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个)
2、学校有10个足球,16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几个?
□○□=□(个)
3、妈妈买苹果6个,买的梨子比苹果多4个,妈妈买了多少个梨子?
□○□=□(个)
4、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盆)
5、商店有15把雨伞,卖出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
□○□=□(把)
6、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盆)
7、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棵)
8、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13个,苹果有4个,梨子有多少个?
□○□=□(个)
9、学校把学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剩9箱,学校原有学具多少箱?
□○□=□(箱)
10、日落西山晚霞红,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小朋友们算一算,多少小鸡进了笼?
□○□=□(只)
11、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7辆,车场原来有多少辆汽车?
□○□=□(辆)
12、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辆)
13、明明上午做了9道数学题,下午做了8道,一天共做多少道题?
□○□=□(道)
14、图书室里有8个女同学,有13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个?
□○□=□(个)
15、动物园里有大猴9只,有小猴18只,小猴比大猴多几只?
□○□=□(只)
第二篇:gai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 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个)
2、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只)
3、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盆)
4、学校原有5瓶胶水,又买回9瓶,现在有多少瓶?
□○□=□(瓶)
5、小强家有15个苹果,吃了7个,还有多少个?
□○□=□(个)
6、汽车总站有12辆汽车,开走了3辆,还有几辆?
□○□=□(辆)
7、马场上有9匹马,又来了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匹)
8、商店有15把雨伞,卖出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
□○□=□(把)
9、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盆)
10、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棵)
11、学校要把1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箱)
12、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7辆,车场原来有多少辆汽车?
□○□=□(辆)
13、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辆)
14、同学从体育室拿走6个足球,还有9个,体育室原来有多少个足球?
□○□=□(个)
15、明明上午做了9道数学题,下午做了8道,一天共做多少道题?
□○□=□(道)
16、图书室里有8个女同学,有13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个?
□○□=□(个)
17、动物园里有大猴9只,有小猴18只,小猴比大猴多几只?
□○□=□(只)
18、学校有10个足球,16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几个?
□○□=□(个)
19、盘子里有一些苹果,吃了3个苹果,还剩11个,盘子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个)
20、果园里有苹果树8棵,梨树9棵,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棵)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评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评课稿
第八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在黄冈镇第二小学听了黄玉玲老师上的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这一次上的课比前一次更流畅一些,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容量小了,教学思路更清晰了。纵观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的。一是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投身学习活动中。《王老先生有块地》这首歌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二是教师能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黄老师在出示情境图后,依次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从图上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是数学问题,直接把答案就给说出来了;但是黄老师并不着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通过模仿,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用符号在图上表现出来,并让学生列式解答、检查、口答。学生经历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有较强的激励性和启发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教师又善于启发学生表达,比如,根据图意列出算式之后,教师要学生说说算式里每个符号所表示的意思,沟通了算式与情境图的联系,同时也训练了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本节
第 1 页 课的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练习环节虽然采用小图片作为奖品激励学生,但是似乎看不出学生的兴奋点,因此练习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中个别学生并没有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二是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看图列式之后,全班交流,大多数学生回答:4+2=6,这时有一个学生回答,还可以2+4=6,这时,黄老师表示肯定,并说:“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是不变的。”显然,黄老师在这里说这句话是不对了。不应该把“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是不变的。”这一个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说出他为什么要那样列式,也许会更精彩。此外,在练习的环节,黄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用加法解决问题的例子,学生所举的几个例子都是1+1=2的,听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算式。总的来说,黄老师这节课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的。
第 2 页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讨
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讨
-------黔东南州兴仁小学从解决问题教学的发展来看,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差,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不一定能掌握它的解法。有些学生在解答解决问题时,学过的就不加思索的做出来,如果稍稍改动就不知如何下手了,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同时还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要教会学生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是从看图列式到图文应用,再到文字应用,做这类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会看图、看题、审题。解决问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解决问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图文叙述,对一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解决问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选择恰当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一年级教学中简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解决问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解决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解决问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数多的部分,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小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其次要重视简单解决问题基本结构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简单解决问题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缺少条件要补条件,缺少问题要补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同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的练习。通过训练,使学生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这一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解决问题数量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教学复合解决问题提出中间问题做准备。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万科城市花园小学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加法)”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线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同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重点:能看懂并正确表达图意,知道大括线和问号的含义。难点: 提高学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复习旧知:
观察图中,并说说图中告知我们什么,“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4个苹果。”再让学生列式计算。
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图里有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的意思。
在学生观察、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图中得知: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但在讲解时发现学生不明白什么是问题。经过举例后学生提出“一共有几只兔子?” 出示“一共有几只兔子?”引出“大括线”,讲解大括线时只告诉学生大括线表示合起来,应告知学生“合起来”就是“一共”的意思。接着讲解大括线下的“?只”就是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几只兔子。也就是把左边的4只兔子和右边的2只兔子合起来。
/ 2
万科城市花园小学
讲解“大括线“与“?只”时应板书在黑板中,再让学生列算式。接着引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该怎样计算。学生汇报并板书:4+2=6(只),提出“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学生检查用的方法是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合起来有6只,所以解答正确。应重点引导学生数数的方法。从左往右数1、2、3、4、5、6解答正确。接着口答:一共有6只。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第46页的“做一做”,学生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线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出算式检查,但没有让学生口答。
在讲解课件中的巩固提高题时应先让学生动手列式再和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最后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的说出自己的收获。但引导学生跟着老师重温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并讲解了解决问题的“三步骤”。
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及时表扬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口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应引导学生“合起来“就是“一共”的意思。板书工整,并用彩色粉笔标出重难点,但应在黑板中出示主题图中的大括线及问号再列算式。
在今后的教学中,保持板书工整,讲解条理清晰,详细。注意调动课堂气氛的活跃,及时表扬学生或给学生一些小奖励。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新授内容讲解完后鼓励学生自己总结。
刘露凝
2013年11月2日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