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的认识

时间:2019-05-12 12:4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数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数的认识》。

第一篇:整数的认识

数学从数数开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整数的认识”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叫禹晓,来自河南省郑州市大河路中心小学。(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视频)相信这个场景大家都不陌生,根据我的了解:有的孩子在进小学之前不仅能数到一百,甚至还能数到一千、一万,这样的孩子被当成神童,孩子的家长也是特别自豪。作为数学教师,我明白即使孩子能数到一万乃至十万,也只能证明这个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不错,但科学的数数方法是否掌握,不得而知。那么,如何让孩子通过数数来了解“数的世界”呢?请随我一起走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整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数数开始来研究数学吧。

一、说课标

【课程目标】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对“整数的认识”提出了四方面课程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数的抽象过程,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事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 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这四方面的目标。【内容标准】

具体到“整数的认识”,2011版《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明确了以下内容标准: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并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新课标增加)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数的大小;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二、说教材

1.内容结构

围绕《课标》的内容标准,教材本着分散难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小学阶段整数的认识分为4个阶段,涉及到4册教材的5个单元。

2.立体式整合 纵向整合:

纵向来看,这4个阶段包括:“二十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每个阶段各有重点: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学习逐一计数,体会基数、序数等数的基本意义,初步感受计数单位“一”“十”。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学习以“十”为单位按群计数、初步体会计数单位“十”“百”。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万”,体会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发展位值概念和数感。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数级和十进制,掌握多位数的读写及改写方法。经过多次循环逐步完成小学阶段整数的基本认识并不断深化。

横向整合:

在数与代数领域内部横向看,我们会发现,每个阶段整数的认识,基本都是先认识这个范围的整数(包括数的意义、认读写、大小比较、估计等),然后再学习这个范围内的四则运算。以一年级上册为例,开篇第一单元就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接着在第三单元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之前专门一课时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20以内数的认识还为学生学习“常见的量”(整时和半时)奠定基础。

同时,整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的认识,所以在数与代数领域内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各版块内容是互相联系,互为促进的。

跳出数学代数领域横向来看,在数学课程的“图形与几何”领域中,不管是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认识、换算,还是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都离不开整数的认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等学习过程更是与“数的认识”密切相关。可见,“数的认识”与“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也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

3.编写体例及目的

接着让我们来看一看北师版教材是如何呈现这些知识的:教材在编排上分2页1课时和3页2课时两种情况。2页1课时的内容包括1页的主情境和1页的“练一练”。3页2课时的内容包括1页“主情境”、0.5页的“试一试”和1.5页的“练一练”。每一个单元后安排的都有独立练习。

(1)主情境

本套教材的主情境通过“情境+问题串”的编写体例展开,形式包括如下三种: ●引导思考不断深入的问题串——如:一上《玩具》一课,由情境产生而展开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问题串。体现了由实物到数的抽象过程。

●引导多种角度思考的问题串——如:一下《谁的红果多》一课,从一个情境引发的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比大小

●上述两者不同形式问题串的结合——如:一下《数花生》一课,既有“引导思考不断深入的问题串”,又有“引导多种角度思考的问题串”。

“情境+问题串”的编排体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特点,准确把握新课程精神实质,更高效地实施教学。同时“情境+问题串”能够帮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和关键点展开思考,启发学生思维逐步深化或多角度思考。

(2)试一试

教材在一些课时中安排了“试一试”的内容,安排这一内容的课节都是3页,一般需要2课时完成;如: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家园》,第一课时完成主情境和练一练的前0.5页,第2课时完成0.5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的后1页。

“试一试”的内容不再是前页内容的简单巩固,而是包含了与前页内容密切相关的新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课上探索和交流,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3)练一练

另外每个课节都安排了“练一练”,供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1课时2页的内容,包括1页练一练;2课时3页的内容,包括1.5页的练一练。正文和练一练的页码比例为1:1。

“练一练”按照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设计,题目的比例大致为7:2:1。其中基本练习、变式练习作为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练习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更不做考试要求。

(4)独立练习

在经历一段学习后教材都设计了“独立练习”。如:二年级下册学完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材安排的独立练习。呈现了数学理解、技能训练、问题解决和拓展练习4个维度的练习设计,体现对学习内容不同方面的要求。其中前三者是作为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练习不作统一要求。

4.编排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整数的认识”部分充分体现了以下编写特点:(1)精心设计“情境+问题串”的呈现方式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方式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点,问题串的呈现使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实现统一。这无疑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创造性的开展数学活动提供了方便。

(2)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

同时,在情境的设计上,教材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尽可能使用通用情境,并适当增加了农村情境,达到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比例相当。

如:在一年级教材的主情境设计中,童话、寓言、游戏、环保、体育等通用题材达80%,纯城市题材占9.2%,纯农村题材占10.8%。

另外,教材还注重发掘数学发展史的素材及其教育价值,如二年级下册《有多少个字》由原来的一个练习题目改为专门一课时,自然地运用了数学史资源,不仅强化估算意识,同时增进教材的文化底蕴和数学内涵。

(3)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本套教材除了通过“情境+问题串”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外,还设计了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时,如: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这一节新增的帮助学生积累“一一对应”活动经验的课,通过三次活动帮助学生体会数量的多与少,如此扎实的活动经验为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

另外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基本的数学思想。如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家园》,体现出从1个太阳、1棵树、1个萝卜、1筐萝卜等数量中抽象出数字“1”的过程,以及从其他数量中抽象出其他数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抽象的基本数学思想。

(4)相近内容的同构设计。

以1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1—5的认识,和6—10的认识,这两个学习内容相近,所以教材的编写是同构的。这2个课时都是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数数的活动认识1—5和6—10;其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并在此基础上把实物图和学生的表达形式、数字联系在一起认识,以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实物发展到认识抽象的数字,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最后完成写数的任务。

北师大版教材这样规范、同构的教材设计,就是站在教师的角度,便于我们教师把握教材,以助于高效的实施教学。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核心途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如下教学建议: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6.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具体到“整数的认识”这部分,我有以下几点建议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中要关注从具体情景抽象出数的过程,例如从具体的 2 个人,2 只小鸟,抽象出 2数。反过来,2 可以表示任何具有 2 这样数量特征的事物,例如 2 张桌子,2 盆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随着学习的深入,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的丰富含义,数还可以用来表示序数,计数的数、数量的数、度量的数和计算的数。这些都要在具体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2.多种模型的表征

除了上面提到的具体情境,运用模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数的意义。

在认识整数的不同阶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所设计的模型有所不同。例如,在《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单元,主要运用方块模型和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第一课时时,我调换了教材的顺序,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刻体会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通过几何图形的点、线、面、体,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一、十、百、千”的映像,形成对数的清晰认识。

然后再进行拨计数器的活动,由9拨到

10、由99拨到100、999拨到1000,让学生体会每个数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即“十进制”。为学生学习从9999拨到10000奠定基础。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块模型和计数器,整数认识的学习中还会用到小棒、数线和数位顺序表等,各种模型作用的发挥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教学时我们要扎扎实实地用好这些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如下评价建议: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2.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3.情感态度的评价。

4.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6.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7.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具体到“整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我认为要: 1.恰当评价知识技能

评价“数与数的关系”时,例如: 100以内数的比较,建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

评价“数的表示”时,例如大数的读写,建议把读数和写数结合起来,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先分级,再从高往低逐级读,实在了读法,写法也就不难了。

“数的应用” 也是对数概念的再认识。在评价这部分内容时,要关注学生是否能从生活中发现与数相关的问题,并能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关注过程性评价

课堂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思考、讨论、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对学生的的发言、合作、作业、测试等进行评比,促进学生学会思考、表达、倾听、合作、评价。

(三)资源开发建议

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的利用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开发利用好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资源和生成性资源。

结合“整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我认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还可以: 1.开发教材资源

在读懂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教材资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更换情境

如学习《快乐的午餐》一课时,我将教材提供的情境改为让学生抢桌子、抢凳子的游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可以调整顺序

如:一年级上册我把第一单元和第七单元中关于数的认识连起来,在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系统认识20以内的数。

2.拓展阅读资源

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整数的认识最后1个课时为《数学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从

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也是十进制的原型。由此我得到启发,数学阅读不仅让孩子对故事、数字充满好奇,更能提高孩子对文字、数字的敏感度,进而提高思维、理解能力。

每天,我都会和学生一起读数学绘本、数学童话故事等。如《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数学小子》、《马小跳玩数学》、《数学童话故事》等系列丛书。这些数学丛书完美地阐释了数学的本质,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个游戏背后蕴藏的数学概念让孩子以最简单、最科学的方式走近数学,爱上数学!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孩子接触数学开始,就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幸福的小学数学学习生活。

以上是我对小学阶段“整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感谢您的聆听。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认识负数和整数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多元立体地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表达形式。

2、引导学生通过对谚语赏析,了解在谚语中怎样用意象表达温度的不同。

3、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体验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用学生的可操作的形式表达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1、让学生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天气预报,仔细听。

2、多媒体出示图片,试着让学生现场播报北京的天气预报,并提问:

师:大家看这是某年春节这一天四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谁能试着播报一下北京的天气?

师:同学们你听到和播报的天气预报和你看到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3、对比得出零上用正数表示,零下用负数表示,-3度表示比0度低三摄氏度,5度表示比0度高5度。~表示这天的气温在-3度至5度之间,最低气温是-3度,最高气温是5度。℃是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

师:-3度表示什么?5度表示什么?

师:两个温度之间的~表示什么意思?~前的-3度和后面的5度表示什么?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符号吗℃?

4、请一位同学播报剩下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师:那位同学来给大家播报一下剩下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5、引导学生看地图上四个城市的分布和相应温度,发现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师:同学们看在同一天里北京哈尔滨与昆明海口的气温,你发现了什么?(北京哈尔滨气温低,昆明海口气温高)为什么?学生答不上来老师讲解。

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天气预报,咱们还能借助什么来了解气温的高低?(引出温度计)

6、请学生将温度贴在温度计旁相应的位置(从北京贴起),让学生自己确定0度,讲解-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温度计(出示温度计),我这有四个城市的温度卡片,想请你们把卡片贴到温度计上对应的位置,把最低气温贴到左边,最低气温贴到右边,谁想来试试。(从北京贴起)

师:(当第一个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引导)同学们看这样贴对吗?咱们刚才说了-3度比0度低3度,5度比0度高5度,都是以0为标准,咱们要是在温度计上先确定好0度是不是就好帖其它温度了,确定0度时还要注意这四个城市的温度在温度计上都能贴上才行,谁来确定0度的位置,请你把北京的温度一起贴上吧。

师:(贴对的情况)说说你的想法?把0度贴上。

师:同学们,0度是不是很重要,咱们来看一个微课,深入的了解一下0度。

7、播放0度微课。

8、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师:微课中提到了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咱们以前学过的1、2、0.5等都是正数,以1为例,正1写作+1,+是正号,读写时都可以省略。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如-1、-2、-0.5都是负数,以-1为例,-为负号,读写时都不能省略,0是什么?

9、把温度计横过来观察,说一说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师:同学们看,把温度计横过来像不像一个数轴,谁能通过观察借助咱们学过的关于数轴的知识来说一说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多让学生说一说,出2到3个小题比一比。)

10、让学生从高到低排列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谁能把这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从高到低排列?

谁试着把这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从低到高排列。

师:咱们今天借助温度认识了负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负数,咱们来看一段负数的发展史。

11、负数的发展史(微课

2分钟)播放负数的发展史微课,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板书)

师:同学们,通过看微课我们了解到正负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用来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老师这里有一些学习单,咱们分组来研究一下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请组长来选择你们想研究的主题。

12、借助老师提供的素材来分组研究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展示并让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师:同学们,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

13、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负数,强调相反的意义。

师:通过你们的汇报,可以看出你们对负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和小组内的同学合作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对正负数的理解。

二、谚语赏析

1.接着呈现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让学生猜一猜这句谚语描述的是我国的什么地方?新疆。进一步呈现早晨和中午的温度直观显示温差,体会谚语是人们在长期观察、体验和总结的气候现象。

师:同学们看这条言语,大家熟悉吗?咱们先读一遍,想象一下其中的意境。

师:谚语中用哪些意象表达了相反意义的量。

师:大家看这个地方这一天的气温变化。你们知道这句谚语描述的是我国的什么地方吗?

2、拓展欣赏——美术中正负图形。

师:同学们,在美术中还有正负图形呢,大家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有的同学看到了人脸,有的同学看到奖杯,如果我们把奖杯看作图,那么衬托奖杯的人脸就是“地”,把人脸看作图,奖杯就是“地”,像这样图的部分是正形,“地”的部分就是负形。

三、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补全板书。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分数乘整数

课题:分数乘整数

组名:姓名:

一、知识乐园

1、看图列示计算并回答问题。

加法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2、通过看图列示,我发现“23×3”表示()个()相加,“×2” 表示 710

()。

1、我知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

二、竞技场。

222++ =()×()99932、× 4表示()。81、3、细心算一算。(要写出计算过程)

35× 4 =× 6 = 712

53× 8 =× 21 = 214

39×12 =× 3 = 420

第四篇:分数乘整数

信息窗练习——1

分数乘整数

1.直接写得数。

1751①18 ×=②=×12=×0=61863

⑤425× 100=314×1=293×15=16×3=

⑨512× 60 =⑩45× 35=

2.填空题。

⑪38+38 +38 =()×()=(1111444 +……+4 =()×()=()

⑫10

13的3倍是();()和 1

4的积是12

⑬在○里填上>、<或=

6×4○ 52233

69×3 ○3 ×98× 0○ 8

3.解决问题。

⑪动物园里,每只老虎平均每月吃掉9

40吨的肉,那它一年能吃掉多少吨肉?

⑫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2

9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0千米,10分钟可步行多少千米?1小时呢?

第五篇: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

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复习复习时安排了三道小题,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信息做好铺垫,使学生可以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轻松体会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第二层次——新课新课教学分3步进行:1.在手脑并用中体会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2.在数形结合中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3.在检查讨论中完善分数

除以整数的方法。第三层次——练习教学中,先进行仿练,再进行开放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高计算技能。

3.动手操作,通过一些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3张32开长方形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7分钟)

1.复习。

(1)根据乘法算式5×8=4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依据是什么。

(2)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

(3)20÷5表示把20平均分成()份,求其中的()是多少。

2.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中的“分数除以整数”。

1.(1)写出两道除法算式:40÷8=5,40÷5=8,并说出依据。(2)举例后准确表述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按要求完成填空。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根据乘法算式6×8=48,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依据。48÷6=8

48÷8=6

2.填空。求20的14是多少,可以用算式20×(1/4)表示,也可以20÷(4)表示,所以20÷4=20×(1/4)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1。

1.折一折,涂一涂,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及结果。

3.初步概括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应该怎样算?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动手操作,把课前准备好的纸平均分成5份,先涂出它的45,再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涂出其中的1份。

2.认真思考,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展示两个不同的折法,得出4/5÷2=2/5的结论。

3.(1)尝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用你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下面各题。

(3)引导学生概括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尝试计算,发现算法一的局限性,体会算法二的优点。

(3)同教师共同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提高。(8分钟)

三、巩固提高。(8分钟)

1.计算。

2.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7m2,它的长是2m,宽是多少米?

(2)量杯里有45L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到多少升?

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交流计算过程。

2.根据教师的要求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5.把3/5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6/20?

四、总结收获。(5分钟)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完善板书。

2.老师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学生结合板书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课上我主要通过折纸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其独立思考和勤于动手的能力。在折纸活动中,5份中的4份是多少学生比较熟悉,关键是再分成2份、3份,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就有困难了,故在教学此部分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结合除法的意义进行思考,从而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教师点评和总结:

下载整数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数的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数除以整数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例题......

    整数四则运算教案设计

    整数四则运算教案设计 史敦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第30---31页。 [教材简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威海市环翠塔山小学 邵淑静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变成 了分数。因此,教材通过人......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课题分数乘整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计算第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是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

    整数乘分数

    整数乘分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

    分数乘整数

    智 慧 园 地 根据练习八改编 31. 用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它的棱长是 分米,一共需要多长的的铁丝? 472.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1043. 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