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青海花儿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感想
学习《青海花儿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感想
通过在省电大一周的学习,有幸倾听了滕晓天、郭兴智、马俊、吴红燕、杨生顺等专家学者授课,较系统地了解了青海花儿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知识,十分荣幸地欣赏了郭兴智、马俊、吴红燕等花儿大师的即兴演唱。青海花儿丰富优美的格律曲调,大师们美妙动听的歌声,如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花儿之魂,娱悦身心,摄人心魄。这既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又是一次难得的听觉盛宴。青海花儿有着强大的震憾力和穿透力,的确是我省的文化瑰宝。
学习中了解到花儿的现状堪忧。青海花儿经过王洛宾、朱仲禄等老前辈,滕晓天、郭兴智、马俊等有识之士几十年来的传承发扬,花儿已登上广播、电视、广场、舞台等大雅之堂,不但有四个国家级的花儿会,还有七八十个规模上千人的花儿会,青海花儿已经在国内外声名鹤起。但是,原来仅有的一支专业花儿剧团被撤销了,青海大学、青海师大、民大等学府中没有花儿与少年的应置,没有高素质的花儿专业队伍,花儿品牌尚未打造成熟,积极为花儿鼓与呼的专家学者心里犹如“索菲娅”般的苦闷。
究此原因,主要是政府不作为,文化主管部门不热心所致。似乎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没有把乔麦面当成五谷,把土地爷当成神仙之感。难道还没有感悟 到“花儿”背后的巨大危机和潜在利好?人潮就是钱潮,就是经济增长点。脚站在青海的土地上,碗吃着青海的洋芋蛋,不为青海花儿尽力,还算什么青海人?
我虽去过广西桂林,看过《印象刘三姐》。他们充分利用桂林优美的天然山水,当地农民白天照常劳作,晚上在自家门口当演员演出,水是舞台山是景,场面十分壮观,气势磅礴,震憾人心。一张门票200元,还须提前预定,一晚上演出3场,如果每场2000人,一天就是一百二十万元,一年演出6个月,纯门票收入就达2亿多元。加上游客的吃、住、行、游、玩、购等项目,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广西畅快成功地把文化优势《刘三姐》打造成了经济优势,引来如潮的游人、滚滚的财源,油往油缸里淌着。
建议有关党委、政府像抓政治、抓经济那样抓文化建设,像抓“环湖赛”那样抓“青海花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真抓实干,媒体大力推动,教育部门尽早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骨干队伍,同时培育出一大批热爱花儿、懂的花儿、传唱花儿的群众,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条件。如通过多举办花儿电视大奖赛,在相关高校音乐系设立花儿专业,在公众中普及花儿知识,继续扶持举办各类花儿会、花儿花园等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活动,扩大和提高知名度,让外地人听得懂、本地人乐于听,将花儿打造成青海的又一张金名片,那么用用文化拉动旅游、繁荣经济、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甘肃、宁夏已经在大作花儿文章,我们要急起直追,不能“赶走儿子招女婿”,不能“墙里开花墙外红”。不然我们手里的“青海花儿”这颗“金蛋蛋”就会失去振兴飞跃的最佳时机。打造好花儿与少年这张金牌,社会经济价值或可远远超过“柴达木盆地”,何乐而不为?
倘若把大通老爷山花儿会等打造成《印象刘三姐》那样的文化精品,吸引游客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去而复回,青海花儿一定会绽放的更加娇艳、绚丽、芬芳。青海少年一定会成长的更加英俊、阳光、自信。
第二篇: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的《老乞大》语言分析论文[模版]
元代是汉族人、女真人、蒙古人在地域和文化上长期交汇杂处时期,民族接触和融合异常活跃。朝鲜李朝时期的汉语教科书《老乞大》表现出区别于同期正宗汉语的特点,至明清时期阿尔泰语因素减少,但不容忽视阿尔泰语对元代汉语的语法、词法产生过影响。
一、后置词
《老乞大》中“行(上)”表示对象处所,《原本》: 到学里,师傅行受了生文书。吟诗罢,师傅行讲书。《新释》: 师傅根前受了书。“根底”表示对象处所,《原本》《谚解》: 你谁根底学文书来? 《新释》: 我在中国人根前学书来著。明清时期《老乞大》重刊,经历了“根底→根前/上”的过程,受到阿尔泰语法的影响。“上 /上头”表示原因,《原本》《谚解》: 田禾不收,饥荒的上头,生出歹人來。《新释》: 田禾没有收成的上头,就生出这些歹人来了。
“里”表示凭借、工具,《原本》: 水里行不得,舡里载著有。《谚解》: 水里行不得,须用船里载着。经历了从“X + 里”→“用 + X +里”的演变过程。从语法位置上来看,方位词跟阿尔泰语名词后面的附加成分相对应,于是方位词被用来对译蒙语的后置词,这就是《老乞大》中方位词上、上头、里、根底等可以表示多种语法功能的现象。
二、“有”的几种特殊用法
“有”表动词现在时态,《原本》: 这钞里头真假俺高丽人不识有。家里都好吗? 都安乐好有。元代其他白话文献在当时实际口语也使用句末助词“有”,不过在其他版本中这种用法没有继承下来,这可能与汉语“有”的实际用法相差太远。《原本》: 你的师傅是什么人? 是汉儿人有。这段子外路的,不是服地段子有。这是“有”表判断的用法。汉语问人在不在某处,用“在”不用“有”,《老乞大》中多见用“有”者。《原本》《谚解》: 这店里卖毛施布的高丽客人李舍有么? 《新释》:这店里却有卖毛施布的朝鮮客人李舍么? 动词“有”表示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处所。
三、语序
对《老乞大》中出现的大量宾语前置和修饰语倒置的现象看作是受阿尔泰语句式影响更适合。汉语是 SVO 型语言,阿尔泰语是SOV 型语言。不可否认汉语自古就有受事主语句,接受 SOV 语序的句子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如《原本》: 咱每为父母心尽了,不曾落后。《原本》: 为那上,迟了来。您底似的休多索。
四、“像”义动词后置的比拟式
金元時期,白话文献中出现功能和形式都与前代不同的比拟式“X 也似 +NP/VP”,新兴的比拟式反映了阿尔泰语对汉语语法的渗透,用后置的比拟助词“也似”,前面不用像义动词,《原本》: 这镘刀……风刃也似快。《老乞大》中出现“是 + X 也似 + NP/VP”的混合比拟格式,如: 便是鱼子儿也似匀净好有。
五、副词的异常位置
《原本》《谚解》中有些程度副词不紧挨着被饰成分。如《原本》: 那般时,马每分外吃的饱。此外,“程度副词 + 禁止词”与汉语词序相反。如《原本》: 你底似的休早行,俺听得前头路涩有。《谚解》: 你十分休要早行,我听得前头路濇。《新释》《重刊》: 你们不要十分早行。这与阿尔泰语的程度副词往往紧接着主语后,否定词“不是、没”位于句末等语序有关。《原本》中“一主儿的不是”“自穿的不是”是对阿尔泰语的仿照。
六、处所名词前置,前面不加介词
阿尔泰语表示到某处去、从某处来时是处所名词后加个附加成分,《老乞大》受此影响,前面不加介词,如: “汉儿田地里来”“別处快镘刀借一个去”。
《老乞大》还吸收了阿尔泰语第一人称复数区分包括式和排除式的特点。“咱、咱每/们”为包括式,如: 既是好呵,咱先检了钞,写契。“咱”包括卖主、买主及牙人,是包括式。阿尔泰语中没有生命的事物也可以用复数词尾,这样的用法流行于当时实际语言中,“马每、驴每、头口每、骟马每”屡见于《老乞大》。《原本》和《谚解》中“每/们”可用于动植物乃至无生命的事物之后,现代汉语中一般只能用在指人名词之后,这是来自于对阿尔泰语语法的直译。
《老乞大》语法上的特点反映了汉语和阿尔泰语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接触时的情况。随着明初《洪武正韵》等的颁布,汉语在明代逐渐走向规范,汉儿语音至明中期消亡。清代统治者极力推行“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程度很高,在这种政策影响下,满语汉语自愿融合,所以在《新释》《重刊》中见到的汉语面貌与今天差别不大了
第三篇:论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
论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以歌舞剧《雪白的鸽子》为例
摘要:青海花儿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魅力,深得听众喜爱。青海花儿展现的地域特色,民俗活动,民族文化,传承了优秀的名族文化,带来了新的艺术洗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容展现的历史,民族,文化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丽珍宝。花儿文化不仅融入人们的生活,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追求,歌颂劳动人民的辛勤善良,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本文通过分析青海花儿的现状,通过以其著名的歌舞剧《雪白的鸽子》为例,探讨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海花儿;雪白的鸽子;创新;发展 1
Abstract
Qinghai flower, with its beautiful melody and unique charm, is deep the audience favorite.Qinghai flower show regional features, folk custom activity,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ing the excellent ethnic culture, brought new art baptism, has a unique artistic charm.Its content show history, nationality, culture, etc.Are our magnificent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Flower culture into people's lives, not only express people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positive, sing praises to the hard kind of the working people, is also the carrier of cultural inherita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qinghai flower, by the famous musical “white dove” as an example, discus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qinghai province flowers,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qinghai province flowers.Keywords: Qinghai flowers;White dove;Innovation;development
一、前言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中国歌剧主要是在原创性的声乐的基础上表现戏剧情节,以歌唱为主进行叙述,在内容和形式上赋予中国特色。《白毛女》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作为西北民歌之魂的花儿是生活在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上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等九个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西北人民奉献给人类的艺术瑰宝。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西北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把花儿这朵闪耀着无尽艺术光芒的奇葩打造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和魅力的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示她应有的民族、人文特性是历史的呼唤和人们的期盼。
青海作为河湟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据青海是已故花儿王朱仲禄先生的故乡,朱仲禄先生出生在闻名遐迩的“热贡艺术”之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由他编创、传唱的《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与少年》、《下四川》、《雪白的鸽子》等花儿已成为经典名曲,享誉国内外。据不完全统计,流传于青海地区的花儿曲令有200余种之多。每年从农历“四月八”至“六月六”期间,全省各地的花儿演唱活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是当地重大的民俗活动,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省内已成定式的大小花儿会近百处。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乐都县瞿坛寺花儿会、民和县七里寺花儿会、互助县丹麻土族花儿会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青海花儿演唱活动已成为当地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事、盛事,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通过分析青海花儿的现状,通过以其著名的歌舞剧《雪白的鸽子》为例,探讨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提出建议,对青海花儿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青海是花儿的海洋,花儿更是青海的一大品牌,青海花儿曾让诸多海内外人士对西部产生了美好的遐想和期盼。赵宗福在《西北花儿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传承——以青海花儿为例》中指出花儿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其独特 的地理生态、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等传承语境,正是在如此传承语境下,形成了花儿的文化形态,如独特的基本类型、歌词格律、曲式结构和思想内容。杨生顺的《试论青海“花儿”的内容及情感》中提到青海东部河湟流域是青海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最为活跃的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产生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青海“花儿”曲令风格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产物。王坤在《论青海花儿的审美特征》中认为别具一格的青海花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烈的艺术风格震撼着无数听众的心。它是“大美青海”的重要文化因子,也是青海民间诗艺的大观园。笔者从青海花儿的题材、结构、旋律、歌词艺术几大方面,对青海花儿的艺术审美特征进行研究,展示花儿带给我们美轮美奂、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二、歌剧概述
(一)歌剧简介
1、歌剧的诞生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在16世纪末,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2、歌剧的特点
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其中,以声乐演唱为主。歌剧演员必须具备歌唱与表演的艺术才能,根据剧本与作曲家所谱写的唱段来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器乐除担负声乐伴奏外,还起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剧情和发展戏剧矛盾冲突,烘托环境气氛的重要作用。器乐部分由管弦乐队演奏。歌剧中的音乐布局因不同的时代、民族、体裁样式、作曲家创作个性和创作方法而异。声乐部分一般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器乐部分,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幕间有幕间曲。歌剧的音乐结构方法多样,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统一发展的整体结构。
(二)中国歌剧简介
中国歌剧诞生于二十世纪上半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歌剧。中国歌剧主要是在原创性的声乐的基础上表现戏剧情节,以歌唱为主进行叙述,在内容和形式上赋予中国特色。《夫妻识字》(马可作曲)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马可等作曲)的诞生。《白毛女》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
三、青海花儿歌剧概述
(一)青海花儿简介
青海花儿是青海地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口传民歌,千百年来,各兄弟民族在雪域高原这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和睦相处,世代进取,拼搏开发,各种文化和习俗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流行在高原九个兄弟民族中的花儿逐步形成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青海特色。新世纪以来,花儿的传承得到空前重视和活跃。花儿已由过去的河湟地区传向除了玉树、果洛两个纯牧业区以外的所有民族自治州境内和农业区与半农半牧区。花儿已经由农村进入了城市,由田野登上了高雅舞台,由“野曲儿”变为了公认的民间艺术。通过现代新闻媒体的传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2006年,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的传唱曲令不断发展、创新,音乐语言不断丰富、完善,演唱风格日益成熟,流行地区日益广泛,影响力不断彰显。这些成就的取得,既包含着各民族群众的聪明才智,也包含着来青海工作的无数外省籍人们的心血。几十年来,他们把自己的才华无私地奉献给了青海花儿的繁荣和发展。
(二)歌舞剧《雪白的鸽子》简介
1、美丽传说
《雪白的鸽子》该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青海湖畔的美丽传说:一对恩爱青年男女结婚的当天,新郎赵海青突然落入青海湖,原来是湖中爱听他唱花儿的美人鱼看上了他。新婚丧夫使尕冬妹痛苦万分,为了爱情,她最终选择了投湖殉情。他们惊天动地的爱感动了美人鱼,让他们化作了一对雪白的鸽子永远飞翔在一起,像极了“梁祝化蝶”的动人故事。
2、创作背景
2009年,一部以青海民间广为流传的经典花儿为题材创作的音乐诗剧《雪白的鸽子》在北京上演。为打造这台花儿剧,青海省文化厅特邀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和著名“花儿皇后”苏平出任艺术总监;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导演杨凤良出任总导演;出身于音乐世家、中国最年轻的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获得者赵麟出任作曲;著名歌唱家雷佳、王宏伟分别饰演主角尕冬妹和赵海青。
全剧由序曲、第一章《婚变》、第二章《托梦》、第三章《花儿会》、第四章《殉情》及尾声组成,以阿妈哼唱的摇篮曲为引线,给广大观众展现了一幅既瑰丽多姿又热情奔放;既缠绵悱恻又回味悠长的民族风情诗画。
(三)青海花儿的特征
青海花儿以其丰富的题材结构,优美的歌词旋律,独特的艺术魅力,别具一格的风格吸引着无数观众。青海花儿带给我们一场美轮美奂的听觉盛宴的同时,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音乐的质朴纯正的艺术魅力。
1、题材广泛
青海花儿的歌曲内容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题材有男女纯美的爱情,真善美的人性,淳朴的民风,神奇的传说等。其取材丰富广泛,包括历史、地理、民俗、宗教、文化、社会生产等各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海花儿主要以情歌为主,表达善良淳朴的劳动人民的情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的挚爱和尊重,展现各个民族的地域文化和特色风情,展示生活的真谛。
2、形式丰富
青海花儿的曲调丰富,其歌词结构抑扬顿挫,节奏灵动,韵律独特别致。其歌词结构主要大量使用交韵、复韵,单、双字尾交叉使用,单音节和双音节交错使用,奇偶句式交叉出现,形式上主要是四句式和六句式,也有五句式。青海花儿的句式形式多变,内容抒情或叙事,音顿为三音顿或二音顿,错落有致的句式形式和节奏明快的音顿,加上自由灵活的唱法,造就了花儿的韵律节拍活泼生动,曲调悠长嘹亮,旋律优美流畅。
3、艺术魅力
青海花儿展现的地域特色,民俗活动,民族文化,传承了优秀的名族文化,带来了新的艺术洗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容展现的历史,民族,文化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丽珍宝。花儿文化不仅融入人们的生活,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追求,歌颂劳动人民的辛勤善良,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记录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民俗,民族、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展示,比如青海玉树的舞蹈,青海循化沙拉族的羊皮筏子等。花儿带有西北青海地区地方的浓郁色彩,风格十分独特,其精神和艺术魅力感动着无数的听众。
(四)青海花儿的社会功能
青海花儿演唱活动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将丰富多彩,缤彩纷呈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人们面前。花儿作为一种青海的民间艺术,用花儿表达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理想与憧憬。其抒情和民俗两大社会功能让青海花儿文化也成为新的文化业态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花儿的表达男女的爱情歌,反应生活内容的生活歌;以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为内容的本子歌都推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民俗功能来看,青海花儿不仅体现民俗,同时它还传承民俗。
四、青海花儿发展总体现状
(一)青海花儿的歌舞剧发展历程
1、花儿的来源
花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在清代,在青海,随时随处都有花儿的歌声。花儿是青海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广泛流传青海。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我国民间歌谣的百花园中,别具一格,占有独特的地位,堪称为珍贵的口头文学遗产。口头文学就是口传心授的文学。花儿是由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的,是群众在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它和其他地区的山歌、民歌、情歌一样,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花儿起源于男女青年的情歌,属于民歌中最纯真、最优美的部分,表达率直自由。演唱花儿最有民俗特点的是著名的花儿会。每年农历五、六月间,民间自发地组织花儿会。与会者少则几千人,多则十几万人。每年高原的夏天是最美的季节,这时草儿青青,麦苗肥壮,花儿开了,树叶儿绿了。各族男女老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满怀欢乐、幸福、喜悦的心情前来参加花儿会。花儿会上对歌赛歌,人山人海,从各地赶来的“唱家”、“歌把式”即兴编唱,歌声此起彼伏,动人心弦,昼夜不息。歌声、笑声、掌声、喝彩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青海民歌里流传最广的就是脍炙人口的《花儿与少年》。
2、从低谷到发展时期
青海花儿的发展历程比较艰难,从最开始被误以为是低俗黄色歌曲,不能在公共场所公开演唱,以及唱花儿的地区大都是偏僻落后、经济不发达地区,到后来的改革开放,一些花儿爱好者以及更多的民俗文化学者、专家倾力研究,以及公开演出,通过歌手大赛、巡回演出、花儿音乐素材的创作等方式将花儿文化传递给大众,这些也让花儿成了青海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使青海花儿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在世界非遗的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青海花儿从他的低谷期,不公开演唱,青海方言,大白嗓演唱也,无伴奏在山间田头演唱等状态到现在的交响乐伴奏、名家用科学的方法的演唱、赵季平先生亲自配器专业指导、舞美灯光、舞台布置,无不说明青海花儿的“春天”会枝繁叶茂。花儿的歌舞剧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赢得了较高的赞誉,其音乐诗剧《雪白的鸽子》在首都保利剧院成功上演,享誉京城。青海花儿参加各种展演活动,尽显花儿艺术的独具魅力,向人们展现 了青海独具魅力的民间民族文化。
3、青海花儿的艺术成果
近年来青海花儿努力用舞台艺术展现花儿的艺术魅力,传唱美丽传说,传播民俗文化打造艺术精品。经过不懈努力,青海在打造花儿品牌方面取得了以下几点艺术成果:
(1)学术研究活动求真务实日趋活跃,理论研究与时俱进不断深入;队伍建设得到强化,新人不断涌现;学术研究、传唱活动、队伍建设并举;学术研究有专著,传唱活动有平台,队伍建设有章法,传播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建立。(2)花儿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充分彰显,深入人心。打造花儿品牌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成为花儿传唱地党委、政府的文化自觉。
(3)整合资源、多级联动、文化活动社会办的机制初步形成。国有大型企业开始关注、支持花儿艺术事业,为办好花儿演唱活动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几年,先后由中国农业银行青海分行、中国移动青海分公司、西部矿业集团等国有企业先后加盟支持演唱活动。
(4)花儿艺术的社会效能得到充分的张扬。近几年,我们利用花儿演唱会这个平台,在国台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的支持下,先后争取到价值200万元的图书四批。省文化馆按捐赠方的要求将这些图书配发到了循化、互助、都兰等县文化部门和全省56个基层馆(站),并先后两批组织全省基层文化干部近百人赴台湾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向基层捐赠演出设备、乐器、服装等文化用品价值200余万元。为基层办了一些实事、好事,也为馆里赢得了荣誉和地位。这是演唱会举办以来的最大收获,也是我馆利用社会力量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实践。
(5)国家部委开始关注花儿传唱活动。2012年7月,省文化馆成功承办了由国家计生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在千里花海青海门源举办的“‘花儿’唱响人口文化艺术节暨2012年‘同心·西藏和四省藏区幸福家庭工程——新农村新家庭计划’走进青海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贴近计生国策,精心编创的演唱活动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和主办单位的高度评价。
(二)青海花儿创新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不足 青海花儿无论从音乐旋律、演唱风格、歌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魅力,但是歌手演出中配器单
一、歌词过于方言化,使得许多观众只能欣赏花儿的曲调,而却不能深入到花儿所表达的文化底蕴中去。青海花儿已有几十年的传唱历史,但由于缺乏一定的市场开发、艺术包装和加工及文企结合,其文化市场前景也在不断地“缩水”。青海花儿目前最缺乏的是“创新”。目前新曲调(歌词)的缺乏,使得一些旧歌曲又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迅速发展的文化市场不接轨等因素,导致花儿与听众的观念和意识不同步,迫使花儿在乐坛的处境显得越来越尴尬。
2、精品不够
青海花儿有些作品都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表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花儿是一项群众性极强的文化。要想让这一文化走向市场,最主要的是将具有一定价值的“民俗文化、人文文化和民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过精包装后将精品文化推向市场。青海花儿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要想成为市场经济中的赢家,首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打造出精品花儿。其次,还要借助电视艺术和荧屏文化来助推花儿。
3、语言约束
花儿是青海的一大品牌,但由于受到语言的约束,花儿的发展步伐较为缓慢。要想让花儿走出家门,就必须要对现行的花儿版本进行语言创作和输入大量的„文化艺术‟血液。
青海花儿旋律非常优美,很多外地人也很喜欢听花儿,但由于大多是用方言演唱,使得外地人听不懂花儿所表达的意思。语言,已成了约束花儿发展的最大障碍。诸如新疆名歌,很多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演唱的。
方言虽在当地很受欢迎,但这对一项商业价值极高的文化产业来说,毕竟不是所追求的。青海花儿若要走向大市场,必须打磨其演唱中的“语言”,攻破“语言”的瓶颈,锐化局限性和地域性,使青海花儿更具魅力,走出家门,唱响国内外,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文化精品”。
4、文化保护力度和传承不够
青海花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因为青海花儿文化的创造者是民间大众,其保护者与传承者也应该是老百姓。一代又一代老百姓川流 11 不息的参与,是其得到保护与传承的根本。如果老百姓不珍惜,年轻群体不参与,这种保护,既无力度,也不会持久,最终难免消亡。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真心参与,关键是转变观念。在一些地方,青海花儿不被看作文化,对它的非遗文化价值也所知甚少,因而一直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把它看作是粗俗文化和底层文化而被盲目排斥,不被重视。人们往往认识不到,其实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我们绝大多数人正是在这种文化中成长的。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举措,千方百计改变少数群众对花儿文化的陈旧认识,切实把它作为青海省的非遗文化和特色文化来对待,它才会在民间扎根开花,得以真正传承,发出活力。
五、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前景探析
应当坚持包容而不是盲目排斥,应当坚持百花齐放而不是唯我独尊,应当突出文化品位而不是低级趣味。要改变老观念老眼光老做法,只有敢于创新、敢于发展,各民族的创新活力,溶入时代精神,弘扬非遗文化,青海花儿的保护与传承才有实际意义。
花儿保持传统是前提,创新与发展是活力,传承与创新,就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只要结合得当,青海花儿势必会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一)保持传统,大胆创新
在演唱的内容和形式上,保持花儿演唱的基本惯有形式上努力丰富表演形式,充实歌唱内容。可以根据歌手性格特点和演唱风格,确定曲令和演唱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歌手的特长,尽显地域特色,突出多样性,并通过加大联唱、齐唱、对唱力度,有助于歌手熟悉舞台和不同曲目的演唱风格,有助于了解不同形式的唱法,同时可以推动歌手之间学习、交流,提高舞台魅力和演唱会的艺术品位。在演唱活动的安排上,我们把编排好的歌唱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作为一个起点,根据演出需要,精心筛选曲令并进行编排,采取增加五省(区)歌手联唱曲目,为五省(区)重点歌手伴舞等办法,提高艺术质量。具体要求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等符合规范,明确歌手的演出台风、着装、唱词等符号艺术的表达,举办高质量的演唱会,选取优秀水平的歌手。
(二)扶持歌手,培养队伍
青海花儿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花儿传承文化,发扬精神的灵魂,提高花儿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极其重要。要注重选拔优秀的人才,把具有社会影响力,深受群众喜爱的歌手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活动的关键,把推出新手作为推进花儿演唱活动的重点坚持不懈,保证演唱活动的生机和活力。演唱会已成为推出新人、发现新秀的有效途径,呈现出以老带新,新手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花儿歌手来自民间,大多数歌手文化水平低,不识谱,个别歌手演唱中存在低俗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把提高花儿歌手的素质、演唱水平和关心他们的生活作为办好活动、推动发展的重点,常抓不懈。邀请业内专家和专业老师先后举办花儿歌手培训班十期,对来自全省各地、省垣各演出场所、茶园的歌手进行演唱技能、音乐常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提高花儿歌手的整体水平和修养,为办好演唱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为花儿歌手建立艺术档案,并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歌手签约,为花儿歌手的管理发展做了必要的储备。同时,坚持每年和主要花儿歌手进行联谊活动,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增进友情,并为他们安排演出活动,鼓励他们花儿兴业,开办花儿茶园和成立艺术团队,从艺术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做他们知心人,保证了花儿歌手演出队伍的相对稳定。与此同时,积极推荐歌手参加全国各类赛事展演活动,向世人展示青海花儿独具的魅力。
(三)注重传承,打造品牌
在办好演唱活动的同时,把打造品牌的重点放在四个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承基地,采取活动期间选派优秀歌手加盟当地演唱活动,发挥优秀歌手的带动示范作用,加大五省(区)歌手的互动,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办等形式开展活动,有力地推动全省花儿演唱活动的兴盛。在花儿传承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可以先后在循化、民和、格尔木、都兰、同仁成功举办了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同时这样也有助于推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该镇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四)加大文化保护力度
花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手段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其一,这是花儿文化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花儿文化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活态的、多变的、多样的,活态的发展就决定了活态的生存。我们的保护与传承,也应该采取活态的举措,顺其发展的规律。其二,是花儿文化延续的特征所决定的。花儿几百年来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连接了花儿文化延续的生命线,他们是非遗文化的活宝库。因此当务之急就是高度重视活态保护,加快建立民间传人的文化档案,搜集散落在民间的花儿音乐,采取他们习惯采用的方法,有目标有计划而活态化地培养年轻人,做到后继有人。
花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内涵应注重民族个性化。青海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区别,其歌唱主体是汉、藏、回、土、撒拉、蒙古、东乡、保安、裕固等九个兄弟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兄弟民族共同用心血培育和浇灌了这朵奇葩。花儿文化正是直接表达着兄弟民族的文化个性,有着极高的多民族认同性,极广阔的民间基础,闪耀着多元文化的光彩。兄弟民族通过花儿这个载体,自由地述说着各自 的认同感,自然地表达着民族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花儿文化是青海地区加强民族团结的粘合剂。在今天,政府尤其要着重认识花儿文化对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作用,在保护与传承中,充分注意到各民族的文化个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五)加快交流,扩大影响
在做好省内花儿演唱活动的同时,积极加大对外宣传活动,政府可以将这一文化内涵融入到青海旅游中,提供相应的旅游项目与旅游体验活动。让花儿的参演活动结合青海旅游项目,扩大花儿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使用互联网,纸媒,电视广告等方式大力宣传当地民俗文化。同时政府重视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参加民间艺术展,歌舞展演之类的活动,让大家更深刻,近距离的接触认识青海花儿。定期举行花儿会,青海作为一个文化大省,通过自己的优势、特色,可以让花儿为青海的旅游产业带来转型机遇以及经济效益。
结束语
青海花儿展现的地域特色,民俗活动,民族文化,传承了优秀的名族文化,带来了新的艺术洗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打造花儿品牌是一个艰辛、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青海花儿品牌的打造工作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态势,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首先是得益于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其次是得益于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热爱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们的鼎力相助;再次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人民群众的呵护和致力于这项事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群文干部的辛勤努力。青海花儿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敢于创新、敢于发展,把各民族的创新活力,溶入时代精神,弘扬非遗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宗福.西北花儿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传承——以青海花儿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17-127.[2] 叱培虹.青海花儿曲令风格与多民族文化关系浅议[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3,14(2):52-54.[3] 王坤.论青海花儿的审美特征[J].青年文学家,2014,(15):149-149,151.[4] 贾瑜琳,李积兰.试论青海“花儿”风格之“野”[J].青海社会科学,2008,(3):92-95.[5] 黄学梅.论青海花儿中的女性叙事[J].青年时代,2014,(17):37-37,39.[6] 张新梅.试析青海“花儿”的族际差异与文化交融[J].青海社会科学,2010,(6):166-168.[7] 黄静涛.青海“花儿”渊源[J].青海社会科学,2007,(1):72-75.[8] 杨生顺.试论青海“花儿”的内容及情感[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47-50.[9] 李国顺.保护和发展青海“花儿”问题研究[J].攀登,2007,26(4):221-222.
第四篇: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差异之婚礼文化(最终稿)
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差异之婚礼文化
人不是每天都在结婚,但每天都有人在结婚。婚礼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当中的里程碑,其中融合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今天我们选择通过中国婚礼的演变,来探究文化间的融合和差异。
中式婚礼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此时的中国传统婚俗已然十分成熟。中国人素来讲究礼数。婚礼,原为“昏礼”,古时于黄昏举行。字的左边是“女”部,右上为氏族的“氏”,右下为“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即女性改变姓氏正式成为夫家人的一种仪式。
中国人成亲向来讲究日子,通过阴阳八卦推算出黄道吉日,以求大吉大利。到了出嫁的前夜,请一位多子多孙的老人为新娘梳头,边梳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祝福他们同偕白首。中国人认为红色寓意吉利,婚礼当天,新娘身穿红色凤冠霞披,其上时常绣有凤凰,鸳鸯等意向,新郎同样身着红色的九品官服。迎亲过程中伴随锣鼓鞭炮齐鸣。在古代,人们用鞭炮驱逐看不见的鬼邪。婚礼最大的重头戏无疑是“拜堂”,司仪用高亢的嗓门喊出“一拜天地”——表示中国人对于天地传说的信仰与敬畏。“二拜高堂”——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馈,即孝道的体现。“夫妻对拜”——体现夫妻相敬如宾的连理关系。由新人一一执行。然而这些仅仅是中式婚礼代表性的冰山一角,至于交杯酒掀盖头等此类耳熟能详之事在此案下不表。
然而时代总是在迈进。到了二十世纪初,就有孙中山夫妇以西式婚礼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此后,婚礼在社会变迁中随时代潮流不断变化。我们搜罗到了许多照片,从中可窥得一二。
在50年代的中国大陆,有些普通老百姓开始穿起了婚纱与西服举办婚礼。马文婕同学的外公外婆首先尝试了这种婚礼形式,图为他们的结婚照。外婆家在当时出身显贵,不仅拍了十分洋派的婚纱照,还在和平饭店摆了西式酒宴。仪式上,外婆伴着孟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步入会场,两人说出了浪漫的婚姻宣言,随后与外公交换了戒指。可见当时就有西式婚礼概念的渗透。但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这么大的花费。
相比之下同时代的爷爷奶奶家境平平,受经济与时代所限,两人没有举办婚礼,仅是领证结婚,衣着朴素地照了张结婚照。到了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为
了弥补年轻时的遗憾,他们补拍了西式婚照。图中爷爷奶奶的婚服是当时借一对亲戚结婚时的,可大致反映当时婚礼服装的样式,同时也间接反映当时经济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婚礼文化的演变,表面上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更深层次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因为它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理解西方文化,感受世界文化展开了卷轴。
然而文化的传承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在时代更替时仍然将传统中华文化之精髓保留,并且做到了本土特色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人与西方人结合的例子越来越多。这给许多中西合璧的新人在婚礼仪式的选择上带来了困扰,这是由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马文婕同学的姑姑XiaoLin于9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就读时与当时的同学Kreig一见钟情,他们在得到各自父母认可后决定举行婚礼。但是问题接踵而至,到底在哪里举办,如何举办着实让双方费了一番心思。中国人讲究规矩仪式,而西方却崇尚庄重简单。中式婚俗的种种考究与传统儒家文化中“礼”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而西方崇尚的自由与开放也是由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所传承下来,亘古沿袭的思想观念。
因此,要想办让双方都满意的婚礼,也就是要考虑如何将中西婚礼文化相融合,则变得非常重要。在婚礼筹备的过程中,本来并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姑父,逐渐接受理解了中国文化,同意了类似选择良辰吉日等婚俗。而爷爷奶奶也作出了让步,同意飞往芝加哥参加婚礼。他们决定在大学校园中举办一次小型的中西合璧的婚礼。两人身着婚纱和西装举办一场西式婚宴,再换旗装旗袍等向来宾分发喜糖。这是一场最终让双方家庭都极为满意的婚礼,也给他们留下了一生的美好回忆。
可见要让文化的差异走向融合,关键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而这种理解与尊重并不单单是表面所看到的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让步,而实则是给与了一个空间,让外来文化充实到本土文化,使之更为丰富。这就像是西方婚礼文化的传入除了从婚纱,婚戒等实物上对于中式婚礼的改变以外,更多是一种自由理念在东方的领航。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方式开始从原先循规、考究变得更加趋于多元化。比如当下有一些年轻人也愿意选择玫瑰婚典、蜜月旅行或邮
轮婚礼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宴请。
虽然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浸润大大增强了婚礼形式的丰富度,但如果不注意保护,本土文化也可能面临着淡化乃至消亡的境地。而我们认为,这种保护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这个世界文化瑰丽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我们强调要理解外来文化的同时,切莫忘了更要回头理解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我们的主题婚礼仅仅是文化中的一个缩影。我们相信在未来,中西方的文明也会付诸更丰富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在文化过渡的过程中,以华夏文化之精粹,弘东方文明之繁盛于全球舞台。
第五篇:斯坦福大学:亲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范文模版)
斯坦福大学:亲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月华如水、桂子飘香的金秋时节,中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收获的季节,我有幸受公司派遣,参加了赴斯坦福大学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考察。
众所周知,美国大学的实力雄踞世界之首,美国作为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拥有世界50%以上的学术论文、诺贝尔奖得主和专利。美国之所以强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一流学府,吸引着全世界各类优秀的人才负笈美国,一俟学有所成。而在美国培养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中,根据美国《福布斯》2010年盘点,斯坦福大学名列第二,亿万富翁数量达到28位,仅次于哈佛大学。毋庸置疑,斯坦福大学在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内,已经由昔日的“乡村大学”一跃成为今日美国西部之“哈佛”,位居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甚至于,闻名于世、精英云集的硅谷之崛起也归功于斯坦福大学。并且,很多当今世界上IT领域的领头公司,也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的,包括惠普公司、思科公司、太阳公司、雅虎公司、Google(谷歌)公司、英特尔公司、制造处理器和工作站的MIPS和SGI公司、世界最大的显卡公司Nvidia、世界最大的视频电话会议公司Webex等。此外,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和前董事会共同主席Jim Allchin也毕业于斯坦福。斯坦福在商业界和科技界创下的这种奇迹是世界上任何其它的一流大学都无法比拟的。
瞳孔里的斯坦福大学
在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之前,曾经读过白岩松在美国耶鲁大学那篇著名的演讲——《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有段文字印象很深:“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头,中国人看美国,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个望远镜放大。经常有人说美国怎么怎么样,美国怎么怎么样,你看我们这儿什么时候能这样。在过去的好多年里头,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在看中国,但是我猜测可能拿反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缩小了的、错误不断的、有众多问题的一个中国。他们忽视了十三亿非常普通的中国人,改变命运的这种冲动和欲望,使这个国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也一直有一个梦想。为什么要用望远镜来看彼此?”
白岩松的“望眼镜论”,耐人寻味。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和美国仍然有诸多的大不同,譬如:中国的白天是美国的黑夜;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美国人名在前姓在后;去中国人家拜访敲门是礼貌,去美国人家拜访敲门,他们会非常生气;中国人请客鸡鸭鱼肉是盛宴,美国人看见满桌的鸡鸭鱼肉不敢吃,怕胆固醇高、蛋白质高,怕得心脏病;中国家长打小孩的常事,美国家长打小孩犯法,家长会被监管起来,小孩会被送到监护家庭;中国人发展旅游事业讲开发旅游景点,美国人发展旅游事业讲保护自然风景区,不许人任何改革;中国学校有班级,直到毕业,美国学校没有班级,实行选课制„„
但是,全球一体化的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习以为常。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远赴重洋,踏上异国他乡的道路。而大洋彼端的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怀揣好奇来到中国这片古老陌生的土地。文化的交织和碰撞,在之后数十载岁月中,深深影响着两个原本并非相互了解的国度。中国人对于美国,已经不仅仅是《北京人在纽约》那个时代:“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今天,随着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已经有能力站在和美国平等的平台上对话。
为此,从启程美国斯坦福大学伊始,我就希望能够用自己真实和生动的瞳孔去聚焦斯坦福、观察美国,让这趟学习和考察具有文化的视野,当然也更趋于文化的本质。
或许居于这个原因,当我一脚踏入“美国三个最美校园”之一的斯坦福(另外两个是康奈尔和普林斯顿),我第一个直观感受是,中美文化差距远远大于经济差距。超级大国、灯红酒绿、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我去美国前的“美国印象”和我所见到的从美国高等学府弥漫开来的文化景象、包括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风格和生态景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放眼望去,斯坦福大学一律是十七世纪西班牙的传道堂式——没有哈佛、耶鲁大学那些年代不同、风格各异的楼房,更少了美国东北部大学墙壁上爬满的常春藤,但斯坦福大学校园具有一种粗犷、开阔之美,大片的树林和山地,红瓦黄墙、古朴的砂岩建筑、优雅的胡佛塔,典雅庄严、饰满壁画的纪念教堂,罗丹深沉的雕塑群,处处显示出世界名牌学府厚重、深邃的学术氛围。
斯坦福大学占地35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二大的大学。进入大学,首先看到的就是土黄色石墙环绕下的红屋顶建筑,拱廊相接,棕枷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中心广场是斯坦福的主要部分,在它的四周,商学院、地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星罗棋布。往外,就是斯坦福科学园区、植物园、高尔夫球场和若干个科学试验场。设计斯坦福校园的,正是著名设计家弗莱德里克•欧姆斯泰德,据说,著名的艾姆赫斯特学院也是他设计的,而他最为人称道的传世之作,是纽约曼哈顿的中央公园、旧金山的金门公园,他的特色是自然森林式设计,加上自由曲线的道路。可是斯坦福却与众不同,显示活力与激情、潇洒与浪漫的是延伸好几公里的椰子树大道。
这种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或许也因为斯坦福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市,临近旧金山,乘坐汽车只需要1个小时便可到达旧金山。其所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气候宜人,人种差异大,定居于此的亚裔人士也很多。该州开放的民风,对于新观念的接受程度显然也较其他的美国各州来得强。曾经有人这么比喻:加州仿佛位于东西两股文化势力冲突的版块上,而也就是因为异文化的冲击,造成加州有别于其他美国城市的都会美感。
说起斯坦福大学的建立,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其创办者利兰•老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Sr.)是美国著名的铁路大王,当过加州的州长,也曾连任两届美国参议员。1884年斯坦福夫妇带着爱子在欧洲旅行时,能讲三国语言的小斯坦福被伤寒夺去了生命,不满16岁的生命永远停留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让60岁的老斯坦福悲痛万分,想起儿子希望在美国最著名高校读书的愿望,老斯坦福计划捐出自己的财产,以儿子的名字在美国最著名的高校建一所图书馆,但遭到了名校的拒绝。之后,斯坦福夫妇决定用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在加州以儿子的名义建立一所大学。至今,全加州乃至全美国的人们都记得他们夫妇的一句名言:“The children of California shall be our children(加里福尼亚的孩子都将是我们的孩子)。”斯坦福大学于1891年10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斯坦福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强调:“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给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但也应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
这所年纪100多岁的大学,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第5名明星级大学,比起美国东部那些建校300多年的大学来,真像一个充满了青春活力、情绪高昂的少年。它没有沉重的过去,没有岁月在它脸上刻下的沧桑,也少了一点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感。有趣的是,老利兰·斯坦福把自己8180英亩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这一决定为以后的加州及美国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尽管当时这里在美国人眼中还是荒凉闭塞的边远西部,直到现在,人们还称斯坦福为“农场”。因此,在斯坦福大学,自行车是学生们必备的交通工具。
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除了教学楼、艺术博物馆、剧院、音乐中心、大型医院、钟塔、天文生物保留设备、海洋研究中心、食品研究中心等,还设有图书馆30座,图书650万册,另有数上万份手稿,图书拥有量占全美各高等学府第4位,而且全电脑化管理。校内设有7000多部电脑供学生使用,亦设有多个电脑室及电脑中心为学生提供服务。
当我们也骑着自行车穿过这个魅力四射的“农场”时,我们忽然发现和相信,斯坦福有的是机会和可能性,有的是年轻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朝气,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而让我最难忘的是斯坦福大学的校训:“自由之风永远劲吹”!含义就是鼓励和保证学生和教员能自由无阻地从事教学和相关的学科研究。遥想100多年前斯坦福大学刚建成时,身处美国向西开拓的前沿,面对着广阔而充满神秘感与可能性的太平洋,它成为探险者的一个象征,而今,它不再尾随过去,而是面朝将来,把目光投向它在办学理念上的高瞻远瞩、在“学术—技术—生产力”转化上的杰出作为、以及在学校管理上的独树一帜,这也形成了它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
从精神层面而言,如果说哈佛与耶鲁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21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它的建校年代正是美国西部开发、工业革命蓬勃向前发展的时期,因而当时人们关注的不是灵魂的拯救而是人类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授,所以创立之初确定了如下的办学宗旨:大学的目标是使所学到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为此,它的目的是以整个人类的文明为最终利益,积极发挥大学的作用,促进社会福祉,教导学生遵纪守法,尽享自由给人的快乐。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民主政体中蕴含的崇高哲学——因为这些崇高原则源于人们的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基于这种宗旨,斯坦福大学率先提出人文科学与应用科学并重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培养“既有文化知识又掌握实际本领的公民”。斯坦福大学还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早在1939年就在美国率先开设了“西方文明”课程;在1987启动了社会伦理学教学项目。斯坦福的校园文化遵循着这样一条简单的道德准则:斯坦福大学中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利用不公平的手段占学校或其他任何人的便宜。这条准则给学生带来了高度的自由和责任——考试无人监视,试卷常常有学生拿回宿舍里做。许多学生有万能钥匙,一天24小时都可以出入多数教学大楼。
不仅是学生,斯坦福的教师也创造着属于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创办斯坦福大学时斯坦福先生的意愿是,斯坦福的执教人员必须是具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人,而不是徒有虚名,摆花架子的人。包括斯坦福的名教授在内都深知时不我待,忠实于自己的事业。人人都争分夺秒的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经费,才能壮大学校势力。一般说来,越是有名的教授,其工作越比一般人努力,而助手们如果在某一方面没有突出表现是站不住脚的。该校培养出16位诺贝尔奖得主,1100位学术委员会成员中有14个国家科学奖得者,62个国家科学院成员,95个美国艺术和科学院成员,24个国家工程科学院成员,7个国家教育科学院成员。其中也不乏中国人,我们所熟知的代表中国出席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就出自这所学校。迄今为止,斯坦福大学已经为我国培养了不少科技界的精英。比如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斐鉴博士,著名医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张孝骞,国际知名数学家、世界华人数学家最高奖——晨兴数学金奖得主李骏。
斯坦福大学是一所注重理、工、医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工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法学院、人文与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理学院。其中的医学、电子、电机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都排名全美前10名。斯坦福的学生们必须在相关领域完成必修课,其中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宗教思想。除此之外,学生们的写作和
外语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斯坦福大学最近把非西方社会作家的作品加入到它全年的“西方文化核心教纲”中时,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震动。
与其他一流大学一样,斯坦福大学的文化艺术活动也十分丰富。从舞蹈到戏剧,从创造性写作到电影制片,从音乐到画展,从摄影到演唱会,整个校园每周都安排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斯坦福大学在开明的校风和有传承性的西岸乐观主义主导之下,融合了西部文化和高科技的精髓,在科研和学术领域双双取得骄人的成绩。
沐浴着斯坦福大学劲吹的学术自由之风,我真切感受到了一种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现象,用中国的一个成语,叫做——海纳百川。须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大部分美国人都是从世界各地到美国的移民的后裔,因此,美国向以“民族熔炉”而著称于世。当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们纷纷涌向这片土地的同时,也把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种子播撒到了这里。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形成了美国文化较为宽容的特点。而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更凸现了这种多元特征。在这里,各种肤色的人群,形态多异的装束,各种不同的语言交汇在一起,与众不同的教育形式、多元的师生构成、国际性的文化背景、色彩各异的教学组织方式,形成了一道多彩的风景线。
在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里,包括一些金发碧眼的教授案头,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中国的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这种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现象,也激起了我关于中美文化差异的连篇浮想。尽管,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精神产品的综合,从自然环境、哲学观点、思维模式、民族传统、处世态度、社会结构与管理形式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等方面来看,都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但毕竟,随着全球一体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像个“地球村”,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中美文化在差异中开始了有意思的交流、交融与碰撞。
这让我想起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年访华前夕,一些美中之间文化交流的消息首先释出。比如迪斯尼正式确定落户上海浦东。而此前不久,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的第784号决议,引起了华人世界的普遍好评。众议院的尊孔议案,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除了偶有华人惊呼“孔子红到了美国”之外,支持该决议的发言者,谈的多是孔子对中国文明、亚洲文明乃至全世界的贡献,也有人说到这是尊重美国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另一面,我们也看到了,美国文化借助着经济的全球化,以一种不折不扣的“强势文化”,对其他文化体进行着单边输出。文化产业也随之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占据美国GDP的五分之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文化的活力与霸气。
显然,中国不能自外于全球化的浪潮之外,面对强势文化的来袭,就必须直面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不能拒绝这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进行的对话和交流。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用魏源的思想,还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斯坦福大学“自由之风永远劲吹”的这段日子里,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现象拓展了我的胸襟,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找到了学习他人的意义,也唤醒了对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使命感。我们远渡重洋去斯坦福大学,无异于一次“西行取经”,而我们在斯坦福大学的文化与文明里,也看见了中华文化不仅自成体系、独树一帜,而且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也无须惧怕冲突与碰撞。虽然因为经济的短暂落后,在这种对话中难免会遭遇一时的尴尬,但面对无法回避的全球化浪潮与强势外来文化的长驱直入,中华文化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和从容——即或有一时一地失守之虞,但也必有其固守传承的自存自保之道。
何况,在我看来,文化的纯洁性总是相对的,缺乏与其他文化体交流的文化最终只能僵死和衰亡。无论是战国时代的“胡服骑射”,还是盛唐时代的海纳百川,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无处不具开放和交流的痕迹。文化的发展不能缺少不同文化体之间的冲突
与交融。美国移民文化的发达,不同文化传统交融构筑的多元化力量,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注脚。我也忽然明白,当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纪念孔子的决议案给了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启示:中美两国文化传统迥异,社会制度不同,但是从文化上完全能够找到最基本的和共同的价值观。孔子倡导的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他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所追求的公正与道义,为西方提供了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和经济困境的一个思路,成为了普世价值的重要部分。
在斯坦福大学,我更加豁然开朗,全球化提供的应该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多样化文化图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人类文明最辉煌的篇章里,必然有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有中国古老哲学和思想映射出的具备普世价值的光辉。因此,如同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一样,中国在美中的文化碰撞中,应能找回自信,重塑辉煌。
提倡创业精神和职业使命
作为中国国企的一名管理人员,对于斯坦福大学,我更感兴趣的是它的研究园区。斯坦福研究园区是由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于1951年创建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园区,被誉为“研究园区之父”。斯坦福也成为美国和全世界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
由于建立工业园区,斯担福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菁英云集、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35%以上的“硅谷”。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所重重包围,与高科技、与商界、更与实用主义和开拓精神这些典型的“美国精神”建立密切的联系。随着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呼啸而起,各个电脑公司,包括“世纪宠儿”微软公司纷纷在这一线安营扎寨,斯坦福大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而随着美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太平洋沿岸地区倾斜,美国社会、文化格局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国的西海岸,这个充斥着亚洲和中南美洲移民的地区,越来越成为美国21世纪最有希望的地区。
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在斯坦福的办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想,饱含着学以创业、学以致用的精神。正如老斯坦福先生在首次开学典礼上所说的,“请记住,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但也应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这就是影响着斯坦福以及斯坦福人发展、成长的教育文化理念,鼓励每一个有设想的人去创业、去突破。与斯坦福大学共生共长的硅谷所衍生的进取精神,也成为前行之路上的斯坦福以及斯坦福人的精神支柱。
我甚至觉得,创业精神、职业使命,就是斯坦福大学崛起乃至美国腾飞的一对翅膀。这次在斯坦福大学学习,我学习了17个专题并进行了4次专题调研,讲授老师结合理论和实践的讲解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虽然有些理论在美国适用在中国不一定适用,但他们的遇到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有一些工具是可以直接用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的,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表达,让我感觉“醍醐灌顶”。比如汤母·考斯尼克教授讲授的战略领导和管理艺术中的五层领导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时如何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和潜质,更有效的放到不同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红海和蓝海战略理论”能启发我们,在进行战略部署时,特别是像云锡这样的行业领头羊,就应该更多的思考怎样打造我们的蓝色海洋,从激烈的竞争红海中脱出来,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导者,从而建立竞争相对较少的蓝色海洋,以立于不败之地。我在认真思考,如果利用“四种行为框架”模型,认真从“消除”、“降低”、“提升”和“创造”四个方面分析工作中进行有效的转化,我们势必可以以赢得更大 的市场空间。
又如谢德荪教授讲授的《创新战略》理论中的“两面市场”分析工具,能帮助我们有效的分析研究,在资源整合、产品开发等方面如何实现“源创新”和“流创新”,他教导我们在进行这方面工作时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面宽了,思路也更多了。我们就能在资源整合和产品开发工作中多考虑如何满足上游客户和下游客户的需要,怎样通过对两面市场的分析建立一个好的平台,拓宽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链条,进而扩展公司的业务,实现经济的增长,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我想,只要我们时时注意思考运用所学的先进理论和自己所在单位和部门的实际有效的结合,就能提升我们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控股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而贯彻这些理论的,还是创业精神、职业使命,否则任何先进的理论最后都只是纸上谈兵。这种警醒,也让我有一种隐隐的触痛。
不可否认,中国是建立在思想上的内陆文化,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朱熹称:“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平常也。”“中庸之道”是孔子的基本准则,也成了后人的一个道德准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若一个人嫌房子太暗,要开天窗,其他人是一定要反对的,但他若要把屋顶掀掉,其他人便会劝他开个天窗了,这便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人的这种中庸与平和又在一定程度养成了一种惰性,过度沉溺于“和稀泥”,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由于受儒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以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具有经验综合性特点,强调个人与的关系,主张建立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美国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传统之上的海洋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思维和分析思维为特征,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人所缺乏的,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而美国则经历一个又一个飞跃。
在斯坦福大学,美国人诧异中国人对于职场的狂热与职业的冷淡形成的反差也让我不得不进行一次次理性的思考。美国一本杂志发出惊叹:“最近几年,职场小说一直在中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杜拉拉升职记》就已经卖了将近五百万本。”在美国人的眼中,中国的职场小说不是在讲公司之间的残酷竞争法则,就是在讲官场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内幕,告诉读者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工作中,通过种种手段迅速脱颖而出。数量庞大的职场小说读者群,则希望从中学会职场成功术,进而快速发财。
“他们只关注如何去生存,而不是如何去工作。”文章的最后,作者对于中国职场小说热的原因,做出了如上的总结。
美国人问,热衷于职场小说的中国人,真爱自己的职业吗? 而最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推出的《中国职业发展现状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表示满意的只有605人,所占比重仅为8%;表示不满意的却有1331人,占到17%,高于满意者的两倍多;而持一般态度,即说不上满意和不满意的,有2860人,占到36%,成为最高比例人群。这表明了大家对于职业的平淡和中庸态度,不满意情绪远大于满意。其中选择“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有3014人,占到24%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各种令人困惑的问题。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员工职业发展现状调查统计数据告诉我们,职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和企业问题。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让中国的企业在员工职业规划方面应付出的努力更加艰巨。”
无独有偶,我找到一份《2011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0%的大学生,坚持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大部分学生把薪水和晋升空间等其他因素,放在兴趣之前。调查认为:“步入一个浮躁年代的中国,被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标准、愈来愈狭隘的成功价值观裹挟着,使得职业在很多人眼里,成为单纯的谋生、获利工具,而不是体现个人兴趣、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正是这种功利心理,让中国人的职业生涯缺乏激情和成就感。”
斯坦福大学的学习经历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要实现产业报国的理想,我们就是要经营好、发展好企业,要用世界的眼光去经营,要用先进的理念去发展、要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做强做大,绝不能固步自封。
所以,从斯坦福大学归来,我就更加清楚一点:开展具有职业使命感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记得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前 CEO乔布斯的去世,催生了《史蒂夫·乔布斯传》简体中文版首周销量67.8万册的热潮。一时间国内社会反思:“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出不了苹果这样伟大的公司?”但为数者众的“果粉”们除了看到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尚,看到乔布斯叛逆的性格、传奇的人生,却难以看到字里行间显而易见的职业使命和创业哲学。乔布斯在亲笔自述中所说:“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天分去表达我们深层的感受,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去为这股洪流加上一点儿什么。”从这种人生观出发,他不愿做那种只想赚钱的商人,而要成为创造传世、持续对世界有所贡献的创业者——不断推动创新,因为:“正如迪伦所说,如果你不去忙着求生,你就在忙着求死。”
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其实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美国创造了将企业家珍视为国民财富的观念,美国民众比任何国家都更尊重企业家,美国国民创业的能力无与伦比。
我想,世界上最大的致力于推动创业的基金会——考夫曼基金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卡尔·施拉姆,他的一番话可以作为我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短暂的学习生涯的结束语,他说:“美国不仅是个地方,更代表着一种精神。”但这位“创业精神的福音传教士”到上海出席全球创业周峰会、接受《创业家》采访时称:“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一直是非常有创造力的”,“5至10年内,全世界都在琢磨中国。如果中国在哪方面出现一点问题,都会让全世界为之震撼,所以我认为中国有必要创立更多更新有创造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