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

时间:2019-05-12 11:1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

第一篇: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

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人的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

前言

武汉市2015年上半年“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电视问政已于7月6日晚正式“开考”,首场问政的主题为“办理群众投诉如何及时到位”,主持人是大家非常熟悉且非常喜爱的罗路老师。当网易、腾讯、荆楚网等各个新闻媒体聚焦此次电视问政的点都是突出问题、官员解答、现场评论、投票结果时,小编我聚焦的点却是一位优秀主持人在电视问政节目中突显的强大主持魅力!因此,本篇推文重点向大家展示,在一场涉及领导部门多、问题异常复杂且严重、评委犀利且尖锐、观众不满甚至愤怒的情状下,一位成熟的主持人是如何hold住全场、控制节奏、抓住关键、讲出重点,使整个节目流畅、近乎完美地呈现给观众朋友的。

一、电视问政中主持人的角色与功能分析

为了向大家清楚讲解主持人在此次电视问政中担当的角色,小编先给大家梳理一下参与和构成此次节目的各相关方:

第一,现场53名被问政的领导干部——被问方

这次电视问政“期中考”,是迄今为止武汉市规模最大的电视问政:有53名领导干部走进电视直播间接受问政,其中副市级以上领导12人;此次电视问政连续开办六场,每晚一场。无论是接受问政的总人数,还是问政场数,都是2011年武汉市掀起治庸问责武汉风暴、举行电视问政以来最多的一次。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53名领导干部是问政现场最核心的一方,他们是被问政的对象,是民众想得到的承诺的出处,是问题能否得到满意解决的出发点与落实方。

主持人罗路面对53名被问政的领导,适时就视频中反映的问题向他们提问,同时又准确抓住领导回答的关键词句进行确认或强调,不卑不亢,机智从容应对,彰显了一位成熟主持人的深厚功力。

第二,场外记者与提问民众,暗访视频——提问方

将场外记者与提问民众,暗访视频作为第二方,是因为他们全部都从现场的大屏幕上呈现,同时伴有场外记者、提问民众与现场的互动。这一方是提出问题、呈现问题最关键、最有力的的一方,沉积多年而仍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民众最关心的问题都从这个屏幕流出,直接涌向现场的领导干部,甚至直接逼问现场的领导、逼迫其必须解决。从现场来看,无论是汉南危房问题、武昌区打发城管就能占道经营问题,还是武汉市长热线电话成摆设问题、江汉区造假房产证问题,都是通过这个大屏幕来呈现。

主持人主要是通过大屏幕来串起整场节目,那么何时看大屏幕、何时该让场外记者、民众发言或提问、何时该放某段暗访视频,这些环节都需要主持人来把控。第三,现场的专家、教授团——点评方

民众负责提出问题、官员负责回答与解决问题,那么现场的专家、教授团负责对整个问题反映出来的实质进行剖析,从而给出更具深度与高度的建议与批评性意见。点评方是整个问政流程中提纲挈领的一环,他们的点评让问题的实质更明晰、让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精准。主持人面对专家、教授团,则是适时给这个团队点评的机会,不能总让点评团点评,但也不能不给他们机会点评。所以,何时让点评团发言,让哪一位教授、专家发言,针对哪一个问题哪一个点发言,都是对主持人现场的临时控场与应变能力的考量。第四,现场观众——提问、回答、评论三方兼具 观众在现场发言与互动的机会不多,他们是整场节目氛围的直接感受者,是监督被问政方是否解决问题、是否践行承诺的监督者。兼顾现场观众的情绪与感受,控制整场节目的节奏,是主持人面对这一方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五,“掌上武汉”上的网民朋友——场外围观、提问、点评方

网民通过“掌上武汉”提出问题、发布评论,在现场的小屏幕上也能看到。主持人适时将网民朋友的言论呈现在电视机前,同时针对网民朋友提出的一些问题让相关部门领导现场解答,很好地将更多场外观众纳入到电视问政的环节中,扩大了节目的互动率与影响力。

以下用一个图来表现主持人的位置:

总之,电视问政作为一档大型直播节目,题材重大、时间长、环节多,因此对节目主持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直播节目主持经验、节目整体把控能力、细节处理等能力之外,对于国情市情、相关部门职能、相关政策法规等也必须有相当的了解。从第一场罗路的主持中,我们看到了他高超的主持能力与独特的主持魅力:提问有的放矢!调度适时有序!发动各方问政准确有力!

二、电视问政中主持人的经典话语

在电视问政节目中,主持人罗路到底有过哪些经典的提问或言语呢?小编简要举几个例子。提问犀利

1.主持人罗路就短片中接线员所说“三环内禁止活禽宰杀只是武汉市领导在创卫期间的一句话”,向江岸区区长黎东辉提问,问其“是否只是一句口号呢?” 2.主持人罗路向武汉化工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步月提问“接线员说你要我来我就来,该来吗?” 妙语连珠

1.主持人罗路点评问政中的一个问题时说:“领导‘交办’了问题,却没有‘督办’问题,真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啊!” 2.在点评某区孩子没有学校可上时,主持人罗路感叹:“教育无小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问政第一场临近结束时,主持人罗路向武汉市委党校柯燕凌教授提了一个问题,柯教授回答说主持人这个问题有点“画蛇添足”,但还是给出了精彩的回答;主持人接着教授的回答说了一句:“谢谢您的锦上添花!”

2014年电视问政期末考试是罗路主持电视问政的首秀,记得在节目开始之初,罗路问现场的嘉宾:“第一次参加电视问政的嘉宾,您紧张吗?”嘉宾回答:紧张。罗路接着说:“我也是新人,让我们一起紧张”,这句话反而有效地缓解了现场浓烈的紧张气氛。在期末问政的舞台上,罗路还说过:“今天的哭脸是为了赢得明天的笑脸”,精辟的总结也给了现场很多人以启发。

主持人是一场节目的灵魂,从采制到播出,他既是节目的播出者,也是节目的组织者。一位成熟的主持人,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要有良好的精神素质(人格、气质、心理),还要有高超的业务素质(包括深厚的知识积累、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能力与即兴发挥能力等)。从罗路主持的第一场电视问政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主持功力,鲜明的主持风格,他为想要从事播音主持的后来者树立了一个范本,是千千万万后来者学习的一个好榜样!

第二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谈电视解说词的写作特色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浅谈对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理解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下面就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浅析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

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中的精彩之句,常使人印象难忘。然而当你拿到解说词 时,你会发现解说词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它在写作上更是区别与其它文体,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电视记录片的构成基本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组成,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例如在第一集中,“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通过“精灵”二字,观众已经对这种神秘的食材心驰神往,在配以卓玛在深山中寻找“精灵”的画面,让观众更加热切的想知道这种食材的“如山真面目”。

电视解说词,是相对于电视画面而言的解释说明的文字,但解说词绝不是画面的附庸,它与画面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进行具体的叙述描写以及通过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从而使人们通过对其所表达的意思意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起到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从对《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思考中,感受到,好的专题片往往是优秀的解说词与蕴含着丰富内涵的画面的完美结合。在第二集中,“今天他要和老友搭档,做杭州菜,西湖醋鱼,这是一道对火候要求非常高的菜。他们将一条鱼剖开两半,一半氽水,一半过油。两种做法都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将鱼下锅和出锅,否则会直接影响到西湖鲲鱼特殊的鲜嫩口感。出锅后,两种做法的鱼在同一个盘子中合璧,浇上炒好的糖醋,美味看上去就已经呼之欲出。”这样一段细致的描述,再搭配上烹饪美食的画面,任何喜爱美食的观众一定都会对这道菜“垂涎欲滴”。作为美食纪录片,通过解说词感染观众显得尤为重要。

解说词中,对一些被观众忽略的细节解说,也是成功的重点所在。在第一集中,“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这样一段细节的解说,也是亮点之一。在美食片中,很少人会留意到到挖藕是在寒冷的天气里进行的,而越冷对于挖藕人来说越好,这又更少人知道了。这段解说从细节上说出了画面所不能表达的东西,让人们在了解美食的同时明白了人们对美食的付出,对生活的付出是多麽了不易。

解说词与电视画面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关系。虽然专题片的解说 词基本功能是对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但它与电视画面是不可着不可分离的。任何一部专题片的解说词离开了画面都是支离破碎的,任何一部缺少解说的专题 片也往往是理解不够深刻的画面组合,形成不了主线明确思想内涵深刻主题统一的艺术整体。尽管有些风光专题片没有画面解说词,但它一定要有一个有主题内涵的 音乐,换一个角度说,音乐也是解说词的一种形式,起到了解说词深化主题解释画面的功用。它们的关系也是互为依存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清新优美,给人以舒适感,在整个记录片中,音乐的恰当应用也是很重要的。

一部好的纪录片的创作离不开前期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和深入体验。很难想象如果《舌尖上的中国》制作团队没有对中国美食有一个系统而详细的了解,没有在拍摄之前亲自去到美食之乡,没有对百姓生活有深刻认识,他们还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做先期的深入挖掘,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与采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一些特殊的片子中,还要注意对双方不同观点分别进行了解,切不可偏听偏信或是主观臆断去判断事情。同时还要注意对事物表层之下的挖掘,寻找出事物表明背后的原因或理由,从而正确把握事物,写出符合实际的有内涵的解说词。虽然《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但是它从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赞美了辛勤工作的劳动人民。之所以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不错的记录片,是因为它跳出了以往记录美食或者是风光记录片的框架,不再是单纯展示美食,而是依托美食来展示中国文化和劳动人民勤劳的传统美德。而这些毫无疑问的归功于创作者对采访对象、记录对象的深刻了解。

在解说词的写作布局时,一定要围绕主线展开。为了扣紧主题,要把内容表现的有条不紊。一般要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选择一条 能最适当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主要线索即主线。这条主线应能够统领全片,使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作品内在或外在的核心。《舌尖上的中国》分为七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第四集《时间的味道》、第五集《厨房的秘密》、第六集 《五味的调和》、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从食物的自然采摘、原始烹饪一步步介绍了人们烹调食物,在手法和形式上的改变,以及各地美食的各种形态,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则又把重点回归自然,前面呼应,把主线很好的串联起来了。

第一集的开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第七集的结束:“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这两段解说词,虽然在表达上是不一样的,但是其中的内涵却是的一致,显示出了整个片子的内在主题:自然赋予了人们美味是食物,勤劳的人们则赋予了美食以生命。

解说词作为电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有概括性。解说词并不是电视专题片的全部,所以应在语言安排上也要服从画面的内容的需要。具体来讲,解说词在写作上语言要精炼、节约,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在一部片子中不宜安排太满,凡是画面表达意义比较完整时,就不要安排解说,只要一句解说词能表达的内容就不宜用两句解说词来表达。例如在第四集中,“林仁灼,16岁开始和父亲学习种植紫菜,如今已经49岁,今天,他要为自家的农田再架设几枝毛竹。”这一句极为简单的介绍了采访对象,画面中的林仁灼正在砍伐毛竹,如果这样解说“林仁灼正拿着刀,在竹林里砍伐毛竹。”那么就会显得很多余,因为这是观众能通过画面看到的,而解说词的作用就在于,要表达画面所不能给予的信息。

解说词要处理好与听觉的关系,要使语言符合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很多人喜欢《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的原因在于其中清新自然,简单易懂的语言。“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中国人相信,水能滋养人的灵性和觉悟。这一点就仿佛水对豆腐的塑造。两者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共通”,这些或清新优美,或者明白爽直的语言,成为了片子的优胜之处。所以一部好的纪录片,要有好的语言,解说词要为主题服务,从风格上一致,也要做到简洁明了,使人一听就懂。

究竟如何创作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呢?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个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当然这部片子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解说词的创作,不仅是对语言的把握,更要从画面,音乐,同期声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把握好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关系,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第三篇:报纸零售的市场调查与分析——以武汉为例及问卷

报纸零售的市场调查与分析——以武汉为例

报纸零售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以武汉100个个体报刊零售点为例

零售状况是衡量报纸的读者拥有量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地区报业发展市场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参照。近年来,由于报社自身公布的发行数据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不少广告公司倾向于把报纸零售调查数据作为衡量一家报纸发行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在报纸发行业务中,运用调查数据为其发行营销提供数据支持,进而为发行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开展科学合理的市场调查,以详尽、准确的数据来分析和探讨报纸零售的基本规律,把握报纸零售的主要特点,这对于改进报纸发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报纸零售市场调查有哪些基本步骤呢?第一步,确定调查的主要目的,比如,是调查一家报纸的零售状况,还是调查一个地区内的所有报纸的零售状况?是侧重调查零售过程的基本规律,还是侧重调查零售的结果数据?或者是为了比较一家弱势报纸跟一家强使势报纸在零售方面的差别?有了具体的调查目的之后,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进一步明晰调查范围,是在一个城市内进行,还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是调查两家报纸,还是调查参加一个地区内零售竞争的所有报纸?

第二步,调查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报纸零售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察与访问法两种。问卷调查法就是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发放到零售摊点,由零售员填写后回收。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调查简便易行,快捷高效,但问题在于,零售员有可能填写虚假数据,因而调查到的数据难保真实。现场观察与访问法就是调查人员直接到零售摊点进行现场访谈,认真记录零售员的谈话,并做细致的现场观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调查员亲自到现场观察与访谈,提高了调查数据的真实可信度,但问题在于,调查员的观察采访具有随机性,仅靠一两天的观察有难以真正确保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因而,在实际调查中,应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既要做问卷调查,也要做现场观察。

第三步,统计整理数据,得出结论。根据上述调查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分析出现某些情况的具体原因,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同时,还要结合自己报纸发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发行的具体建议。虽然报纸零售中有不少共同的规律,但不同地区的报纸零售情况差别巨大,同一地区不同报纸零售的情况也不相同。下面,我们以武汉市报纸零售调查为例加以说明。

本次调查以武汉市7大主城区(江汉区、江岸区、桥口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汉阳区)的报摊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04年3月到6月。我们从武汉市7大城区现有大约2500个报摊中,按各城区报摊多少的比例抽样选择100个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是问卷和现场观察采访相结合,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汉市报刊零售市场的基本情况,对全国报纸零售市场的分析也有一些启示意义。为了简化调查程序,我们主要选择武汉市的五种综合性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金报》、《长江日报》进行调查。此外,由于武汉市的报摊都是个体性质,而我们过去对这个群体的了解非常少,因此本次调查还同时调查了个体报纸零售店主的一些情况,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剖析报纸零售的基本情况。

调查到的总体情况显示,一个武汉市个体报刊零售店的“标准形象”大致是:零售店一般不是在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上,但在人口流量较多的街道,一般街道的十字路口分布尤其比较密集,面积一般为15-20平方米,店主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以妇女为多;由于报刊零售店的规模比较小,一般不雇佣他人;零售店一般以经营报刊杂志为主,但也有不少零售店同时经营电话卡、信封、文具、烟、酒等日用品。营业时间大约是每天早7点到晚11点。

1,报纸零售的时间分布特点

报纸零售的时间分布,即从总体上说,报纸在哪些时间段内的销售量比较大?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天之内的哪些时间段里,报纸销售比较大?二是在一周之内,报纸的销售又集中在哪些时间段?

我们对武汉五种综合性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金报》、《长江日报》的摊位零售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尽管不同摊位的报纸销售量不一样,但所有报纸都是在上摊

后的1-3个小时内销售量为最好。例如,《楚天都市报》在上摊后1个小时内的销售量占全天总销售量的40%,第二小时内售出29%,在两小时内售出全天的69%,只有不足31%的份额是在报纸上摊2小时后售出的,这反映了该报时间性、新闻性主题对销售的影响。再者,在中午和下午下班时间高峰期前后,报纸销量出现第二次小高峰,又有20%的销售量。而在晚间,报纸的销售量很小,晚上9点以后还没有销售出去的报纸数往往就是退报数了。再者,调查表明,品牌口碑好的报纸,销售变动幅度小,购买行为相对分散,例如《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全天的销售相对稳定;而品牌口碑相对差一些的报纸,购买行为集中,购买周期更短,例如《武汉晨报》主要是在早晨销售,之后的销量很小。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无论是何种报纸,都要尽可能早出报,早上摊,抢占报纸销售在时间上的优先权。例如《楚天都市报》是武汉一家强势媒体,但有一天,其报纸印刷出了问题,报纸直到中午才与读者见面,导致这一天报纸的销售明显减少。

一周之内,报纸的销售也有所不同。调查表明,武汉地区主要报纸在一周内的销售没有十分明显的波动。因为武汉到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周末报纸市场,综合性日报到了周末都减少了许多版面,读者的购买欲下降,所以,周末没有出现销售大增的局面。当然,遇上大雨、下雪、风沙、高温、骤寒等天气,当天的报纸销售一般会减少许多。

2,报纸销售的空间分布特点

报纸销售的空间分布,主要是从区域角度,调查报纸在不同区域零售点的销售情况。对武汉报纸零售报摊的调查表明,报纸销售在以下几类区域上有比较明显的分布差异:

一是报纸销售量特别多的区域,如商贸街道、车站等人口流量比较大的地区,报纸的销售量最大。当然,特别繁华的街道上,因为其门面租金太贵,报摊一般设在靠近繁华街道20米左右,或者是人流量稍少于繁华街道的次繁华街道,或者一般街道的十字路口处。这些报摊的销售量最大,一般可达300-500份。另外,在火车站、汽车站(点),流动报贩比较多,他们一天可以销售百余份报纸。

二是报纸销售量比较多的区域,主要有居民区和文化教育单位附近。在武汉市的各个社区一般都有零售点,这些报摊的销售量不是特别大,一般是100-200份,但是,这些报摊的销售量比较稳定,很少发生大幅度波动。这表明,由于居民区和文化教育单位附近的人口比较固定,报纸需求也稳定。

三是报纸销售量比较少的区域,主要有比较贫困的社区、新开发的小区型社区、富裕阶层的积聚地。贫困社区内居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难以阅读报纸,或者喜欢阅读报纸,但受经济条件限制,无力购买报纸;新开发小区型社区和富裕阶层的积聚地的居民生活节奏快,一般是订阅,没有时间或不习惯于到报摊购买报纸。可见,报社应该在新开发的小区型社区和富裕阶层的集聚地抓好报纸订阅,而没有必要在这些地方设立太多的零售点。

3,个体零售店生存状况

报刊零售从业者到底是那些人?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吸引力?报刊零售店主们有哪些困难?本调查显示,多数个体零售店从事报刊零售,是因为这个行当的成本小,见效快,也就是说报刊零售业是低投入的行当,行业准入的门槛相当低,一般只需要租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店面就可以开业。他们一般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基本是靠自己的经验。

从我们调查的个体零售店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店主的利润比较稳定,但也同时抱怨利润太少,也就是说报刊零售基本上是一个微利的行业。在经营报刊零售业务中,个体零售店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报刊零售店规模较小,力量单薄,导致利润较低。同时,报刊零售的利润不够丰厚,很多报刊零售店经营者的心态复杂,对自己的前途并不十分看好。但是,调查也表明个体报刊零售店有着比较强烈的横向联合的意愿,他们希望通过联合经营来扩大规模。

附录: 报纸零售与个体零售店生存状况调查问卷与结果

——以武汉100个个体报刊零售点为例

您的性别是: 男 女 您的年龄是:

在100份调查问卷中,男性为26人,女性为74人,且70%以上的个体报刊零售店主年龄在40岁左右。

1、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从事报刊零售这个行当?

(1)经人介绍的,朋友说这个行当赚钱;

(2)这个行当的成本小,见效快;

(3)模仿别人,别人做这个行当可以吃饭,我也试一试。

(4)其他偶然的原因。

答案中有90人选(2),10人选(3),这表明,多数个体或私人零售店从事报刊零售,是因为这个行当的成本小,见效快。

2、你做报刊零售这个行当几年了?

(1)1-3年;(2)3-5年;(3)5年以上了。

答案中有80人选(2),20人选(3),这说明该店主销售报刊的时间比较长,已经有比较多的经验。

3、从总体上说,你认为:(1)杂志比报纸好卖,杂志赚钱多些;(2)报纸比杂志好卖,报纸赚钱多些;

(3)两者差不多。

答案中70人选(1),23人选择(2),7人选(3)。这说明,与销售报纸相比,销售杂志的利润比较多,赚钱也比较多。

4、你的报刊来源主要是:以邮局送来的报刊为主;(2)以报社发行部送来的报刊为主。

答案中有100人选择(1),这说明邮发仍占报纸零售的主体,但邮发主要是外地报纸,且销售相对比较少,本地报纸多是自办发行,且销售量比较大。

5、各种报刊都希望进入你店,你决定要还是不要的标准是:

(1)不管什么报刊都要,多多益善;(2)只有销售比较好的才要。

答案中有100人选择(1)。这说明零售店对上摊报纸没有特殊要求,对于各种报纸基本上是“来者不拒”。

6、各种报刊都希望进入你店,你是否收取上摊费?

(1)只有送报者给上摊费,我才允许他进店;(2)不收取上摊费;

(3)如果是不需要先交定金,就允许进店;

答案中有100人选(3),以上两条说明报刊进入私人零售店的门槛很低,私人零售店没有太多偏见,他们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则。

7、在每天的报刊销售中,那些时间段里报刊的销售最好?(可以多选)

(1)早7-8点左右;(2)中午11-12点左右;(3)下午4-6点左右;

(4)晚7-8点左右。

答案中100人选(1、2、4),这说明报刊零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人流量大的早晨、中午或下午的上下班时段以及人们晚上的休闲时间。

如果A、B、C、D分别代表以上四个时段的销售量,那么

(1)A>B>C>D,(2)B>A>C>D,(3)D>C>B>A,(4)C>A>B>D。

答案中88人选(1),12人选(2),这表明,一般来说,报纸的销售量从早到晚依次呈递减态势。

8、报刊打折扣会影响你的售报积极性吗?

(1)报刊的折扣越多,越是愿意销售该报;

(2)即使折扣不多,但只要好卖,也愿意销售;

答案中有100人选(1),这说明报纸的折扣会直接影响零售店的积极性,折扣越多,越是愿意销售。这个结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报社要提高零售店的积极性,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让利,给予更多的优惠。通常一份新办的报纸刚上市时应给最大的优惠,但当报纸的销售比较稳定时,可以适当提高报价。

以下是一家报刊零售店主要报纸的折扣情况(2004年4月,单位:元):

名称 项目 进报价格 售报价格 折扣系数

《楚天都市报》 0.36 0.5 72

《武汉晚报》 0.35 0.5 70

《楚天金报》 0.35 0.5 70

《武汉晨报》 0.35 0.5 70

《长江日报》 0.6 0.8 75

《南方周末》 1.6 2.0 80

《环球时报》 1.25 1.5 83

《中国经营报》 1.6 2.0 80

《21世纪经济报道》 1.6 2.0 80

《经济观察家》 1.6 2.0 80

《武汉广播电视周报》 1.2 1.5 80

《青年参考》 1.6 2.0 80

《参考消息》 0.48 0.6 80

《电脑报》 2.0 2.5 80

平均 1.07 1.35 779、在一周之内,报刊销售有波动吗?请填写以下表格(2004年4月1-7日,单位:份):

项目名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周报销售

进数 实销 进数 实销 进数 实销 进数 实销 进数 实销 进数 实销 进数 实销 进数 实销

《楚天都市报》 30 25 30 30 30 30 30 25 30 30 30 25 30 25

《武汉晚报》 14 12 14 10 14 10 14 14 16 16 14 10 14 10

《楚天金报》 24 22 24 20 26 20 26 26 26 26 24 20 24 24

《武汉晨报》 10 8 10 10 10 6 10 8 10 8 10 5 10 5

《长江日报》 1 0 1 1 1 1 1 0 1 0 1 1 1 0

《参考消息》 12 10 12 12 12 10 12 12 12 10 12 8 12 8

《南方周末》 20 18

《环球时报》 10 10 10 10 14 12

《中国经营报》 15 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 2 2 2

《经济观察家》 5 4

《武汉广播电视周报》 2 0

《青年参考》 15 12

《电脑报》 15 15

此表为100份调查表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数据,这表明:报刊零售店里报纸的销售比较稳定,除雨雪天气以外,进报数和销售数都相对稳定,其中名牌报纸的销售更具有稳定性,周报销售的稳定性比日报更强。

10、你今后还打算做报刊零售这个行当吗?

(1)还会做,利润还可以;(2)不想做了,利润太差;(3)说不清。

答案中有50人选(3),32人选(1),18人选(2),这说明很多报刊零售店经营者的心态复杂,对自己的前途并不十分看好。私营报刊零售店的生存状况值得关注。

11、你在经营报刊零售业务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1)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不够;

(2)读者少,销售少,利润不多;

(3)社会治安差,经营环境不好,缺少支持后盾。

答案中有80人选(1),19人选(2),1人选(3),这表明报刊零售店规模较小,力量单薄,导致利润较低。选(2)者表明零售店业务不稳定,尤其是在某些地段不好的零售店销售更少,利润不够丰厚。选(3)者表示,他们的零售店还被当地地痞勒索过,她自己被打伤,但无人替她讨回公道。

12、为改进报刊零售,你认为有哪些新措施:

(1)报刊社的发行部门要采取更多的刺激发行措施;

(2)报刊零售店实行连锁经营,走横向联合、扩大规模经营之路;

(3)报刊零售店采取更多的促销活动,刺激发行

答案中有70人选择(2),30人选(1),这表明个体报刊零售店有着比较强烈的横向联合的意愿,他们希望通过联合经营来壮大规模。这应该引起报刊发行部门的注意。

作者简介:吴锋(1977-),研究生学历。在国内7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各类新闻稿件约30余万字,在国内各类理论刊物上发表理论论文18篇。著《报纸发行营销导论》一书,现为武汉工业学院宣传部兼人文系教师,武汉工业学院报刊发行营销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报业发行营销研究。

联系:027-83955679。电子邮件:tzf963@vip.sina.com ;

地址:湖北武汉市汉口常青花园 武汉工业学院宣传部 报刊发行研究所吴锋收 邮430023

第四篇:以中学语文课程为例谈教师倾听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认真倾听学生,才能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倾听学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尤其是现在的教师更要特别重视培养自己的倾听能力。

关键词:教师;学生;倾听;有效对话

走进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把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广义地视为课程。于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观念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严格地说,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所有见闻都应成为倾听的对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倾听文本的声音

王尚文教授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3]每一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学会讲解,更要学会倾听。作家左拉曾经说:“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5]阅读就是与这个活生生的人对话,实质上也就是倾听作者用笔说的话,倾听文中人物和作者的心声。语文教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担负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家内心的重任,自己必须首先学会倾听文本的声音,倾听文本背后作家的声音。在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才能做到底气充足游刃有余。

二、倾听学生的声音

从有效教学论的角度看,“有效教学意味着老师能够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包括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6]。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需在适当的时候做好学生的听众,学会倾听,进而善于倾听。

1.倾听学生的朗读和言语品质

(1)倾听学生的朗读。首先要听学生的发音是否标准,吐字是否清晰,音量是否适中。其次要听他读得是否流利,停顿是否准确,是否能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和作品内容的重点来读出重音等等,这些很能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学生自身的语言素养。

(2)倾听学生的言语品质。教师在常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文体朗读的语调训练,要让学生明白,朗读时要以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为依据,所采用的语调和语气要和作品的感情基调相符合。

2.倾听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

倾听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思考程度,这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衡量一次教学活动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3.倾听学生的提问

在教学进程中,学生面临疑难困惑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是值得珍视的好现象。学生提问是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开始,也是他们思维走向敏捷思想走向深刻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提问,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充分利用,巧妙整合为独特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提出的知识性问题,一般只需进行知识层面的释疑解惑;涉及教学内容理解的问题,就要相机灵活对待,或适当补充材料,或课内外合理迁移,或设置前后勾连的系列问题启发。然后以一个组织者、学习者的身份营造了民主的氛围,和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由此开辟了一番教学新天地。

4.倾听学生的质疑

有时候,学生还会针锋相对地提出和教师或其他学生截然不同的个性化见解。这些见解有的可能有些幼稚缺少深度甚至片面偏激缺乏认知储备,有的却闪现着学生灵感和智慧的光辉。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质疑耐心地倾听,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以便灵活纳入自己原先的教学计划,从而调整、补充、拓展教学内容。5.倾听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发展往往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这就要求老师能对学生情感的状态和动向做细致入微的把握,并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

6.倾听学生的思想。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倾听习惯的老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倾听学生的情感,他还要努力倾听那些声音背后某种思想和观念的萌芽,并对这些思想和观念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引导。尤其是一些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或观念,更需要教师及时做出指导和纠正。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师生之间的沟通将会畅通无阻。

三、采用多种方式,掌握倾听技巧

1.个别交谈,心与心的交汇

个别谈心是倾听学生倾诉心里话、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办公室里和学生面对面的促膝谈心,一把椅子就可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从而营造一种平等轻松的氛围。此外,还可以在操场上、树阴下或花坛旁进行个别交谈。一个明智的教师应尽可能多的比较“随意”的创造和学生个别谈心的机会,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爱抚、一句赞美,都可能是对学生“倾吐”的鼓励,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倾吐心声。

2.利用活动,听自然的表露

班队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教师要投身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倾听,因为在活动中学生处于身心开放状态,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往往是内心真实想法的自然表露。善于倾听的教师就会及时捕捉,从而获得推心置腹的教育契机。

3.运用笔谈,听涓涓的溪流

批阅学生的随笔是一种很好的“倾听”方式。随笔是学生反映自己生活和情感思想的记录本。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喜欢通过随笔、书信等方式和教师进行笔谈。由于不是面对面说话,而是把语言付诸文字,学生往往经过了一番思考,记录的内容可能更有价值。另外还可以利用作业本的空白处与学生笔谈。教师运用笔谈,可以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感受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总之,真正的有效对话总意味着教师善于倾听教学中的各种声音,开发并转化学生的观点,引发更复杂的回答,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倾听学生最终还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师生在相互倾听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事实上,对课堂学习而言,学生的学习是最根本的,如果教师能让学生明白倾听的好处,进而学会倾听并且善于倾听,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在这种教育生活中,理解和呼应学生从生命深处发出的所有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善,它充盈着关怀和仁爱。教师在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倾听学生自由言说的同时,也在引导和熏陶学生学会个体性的表达,学会去倾听他人,因而师生都因为彼此的相互倾听、相互接纳而进入一种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在倾听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这样的教育生活体现出来的是生命过程能动的、鲜活的特性,充满着向善的驱力。”[10]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7):1-4.[2]王建军.对阅读教学对话的再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06,(33):13.[3]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4]王尚文.“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29-32.[5]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592.[6]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9.[7]黄华伟.我们应怎样倾听学生[J].语文学习,2006,(11):19-20.[8]魏汉明.倾听——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教学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Z6):9-10.[9]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15.[10]罗秋明.“言说”与“倾听”的教育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9-10.

第五篇:毕业论文——电视相亲节目利弊分析以及发展初探----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名:专

业:姓

名:覃兰学

号:指导老师:肖建春实习名称:学年论文实习时间:考核方法:提交学年论文考核成绩:

传 播 系

广 告 学

200710020127

2010年6月11日—6月20日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电视相亲节目利弊分析

——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作者姓名:覃兰

专业班级:2007100201 指导老师:肖建春

摘要

2010年上半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瞬间红遍全中国,占据收视高峰。随之而来节目中出现的各类嘉宾,各种出位大胆的言论在网络上迅速流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饱受争议的话题为节目赚足了收视率,也惹来无数非议。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对《非诚勿扰》所带来的利益和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以求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嘉宾;争议;利益;弊端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目录

第1章

前言.........................................................................................................4

1.1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4 1.2 国内研究的现状和研究存在的不足..............................................................4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5

第2章《非诚勿扰》节目分析...........................................................................6

2.1电视相亲节目...................................................................................................6 2.2《非诚勿扰》节目内容分析............................................................................6 2.3《非诚勿扰》节目定位分析............................................................................6 2.4《非诚勿扰》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现状.......................................................7

第3章《非诚勿扰》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以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8 第4章《非诚勿扰》利弊分析...........................................................................9

4.1 从江苏卫视看《非诚勿扰》利弊分析..........................................................9

4.1.1 《非诚勿扰》给江苏卫视带来的效益................................................9 4.1.2 《非诚勿扰》带来的负面影响..........................................................11 4.2

从嘉宾看《非诚勿扰》利弊分析............................................................12

4.2.1 《非诚勿扰》给嘉宾带来的利益......................................................12 4.2.2 《非诚勿扰》对嘉宾的造成的不良影响..........................................13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第1章

前言

1.1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电视相亲节目是在中国电视荧屏上一直存在的一档节目形式。曾一度红遍大江南北,其后一直不温不火。然而近两年,随着80、90单身男女的增多,“剩男”、“剩女”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婚恋交友为主要内容的电视相亲节目在近期内再度兴起,并迅速蹿红,占据了大部分观众视线。尤其以今年表现最为突出。此次走红的电视相亲节目,在社会上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国内,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其所表现的价值观念对观众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电视相亲节目一方面为青年男女们提供了一个婚恋交友的平台,另一方面节目为电视频道赢得收视率,带来效益。但是节目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可谓是其中的娇娇者。不论是嘉宾出位表现所引起的轰动效应还是节目组带来的经济效益都表现不凡。

但是,作为服务性质的电视相亲节目,引导主流的价值观念,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形成正面影响,才可能更多的获得观众以及社会的认可,以求长期有效的发展。而那些带有不良社会导向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因为触动管理部门的红线而导致停播。通过对《非诚勿扰》这一典型例子的研究,也许能更加清晰电视相亲节目带来的利益和所存在的弊端,找到一个有效的发展方向。

1.2 国内研究的现状和研究存在的不足

虽然电视相亲节目在国内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直到近两年这方面的研究论著才初步涌现。江苏卫视《非诚勿扰》2010年1月开播,收视节节攀升,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国内关于电视相亲节目的利弊与影响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但是同过笔者各资料的查阅,发现这些研究主要偏注于对节目中嘉宾自我营销,真实性,价值观念,或者节目关注度的单项探讨,而缺少对节目本身以及嘉宾所获得利益与不良影响的整体研究。

如《婚恋交友类节目报告》((百度数据研究中心)2010年5月)主要为节目关注度和网民分析。《人民日报》6月4日报道《电视相亲节目,谁在玩“火” 》指出各电视相亲节目所隐藏的危机,对节目真实性提出质疑。6月22日又登载了《电视相亲节目如此走过半年》提出了电视相亲节目引起的争议及出台的整改措施、《婚恋节目 绝不能靠低俗吸引眼球》斥责节目中的虚假因素和出位的价值言论、,《七成网友认为:相亲类节目该“刹车”了》(人民网—人民日报)研究了网友们对相亲节目的看法和态度。

然而只有通过对电视相亲节目整体的利弊分析,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有效地发展方向。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研究对象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态。第三章分析了研究对象的社会影响。第四章从两方面来具体阐释研究对象带来的利益与存在的问题,找出有利的发展方向。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第2章《非诚勿扰》节目分析

2.1电视相亲节目

电视相亲节目是指由电视台策划制作的为未婚男女提供相亲平台的电视节目。节目邀请自愿报名参加节目的男女嘉宾来到录制现场,通过一定的环节,使两情相悦的男女嘉宾配对成功,从而达到相亲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电视相亲节目有: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贵州卫视《相亲相爱》,上海娱乐频道的《相约星期六》等。其中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影响最突出。

2.2《非诚勿扰》节目内容分析

《非诚勿扰》是一档大型的婚恋交友节目。每期节目主要由24位性格各异,行业不同的女嘉宾和几个男嘉宾组成,孟非担任主持人,乐嘉则作为现场嘉宾主持。

节目的形式是24位女嘉宾在台上,男嘉宾逐个登场,女嘉宾通过明灭灯的方式确定是否选择男嘉宾,在此过程中分别有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关来了解男生。三关之后,仍有多位女生亮灯,则“权利逆转”,男生将有机会主动挑选自己心仪的女生。

2.3《非诚勿扰》节目定位分析

《非诚勿扰》是一档服务性质的电视节目,主要为“剩男”、“剩女”以及80后的单身男女们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宣扬“只提供邂逅,不包办婚姻。”的立场。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2.4《非诚勿扰》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现状

《非诚勿扰》于2010年1月15日开播,首期为周五、周六、周日三天联播,22日当期改为周日播出,3月13日之后为周六周日双播。自开播来,《非诚勿扰》的网络关注度节节攀升,2月初第一次突破10万次的检索量,此后势不可挡,改成双播后日检索量基本保持在30万次以上,在播出时段内更是屡屡达到百万次。①1

相较于其他同类型节目来说,《非诚勿扰》无论事收视率还是关注度都疑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但是节目是以嘉宾大胆出位的言论,偏离主流的价值观念、以及作秀嫌疑等因素迅速走红的。在收视攀升,关注度增大的同时,负面的影响同样为人们所诟病,甚至影响到节目的播出。

6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通知,要求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要把好嘉宾关、主持人关、话题关、内容关、审查关、播出关。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回应并对节目做出整改,6月26日,调整后节目首次录制,节目形式等并未改变,但是可以看出节目对现场控制更加严格了。

数据来自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婚恋交友类节目研究报告》,2010年5月。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第3章《非诚勿扰》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以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非诚勿扰》播出期间,一些嘉宾如马诺、朱真芳等人所持有的金钱至上的观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女嘉宾马诺因雷人言论被冠以“拜金女”、“宝马女”的称号。另一位女嘉宾朱真芳因为“握一次手得给20万”、“我没有在他身上闻到钱的味道”等出位言论也饱受争议。5月,被称为“最清纯女嘉宾”的闫凤娇“不雅照”在网络上陆续出现,闫凤娇随后退出节目。这些被染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婚恋观”正在严重冲击扭曲着这个营养不良时代的风气和主流价值。

同时观众更加质疑节目对嘉宾身份的“造假”行为。在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及论坛上,网友将某些“明星嘉宾”的真实身份进行了揭露,引起了观众极大的愤慨。

《非诚勿扰》是存在于主流媒体——电视上的一档相亲节目,它所呈现的价值观念对观众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虽然并没有规定它具有必须教导观众的责任。但是只有引导主流的价值观念,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形成正面影响,才可能更多的获得观众以及社会的认可。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第4章《非诚勿扰》利弊分析

4.1 从江苏卫视看《非诚勿扰》利弊分析

4.1.1 《非诚勿扰》给江苏卫视带来的效益

自《非诚勿扰》开播以来,收视节节攀升,网络关注度更是突飞猛涨。一方面为江苏卫视吸引来了庞大的观众群,提高了收视率。据调查显示,在2010年4月,《非诚勿扰》的网络日搜索指数最高达到了180万次,而湖南电视台的同类节目《我们约会吧》日搜索量最高仅20万次,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最高日检索量仅10万次。(如下表)①

根据央视-索福瑞34城市收视率调查统计,2010年3月28日《非诚勿扰》收视率达到了2.82%,成2为中国内地周末节目收视冠军。5月16日《非诚勿扰》又以4.23%的收视率刷新了省级卫视收视的最高记录,也是五年来中国省级卫视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峰值。而最新统计结果显示,5月30号《非诚勿扰》收视达到了4.65%,再创记录!②

数据来自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婚恋交友类节目研究报告》,2010年5月。②

数据来自整合营销传播【天助网】。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根据索福瑞71城市收视率统计,《非诚勿扰》已经成为收视率仅次于中央一套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的节目(所有频道在内)。

在4月电视服务类节目关注度排行榜中,《非诚勿扰》以74.31%的成绩高居榜首,将其他节目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如下表)①

3无疑《非诚勿扰》这样的成绩将使其在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同时,在另一方面,日渐高涨的收视率,也使得广告赞助商纷纷投来暧昧的目光。各时段广告价格也水涨船高,且“日新月异”。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节目插播广告的刊列价连续上调四次,重播时段广告价格上涨至与首播时一致。若想要在首播时段插播广告得提前几个月预定,重播时段也要提前一个月预定,然而也仍有不少商家跻身过来,想要分得一块蛋糕。

《非诚勿扰》的赞助商步步高音乐手机、伊利优酸乳、哇哈哈、苏宁电器等在节目播出后都分别收到了一定的广告效果。其中步步高音乐手机作为独家冠名赞助商,其商标、品牌名在节目中随处可见,广告效果最为明显。根据媒体研究资料表明,从节目播出到四月中旬为止,每到周末节目播出时间,步步高音乐手机的网络搜索量将比平时高出一倍。而节目的搜索指数则要比平时高出几个跨度。(如下表)

3① 数据来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婚恋交友类节目研究报告》,2010年5月。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非诚勿扰》通过制造话题,利用网络媒体以及消费者口碑等,将节目以最快的方式推到了大众面前。通过观众和网友们的讨论形成舆论,使其本身成为关注的焦点,达到营销推广的效果。不仅如此,节目本身也形成了一个品牌,并不断积累,成为巨大的无形资产。

4.1.2 《非诚勿扰》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话题被广泛讨论的同时,争议也是与日俱增。节目带来了高收视和巨大的广告收入,也带来了无数谩骂。嘉宾大胆出位的言论,引起观众的强烈谴责。认为这些世俗、拜金、享乐主义至上的价值言论对青少年在内的一些还没有形成正确判断能力的观众具有很大的误导作用,有害于社会道德风气,是80、90后们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体现。

诚然,赤裸的金钱观、庸俗的物欲主义是为人民所唾弃的。虽然在节目中,主持人孟非、嘉宾主持乐嘉,都会适时的站出来对嘉宾们不良言论给予批评,提出建议,以一种主流大众的观念引导她们。但是在中国荧屏上,流于传统的思想表现往往不被人们记住,而一旦出现有违常理的言论、现象,人们就会如抓住一个十恶不赦的江洋大盗,转过身来纷纷指责它。《非诚勿扰》正是这样一个例子。

嘉宾的表演欲也使得观众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一些嘉宾在台上久久不肯被选走,不愿离去,不得不让人对其动机产生怀疑。各个的俊男靓女,条件优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秀却要“沦落”到靠相亲节目来找对象,于是“托儿”的嫌疑被提上案台。且不论这“托儿”是真是假,单就观众的怀疑已经给节目的发展造成了威胁。对于那些仅把它当成娱乐节目来观看的观众来说,真假并不重要,但是对于另一部分观众来说,如果节目失去真实性,也就失去了观看的意义。最终节目便会因得不到认可失去这部分观众,且是大多数的观众。

拜金女、宝马女、富二代、不雅照、极品婆婆、凤凰男这些道德的争端,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节目的发展。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对相亲类节目中存在的造假、过度炒作、宣扬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价值观等现象进行整治。《非诚勿扰》不得不停播整顿。

4.2 从嘉宾看《非诚勿扰》利弊分析

4.2.1 《非诚勿扰》给嘉宾带来的利益

《非诚勿扰》为嘉宾提供的是一个婚恋交友的平台,却更像是嘉宾们自我营销、迅速走红的一个捷径。很多从节目中走红的嘉宾俨然已近接近于二线明星。受到一些广告商的青睐,会接到来自于各大媒体的采访,身价、姿态也与二线明星相近。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马诺。因一句“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而火爆整个网络。“马诺”、“拜金女”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关键词。在百度相关词条搜索中输入“马诺”,结果显示:找到相关网页约26,100,000篇。一个人能够吸引几百万网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公众人物。

在第25期节目中,男嘉宾李海宁更是在自我营销上做足了功课。42岁的李海宁是海宁涂料和海宁桥牌两家企业的老板。他一上台便以其所表现出的幽默搞笑而又一本正经的谈话风格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在女嘉宾问其是否有孩子时,他却回答说我搞李海宁涂料和李海宁桥牌,看似答非所问,幽默搞笑,实则是他用不经意的方式将自己的两个公司告知了观众,而观众也会对这一无厘头的回答所忍俊不禁,从而印象深刻。并被冠名为“涂料大叔”。他的另一个亮点是一张名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片14个联系方式,不论你是想通过开心网、慧聪网、敦煌网、QQ、E-mail,南京手机、无锡手机等来联系他都没问题,主要是他是为了方便大家使用熟悉的联络方式。他通过高收视率的电视媒体,与高流量的网络媒体双重结合,将自我营销做到了极致。在节目播出后至今,在百度搜索上关于李海宁的文章大约有149,000篇。

《非诚勿扰》给了一些演艺圈边缘的女嘉宾一个展示个性与自我的平台,她们在节目中通过各种手段给观众留下印象,积累人气,以达到自我营销的目的。一些女嘉宾如马诺、马伊咪、闫凤娇、谢佳等通过节目迅速变成了具有高知名度的“明星”,从此活跃于媒体上。当然也有像李洋跟李孟的感人故事。4.2.2 《非诚勿扰》对嘉宾的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节目中,一些嘉宾的出位表现给她们带来了知名度,也带来了批判和指责的声音。嘉宾在节目中展现的可能仅仅只是她们的某一个面而已,有些本性大胆反叛,有些心直口快,然而观众大多凭此多她们进行定位。闫凤娇在节目中表现温婉优雅、善解人意,却被曝“不雅照”,流传于网络,颠覆了观众原本对她的良好印象,因此对其大加责难。马诺因其大胆的观点被冠为“宝马女”,朱真芳对豪宅、金钱的执着追求,扬言“握一次手要20万”,使其成为“拜金女”,还有富二代刘云超等等,其个人生活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威胁。

在记者对朱真芳的访问中,朱真芳表示,很多观众和网友因对其拜金言论的不满,纷纷打电话到她的老班和她所在的公司,斥责她,并要求解雇她。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和工作。同时朱真芳的同事表示,朱真芳的20万说辞也仅仅是玩笑而已,其在平时工作中有朋友过来揩油,她还要100万。①

① 朱真芳退出节目之后,某报记者于5月12日对其进行了采访。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结论

电视相亲节目是在中国电视荧屏上一直存在的一档节目形式。一方面它为青年男女们提供了一个婚恋交友的平台,另一方面节目为电视频道赢得收视率,带来效益。但是节目中所反映的一些不良现象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从播出到收视达到顶峰,这过程中显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是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同过对《非诚勿扰》这一典型例子的研究,认为节目本身还是比较成功,在收视率和关注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也为江苏卫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良好的品牌效益。但是,在节目内容和嘉宾的控制上不够到位,话题过于敏感,使得其不被认可,发展也受到制约。节目组在以后的节目制作中需要更加谨慎,把好各道关口,尤其是在嘉宾的选择、话题的控制上更偏于主流价值观,主持人给以更多正确的引导,定将使其负面影响有所减少,使节目有效地发展下去。

本人文笔粗劣简陋,观点肤浅,如有所失误,还望老师批评与指导。

参考文献

成都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1、陆高峰,《电视相亲节目的SWOT分析》青年记者,2010年6月12日。

2、《《非诚勿扰》火爆中国》腾讯今日话题第1248期,2010年5月20日。

3、《电视相亲节目,谁在玩“火” 》人民日报,6月22日。

4、《相亲节目鼓励出位表演 应停止低俗化》人民日报,6月22日。

5、《婚恋节目 绝不能靠低俗吸引眼球》

6、王舒怀,《七成网友认为:相亲类节目该“刹车”了》人民网—人民日报,6月23日。

7、张英,《相亲节目整风》南方周末。

8、兰若,《社会谴责可能比官方禁止更有效——影评人周黎明比较中西相亲节目之差异》,南方周末。

9、谭小芳,《非诚勿扰》的营销经。

下载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