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的体会和感受—丽水旅游学校
我对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的体会和感受
通过学习,我对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和大会对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大部署,有了具体的了解,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更进一步体会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的道理,通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这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深切地体会到政府对教师的厚望。深刻的认识到:
一、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的。进一步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推进教育公平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
五、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点在于提高国民素质。把实施素质教育抓紧抓好,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转变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状况。把培养创造性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统一起来。
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我们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任何国家都很重要,对于我们这样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要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只有建设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多年来,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四者有机结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智育是点燃心智的火焰,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深化课程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绪。
八、教育家办学:一位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学生;一位教育家,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的未来。大胆推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的探索。造就一批人民教育家,这是我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九、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
丽水旅游学校
吴贵
二〇一八年九月十一日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的认识和体会党建材料
学习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的
认识和体会
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这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战略方位的新判断。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教育强国,既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支撑,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志。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号角,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的行动指南。
一、对教育战略地位提出“三个新观点”
改革开放 40 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对教育 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更伟大的要求。适应这一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作出新的具有重要历史意 义和现实意义的新表述。一是教育是“德政工程”。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 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办好教育事业的历史担当。二是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总书记强调教育 “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刻揭示了办好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三是教育是“党之大计”。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刻阐明了发展教育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求“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九个方面的要求,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四是指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具体路径。总书记围绕如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这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要“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四、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两个更高要求”
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 要求”。他强调:一是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强则教育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 望”。在这里,总书记明确要求“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二是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充分体现了
教师职业的光荣和神圣。总书记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珍惜 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三是 “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离开了教书育人,教师这个职业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能不承认,在 市场经济大潮下,在金钱物欲的诱惑下,有些教师的内心失去了 一份宁静,甚至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忙于补课挣钱。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 守”。四是要守住道德和法纪的底线。不能不承认,教师队伍存在一些问题。总书记要求正视这些问题,“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五、对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提出“五个克服” 经过 40 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总体发展水平达到了世界中上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我 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始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大 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必须克服片面的教育政绩观,一切以提高民 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这里,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五个克服”的总要求。一是要克服“唯分数”,让广大教师的日常教育从“唯分数论”中解放出来,回归全面育人的本质。二是要克服“唯升学”,让广大教师从单纯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一切以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健康的成长为依归。三是要克服“唯文凭”,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用人观,让广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任 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实现新时 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作为。
教育系统要部署贯彻落实哪些工作? 教育部长陈宝生要求做好这六个方面
一是把握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工作要“新”,学习宣传贯彻水平要“高”,落实践行要“实”,学理阐释要“深”。二是把握工作方法。要“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踏上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想问题、抓工作要转到十九大之后的时间频道,进 入教育大会之后的工作节奏,要用党言党语讲理论、民言民语讲 精神、学言学语讲思想、外言外语讲故事,激励干部奋进创业,鼓励教师潜心育人,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入脑入心。三是做好“四个结合”。要把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与学习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学习总书记 记给教育系统的系列回信、贺信结合起来,与学习十八大以来党 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结合起来,与学习总书记 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结合起来。四是开展
“四个行动”。要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开展好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的宣讲行动、培训行动、研讨行动和调查行动,完善宣讲 机制,实现培训全覆盖,推动理论升华,解决实际问题。五是明 确衡量标准。要将精神吃透了没有、思想触动了没有、措施到位 了没有、问题解决了没有,作为衡量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的标 准,把自己摆进去,对标对表。六是健全“五个清单”。围绕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政策清 单、课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第三篇:我对学校校园规划的体会和感受
我对学校校园规划的体会和感受
嘉应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是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梅州市市区。学校本部占地面积1532亩,校舍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664万元,拥有22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176个校外实习基地;馆藏纸质图书157.3万册,开通了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新建了一批学生公寓,现有30多栋学生宿舍;校园网现已覆盖了整个校园。嘉应学院经过深化教育改革和学科调整,院系布局合理,专业设置科学,学科构成能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嘉应学院坚持“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的办学宗旨,办学至今,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
嘉应学院高举“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一次一次的走在教育的前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将以一个嘉应学子的身份来谈谈我校在校园整体规划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是学校的功能分区。学校的各个区域都是按照一定的功能来划分的。同时,嘉应学院为了突出文化之乡的理念,学校特地把图书馆规划在了校园中心的位置。为的是更好的方便学生和教师学习。同时,秉承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需求,学校把学习区域和活动区域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不忘记锻炼自己的身体。而且为了方便学生晨读,学校在世纪广场周围设置了很多供学生读书的地方,可谓是极度人性化的一个校园。
其次是学校的文化和特色。一个高校,最怕的是不被社会人士看好。嘉应学院为了把“嘉应学院”这个旗号打响,努力发展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品德。利用良好的师资和过硬的硬件设施来辅导学生学习。同时,嘉应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比赛。利用这个契机打响嘉应学院这个称号。所以为了这个,学院把教育教学区和实验观测区精密的结合起来。以此培养更多不仅理论知识好,动手能力更是强的学生。
再下来是学校的生态环境。也许,作为嘉应的学子,应该是很自豪的吧。在这个春天繁花似锦,夏天郁郁葱葱,秋天落叶纷飞的校园里,你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然的气息吧。嘉应学院的绿化堪称完美。荷花池,林荫大道,碧波荡漾的湖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自然的气息。让嘉应学院有了如画一般美丽的称号。彻底印证了嘉应美丽校园的称号。
最后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所高校,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保证未来能更好发展的规划。嘉应学院的未来方向是向着高等学府进一步迈进。为了未来嘉应学院的更好发展,嘉应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把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坚持依法和以德治校,强化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优化育人环境,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认可的,称赞的,值得信赖的嘉应学院的品牌。让从嘉应学院出去的学生,只要说出嘉应学院,人们都会称赞。彻彻底底的做好高等学府-嘉应学院这个招牌。
第四篇: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大会讲话心得体会
精品学习资料范文
总书记教育大会讲话心得体会
总书记教育大会讲话心得体会:教育兴则国家兴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工作要求、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带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走访学校、深入校园,细致聆听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期盼,深刻阐释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见解。教育,不仅是匡正个体的标尺,更是奠基国家的坚石。所谓“立德”,就是要让学生有一颗中国心,这颗中国心里装着中国梦;所谓“树人”,就是要让学生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就人生的能力。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一个有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推进教育创新发展。当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世纪崛起,“教育兴则国家兴”已经成为时代强音,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既有真才实学,又不断增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担当、家国情怀,这样才能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体会:立德树人铸就教育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体会:立德树人铸就教育强国
9月10日教师节,举国上下都在祝福着我们的人民教师,就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全国教育大会也如约而至——这是一次规格非常高的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就我国教育的各个方面做了深刻的发言。
听了习近平同志在大会上的发言,感触颇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教育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给教育系统致信多达24次。而且他还多次前往学校,看望广大师生。每一次亲切问候,每一次致信叮嘱,无不饱含着浓厚的教育情怀,向全社会传递着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价值取向。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标定航向。5年多来,正是因为把教育放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去认识、置于优先位置去发展,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连续6年保持在4%以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下行的压力没有改变增加教育投入的决心,人口最多的国情没有改变优先发展教育的初心,13亿多中国人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梦想正渐行渐近。教育关乎着每一个孩子的命运、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教育强国,意味着在教育质量上的“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以扣子为形象比喻,强调价值观养成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用“立德树人”为更好的教育打上精神底色。从推进全国教材改革,到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我们建设教育强国,就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更好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教育强国,意味着在价值追求上的“更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文明的传递,更有着阻断贫困、促进公平的社会责任。当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形成长效机制,当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当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中国教育的天平更多向贫困地区倾斜,越来越多农村家庭的孩子能够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就是要让教育更加具有普惠性,兑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日益表现为人才竞争,而人才的背后则是教育。孩子包含着未来世界的可能性,用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去呵护这种可能性,这是教育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