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年度总结(双面打1份)
《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
--年度总结
梅河口市第一中学 张淑艳
我于2016年3月向教科所申请了《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克难攻坚,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16年12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收集准备阶段(2016年3月—4月)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果,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实践探讨阶段(2016年4月—9月)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
第三阶段:结题推广阶段(2016年9月—11月)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1、通过研究,学生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改善。
2、培养了中学生良好的安全防范与自救能力。
3、通过个案分析,了解和掌握了学生学习发展及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有了显著提高。
5、提炼并撰写出案例、心得体会和教学论文。
6、学生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
7、撰写了《关于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的培养》的结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成果经有关学校采用及实施,收效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特此申请结题。
2016年11月
第二篇:培养学生自救能力结题报告
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
----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
二、承担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岔路口镇中心小学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是学生安全成长的需要
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流行疾病等等,随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弱,生命安全时时在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据有关统计显示:在我国,每天大约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这些惨痛的数据不容回避地凸显出我国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力量薄弱与生命教育缺失的严酷现实,也让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保护与珍爱幼小生命”这样一个超越了所有教育根本的沉重话题。未成年学生的幼小生命之所以保贵,因为这是人之唯一且不能再生的年少的生命;为了让学生快乐成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对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意义重大。
(二)实施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需要培育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 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突发事故中有着极强的应对能力。用健康的体魄建设国家。
(三)实施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要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实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关注受教育人的生命世界。生命是人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而现行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环节往往忽视了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和需要,忽略了生命意义的追求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的教育,造成了学生生命意识的淡漠与浅薄。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使学生知识的增长不以情感的盲目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代价,避免导致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怀疑、虚幻与破灭。学校也正因此更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促进教育在培养人安全健康成长环境里的全面发展。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通过课题研究获得适合中小学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的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途径及完善的教育体系。侧重培养学生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及幼儿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序列等内容。
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中小学生、幼儿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培养学生面对安全事故有较好的防范能力与自救能力。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要论证充分、方法得当、科学实施。
(二)全面性原则:实验研究不仅要关注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也 要关注教师与家长的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
(三)体验性原则: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四)实践性原则:研究过程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救能力,构建生命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内容涉及交通、消防安全教育;防溺水、防烫伤、防雷击和用电安全教育;防食物中毒、防疾病安全教育;校内外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国防安全、国家安全教育;安全心理疏导教育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等。紧抓校内主阵地,开辟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新途径,让学生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安全的生活习惯,从被动的授教育者转变成教育家庭和身边人群的教育者。
主要教育行动有:调整教学活动,渗透安全课程。首先针对课题实施情况,为确保课题内容的丰富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别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结合教学,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寻找并描绘“安全标记”,自制“安全棋谱”。通过相互交流、讲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增强了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及对自救、自护技能的掌握。
本课题研究从2016年3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共一年时间,分准备与启动、研究与实践、回顾与反思、总结与提高四个阶段进行。
第二部分 实践效果
一、通过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生增强了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
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策略,让学生在各种危急情况下基本能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
(一)学生掌握专业的危机处理和自护自救知识。
校外危机处理教育基地的建设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保证。通过与这些校外教育基地的交往互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安全策略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这已经成为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活动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二)学生形成安全的生活和活动习惯。
课题组老师首先针对课题实施情况,调整教学活动,渗透安全课程。为确保课题内容的丰富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别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如体育课《小小消防员》、健康教育《游戏中的安全》、科学《安全标志》、品德与社会《在汽车上》、综合实践活动《安全自救演习》。如在安全游戏“红灯停、绿灯行”中,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在交通安全周活动中,让学生收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进行了展览。老师制定了教学内容、目标,制作了大量的色彩规范、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标志。通过有目的教学,所有学生都能够认识掌握并遵守。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增强了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及对自救、自护技能的掌握,形成对规则遵守的习惯,从行为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得到了家长及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肯定,学生各个方面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在学生遵守规则培养目标上,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共开展问卷调查5次,收集个案材料百余个。通过数据统计对比、个案分析,学校的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
一、自护自救能力的培养注重活动形式多样性、趣味性
学校除了以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自护自救能力培养教育渗透在学校管理的细节中,还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校外基地等教育资源,在整个过程中,注重活动形式的创新。
(一)引导学生从家庭安全、学校安全、社会安全三个方面,由对危机能识辩、能防御、能排除、能救护、能宣传五个重点训练自己。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学会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应急处理技能和措施,懂得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来保护自身人参安全和他人以及公共安全。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多走进社会,去体验生活、应对各种安全隐患应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机会。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队员,都有适合自己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的安全教育活动内容,或是在老师的引导以集体方式下开展,或是在小组间自发组织开始活动。
第四部分 问题讨论
一、本校在课题研究时,总体目标和研究的具体目标尚欠具体化、清晰化、系列化,有可能应形成层级“目标树”相信研究成果会事半功倍。课题研究目标越具体明确,越有利于开展研究,也越有利于过程检测和成果鉴定。个别子课题方案和计划不具体,或者说缺少方案或计划,给研究的具体操作带来一定困难,更不要说如何进行成果检验或结题鉴定。由于这是一个关于安全的课题,范围比较宽,在具体实践中涉及到很多的法律法规和科学性强的制度和政策,教师在理论指导上显得单薄又浅显,从而对一些情况不能进行深入到位的点拨。
二、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加大采用教育案例研究和教育叙事研究的力度。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教师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从而使结题时理论得以升华。
一年课题研究有失败,有辛苦,但也有成功,有喜悦。在这两年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教育教学应齐头并进。课题不是空架子,课题研究对教师学生的成长、学校发展、社会进步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的科研征途中,我们将更加振奋精神以更加勤奋的态度,脚踏实地的精心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结题报告
岔路口镇中心小学王立秋
第三篇:优秀实践活动申报材料: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培养
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培养与提高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北重四中课外科技小组
一、活动意义: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疏于管理,校园安全事件屡见报端,呈现上升趋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规范学校安全防范机制,提高安全问题处理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同时,有效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我校在年初计划中提出,积极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立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演练。营造校园安全和谐的良好的环境。
二、活动内容
(1)宣传形式:学校定期通过广播、班会、讲座、板报、手抄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训练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2)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能力提高的培养
定期对学生进行自护自救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3)建立紧急避险长效机制
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定期进行紧急避险疏散演练,目的是保障学生的安全,让学生掌握避险求生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成果
1、建立了与防震、消防、交警等相关部门的教育网络。
2、学生自护自救能力显著提高。
3、由学生辐射到学生家长自护自救能力的提高。
五、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项活动,对于积极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立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切实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特别是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今后我们将深化上下力气,在提高上加强度。
第四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阶段性总结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阶段性总结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沉静的品读和感悟,在老师繁琐的提问下,得不到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学习情绪浮躁不安,个人内心感受化为词语的堆砌和概念的罗列,学生的朗读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脱离了文本的感情。语文也被当作了一门知识性和纯理性的学科来教,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如:“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课题实施以来,我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针对课题研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实践性的工作,使课题研究顺利推进,达到了课题初预定的目标。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我始终认为,搞课题研究,扎扎实实进行实践固然重要,但在研究过程中,合理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做法,不断充实调整研究思路则更为关键。通过课堂实践和理论学习,具体分析在平时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2.大胆实践,优化朗读教学。(1)保证读书时间,培养良好习惯。
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留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2)、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我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的朗读进行比赛等等,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3)、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用范读指导;有时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用引读;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采取分角色朗读;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用齐读。
二、存在的问题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指导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只重表层的技巧,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或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本阶段,虽然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是要想彻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不断地创新实践,不断地努力。
第五篇: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活动总结
为落实《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要求,我校经研究决定以社团管理为支点,以主题活动和拓展训练为杠杆,强调主体参与,注重生命体验,开展了一系列学生“自主能力发展”培养活动。
开展多彩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组织主题德育活动,为学生开展“自主发展能力”提供平台;提倡“有序教育”,规范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行为;“拓展训练”挖掘学生“自我发展”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活动开展,改变了以往以教师管理为主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管理的平等性,并且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教育的基础上的主动发展,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和开展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在社团组织和主题活动中持之以恒,而且将不断拓展深化,延伸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