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教育在大学成人教育中的作用
国学教育在大学成人教育中的作用
什么是国学?换做以前我会不假思索地说,所谓国学啊不外乎“之乎者也”“孔孟之道”罢了。经过这次较为系统的学习,我才明白—国学:一国之学术也。总体上来说是以儒家经典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其包罗万象,医学、书画、艺术、哲学、史学、伦理学等等。
相信不少人看过于丹的伦理心得吧?她系统的详尽的用通俗化的语言来为我们解释论语,达到一种“让圣贤走进我们的生活”的目的。这就是国学教育的一种表现。国学教育也日渐在大学成人教育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了。
下面是我通过学习所得的几点浅显的心得: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许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凤姐”等人物已不鲜见,即使是我们的大学校园也不再是一片净土。诸如“我爸是李刚”等事件以充分表明了当今大学生心态的骤变。我们的传统优良美德在被人忽视,传统道德摇摇欲坠。社会呼唤国学。人大校长纪宝成曾说过:“国学教育,可以提高国人道德水平,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小学的语文课上就已经学过一些论语了。大学国学课上,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更有国学老师还有专门的课本以及良好的氛围来让我们更为系统的全面的去了解国学。更加接近圣贤思想。之子百家的思想,儒学思想:教诲当代大学生“仁”让我们有一颗赤诚的心怀有善心,人性本善,使我们远离冷漠,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的感情,让爱靠近我们。教诲我们“礼”个性张扬固然可赞,随着时代的变迁,礼的内涵也在增加。大学生,何不彬彬有礼?展现我们儒雅的一面。墨家思想:尚贤—教诲大学生,崇尚能力,才干。而非金钱美女。节用—让我们明白,铺张浪费不可取。兵家:天时地利人和让我们更加智慧,懂得为自己创造良好的时机。道家: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等等。我举的例子,都是一些很表面的思想。国学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了解诸子百家思想、著作……增加我们内涵的同时,培养我高尚的情操。除此之外,更可以启迪大学生从古籍中发觉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点,如梁启超一般用旧理来阐述自己的新观点,激发创造力。总而言之,国学不
论从道德上还是学术上都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国学教育在大学成人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所有的人,中国人对唐太宗说过的一句话是不会陌生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这里我要说的就是“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也就是国学中的史学对我们的教育作用。我个人比较喜欢学历史,小时候把它当成故事来听,长大了故事都变成一个个智慧小囊了。史,有古代史,近现代史。每一段历史,都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看三国都会有所得呢,何况三国志呢?日常生活中呢,我们倒没必要把王朝兴衰史历史年鉴搞得那么清楚。但我们可以牢记历代王朝的兴衰,并时时问问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当然并不让你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去思考,我们可以以一反三,推大至小,推人及己。来检测日常生活中,自己做的够不够到位。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不就最爱读那些历史书之类的吗,其中往往有大大的智慧。读史以明智,看历代国君的失败以及江山辈有人才出。读史有很多好处,你可以吸取教训,可以从中继承前人的智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司马迁著《史记》的所信
奉;“鉴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是司马光做《资治通鉴》所追求的最大价值;意大利学者克罗齐“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会更让我明白罗马著名的史学家玻里
比亚曾经说过的“倘若对过去重大的事情逐一寻根问底,过去的一切会让我们更注重将来”的深刻含义。学史让我看到前人的智慧,更清晰地看到社会前进的方向,也让我在无形当中懂得为人处事的哲学道理。谈到这里,我真是由衷的感叹国学的“leadership”了。国学,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古有“宫,商,角,徵,羽”今有“do,rui,mi,fa,suo,la,xi.”别误会了,我写这句话可不是要说什么中西音乐区别,而是抛砖引玉说出我们国学中的“乐”我反正一向是比较崇尚那种古乐器像琵琶,古筝之类的。感觉这些东西很儒雅,很舒服。其实“乐”在我们成人教育中也起着不小的作用。大学生也应该适当涉猎一下这些东西,一则美化自己二则提高审美情趣,可以让我们远离那些低级趣味的。关于乐,也有许多典故。高山流水,伯牙子期……国学中的“乐”我们是离不开的。虽说是,一时之间它的优势显现
不出来,但他对我们大学生长期气质的培养也是有的,想想看“翩翩君子”是什么姿态。在休闲,业余时刻,国学带我们离开低级趣味。教育当代大学生,培养更高的审美情趣。
国学,应该成为我们中国人的立身之道。
青年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如何在浮躁社会中仍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葆有一颗真挚的心? 如何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跨世纪的青年人,需要国学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培养成有高尚人格的。有求实精神的和有高雅情趣的杰出人才,成为新世纪的新人。
其实我还想说,国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学好国学,并把我们的国学发扬光大!
第二篇:国学教育在当前大学成人教育中的地位
最基础的往往是最有用的
——我看国学教育对当代大学成人教育的作用
说起国学,大部分人都会有个第一印象,明白像《论语》《周易》之流就是国学了,但是要是被刨根问底问起什么是国学来,就有些没了头绪,感觉说出去总是似是而非。其实,从字面上读出的表象意思最直接:国者,国家;学者,学术。联合起来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学术,这还得加上点限制词了,不能说美国的学术也是我们的国学,国学,得是一个国家所固有的学术。提起诸子百家,大部分人应该知道的,固有的学术就得追本溯源来看,中国古时有的哲学、史学、文学等等诸多方面,都是国学的范畴。国学大师季羡林季老说过:“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的剧烈冲击,很多人,可以说是大部分人都已经忽略了对于国学的学习和思考。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去想房价的升降问题、人民币的升贬值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或许更喜欢考虑就业问题、恋爱问题或者是游戏问题、考研问题。也许其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想去学国学,但是大势所趋,时间毕竟有限,空间也很有限。
但是国学的作用使我们不能否认的,可以说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学是我们无法割舍的民族根,是由我们的祖先历经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我们不能也无法忽视它。《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就是道义,就是我们的国粹了。
对于当前的校园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它的作用更易于体现。在现在的大学教育里,又划分了文科、理科、工科,教育科目的细化其实很多时候就像钻牛角尖,因为大家很少去涉猎和自己学科无关的东西。一部分原因是没什么兴趣,但是我觉得机会更重要。前阵子有人呼吁大学要开设语文作为必修课,我觉得很有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动力就是来自游戏规则,或许是我们太久习惯于按规则办事吧。据很多工科学校的同学说他们其实很怀念以前学语文的日子,现在在同学间念首诗词,大家只会说你显摆而不会认真品评,如果能有一堂语文课,似乎觉得写写小诗就能够名正言顺了。所以国学教育对于当代教育有百益而无一害。
首先,国学教给我们做人道理。孔子有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孟子说过:仁者无敌。大贤们告诉我们人必须注重自修,注重内修。谦虚仁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缺少的只是一点点拨,对于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已经掌握,在世俗的洪流中,需要的只是停下来思考的机会和方向。吾日三省吾身、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些都是给我们的实际方法。而大学教育教的更多的就是在进入社会后的生存技巧,就是为人之道。因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人才,也不会永远被埋没。大家也不必担心社会上的广大黑门,那只是一帮社会渣子闹出的一些丑剧,历史前进的车轮不会理会那些螳臂当车的小小野草。真金子总会发亮,只是还需要时间。再怎么说,学习总会是不会错的。
其次,国学教给我们学习态度和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大堆耳熟能详的经典摆在那里呢,只是我们一味地在学习英语,学习技术,天天说难、说不会学,却忘记了那最初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如今的大学里,是自由,自由得大家似乎还有不自由这种想法。回忆当初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学校天天管着孩子们的学习和处事,大家反而这种想法不太多。这是因为人性本贪,得寸进尺是人类给自己量身定做的词。国学的进步其实大部分时候是靠学生推动的,毕竟大家很少,学生作为国学群众才是最有力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说之所以那么丰盛,就是因为大家都愿意去想愿意去学喜欢去学,所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大场面,思想独立自由,连最基层的老百姓在茶余饭后谈的都是学术上的论点,张家说开卷有益,李家更推崇闭卷有益,王家觉得法制才是王道,赵家说没有人哪有法而支持人治。
第三,国学教给我们待人接物、处事方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想必大家都没有忘记,当然这是我说出来大家才想起来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时时记住并且做到了。想起来和记得住其实是两码事,坦而言之,本人就没有能够做到。前几天看电影的时候记得了一句话:好人不是没有做错事的人,而是没有做坏事的人,我觉得这个定义很正确。国学教育教的是真实有用的话题。马上步入社会的我们,差的就是交往的经验和处事的方法态度。或许大家又会来说社会太黑人心不古,但是出淤泥而不染你能做到的话,我觉得也会成功啊。所有的一切,最终的归宿无非是真善美。如果你觉得自己做到了,但是还没有成功,那只能说明你还做得不够。
还有,国学涉及的东西方方面面,是所有人无法逃避的。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都隶属于国学。国学以学科分,包含有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包含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所以我国的教育脱不开国学的大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说白了都和国学息息相关,前提是你得活得明白。这种结果只是因为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所以对国学还抱着只是一种兴趣罢了的态度,大部分甚至觉得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处于这种原因,我觉得国学教育必须得得到重视。而要活得重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强国学教育,学生似乎更热衷于被动。
国学教育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人法道,道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这就是一种真理,教给我们应该用唯物主义思想去看待事物。如果能唤醒人们心中的国学情愫,我觉得更易于大家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更多的知识,我觉得应该推荐一下大家去参详《易经》,如今的网络环境和书籍环境,可能很容易就能看到白话版的,但是我觉得原创的才是最好的,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这就会导致大家的层次各不相同,一味的去看别人怎么理解只会给自己套上思想的枷锁,自己理解可能不够全面,但是会慢慢在生活中学习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的,当你进入高一层次的时候,会有一张格外欣喜的感觉。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远点考虑,加强国学教育,有利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如果国学能够得到重振,势必会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目前在外国人心中的形象,大多数也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创下的那么多足够宝贵的财富,就像是China还是源于我国的瓷器china,物质文明的指导者必然是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的作用又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当前社会的形势是人们有抛弃精神文明而盲目追求物质文明,这或许是那么多靠漂亮脸蛋能够昙花一现的原因。要想绿水长流,还得是二者同步。出于这点考虑,国学教育也是大学成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综合这么多考虑,我觉得我们的大学需要将强国学教育,而且得推广国学概念。很多人谈到国学往往都是不知所谓的样子,要想大家喜欢国学,就得多多介绍。既然大家没有主动的习惯,只好给他们被动的机会了„„
第三篇:浅谈国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国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近几年来,国学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氛围空前,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丰富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国学 幼儿教育
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应该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科学理性地开展读经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何与当下幼儿教育核心理念相结合,如何体现现代幼儿教育方法与国学经典教育内容的融合,成为当今急需思考和改善的问题。
一、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结合《纲要》的精神,根据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有效地将国学经典教育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从而初步建立富有特色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使国学经典教育成?楹⒆拥囊恢掷秩ぁO纸?教学心得与同行分享交流。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幼儿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童蒙养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班有一位孩子经常很晚才上学,家长生气的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我将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国学故事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的故事的叙述,让幼儿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由于一些国学经典作品的句子很长,读起来拗口,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创编节奏,让幼儿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在国际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新一代国学人才的培养上,我认为:如何建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华的优秀文化凝聚为幼儿持续发展的底蕴,真正做到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前景问题。今后在实践中,我将锲而不舍,积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传承中发展,在感悟中创新,最终探索出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学教育理念,以促进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的发展。幼儿园里学习国学,应根据幼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幼儿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幼儿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幼儿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幼儿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
二、国学启蒙教育开展的路径
1.以乐为先,由古而知今。从古代教育思想中探索现代化教育精神,我们得到了“以乐教为基础的,集合了诗书礼乐等方面的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内容有每天固定十五分钟朗诵经典文学,将我国的古典音乐渗透到家庭和学校中,让学生每天欣赏古典音乐三十分钟,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快乐生活的同时学习国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温和性情、健康身心,使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擅于将压力转变为生活智慧,将繁琐的生活过得和谐。
2.组织游戏,领悟国学内涵。老师可以依据年龄的大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且每个星期要求各阶段的孩子参加1-2次专项活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能够激发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的力量及积极的心态。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来实现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作为老师不仅要带领孩子们朗诵经典,关键的是要安排科学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教育。例如,老师可以依据《弟子规》的内容,设置《出门》、《回家》等游戏,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弟子规》中所倡导的传统美德。
3.每周一诗,在文化中浸染。每周固定学习一定量的知识,鼓励儿童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做到背诵诗词,背诵名言名句,积累丰富的关于传统美德的诗句,让孩子们在背诵的同时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把名言名句、经典诗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3]。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以诗为背景的校园氛围,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沉浸在传统文化中。生命就是一幅画卷,有了传统文化的点缀,这幅画卷才会绚烂多彩。文化和美是紧密联系的,懂得美才能具有高洁的品质,孩子们在阅读诗文的同时对世界有了深刻的认知,真善美在孩子们的心中便长成了参天大树。
4.环境建设,营造国学氛围。努力进行环境建设,创造浓厚的国学启蒙教育文化氛围。一是创造家庭音乐和诗文环境,将我国的经典音乐与生活结合起来,关键是聆听。家长可以在每天的清晨、睡前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让孩子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之做到注意力集中、能够自我控制,并养成温和性情。二是创造校园音乐环境,在下课和放学期间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放松,还能够创造国学启蒙的氛围,让孩子在这样优雅的环境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形成影响。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国学经典教育的征程上,我们取得的些许成绩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我们明白读国学经典,能助人修身怡心,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品国学经典,能让今人以圣人为师,汲取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1]董书研.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阶段素质教育初探[J].儿童发展研究,2014(04).
第四篇:国学经典在医学伦理教育中的在作用
国学经典在医学伦理教育中的在作用
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伦理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要找到新的突破口,就必须考虑中华传统国学经典对医学理论教育的指导作用,让传统国学经典赋予其时代新的内涵。当代医学理论教育应继承国学思想的精华,从德,善,爱,术方面入手来推动医学理论教育,来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医学理论学既是医务人员在职业教育中必须接受的一门有关职业道德的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密切联系医学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各方面来说,伦理在医学中的运用范围越开越广泛,医学伦理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用伦理判断的合理性来保证医学技术 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完善的医学应是一门技术和人文结合的学问,而医学伦理正是它们的前提和保证。传统国学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民族认同性,在现代医学伦理学中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医务人员所具有的德,善,爱,术与传统国学的理论思想是完全契合的。
有德胜有才,德比才更重要。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德高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程度和生命安危,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社会精神文明程度。而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对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医生的职业,生命攸关,救死扶伤,正因为医生工作的好坏关系人们的生死,所以医德非常重要,德,也是医学伦理教育的核心。
爱,是仁爱,是国学经典中所提倡的理论思想。有仁爱之心,其医术可称之为仁术。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同情和尊重患者,就是仁爱。医务人员是救死扶伤的,其心怀仁爱,不是为了挣更多钱,也不是为了讨好谁,是发自内心的仁爱,就是尽其所能救治患者,减轻患者痛苦。
善,是人性中蕴藏着一种柔软,但同时又最有力量的情愫,善良是国学经典中极力推崇的人类美德,也是做人的标准,医学的根本。医学,是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善良,可以说是一个医生看待周围人事的基本价值标准,也是医者应该一直秉承并倡导的医学核心理念。
术,就是医术,医者必须要掌握精湛的医术,医术是医生最根本的部分,作为一名合格的医者要救死扶伤,帮助病人摆脱痛苦,没有精湛的医术是做不到的,所以有高超的医术是必须的。
所以,在医学中融入中华传统国学经典,用国学经典为医学伦理教育做指导,可加速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国学润医德,做新时代的医者。
第五篇:论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论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美育和素质教育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审美从人类开始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就开始了。美育实际上一直在不自觉的进行着,并逐渐成为自觉的劳动,可以说美的思想是人的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美的思想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有只关注考试得分的多少,忽视内在素质提高的倾向。哲人曾经说过:“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技术高超而道德素质败坏的人不仅不能帮助社会进步,有时候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的素质构成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素质提供了人发展的生理基础,而后天的素质教育能够影响先天的素质,发展先天的潜能,使人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提高和完善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
在中国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接受硬式教育很有关键,它决定着我们是否可以接受更高的教育,但在大学仅仅接受素质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压力,我们很有必要去接受美育,让我们在社会在区别美丑,坚持自己的方向,不可美丑不分,黑白不辨。下面我们来看看美育的特点:
二、美育的特点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美育过程中存在专职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如美术和音乐。但我们千万不可将美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同起来,美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几堂音乐、美术课能够完成的。音乐和美术只是我们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
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通过对美育特点的了解我们知道接受美育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三、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育途径单一,方法相对简单,一味着眼于生硬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在受教育时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与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矛盾的。当大学教育陷入这种困境时,美育可以使大学生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国家提倡大学生素质教育虽已得到国内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与赞同,但在实践中,还有待落实与提高。美育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是否真正开展美育学科,学生们是否了解美育的重要意义,学生们在接受美育过程中收获多少和自身思想境界的提高程度如何等等,我将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深入学生内部做重点调研。研究审美教育,要在审美理念、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三方面进行。审美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理论中了解什么是审美,进而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来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审美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接触美,知道怎样才叫做审美,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但这里要指出的是,理论与实践,不分先后,相辅相成。学生们可以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也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理论,提高思想水平。审美创造是建立在审美理论与审美体验的基础之上,是滞后的过程。当学生达到审美创造的境界,就会自发的在日常生活中甘于奉献,自发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自发的领悟出艺术的高尚。我们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在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实现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中,教育更加离不开美育。因此,人们追求高尚情操、美好心灵与完美人格的理想境界,是长久的永恒的。我们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思想,将他们广为传播。所以,美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将永远处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美育的发展、内涵及特点,并重点阐述大学美育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论述美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和促进作用;第四部分结合对大学生美育的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大学美育的现状,从而制定确切的方案和实施建议,以符合美育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是社会高端人才的储备基地和培养基地,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美育能够充实大学教育的内容,促使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满足学生对于审美的需求。美育能够使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更加完美。美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张“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美育用其自身的特
殊功效向学生传递美好的信息,使学生在美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灵的净化,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学会创造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敏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追求健康美的行动。人只有将自身境界提升,心灵释放,思想自由,才能有不畏惧一切困难的雄心壮志和勇于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大宇宙精神。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视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