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培小结第一期
徐雪梅规培小结第一期
本人于2014年4月13号报名于山大一院规培基地,4月20号参加岗前培训,学习了有关急救、医德、火灾等基本知识。4月27日正式下科室进行培训。到现在我已分别轮转了骨科、康复医学科、眼科、妇科四个科室。同时国家给我们每个人建立了自己的学号,以便记录和完善自己的学习和规培任务。规培基地也给我们发了两本有关规培的总结册子,便于统一规范管理和学习。规培基地每两周给我们安排医院的教授上一次课,到目前我们主要学的内容是CPCR。同时给予我们操作的培训,我们目前已通过CPR的急救培训,到时候会有国家发放相应急救资格证件。后续还有相应课程和操作的安排。山大一院的模拟医院24小时为规培学员开放。
我的第一个规培科室是骨科,骨科是我到山大一院规范化培训轮转学习的第一个科室,入科后我们分配给了贾二龙规秘,贾老师带领我们查房,教我们换药,我深感大医院和我们医院的区别,包括换药都变得细微了,步骤也多了,我突然感到我什么都不会了,得从头学起。
紧接着我们被分配到了各个小组。我有幸分配到康主任组,因为这个组没有研究生,所以我动手的机
会可以多些。在张俊老师和付永良老师的带领下,我很快熟悉了业务,了解了医院的电脑系统,知道骨科的病史怎么问,病例怎么写,医嘱怎么下等。学习到了一些常见病种如股骨颈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股骨干多发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的治疗和转归。
值班有时候我会跟着付永良老师下急诊,到了急诊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个字:忙。在急诊我见到了很多紧急病的处理,包括:手外伤的处理,常见骨折和脱位的处理,以及简单的缝合。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大医院的研究生、护士还有老师们,他们对待病人的态度都特别有耐心,特别亲切,这是我以前从未感受到的。
之后转的康复医学科、眼科、妇科我都受益匪浅,很感谢国家和医院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一定抓住机会,抓住时间,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我的任务和目标。
——徐雪梅
第二篇:规培出科小结
出科小结
住院医师的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在内分泌科规培的两个月内,感谢这里的每一位医生给予我医学之路的指导与栽培,给与我的点点滴滴。在内分泌的三个月里,对自我小结如下:
1、高尚医德及责任意识的培养:而医生的技术水平与其责任心呈正比,没有责任心的医生不可能用心观察病人、处理病人,故其技术水平也不会很高,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在内分泌科培训中带教老师强化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树榜样,潜移默化感染了我,同时带教老师需结合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讨论,抓住典型,深入剖析,培养规范化培训医师抵制非道德行为的坚决性和长期性。
2、参与临床研究,开拓科研思维:内分泌科在住院医师全面素质训练中还增加了临床科研能力培训和专业外语阅读项目,要求培训人员在接受培训期间参加科里科研工作,从中培养研究思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目的是让我们了解本学科的发展以及新知识、新技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3、基础理论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每周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同时主任每周三次查房,每次查房都会不断讲解科室常见病,深入分析,给予更好的用药治疗。同时让我们更清晰地去诊断疾病和鉴别相关疾病。对于糖尿病、甲亢、原醛症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带教老师也经常给我讲解如何从一名医学生成为一名独立处理问题的好医生。
4、在操作技术上,我学会了注射胰岛素,测血糖、正确的测血压等。
5、跟主任上门诊,让我受益匪浅,了解如何更好地对待病人。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更好的掌握看病的步骤和问诊的技巧。总之,感谢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雷永富、吴贻竟、王蕾、沈琼娜、李梓、刘中银、李林、焦文佳等),是你们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会慢慢让自己从一个医学生转变到一名合格的医生。
第三篇:规培考试小结
规培考试:
历时4小时,20个考生完成,一共汇报20病例,包括骨科,普外,血管外科,泌外,神外,胸外。
优点:基本能按照流程和时间要求完成,考生态度认真,着装整齐,语言表达清晰,答辩基本正确;评委点评到位,指导耐心细致。
缺点:
1.除1人外,开场缺乏基本问候和自我介绍;
2.半数病例选择不能突出特点,应选典型常见,或疑难少见;
3.病例书写单纯粘贴也还可以接受,但部分汇报没有突出特点,而是念病历; 4.幻灯制作中模板、字体、版式、图表有不足,建议少大段文字和有图有真相; 5.诊断治疗流程是表达主线,需要清晰明确,表达中强化才能展现医师的思维; 6.答辩环节发现许多考生缺乏自我的思维分析,学上级医师思路却又没完全领悟; 7.考了2人本专业汇报病历在常见手术名称的英文,2人均只知道缩写,不知道全称。
提议:
1.进一步明确规培生的指导教师的责权利,不仅要加强培养,而且要强化管理; 2.通过考核等,适当采取激励措施,表现较差者如何管理也要考虑。
第四篇:放射科规培出科小结(精选)
放射科出科小结
在放射影像科学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对待患者耐心细致、亲切温和;工作中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进入科室后,首先学习了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知晓了如何做好自身放射防护。在科主任和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掌握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的X射线、CT、核磁共振的正常解剖学图像,以及X射线特殊投照体位;熟悉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骨折、脱位、骨病等X射线、CT、核磁共振图像诊断;了解了X射线、CT、核磁共振的基本知识及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以及电脑操作系统和主机的使用要点和应用。按照培训和考核要求,较好完成了本科室学习目标和任务,并顺利通过出科考核。
通过积极参加科室每周的阅片学习和小讲课,以及日常工作积累,知道了放射影像科不仅是通过图像来给出影像学意见,还要结合患者实际症状和体征,才能给出相应诊断报告,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今后还需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第五篇:住院医师规培阶段小结(推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小结
张蕾
2015年5月1日开始我3年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地点在运城市中心医院,全科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传染科,精神科,老年科,整形医学科等,第一天起我被安排在儿科,培训学习时间为2个月,这儿的儿科分为普儿科和新生儿科,代教老师是常素芳主治医师,她主修的是新生儿学科,每天查房她都要根据住院新生儿的病情教授我相应的新生儿疾病,这样可以更好的记住很多新生儿疾病,如早产儿 低(极低)出生体重儿 适于胎龄儿 高位儿,这是新生儿疾病中最常见的,同时早产儿可能会伴随特发性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AEC)新生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败血症,对于早产儿合并的并发症,综合治疗给予暖箱保暖,暖箱吸氧,抗生素预防感染,磷酸肌酸及神经节苷酯营养心脑,先根据1ml/Kg试喂养葡萄糖水,每隔3小时喂养一次,若无呕吐,说明新生儿吸吮好,吞咽协调,之后可喂养早产儿配方奶,若无吐奶,逐步增加奶量;针对每个疾病又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最为常见,早产儿会出现口唇皮肤青紫,原始反射引出差,抽搐等,血氧饱和度降低,这时首先行C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氧气流量为2-3ML/min,根据血氧饱和调节氧浓度(其中最低氧浓度为21%,为空气氧,最高90%),若氧浓度调节至60%以上,血氧饱和度仍偏低,这时C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无效,需气管插管下注射猪肺磷脂,患儿病情才可逆转。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最常见的,也是我学起来最能记住和掌握的,原因是早产儿脑干中枢系统发育不全,出现短暂的呼吸停止,全身皮肤青紫,原始反射差,经刺激后很快恢复,同时要密切记录患儿每日呼吸暂停次数,若反复发作,给予C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进一步可用枸橼酸钾咖啡因治疗,这是我见过最新奇的一种药,以上新生儿疾病我很想一一都总结一些,但很多,在这儿我总结出从这两种疾病中我能掌握到的知识点。在儿科学习时间刚好在夏季,这期间病毒性脑炎是普儿科(年龄大于生后28天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为诊断金标准,所以有很多机会可以参与到腰穿操作过程,同时可行头颅CT,常规脑电图检查,治疗给予甘露醇(5ml/Kg)每日3次降颅压,抗感染,抗病毒,肌氨肽苷营养脑细胞治疗,疗程7至15天,注意甘露醇逐渐减量,病情完全好转。川崎病,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紫癜,运动智力发育落后,癫痫在儿科都碰到过,儿科是一门单独的学科,累及到全身各个系统,2个月的学习时间很短,所以要真正学到并能掌握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我作为一名内科医师,要想把儿科所有疾病融会贯通,并运用到临床中还需要更多时间学习。
2015年7月3日我轮转到消化内科学习,之前在咱县医院消化内科学习和工作过一段时间,本以为学起来应该很轻松,但真正到了这儿的消化内科才知道有的疾病见过,但没见过新的治疗手段。代教我的老师是王卫民主治医师,他主修的胆道疾病,所以见到最多的是胆道系统疾病,如多发性胆囊结石,胆囊颈结石,胆管结石,其中胆管结石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叫ERCP(十二直肠镜下胆管结石取出术),并非取出所有的胆管结石,只是减轻胆管结石对胰腺管的堵塞,以免胰腺炎的发生。见过一个中年男性患者患有胆囊颈结石,引起急性胆囊炎,胆囊增大,为巨型胆囊,他们会在腹部彩超下行胆囊穿刺术,引流出感染的胆汁,清除感染灶,而并非立即行胆囊切除术,接引流袋持续引流3个月,同时连续抗感染治疗10-15天,3个月后择期再行手术治疗。息肉也非常多见,如胃息肉,结直肠息肉,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最简单就是行镜下息肉切除术,并同时病检,病检结果多为息肉形成。胃隆起性病变是我在消化科学到的一个新名词,不像息肉,大多为异位胰腺,可镜下切除并病检,在这期间消化科的病人不是很多,所以我总结出以上我见过最多的疾病,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疾病少见,并且真正单病种的消化道疾病很少,消化内科的学习也快结束了,要能真正掌握并运用在临床中的知识太多太多,所以我更需努力的学习。
要做好一名真正的好医生,不是只会单独的一门学科,而是掌握全科知识,更好的为每一位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