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家乡人(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4:5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致富不忘家乡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致富不忘家乡人》。

第一篇:致富不忘家乡人

致富不忘家乡人

--记甘肃兴临建筑公司康尚成捐资富民事迹

甘肃兴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于1980年,是一个具有20多年施工经历的民营建筑施工企业。企业董事长康尚成,出生于临夏县南塬乡陈黄村金咀社,多年来,公司在康尚成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被省建委评为“全省优秀建筑企业”、连续多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优秀施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先进集体”。通过艰苦奋斗致富的他,在企业不断壮大创造财富的同时,他积极创先争优,始终不忘家乡发展,在支持家乡教育、改善基础设施、有效输转劳动力、扶持村级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热心关注教育事业。当康尚成看到已成危房的陈黄小学校舍时,为孩子们安全担心的他毫不犹豫的捐资12万元修建了2栋新校舍,投资5万元,水泥硬化学校的校园1000平方米,极大的改善了教学条件,优化了教育环境。

积极提供就业门路。看到村里很多年轻人苦于学计无门,整天无所事事。这位爱心企业家就主动上门了解,根据他们各自特长,把这些年轻人安排在自己的建筑公司技术岗位上,给了他们发挥一技之长的机会。渐渐的,村里和周边的群众到他建筑公司里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效输转剩余劳动力50余人,创劳务收入115万元,提高了家乡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全力改善基础条件。看到村里道路陈旧,遇到雨雪天,群众出行困难时,这位爱心企业家捐资130万元,先后硬化村社道路5.5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改善了村容村貌。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看到日渐富裕起来的群众没有一个健身娱乐的场所,他又慷慨解囊,投资50万元,在金咀社建成了一个占地3亩,集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广场。修建活动中心5间100㎡,水泥硬化地面2000㎡,安装健身器材和基础设施,为群众建立了一个精神的新家园,促进了富裕、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扶持村级产业发展。今年,康尚成又积极响应县委关于成立村级产业互助合作社的政策,想群众所想,率先带头为陈黄村产业发展互助合作社注资20万元,使陈黄村成为全乡的产业发展互助社示范点,为该村发展富民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缓解了贫困农户生产中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加快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康尚成做农村致富带头人,看到不断富裕起来的家乡,这位朴实的企业家激动的说:“我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乡亲们的支持,我相信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就是回报自己的家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的献爱心富民之举为本村其他农民企业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第二篇:致富不忘家乡人

致富不忘家乡人

————记市人大代表丁守富

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丁守富同志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按照“五带头”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在不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回报社会,造福家乡群众。他今年出资为家乡魏桥新修水泥路2公里,捐款1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帮助本村12户群众承包耕地520亩,发展小麦良种繁育,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领同村群众95人,外出搞建筑,使他们人均年收入在3.5万元以上等帮助家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事,受到群众赞扬,社会认可,县乡党委、人大的高度评价。

一、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人大代表的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好职权,就必须先学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农民工带头人的人大代表,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为此,在繁忙的工作和农事中,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特色理论,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知识,明确了人民代表的权利、义务、职责,增强了当 1

好人民代表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光荣感,坚定了做好代表工作的信心。同时,他还积极参加上级人大组织的学习、会议和代表活动,使自身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不断得到了提高。

二、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

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民主渠道。丁守富同志经常说:“与群众交谈、接触,才能真切了解群众的真正需要;为民鼓与呼,是人代大表的本职所在”。他口头上是这样说的,行动上也这样做。

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更好地听取民意,他经常走访群众,征求他们对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的意见,对村组建设的建议;不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倾听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将群众意见一条条、一款款地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材料。对于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向县乡党委、人大反映,对于能在当地解决的小问题,敦促当地政府即时处理,不能立即解决的,也要给群众一个明确答复。

魏桥村、何楼村通往淮西路的道路原来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遇到下雨下雪,路难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制约了2个村的经济发展,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丁守富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2012年全乡人代会上,从修筑魏桥至淮西路的必要性、受益

村组、资金筹措等方面,向乡人大提交了议案,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当地政府财力紧张,一时难以解决,他独自出资为群众修通魏桥至淮西路长2公里的道路,有效解决了何楼、魏桥两村4500人行路难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服务大局,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近几年,中央、省、市、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致富提出了许多新举措。2011年,乡党委、政府在魏桥洼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如何利用抓住机会帮助群众发家致富。他积极研究高效农业,带领群众发展良种繁育,很多村民都不理解,心中普遍有疑问“良种繁育后到时卖不出去怎么办?”,因此都在谨慎地持观望态度。经过充分了解,并结合本地实际,他带领3户群众先行,经过多次协商,与外地客商达成购销协议,第一年繁育某良种260亩,外商提供技术扶持。260亩?土地怎么办?让三户群众犯了难,丁守富在地里转了几天,想出走土地流转的新路子,既让出让土地的农户得实惠,又要种植户得发展,他连夜召开群众会议,最终让46家群众高兴地把土地出让给这3户群众,用作发展良种繁育,而且每亩收入不低于自己种植时的收入,又解放了生产力,让出让土地户放心外出打工,增加了群众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发展良种繁育的3户群众,当年户均收入达到9万多元,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了好的开头,2012年秋天,魏桥村良种繁育面积扩大到了520亩,发展起来种植大户12户,解放出劳动力126人,魏桥村的土地流转彻底“火”了起来,为魏桥村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带领同村群众95人,外出搞建筑,使他们人均年收入在3.5万元左右,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2012年暑假,丁守富经调研发现本乡很多考上大学的孩子家庭困难,一时难以交齐学费和学杂费,在他的倡议下,组织市县乡人大代表积极为困难学子捐款献爱心,共筹集善款5.5万元,他本人一次捐款1万元,救助了15名贫困大学生。

形势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变发展,作为人大代表,必须与时俱进。丁守富同志谦虚的表示,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人大关怀支持的结果,今后将继续坚持以民为本,切实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做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

第三篇:浓浓乡情报桑梓,致富不忘家乡人[小编推荐]

浓浓乡情报桑梓,致富不忘家乡人

初识彭仁太,笔者无法将他和一个资产逾千万的大老板联系起来,他的身上,完全没有一点大款的财大气粗,浑身透露出的是儒雅和谦逊。

背井离乡,只为改变命运

彭仁太,1971年出生于义和镇太乐村一个贫困家庭。这里虽叫太乐,却是一个土地贫疾、田少地多的落后山村。父母虽然十分勤俭,每天坚持辛苦劳作,但全家6口人仍然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贫困生活。看着父母成天劳累奔波,彭仁太从小就树立了长大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理想。因此,彭仁太读书总是十分努力,但由于当时大学招生名额较少,一向勤奋刻苦的他还是没能考上大学。父母劝他补习一年再参加一次考试,懂事的彭仁太不想再拖累父母,毅然决定南下打工,不到18岁的彭仁太开始了自己养活的生活。

艰苦创业,只为实现梦想

就这样,彭仁太来到了广东东莞市长安镇的恒发五金厂,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由于他干事认真负责,从不挑三拣四,总是任劳任怨地干好自己的工作,除了完成工作任务外,他还抽空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很快,拥有高中文凭的他获得了企业主管的认可,将他升为中层管理人员,拿起了让同乡们羡慕的高薪。1995年9月,在业内已有了响当当的知名度的彭仁太却做出了让同行们不能理解的选择。金雄五金厂当时已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老板找到了彭仁太,想让彭仁太到他的工厂任生产经理,帮助他渡过难关,但是由于工厂实际情况,他不能给彭仁太高薪。彭仁太经过反复思考,认为担任生产经理,可以更好地施展自己的管理理念,积累更多的经验。于是,彭仁太来到了金雄。在这里,他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一干就是12年,将一个几十人的小工厂变成了上千人的大企业。自己也开始积累了更多的财富。2007年3月,彭仁太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的市场考察,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自己当老板,泰辰首饰厂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打拼,彭仁太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一个拥有资产上千万的老板了。

回报家乡,只为难舍乡情

虽然彭仁太早已将家搬到了县城,但他仍然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2010年夏季,彭仁太得知他的家乡太康村准备硬化公里,但是因为家乡并不富裕,自筹资金尚存在差口。彭仁太主动和村干部联系,提出要捐资的意愿,很快,他就将4万元捐款打到了村上的账户上。在他的带动下,太康村老板纷纷慷慨解襄,为太康村公路硬化捐资达40余万元,太康村公路硬化得以顺利实施。今年1月,在义和镇首届乡情会上,在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的同时,彭仁太还为义梅路硬化捐资4万元。每次回到老家,他都要去看望一下他的乡邻,对那些特别困难的乡亲,他都会给他们送去慰问金,特别是对五保户杨全珠老人,他更是会特别照顾,不但要送给慰问金,还要给他买些日用生活品。他的善举,获得了家乡群众的好评。在县16届人大代表换届中,彭仁太高票当选为新一届人民代表。近日笔者和彭仁太联系时,彭仁太说:“如今得到群众的信任,深感肩上责任重大,自己一定要认真履行一名人民代表的职责,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

第四篇:致富不忘母校

致富不忘母校、爱心回报家乡

2月20日金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和爱心捐赠活动。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县教育督导室同志,公兴教育督导办同志,金仙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金仙镇居委会高明全同志长期在外务工,与时俱进,勤奋拼搏,开拓创新,成立了龙腾洗水有限责任公司,而今,富了不忘家乡。2月20日向金仙小学无私捐赠学生校服七百套,总价值人民币七万多元。高总委派公司代表高明霞女士代表公司发言:要求全校同学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更好的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学校校长何印对公司的无私援助深表感谢,希望全校师生在新学期勤奋拼搏、开拓进取、再立新功;特别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回报关心支持金仙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镇党委书记郑炳生,县教育督导室李兆周分别在会上发言,感谢高明全同志的重教义举,致富不忘家乡不忘母校;要求全校教职工要加倍努力,热爱教育,以校为家,使金仙小学的教育事业再创佳绩,不辜负各级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殷切希望。

2014年2月20日

第五篇:致富不忘家乡事迹材料

果园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简

第14期

果园乡“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6日

致富不忘家乡

共建和谐果园

——记甘肃广源集团董事长于生成典型事迹

甘肃广源集团董事长于生成,现年49岁,系果园乡中所沟村人,现任酒泉市工商联副主席、酒泉市政协常委、肃州区人大常委、甘肃广源集团董事长。1980年11月入伍,在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某工程总队服役,荣立三等功一次,被中国民营经济促进会授予“优秀民营企业创业家”、被甘肃省政府授予“捐资助学、造福桑梓”先进个人、“甘肃省十佳复退军人”、“甘肃省返乡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1983年10月退伍返乡后,他始终保持敢闯敢干、顽强拼搏的军人作风,经过20多年打拼,从当初一个几十人的小工程队,发展成了今天一个拥有4个公司,总资产近亿元,相关产业从业人员600多人,产业涉及啤酒原料种植、加工、房地产开发、小额贷款担保的企业集团。在全省相继开展“双联”行动之时,于生成主动与果园乡党委联系,积极加入到先锋帮扶活动的行列,为家乡人民办实事,做好事。

一、立足“潮头”,开辟创业道路

告别3年军旅生涯,于生成退伍后,回到了家乡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中所沟村,不久就被确定乡镇派出所公安干警录用对象。但面对艰苦度日的乡亲们,作为受部队培养多年的退伍军人,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总在想应该为家庭也为家乡做点什么。永不服输的他看着家中贫困的境况,看着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仅靠种植几亩地,一年下来收入没有几个。他便暗暗思索,下定决心,决定要借改革开放的春风闯出一条新的致富路。于生成谢绝了别人求之不得的公安干警工作,毅然背起背包来到酒泉城里的建筑队,默默地从一名钢筋工干起,凭借在部队掌握的过硬技术,很快在工程队暂露头角,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到施工员、会计、工长,再到组建自己的建筑队。没有设备到处借,没有资金到处筹,没有业务四处跑,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了他艰辛的创业历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他办事豪爽,讲信誉,建筑队的业务也一天天壮大起来,由当初的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建筑队发展到现在拥有4家子公司,职工300 多人,净资产达到1亿元的大集团,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分别被酒泉市、肃州区两级政府授予“纳税骨干企业”、“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

二、特色产业,造福家乡父老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对于农村出生,经过绿色军营熔炼的于生成来说,自己富了,可他时刻也没有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父老,看着公司业务一天天不断扩大,产值一年一个台阶,在欣喜之余,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帮助农民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大道。虽然每年他都尽可能的吸纳一些农民群众到公司务工,向同行介绍农民工,但他还是觉得杯水车薪。经过再三考虑,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自己的一些产业,转移投资方向,产业目标逐步向农村和农业方向转变,产业链条不断向农副产品种植、加工延伸,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经过深入农村调研,2007年组建成立了酒泉广源制麦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

多万元,建成年产3万多吨麦芽生产线,当年生产啤酒麦芽8000多吨,实现生产产值3200 多万元,使6000多亩土地增产,亩均增收300多元,带动农户1万多户。看着农民增收后的笑脸,于生成再次坚定了向农业产业进军的信念,逐步形成以啤酒原料种植加工、房地产开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为主的新型企业集团,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公司+基地”的产业发展之路。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把“致富车间”真正建在农民家门口。

三、捐资助学,造福桑梓

自己产业做大了,可社会上还有许多事业需要大家携手来解决,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为果园乡中所沟小学捐款5万元,并赞助该小学1万元用于取暖用煤和贫困失学儿童;当他得知肃州区果园中学基础设施陈旧,教学设施紧缺的情况后,捐款3万多元,极大的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原省委书记陆浩同志亲笔为他题词“捐资助学、造福桑梓”,企业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助学先进单位”。

四、联村联户,助推家乡经济

在全省上下全力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之时,作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于生成又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和果园乡联系,结成帮扶对子,续写牵手联心的华美篇章。全力支持高闸沟村、小坝沟村整村推进钢架大棚建设、小坝沟村高标准养殖小区建设以及中所沟村300亩网室制种小区建设。同时,广源集团的13名党员还与中所沟村的50户网室制种户结成帮扶对子,重点扶持网室制种产业发展。同时,还给这三个村,每村提供5万元水泥,用于设施农业、养殖园区建设。切切实实从实处着手,解决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收致富过程中遇到的最实际最困难的问题,在农户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与家乡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真正意义上达到了联村抓产业,联户促增收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先富带后富,共建小康社会的示范带头作用,有效推进了果园经济发展。

下载致富不忘家乡人(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致富不忘家乡人(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努力开拓创业路 带动家乡人致富

    四平市“创业先锋”候选人事迹材料 单 位:四平市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 候选人:宋喜君 2011年5月6日 努力开拓创业路 带动家乡人致富 ——记四平市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人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人今年43岁的王东文是第十一届**区政协委员会委员,第十六届**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他靠在市场大潮中奋勇搏击、率先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连续十年捐资,赢......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人

    今年43岁的王东文是第十一届**区政协委员会委员,第十六届**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xxxx。他靠在市场大潮中奋勇搏击、率先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连续十年捐资,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sO......

    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

    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蔡瑞祥,八公山区山王镇工农村村民,今年35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十多年来,我以坚强的毅力从事食用......

    致富不忘众乡亲公司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张建章,男,汉族, 1962 个出生,家住鸠山乡老王沟村二组,大专文化, 1995 年至 1999 年创办黄庄煤矿, 2003 年经营刘庄副采矿, 2005 年在**开办煤矿, 2007 年在**市花石乡投资建洗煤厂......

    致富不忘乡邻 立志报效家乡

    致富不忘乡邻 立志报效家乡致富不忘乡邻 立志报效家乡---记xx县xx乡青年企业家 xxxxxxx,男,现年30岁,xx县花元乡魏庄村人,现任xx县东方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从1992年到晋城化肥......

    致富不忘群众党旗映红天空

    致富不忘群众党旗映红天空致富不忘群众党旗映红天空记新么普村共产党员杨通文在珠街镇新么普村,只要提起杨通文,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母指说:“共产党员杨通文真是好样的”。杨通文......

    致富不忘众乡亲扶贫助学献真情

    致富不忘众乡亲扶贫助学献真情 ———民族团结模范赛里曼〃阿吉先进事迹 (2009年1月新年特刊) 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边城,胸怀大志的赛里曼〃阿吉和爱人利用到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