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007-12-12 17:22:4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
认真抓好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银行业监管良好形象,促进银行业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宜春银监分局通过对辖内县级银监队伍作风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一、当前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
在思想作风方面部分干部职工危机感不强,进取意识不浓,思想观念陈旧,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监管形势、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快的知识更新,不善学习、不去思考、习惯于按老一套办事,不适应监管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有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强,没有“一盘棋”思想,过分强调银监办自身利益,与分局科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工作有推诿扯皮现象,不能创造性地开展有效监管和特色监管,监管效能没有充分发挥。
在学风方面有的干部职工对学习缺乏紧迫感和自觉性,对银行监管业务理论及专业知识、金融法律法规、基本业务技能学得不多,学得不深,学得不精,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监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
在工作作风方面由于基层监管办人员少,有些领导干部不注重民主集中
制原则,习惯于一言堂,忽视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一些干部职工出现作风飘浮的苗头,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监管水平不高,对监管对象以权[本文转载自[第1文秘网-http:// 找文章,到第1文秘网]自居,盛气凌人,形象受损;一些干部依法监管的理念有待深化,监管能力有待提高,现场检查中不善发现问题,不愿触及问题,不敢处理问题;监管职责分工的不够科学、不尽合理,使有的办事处疲于应付,干部职工的监管能力和工作能力得不到全面锻炼,影响着办事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在生活作风方面一些基层干部享乐主义有所抬头,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享受和盲目攀比的心理,工作缺乏应有的事业心,不比成绩比待遇,不比奉献比职位,若稍遇挫折,就精神不振,牢骚满腹。
二、加强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的建议
(一)锁住侧重点,不断强化干部队伍思想作风教育。思想作风问题是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对银监队伍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具有行为取向作用。要以强化思想作风教育为重点,牢固树立“三个最”的意识,即加快基层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维护辖内金融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是最大的动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最高的要求,使监管队伍的思想观念更加符合监管形势和监管工作的发展变化。要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基层银行业监管的各项具体实践中,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基层银行业改革实现大突破、监管实现大提升、辖内经济金融实现大发展。
(二)选取突破点,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基层银监机构要紧密结合监管工作实际,以解决基层银行业改革、发展、监管工作中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为突破口,进而促推
整个队伍作风问题的根本好转。要充分发挥“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作用,认真履行好属地监管职责,做足做活“上传下达”的文章,即要把基层银行业改革、发展、监管的信息、思路和问题“上传”,为上级监管机构决策服务;把上级的政策精神“下达”,为基层银行业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服务。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为基层银行业机构排忧解难,使监管工作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
(三)瞄准着力点,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银监机构党组织是基层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领导者和重要的组织者。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于从严治党,严格党的组织纪律和组织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建设这一抓手,以点带面,全方位覆盖对整个干部队伍作风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还要发挥对基层银监队
伍作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职责,把队伍作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基层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思想组织发动、督促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评比工作。
(四)把握切入点,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监管的全面落实。基层银监队伍是代表党和政府行使监管职权的执法队伍,其作风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党风评议的好坏。要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加强和改进队伍作风的切入点,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改进干部队伍生活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清政廉洁、拒腐防变,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坚持依法监管、按章办事,做到执法权限法定
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第二篇: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认真抓好基层银行业监管队伍作风建设,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银行业监管良好形象,促进银行业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宜春银监分局通过对辖内县级银监队伍作风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一、当前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思想作风方面部分干部职工危机感不强,进取意识不浓,思想观念陈旧,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监管形势、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快的知识更新,不善学习、不去思考、习惯于按老一套办事,不适应监管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有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强,没有“一盘棋”思想,过分强调银监办自身利益,与分局科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工作有推诿扯皮现象,不能创造性地开展有效监管和特色监管,监管效能没有充分发挥。
在学风方面有的干部职工对学习缺乏紧迫感和自觉性,对银行监管业务理论及专业知识、金融法律法规、基本业务技能学得不多,学得不深,学得不精,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监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
在工作作风方面由于基层监管办人员少,有些领导干部不注重民主集中制原则,习惯于一言堂,忽视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一些干部职工出现作风飘浮的苗头,有的工作方
法简单,监管水平不高,对监管对象以权[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自居,盛气凌人,形象受损;一些干部依法监管的理念有待深化,监管能力有待提高,现场检查中不善发现问题,不愿触及问题,不敢处理问题;监管职责分工的不够科学、不尽合理,使有的办事处疲于应付,干部职工的监管能力和工作能力得不到全面锻炼,影响着办事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在生活作风方面一些基层干部享乐主义有所抬头,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享受和盲目攀比的心理,工作缺乏应有的事业心,不比成绩比待遇,不比奉献比职位,若稍遇挫折,就精神不振,牢骚满腹。
二、加强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的建议
锁住侧重点,不断强化干部队伍思想作风教育。思想作风问题是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对银监队
伍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具有行为取向作用。要以强化思想作风教育为重点,牢固树立”三个最”的意识,即加快基层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维护辖内金融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是最大的动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最高的要求,使监管队伍的思想观念更加符合监管形势和监管工作的发展变化。要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基层银行业监管的各项具体实践中,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基层银行业改革实现大突破、监管实现大提升、辖内经济金融实现大发展。
选取突破点,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基层银监机构要紧密结合监管工作实际,以解决基层银行业改革、发展、监管工作中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为突破口,进而促推整个队伍作风问题的根本好转。要充分发挥“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作用,认真履行好属地监管职责,做足做活“上传下达”的文章,即要把基层银行业改革、发展、监
管的信息、思路和问题“上传”,为上级监管机构决策服务;把上级的政策精神“下达”,为基层银行业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服务。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为基层银行业机构排忧解难,使监管工作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
瞄准着力点,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银监机构党组织是基层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领导者和重要的组织者。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于从严治党,严格党的组织纪律和组织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建设这一抓手,以点带面,全方位覆盖对整个干部队伍作风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还要发挥对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职责,把队伍作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基层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思想组织发动、督促指
导、检查监督和考核评比工作。
把握切入点,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监管的全面落实。基层银监队伍是代表党和政府行使监管职权的执法队伍,其作风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党风评议的好坏。要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加强和改进队伍作风的切入点,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改进干部队伍生活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清政廉洁、拒腐防变,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坚持依法监管、按章办事,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真正实行阳光监管,以改进队伍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被监管机构,取信于社会各界。
立足根本点,建立健全队伍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基层银监队伍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若要取得长效,必须根植于建设一套行之有效 的工作制度及相对稳定的监督、评价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出现问题要严追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二是建立监督约束制度。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严格、广泛、公开的监督约束进一步来规范干部的监管及从政行为。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注重对先进典型的培养、总结和推广以及对反面典型的惩处和警示,加大奖惩的力度,以达到典型示范或告诫作用,有效促进监管队伍作风建设的全面深入。
第三篇:基层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状况调查
基层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状况调查
调查结果之一
基层公务员队伍作风状况总体处于良好偏上水平,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处于较好状态,学习作风尤其是工作作风有待提高。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基层公务员的作风综合得分为80.48。其中思想作风得分为83.6,列在第一位;生活作风得分83.5,列在第二位;领导作风得分81.2,居中;学习作风得分77.8,次低;工作作风得分76.3,最低。
调查结果之二
基层公务员和服务对象两类群体对公务员作风状况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服务对象(群众)评议分数普遍低于公务员自评分数,但尚未构成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基层公务员和服务对象在公务员作风的五个维度上分值相差分别为:思想作风0.8,工作作风6.6,学习作风2.6,领导作风4,生活作风10,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均值总体上未构成显著差异。从分值差异可以看出,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偏差更大一些,基层公务员在这两项作风上要加强重视服务对象的态度和需求,从而高效有针对性地校正自身的行为。调查结果之三
基层公务员作风结构中最关键的三个维度是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权重分别为50%、37%和13%。思想作风和领导作风没有进入基层公务员作风结构,究其原因,是由于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特殊性,基层公务员相对来说工作具体,多数属于执行层,思想作风体现不直接,领导行为较少。
调查结果之四
基层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和监督状况总体上处于良好偏上的水平。其中领导监督和制度监督运行较好,基层公务员自律意识亟待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监督状况总体较好,领导和上级监督得分最高,达到86,制度监督次之,为85.8,再者是社会总体监督,达到85,只有自我约束相对较低,为77.8。调查结果之五
基层公务员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有三个维度,分别是领导监督、制度监督和自我约束,权重分别为46%、40%和14%。对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基层公务员作风
建设的监督机制结构可分三个因子:领导和上级监督、制度监督、公务员自我约束。社会监督没有进入监督机制结构。
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基层公务员的作风建设存在问题总体归纳如下:
问题一:部分基层公务员工作作风有待加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基层公务员工作作风在五项作风中得分最低。部分基层单位公务员对相关法律和政策掌握的还不够全面,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有些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时不会认识、不会分析、不会处理,出现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的问题。基层公务员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政府工作效率,亟待加强。
问题二:部分基层公务员的学习作风有待加强。调查问卷显示,基层公务员学习作风在五项作风值中得分处于次低。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基层公务员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存在“我没有必要学”的思想,缺少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相当一部分基层公务员把学习作为一般工作任务敷衍,存在“要我学我才学”的现象,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三是学习方式不对,学习不结合实际,沿用以前照本宣科的老方法,把学习理解为看书、读报、开会,走形式,理论与实际脱节。
问题三:部分基层公务员思想作风有待加强。调查问卷显示,基层公务员思想作风在五项作风值中得分83.6,列在第一位,说明我国的公务员作风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个别基层公务员的思想作风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访谈中发现,部分基层公务员责任感和宗旨意识还不够强,习惯于当“传声筒”和“应声虫”,还有些基层公务员存在着“官气重,不能很好平等地对待办事人员”、“缺乏深入细致,表面文章比较多”的现象。
(摘自《中国人事报》4月23日任文硕/文)
第四篇:关于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改进思想作风,强化基本素养
思想作风,是指人所呈现的精神状态和在思维方式与,想观念上表现出来的风格和特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的作为,是与其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的。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必须把创新进取作为基本要求。当前,有的单位工作缺乏生机活力,没有新的起色;对基层情况摸不准,对上级精神吃不透,习惯于照抄照转等,说到底,与思想上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贪图安逸密不可分。因此,必须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把脑筋开动起来,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使主观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相一致,使思想理论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新的境界。要大力倡导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风气,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党委办公室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手段,推动办公室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必须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思想理论素质是干部素质的灵魂。政治思想的统一,政治信念上的坚定,是党委办公室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和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而这种政治思想的统一、政治信念上的坚定,只能建立在党委办公室同志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的基础之上。因此,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真正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葆思想上的先进性。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必须把忠诚坚定作为第一素质。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必须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重大决策,确保下令畅通;要恪尽职守,坚定不移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每一项工作;要严守纪律,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二、改进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干事。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如何改进党委办公室的工作作风?一要从小事做起,立足岗位踏实干事。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要做好每一件小事,以小成功累积大成功。二要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没有激情、没有锐气就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出色。党委办公室的职责是为各级党委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工作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每一个干部都应该朝气蓬勃、满怀激情地工作。要有想大事、干大事的气魄,要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站得高一些,想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三要讲精细讲效率。讲精细,就 把办公室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做成精品工程,每个工作环节和细节都要缜密。讲效率,就是要腿勤、手勤、脑勤、眼勤、不拖拖拉拉。四要大力弘扬奉献精神。乐于奉献是党委办公室同志必备的品质。办公室工作是一项“无名的事业”,它不显荣誉于人前,而辛苦于人后。办公室同志的劳动成果往往是以领导的名义或以机关的名义显现的,其人生价值是通过自己任劳任怨地做好服务工作,在默默无闻的平凡事业中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办公室的同志一定要认清职责,谦虚谨慎,甘当配角。
三、改进学习风气,夯实成才根本
近年来,各级党委办公室的同志普遍感到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服务的领导看,他们既有丰富的个人阅历和很高的领导艺术,又有浓厚的理论素养和敏捷的思维、宽阔的视野;从服务的群众看,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同时,思想和行动上的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从服务的部门看,由于职能分式越来越细,专业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其内在规律和基本情况我们掌握得还不全面。这些都要求我们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加强学习,深入调研,不断给自己充电。一要勤奋学习。毛泽东同曾经把炕头上、马背上、马桶上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周恩来同志是“活到来,学到老”。党委办公室的同志没有理由不勤奋学习。二要讲究思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还要组织开展辩论、讨论,在同志间的相互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三要多动笔。写作可以积累知识,丰富思想,开阔视野,是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改进领导作风,当好群众表率
改进领导作风,必须始终抓住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党委办公室领导班子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办事,不能个人说了算,不能搞独断专行。要把严格奠定程序作为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体领导的重要保证。凡属政策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重要工作部署和在额经费的使用,都要在班子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在班子中要以诚相见,维护集体领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要坚持大事讲党性、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讲友谊,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不断增强团结统一,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
五、改进生活作风,做到廉洁俭朴
党委办公室的同志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向先进典型学习。要用远大的理想、崇高的道德激励自己,以浩然之气,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在家庭生活方面,既要做到量入为出,勤俭持家,又要尊老爱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营造和谐家庭。在从际关系方面,要讲原则、讲人格、讲正气,不取不义之财,不拿不法之物,不去不净之地,不交不正之友。要做到廉洁从政,不能因为清苦而产生索取非分利益的邪念;不能因为在领导身边工作,就打领导的旗号,谋取私利,损害党委和领导同志的形象。要模范地执行党纪党规,凡是要求部门和基层做到的,党委办公室的同志首先要做到;凡是领导同志强调要求遵守的,党委办公室的同志绝对不能违背,坚决防止出现给领导帮倒忙的现象。党委办公室的同志都要成为自觉遵守纪律的模范,自觉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操守、重品行、修美德,真正使党委办公室干部队伍成为党委和基层、领导和群众都信得过的清正廉洁的队伍。
第五篇: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在农村基层最直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与农民群众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直接面对农民群众,其作风优劣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党的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了解和掌握基层干部队伍在作风建设上方面的现状,按照市农工委的要求,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现状
近年来,怀柔区委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并努力从理论武装、完善制度、加强检查、健全机制入手,狠抓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基层干部头脑,夯实思想基础。制定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意见》、《干部理论学习考核暂行办法》,明确了学习内容、重点书目、时间要求、学习方式和考核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依托区、镇党校、市民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近年来区镇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83期,培训基层干部30221余人次,提高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通过教育,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是不断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怀柔区村级干部管理办法》、《关于选派机关干部下村兼(任)职,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的几点意见》和《怀柔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五年(1998—2003年)规划》,规范了农村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和使用。几年来,全区共选派212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其中担任党支部书记的98名,目前仍在村任职的74名。极大地改善了村级班子结构,提高了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作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围绕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了联乡帮村、干部帮困、民主生活会、信访接待日、深入基层调研、重点谈话、全程办事代理等多项制度。各镇乡党委结合实际,健全完善了镇乡干部首问负责制、重大事项责任追究制等多项制度。通过狠抓制度落实,规范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使干部作风建设得到明显转变。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转变。狠抓了镇乡机关和村级干部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制定的整改措施落实工作,通过建立台帐,完善整改措施,加强督促和考核,使一大批基层群众迫切要求、影响发展和稳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为使在学教活动中形成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好的做法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而不是一阵风,在镇村干部中开展了以“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连民心”为主要内容的“四民”活动,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创建“六好”镇乡党委和“五好”支部的考核内容,收到了较好效果,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五是健全了转变干部作风的激励约束机制,基层干部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各镇乡在机关干部管理上,普遍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并加强考核,做到考核结果与奖金、职务升降挂钩,开展了岗位述职与末位淘汰,评选文明科室、服务之星等活动,强化了镇乡机关干部的竞争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这几年,群众性的上访事件逐步减少,镇乡政府为百姓办的好事、实事越来越多,老百姓对镇乡干部的满意程度也越来越高。公开、热情、规范服务、优质、高效的新型的镇乡工作形象正逐步深入百姓心中。
总体讲,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特别是通过开展“三讲”、“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双教双促”和“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连民心”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全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广大基层干部积极投身我区“三个文明”建设,深入基层、立足实际,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极大地加快了我区农村发展的步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虽然近年来我区在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少数干部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干部思想观念陈旧,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过于求稳,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缺少新思路、新办法。个别镇乡机关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对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信心不足;有的抓工作图虚名、求形式,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部分村级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中习惯于用老眼光看新形势,用死脑筋对待新问题。在发展上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去适应市场,而是眼睛向上,等上级给优惠政策,靠上级出思路,向上要钱、要物、要人、要政策,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个别干部思想觉悟不高,宗旨观念淡化。少数村级干部内心深处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家族宗派观念,由此带来的“裙带风”、优亲厚友、排斥异姓及外来户等做法,直接影响农村的团结和睦和农村稳定;有的利已思想严重,在利益问题上贪小便宜、多吃多占,有的甚至借盖章、解决纠纷之机捞取好处;有的“官念”根深蒂固,在安排工作时经常嚷着“没干头、不想当”,一旦调整或落选,不是“不交章、不交帐”,就是四处上访告状;有的为达到长期任职的目的,不愿主动发展年轻人入党;有的不愿接受群众监督,村务公开“蜻蜓点水”,财务公开不实不细;有的甚至以“修理刁民”为名打击有不同意见的群众。
三是领导作风不民主,“家长式”作风严重。有的习惯于发号施令,听不进不同意见,拉远了与群众的距离;有的村级班子软弱涣散,三套班子各自为政,工作不协调、不配合,影响班子的团结和正确决策。
四是部分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政策法制观念差,作风不民主,决策主观武断,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怨气很大;有的说话不分场合,语言比较粗鲁。调解纠纷粗暴压制,发展经济强迫命令;有的碰到难题绕道走,能躲则躲,能推则推;有的工作比较顺利的时候,头脑发热,忘乎所以,受到挫折,灰心丧气,畏首畏尾;有的不能充分发挥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是起到“传声筒”和“文件夹”的作用;有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注重短期行为,工作随意性大,缺乏长远规划;有的办事不公开,怕“群众明白多了会找茬”,不是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政策,而是“截留”上级政策,个别干部甚至违反政策规定办事。
五是学习主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习无用的倾向。学习上热心于时事政治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多,系统学习理论的少,学习无计划、内容不系统。有的认为理论学得再多、再好,不如实实在在做点工作更能赢得领导赏识;有的认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足以应付工作,学的越多工作越放不开手脚;有的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整天陷于应酬接待、迎来送往,根本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
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或者学习不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甚至片面理解和歪曲上级的精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
上述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影响了整个基层干部队伍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
三、原因分析
基层干部队伍在作风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分析起来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信仰及价值取向,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再加上几千年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和观念,给基层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在某些干部头脑中占了上风。
二是部分党员干部自身学习不够、要求不严。少数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尤其是不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政治鉴别力,对党和国家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够深,执行不够严。在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面前既看不清、又想不透,思想观念模糊,从而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党性要求。一些干部将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看作自己谋求利益的资本,干工作、办事情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奉献讲报酬。甚至有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现在当干部吃吃喝喝、请请送送,是一种“时宜”,不合“时宜”就办不成事,解决不了实际困难,尽管违心,也只能去干,各种不正之风悄然而起。
三是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就镇乡干部来讲,全区镇乡1069机关干部,参加工作前为农民的占40.2%,加之学习培训的滞后,使整个镇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从村级干部来看,由于农村干部岗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素质稍高的农村青年通过参军、外出打工等渠道离开了农村,致使选拔村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据对7个山区镇乡调查,18—35岁的农村青年有15390名,留在村里的只有7249名,且初中以下文化的占到79.7%。在这样一个状况下,选举产生的干部素质可想而知。这些任前本就素质不高,当了干部后又缺乏经常的学习和艰苦锻炼,致使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距较远,成为影响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瓶颈。
四是在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管理上缺乏有效机制。近年来虽然我们出台了《村级干部管理办法》、《在党政机关科级以下干部中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意见》等多项有关基层干部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在村级干部的管理上,长期以来重使用,轻管理,不是靠制度管理,而是靠情感约束,致使村级干部在作风上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少干部存在“一年干、两年看、三年等着换”的思想,工作上急功近利,为了出政绩,不惜虚报浮夸,损害群众利益。加之缺乏一套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村级干部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对村级各种组织的职责规定不够明确,议事程序不够完善,加之上级监督检查不够到位,致使村级组织的合力不够强,村级工作运行不顺畅,村级重大事务和财务开支决策不民主、透明度不高、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较为普遍,群众意见较大。
五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制度、措施不健全、不完善,客观上也诱发了
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竞争机制在镇乡机关干部中还没有完全形成,致使一些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有的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由于在基层干部教育管理上缺乏有效手段,一些工作效率不高、业绩较差的干部得不到及时调整,不但他们本人得不到教育,还影响其他干部的积极性。此外,镇乡干部在同一岗位时间偏长,轮岗交流力度不够,也是造成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效率低下,凭经验办事,创新意识不强的重要原因。调查中发现,镇乡干部在同一镇乡、同一岗位上工作11年以上的有554人,占镇乡干部总数的51.8%;工作21年以上的达到209人,占19.6%。最为典型的是庙城镇的朱永田竟35年未换过岗位。
四、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当前,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农业发展已进入产品结构性过剩的新阶段,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农产品卖难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增收步伐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意改进干部作风,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针对我区基层干部队伍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坚持整体推进、标本兼治,努力在夯实思想基础,树立正确导向,完善相关制度上下功夫。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夯实思想基础。
多年的实践证明,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党性锻炼,提高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搞好作风建设的灵魂。
一是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坚定广大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的精神动力。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运用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化为广大基层干部的自觉行动,并落实到党的各项建设、各项工作中去。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理论学习新机制。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处于一线,接受学习教育的机会少、条件差。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为提高其思想政治、文化素质创造条件。要将镇乡机关干部列入市、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努力扩大基层干部培训覆盖面。结合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采取每年抽调五分之一左右的在职干部参加培训的办法,加强对镇乡机关干部的培训,争取五年内使全体基层干部轮训一遍。要充分发挥区镇党校、成人学校的阵地作用,采取长短结合的灵活办学方法,抓住任前、届中、届末三个重点时期对村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党的传统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同时,要加强形势任务、科技法规教育,提高其落实党的政策、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综合素质,使之不断适应形势、更新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二)建立健全干部选任、管理新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选用的干部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就会影响和激励整个干部队伍,带出一方正气。因此必须把选人用人作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坚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干部选拔上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并以此来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一是进一步改革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树立明确的用人导向。
选准选好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努力创设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和机制,真正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贯彻到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去。要加大选派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镇乡工作的力度,解决镇乡机关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积极拓宽村级干部的选人视野和渠道,既要注重本村培养选拔,又要突破完全在本村选拔的局限,面向社会选拔。同时,要建立基层干部利益导向机制,增强基层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努力创设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吸引人才向基层流动的环境和条件。要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支部书记,使全区的人才充分得到利用。进一步加大从镇乡、区直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优秀的科级干部或处级后备干部到村任职的力度,探索尝试村干部跨村交流和兼职,盘活农村干部人力资源,为进一步转变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严格对基层干部的管理。
要通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来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要继续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增强镇乡机关干部的危机感和压力感。进一步加大镇乡干部的交流、轮岗力度。要在研究制定《镇乡机关干部交流、轮岗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对镇乡机关干部进行一次全面分析,对符合交流条件的干部要有计划地做好交流工作,以此激发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要改进基层干部的考核和日常管理。建立镇乡、村干部目标责任管理机制。按照“六好”镇乡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目标要求,将工作目标分解量化到每个干部,明确完成任务的标准、要求和时限,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年终严格考核,做到奖惩兑现,解决镇乡、村干部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三)健全制度保障机制,促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转变。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思想教育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制度的保证作用发挥不好的原因。因此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当前应重点健全和完善以下制度:一是建立基层干部考核结果公开制度。通过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开干部的考核结果,发挥其在作风建设上的激励和鞭策作用。二是建立基层干部作风讲评制度。对作风好、业绩突出的干部进行表扬,对差的批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三是研究建立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明确领导干部不但要抓业务,还要抓队伍的双重责任,逐步形成作风建设一级抓一级的新机制,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作风转变。四是在镇乡机关全面推行“办事全程代理制”。努力实现在办事主体上,由群众跑为干部跑;在办事效率上,由多次办为一次办;在办事程序上,由随意办为规范办;在服务态度上,由被动办为主动办。促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转变。五是在坚持村干部定期集中学习、定期交流思想和入户走访三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制度、村级事务现场办公制度和轮流值班制度,及时解决村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进一步深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强化村级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针对目前存在的村级重大事务和财务开支决策欠民主、透明度不高、随意性较大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三委”各自的具体职责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的程序,增强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三委”之间的关系。
二是创新村级财务管理的新形式、新载体。要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建立村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推行村级帐、款镇乡双代管工作。通过严格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减少或避免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而使集体资产流失、引发干群矛盾等问题的发生。建立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明确审计对象、范围、内容和审计流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是必须切实加强民主监督,不断规范民主管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群众民主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要顺应这一形势,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当前,特别要坚持和加强政务、村务公开,规范公开的范围、内容、程序、时间,保持政务、村务公开的经常性、规范化、透明管理,为群众监督创造条件。
(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
当前基层干部存在某些作风不实问题,与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不无关系。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各种会议和应酬,给基层干部形成了很大压力,以致产生浮夸虚报、弄虚作假现象。因此,对基层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又要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调动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为基层干部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