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经读书报告
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11级汉语言文学 欧润禾 ***3 1第四十一章
这一章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能是我知道的《道德经》中最早的句子,还要感谢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更准确的说是他的爷爷。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们班有位从外地转过来的同学,班主任吴老师叫他在讲台上作自我介绍,他很大声地说:“大家好,我叫周大象。”可想而知,台下同学们立刻大笑,像炸开了锅。甚至还有人唱起了“大象,大象,你的鼻子那么长”的这首歌,那个人就是我。但是那位周大象在台上更加大声的说:“这是我爷爷看了老子后给我起的名字,意思不是动物园里的那个大象。”大家笑得更欢了,“大象”本来就很好笑了,又来了一个“老子”。
这时吴老师拍了拍讲桌,教室里还不容易才安静下来。她让周大象坐到座位上之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八个字,下面破折号——老子,然后给我们这帮年幼无知的孩子讲起了这些。讲得很简单,但至少我们都知道了大象不只是动物园里长鼻子的动物,老子还有其他的含义。后来我和周大象玩得很熟,他似乎没有记恨我那次在台下唱歌的意思。小学毕业时写同学录时,我在他的同学录留言就那么几句话,反倒是画了好几个大象在里面。小学毕业之后跟周大象最初还有一点联系,后来就完全没什么联系了,因为大家留的都是家里座机号。但是周大象送我的一只大象布偶还被我抽屉里,也不知道周大象现在好不好。应该不错,因为周大象在小学那会就很不错了。2第八章
“智者乐水”,因为水的美德。水,利他,拥有只施恩泽不求报偿的大道精神。水,不争,对万民万物有万千的功劳,但不追名逐利,泰然处之。所以也难怪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认为治国者只有具有像水一样的德行之后才能去捍卫美善仁爱的道德精神,坚守伦理原则,并能在治国中实行清静无为,更好地福泽世人。3第四十五章
在这一章中,老子运用了两分法来论说做人和治国的道理。的确,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任何有大成就的人仍会存在一些缺点,德行很深的人也有他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自己,面对成就和进步,要看到缺点和不足,以防止骄横自满。
当然,在看人察事时我们也应该一分为二。就算是一个刚直之士,就要练就一种忍辱负重的能力,因为人的一生难免会有委屈冤枉。面对如此境况,就只有待之客观与宽容,待之理性与从容。4.第十七章
大自然是神奇奥妙的:太空中斗转星移,日月往来,风雨雷电,变幻莫测;大地上寒来暑往,万物生化不息,江河湖海奔流不止。人类社会同样如此,有男女婚配,情感欲求,人情世故。这一切都那么自然,但又神秘奇妙。这些万化的力量和规律又从何而来,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在追寻答案。从宗教角度去解释,就有了对自然奥秘的崇拜与信仰。从物质本性的角度去探讨,就产生了自然科学的各种学科。从理性思维去讨论,就形成了哲学的不同派系。其实,“我自然”这三个字就是一种很好的概括。为了趋于平衡,自然而然的一种规律和趋势。虽然未知其名,但是谓之曰:道。5.第十六章
试想,我是天地之间的一脉青藤,我将以安静恬淡的心境体会生命的复归过程。归根时的清静,清静到了极点,就是复苏,又一次生机勃勃。就算复归不再,我依然默默地生如夏花绚烂,悄悄死如秋叶静美,因为“致虚”,因为“守静”。
第二篇:《道德经》读书报告
《道德经》读书报告
开学的这一段日子,在课余时间读了《道德经》这部经典,都说品读经典会让人明志,确实如此,通过阅读,我学习到了古人们对于统治,对于思想,对于人的品行方面的认识,有些观念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收获了许多。
《道德经》作为老子的思想的结晶,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贯穿《道德经》的思想主线及时“无为而治”,也是道家的基本思想,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徳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志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无为”绝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从我读《道德经》中体会到,所谓的无为,即是做了,就像没有做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不违道而为,所有的作为,都是出自事物的自然,而不是以人心的任性而为。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
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另外,在《道德经》中,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
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世界上最温柔的事物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人们的脾气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人们都在努力提高道德水准。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工作团结,家庭和睦!
第三篇:道德经读书报告
《道德经》读后感
姓名:蒙太鑫
学号:14352028
班级:药学院14级一班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据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此学习《道德经》对我们探索中国古代最本质的思想道德品格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理科生,直接通读原版的《老子》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我选择了从阅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开始慢慢感悟,在阅读中,我发现《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主要是讲什么是道,后四十四章主要讲德,简单说来,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并不相同。
首先说一说前面讲到的“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在我看来,主要就是指无为之道。第一句就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这一句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前面的章节中中,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也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所以对于当代的我们这些大学生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例如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薄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德,是物化之为,是“道”于宇宙间的布施,是对万物的呵护。道生万物,万物应“德”而得存,万事应“德”而生运化。德,是“道”呵护事、物,沿规律与法则演化之显现。德,是“道”布施于万物生化的永恒“工程主体”。所以说:德行道从。
我认为后文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查阅资料分析后得出这三件事件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从此可以推出,“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所以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道德经》的一个主要重要的内涵。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岂是我们区区几千字便能概括的。总之,《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只要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会对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至少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第四篇:道德经读书报告 心得
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中国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习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平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是一部历代学者已经研究了两千多年的皇皇巨著,深奥不好懂,故常使人望“道”兴叹,不得其门而入。作者斗胆略作介绍,然终难窥堂奥。“道”乃万物总规律。“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道德经》中提到了70多次。老子首先提出了“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所谓“道生天地万物”。这非关本文宗旨,谨从略。此外,老子说“道”,还具有万物的共性,万物的总法则的涵义,韩非子云:“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 稽是考量之意,他正是把“道”解释为万物的总法则的。
“道”本来是指人行走的道路,经过引伸具有“规律”、“法则”的意思。如“天道”系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过程和规律;“人道”则指人类社会秩序,包括道德规范、道理和原则等。老子吸取了“道”的这些涵义,认为“道”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天”、“地”、“人”都要以“道”为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德之人的行动也要“唯道是从”。日月星辰按道(自然规律)而运行;树木花草依道而生息。人有道而前进,人无道即碰壁,明君有道而国盛,暴君无道而政亡。因此说,不学“道”不足于修身;不识“道”不足以治国。
柔弱胜刚强。
这句话概括自78章,后人也常以“守柔”来表示老子的这一思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冲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胜过水的……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这道理天下人尽知,却无人能实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后躯体却是僵硬的。草木生存之际也是柔软脆嫩的,死亡之后就变得干枯了。坚固强硬属于死亡,柔弱则归于生存。因此,用兵逞强不会胜利,树木强硬就会折断。坚固强大走向衰落,柔弱则向上发展。
老子号召人们向柔弱的水的品质学习,柔弱胜刚强。对人而言,不可逞强。人之处世,必经谦虚谨慎,以“柔弱”为原则。“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就须谦和恭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因此圣贤之人要想处在人上,必须对人表示谦下;要想处在人的前面,必须把人放在自身的前面。圣人从来不自以为是,也不自高自大,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
无为而治。
“自然无为”是“道”的特征。老了云“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永远是无所作为的,但却无所不做。“道”对天地万物并不妄加干涉,让他们按其本性自由发展,结果却是美好的。这里“自然”、“无为”其实说的一回事,“自然”是自然而然,顺其本性发展;“无为”则从另一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随意干涉之意。
“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的方式去做,那天下就不可能得不到治理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我”指的是有道的人(圣贤领导),我无所作为,人民就自我化育(自然生长和培育万物);我好清静,人民就自然纯正;我不扰民生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这里要强调一句,“无为”并不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是不姿意妄为,不孜孜营私,而是一心依天地自然之理而行的意思。
第五篇:道德经读书感想
《道德经》读书笔记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能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天空中的繁星,而又名《老子》的《道德经》更是被誉为万经之王。在国内,它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外,也被广为传诵。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人都多人都接触或学习过老子的《道德经》的内容,但在真正阅读完全书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内涵。
“道可道,非常道”。提到老子,道教或是相关学说时,人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想起来。这句话让人觉得《道德经》是都是些深奥难懂的长篇大论,却不曾想到它只是一本薄薄的书。书虽然薄,它包含的知识却不少,这短短五千多字,包含了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难怪诸多皇帝都在阅读后发出喟叹,甚至外国读者也连连称赞。作为大学生,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我们也有着一定帮助。
我从学校图书馆借阅阅读的这本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道德经全鉴》对《道德经》的内容进行了细分,分为了“道”的总论、修身之道、养心之道、处世之道、待人之道、谋事之道、为上之道和避祸之道共八大章,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了解每一章的中心思想。
《道德经》开篇即提到了“道”。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由生及灭的规律,“道”无处不在,但是我们摸不着、看不到,也很难拿言辞来解释。道家主张“无为”,老子开篇就阐明了“无”是天地万物本始,与“无”相对的“有”则是万物根源的观点。归根结底,“无”与“有”都来源于相同的源头——道。正如人同时有着积极与消极两种思想一样,“有”与“无”总是同时存在的。“祸福”是相对的,我们永远无法避免与“祸”的正面接触,居安思危才能减少“祸”的风险。同时,我们也要明白,“祸”与“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总是认为刚与强总是能战胜柔与弱,而老子则辩证的认为越柔弱的东西就越坚强。我们平时总说“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其实,老子早就提出了要以大道看“简繁”。“治人、事天,莫若啬”,如果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做事就会很有效率,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第一章中,老子提出了引人深思的观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更要明白为什么学习。如果我们盲目且毫无目的地学习,不仅浪费了大好青春,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老子在《道德经》中用很多篇幅来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就算是圣人也是经过后天修得的。我们也许不能成为圣人,但是必须成为“君子”。老子认为君子有着这几大特点。首先,要学会内敛。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傲慢自负,因为这样必定不能长久。其次要做到少说多做,具有不与人争的精神。言多必失在当下社会并不是错的,我们要拿捏好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说的恰到好处。善与恶之间往往只有一念之差,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防止因不经意走上“恶”的道路。
人存在的一大目标是追寻幸福。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看透了幸福的真正意义:简单,自然的人生就是快乐的人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要做到宠辱不惊。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又时令人感到绝望。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将永远与它们为伴。我们不应该太悲观,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水滋养万物的同时也身处污垢之地,却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性。老子提出我们要跟水一样,顺应自然,这就是养心的道理。“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人的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欲心总是阻止我们追寻简单,自然人生。我们不能受名誉、地位等身外之物的影响,不要为它们而活。“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心灵需要自由,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操心。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自然的,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体会到幸福。
我认为第四章讲的“处世之道”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有着莫大帮助。从古至今,社会都是一个整体,没有谁能独立生存,更不能成就伟业。虽然老子自己选择过归隐山林的生活,但是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通过阅读这一章,我们会学习如何游刃有余地立足于社会。“人无信而不立”,在社会上首先要讲诚信,诚信不足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做到诚信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培养自己诚信的品格,在平日就以诚信为立身之本,不做有违诚信的事情。其次要学会不轻易许诺。俗话说“一诺千金”,如果对别人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实现,否则就不要轻易承诺。如果轻易许诺,就会面临失信的风险。几年来在社会上失信的人不乏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他们拿到投资者的资金不善加利用,造成亏空甚至负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负债人员的打击力度。在法院要求下如仍不偿还,就会被列入“老赖”名单,限制其进一步消费和出行。在平时生活中失信会被别人认为你说话不算数,只能表示遗憾,而在社会上失信,是一种犯法的行为,为此,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信守诺言。
第五章“待人之道”向我们介绍了对待别人方面的知识。就像物理中学过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如何对待别人,反过来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你尊重别人,别人同样也给予你相同的尊重。如果受到了别人的冷漠对待,先不要去埋怨别人,先想想自己对待别人是否热情,自己是不是在待人上做到了位。对待别人,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同时我们也要发行反省自己在对待别人时是否做到了“道”的要求。
如果我们在待人和处事上都做的出色,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谋事之道。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一定知道如何谋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收获事业上的成功,首先要有梦想。梦想就是事业的第一步。明确的梦想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灯塔,在我们迷茫时为我们指引航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难事也是由一个个易事所组成的,如果我们能做好易事,难事对我们就不再是一个挑战。细节决定成败,做大事更要注重细节。做大事疏忽细节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能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具有踏实稳健的作风,这便是“道”所要求的。
在治国层面上,老子认为,只有对百姓一视同仁,遵循“无为”而治,才可以治理好天下。这些治国思想同样适用于现代的管理上。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要做到对员工一视同仁。同时也要多关心员工,不要只追求最大的利益,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团队的建设。在团队管理上,就是要顺应人性。管理者如果不了解人性,就不可能发挥管理的作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办公室墙上的条幅写着:“无为而治”。在这四个字下面有英文注译:“最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却让人感到不需要他”,及“领导人的责任要做到你在领导,又要做到别人并没有意识到你在领导。”简化一下,其含义就是多领导少管理。
最后一章讲述的是“避祸之道”。人人都想平平安安、无忧无患的生活下去,可真正能善始善终的人少之又少。如何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老子认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隐藏在繁华中危险的种子,面对功名利禄保持一颗淡泊的心,就能够趋利避害。
阅读完《道德经》全书后,我真正觉得这是一本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当然,并不是《道德经》这本书中所有的观点都适用于当今社会。老子认为一切都应该顺从自然,遵循“道“来行事。有些观点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全体中华儿女都在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背景下,这种消极处事的状态断然是与现实相向而行的。但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学习其中优秀的待人处事之道,修身养性之法,也必定对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乃至将来步入社会起到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