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场行政诉讼案件听审后的感想
一场行政诉讼案件听审后的感想(精神病人离婚登记案件)
2015年 11月 19日下午,我们法学系组织去了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行政案件的听审,切实了解到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的真实审理过程,以及体会到我国司法工作的权威性。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对行政法学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午2:50准时开庭,先是由书记员宣读法庭旁听纪律,接着审判长、审判员及人民陪审员入庭就座。接下来,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法庭案情陈述、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程序化的审判过程。原告杨雪婚前患精神病,2013年结婚时已经治愈。婚后精神病复发,经过一段时间治愈。丈夫李双常年在外打工,听闻此事,回来以后要求离婚。2015年2月,李双与杨雪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无子女,无财产,杨雪净身出户。此后,杨雪及其父亲提起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状告民政局对患有精神病的杨雪进行了离婚登记,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做出的法律行为无效;状告丈夫李双利用杨雪患有精神病与其离婚,并对婚后共同财产(土地补贴,打工收入)未进行分割。一审败诉,患有精神病的杨雪于审理后走失。二审杨雪父亲代为出庭。
针对行政诉讼,我们认为,民政局在进行离婚登记时,通过观察当事人是否行为正常来辨别精神病人是正确的,行政法规对此并无明确规定(不可能对每个正常人都要求证明自己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登记当天,工作人员认为杨雪表现正常,且离婚双方均未提出杨雪曾患精神病,自然进行了登记。针对民事诉讼,原告杨雪婚前曾患精神病,婚后也曾患精神病。但是丈夫李双认为进行离婚登记期间该杨雪的精神智力状况是正常的,与之进行的离婚登记及其离婚协议应是合法有效的。杨雪父亲认为他的女儿是患有精神病的,作出的法律行为无效,则应该负责举证离婚登记期间的精神智力状况,无法举证或举证不能则承担不利后果。
此次庭审旁听,给予了我极大的感触。一方面:法院认真落实公开制度,依法开展庭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程序合法。法院除涉及法律规定不宜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般都能够公开开庭审理。本次行政诉讼案件就做到了公开审理,使庭审活动程序合法、进行有序、阶段清晰、过程完整,平等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断增强庭审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原告杨雪未出庭,其父亲代为出庭,未聘请律师。父亲为农民,年龄较大,不明白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义务,对于庭审流程,庭审争议焦点,应负举证责任等问题都搞不清楚,试问一个完全不懂法律的人如何赢得官司?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普法问题渐渐凸显出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根本不了解,不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那法律为何存在?
综合本次旁听庭审评议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树立全民统治意识。依靠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切实做到这一点,贯彻执行法律宣传政策。
(二)增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对于广大不懂法的农民群众应该提供基本法律保障。
(三)不断深化审判、检察制度改革,依法履行职责,努力实现司法公正。以及法官的认证,实现查清事实、辨明是非、正确适用法律、秉公作出判决的庭审目的。
本次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旁听,教育我们应该认真学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处理问题,检验行为的正确与错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以上这些都是在书本里、课堂上所触及不到的珍贵财富,我们会铭记于心,认真体味。希望今后还会有同样的实习机会供我们学习。
第二篇:行政听审感想
一场行政诉讼案件听审后的感想
(房屋拆迁案例)
2010年 12月 14日 下午,我们班几位同学一同去了上海
浦东区上海市人民法院庭审,这是我第二次集体去法院参加庭审旁听,参加旁听的除了我们班同学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行政案件的听审,切实了解到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的真实审理过程,以及体会到我国司法工作的权威性。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对行政法学这门学科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为了避免迟到,我们几个女生从学校出发的蛮早的,12:30分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哇,庄严端重的上海市人民法院便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庄严地国徽高高得悬挂在法院大楼的正上部,我们顿时被一股正义凛然的司法权威所渲染着。下午1:40开庭。而我们却来的早,在法院周围闲逛了一下。下午1:40分法院开庭了,先是由书记员宣读法庭旁听纪律,接着审判长、审判员及人民陪审员入庭就座。接下来,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法庭案情陈述、举证质证、辩词查证的程序化的审判过程。法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严肃,不过从他端庄的形象里可以看出一种令人钦佩的风骨和气质。我们安静地坐在法庭里,尊重法院工作人员的安排,遵守法庭审判规则,时刻注意维护自己
作为一名徐师大学生的良好形象,边不停的认真做好记录与反馈,开始听审。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改造和改建的力度越来越大,城镇中房屋拆迁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房屋拆迁中所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进而引发了众多矛盾,由于房屋问题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活,因此极易引发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而现实生活中,有关拆迁纠纷处理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的不尽合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拆迁的混乱,影响了工作的进度。房屋拆迁是指因国家建设、城市改造、整顿市容和环境保护等需要,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现存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进行拆除,对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迁移安置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补偿的活动。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事人双方因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发生了纠纷,经主管机关裁决后,双方当事人却又另行达成协议并已履行完毕的,如何处理该行政裁决就成了一个难题。在双方已经协商处理并已平息纠纷的情况下,而且是拆迁人自愿补偿的,并没有用国家的一分钱,国家没有必要再去挑起已平息的争端。但如何处理此处的行政裁决就成了问题,反而影响到了行政机关的威信。政府是国家利益或者说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由政府做出强制拆迁的命令具有特殊的代表意义和内涵,它表明,此项拆迁不是私益与私益的平衡,而是私益对公益的让步,其中包含有可能的牺牲部分私益而保全公益的成份。而一般商业性开发建设用地的强制拆迁本质上是合同的的执行,是私益之间的冲突。所以只能由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来确认,并由法院来执行。在这里,法院的判决代表公平和正义,是国家居中裁断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纠纷,没有代表公共利益的特殊含义。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加快建设进度,往往越俎代庖,以行政命令方式代替司法强制,肆意扩大行政强制的范围,这样极易造成被拆迁人无法按市场公平的原则与开发商讨价还价,实现自己应得的利益。而开发商则狐假虎威,以政府的名义大发不义之财。
综合本次旁听庭审评议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院认真落实公开制度,依法开展庭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程序合法。法院除涉及法律规定不宜公开开庭的案件外,一般都能够公开开庭审理。本次行政诉讼案件就做到了公开审理,使庭审活动程序合法、进行有序、阶段清晰、过程完整,平等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断增强庭审工作的透明度。
(二)不断深化审判、检察制度改革,依法履行职责,努力实现司法公正。以及法官的认证,实现查清事实、辨明是非、正确适用法律、秉公作出判决的庭审目的。
本次上海市人民法院的庭审旁听,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且不说教育人们要认真学法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仅法庭里上到法官、陪审员、当事人,下到听审人员,在这些人的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以上这些都是在书本里、课堂上所触及不到的珍贵财富,我们会铭记于心,认真体味。希望今后还会有同样的实习机会供我们学习。
听审人员:努尔古丽。哈依纳尔学号:2009112004
班级:09届法学(1)班
第三篇:行政诉讼庭审感想
庭审感想
时间:2015/05/29 地点: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件类型:行政诉讼案件
在5月29日,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的行政诉讼案件庭审观摩教学活动。该次庭审的内容是:”平阳梅溪一次性卫生用品工艺厂与平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案”进行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对于在法学院读书的我来说,对于庭审现场、庭审程序并不陌生。也不是第一次观摩。本着学习的态度、认真的坐在旁听席上听庭审,这次庭审观摩与以往直接看庭审记录相比相比,给我的感受更深刻、更具体。
此次庭审总的来说,我认为庭审程序合法,但是庭前准备并不充分,法庭没有充分考虑到证人不会说普通话的问题,由于没有翻译人员使得庭审过程出现了停滞、不过整体把握得当,思路清晰、引导得当整体效果良好,并注意到了对第三人权益的保护。在此,我仅结合学习中的理论知识和此次庭审观摩的感受,就行政诉讼二审案件开庭审理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谈三点浅显的看法。
一、庭前准备要充分,庭审程序要规范。庭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在整个案件的的前期审理过程中法官控制的都非常好,程序上也没有问题,但是证人出庭后证人不会说普通话法庭竟然没有翻译员翻译,我觉得这是与我学过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法庭的庭前准备不是很充分,在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法庭完全没有想到证人不会说普通话的问题,其次我认为医院的诊断书并不能当证据实用,但是在此次庭审中二审原告以医院的诊断书为证据提交法院虽说最后原告败诉,但是我觉得还是存在问题。
二、庭审中用语要简洁、规范,同时又要便于被告人理解。开庭审理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行政案件的原告人很多文化水平都不高,还可能会有听不懂普通话的,或者连“回避”是什么意思都要另行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审判人员能够精准用语,让被告人既能听明白、又不显得累赘。同时,问话要简洁、明了、直接,这样可以节省有限的庭审时间,有利于快速查明案件事实。这几点在此次庭审中法官表现的的很好。带动了整个法庭的节奏。
三、庭审中法庭主要注意细节,主要有以下三点。
1、要注重对被告人权益的保护。在庭审中,依程序询问被告人是否有补充的意见,是否需要辩护人补充发表意见,尊重和保护被告人的权益,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为被告人依法做出必要的提示。对于一审已经举证质证的证据,没有必要重复举证质证,但是也应当庭询问了被告人是否有异议。对一审的质证认证是否有异议。
2、要注重对庭审节奏和庭审氛围的把握。对于一审已经举证质证的证据,没有必要重复举证质证的,不进行重复举证质证。对于控辩双方对于被告人情绪激动容易失控的情况,审判长要给予提醒,以使被告人及时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保证庭审的顺利进行。
3、要加强引导。对争议焦点的归纳要清晰、有层次感,以便于控辩双方抓住案件的关键问题所在。对于控辩双方都没有正面回应的问题,或者都没有及时注意到的新问题,可以及时归纳总结并以此适当的引导控辩双方。这样就可以避免当新的事实或问题被提出来时,另一方未及时的做出回应,导致事实没有查清,需要第二次开庭的情况发生。从而加重诉累,延长审理期限。
感想:法院在我心中一直都是无比神圣的,去之前心情莫名地特别有些忐忑,说实话,除了电视上见过法官大人外,还真没有见识过现实中的法官大人。也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大法官,是不是真的带着假发,穿着法官袍,一脸的严肃表情。
开庭了,法官席上左右都是陪审员,中间一个法官。一个助理检察员出庭,一个当事人,一个是被告人。让我很惊讶的是,被告人没有家属。由于上午的案子是第三次审理,所以很多细节我们都不是很清楚,今天主要是原告提供损失赔偿很以前的证据,听得我云里雾里的。与我想象的不同,被告没有巧舌如簧,(其实从开庭到结束就只会说“没有”,“同意”)根本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也没有律师辩护。这次法院旁听,我收获还是很大的,第一次见识真正的法庭,第一次见到正式的审判程序,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多去法院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若是只接触书本知识和单纯的法条是没有用的,只有实践经验才会让我们真正成长。
第四篇:云浮市2006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分析报告
云府法报[2007]1号
云浮市2006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案件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78件,受理65件,占申请总数的83%;不予受理13件,占16.7%。案件主要涉及林权、土地权属、公安、工伤、交通、计生、劳动保障、信访、环保等十多个类别。以林权、土地权属、公安、劳动保障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总数的30.8%、16.7%、16.7%、14%。在申请人类别中,申请人为公民的61件,申请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17件,分别占申请总数的78.2%、21.8%。被申请人为县级政府的37件,占47.4%,县级政府部门32件,占41%。在受理的案件中,已审结50件,占受理案件总数的64%,其中维持38件,占审结总数的76%,撤销8件,占16%。与2005相比,案件数量增加,由65件增加到78件,同比增加20%;撤销率下降,由原来的29%下降为16%。
2、全市发生行政诉讼案件39件,其中县级政府应诉19件,占总数的48.7%。复议后应诉27件,占69%。已审结31 件,维持18件,占58%,撤销4件,占12.9%。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件,增加34%。
二、承办案件中遇到的问题
1、复议应诉案件数量及类别增多,案情复杂。新增信访、安监、人事任命、供电、规划许可等复议案件及新增税务、工商、供电等诉讼案件。全年以山林权属、土地权属、公安行政处罚、劳动保障争议案件比例居高。山林权属纠纷案件在化解群众纠纷,防止争议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办案方式及提高案件质量。
2、土地登记发证案件,涉及发证程序、复议期限等问题,案情复杂,处理难度较大。劳动保障复议案件有增多趋势,被申请人主要为县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
3、群众对复议法的认识不够。申请人申请复议时仍然不了解申请的条件,如申请人不携带身份证明、受托人没有委托书、超过申请期限等,畅通复议渠道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OO七年二月十二日
第五篇: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相关问题探讨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相关问题探讨
为更好地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各项预设作用,确保当事人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行政官司,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法[2010]446号)和北京市高级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的实际情况及行政诉讼普通程序简便审理制度的先期经验,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适用范围和审判程序等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一)下列行政案件中,基本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1、涉及财产金额较小,或者属于行政机关当场作出决定的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给付、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案件;
2、行政不作为案件;
3、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案件。
(二)下列行政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1、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
2、与案件当事人无法联系,需要进行公告传唤、送达的案件;
3、当事人人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大或当事人情绪较为激烈,有不理智言行的案件;
4、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其他行政案件。
二、审判组织
(三)海淀法院行政审判庭成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审理组,负责简易案件的审理。简易程序审理组由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法官负责审结各类简易程序行政案件,指导法官助理、书记员工作;法官助理负责辅助法官工作,负责制作阅卷笔录、起草法律文书的工作,负责一部分案卷装订、归档工作;书记员负责法庭记录、案卷装订、文书校对、卷宗移送、归档、装订法律文书等工作。
(四)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实行法官独任审理,当事人确有异议的除外。
三、应诉及传唤
(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或者口头起诉笔录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行政行为时的证据、法律规范依据。被告在期限届满前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安排开庭日期。
(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需向案件各方当事人发放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权利、义务告知书。
(七)案件受理后,当事人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确定送达地址及送达方式;
(八)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电子送达系统、委托他人转达等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撤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审判。
前述传唤方式,没有证据证明或者未经当事人确认已经收到传唤内容的,不得按撤诉处理或者缺席审判。
(九)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不提前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而由当事人当庭出示。
四、庭审程序
(十)案件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核对当事人情况,并宣读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承办法官及书记员告知书,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是否有异议,并由书记员记录在案。
(十一)在庭审中,被诉行政行为内容当事人均已明确的,被告可以不宣读具体行政行为。
(十二)对于原告起诉状及被告的答辩状、第三人参加诉讼意见已向各方当事人送达的,在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只需向法庭明确起诉及答辩、参加诉讼的要点,明确诉讼请求有无变化即可。
(十三)在庭审质证过程中,当事人只需说明证据的内容及要证明的目的,随后由对方对该证据进行对质。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可以一并出示。
(十四)庭审中,对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与庭审环节做必要的简化,由合议庭归纳争议焦点,对无争议的问题予以说明,对证据能够当庭认证的可当庭认证。
(十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不单独设立法庭辩论阶段。
(十六)发表最后陈述意见阶段,以由各方当事人表明对案件、对原告诉讼请求的最终态度和意见,庭审中已经陈述过的内容无需重复。
五、裁判及送达
(十七)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案件审理的全程均可组织各方当事人通过协调解决行政纠纷,并可以原告主动撤诉的方式结案。
(十八)对于存在明显超过起诉期限,原、被告不适格,明显不属于行政审判范围或明显不符合其他起诉条件等问题的案件,可以书面审查,无需开庭审理即可直接裁定驳回起诉。
以上述方式进行审查的案件,在作出裁定前应告知当事人案件的承办法官及书记员,告知其享有的申请回避的权利。
(十九)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原则上当庭宣判。未当庭宣判的,应当于休庭后十日内作出裁判。
(二十)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裁判文书可简化证据列举等部分,对证据无需逐一分析,进行综合认证即可。裁判文书可以仅记载争议的事实要点和主要理由。
(二十一)当庭宣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领取裁判文书的期间和地点以及逾期不领取的法律后果。上述情况,应当记入笔录; 人民法院已经告知当事人领取裁判文书的期间和地点的,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内领取裁判文书之日即为送达之日。
六、审限及与普通程序的转换
(二十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结案,不得申请延长审理期限。
(二十三)当事人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且理由成立的,或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在简易程序审理期限内无法审结,需要转为普通程序的,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及时作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七、其他相关工作
(二十四)在试点工作中,要注意加强与立案庭的沟通与配合,共同做好适用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案件的受理、转案及向当事人的相关释明告知工作,确保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十五)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加强对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调研,及时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对策,并对我院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相关情况及时进行媒体宣传。
(二十六)对于试点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向高级、中级法院请示汇报,积极地与其他开展试点工作的法院就试用简易程序过程中的试点情况及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