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全干细胞重点知识总结
第九章干细胞 第一节干细胞概述
一、干细胞(stem cells)与个体发育
正常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是按严格的时空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细胞分裂、分化和细胞凋亡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从一个受精卵、全能胚胎干细胞或组织谱系干细胞最终分化为具有独特功能体细胞所组成的组织器官,这是一个彼此协调而又制约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发育的遗传程序(genetic program),被记录在细胞基因组的结构中。不同物种有不同的遗传程序,这可能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包括胚胎、幼年和成年个体的各个发育时期,都存在着发育潜能参差不同的干细胞。干细胞最终演变为独特结构和功能的体细胞或成熟生殖细胞,这过程即是所谓细胞分化。从分子水平而言,可以认为细胞分化是部分基因选择性地被激活或差异性表达,从而控制专一性蛋白质的合成和排布的结果。对正常细胞分化来说,最重要的是多个基因表达过程在数量和时空上的精确联系和密切配合,并受不同层次的基因调控网络系统精确无误地调节和控制。干细胞在胚胎和成体组织内部的活动,包括干细胞基本特性的分子机制和调节控制、胚胎细胞的迁移活动、时空程序与相邻胚胎细胞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关系等,虽已有所了解,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直接证据还很少,因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问题仍是今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题内容之一.二、干细胞的定义和分类
因干细胞是指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产生分化后代这两种基本特性的细胞。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雌雄两性机体都是由两类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构成的。一类是全部由体细胞组成的,另一类是以生殖细胞为主的,也包括一些由体细胞组成的组织和器官构成的。前者是执行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生理功能的;后者一切都为了保证生殖系统的卵巢和辜丸中的卵子和精子的发育和成熟并延续生命的。对人类来讲,从一个受精卵的单细胞要产生200多种不同类别的细胞来构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必然要靠全能性的早期胚胎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产生分化后代来实现的。
自我更新是指干细胞可进行均等分裂,产生两个遗传特性上完全一样的干细胞,均等分裂是大多数细胞的特性,而产生分化后代指的是干细胞还可进行不均等分裂,产生的两个子代细胞中一个仍是干细胞,而另一个是遗传特性有所不同的,要开始走上分化道路的定向祖细胞。早期胚胎细胞是全能的,它既可产生体细胞,又能产生生殖细胞,这包括从早期的卵裂球和囊胚期的ICM细胞以及后来胚胎的3个胚层已分化后的生殖嵴区的原始生殖细胞;而分化的后代细胞可从包括全能细胞向多能细胞和细胞谱系的各级祖细胞发展,这些细胞仍旧可通过均等和不均等两种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一直到最后的终未分化体细胞。
干细胞可分为两类:一类干细胞包括从早期囊胚ICM(inner cell mass)细胞分离并在体外培养和建系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简称ES细胞)和从胚胎生殖嵴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分离建系的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简称EG细胞);另一类是先在成年组织和器官,以后在胎儿组织被证明其存在,随后个别也在体外培养和建系成功的干细胞, 称为组织干细胞(tissue stem cells),又称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
三、胚胎干细胞研究简史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积小,又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因此,要在体内对各类干细胞的分化及其机制进行实验研究几乎不可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个既能在体外增殖,又具有胚胎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或多能性的(pluripotency)并通过适当条件能被诱导分化为各种类型分化细胞的实验模型。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发育生物学家Stevens(1967)将着床前发育阶段的小鼠胚胎(包括受精卵)或12天胚龄的胚胎生殖嵴异位移植到同系成年小鼠辜丸或肾脏被膜下,移植后7天,发现有80%接种灶出现并发展为畸胎瘤。从中分离、培养和建立了胚胎性癌细胞(embryonal carcinoma cell, EC)系,揭开了胚胎性干细胞早期研究的序幕。EC细胞既具有恶性生长又具有早期胚胎细胞发育多潜能性的双重性质。在20 世纪70年代, EC细胞常用作研究哺乳动物发育遗传以及细胞分化的实验模型,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后因EC细胞核型异常,分化细胞类型有限等缺点而不再被使用。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Evans和Kaufman以及美国Martin 2家实验室独立地从小鼠囊胚成功地建立了能在体外不断增殖,并维持不分化状态的多潜能胚胎干(ES)细胞系,开创了ES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时代。但此后ES细胞在其他动物上的分离和建系却颇受挫折,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有所突破,见表 19.1。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Matsui等从小鼠9天胚胎生殖嵴建立了多潜能的胚胎生殖细胞系,同一时期,少数其他动物也相继建立了ES或EG细胞系。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Thomson等人利用36枚新鲜或冻存的人工体外受精胚胎,获得人ICM细胞,经体外培养后,首次成功地建立了5株人类ES细胞系,同年, John Hopkins医学院Shamblott等人从5-9周人流胚胎的生殖嵴和肠系膜首次培养出人EG细胞系。第二节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又称ES细胞主要是指从早期胚胎的卵裂球、囊胚ICM细胞分离培养和建系的细胞。而从胚胎生殖嵴中PGC分离培养建成的称胚胎生殖细胞简称EG细胞。这2类干细胞统称为胚胎性干细胞,其最基本的重要特性是具有稳定地在体外自我更新并保持不分化和发育的多能性,即可以在体外分化为属于3个胚层的各种细胞。
一、ES和EG细胞培养、建系技术
体外培养建系ES和EG细胞的技术以小鼠的最为成熟,成功率最高,其基本原则是有赖于获得全能性胚胎细胞或细胞团并建立体外适合其增殖和抑制分化的培养系统。由于早期胚胎细胞离体后极易发生分化,首先要解决阻止其分化、确保维持其全能性或多能性这一关键问题。目前常用的细胞分化抑制物主要有3种:饲养层细胞(feeder layer cells)、特殊细胞的条件培液(conditioned medium),如BRL(Buffalo rat liver)细胞条件培液,分化抑制因子(differentiation inhibitory factor, DIF),如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此外,也有添加通过gp130信号转导途径的细胞因子,例如,白介素6(lL一6)、Oncostatin M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CNTF)等同样可达到维持小鼠ES细胞的不分化状态。因此,体外培养ES和EG细胞可划分为两大类:饲养层培养法和无饲养层培养法。(一)饲养层细胞培养法
不论ES细胞或EG细胞,原代或初期培养阶段一般都需依赖于能分泌使它们在体外存活和增殖所必需生长因子的饲养层细胞。
不同类型的饲养层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略有不同。但都要求在ES或EG细胞培养过程中的饲养层细胞保持不分裂增殖,而仍然保持细胞的代谢活性。常用的饲养层细胞有下列两种:一种是取自各种品系小鼠交配后12 dpc(days post coitum)的胚胎成纤维细胞(embryonic fibroblast, MEF)。经丝裂霉素C(mitomycin C)处理以终止细胞分裂后,用作ES细胞培养的饲养层。另一种是来自SIM小鼠(S)胚胎的对硫代鸟嘌岭(thioguanine, T)和乌本苷(ouabain, O)有抗性的成纤维STO细胞系,主要分泌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此外,SLCM)。一般以2-3份上述细胞条件培养液加120%胎牛血清,共同组合成无饲养层的ES 细胞培养系统。但往往在胚胎干细胞原代和建系初期缺乏饲养层时,用这种条件培养液培养ES和EG细胞成功率不高,因此,正确使用饲养层细胞和条件培养液在ES/EG细胞建系初期仍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三)ES和EC细胞的体外培养 1.ES细胞
不同动物,甚至同种不同品系动物的胚胎发育速度和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猪ICM细胞生长与小鼠的不一样,其生长速率很慢,且有一个休眠(quiescent)时期。因此,ES细胞培养建系需根据各个物种而选择不同发育阶段的早期胚胎。例如,一般小鼠多选用3-4 d的囊胚或210 d 的囊胚,绵羊取8-9 d的囊胚,人和牛取7-8 d的囊胚。同时,经体外受精的胚胎或由核移植获得的重构胚胎在体外培养至所需适当的发育阶段也是选取ES细胞培养的有效材料来源。
基本培养液为含15%4.5 dpc的小鼠囊胚主要由己分化的滋养外胚层(trophectoderm)和未分化的ICM细胞组成,前者细胞表面一般已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能识别其相应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补体存在时可导致细胞发生免疫溶解。囊胚去除透明带,直接暴露于稀释的兔抗JCR小鼠脾细胞抗血清(抗H10.5 dpc小鼠胚胎,在解剖镜下用镊子剖取包含原始生殖细胞(PGC)的生殖嵴组织,以0.02% EDTA液孵育含PGC细胞的生殖嵴组织, 37 0C , 15 min。吸管轻吹打散,接种于铺有MEF或STO饲养层细胞的4孔培养板内。接种细胞首先出现贴壁生长,每天或隔天更换培养液。生殖嵴组织培养物在饲养层细胞上分裂增殖,480和GCTM-2抗体均可起反应。人与猴是近亲,因此,人与猴的ES细胞都表达 TRA分子,而啮齿动物小鼠却缺(见表19.2),推测TRA可能是灵长类多能胚胎干细胞特异性的分子标记。
Oct-4是生殖系专一性转录因子,在小鼠胚胎发育早期、生殖细胞谱系以及体外培养的多能胚胎干细胞中特异地表达,被认为是全能和多能性的一种标志基因。小鼠、猪和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的ES和 EG细胞都表达Oct3 d更换培养液,50 d后,这种拟胚体发育成软骨细胞,经Alcian blue液染色,显示出明确的软骨细胞特征,细胞间存在着11型胶原。小鼠ES细胞经过拟胚体阶段,结合无血清和多种生长因子、有丝分裂原处理,可被诱导分化为分泌胰岛素的、类似胰岛的结构。近来利用人ES细胞经过悬浮培养获得胚体,再经如bFGF等生长因子诱导可分化为以产生胰岛素为特征的胰岛β样细胞,为临床糖尿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了β细胞来源打下基础。
ES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已有少数几篇报道。国内蒯小玲等成功地用R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共同添加至细胞培养液,被诱导分化细胞从形态学、生化和肝细胞功能性标记等指标都证明是具有功能性的肝细胞。但仅使用RA,虽能分化为上皮样细胞,可是并不表达各种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例如,白蛋白、AFP、G-6-P、α1-AT、肝核因子-4和SAPK/ERK激酶-1(SEK1)等,表明 HGF和β-NGF是诱导小鼠ES细胞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的重要因子。在现阶段,通过不同的诱导途径可将ES细胞诱导成肝细胞。但体外诱导,体内诱导以及体内外相结合的诱导分化,总的来看, ES细胞定向分化为肝细胞的分化率和在体内与正常肝的嵌合率都还不高,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ES细胞易进行遗传操作,近年日本科学家Toyooka将标记基因GFP或lacZ定点敲人(knock in)ES细胞Mvh基因(在生殖细胞分化中特异表达的基因)位点,用以ES细胞体外分化期间追踪生殖细胞的产生。体外ES细胞形成拟胚体时,出现Mvh阳性的生殖细胞,与分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的细胞共培养下,可促进这种Mvh阳性生殖细胞分化。将这种Mvh阳性生殖细胞接种人CD-1(ICR)裸鼠辜丸被膜下,可进一步分化成熟为精子。同年早些时候,美国Hubner等人也报道了小鼠ES细胞在体外可发育为进入减数分裂期的卵原细胞(oogonia),在体外观察了卵子发生(oogenesis)过程。第三节成体干细胞
20世纪初, Pappenheim根据对骨髓中的造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学观察,提出了骨髓中存在着未分化干细胞的设想,认为未分化的干细胞通过各个中间阶段的前体细胞最终生成成熟的多种类型血细胞。第一次提出了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的概念。成体干细胞是指一群分布在成体组织中尚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潜能并负有构建和补充某种组织的各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故又名组织干细胞。实际上,成体组织中存在干细胞是个体发育进化史的产物, 涉及组织器官的再生能力和创伤修复等基本特性。例如,骨髓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可分裂、分化为血液系统的各种细胞,定期补充细胞成分或失血。小肠和皮肤中的干细胞也分别能分化、补充和更新小肠和皮肤组织的一些细胞。传统的观点曾认为,干细胞一旦分化成熟,就不再分裂增殖了;人体除了血液、皮肤、消化管上皮和肝脏的组织干细胞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外,其他组织器官例如神经组织基本上不再具有再生能力。同时也认为在成体中存在的、属于某组织器官的成体干细胞是专能或限能的,例如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为血液系统的各种细胞等。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这些成体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可跨越组织或胚层的界限。例如,从成年小鼠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入经X射线照射过的小鼠骨髓部位,则分化出血液细胞。此后,发现人和小鼠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肌细胞和胚胎多种组织细胞的潜能。看来,神经干细胞随着微环境条件的改变,其分化潜能会有所变化。因此,神经干细胞同样具有可塑性,能分化为非神经类型的细胞。人们把成体干细胞具有跨越组织或胚层分化的这一特性称为干细胞的可塑性(plasticity)或跨越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这些新概念从根本上动摇了早先经典的关于组织干细胞分化的胚层限制理论。成体干细胞分化的多能性表明:当机体需要的时候,细胞的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成体干细胞可以“多向分化”的多潜能性的发现,不仅从理论上改写了“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只能向特定方向分化”的传统概念,而且还为许多疾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希望的前景。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成体干细胞是一种处于尚未终末分化的、处于干/祖或前体细胞状态的成体细胞,它来源于成年和未成年个体的组织干细胞。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倾向于分化成并更新所在组织的各种细胞。但在特定的外界条件诱导下,一种组织的成体干细胞能超越该特定组织、胚层分化成其他组织的功能性细胞,补充参与其他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一、成体干细胞具分化可塑性
在成体干细胞的研究中,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是干细胞具有可塑性(plasticity)。证据大多数来自小鼠的实验,人们确信机体中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现象具有普遍性。(一)骨髓干细胞
骨髓是由不同类型多种细胞成分组成的组织,除了分化的血细胞和间质细胞外,其中主要有二类成体干细胞:一类是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能生成各种血细胞;另一类是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能生成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一些实验室通过全骨髓移植实验证明,骨髓中的细胞在不同微环境的位点,除了形成各种血细胞和衍生于间质干细胞的各类细胞外,还可以被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肌细胞、骨和肝细胞等外、中、内3个胚层的不同类型的分化细胞(表19.4)。证明骨髓组织中含有的干细胞具有多潜能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跨越组织或胚层分化的能力,能够分化为内皮、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肝细胞等。
目前已知道骨髓中存在着造血干细胞(HSC)和间质干细胞(MSC)两类干细胞,为区别这两类干细胞在分化潜能上的不同,便把骨髓干细胞分离和纯化。体外培养的骨髓细胞,HSC细胞呈悬浮集落生长;而MSC细胞则贴壁生长,通过换液很容易把两者分开。发现两者也都具有多潜能性。
1.间质干细胞
从骨髓组织分离的MSC细胞在体外单独培养时,经证明具有分化为包括骨细胞、软骨细胞、腱、脂肪细胞和肌细胞等潜能,也能分化成内皮细胞和内胚层的肝细胞。MSC细胞移植至脑中,可分化为非间质细胞性质的神经细胞,特别是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当MSC细胞注射入早期囊胚,然后移植入假孕母鼠,分析嵌合体动物,发现MSC细胞可参与大多数(但不是所有)体细胞类型的分化;当MSC细胞移植入正常宿主时,则除了肝、肺和肠的上皮外,主要分化为造血细胞的谱系世代。当MSC细胞移植入小量射线照射的宿主,则造血系统和胃肠道组织有所增加。
2.造血干细胞
在成体干细胞中,HSC细胞是研究得最早和最多的一种异质性很强的干细胞。由于已知HSC细胞表面存在着一些标志,可用流式细胞仪或免疫磁性分选技术从骨髓细胞中分离和纯化出HSC细胞。经移植至不同的体内微环境,可分化为三胚层的各种类型细胞,包括心肌、骨骼肌、血管内皮系统,肝细胞、肺泡、食管、肠道、胃、胆管以及皮肤和神经细胞等。因此,骨髓中的HSC与MSC一样,分化潜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分化为跨越胚层的各种类型细胞。HSC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发现血细胞系之间,即淋巴细胞系与髓性细胞系之间和系内也存在分化方向的转变。
(二)神经干细胞
受经典的造血发生和无脊椎动物神经发育研究的启示,发现了神经干细胞。起初,把神经发育过程中未成熟的、增殖中的各类细胞称为神经前体细胞(progenitor cell)。因此,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中一类能自我更新并产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早期研究是从哺乳动物胚胎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开始的,确证了胚胎的神经系统中普遍存在着这类神经干细胞。其后,进行成体神经干细胞分离,发现成体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2个神经发生区域:即脑的海马区(hippocampus)和次脑窒区(subventricular zone, SVZ)以及包括脊髓等其他一些非神经性的区域。
总而言之,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受发育上的时空变化,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可塑性受到限制。通过个体不同发育阶段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宿主不同部位,可以发现,神经干细胞移植物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具有发育阶段的依赖性,成体中的神经干细胞分化潜能随发育遂受到限制。用成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的移植实验表明,其在成体微环境中尚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成体脊髓衍生的干细胞通常不产生神经元,若注人成体脑的海马区,则能产生神经元;成年海马衍生的干细胞移植入SVZ,则能产生嗅球神经元。然而,至今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成体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如在胚胎中正常产生的有突触的神经元。当然,移植的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在宿主不同部位也会受到所在微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神经干细胞经体外不同方式处理后移植至宿主体内,也可能会改变其分化行为和表型。
倘若神经干细胞分化潜能被限制,这些限制能否撤消?即成体干细胞能否重新获得如在胚胎正常所产生各类细胞的能力?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把体外培养的SVZ干细胞生长成神经球通过注射入鸡胚神经嵴(neural crest)途径,其分化潜能有所扩大,可产生周围神经系统。另外,神经干细胞的子代也有可能恢复发育多潜能性。例如,通常唯一产生神经胶质细胞的视神经O2A中枢前体细胞在体外可恢复其多能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表明环境因子能改变神经干细胞的命运或增加其可塑性。(三)肝干细胞
由于肝干细胞本身缺乏特异性标志,给肝干细胞分离和鉴定带来了困难。人们对肝干细胞存在与否一直有争论,直到最近才得以确认。早在1958年, Wilson JW等人认为“肝组织中存在着干细胞”,其依据是肝组织因营养损伤或部分切除时仍能再生,但已存在的肝细胞不能分裂和再生,因而,新生的肝细胞只能来源于肝干细胞。肝癌发生的研究也支持了肝干细胞存在的假设。化学致癌实验时,位于门管周围的小细胞发生增殖,这种具有卵圆形细胞核、少细胞质的细胞称为卵圆形细胞(oval cell)。在人的肝组织中,同样发现这种卵圆形细胞。对发育中的肝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进行单克隆培养和分析,证明这种卵圆形细胞在体外能大量增殖,细胞移植后在形态和功能上可分别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表明肝卵圆形细胞是肝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双潜能性。近来发现,骨髓和血液中的细胞能分化为肝细胞,因此,肝干细胞来源可能有两条途径:一是肝组织外的来源,近年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骨髓和血液是卵圆形细胞的来源,人的骨髓细胞也能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二是肝组织内处于休眠期的肝干细胞。双潜能的肝干细胞同时表达肝细胞和胆上皮细胞的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7 和CK19为胆上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白蛋白和肝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可作为肝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而细胞角蛋白CK8和CK18在肝实质细胞和胆上皮细胞都有表达。角蛋白CK14可区分单层和复层上皮细胞。OV-6抗体是啮齿类卵圆形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但不是人肝干细胞的标志,原因不清楚。肝干细胞一般除了其特有的形态学外,常结合上述特有标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检测和原位杂交等方法予以鉴定。
双潜能卵圆形细胞不仅能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当分别移植到胰腺和十二指肠时,还能跨越组织各自分化为胰腺细胞和肠上皮细胞。表明肝干细胞在适当的微环境能被诱导分化为仍是内胚层其他组织的细胞。但还未见有跨胚层分化的直接例证。但是,利用胚胎的肝组织在体外培养则大量生成血细胞,但很难说明这些血细胞就是来自肝干细胞,很可能这些血细胞是来自胚胎肝组织中混杂的造血干细胞。卵圆形细胞异常分化或分化突然停止有可能发生肝细胞癌。国内外曾有报道,在培养液添加适当的分化诱导剂,如丁酸钠或二甲基亚砜,可诱导和促进肝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在培养液中添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或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可诱导肝干细胞分化为胆管上皮细胞。因此,结合细胞分化诱导物等培养条件,有可能使肝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四)骨骼肌干细胞 肌肉的生长、更新和修复是与肌纤维周围的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有关,故一般认为这就是骨骼肌干细胞。近年证明,从肌肉分离的干细胞不仅能分化出肌肉,还能产生血液细胞成分。Jiang等人从3天龄的新生小鼠前后肢近端分离和体外培养骨骼肌细胞,得到一类被称为多能成年前体细胞(multipotent adult progenitor cells, MAPC)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类似于小鼠骨髓MAPC的表型和特征,能在体外增殖。肌肉来源的MAPC在体外特定的细胞因子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成内皮、肝细胞样细胞和包括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样细胞的神经外胚层细胞。表明骨骼肌组织中确实存在着干细胞,并具有分化的可塑性。
二、成体干细胞研究中的问题(一)异质性
实际上,成体干细胞在组织中的所含数量极少,又缺乏特异性检测标志,很难从组织中将其分离纯化出来。因此,在一些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实验中,人们质疑所谓“可塑性”可能是组织中混杂着几种或一群不同类型的干细胞而分化的结果,这在骨髓组织的干细胞实验中更为明显。在肝细胞谱系分化的各类祖细胞中,就发现存在着异质性(heterogeneity)和可塑性。干细胞的异质性在遗传学中是指由于不同遗传机制而产生相同或类似的表型。异质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干细胞固有的特性。造血干细胞异质性早已被证明。从骨髓肌干细胞的研究中发现,这类所谓的肌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分别分化出肌肉和血细胞,其实这是由含有两类分化方向完全不同的干细胞所致。这一实验结果使得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理论受到质疑和动摇。
人们也曾设想成体组织中存在着类似胚胎干细胞那样的多能性干细胞。Zuk等人(2001)发现,从人体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可分化为肌肉、骨和软骨。但该作者指出不排除该组织中混入了诸如随血流循环进人脂肪组织的造血干细胞(HSC)或其他类型干细胞的可能性。因此,无法确证这类分化为肌肉、骨和软骨的就是“脂肪干细胞”。也有人相信“来源于肌肉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其实就是随血液循环迁移或过客(itinerate)而停留在肌肉的造血干细胞。因为当这些细胞被移植入动物体内,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剌激下,会被重新激活而分化为血细胞。甚至估计小鼠体内有100-400个HSC细胞处于这种状态。目前还不能确定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是否因干细胞异质性直接所致,因此,要明确一种干细胞与其组织来源及归宿之间的确切关系,还得进行大量的研究。(二)干细胞所处的环境
小鼠造血干细胞和胰腺干细胞都能分化出肝细胞并能修复小鼠受损的肝组织。但是,移植造血干细胞和胰腺干细胞对修复小鼠受损肝组织的效果远远不如移植成熟肝细胞本身。看来干细胞所处环境的信号对于细胞分化有重要影响。特殊稳定的微环境可以控制造血干细胞生长和分化,这种微环境在早期被称为壁鑫(niche)。现在微环境定义为能容纳一个或多个干细胞并能控制其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组织细胞和胞外基质的组合。它是由各种调控活性成分组成的空间,细胞间保持的距离以及局部的近距离调控正适合于细胞间相互作用。从视网膜再生研究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将视网膜祖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培养一些时间后,分化为视网膜感受器细胞。如果从小鼠眼中分离的干细胞移植入正常小鼠视网膜,它们将不能分化和被整合入正常视网膜;而当移植入损伤的视网膜中,则分化为感受器细胞,并整合入该受损组织,尽管尚未确证这类整合入的细胞是否具有正常细胞的功能,但组织环境确实对干/祖细胞的命运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干/祖细胞本身对所处环境信号的反应能力。众所周知,脊髓产生的运动神经元具有对来自各组织的信号具有反应的能力;从鼠脑中获取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因中断了来自大脑的信号刺激,故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只能一过性地分化为多巴胶能神经元,不能维持长久的多巴胶能神经元的功能。因此,干细胞与所处的细胞环境之间精巧而默契的协调作用可能是干细胞“可塑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调控
目前认为,人们对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现象的解说有4种:①机体中存在着多种来源和不同分化方向的成体干细胞群体,分别能定向地向各自的组织来源的细胞分化。②机体中存在着一种多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信号的刺激下,可向不同组织的细胞方向分化。③某特定组织来源的成体干细胞,除了向该组织的细胞成分分化外,在特殊信号的剌激下,可重新编程(reprogramming),继续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④某种成体干细胞与特定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发生融合,成为具有来自2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数量也是正常2倍的“杂交细胞”。但使前者具有了后者的分化潜能,因此,成熟的干细胞也许无法变成不同类型的细胞,但它们可自动与现有的干细胞融合,形成其他组织类型的细胞。例如神经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融合,从而“变性”为血液干细胞,分化为各类血细胞。
正如上所述,干细胞的“可塑性”一方面与其所处微环境密切相关,即受到外源性因素调控;另一方面也受到成体干细胞本身对这类外来信号做出反应的固有特性即内源性因子调控。外源性因素通常指各种体液因子、邻近同种或异种细胞的直接接触、细胞外基质等的作用。至今大多数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是基于组织损伤而造成的微环境,因而人们正把注意力集中在组织损伤后的微环境对干细胞的调控作用。
在内源性调控机制中,一般认为转录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分化中,一个已明确定向分化程序的谱系特异性转录因子过表达会致使该谱系特异性转录因子功能发生颉顽作用,并使原有的基因程序活性保持沉默。这样,这类细胞对微环境中特定细胞因子的反应是分化成另一类新细胞。例如,在成肌细胞分化中,转录因子MyoD和Myf5起着调控成肌细胞调控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 MRF)网络中的颉顽作用。在成纤维细胞中, MyoD的过表达可致使这类细胞转变为成肌细胞,同时, Myf 5又抑制成肌细胞的分化活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一过程却是可逆的。在转基因C2C12细胞的肌管形成中,同源异形框基因的异位表达降低了成肌细胞调控因子MRF和MyoD表达水平,致使多核的肌管去分化而转变成单核的细胞, 进一步再分化为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中胚层类型的细胞。(四)分化细胞的功能
目前成体干细胞包括“可塑性”的研究的结果大多数是基于检测新生组织中终末分化细胞的特定蛋白或标记的表达,很少直接论及到终未分化细胞的生理功能。然而,有的不同类型的细胞却具有相同的标记, 例如,内皮细胞与成熟血细胞亚群表面标志都有CD31,甚至HSC表面也有CD31,因此,选用CD31作为进行分析HSC能否分化为内皮细胞时,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少人对仅仅检测到某种标志就证明该细胞或组织具有正常细胞功能的做法常持有质疑;特别是干细胞的异质性和类型以及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体外培养的干细胞移植入体内能否发挥预期功能表示怀疑。确实,目前在技术学上还无法适当地证明成体干细胞在所移植的组织或器官中产生出来的细胞具有功能性,例如,在研究帕金森氏病的动物实验中,体外培养的多巴胶能神经元移植入脑内,可观察到被整合入动物脑组织,但不能证明这些新的神经元是否具有完整的功能。因此,欲要确定供体干细胞的终末分化状态应该包括细胞表面标志鉴别和细胞功能确定这2方面因素。例如,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塑”为血细胞,既要鉴定出分化细胞具有血细胞的表面标志,又要肯定使已接受致死辐射剂量照射过的受体小鼠存活并使造血功能恢复。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确定干细胞的分化细胞特性和功能。(五)体外增殖
成体干细胞从某一组织分离、纯化后,目前,尚未有现成的能较长期在体外维持其未分化状态并大量增殖的方法。因大多数成体干细胞研究是用于再生医学作细胞治疗的目的,常设计使用两种手段:其一是将分离的成体干细胞直接移植入动物或患者的损害组织器官,以期在受损组织原位分化出该组织中成熟的功能性的细胞;其二是在体外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所需要的成熟细胞,而后将细胞移植入损害组织或器官。鉴于成体干细胞很难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因而,目前这两种手段都不能奏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将烫伤患者的、含有皮肤干细胞的健康皮肤切取下来,进行短暂体外培养,再重新植回患者的皮肤损害部位,发现尽管皮肤可愈合,但不能产生汗腺和毛孔,无法行使正常功能。由于在体内观察组织行为极为困难,而且得到的结果不确定因素较多,因而,继续探索成体干细胞体外培养和增殖的条件和方法,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
第四节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使人们对干细胞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有新的了解。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或“跨越分化”潜能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不仅向传统的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理论提出了挑战,而且成体干细胞在细胞生物学行为上与癌细胞很相似,成了研究癌症发生机制新的生长点。在再生医学中可望利用成体干细胞修复创伤、疾病的细胞治疗并介入整形外科学和组织工程学等方面,其中除了神经干细胞作为脑损害的细胞治疗研究有较多的报道外,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组织工程学领域,干细胞在生物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下列4方面。
一、哺乳类发育的体外模型
如前所述,体内研究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各类细胞分化极为困难。干细胞,特别是ES细胞因其富具独特的发育全能或多能性质,在嵌合体动物中,ES细胞又能参与个体发育,并产生包括生殖系在内的各种类型细胞,表明ES细胞类似胚胎的ICM细胞,不仅具有完整的发育潜能性,而且也持有对调节正常发育所有信号的应答能力。在特定的体外培养条件和诱导剂共同作用下,ES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属于3个胚层谱系的各种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例如神经细胞、肌肉、血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同时,在这些细胞分化过程中,必然先经过一定的前体细胞阶段。因此,ES细胞不仅是研究特定类型细胞分化的模型,而且也是研究某些前体细胞起源和细胞谱系演变较理想的实验体系。可能ES细胞体外分化途径和机制与在体胚胎的不完全相同,但在分子水平包括发育的遗传程序仍有共同或相似之处。小鼠的卵受精后的卵裂期较长,约 3天才到达16细胞期,进一步分裂,约在4.5 dpc时形成囊胚。这时胚胎出现第一次分化,产生以后参与胚外结构的滋养外胚层和原始内胚层。胚泡内约由20个左右细胞组成内细胞团(ICM)。胚胎进一步增殖和空腔化(cavitation),约在5.0 dpc时逐形成原始外胚层或上胚层(epiblast),后者在原肠期除了主要发育成胎儿本体的3个胚层组织外,还有部分细胞将来参与胚外中胚层的发育。悬浮生长的体外细胞拟胚体在结构排列上与在体胚体的有些不同,但一些类型的细胞分化秩序和方式却非常类似于在体的胚体。因此小鼠ES 细胞已被公认为是研究哺乳类发育较理想的模型。人ES细胞建系后,一些国家的法律和道德伦理禁止用于人体胚胎研究。但近来认识到,ES细胞本身缺乏胚外组织,不可能产生完整的胚胎。因此,许多国家在法律上禁止以克隆或复制人为目的的前提下,已允许将人ES细胞类似于小鼠ES细胞的体外实验那样,用于研究人类胚胎在体内所不能分析的发育、分化和调节信号等事件。这无疑将丰富、充实和完善人们对人类早期发育或畸胎发生等认识。
二、介导改造动物的基因
ES细胞介导的转基因优点明显超过常规如逆转录病毒载体整合至早期胚胎或显微注射DNA至受精卵原核等一般转基因方法,主要是因为在后一途径中,导人的多拷贝DNA存在着随意整合的问题,产生的转基因动物效果一般不太理想。利用ES细胞技术学的优点是在于产生一种新的经生殖系传递的转基因动物以前,可以通过在体外ES细胞系统中,研究和筛选外源DNA表达质粒的构建、整合和表达。从而可提高产生转基因动物的效率;同时,ES细胞在体外增殖迅速,可作为重组ES细胞取之不尽的来源;ES细胞的基因改造技术,如剔除(knock out)、敲入(knock in)能够精确地改造细胞内存在的基因,克服位置效应、插入失活和特殊内源性基因失活等弊病。重组ES细胞的基因组经生殖系传递途径,可不断地提供和产生同样基因型的、丰富的转基因动物的种子细胞来源。近年来,在制备转基因动物出现了一个新的策略利用体外培养的体细胞经外源基因转染后,取其细胞核显微注射至去核卵细胞,从而获得转基因动物,这一技术路线显然比直接显微注射DNA至去核卵细胞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那些至今还未建立ES细胞系但核移植已获成功的那些动物。
三、人体的基因和细胞治疗
干细胞生物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促使医学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即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icine)。它是一门探索人体组织和器官自身所具有的构建、更新和修复的能力,并使用多种修复术手段使人体的组织器官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新兴学科。干细胞的基因和细胞治疗则是再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基因治疗是指用遗传改造过的人体细胞直接移植或输入患者体内,达到控制和治愈疾病为目的的治疗手段,又称细胞治疗。人ES细胞经遗传操作后一般能稳定地在体外增殖传代,克服了目前基因治疗中需大量靶细胞来源的主要问题。
四、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第二篇:四川大学药理学重点总结(超全)
四川大学药理学重点总结【强烈推荐】。药理学名词解释、简答与问答等考点相关合辑2009版 2008年12月19日 名词解释
1、肝肠循环
.有些药物及代谢物经胆汁排泄入十二指肠,一些结合型药物在肠中受细菌和酶的水解可被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可使药物消除缓慢,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使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3、继发反应
.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后的不良后果,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产生的二重感染。
4、首剂现象
即首次应用哌唑嗪后,可发生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和心悸等,在直立体位、饥饿等态下较易发生。
5、首过消除(首过效应、首关消除、首关效应、首关代谢)
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6、肝药酶诱导剂凡能够增强药酶活性的药。
7、肝药酶抑制剂凡能够减弱药酶活性的药。
8、强度(效价)指药物作用的强弱程度。
9、极量或称最大有效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出 现中毒的剂量。
10、效能指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此时以达到最大有效量,若再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加。
11、精神依赖性即心里依赖性或称习惯性,是指使用某些药物以后可产生快乐满足感,并在精神上形成周期性不断使用的欲望,其特点是一旦中断使用,不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可出现身体多处不舒服的感觉,但可以自制。
12、身体依赖性即生理依赖性或称成瘾性,是指反复使用某些药物以后造成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其特点是一旦中断药物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
13、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指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14、最小杀菌浓度(MBC)是指体外抗菌实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15、部分激动剂具有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双重特性,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弱。
16、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7、调节痉挛毛果芸香碱作用域睫状肌的M胆碱受体,使远物难以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故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睫状肌上的M受体被激动→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突,屈光度增大→眼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18、调节麻痹睫状肌松弛退向外缘,悬韧带向周围拉紧,使晶状体处于扁平状态,导致屈光度降低,不能将近距离的物体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看近物模糊不清,只适于看远物。
19、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特别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0、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存的药理效应。
21、受体的上增性调节长期应用拮抗剂或手提周围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低,产生强而持久的阻滞作 用时,可使受体数目增加。
22、受体的向下调节长期应用激动剂或受体受体周围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高,产生强而持久的激动作用时,可使受体数目减少。
23、天然抗生素由某些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抗生素。
24、肝肠循环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强的水溶性代谢产物,可自胆汁排泄,若此时,再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
25、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与抗菌药无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26、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特别不敏感,需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疗效。
27、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或适应性等。
28、血药浓度坪值每个一个半衰期用药一次,经4~6个半衰期后可达稳定水平的97%,此时血药浓度上升的幅度逐渐减缓并趋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称为坪值。
29、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30、半数致死量(LD50)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31、半数有效量(ED50)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剂量。
32、半数中毒量(TD50)50%实验动物出现中毒反应的剂量。
33、治疗指数在药物研究室用来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TI=LD50/ED50或TI=TD50/ED50。
34、化疗指数是指在化学治疗药物研究时用来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即LD50/ED50。
35、安全范围 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36、灰婴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肝药酶的含量和活性较低,解毒功能差,且肾脏排泄功能也低下,使用大量的氯霉素易引起积蓄中毒,表现为腹胀、呕吐、呼吸抑制乃至皮肤灰白、紫绀,最后循环衰竭、休克,称灰婴综合征。
简答
1、简述药物效能和效价强度的概念
药物在最大治疗量时达到的最大效应,称效能。效价强度(potency):药物引起等效效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2、简述药物代谢的方式及解决
药物代谢又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即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其代谢的两种方式分别为(1)氧化、还原或水解和(2)结合。
3、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抗菌药物的疗效降低或无效。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4、简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⑴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cyclo-oxygenase, COX);⑵抑制缓激肽的生物合成; ⑶稳定溶酶体膜;⑷抑制WBC向炎症部位的游走。
5、简述氨基苷类的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1)肾毒性:急性近曲小管变形、坏死。尿中可见蛋白、管性、红细胞,重者见氮质血症。(2)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耳窝神经损害。
(3)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肌无力,常见静滴或腹腔给药。原因:乙酰胆碱释放受阻。(4)过敏反应:嗜酸性细胞增多、皮疹、药热和过敏性休克。
6、T1/2及其意义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 0.693 / k。
其意义为:(1)反映药物消除速度和能力(2)一次用药经过4-6个T1/2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反复用药经4-6个T1/2体内药量达稳态水平(3)决定每天给药次数。
7、成瘾性
阿片类等药物连续反复多次给予后,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成为成瘾性。
8、肝药酶抑制剂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合成并降低其活性的药物。如异烟肼、氯霉素。
9、简述SMZ+TMP(复方新诺明)的药理依据(作用机制、组方依据)
复方磺胺甲噁唑(SMZco,复方新诺明)是SMZ和TMP按照5:1比例制成的复方制剂,二者的主要药代学参数相近。SMZco通过双重阻断机制(SMZ抑制二氢蝶酸合酶,而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协同阻断细菌四氢叶酸合成;抗菌活性是两药单独等量应用时的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呈现杀菌作用,且抗菌谱广大,并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0、首剂现象
首剂效应(first dose effect)又称首剂综合征(syndrome of first dose)或首剂现象(first dose phenomenon),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肌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最初发现引起首剂效应的药物为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prazoxin),该药引起的首剂效应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心悸、嗜睡、体位性低血压、休克等;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也可引起首剂效应。为预防哌唑嗪的首剂效应,可采用临睡前给药,并从小剂量(0.5mg)开始;一旦发生首剂效应,应使患者平卧,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11、肝药酶
肝药酶是存在于肝微粒体内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主要的酶是细胞色素P-450,尚有辅酶2(NADPH)及黄蛋白,能转化数百种药物。
12、二重感染
正常人口腔、咽喉部、胃肠道存在完整的微生态系统。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趋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13、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能杀灭处于增值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的药物,如直接破坏DNA结构以及影响其复制或转录功能的药物(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及铂类配合物等)。
14、周期特异性药物
斯堡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CCSA):仅对增值周期的某些时相敏感而对G0期细胞不敏感的药物,如作用于S期的抗代谢药物,作用于M期细胞的长春碱类药物。
15、反跳现象
些药物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并且尚未完全控制,骤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这种现象称为反跳现象。常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减量、停药。
16、简述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原理
低浓度阿司匹林能使PG合成酶(COX)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失活,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
17、四环素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刺激: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二重感染:正常人口腔、咽喉部、胃肠道存在完整的微生态系统。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趋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3)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四环素类药物与新生的骨骼中牙齿中沉积的钙离子结合,造成恒齿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牙釉质发育不全,还可抑制婴儿骨骼发育。(5)其他: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严重肝损伤或加重原有肾损伤。偶见过敏反应。
18、简述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药理依据
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是:(1)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2)有镇痛作用,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减少耗氧量。(3)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19、为什么新斯的明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
新斯的明除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而使乙酰胆碱蓄积外,还能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受体,并能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表现出强大的兴奋骨骼肌的作用。20、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安定的肌松作用最强,能降低肌张力而不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临床用于缓解中枢疾病所致的肌强直,也可用于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
21、简述庆大霉素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的用药途径和依据
采用口服给药。庆大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杆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肠道感染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口服时在肠道不吸收,肠道浓度高,故对肠道感染有效。
22、血浆半衰期
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恒比消除,t1/2=0.693/KE,t1/2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为恒定值;恒量消除,T1/2=C0/2k,其大小固定,初始血药浓度有关。
23、生物利用度
指非血管内给药(如口服)吸收的药物经过肝脏首关消除后能被吸收入体循环的相对含量,用F表示,F=A/D*100%,A为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为服药剂量。
24、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现象
酚妥拉明等α受体阻滞药妨碍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使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这是由于α受体收缩血管作用被取消,表现出β受体激动后的血管舒张作用。
25、受体激动剂
亦称完全激动剂(full agonist)。对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通过受体兴奋发挥最大效应的药物(a=1)。
26、简述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并举出一例
拮抗作用可逆,增加激动药剂量可使激动剂效应保持原有水平,即内在活性(最大效应)可不变,但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平行右移。阿托品是乙酰胆碱的竞争性拮抗药,使乙酰胆碱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
2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有何特点
a使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b结合时可逆的,经常处于动态平衡; c 合并用药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
28、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原理
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结合,导致钠泵失灵,进而使心肌细胞内Na+、Ca2+增加,K+减少。胞内Na+量增多后,又通过Na+-Ca2+双向交换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2+外流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内Na+减少,Ca2+增加,肌浆网摄取Ca2+也增加,存储Ca2+增多。另有实验证实,细胞内Ca2+增加时,还可增强钙离子流,使动作电位2相内流的Ca2+增多,此Ca2+又能促使肌浆网释放出Ca2+,即“以钙释钙”的过程。这样在强心苷作用下,心肌细胞内可利用的Ca2+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加强。
29、利福平的抗菌作用
抗菌谱:广,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对革兰阳性菌尤其耐药性金葡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某些病毒和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抗菌力:杀菌,静止期、繁殖期有效。抗菌原理:抑制RNA多聚酶,阻碍RNA合成。耐药性:单用易产生耐药性。问答
1、试述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作用特点及机理。
作用特点:①加快心肌纤维缩短速度,使心肌收缩敏捷,因此舒张期相对延长;②加强衰竭心肌收缩力的同时,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甚至使心肌耗氧量有所降低;③使用强心苷后舒张期压力与容积都下降,增加心输出量。
机理: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结合,导致钠泵失灵,进而使心肌细胞内Na+、Ca2+增加,K+减少。胞内Na+量增多后,又通过Na+-Ca2+双向交换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2+外流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内Na+减少,Ca2+增加,肌浆网摄取Ca2+也增加,存储Ca2+增多另有实验证实,细胞内Ca2+增加时,还可增强钙离子流,使动作电位2相内流的Ca2+增多,此Ca2+又能促使肌浆网释放出Ca2+,即“以钙释钙”的过程。这样在强心苷作用下,心肌细胞内可利用的Ca2+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加强。
2、详述阿托品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①解除平滑肌痉挛:如胃肠绞痛及膀胱刺激症状,对胆绞痛及肾绞痛疗效差。亦可用于治疗遗尿症。②制止腺体分泌:麻醉前给药,减少呼吸道分泌,防止气道阻塞。③眼科用于:虹膜睫状体炎,松驰后利于休息,还可防止粘连;检查眼底,用于扩瞳;验光配眼镜,用于儿童验光。④缓慢型心律失常。用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传导阻滞等。⑤抗休克:对于感染性休克,大剂量阿托品能解除血管痉挛,舒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⑥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药理作用:作用广泛,对各器官的敏感性不同,随剂量增加,依次出现以下作用。⑴腺体:分泌减少。唾液腺和汗腺最敏感。其次是泪腺,呼吸道腺体。大剂量使胃液分泌减少。⑵眼:ⅰ扩瞳:松驰扩约肌;ⅱ升高眼压:瞳孔扩大→前房角变窄→房水回流障碍→眼压↑;ⅲ调节麻痹:睫状肌松驰→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变扁平→适于看远物。⑶平滑肌:松驰内脏平滑肌,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内脏平滑肌松驰作用显著;对胆管、输尿管和支气管的解痉作用较弱;对胃肠括约肌的反应不定。⑷心脏:心率:治疗量(0.5mg)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减慢。可能由阿托品阻断突融前膜M1受体从而减少突触中ACh对递质释放的抑制作用所致。较大剂量(1-2 mg)时,心率显著加快。这是由于阻断心脏M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而出现的作用。房室传导:可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传导阻滞和心率失常。⑸血管与血压:治疗量—无影响。大剂量—解除小血管痉挛。由直接扩张血管或体温升高的散热反应所致。⑹中枢神经系统:较大剂量(1-2mg)----轻度兴奋。(2-5mg)----较强兴奋,焦躁、多言、谵妄。中毒剂量(10mg以上)----幻觉、昏迷、呼吸麻痹等。阿托品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及皮肤潮红等。但随着计量增大,其不良反应可逐渐加重,甚至出现明显中枢中毒症状。阿托品中毒可注射拟胆碱药抢救,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或毛果芸香碱等。禁忌症: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可加重排尿困难)。
3、试述头孢菌素各类的基本特点。代表药物
基本特点
第一代头孢 头孢噻吩 头孢唑啉 头孢氨苄
1.对G+菌和G-球菌敏感,G-杆菌不敏感。2.耐青霉素酶,不耐头孢菌素酶
3.肾脏毒性大,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第二代头孢 头孢呋辛 头孢克洛 头孢孟多
1.对G+、G-球有作用,对G-杆有效,厌氧有效,绿脓无效。2.可耐青霉素酶,也可耐头孢菌素酶。3.分布同青霉素G。
4.毒性、过敏、肾毒性小,应用于耐药阳性菌和阴性菌。第三代头孢 头孢噻污 头孢曲松 头孢他定
1.对G+菌不如一代,对G-菌作用强,对绿脓有效。2.能耐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
3.肾毒性小,有二重感染,应用于严重感染(绿脓、败血症、脑膜炎)。第四代头孢 头孢匹罗 头孢吡肟 耐酶阴性菌
4、氯丙嗪能阻断哪些受体?其后果如何?
(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而发挥较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2)小剂量氯丙嗪阻断延髓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可对抗DA受体激动药去水吗啡引起飞呕吐反应。(3)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可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4)阻断M胆碱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5)阻断结节-漏斗系统中的D2亚型受体可促使下丘脑分泌多种激素如催乳素释放因子、卵泡刺激素释放因子、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和ACTH等。
5、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可引起哪些后果?
阿司匹林抑制COX-1和COX-2,抑制了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产生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通过抑制PG合成,能减轻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迅速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2)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低浓度阿司匹林能使PG合成酶(COX)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失活,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高浓度阿司匹林能直接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了前列环素(PGI2)合成。PGI2是TXA2的生理对抗剂,能促进血栓形成。
6、试述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1)肾毒性:急性近曲小管变形、坏死。尿中可见蛋白、管性、红细胞,重者见氮质血症。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剂量疗程成正比。2.耳毒性:表现:前庭功能损害、耳窝神经损害。原因:药物在内耳外淋巴液蓄积,毛细胞受损。预防:观察,依肾功调整剂量,疗程<14天。3.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肌无力,常见静滴或腹腔给药。原因:乙酰胆碱释放受阻。抢救:钙剂或新斯的明。4.过敏反应:嗜酸性细胞增多、皮疹、药热和过敏性休克。
7、试述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特点及临床意义
特点: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初期,能增高血管的紧张性、减轻充血、降低毛血管的通透性,同时抑制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在炎症后期,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防治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临床意义:(1)严重急性感染:在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可用糖皮质激素作辅助治疗。因其能增加机体有害刺激的耐受性,减轻中毒反应,有利于争取时间,进行抢救。(2)抗炎治疗及防治某些炎症的后遗症:如果炎症发生在人体重要器官产生粘连和疤痕,将引起严重功能障碍。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性渗出,减轻愈合过程中纤维阻滞过度增生及粘连,防止后遗症发生。
8、何谓肝药酶?其临床特点是什么?
.生物转化的催化酶中非专一性的酶:简称肝药酶。是存在于肝微粒体内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主要的酶是细胞色素P-450,尚有辅酶2(NADPH)及黄蛋白,能转化数百种药物。肝药酶特点: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受先天和年龄、营养状态、疾病、性别影响,受药物诱导或抑制。肝药酶诱导剂与抑制剂:诱导剂,能加速肝药酶合成或增强其活性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合成并降低其活性的药物。如异烟肼、氯霉素。
9、解救有机磷中毒的用药原则是什么?其机理何在?
解毒药应用原则:①须及早、足量、反复地注射阿托品。阿托品能缓解M样症状、中枢症状、大剂量缓解NN受体兴奋症状。但阿托品对NM受体无效。②合用胆碱酯酶复活药。机理:中毒机理:①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复合物。②形成为磷酰化胆碱酯酶。③裂解为单烷氧基磷酰化胆碱酯酶(老化)。阿托品作用机制:竞争性拮抗体内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机理:在体内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使胆碱酯酶复合。基本过程如下:(1)碘解磷带正电荷的季铵氮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的阴离子部位结合。(2)肟基与磷酰基形成共价键。(3)裂解为磷酰化碘解磷定,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此外,碘解磷定也能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然后经肾排出。
10、论述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以及对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
抗菌作用:6 抗菌谱:对细菌G+球菌(链球菌等),G+杆菌(破伤风杆菌),G-球菌(脑、淋球菌)有杀灭作用,对G-杆菌无效;对螺旋体、放线菌有杀灭作用。抗菌作用机制:(1)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与PBPs结合,极致了转肽酶活性。(2)激活细菌自溶系统。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防治:预防:询问过敏史,过敏禁用;皮试,注射临时配制;避免饥饿注射,注射后观察。治疗肌注肾上腺素,其他措施。
11、简述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原理及临床用途?.作用及临床用途:
(1)解热镇痛抗风湿:常用于感冒、发热过高、头痛、肌肉痛、神经痛、月经痛。抗风湿作用显著。是急性风湿热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药物。用药24-48小时后关节剧痛、僵硬、肿胀均有好转,并伴体温降低、血沉减慢。因而也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性治疗。一般用于抗风湿剂量可用到3-5g效果好。(2)影响血栓形成用于手术后血栓(如血管形成术、旁路移植术);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作用原理:阿司匹林及其代谢产物水杨酸对COX-1和COX-2的抑制作用,使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而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使PG合成酶(COX)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失活,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高浓度阿司匹林能直接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了前列环素(PGI2)合成。PGI2是TXA2的生理对抗剂,能促进血栓形成。
12、试比较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有什么不同。名称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激动α和β两种受体。(1)心脏:兴奋β1 心肌—加强收缩性,正性缩率作用,传导系统—传导加快窦房结—心率加快,冠状动脉舒张,增加心肌供血,心脏可强烈兴奋。剂量太大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脏兴奋过强可出现心肌缺氧。(2)血管:主要作用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因此处受体密度高。皮肤粘膜—强烈收缩(α)内脏血管、肾血管—显著收缩(α +少部份β2)脑、肺血管—作用弱,骨骼肌血管—舒张(β2+少部份α),冠状动脉—舒张(心肌代谢产物的作用)。(3)血压:低剂量: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张,舒张压不变或下降,此时适合应激状态的机体能量需要。较大剂量:心脏兴奋加强,血管收缩,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肾上腺素能作用于肾小球旁器细胞β1受体,增加肾素释放,加强血管收缩。(4)支气管:激动β2受体:强烈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5)代谢增加代谢。耗氧↑,糖原分解,血糖↑,脂肪分解,血游离脂肪↑,血钾↑。
1、心脏骤停:
溺水、麻醉、手术意外、药物中毒、传染病等所致,通常心室注射。
2、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时----小血管扩张,通透性↑,血压↓;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一般肌肉或皮下给药,危急时稀释后缓慢注射。为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
3、支气管哮喘: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皮下或肌注,数分钟奏效。
4、与局部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加入局麻药中,可延缓吸收,减少中毒的可能性。鼻、口腔粘膜等出血,用0.1%AD纱球填塞。
去甲肾上腺素
主要要激动α1受体,对β1受体作用较弱,β2无作用。①血管:主要为小动脉,小静脉收缩。收缩强弱顺序:皮肤、粘膜、肾血管、脑、肝、肠系膜、骨骼肌。冠状血管舒张:心脏兴奋、代谢产物(腺苷)的作用。②心脏:可激动β1受体。收缩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加。在整体情况,心率可因血压升高向反射性减慢。过大剂量——心律失常。③血压:可激动β1受体。小剂量:
1、心脏兴奋—收缩压↑。血管收缩不显著—舒张
1、休克:仅限于早期神经原性休克及药物中毒低血压等休克。静滴可维持收缩压(12 kPa左右)。
2、上消化道出血:食道或胃粘膜血管出血时,口服。压,增加不多,脉压↑收缩加强。较大剂量:心脏、血管均兴奋,外周阻力增力。收缩压、舒张压同时增加,脉压比小剂量时变小。④其他:对代谢影响较弱。
异丙肾上腺素
β1和β2激动作用均很强,不激动α。(1)心脏:兴奋。使收缩↑、传导↑、心率↑(2)血管、血压:主要是骨骼肌血管舒张。滴注低浓度:收缩压升高,舒张压略降;滴注高浓度: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明显下降。(3)支气管:舒张,能抑制过敏物质释放。(4)代谢:增加代谢(1)支气管哮喘:喷雾,舌下给药。(2)房室传导阻滞(3)心脏骤停
(4)感染性休克:血容量补足,外周阻力高、心输出低者
13、试述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
【抗菌作用】1.抑制蛋白质合成。①始动阶段——70S始动复合物抑制。②延伸阶段——抑制30S亚单位,合成无功能蛋白质。③终止阶段——阻止释放因子入A位及70S复合物解离。2.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体内过程】①吸收,口服很难吸收,仅作肠道消毒用。全身给药多采用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②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低。在大多数组织中浓度都较低,脑脊液中浓度不到1%,即使在脑膜发炎时也达不到有效浓度。而在肾皮质和内耳内、外淋巴液中浓度较高。③消除,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t1/2约为2~3 h,肾衰竭患者可延长20~30倍以上,从而导致药物蓄积中毒。
【不良反应】①肾毒性:急性近曲小管变形、坏死。尿中可见蛋白、管性、红细胞,重者见氮质血症。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耳窝神经损害。②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肌无力,常见静滴或腹腔给药。原因:乙酰胆碱释放受阻。③过敏反应:嗜酸性细胞增多、皮疹、药热和过敏性休克。
14、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特点和作用原理。
特点: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初期,能增高血管的紧张性、减轻充血、降低毛血管的通透性,同时抑制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在炎症后期,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防治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原理: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是基因效应。激素作为一种脂溶性分子,易于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进一步通过影响基因转录,改变介质相关蛋白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包括(1)对炎症抑制蛋白及某些靶酶的影响;(2)对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影响;(3)对炎细胞凋亡的影响。
15、简述β受体阻滞剂抗高血压的作用机理。
(1)减少心输出量:阻断心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而发挥作用。(2)抑制肾素分泌:阻断肾小球旁部位的β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动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阡陌β2受体,消除正反馈作用,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4)中枢性降压:阻断血管运动中枢的β受体,从而一直外周交感神经张力而降压。(5)促进具有扩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生成。
16、简述β受体阻滞剂的主要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轻度腹泻。过敏反应:皮疹等症状。严重的是抑制心脏功能: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心衰。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肢端循环障碍:间歇性跛行,雷诺氏现象。脂溶性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禁忌症:慎用:肝肾功能不良,心肌梗死,糖尿病病人。禁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病人。
17、试分析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的利弊及对其不利作用的预防 利
弊
对炎症初期的抑制作用抑制炎症的病理反应,缓解炎症的症状无抗菌作用且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对感染性炎症可导致炎症的扩散
对炎症后期的抑制作用能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炎症后期引起的疤痕和粘连缓慢伤口的愈合
预防: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因其能造成骨质疏松,故应补充维生素D及钙盐。细菌感染:原则上限用于严重感染并伴有明显毒血症者。目的:消除集体有害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迅速缓解症状,防止脑出血。注意:合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一般不用,严重感染可以缓解症状,抑制剧烈炎症反应的病理损害。真菌感染:禁用。
18、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不良反应:(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2)诱发和加重感染(3)消化系统并发症(4)骨质疏松,缓解伤口愈合(5)肌肉萎缩,延缓生长(6)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7)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8)反跳现象(9)神经精神异常(10)白内障,青光眼
禁忌症:(1)抗生素不能控制的病毒,真菌等感染(2)活动性肺结核(3)胃十二指肠 溃疡;严重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4)角膜溃疡(5)骨质疏松,孕妇,创伤及手 术恢复期,骨折。(6)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7)严重的精神病和癫痫(8)心功能不 全者。
19、苯巴比妥过量应用引起急性中毒应如何抢救?
(1)洗胃,导泻。(2)维持互相、循环系统。(3)静脉滴注碳酸氢钠。(4)血液透析。20、何药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其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兴奋心脏,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
21、联系肝素和香豆素药的作用机理,比较其凝血作用及对血栓栓塞性疾病应用的特点。肝素
香豆素药
作用机理
与带正电的ATⅢ的赖氨酸残疾形成可逆 性复合物,使其构型改变,充分保留其 活性中心,加速其对凝血因子Ⅱa、Ⅶa、Ⅸa、Ⅹa等的灭活;抗血小板聚集
抑制肝脏维生素K环氧还 原酶,从而抑制了维生素K 的再利用,产生抗凝作用。
治疗特点
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DIC、体外抗凝、缺血性心脏病
防止血栓形成和发展,心 肌梗死的辅助用药,风湿 性心脏病、髋关节固定术、人工置换心脏瓣膜手术后 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
22、在拟肾上腺药中,何药被认为是理想的抗休克药?为什么?
.多巴胺。因为它能兴奋心脏β1受体,并可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使心肌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加,他还能激动血管的α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治疗量的多巴胺可使收缩压升高,但对外周总阻力几乎无影响,大剂量的多巴胺可明显兴奋心脏和收缩血管,使外周阻力 升高,血压明显上升。
23、从化学结构的特点理解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差异
氧桥具有中枢镇静作用,而羟基又可使中枢镇静作用减弱。东莨菪碱具有氧桥,故此它 的中枢镇静作用最强;阿托品与山莨菪碱均无氧桥,山莨菪碱比阿托品多一个羟基,故 中枢镇静作用最弱。
24、治疗个性癫痫应如何选药? 强直-阵挛性发作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抗痫灵、丙戊酸钠 失神性发作
乙琥胺、氯硝西泮、丙戊酸钠、三甲双酮 精神运动性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丙戊酸钠 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氯硝西泮、苯巴比妥、丙戊酸钠
25、阿司匹林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机理与应用。(剂量)
阿司匹林能对抗血栓形成,能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烷A2(TXA2)的生成,有抗血小板聚 集与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1)较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也能抑制血管壁中的环氧酶,PGI2是TXA2生成的拮抗剂,它的合成减少可促进血栓形成。(2)应用小剂量(40-50mg)。阿司匹林能预防冠状动脉与脑血管血栓的形成。大剂量(>5g/日)或长期服用,还能抑 制凝血酶的形成,延长凝血时间。
26、强心苷和拟肾上腺素药对心脏的作用机理有何异同点(作用机理、心输出量、心肌耗 氧量、心率)?拟肾上腺素药是否可以用于CHF的治疗?为什么? 列表比较如下 强心苷
拟肾上腺素
作用机理
抑制钠钾-ATP酶,使钠减少钙增加
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其兴奋
心输出量
正常:不变;衰竭:增加
α受体激动剂:不变或稍降低; α、β,β,α、β、多巴胺 受体激动剂:均上升
心肌耗氧量
正常:上升;衰竭:下降
上升
心率
上升
α激动剂:下降;α、β,β,α、β、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大 剂量):均上升
拟肾上腺素药不能用于CHF的治疗,因其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加重。
27、简述强心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疲倦、失眠、瞻望、幻觉等,偶见惊厥。(3)视觉障碍:黄视、绿视及事物模糊。(4)心脏反应: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律过缓等。
28、哪些药物是留钾利尿药?哪些药物是排钾利尿药?
.留钾利尿药:低效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排钾利尿药:高效利尿药:呋塞米。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
29、简述磺胺类药无的肾损害的原因及不良反应的预防
某些磺胺类药物及其乙酰化物肾脏排泄时尿中浓度很高,再偏酸性尿液中溶解度降低,易在尿路析出结晶,刺激肾脏引起蛋白尿,血尿,尿痛,尿少甚至尿闭等症状。
预防:(1)口服(2)使用期不可过长(不大于7d)(3)嘱病人多饮水(尿量大于1500ml/d)(4)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5)脱水、休克、尿少的病人应该慎用、禁用(6)同服用等量的碳酸氢钠,使尿液成碱性,以增加其溶解度。30、比较ACEI和AngⅡ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作用的异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作用环节
对缓激肽的影响
ACEI
通过抑制ACE而使AngⅡ生 成减少,但不能抑制AngⅡ
生成的非ACE途径,对AngⅡ的拮抗作用不完全
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通过抑制RAAS系 统而发挥抗高血压 作用
AngⅡ
直接阻滞AT受体,对AngⅡ 的拮抗作用完全 无影响
31、为什么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可增强疗效,减小不良反应?
普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具有β受体阻滞作用,可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但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射血时间延长,心排血不完全,心室容积扩大又可增加心肌耗氧量。硝酸甘油是硝酸酯类药物,可通过静脉和动脉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心肌的氧供,但可反射性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耗氧量,缩短心肌舒张期冠脉灌注时间的不利于心绞痛治疗的反应。合用可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而前者可抵消后者的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后者抵消前者多大心室容积等缺点,从而达到增强疗效,减轻不良反应的目的。但良药同时应用时应注意剂量,都应适当减量。
32、何谓“阿托品化”?
四肢温暖,面色潮红,心率较前加快,瞳孔中度扩大,肺底湿罗音消失,意识恢复,有轻度兴奋表现。
33、简述引起强心苷药物中毒的诱因。
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心肌缺血缺氧,肾功能不全,高龄及不合理药物联用。
34、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2)诱发和加重感染(3)消化系统并发症(4)骨质疏松,延缓伤口愈合(5)肌肉萎缩,延缓生长(6)心血管系统并发症(7)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8)反跳现象(9)神经精神异常(10)白内障、青光眼
35、抢救有机磷酯类中毒的措施有哪些?主要有哪些抢救药?试述机理。
.一般措施:清除毒物:洗胃、导泻、清洗皮肤。
未曾呼吸循环系统机能,抗惊厥。
应用特殊抢救药:M受体阻滞剂(达“阿托品化”)抢救药:阿托品,AchE复活药
机理:阿托品能竞争性拮抗体内Ach对M胆碱能受体的激动作用,较大剂量也有阻断 神经节N1的作用。故可有缓解有机磷酯类中毒时出现的循环衰竭的危重症状。解磷定+磷酯化胆碱酯酶→磷酰化解磷定(无毒)+AchE(恢复活性)
36、对于稳定型、不稳定型和变异型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哪种,不适用于哪种? 为什么?
.适用于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而不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因为其对前两种,可减少 发作次数,对板油高血压和快速性心律失常者效果更好,但对于变异型心绞痛,因本药 阻断β受体后使α受体作用占优势,易致冠脉痉挛,从而加重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肌 缺血症状,故不宜应用。
37、复方新诺明(SMZco)是SMZ和TMP的复方制剂,试述两种药制成复方制剂的依据。
.磺胺甲基异噁唑(SMZ)是磺胺类药,磺胺类及甲氨苄啶的都是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 谢而一直细菌的生长繁殖而发生抗菌作用的。磺胺类药物的结构与PABA相似,可与其 竞争二氢蝶酸合成酶,妨碍其合成,进而四氢叶酸的合成,影响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 细菌的生长繁殖。甲氨苄啶主要是机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
38、试述肝药酶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试述应如何合理用药。
.特点:
1、专一性很低
2、活性有限
3、数种药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现象
4、受遗 传、生理和病理因素影响
5、某些药物可影响肝药酶的作用。合理用药:
1、当药量过 大,超过肝药酶的活性极限,则药物清除缓慢,容易造成中毒反应,不能通过增加剂量 来提高疗效
2、对肝药酶代谢有影响的高屋对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减量用药,还应考 虑年龄
3、某些药物可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39、试述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试述应如何合理用药。
.特点:
1、结合是可逆的
2、药物暂时是去药理活性
3、具有饱和现象
4、药物与血浆 蛋白结合率不同,可发生竞争性置换现象
5、受胜利、病理因素影响。合理用药:
1、血浆蛋白结合力低的药物用量过大则游离型的药物浓度过高,易造成毒性反应。
2、同 时应用两种以上的结合型药物应注意调整剂量
3、肝硬化患者应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药 物时应减量。
40、简述强心苷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目的及作用机理
.目的:减慢过快不规律的心室率。作用机理:抑制房室传导,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使较多的冲动不能穿过房室结下传到心室而隐匿在房室结中,减慢心室率,从而改善心 室的泵血功能,增加心输出量,环节和消除心房颤动时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41、熟悉吗啡的禁忌症及机理 禁忌症 机理
分娩止痛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通过胎盘或乳汁抑制胎儿或新生儿呼吸,同时还能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 作用而延长产程
支气管消除及肺心病患者禁用
抑制呼吸及肺心病患者禁用
颅脑损伤患者禁用
可导致颅内压升高
肝功能严重减退者禁用
因其经肝脏代谢
42、治疗严重感染时,β-内酰胺类和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β-内酰胺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类抗生素合用是否合理?并从药物的作用机理对所作出的判断作出解释。β-内酰胺类和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是合理的,因为β-内酰胺类是繁殖期杀菌剂,起作用机理是(1)抑制转肽酶的活性,干扰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2)继发细菌细胞壁自溶酶的活性,导致菌体细胞裂解而死亡;氨基苷类是静止期速效杀菌剂,起作用机理是干扰细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使细菌细胞膜缺损,膜通透性增加。故两药合用时,无论细菌处于繁殖期还是静止期,都会被有效杀灭。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是不合理的,因为大环内酯类属于抑菌剂,其作 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β-内酰胺类是繁殖期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1)抑 制转肽酶的活性,干扰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2)继发细菌细胞壁自溶酶的活性,导 致菌体细胞裂解而死亡。若合用则会使细菌处在静止期而使β-内酰胺类药无法发挥杀 菌作用,故两药不宜合用。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合用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 两种药的作用机制相同,故此合用会相互竞争,产生拮抗,增加不良反应,故不宜合用。
43、简述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原则及依据
.原则
依据
早期
结核病早期病灶部位血液供应丰富,药物容易渗入病灶达到有效浓度,同 时早期病灶内结核分支杆菌生长旺盛,对药物敏感,此外早期病人抵抗力 强,故早期用药可获得较好疗效。
规律
不规则的用药,如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剂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 因,且容易产生耐药性或导致复发。
全程
适量
联合
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并可交叉消灭其他药物耐药的菌 株。联合用药一般在异烟肼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药物,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 度合用两种、三种或四种药物,一般至少应用两种药物合用,但毒性相似 的药物不宜合用。
44、简述以下药物的作用机理: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氯丙嗪、各类利尿药、各类抗高血 压药、强心苷类、各类抗心绞痛药、各类抗菌药。
.镇痛药:模拟内源性镇痛物质(内阿片类)与阿片类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解热镇痛药:作用部位在外周,并能抑制炎症部位环加氧酶与前列腺素酶的合成。其特 点是只有轻度的镇痛作用,对创伤引起的剧痛与胃肠道绞痛无镇痛作用,主要用于持续 性钝痛,一般不成瘾。
.氯丙嗪: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中脑皮质通路的DA受体(D2受体),抑制网状结构,阻断该系统的α受体,阻滞中枢的H1受体(维持觉醒中枢醒觉),抑制边缘系统;抑制 体温调节中枢,使体外调节中枢功能失灵;主要用于癌症、放射病、尿毒症、药物引起 的呕吐,对晕动病无效,还用于顽固性呃逆。小剂量阻断CTZ的DA受体,大剂量抑制 呕吐中枢。
.利尿药: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抑制钠钾二氯共同转运系统。中效利 尿药: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近端,抑制钠氯共同转运系统。抵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 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因其与醛固酮结构类似,与其竞争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细胞浆 内的醛固酮受体,产生留钾排钠的利尿作用。.抗高血压药(注意这里的分类可能与教材上不同)
种类
分类
代表药
作用机理
利尿降 压药
氢氯噻嗪
1)排钠利尿,使细胞外业及血容量减少是用药初 期的降压机制2)长期应用使体内轻度缺钠,小 动脉细胞低钠,通过那该交换机制减少该内流,降低细胞内钙,使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等 加压物质的反应性减弱并能诱导血管壁产生激 肽、PGE2等扩张血管物质,从而降压。
肾素-血
血管紧张 卡托普利
抑制整体、血管局部饥饿肾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 管紧张 素系统(RAS)抑制药
素转化酶 抑制药(ACEI)
Ⅱ(AngⅡ)的形成,从而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 下降,使醛固酮分泌减少,减轻水钠潴留,减少 激肽的降解,使NO和PG生成增加,扩张血管,最终降压。
血管紧张 素Ⅱ受体 拮抗药
氯沙坦
选择性阻断AT1受体,对抗AngⅡ引起的血管收缩 及促进醛固酮分泌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肾素抑制 药
瑞米吉伦
通过各种途径减弱肾素活性,进而抑制AngⅠ的 形成。
肾上腺 受体阻 滞药
β受体阻 滞药
普萘洛尔
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分泌;降低外周交感神 经活性;中枢性降压;促进局有扩血管作用的前 列环素生成。
α1受体 阻滞药
哌唑嗪
选择性阻断突出后膜的α1受体,血管平滑肌舒 张,血压下降。
α、β受 体阻滞药
拉贝洛尔
竞争性阻断α
1、β受体,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钙通道 阻滞药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阻滞钙通道,阻止钙进入血管平滑肌、心肌细胞 内,心肌收缩力降低,小动脉平滑肌松弛,血压 下降。
交感神 经抑制 药
中枢性抗 高血压药
可乐定
激动血管运动中枢突出后膜的α2受体和延髓的 I1-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是其主要的 降压机制,激动脑内阿片受体,促进内源性阿片 肽的释放,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及 其相邻的咪唑啉受体,通过负反馈抑制去甲肾上 腺素的释放;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肾素释 放减少,从而使血压降低。
外周交感 神经抑制 药
利血平
与囊泡膜上的胺泵-(镁-ATP酶)成难逆性结合,抑制其摄取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耗竭递质,交感神经传到受阻,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血管扩 张药
直接扩血 管药
肼屈嗪
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内流或释放,直接扩张小 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
.强心苷类:与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钠钾交换减少,细胞 内钠增多,此时通过钠钙交换而使细胞内的钠下降,钙量增加,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抗心绞痛药:
分类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缺血区心肌供血
硝酸酯类
扩张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室壁张力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动脉降低心肌射血阻力,减少心脏做功而减低心肌耗氧量。
增加心内膜下的血液供应:由于扩张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室壁张力,减小了对心内膜血管下的压力;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和侧支循环,增加对缺血区的血液灌注;开放侧支循环。
β受体阻滞剂
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少心
使非缺血区的血管阻力增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而发挥作用,改善心肌代谢。
高,而缺血区的血管则由于缺氧状态呈现代偿性扩张状态,促使血液更多的流向缺血区;减慢心率而 延长心脏的舒张期,增加冠脉的灌注时间,有利于血液向缺血区流动。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从而增加全身组织包括心脏的供氧。
钙通道阻滞药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神经末梢的神经递质释放,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扩冠;亦可开放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拮抗心肌缺血时儿茶酚胺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利于保持冠脉通畅、保护缺血心肌细胞:阻滞钙离子内流而减轻“钙超载”。
.抗菌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或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 成、抑制细菌DNA和RNA的复制和合成、抗叶酸代谢。
45、熟悉各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例如:哌唑嗪引起首过效应、氯丙嗪引起椎体外系不良 反应、ACEI引起刺激性干咳等等。
.阿托品:便秘,呼吸麻痹(严重);口干;视力模糊;心悸;皮肤潮红;体温升高;烦 躁不安,多言,谵妄,幻觉,惊厥,昏迷。
.异丙肾上腺素:头晕,心悸,皮肤潮红,大剂量时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室颤。.β受体阻滞剂: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轻度腹泻;过敏反应:皮疹等症状;严重的 是抑制心脏功能: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心衰;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肢端循环障碍:间歇性跛行,雷诺氏现象;脂溶性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氯丙嗪:麻痹震颤、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型运动障碍、恶性综合征。.阿司匹林:凝血障碍。
.高效利尿药:水和电解质紊乱、耳毒性、胃肠道反应、高尿酸综合症、过敏等。.中效利尿药:电解质紊乱、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高尿素氮血症、血钙升高、加重肾 功能不良、过敏等。
.低效利尿药:消化道反应、头痛、困倦、精神错乱、高血钾、性激素样副作用。.利血平:抑郁症。
.肼屈嗪:系统性红斑狼疮。.哌唑嗪:“首剂现象”。.ACEI:刺激性干咳。
.强心苷类不良反应同中毒反应。.硝酸酯类:搏动性头痛、皮肤潮红、眼内压升高。.抗凝血药:自发性出血。.Vk:类似过敏反应的症状。
.抗纤溶药:胃肠道反应、头晕、耳鸣、瘙痒、红斑、血栓形成。
.糖皮质激素:炎症初期:无抗菌作用且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对感染性炎症可导致炎
症的扩散;炎症后期:缓慢伤口的愈合;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消化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延缓生长;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反跳现象;神经精神异常;白内障、青光眼。
46、熟悉各类抗菌药物作为首选药的应用、主要不良反应。药物类别
代表药物
应用
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
第一代:敏感的G-菌第二代:敏感的G-菌第三代:敏感的G-菌、金葡等G+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结核杆菌。
(1)胃部不适、消化不良、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头痛、失眠,眩晕等神经系统反应,严重时可以出现复视,抽搐,神智改变和幻觉(3)过敏症状,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和皮疹,发生率低,个别病人出现光敏性皮炎(4)不宜用于妊娠期妇女和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小儿。因为药物可以分泌于乳汁,乳妇应用时停止哺乳。
磺胺类
磺胺甲基异噁唑
流脑,泌尿、呼吸系统感染,肠道感染,全身心敏感菌感染 泌尿系统损害、过敏反应、血液系 统反应、肝损害、其他如恶心、头 痛、头晕、乏力、呕吐等
硝咪唑类
甲硝唑
阴道滴虫、G+和G-厌氧菌
口腔金属味、恶心等消化症状、头 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等。
青霉素类
青霉素G
G+球菌、G+杆菌、G-球菌、螺旋体
过敏性休克、局部刺激、赫氏反应
头孢菌素
头孢氨苄
第一代:G+菌特别是耐药金葡。第二代:G-首选药。第三代:耐药的G-菌严重感染。第四代: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或无效的严重感染。
过敏反应如皮疹,偶见过敏性休克;严重出血;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肝损害;二重感染;肾损害;大剂量偶发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大环内酯
红霉素
耐药金葡及对青霉素过敏者,首选治疗军团菌病、空肠弯曲菌肠炎、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及衣 原体引起的婴儿肺炎等。
消化道反应、血栓性静脉炎、肝损害、药物热、荨麻疹、耳毒性、心脏毒性、偶见菌群失调、伪膜性肠炎、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
G+菌,各类厌氧菌,部分需氧G-菌,支 原体
胃肠道反应、伪膜性肠炎、变态反 应、偶见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 少,肝肾功能异常,神经肌肉阻滞,静脉炎。
氨基糖苷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G-杆菌
第八对颅神经损害、肾损害、变态 反应、神经肌肉阻滞、面部口唇砝 码、周围神经炎。
附录:药理学部分考点整理 肝药酶的特点:专一性低。
.新斯的明禁用机械性肠梗阻的病人。
.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抗阿托品中毒:毛果芸香碱。抗阿托品中毒外周症状:新斯的明。抗阿托品中毒中枢兴奋症状:地西泮。
.能反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药物: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妥拉唑啉,酚苄明)。.肾上腺作素作为抗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的药理依据是:收缩小动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心功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过敏介质释放。.普萘洛尔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甲亢。
.普鲁卡因不用于表面麻醉,可用浸润传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利多卡因应用最多,也可治疗心律失常。
.地西泮可与GABA受体-Cl-通道复合物结合,结合后可增加GABA与GABA受体的亲和力,增加Cl-通道开放频率。
.氯丙嗪的椎体外系反应是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样受体。
.椎体外形反应是:麻痹震颤、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吗啡类镇痛药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限制是因为具有成瘾性。.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环氧酶COX,阻止PG生成。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的机制:小剂量抑制TXA2生成。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水杨酸反应、过敏反应、凝血障碍。.阿司匹林的作用:解热镇痛抗风湿。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作用:解热镇痛。保泰松:抗风湿。
室性心律失常首选:利多卡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首选:维拉帕米。
普萘洛尔: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钠通道阻滞药):促进钾外流,抑制钠内流。.基础降压药的利尿药是:氢氯噻嗪。
.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利尿、降血压、治疗尿崩症。.治疗高血钙:呋塞米降低血钙抑制钙的重吸收。.治疗尿钙结石:氢氯噻嗪促进钙的重吸收增加血钙。.卡托普利是抑制ACE使AngⅡ减少。
.强心苷对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衰和房颤、房扑效果良好。
强心苷的不良反应有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和异丙嗪。其机制为:抗外周组胺H1受体,松弛平滑肌、收 缩扩张的血管。
.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其机制是:竞争性阻断H2受体,抑制组胺及其他原因引起 的胃酸分泌。
.茶碱类的作用是止喘、强心、利尿,对急慢性哮喘均有效。茶碱使支气管平滑肌内cAMP、cGMP均增加。
.对于严重感染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必须合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原因是:由于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了机体 的防御功能。
糖皮质激素的停药反应有: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和反跳现象。
.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
青霉素抗菌谱:G+球菌、G+杆菌、G-球菌、螺旋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破伤风杆 菌和梅毒。
.肺炎支原体的治疗选择:红霉素、四环素。军团菌的治疗选择:红霉素。
这里的记忆方法是:支援红军。即支原体和军团菌首选红霉素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骨髓炎的治疗选择:林可霉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麻痹、过敏反应。氨基糖苷类毒性最小的是庆大霉素,抗菌谱最广的是阿米卡星。
.斑疹伤寒的治疗选择:四环素。
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刺激、二重感染、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儿童禁用四环素的原因是:抑制了骨骼和牙齿的生长。
.伤寒、副伤寒的治疗:氯霉素。氯霉素的不良反应:粒细胞下降。故须定期查血象。.喹诺酮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阻碍细菌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磺胺类:抑制二氢叶酸合酶。
.甲氧苄啶:(TMP):抑制二氢叶酸环氧酶。
.甲硝唑的应用:抗阿米巴原虫、抗阴道滴虫、抗破伤风梭菌、抗厌氧菌。.异烟肼的作用机制:抑制分支菌酸的生物合成。
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炎(可以补充VitB6治疗)、肝脏毒性(快代谢型病人敏感)
.利福平的机理:抑制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
.作用于M期的抗肿瘤药:长春碱类药物,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甲氨喋呤.青霉素的机制: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菌细 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同时借助细节的自溶酶,溶解产生抗菌作用。
细菌的青霉素抗药性机理:产生水解酶、与药物结合、改变PBPs、机制细菌细胞壁粘 肽的合成、增强药物的外排、缺乏自溶酶。
抗菌谱:G+球菌:如链球菌、不耐药的金葡等。G+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 风感觉、产气荚膜杆菌等。G-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还有螺旋体、放线菌等。.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基因效应,为一种脂溶性的分子,易于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与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影响基因转录,改变介质相关蛋白水平进而对炎 症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降低血管通透性,同时抑制白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缓解红肿 热痛等局部症状。后期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赠送和肉芽组织的增生,防止粘连和瘢痕形 成,减轻后遗症。.万古霉素:
.抗菌活性:繁殖期杀菌剂
.抗菌谱:G+、尤其是MRSA和MRSE
.抗菌机制: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结合,阻断细胞壁合成,造成细胞壁缺陷而杀菌。.临床应用:仅用于严重G+感染,尤其是MRSA、MRSE和肠球菌属所致感染。可用 于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口服可用来治疗伪膜性肠炎。.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
第三篇:干细胞消化总结
1.对于消化的问题真的是个经验的活,不同细胞消化后呈现的状态也不太相同。一定要一边消化(一般都会放置于37度、5%CO2的培养箱中若干分钟,依细胞的不同而不同),一边在镜下观察,如MEF一般胞质回缩、细胞间隙增大,即认为消化完全,终止消化;hESc则是在观察到克隆边缘透亮并卷起,即消化完成。
2.在消化完成后的吹打,一定要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缓慢吸取,向外吹时要在枪头中留有少部分液体,这样可避免气泡的产生,也不影响镜下观察!
3.胰酶的存放条件,别反复冻融,可以分装到小的离心管中冻存,用时置于4度,但合理安排实验,尽快用完!
4.其实对于消化细胞是个细心活,你提到网上说法的多样性,一方面是由于细胞类型的差异:有些干细胞,像MSC类的比较娇贵,细胞消化时间要短且胰酶的浓度要低些;像上皮样细胞,贴壁能力比较强,消化时间室温下要长些,但一般不会超过5min,0.25%胰酶浓度足矣,镜下观察细胞回缩变圆轻轻拍打瓶身,大部分细胞有飘起就可以中止消化了。这个要根据你样的细胞生长特性来决定。至于中和消化液,也是根据消化酶来选择的。我们一般使用胰酶就是用含10%血清培养液中止,也有些实验室使用其他的酶,就用Hank's 或是DPBS稀释
第四篇:全科重点总结
全科重点总结
1、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健康促进;②预防保健;③合理治疗;④社区康复。
2、全科医学的服务内容:①预防;②治疗;③康复;④保健;⑤健康教育;⑥计划生育。
1、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2、WONCA的含义:世界家庭医生学会(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Academies,and Academic Associa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Family Physicians,简称WONCA;又名World Organization of Family Doctors)于1972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它是全世界全科/家庭医师的学术组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社区卫生方面的高级顾问与工作伙伴。总会每三年召开一次世界大会,为全科/家庭医师提供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的讲坛。中国于1994年成为WONCA的正式成员国。
3、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①基础医疗保健;②人性化照顾;③综合性照顾;④持续性照顾;⑤协调性照顾;⑥可及性照顾;⑦个体-群体一体化的照顾;⑧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⑨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⑩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要求每条能用一句话解释)
4、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书P21~22(了解,可能会有选择题)
1、全科医学发展简史:通科医生诞生于18世纪的美洲,而命名于19世纪的欧洲。
2、全科医学的产生基础:①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②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③医学模式的转变; ④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⑤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
3、人口老龄化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4、新的医学目的:①预防疾病损伤,促进维持健康;②解除疾病引起的痛苦;③治疗照顾患病与无法治愈者;④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1、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①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2、“疾病”、“病患”、和“患病”的不同概念:(了解,可能出选择题)①disease译为“疾病”,是医学术语,指可以判明的人体生物学上的异常状况,可以从体格检查、化验或其他特殊检查加以确定。②illness译为“病患”(有病的感觉),指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判断,认为自己有病,可能确实有病,也可仅仅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③sickness译为“患病”,指一种社会地位,即他人(社会)知道此人现处于不健康状态。
3、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①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②连续性问题的管理;③预防性照顾;④改善求医遵医行为。
4、遵医行为的影响要素4“M”:①misunderstanding;②motivation;③medication;④money。
1、家庭的类型:(1)核心家庭;(2)扩展家庭:①主干家庭;②联合家庭;③其他类型家庭。
2、家庭的内在结构(了解):①家庭的权力结构;②家庭角色;③家庭沟通;④家庭的价值观。
3、家庭生活周期的定义、阶段:家庭遵循社会与自然的规律所经历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即为家庭生活周期(family life cycle)。
根据家庭的功能将家庭分为8个阶段:新婚期、第一个孩子出生期(0~2.5岁)、学龄前幼儿期(2.5~6岁)、学龄儿童期(6~13岁)、青少年期(13~20岁)、孩子离家期(中年期)、空巢期和退休期。
4、家庭评估的基本资料(了解):①家庭基本资料;②家庭结构(家系图);③家庭圈;④家庭功能;⑤家庭资源。
1、社区(community)的定义: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区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定义、内容: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Community Oriented Primary Care,COPC):是基层照顾的一种模式,它是把以个人为单位、诊疗为目的的基层医疗与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相结合的基层照顾工作。
COPC实践内容:①确定社区及社区人群;②评价社区人群健康状况;③确定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并制定社区干预计划;④计划实施;⑤计划评价;⑥②~⑤的循环。
3、社区诊断的定义:社区诊断(community diagnosis)是一个通过客观的科学方法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以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社区内的组织、结构、政策、资源现状进行确定的过程。
1、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定义、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是以发现和解决个人、家庭、社区的疾病与健康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对各种问题进行诊断、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确定健康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诊疗措施,以实现对各种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有效治疗和照顾。
原因:①大部分健康问题处于早期或未分化阶段;②很多持续的或一过性的症状来就诊,无法立即做出诊断;③有些健康问题不属于疾病范畴;④家庭和社区群体中也存在健康问题;⑤并不排除对疾病的诊断。
1、临床预防医学的定义、主要内容:临床医学(clinical preventative medicine)是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疾病发病和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价和预防干预来实施的,是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的个体化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临床预防医学的主要内容:①健康咨询;②免疫接种;③疾病筛检;④化学预防;⑤病人教育。
2、周期性健康检查的定义:周期性健康检查(periodic health examination)是针对来就诊的病人而由医生根据其年龄、性别、职业等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体设计的健康检查计划。周期性健康检查的优点:①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设计,效率高、效果好;②利用病人就诊时实施、省时、省力,还可节约医疗费用;③可普及性强,能应用到社区的每一位居民;④问题处理及时,全科医生对发现的问题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恰当的方式与病人联络;⑤健康检查的结果可以丰富病人的病史资料,特别适用于慢性病的防治。第十章 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1、问题描述及进展记录的SOAP形式:
S(subjective data)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患病史、家族史、社会生活史等,尽量按病人的陈述来记录。
O(objective data)代表客观资料,记录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所观察到的数据,包括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诊断以及病人的心理、行为测试结果等。
A(assessment)代表评估,是问题描述的关键部分,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预后等。
P(plan)代表对问题的处理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计划。
1、医患关系的定义: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行医者与患者的关系。这是一种个体关系,属于传统医学道德研究的内容,也是最古老的医疗人际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的群体与以患者及其家属等为一方的群体之间的医疗人际关系。这是一种群体关系,属于现代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内容。
2、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①医师权威式;②病人自主式;③医师与病人的道德模式。
1、全科医疗质量的定义:全科医疗质量(quality of general practice)指全科医师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全科医疗服务效果的优劣。
2、全科医疗质量的要素:①全科医疗基础质量;②全科医疗环节质量;③全科医疗终末质量。
3、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管理循环充分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的核心思想,它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Deming)提出,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所构成,简称PDCA循环。
第五篇:超全的论文格式总结
附件E1
唐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按照我院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结构及要求
1.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组成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由下列内容组成:①题目申报表;②任务书;③开题报告;④中期检查表;⑤毕业设计(论文)文本;⑥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评议书;⑦答辩委员会意见;⑧指导记录等。以上所列资料均应按教务处设计的模版中所给定的格式,把项目填写齐全。
1.2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的组成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由下列内容组成:
①中、外文摘要;②目录;③正文;④谢辞;⑤参考文献;⑥附录;⑦外文资料翻译。
1.2.1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应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通用的符号和术语。
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
关键词是从设计或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不宜用非通用的符号和分子式。
关键词的个数为3-8个。中、外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1.2.2目录
目录由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应该用“„„„„”符号连接名称与页码。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1.2.3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的正文包括前言(引言)、主要内容、结论三个部分。
正文内容序号为:1;1.1;1.1.1;1.1.1.1等。
1.2.3.1前言(引言)
前言(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内容,对前人工作的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1.2.3.2主要内容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及实验方案的拟定、实施和分析;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及课题得出的结果和讨论等,具体要求如下:
(1)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那些是他人用过的,那些是自己改进的,那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的文字概略地表达。
(2)对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的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的性能,并应对所用装置、仪器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内容或细节内容不必详述。
(3)对于经过理论推导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心,组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
正文中的图、表格按下述要求处理:
正文中的图主要包括曲线图、示意图、图解、流程图、记录图、照片等。
对于图,要有图号及简短确切的题名,图号按顺序编号,并居中置于图下。
对于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使用计算机绘图。
表格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向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要有表格号、表格名及必要的说明,居中置于表格的上方,表格中文字符号的字体应比正文小一号。
1.2.3.3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密,且又容易被人领会;
(2)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他人已有过的结论要少提;
(3)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1.2.4谢辞(致谢)
谢辞(致谢)是对给予帮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1.2.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在写资料出处时一定要亲自核实,不要出现差错。指导者与评阅者应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其真实可靠。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的刊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等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1.2.6附录
为了材料的完整性,编入正文有显过繁,而又能比正文提供更多信息的内容可考虑编写附录。
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正文中所使用公式的推导;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更深入叙述;以备查读所需的辅助性工具或表格;使用的主要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1.2.7外文资料翻译
外文资料翻译要求表述准确,语言通顺,要有标题、署名、正文、著录等项目。
2.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
2.1打印及纸张
根据教务处提供的模版格式,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使用A4规格的纸张打印。
2.2字号及字体
论文题目„„„„„„„„„„„黑体二号
“摘要”字样„„„„„„„„„黑体三号
摘要正文„„„„„„„„„„„宋体小四
关键词„„„„„„„„„„„„宋体小四
论文正文
第一层次的题序和标题„„„黑体三号
第二层次的题序和标题„„„黑体小三
第三层次的题序和标题„„„黑体四号
正文„„„„„„„„„„„宋体小四
页码„„„„„„„„„„„五号居中
3.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
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依次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阅书、答辩委员会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封底等。
教务处
2010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