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艺术中音乐欣赏的艺术感受
电影艺术中音乐欣赏的艺术感受
[摘 要] 随着电影业的发展,电影音乐成为电影艺术重要的表达手段,也成为电影艺术语言不可或缺的载体。所以对于电影艺术的音乐欣赏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电影音乐的实例,详细地分析了电影艺术中电影音乐欣赏的艺术感受。
[关键词] 电影艺术;音乐欣赏;艺术感受
当今社会随着电影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现代电影中,每一部影视剧是必须要有音乐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电影的内涵和意蕴。所以几乎所有的电影中都是有音乐的。就算是再成功的电影如果说没有了音乐,其艺术感染力也将会大大下降的。只有将影片中的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完美地相互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电影的艺术内涵和艺术的欣赏。可以这样说,在电影中恰当地运用电影音乐,就好比是在小说的必要的地方要进行讨论和抒发感情一样,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不过,在电影音乐的运用中,我们要清晰地了解到电影音乐和纯音乐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欣赏电影音乐的时候不能和欣赏纯音乐运用相同的角度。
一、电影及电影音乐的艺术概论
其实人们欣赏电影不仅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心理感受,也是人们的一种生理活动。这样一来就会使得电影成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视觉艺术,给人们很强的视觉上的艺术冲击。在很早以前的电影其实是没有声音的,那时候被人们称为默片。电影就是电影,那是一种单纯的电影。电影音乐成为电影这门综合性艺术的成员,使得电影变得丰富多彩,也在电影的表达中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到现在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已经成为电影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成分。
随着电影音乐的长远发展,我们在对电影音乐进行欣赏时也是要有非常恰当的方法的。正确地运用适合的电影音乐欣赏方法来进行电影音乐欣赏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达到真正的欣赏效果。通常我们进行电影音乐的欣赏方法是非常多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有通感,这是一种很值得人们借鉴的,而且在电影音乐欣赏者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电影音乐的欣赏方法。可以这样说,在进行电影音乐欣赏时,通感的欣赏方法主要就是指要结合音乐作品主题,这是进行电影音乐欣赏的必要前提,电影音乐的听觉的运用和电影所表达的作品主题和意境之间的相互融合的欣赏方法。这样可以非常生动地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所听到的音乐的声音里,不仅仅只是声音,是一种非常有感情的,有色彩的,这样一种内心的感觉。实际上,根本原因主要就是在电影音乐中将旋律和声音非常巧妙地运用,唤起了人们以前的那种美好的体验和回忆。可以这样说,电影音乐主要就是作品唤起了欣赏者那种尘封了很久的内心的记忆和生命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震撼,可以让欣赏者非常感动。所以,我们在欣赏电影音乐的同时也就是对电影作品本身的一种很好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和知觉来得到很好的体验,将自己的体验与人分享,不再只是体验自己感受,这样的音乐欣赏是有着共性的。在电影音乐欣赏中通感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运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这样说,每一位欣赏者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时将所听到的音乐联想起自己,和自己的体验和回忆相联系,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里才会有感情、有色彩、有温度、有形象,像一种画面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种感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影音乐欣赏当中的通感。很多时候在电影音乐欣赏中,我们都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通感这种欣赏方法,在电影音乐里唤起了欣赏者的切身体会和回忆,在电影音乐的氛围中,将自己的体验和回忆与电影相结合,让欣赏者充满想象,这种想象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意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象,但是真正的欣赏者自己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只是非常享受着这种意境,可能到最后才会恍然大悟。
二、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
(一)电影音乐的描绘作用
在电影音乐欣赏中,电影音乐的描绘作用是非常常见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处理手段,电影音乐的描绘作用其实主要就是用音乐来进行渲染和烘托画面整体氛围,来加强对表现事物的节奏特征。例如说我们非常常见的汽车或者是火车的奔驰等。还可以运用电影来表现人们之间的关系,风啸雷声、海浪汹涌这样非常扩大的场面,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对自然景象加以描绘。就如草原、海洋或者是科幻片中的太空景色这样的场景等。
(二)电影音乐可以很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作用
通常我们见到的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采用片头曲片尾曲这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思想。很多时候就是在电影到了高潮的时候,非常关键的部分时来用电影音乐进行表达主题,在规定的情景下,用音乐来点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我国早期的影片《风云儿女》中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这样对电影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电影音乐在电影中有着强烈的抒发情感的作用
可以这样讲,音乐自身就是一种非常细腻和直接地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在电影里音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突出主题的功能。我们见过的很多的电影中,在电影进行到很重要的时候,就会用音乐进行一下在感情上的加强作用。这样渲染效果就可以极大推动主题的发展。众所周知的美国电影《魂断蓝桥》,里边的经典之作《过去的好时光》就是在和关键的时刻将主人公的内心情怀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让人们的内心激动不已。
三、在电影艺术中电影音乐的艺术欣赏感受
(一)电影音乐欣赏中听觉和视觉上的艺术感受
通常人们对于音乐都会有一种这样的感受,习惯于将音乐当作是一种文学,一种有声音的文学。电影音乐还可以有着很多美好的功能,不仅可以用电影音乐来描绘美丽的景致,还可以赋予事物一种美好的、丰满的形象感受,电影音乐用它独有的美妙的声音旋律来打造深刻的形象,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所以说,电影音乐在电影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对于电影内涵还是电影的意境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方式,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所熟悉的电视及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很常见的就是用音乐来烘托气氛,表达出主人的内心情感,还可以用声音来加强观众的视觉效果,来更加深入地塑造和突出电影中角色的外在形象和复杂的思想感情。
众所周知的世界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钢琴舞曲,在这首钢琴曲中非常巧妙地将音乐与多瑙河相融合,表现出了一种宁静的,又非常富有感情的,多愁善感的多瑙河形象,直至今日还被人们赞扬,特别是在音乐刚开始的时候,运用舒缓的旋律,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多瑙河,在河面上喷薄欲出的红日缓缓露出水面的情景,可以说是美不胜收。很多时候运用音乐优美的旋律,可以成为人们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让人们在音乐的优美的旋律中,将人们的听觉与视觉中的通感唤起,只是通过声音,就可以使人们看到多瑙河的美景,那种生生不息、湍流不止的河流,在那宽阔的河水和水面上美丽的红日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的视觉冲击,让人们在通过音乐后产生了听觉与视觉上的共通的想象。在电影中,如果是想表达一种美不胜收的景致,电影音乐的恰当融入,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境地,通过对人们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冲击,就会使人们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欣赏完全上升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境地。在我国的民乐合奏曲,就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抒情乐曲,将人们沉浸在了这种迷人的画卷之中,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大自然景色完美融合,这样美好的电影艺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利用电影音乐的听觉效果来达到视觉效果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艺术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在欣赏电影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这种由听觉唤起了欣赏者精神信息存储中的生命体验,产生的共鸣,似乎有一种很美好的视觉上的想象,在电影中通过对电影音乐的恰当运用,可以很深入地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视觉上的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听觉与视觉上的共通性,这是电影音乐非常好的欣赏方式。
第二篇: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题
目 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在艺术中寻找生活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1
(一)生活中充满着艺术 ……………………………………………………………1 1.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3(1)生活是艺术的载体………………………………………………………………3(2)个人的艺术修养也来源于生活…………………………………………………3 2.生活是体验的过程,艺术是经过洗练后生活的片段……………………………3(1)生活是个过程,艺术就是每个片段……………………………………………3
(二)生活不全是艺术 ………………………………………………………………4 1.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4 2.艺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4
二、在艺术中寻找生活 ………………………………………………………………4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4 1.艺术来源于生活……………………………………………………………………4(1)艺术源于生活,也是建立在生活上的,是对生活得美化……………………4(2)艺术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5 2.艺术高于生活………………………………………………………………………5
(二)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 ……………………………………5 1.艺术源于自然………………………………………………………………………5 参考文献 ………………………………………………………………………………6
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在艺术中寻找生活
——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对于我们大家来说,艺术和生活这些字眼都太熟悉了。无时无刻得不伴随在我们的左右。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到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从听觉上,从嗅觉上,从味觉上甚至从肢体上感悟出生活的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类的一切意识活动都是起源于对生活的关照认识。没有生活,人类的意识活动以及人类自身也不复存在了。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艺术不等同于生活,生活的美往往是瞬间的,而艺术表现的美是永恒的。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使人在生活中的精神得到升华,生活变的多姿多彩。关键词:艺术 生活 自然 关系
Experience the arts in life to find life in the ar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life
Student majoring in Fine arts study(oil painting)
Gongcheng
Tutor
Huoxude Duhaitao Abstract:For all of us, art and life of these words are too familiar with it!Not accompanied by all the time about our.In real life is everywhere, as large as all things in nature, small to our daily life, from the hearing, from the sense of smell, taste and even from the physical insights from a better life, no awareness of the arts not.Art comes from life, and higher than the living.All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care.There is no life, awareness of human activities, as well as a human being has ceased to exist.Art source of life, natural source of livelihood.Life is both varied and
(1)生活是个过程,艺术就是每个片段
生活是时空之中体验的过程,时间不停在走,空间不停有变化,人的生活是不能重复的(时空机暂时没出来,也有可能是没普及),所以很多东西优于时间及现实条件的局限我们没办法一一体验,但艺术——这些提炼后的片段我们却可以随意拿来体验,也许这片段是别人的,一般式你希望成为的那种“别人”,通过艺术来体验他们的生活。越说越无味,其实欣赏艺术和吸食毒品的核心原因差不多,无非生理和心理体验的侧重不同,而且同样都很过瘾。
(二)生活不全是艺术 1.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
怎么说呢?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说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如果把金子比做艺术的话,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一整套技术。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
2.艺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对艺术的说法,生活是自己的,艺术是生活上面漂亮的点缀,有可能是自己的,也有可能拿自别人而变成自己的,这些点缀同时又构成了生活本身,最后发现艺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从属关系,同在一体。生活那,没有人,没有体验,也就不复存在,关键又回到人身上。最后结论你的生活好于坏,有没有艺术或有没有欣赏艺术,都在于其本人。
二、在艺术中寻找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1.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书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米芾的飘逸,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颜真卿的粗犷,如彪形大汉,威猛魁梧;赵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丰韵挺拔;弘一的空灵,如禅房入座,清新幽静等等,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来述说艺术家心灵的。
(1)艺术源于生活,也是建立在生活上的,是对生活得美化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艺术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实践,使生活充满新意,更加个性化,当然,艺术虽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中提炼的精髓,就象香精是从百花里提炼出来的一样!
(2)艺术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
它有时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做的更纯粹,更极致。它是美的,纯粹的,带着创作者的个人倾向,必定是展现,提取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一点说,比起日常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是高了。或许不是很准确,但举个例子,文学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使得作品与现实有了差异,更强烈,更震撼,等等
2.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运用到艺术中去,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作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决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复生活,而是有取舍地提取生活中的精华。在这个提取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时代不同、内容的不
第三篇:电影音乐中的英语艺术
电影音乐中的英语艺术 音乐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影片的剧情内容,又是表现剧情的重要手段。台前的演员或幕后的导演往往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可是往往让人真正投入的电影,那些真正震撼灵魂的,那些将画面和情节推向尖峰的,少不了的是不朽的电影配乐。因为电影,音乐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同样的因为音乐,电影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看完《盗梦空间》放完了,音乐也就随之而去了。身边很多朋友看过《盗梦空间》,我问他们,除了情节,对音乐有什么印象吗?记得在看《盗梦空间》的预告片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配乐。这部片的配乐就是美国著名的配乐大师汉斯.齐默,他与约翰.威廉姆斯、詹姆士.霍纳齐名。他为《盗梦空间》所做的配乐,十分符合剧情的需要,很好的烘托出影片紧张悬疑的气氛。时而节奏感强烈,时而舒缓,让我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音乐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
在齐默习惯于追求一种“标准化”的音乐配乐标准的同时,许多的音乐人或许也同样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独特的音乐理念。毕竟是电影配乐,从这点上来说,齐默对于电影里情节细节的把握,用音乐的形式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这点,已经符合电影配乐本身的要求,也确实相当不容易。
《盗梦空间》是一部科幻、惊悚、悬疑、动作和犯罪片。片中的配乐,直击我们的内心深处,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似梦非梦的境界,好像自己就身在其中。跟着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剧中的紧张气氛,每一根神经都跟着情节的跳动而跳动,强烈地吸引着我们跟着情节走,引起我们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且不肯放过一个情节。
另一方面,《盗梦空间》中的配乐,分为开始,高潮,和结尾三个部分。从一开始,音乐就开始制造一个深沉的,紧张的气氛。科布在一次任务中,和他的同伴亚瑟窃取雇主所需要的资料,虽然为未能成功,并且面临着两天之内被杀的危险。但是因为配乐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感觉的到他们在梦里是那种而紧张而有序的操作来窃取斋藤的意念.《盗梦空间》最精彩的部分是盗梦团队在其中三个梦境中同时展开行动的情节,在第一层梦境中,盗梦团队与防御者展开了来激烈的枪战,当然汽车追逐肯定是少不了的,这是影片的常见的表现手法。但出色的音响效果让观众感觉作为都在晃动,带给观众极为震撼的视听享受。
电影音乐有利于制造烘托气氛,表现人去心理活动。音乐更多的是其道渲染的作用,一部电影好坏与否,都跟剧中的音乐有很大的关系。想反,一种适合剧情需要的好音乐,能够为电影增添光彩,促进这部电影的成功。
第四篇:浅谈电影与艺术
毕节学院本科论文(设计)
浅谈电影与美术
从电影中培养我们的审美、欣赏、鉴赏能力 目录
内容摘要…………………………………………………………………
电影发展…………………………………………………………………
著作《暮色-twilight》及美术介绍……………………………… 主要内容………………………………………………………………… 关键字………………………………………………………………… 艺术术与电影…………………………………………………………
参考资料…………………………………………………………………
内容摘要: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电影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电影的发展:
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共 3 页
姓名:摄时灵度 题目:电影与艺术,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震撼》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近三年来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进入2009年 后全国各地 开始出现 婚纱电影一词 或是爱情电影 这是一种低成本的电影 以四川省成都市的 婚纱爱情电影最为流行 ,2010年的大量涌现,预示着这种低成本电影的到来,由此掀起了心得时代的开始.成都开始的婚纱电影以1895,婚纱电影在2010的时间的穿梭,姿势让人刮目相看.电影越来越被人们所利用,技术层面更加明显.电影的形式:
使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变成一条火带
这种现象曾被古时的人们发现过”但是,将这种视觉现象同电影的发明联系起来,却是19世纪的事情。182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为了进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对物象滞留的时间,他曾一次长时间对着强烈的日光凝目而视,结果双目失明。但他发现太阳的影子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他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与此同时,在欧洲的物理学教科书和物理实验室中,也开始采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和图画“幻盘”旋转的视觉研究。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19世纪30年代,诡盘、走马盘、轮车盘、活动视镜和频闪观察器等视觉玩具相继出现。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像,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此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活动视盘相结合,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投影在银幕上,制作出活动幻灯,形成了早期动画。然而,到了本世纪60年代,电影理论家和教育家对“视觉滞留”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疑义,他们发现银幕上的全部运动现象实际上是跳跃的、不连贯的,但观众却意识到那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动作连续。由此证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可”。电影的拍摄技术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他曾在 5年的时间里,多次运用多架照相机给一匹正在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并于1878年获得成功。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终于以一架摄影机开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在欧洲,许
共 5 页
姓名:摄时灵度 题目:电影与艺术
凯瑟琳·哈德威克·奥利维耶里 Catherine Hardwicke Olivieri
编剧:
梅利莎·罗森伯格 Melissa Rosenberg 剧情简介
因为父母离异,贝拉(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ewart 饰)随父亲来到小镇生活。在新学校里,贝拉留意到一群举止诡异的怪人,他们特立独行,很是神秘。在实验课上,她遇到了怪人中的一个——金发帅哥爱德华(罗伯特•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 饰),他俊朗的外形与出众的谈吐令她着迷。在交往中,贝拉渐渐对爱德华产生了感情,但其他怪人对她心存戒备。与此同时,小镇里接连发生死亡事件,贝拉的父亲是警察,负责调查此案。然而,警方的介入并没有阻止死亡威胁的蔓延。在一次意外中,爱德华救出了贝拉。从此,她发现他拥有异于常人的超能力,开始怀疑对方是杀人凶手。在事实面前,爱德华对她坦白,自己是素食吸血鬼,所以凶手另有其人。在杀人凶案的羁绊中,一场人鬼之恋由此展开„„ 美术介绍:
有很长一段篇幅用来描述贝拉眼中的爱德华的脸有多么美丽,而在电影中只需一个镜头就能概括。
《暮色》也有视觉效果工作——大约有二百五十个镜头——有视觉效果总监查德·基德和他的团队负责、他们来自于洛杉矶的Catalyst Media,包括它的制片人佩特拉·霍尔托夫,负责监督工作,还有温哥华特效制作公司和光魔(ILM),这家始于《星球大战》的著名特效制作公司,参与了本片关键镜头的拍摄。影片的魔幻效果镜头尽可能用“摄像机”拍摄,由安迪·维德(刚刚结束《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的特效组长的工作)指导特效,香港动作专家钟凯。即安迪·郑,担任特技协调员兼第二摄制组导演。
与所有的电影制作一样,演员和全体工作人员擦出了火花。这部由众多艺术媒介协作完成的电影巨制中,每个人都将各自独特的专业技能带入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说的经验和故事。这项工作本身被分成了前期制作、拍摄制作和后期制作几个阶段,反映出现代电影拍摄的时间轴正在不断缩短。从哈德维克在巅峰办公室抽出那本《暮色》的旧脚本起,电影制作就走上那条始于2008年3月,为期45天的拍摄制作期的快车道。到电影拍摄结束,哈德维克返回洛杉矶开始后期制作时,电影院公映日期就像子弹头火车似的直逼而来。
拍摄过程很艰难,因为计划在书中描述的地方进行拍摄。哈德维克曾经问过梅尔为什么将故事背景定在太平洋西北部,特别是位于华盛顿州的那个叫做福克斯的小镇。“吸血鬼寻找阳光最少的地方”,哈德维克解释说,“所以,斯蒂芬妮做
共 7 页
姓名:摄时灵度 题目:电影与艺术
兽型”。思路是:善良的吸血鬼爱德华并不残暴。他们不想打架,直到詹姆斯——那是他疯狂。他们变得非常残暴,他们像动物一样撕咬。我们观看了老虎的录像带,观察他们如何突然向前扑,如何进攻,黑豹如何奔跑。我们做了研究,接着美工用情截图描绘出这场搏斗,并拍摄了排练过程,拿给凯瑟琳和制片人看。我用手提式摄像机拍摄排练过程,但是进行实际拍摄时,用了五台摄像机。我们并没有计划一次拍完整场戏。我们拍的不是母带——我选择了最佳的拍摄角度,我将连续镜头分解成具体的拳打脚踢。究其效果而言,我剪辑到更好的角度。我们拍了很多姿势的镜头,但是这些看起来效果如何取决于最终的剪辑。——安迪·郑
[关键词] 美术
电影
艺术联系
一、美术与电影的艺术渊源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美术传统,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绘画一直被认为电影艺术的母体艺术,是不同时代和流派的美术作品为电影的视觉造型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养分。彼得·格林纳威曾说:“我从来都深信,几个世纪以,无数在电影家之前的画家们对绝大部分问题已经提出并解决了,大批载着问题与答案的绘画作品构成了我们集体的记忆,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一切关心画面,渴望制作画面的人都应回过头来挖掘这座不断更新的巨大宝库。”一部电影的视觉风格由构图、色彩、光影、运动等元素构成。优秀的电影导演在影片视觉结构的处理上独具匠心,创造出极富艺术表现力的影像画面,并体现出独特的视觉风格。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 “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 “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
共 9 页
姓名:摄时灵度 题目:电影与艺术
间造型,具有四维空间造型的特点。这就要求电影美术师在场景设计上要树立运动观念,并且,要使立体空间环境符合剧情要求,符合摄像机镜头特性,符合镜头角度和运动变化。
其次,电影美术设计的创作方式以剧木为造型构思的基础,各种造型手段的设计均要以剧本为依据。一部电影在剧作结构、情节安排、人物关系、场景设置等方面会有许多差别,而且都会涉及和影响到电影美术设计的构思和处理方法。电影除了文学剧本之外,还有一个导演的分镜头剧本,导演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和总体构思与意图明确化、具体化。第三,电视和电影美术所创造的银幕和荧屏的造型形象和画面效果都要求达到视觉的逼真性。电影的荧屏形象的逼真性,是由电影特殊的传播方式,摄录手段造成的,所以电影美术已经不仅仅是平面的绘画,而是受着传播、制作方式制约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数字传播手段,先进的摄像机械、录音设备及编辑电子化系统、激光视盘等的采用使荧屏的仿真度、清晰度越来越高。对于同为视觉、听觉综合艺术形式的电视剧来说,电影在美术制作、表现、传播等方面存在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物质材料、制作方式、传播途径及审美方式等方面,因此,必然会影响到电影美术和电视美术创作的不同
(三)光影。与电影画面明暗密不可分的是它的光影效果。在著名与电影画面明暗、光影密切相关的是色彩。以彩色电影来说,各种色彩的恰当运用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冲击,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电影经常用黑白片部分来表示过去时内容,用彩色片部分来表示现在时内容,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张艺谋则用黑白片部分来表示现在时内容,用彩色片部分来表示过去时内容。不管在白天还是夜晚,不管在月下还是灯前,不管在室内还是野外,物质世界的明暗总是无处不在的。然而,“四围山色中,一鞭斜阳里”,“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电影画面所具有的明暗,既有它的属性,又有它的特殊功能。陈凯歌在《黄土地》叙事中为了让观众很好地感受到顾青与翠巧的话别具有“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效果,就让有心的说者翠巧坐在明亮的窑洞门口,而让无意的听者顾青站在黑暗的窑洞里。对于任何艺术创作来说,除了选择的因素之外,还有安排的可能,电影画面的明暗效果,也可以被做出很好的安排来帮助影片进行叙事。王家卫《花样年华》的大部分画面都拍得很暗淡,既符合故事发生的时代氛围和生活真实,也切合那些场景和那份心情。
发展到今天的电影,早已不再像从前是其他艺术形式的附属品,它借助先进的机械技术、技术,已经开辟除了属于自己的甚至令美术、音乐、戏剧等艺术更加绚烂的天地,但电影总归是在上诉艺术形式发展成熟以后产物,也还是各种以上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特殊表现形式的综合,美术依然是电影构架的基本元素,因此,共 11 页
姓名:摄时灵度 题目:电影与艺术
[5] 黄会林,《中国影视美学建设刍议》[M],中国影视美学丛书一总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第五篇:《泰坦尼克》电影艺术观后感
《泰坦尼克》艺术鉴赏
当那泛黄的旧照片一张张浮现在荧屏上,讲述着那段喧嚣辉煌的历史时,当那足以穿透一个人内心的《my heart will go on》的旋律响起时,我不由得被震撼了。
有人说这是一部灾难片,的确,它就是一部灾难片。故事讲述的就是一次严重的沉船事故…….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片,的确,它是一部爱情片。讲述的是虚构也罢,真实也罢,或是艺术加工也罢的一对情侣的爱情故事,还有其他的爱情故事……《泰坦尼克》通过对船的描写,3D的效果,充分表现了罗斯和杰克的感情。
在电影《泰坦尼克》的结尾导演使用了该篇的主题曲《我心依旧》不但恰当地表现了电影主人公处在那种环境下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调动了观众的情感,使影片主题和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在《泰坦尼克》中,这段音乐被几次用到,正是由于巧妙地运用了具有高潮有带有一些伤感的乐曲不但实现了故事情节上的过渡和转场,而且将主人公杰克和露丝在泰坦尼克号这艘轮船上发生的短暂但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也表现出了杰克为爱牺牲的伟大、露丝对杰克的无限怀念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于失去杰克的无限痛苦,并把这份痛苦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比任何人为的表演、痛哭、解说都来得简洁、巧妙和含蓄。
我想谈谈有关穷小子道森-杰克,富家千金-罗斯和富商之子卡尔的故事。杰克跟罗斯的爱情真是令人感动啊,卡尔真是让人恨透了,卡尔不但自私,而且狡诈什么的。但是,卡尔是爱罗斯,你看看她给她买的海洋之心,你看看因为罗斯跟杰克在三等舱里参加party而生气,你看他把手枪的子弹一发发的射完那种自嘲的表情,你看看他跟杰克目送罗斯下水的眼神与表情,你难道能不说他不爱罗斯吗,我倒认为这才是真实的爱,是那么的在乎你,为你生气为你牺牲,但是卡尔不是个爱情高手,他毕竟是个商人,他认为爱情就像生意一样,just a deal,但是爱情这样到目前我也没有明白的事情卡尔也没有明白,把它想得太容易了!我们再说说杰克,这个穷小子,浪迹天涯的画家,幸运的在最后5分钟赢得了船票,幸运的遇见了罗斯,幸运的遇见了好心的富商夫人……杰克是幸运的;任性的富家千金或是不幸的罗斯,不知道为什么要跳海,当然人人知道压根她就不会跳的,她只是一时想不开,脑子发热,想发泄一下,但是被热心或是多事的杰克看到了,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都清楚了吧,我也不想赘述了。我想说的是杰克是位把妹达人,我必须承认!但是罗斯呢,罗斯应该很清楚她自己面对这种事情她应该怎么做,她应该老老实实的安守本分,不要去跟其他的男人发生什么事情……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贵族上等社会的千金,一个下层人民穷小子,他们的从小接受的思想接受的教育都不一样,我不相信如果船没有沉,杰克和罗斯就会幸福的生活下去,对于杰克这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罗斯呢,她可以因一时冲动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但是她不会一直这么下去的,她会是适应了贵族的生活,不在两个世界的人肯定会用交集的,但是这个交集是微小的,暂时的,而不是永恒的,因为还有某些张力因为在作祟,你信不信我不管,但是我是这样认为的。
再谈谈其他的人吧!太多了,我不会一一列举,我干脆把他们称为凡人吧!但是穿上的凡人真的好让我感动。Children and women first!这是不用思考貌似是4副向大副询问的原话。结果呢,大副迅速的把舱门关闭,留在船底的船员组长在最后还是救了跌倒的工友然后才逃走的;负责的船员,有素质的上层社会的人,他们面对死亡,是那么的从容淡定……还有那永不停歇的音乐演奏手们,他们在最后留给别人的都比留给自己的多,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留给了别人,我想这要是在XX,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让领导先上船,领导最重要,再让大款上船,他们有钱,你们这些穷鬼,死去吧,你们的命本来就不之前,死了就死了,谁让你们命贱呢,这个要怨就怨你们的爹娘吧!而在泰坦尼克号上的人们当时不管富商还是伯爵还是船长,他们都没有争着上船,他们甚至留给自己妻子的遗嘱写到:只要船上还有一名妇女儿童,我绝不会上船,我要死得像个男人。这就是素质,这就是差距!
影片通过人的行为,表现了人性的美丽。
有良心的社会不会放弃底层的人民,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是生命,她就最重要;它的人民把责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出了事情,不是去掩盖,而是要积极的处理,把不好的情况缩小的最小化……一部影片真的反映了人性的美丽与伟大!生活在天朝的人民,你们见到过我们从小被教育的XX了没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过,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