投入感情,有的说理解诗意,有的说了解诗人生平,有的说体会意境,有的说熟读诗文……再次补充作者的资料,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欣赏谱成曲的《月之故乡》。听后,王老师问到底:什么是故乡?最后与学生总结:哪里有牵挂、惦记、哪里有亲人、朋友……心在哪里安放,哪里就是故乡。总之,本次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教育思想的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提升,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前进的方向我们也将结合我校和自己的实际,立足日常课堂教学,突破学科理解方式,彰显课堂生命活力。

第五篇:聆听和感悟

聆听和感悟

人生是一个过程,上帝帮我们安排了开始和结束,却慷慨地把空白的过程留给我们自己去雕琢。走出校园,融入到社会中,体验那些学校中体验不到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的人生的过程更充实,让我们的精神更富足,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聆听是一种学问,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聆听不仅仅是听,更要去了解对方的感受,满足对方对自己的要求,是一种互相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当我拿着问卷的时候,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服务者,我需要用心去聆听接受问卷调查者的任何意见。当我们真的弯下腰去,聆听他们的感受时,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问卷的答案,更多的是人生的感悟

我们做了好多地方的调查问卷,这些地方有着形形色色的人,也让我体验到了各种不同的感觉。但这些人不约而同给我传递了这样一种感受,对与社会和周边的人事存在着一种不信任。我不知道这种不信任产生的源头在哪里,是中国不愠不火的文化?还是改革开放真的让这一代人精神世界彻底的匮乏了?

有个阿姨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很多,她说:这个社会能真正让人相信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我茫然,当时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非常感谢她做完了问卷,但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下载聆听名师名言  感悟精彩教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聆听名师名言 感悟精彩教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聆听感悟

    聆听感悟 读《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一书,感觉很亲切很温馨。里面没有惊涛骇浪般的动人心魄,有的是如涓涓细流般的人生感悟。 一、聆听对生活的感悟 韩素静,平凡的名字,平凡的人,......

    聆听专家心语,感悟名师课堂

    五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学校领导安排我到泉城济南参加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五天的时间,除了听专家讲座就是听名师讲公开课。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经历了......

    聆听名师精品课有感

    我是虔诚的朝圣者 ——聆听名师精品课有感任晓娟 有幸聆听了延安市三位省级教学能手和国家特级教师祝禧、李卫东老师的示范课,深有感触,愿与同行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交流。我的......

    聆听名师箴言 感悟教育真谛听报告有感

    聆听名师箴言 感悟教育真谛 ——听《崔峦先生解读新课标》有感 蒋集镇中心小学张杰 今天,有幸聆听了崔峦先生对新课标的解读,受益颇深。崔峦老师首先简单回顾了我国课程改革的......

    感悟名师

    感悟名师——黄爱华老师 在“千课万人”小学数学研讨观摩会上,黄爱华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使我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这节课,是一节“老师不再唱独角戏”的数学课,它极大调......

    聆听名师报告心得(大全5篇)

    聆听名师报告心得为了聆听名师、感受名师、成为名师,我校领导于2014年2月13日特聘请齐鲁名师李XX为我校全体教师做了一天的报告。用心听完李老师的报告,感触颇深。李老师的报......

    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聆听名师讲课感受名师魅力 刘蕊 听了黄利华老师的课,感受颇深,本节课围绕“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置情境,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

    聆听名师的课堂有感

    赴东莞聆听名师课堂有感 11月4日---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东莞举行的“新经典名思教研之全国小学数学课改十年成果教学研讨观摩会”。在这3天的活动中随着名师的课堂和报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