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版]
三、设计“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要通过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来实现
(一)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的关系
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学习方式之下的具体活动,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不能停留在转变学习方式层面,而要深入到学习活动设计层面,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自主、合作、探究,不是具体的学习活动形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不是简单地放任学生自学、小组学、带着问题学。因为学校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面对的是大量的、系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单靠学生自发地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就想达到三维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所谓“学会学习”,是学习的高级目标,而绝非已有前提,换句话说,学生绝不是本来就已经“会学习”了,更不是凭“自学”就能学会学习。只有在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也就是说,“自主、合作、探究”要通过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来实现。
(二)什么是以学习为核心
以学习为核心也不同于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关注的是“学什么”。以学习为核心,关注的是每一个具体的内容“怎么学”,针对的是在当前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的问题。
(三)什么是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是以学习目标为核心,遵循学习心理学规律,对应具体学习内容,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形式。学习活动设计总是要对应具体的学习内容,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课程内容不同,学习活动的方法、形式就应不同。同样,具有共同特点的课程内容,学习形式上也可以一致。这是我们探索学习活动设计的价值所在。
学习活动设计本质上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设计,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其重点是思维活动过程,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另外,学生心理活动要有外部行为的支持,因此学习活动设计应体现出学生的外部行为,即与学习内容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例如,朗读、发言、抄写、描述、举例、绘图、计算等等。学习活动设计,既包括对学生个体的活动设计,也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他人之间交流活动的设计,如相互讨论、回答提问、轮流发言、分工合作、小组竞赛、调查访问等。通过学习活动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从本质上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下面选取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形式,具体探讨学习活动的设计。
第二篇:以行动导向为核心的AUTOCAD教学设计思路
【摘 要】《autocad》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重要的实用技术课。为了让中专土木工程类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快速适应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本文想根据土木工程类专业的课程特点,在遵循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autocad》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提出一些思路性的建议。
【关键词】行动导向 autocad 教学 设计思路
一、cad课程的特点和技能教学目标
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必要以社会需求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不但应该明课程的教学的总目标,还应该对总目标进行必要的分解,形成具体的技能目标、应知内容、综合能力要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行动为导向,以素质培养为基础,突出技能培训目标,塑造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以确保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于这种考虑,本人认为各分目标下的能力要求应该以如下来确定:
(一)技能目标。通过对cad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设置cad工程图的绘图环境,具备利用cad软件绘制典型的二维平面图和相对复杂的三维建筑实体图的能力,具有对常见的建筑产品平面和实体图形的测绘能力。
具体目标:1.学会绘图环境的设置功能,熟练地进行工程图绘制环境设置;2.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大样图和施工图的绘制;3.具备利用图形打印知识印制工程施工图的能力;4.能够使用三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功能,进行常见建筑工程的实体造型;5.能对已建设完工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并使用cad软件绘制出平面图和实体图。
(二)应知内容。了解autocad的基本结构;熟悉二维图形绘制、编辑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文字注释方法;能熟练使用图案填充技巧和尺寸标注方法;掌握块操作方法和三维实体图绘制、编辑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工程图打印和输出的基本知识。
(三)综合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基础工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造就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具备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二、教学方法设计
总的思路是:该课程的行动导向化教学全程在机房进行,力争学生单人单机。整个教学过程有六个步:“讲解知识→操作示范→操作模仿→灵活运用→复述总结→任务讲评”。每个课时,教师用5分钟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用l5分钟实际操作演示,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一)借助cad等级认证考试,推动学生对基本二维图形绘制方法的掌握。软件学习,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软件所提供的基本命令。教师若照本宣科,只讲述命令的含义及的使用方法,就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基本命令的掌握程度也不会好。消耗了时间和精力,却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如果将二维图形绘制基本命令融入cad认证考试内容中来讲解。迫于考试过关的压力,学生会较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命令及其应用技能。当学生意识到我们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实用的,这就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得比较轻松,愉快。学生每掌握一个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就等于掌握了通过相关技能等级认证考试的钥匙,所有命令学完并掌握之后,通过技能等级认证考试就会比较容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能有所提高。
(二)利用项目教学法,解决学生对基本操作命令掌握比较困难的问题。项目教学法要求老师将授课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来组织教学。如在讲授autocad概述时,就可以分成初识软件,明确软件应用领域、教学目标及学生就业实用发展方向等项目。既让学生便于接受,还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况且,因为各个教学项目之间都有相对紧密的联系,就比较有利于学生对cad绘图技能的系统掌握。同时,这种教学法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每一个进步,从而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每次实践课,都让学生在上机时完成一定的具体任务。比如,在学习圆弧连接时,可以在老师演示完圆弧连接的技巧后,让学生用这种技巧去完成一个吊钩的图形绘制。这时候,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图形要素分解,再进行图形的绘制,在其中遇到圆弧连接时,提醒学时使用刚刚掌握的连接技巧。有针对性地布置实践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原因,这种教学模式,不会让学生感到得课堂的枯燥,反而会出现下课后学生不愿意离开机位的现象。
(四)实施模块教学法,加速学生综合工作能力的形成。项目教学法相对于模块教学法来说显得宏观一些。在autocad软件中,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autocad基础知识、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文字和表格、尺寸标注、块和样板文件、绘制三维图形、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图形的打印和输出等模块。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按照软件的功能属性所形成的模块来安排教学。中职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间断性地安排课时,模块教学法能够较好地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五)推行分层教学法,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知识技能需要。分层教学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项目教学和模块教学是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但这里所说的分层是指在项目教学模式下对教学内容的再分解,使教学的整体性目标变成为一个个具体的操作技能,并根据技能的难度,安排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学习。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安排学生的实践操作任务时,要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区别对待,以便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与自己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操作技能。
(六)小组合作学习法,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教、学、做在时空上明显分离的劣势。在机房上课时,可以将机房设置成一个工作单位,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项目小组。各小组以实现具体的实践任务为目的进行实性操作。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教师应予及时的指导。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法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还能帮助他们了解协同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篇: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说学生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的应用和歉意能力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说课程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四、说教法
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确立以下教法:设定特定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以解决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适时地结合演示法、讲解法、引导法来完成教学。通过辩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等。
五、说学法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确立以下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记理论内容,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辩论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六、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以极域电子教室控制系统为平台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
七、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八、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过十字路口,看红绿灯可以告诉我们交通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电视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2)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超时的优惠活动是昨天的,今天我们知道后对我们来说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
(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2)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设计意图]:总结问题,突破难点。通过填空、案例和列表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步骤的掌握知识点,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八、说教学反思
1.教材内容较多,涉及面比较广,需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讲,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课堂需要精心的设计,有目的的取舍,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
2.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第四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1》必修模块《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本框题分为两目,其中第一目讲“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逻辑顺序为: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体现。第二目讲“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逻辑顺序为: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分配是再生产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分配的性质、原则和形式由生产方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同时,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对分配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分析,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从现实生活来看,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能否理顺分配关系,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按照十七大的精神,都要求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体系,理顺分配关系。所以,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一的学生,要将深层的理论简单化、生活化,使其能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的收入,哪些收入是非按劳分配的收入,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以及对民族兴旺发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比较、鉴别、归纳、发散等方面的思维能力,但面对我国现在出现的复杂多样的个人收入方式,尤其是安庆石化由安庆石化总厂和安庆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分立所造成的收入方式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其实,从理论角度来看,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对这个问题有所涉猎,但在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的分配方式和收入方式却使他们感到困惑,需要一种正确的引导。
三、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实际生活,采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情境展示为主线,进行情境模拟、信息问题解决、信息交流、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诱导学生在多边信息交流和多向思维的撞击中学会分析,学会归纳,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1、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理解:1现阶段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运用: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2、通过本框的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3、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快板(《老汉说事》老汉一家收入的来源)导入新课 问题:请问同学们看出来什么门道?快板内容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并引出课题(老汉一家的收入来源多样化,可见我国的分配方式多样化,我国目前有哪些分配方式?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呢?就请听胡总书记告诉大家吧)多媒体播放视频,十七大报告。师小结并引出课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
(二)新课讲授
(以石化为背景,以三位员工为载体,学习几种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为主体(板书)(让学生介绍石化有关分配的情况)
然后走进石化车间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员工:(多媒体展示三名员工的情况,先整体介绍,然后介绍工资)
情境一:石化车间的三位工人的工资
小李是初级技工,在工作过程中只能完成简单的初步工序,月工资2000元。老王是高级技工,工作的熟练度高,完成质量高,工资自然高,月工资3000元。小张是初级技工,工作积极,总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收入还不错,月工资2500元。思考:
1、安庆石化是什么所有制经济?
2、他们的工资收入是以什么尺度来确定的?
3、属哪种分配方式?(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我们对按劳分配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按劳分配。
板书:(1)按劳分配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
含义: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他们工资之所以出现高低不一,就是这个原因。(以下几点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解答)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国有、集体、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分。还有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是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福利性和保障性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收入)
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社会总产品扣除成本,企业利润,国家收入后剩下的部分,分给个人的,以货币的形式,主要用于个人消费。)
分配尺度: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同一企业的同一领域)(师过度:刚才我们学习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那么在公有制经济中为什么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我们就来学习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板书:(2)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联系前面的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板书:第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经济中能不能有其他的分配方式呢?我们来听听三位员工的意见。情境二:该车间由于业绩突出,获奖金5000元。小李:我们都是同一车间的,我们应该一样多。
老王:我正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好能对我的技术和工作有所体现。小张:谁干的多,干的好,谁分的就多!教师活动:(同学们讨论并分组回答)
1、他们每人的想法属于那种分配方式?
2、谁的分配方式可行?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师点拨,引导,先分析按需分配,然后分析平均分配,最后再分析按劳分配的意义)在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两人的名言)分析按需分配
恩格斯说: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邓小平同志说:共产主义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
讨论后得出结论: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大家讨论: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性质和特点,在公有制经济中如果实行平均主义、平均分配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思考、回答,师点拨,引导,再分析平均分配)
现阶段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提示:如果实行平均分配,必然导致“懒汉”的出现,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整个社会的发展必然缓慢,最终导致共同贫)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师小结并引出意义:我们知道由于目前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不能实行平均分配,按需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什么?让学生归纳出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两点比较:一安庆石化分配制度改革前后的变化——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多媒体展示图片);二把按劳分配和以往私有制经济的分配比较:因为生产资料归剥削阶级私有,所以他们不劳而获,广大劳动人民劳而少或,甚至劳而不获。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的不得。——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板书(3)按劳分配的意义 第一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根本否定了剥削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教师活动:按劳分配的确是一个好的分配方式,我们看看胡总书记的评价。(多媒体出示题目)
教师活动:既然按劳分配的意义重大,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占怎样的地位呢?为什么?(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小结: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的地位,从业人员占多数(包括了工人和农民等)决定了按劳分配占主体。
教师活动:除了工资奖金津贴这些按劳分配的收入外,他们还有哪些收入呢?(多媒体展示资料)情境三:安庆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小张:我买了内部职工股,每月分红2000元 老王:我利用技术入了股,每月有5000元的收入。小李:我也买了内部职工股,每月分红2000元 情境四:走出安庆石化车间
小李说:我给周边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每条也有300元
老王说:“我利用双利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报酬很丰厚。” 小张说: “最近我家开了个小商店,每月收入也有2000元。”
思考:你要是他们,还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收入呢?这些的收入属于哪种收入分配方式?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板书:(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同学们结合教材59页思考以下问题:(1)个体劳动者的收入依据是什么?这种分配的理由和依据
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特点: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中,“个体”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多角色合一:劳动者/投资者/经营者)。所以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2)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结同学们刚才金点子,得出哪些要素可以参与分配:劳动、技术、管理、资本、土地、信息要素。
辨别可以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经营后的税后利润、储蓄所得利息、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等。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私营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③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④按管理要素分配: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⑤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⑥按信息要素分配: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
教师活动: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那么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何意义呢?
(先提问学生,然后再从联想集团来分析)(多媒体出示图片)
意义:目前生产力水平低,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个方面利益,从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各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队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小结两种分配方式引出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板书)(多媒体出示关系图)分析得出结论 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直接原因: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必须承认其合理性,并让其参与分配。
(四)课堂小结
(多媒体示教学提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同学们回家后能给你们父母提出更多金点子,通过多渠道获得更多的收入,让你们的家庭变得更加富裕。如果我们把这些政治经济思想迁延到我们的学习生活领域,你们有什么启发呢?我觉得有三个关键词是需要大家铭记的,那就是:付出、心态、智慧。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唯有智慧,方能提高。而在这两者之中,蕴含一个“心态”,一个和平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是正视自己、积极进取、不断提高的关键。希望同学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收入”,全力以赴,创造“财富”。同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自己的“要素”,想方设法使你的“资本增值”,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知识上的富翁,将来也一定能成为经济上的富翁。
(五)课堂活动(多媒体展示习题:老汉一家的收入各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六)课后作业
调查家庭成员的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 附:板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基本内容和要求(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3)按劳分配的意义(4)按劳分配的地位——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构成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本课设计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与社会现象整合起来,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规律,学生参与主动探究的热情高,参与面广。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寓抽象道理于直观教学之中,学生更易理解,因此,通过一些资料对比、信息补充、情境分析等活动的设计,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本节课,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采用了直观演示教学法、启发式讨论法和情境分析等教学方法。
分配制度是本课的重点。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经济知识,但对于分配制度还是很陌生的或许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以“老汉说事”这一快板作为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快使同学们融入到课堂氛围之中。接着我引用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话““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告知这就是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从而推进新课。
本节课要体现师生合作,分配制度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对于分配制度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当然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发挥出来,教师创设情景“石化车间三个工人”作为关成全课的背景材料,让学生思考,逐步分析他们的不同收入分别是以什么方式分配的。带着问题,跟着教师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落实各分配方式的含义及适用范围,理解实行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教师负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发言及总结,要求学生学会判断,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协调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既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背理论。课堂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学生兴趣高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五篇: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
您了解您教学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吗?您有反思过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吗? 您会备课了吗?您能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吗? 当您拿到一个课题准备备课时,您首先应该做些什么?您应如何思考,按照怎么样的路径来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以“教”为中心、“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要优化教学全过程,打造“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这种认识很到位,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课堂中,这种理念充其量只是一种唯美的“空中楼阁”,并不能根本地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以最到位的认识必须与教学实践对接。怎么对接?就是实施教学的行为主体之一线教师们,首先要积极 地响应和行动,从教学设计这个环节起就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形而上”的条条框框,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过程,不知道如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设计。所以,信息技术学科亟需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核心体系结构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这几年,笔者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过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大量课堂观察,梳理出了教学设计中的典型问题和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经过多轮实践论证,提炼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现把这些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供一线教师
交流、参考和反思。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结构层面问题
(1)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机械填充已有教案结构。(2)教学设计思路不清,教学过程没有内在逻辑。
(3)教学设计看上去很美,不能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2.教材处理和教学目标确定问题
(1)没有真正弄清楚这节课到底要教些什么、学生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发展。(2)唯教材是论,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对教材进行处理。
(3)没有根据学生基础和需求对教材进行适当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或整合。
(4)对本课要教什么、怎么教不明确,导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定位发生偏离。(5)三维目标层次不清晰,文字描述抽象、泛泛而谈。3.教学方法选择和设计问题(1)没有真正理解“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层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的本质涵义,只是觉得这些方法“理念新”、“时尚”,具体在课堂实施时却偏离方向,流于形式。
(2)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等角度出发来选择教学方法。
(4)个别教师根本没有思考过“教学方法”这个问题,上课采取放羊式教学,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后,教师就撒手不管,让学生“自生自灭”。
4.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1)教学设计关注了教师的教,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课堂,对学生思考、体验、自我认知设计得不够。
(2)对一些操作想当然,没有精心备课,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教师自己并没有认真操作,从而缺少了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估,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精细。(3)教学导入如同“鸡肋”,可有可无,没能引发认天口冲突、激发学习动机。(4)教学环节连接生硬,没有“软着陆”过渡,也没有形成知识逻辑。(5)忽略对教学细节和课堂管理等的考虑和设计。5.课件问题
(1)课件设计华而不实、喧宾夺主。
(2)PPT代替学生思考,留白-的空间和生成性不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没有清晰的课堂逻辑和执教思路,教师教得糊里糊涂,学生听得糊里糊涂。(2)学生看似完成了一个个任务,实质并没有真正建构知识。
(3)课堂中学生并没有获得持续性学习支架,也没有学习方法的自然形成过程。
(4)教师讲得太多,把学生当成被不断灌输的容器,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教学没有取合,没有生成,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还在拼命讲。
(5)教师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操作,导致学生懒得思考,体验和实践时间过少。(6)追求教学形式,忽视实效。
(7)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学效率低下。(8)“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层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流于形式。
(9)教师无效语言太多,问题表述、课堂语言不够清晰简洁,无针对性,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10)教师成为一个PPT播放者。(11)部分教师采取“放羊式教学”。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到底该如何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下的实施流程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开展教学设计。笔者建议教师们按照实施流程中的十二个步骤认真开展您的教学设计。刚开始实施时也许您会觉得烦琐,或者当您遇到问题时,您试图略过一些步骤。这时,请您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经历痛苦又丰富的思考和科学的实施过程,您才能真正感受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实质,体会到学生发展的幸福感。
当然,您在具体备课时不一定要把每一步的推进过程都写下来,您可以用这样的思考路径,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当然,这十二个步骤不是完全顺序执行,在思考、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循环往复、综合起来统筹考虑,需要教师通过不断推敲、反复论证、多重积累,最终理清思路,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确定教学设计起点拿到一个课题要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应该做什么?建议大家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学了有什么用?二是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原有的基础是什么?三是这节课中,我希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怎样的发展? 第二步:处理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深入研读教材,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这节课中什么内容对学生是有价值的?二是学生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什么内容上?三是什么内容对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在此基础上,再次审视教材,明确“教什么”、“教什么更好”、“教什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有所发展”这三个问题,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整合等,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以学习新知识的方式重复学习。
第三步:制定教学目标时.各维度应思考的问题知识与技能(学什么)。即学生要了解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学生要理解的核心知识和重点掌握的技能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怎么学)。即创设怎样的学习体验环境,用什么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学生应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步深入地获得新知、掌握技术、形成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建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感悟、怎么体验、怎么培养态度)。即这节课学生能体验、感受、感悟到什么?这节课能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什么态度?这节课可以塑造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这节课能培养学生什么兴趣? 第四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这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第二,这节课中,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 第五步:确定教学方法应考虑的问题要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主动地去学?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学生被灌以知识?用什么方法去突破学生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看似学生都会的内容,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原先知识结构的不足?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这节课的意义和价值? 温馨提醒:选取的方法不要流于形式,应真正能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第六步:建构教学过程总体逻辑结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一个逻辑清晰的执教思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握和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学生在思维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对于没有内在联系的一些“结构不良的知识”,则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基于此,首先请教师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应通过“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二是怎样的教学步骤能推进学生逐步理解知识、主动参与课堂、实现意义建构?三是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应形成怎么样的知识逻辑结构? 建议可通过以下四种教学过程总体逻辑建构的方法来理清上课思路一(1)串行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挖掘知识点之间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有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序列问题或任务把知识点串接起来,学生在对一个个自然产生的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和探究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实现对知识的主动理解和意义建构。
(2)螺旋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通过“入境一出境一再入境”的教学模式,螺旋式递进、呈现知识序列和维度,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入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任务,明确初步的知识。出境是指离开刚才特定的情境,提炼、总结出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再入境是指学生在这些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的支撑下再在新的情境中独立地完成任务,进一步梳理和稳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格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点之间序列关系的基础上,精心构建一节课的整体逻辑,把它作为一级网格,再把组成一级网格的各逻辑要素分解成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次级逻辑网格,依此类推,逐级分解,以多级网格体系推进学生全覆盖建立知识结构,并在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支撑下独立解决问题。
(4)并行逻辑结构路径建构法
核心思想:以开放性任务为明线,把课堂的知识点内隐在任务中,每个学生按照各自对任务的理解,齐头并进,殊途同归,完成任务;同时,在完成任务的个体体验中,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交流中,在一个“学生教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提升学生”的互动学习共同体中建立、优化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跨越式发展。
第七步:教学设计撰写
根据前面对各个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过程总体逻辑思路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素材、整理学生任务。
第八步:教学设计完成后建议反思的问题
(1)这样的执教思路是否足够清晰?在课堂实施时学生能听明白吗?(2)我会不会讲得太多?学生会不会思考得太少、动手得太少、体验得太少?(3)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吗?这样的设计是否会代替学生思考?(4)学生上课时会感到愉悦吗?有兴趣吗?(5)这样的设计在课堂实施后,学生能否用所学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6)我有没有非常认真地操作过所有的课堂任务?(7)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估到了吗? 第九步:完善教学设计
根据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课件和学生任务。第十步:上课实施
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第十一步:课后反思供您参考的问题(1)是否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2)学生上课兴趣怎么样?他们有没有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主动学习?(3)学生出现的哪些问题是自己预设不足而导致的?(4)各环节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5)课堂的结构、任务的设置、时间的分配是否需要调整?(6)哪些细节问题因为没有考虑到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浪费学生时间?(7)哪些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原因是什么?(8)知识点讲解、语言表述等是否简洁、清晰、易懂?(9)课堂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十二步:形成教学设计终稿
根据课后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设计完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