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师如何反思更有效
语文教师如何反思更有效
北郭乡城子小学 武新灵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进行三年的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反思,并以此为突,无论是“先学后破口,进行教学研究。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当堂训练”模式,还是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我们的教学反思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反思的内容十分广泛,尤其是是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了目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其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反思教学内容是否与联系学生实际,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待优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教学设计一切均应“为一切学生”。
3.反思是否让学生参与了学习,在活动中是否主动思考学习。在新课标下,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必须作为平等中的一员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4.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产生一些奇妙的想像,生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
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以重组整合,给课堂来一份精彩,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我想,教师反思的角度远不止这些,教师的反思还要更全面,更深刻,更有针对性,更要有所得。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去做好反思菜会更有效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第一,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反思”即上完课后要对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如我在上《我的启蒙老师》这一课时,学生的表情让我感到他们无法真正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了解,也不能真正体会到老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怎样无言地堆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课堂上无论怎样引导,都调不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我当时真的很困惑。课后我仔细反思问题所在,想到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平时家长没怎么教育,让他们一直生活在优越和平的环境里,他们可能真的很难去想象那是的前景。过后,我便安排同学去查资料,看抗日战争时期的录像,让学生了解那时人们的生活,通过写笔记,搞活动,谈心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情感。后来再上这节课,效果与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变。
第二,写成功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让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在不由自主、忽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如果出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就要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回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我在上《景阳冈》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分别扮演武松和老虎,把武松打虎时的英勇无畏,以及老虎的“三般”绝技都表现出来,当时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表演的栩栩如生,观看的学生投入紧张,好像真的身临其境一般,那节的学习效果很好。课后我及时将这一闪光点作了详细记载,这些都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我没有想到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有如此好的表演天赋,那天的课学生收获多多,我也收获多多。
第三,写教学不足
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还有问题情境的创设没有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课堂上的讨论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等等,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第四,写课后第二案
一节课下来,不妨静心沉思:我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哪些新招,对学生的启迪是否恰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不妨写写“再教案”。这样便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今后实践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与磨练中才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第二篇:反思,让有效教学更深入
反思,让有效教学更深入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它包含哪些内容呢?
有效教学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二是有效教学必须合乎教学规律;三是有效教学要能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
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一)教学效果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阶段完成后,教师应当不断追问自己:
我这节课是如何展开的?我的设计怎样?怎样证明这节是否达标?
我这节课的哪些部分是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材料、活动等)?
我是否有效使用教学时间?
我是否已经让学生喜欢我所教的这门学科?
我是否让学生有成就感?
我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热情?
我是否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的课是否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经验反思。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要培养反思习惯,上课后认真思考一下教学中,是否真正把学生的动机激发出来,激发的过程如何;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了,是全部达成还是基本达成;内容讲述是否层次分明、系统完整;语言表达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应用是否恰当;学生反映是否热烈;等等。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学案例等方法,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通过理性梳理自己零散的实践经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并写出专题经验文章、教改论文。积极尝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对其他教学风格保持开放的心理状态。
专业成长反思。教师不是单兵作战,应当发挥团队的精神,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因此,应时时追问:
我是否注意到核心组的辐射作用?
我是否注意到同组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是否经常向其他教师听课学习?
我是否具有确定专业目标,追求专业成长的意识?
我是否具有在学习与对比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课前三问。即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考虑学生起点与状态、学科结构与特点、教师风格与特长。一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二问学科特点和所授课的具体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三问教师各自的风格与特长,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三备。即课前预案合作方案反思教案。首先是每位教师在课前三问的基础上,各自拿出自己的课前预案,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互讨论交流,提出各自的观点与方法,汲取其他教师的精华,修改教案,形成合作方案。最后,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结合教学实际情
况认真反思,对已形成的合作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反思教案。一课三备是针对教与学的情况,充分发挥个人智慧与集体作用,让备课在三个不同的阶段中得以完善与升华,使教学得到最大的发挥空间,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力量。
听课三环。即课前定目标、课中观细节、课后理思路。课前定目标是指课堂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这里的目标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目标,更要有学生发展性目标,包括情感、意志、心理、思维、创新等基本能力,这是教学目标的核心。课中观细节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六大要素,讲解重难点,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练习要有针对性、适度性、开放性;提问重点是教学内容的关键点、疑问点、含蓄点;课堂节奏的把握,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确、精炼以及课堂教学的调控等。课后梳理思路,主要反思教学的不足之处,肯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及亮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闪光点,为教师课堂提供的帮助与借鉴。
一课三思。一思做,即怎么教,怎么学,要认真构思,要有统筹的观点,包括知识的前后联系,重难点设计与呈现等,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二思说,即能说出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背景,说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体会、经验、不足,能有效地与自己、同伴、专家进行对话交流。三思写,即能有效地进行课堂反思,在会上课、会说课的基础上,理性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教学原理,写出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或经验文章。能做、能说、能写是每个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
研课三步,即教师个人反思同伴研讨互助领导专家引领。教师个人的反思是教师走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远离平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教师的自我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成长。而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先进的理念、思想方法,拓宽教师的视野。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位一体的备课形式,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美国著名教育家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就是要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有效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益,尽量减少、进而排除无效和负效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求知的主动性,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作者单位:广州市第75中学)
第三篇:导师引领,让语文教学更有效
【领雁小语一日总结】
导师引领,让语文教学更有效
陈利芳
今天是第二次进林学院附小的微格教室,早上我们观摩了东天目小学黄贤文老师演绎的《伯牙绝弦》和城南小学周炤莹老师的《作文课》,更有幸的是聆听了语文大师沈大安老师深入浅出的点评。听课结束后已近11点,可是大家还是静下心来围坐在一起,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气氛异常热烈,大家都忘了给自己倒杯水,忘了吃饭的时间。
课堂上黄贤文老师抓住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注重对孩子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在前,教师给予重点难点疑点指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重视朗读,以读促理解,以理解促朗读;适度拓展,更加深孩子对伯牙绝弦原因的理解;教学风格亲切平和,不骄不躁。周炤莹老师教学风格活泼、自信。教学目标制定集中,通过三个片段赏析作铺垫;以环境、言行、幻觉描写为训练点;以活动体验,感悟盲人为载体,分 “闭眼瞬间”→“转三圈”→“离开座位”三个过程层层递进,使学生有感而发。让我们领略活动体验作文的要义。
沈大安老师在评课中要求我们做个有思想的人,学会在听完别人的课后思考问题。把老师教的过程慢慢变成学生领悟的过程,变“先发制人”为“后发制人”,成为“教林高手”。
下午,我们和林学院附小互助共同体的名师培养对象以及城南、於潜基地的学员在报告厅聆听了沈大安老师关于《让语文课堂更有效》的专题讲座。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在沈老师的侃侃而谈中很快过去了,一个个鲜明的教学有效性观点,一段段清晰的课例分析萦绕耳畔。阐明有效教学必须关注的三个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目标);2.“怎样到那里去”(过程和方法);3.“我们有没有到那里去”(评价)。教学目标设定要“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强调让语文课堂更有效必须做到: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适度、要具体、要全面;教学内容要明确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要走向生本,要注重人文熏陶和语言的习得;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学习,倡导探究和优化练习;评价反馈更要注重其有效性。末了,沈老师以许地山在《落花生》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希望我们都能做到“课要上有用的课,不要上只讲体面而对学生没有好处的课”。语言质朴,意味深长!
沈老师不愧为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他的讲座以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贯穿始终,让我们深刻领会到有效教学的真谛!
第四篇: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怎样让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到一下两点:
一、要深入解读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寻找语文的美。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每次备课,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课文,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全国知名教育大师于永正老师也多次说:语文教师备课就是备读,读出了“味儿”,也就能讲出“味儿”,任何一篇文章,只要自己读出了感觉,就能把学生的热情给“激”起来。比如:《争吵》这篇课文,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内容——同学之间友谊的伟大,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读出文字背后的深远含义——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问题如何解决,让学生在平实的语言文字中领悟生活的真谛,体会语文的美。再比如: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通过诵读,学生都能领会到母亲给予孩子的真爱,发自内心的深深的关爱,我们还可以通过品读交流和联系学生情感经历进行深入思考,紧扣中心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的“扑”“抓”“忍”挖掘出文字背后的内涵,即: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生命意识,不但要好好儿活,还要活出自己的生命精彩等,从而真正触及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在字里行间深受震撼,在文本阅读中思考未来,在语文教学中感受文字之美,思想之美,心灵之美。
二、要深入解读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寻找语文的美。
教师要走进文本,在与文本交流中寻找语文的美。
读什么想什么,将自己的心贴近文本人物的心,你将听到他内心深处的东西。窦桂梅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让孩子闭上眼睛,一边倾听自己美美的描述一边用诗句回答此时的美景,乡村生活的怡然自乐和景色宜人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在窦老师的描述中清晰可见,我们仿佛看到了篱笆墙、幽静的小路、飘落的花朵、稀疏的树阴、奔跑的儿童、金黄的油菜花、漂亮的蝴蝶,又好像看到了“儿童急走追黄碟”的小心谨慎和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无可奈何,我们又为一个小男孩儿惊人的想象力啧啧称赞,他在窦老师的语言引领下走近蝴蝶,双手悄悄合拢,竟然捕捉到一只蝴蝶,一只金黄色的、正扇动着翅膀想要逃跑的大蝴蝶,惊喜与激动在他的小脸上浮现,吃惊与兴奋在他微闭的大眼睛中忽闪着。好美的意境,好惬意的心境,就连我们这些听课教师也如同在油菜花中寻觅蝴蝶心驰神往了。窦老师这种“过电影”似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审美想象,帮助学生体会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从而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森林”,使学生养成了“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如何做好有效的阅读教学呢?
一、书声琅琅,不绝于耳
书声琅琅,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琅琅书声,亦可把我们汉语言文字中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传诵出来。语文课上书声琅琅,须讲究三种境界:
第一字字词词求正确
读准每个字词的音,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我们尤其应把着力点放在生字新词的读音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反复的读、记,要善于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轻松地读、记。人生求学识字始,可以这样说,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堂上的第一缕语文味,要让它历久弥香。
第二句句段段求通畅
这有一个过程,教师要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内的初读检查结合起来,由读正确到读通畅。文不读通不开讲,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读通畅需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容易变成你一遍、我一遍、他一遍的机械重复,反复单调的重复必然会消解语文的味道。因而,我们需要在朗读的形式上不断创新。比如,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男女声读,老师范读,录音范读,轻声读,比赛读,重点句段反复读······
第三感情朗读求真情
有些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方面存在一种误区,以为有感情朗读就是大声朗读,就是比谁的嗓门大,结果学生越读越累,有感情朗读应达到的以声传情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有感情朗读须讲究一个“真”字,要真有感情,真有感悟,读出真情,读出真心,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则是附着在真情之上的。唯有这样的真情朗读,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品尝到语言的“有声味道”。
语文课上书声琅琅,让学生开了口,动了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品味语言,感悟形象
“课标”提出“语文要课内外结合”、“树立大语文教学思想”、“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理念,这些理念确实反应了语文学习的必然规律,但是我们的老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外来的东西占据了主流,课堂上唱、跳、画、演等形式层出不穷,新鲜的花样真不少,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不得不问自己: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学科综合的本意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这样吗?
不容置疑,众多的花样,虚化了语文,虚化了小学语文课堂!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还应该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正本清源,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魂。其他的那些形式可以做为语文学习的补充,课堂上我们决不能肥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园。
三、自由对话,焕发异彩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以及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要创设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身心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去尽情释放、洒脱驰骋。彼此敞开心扉,相互倾吐,相互接纳,感受到心灵的愉悦,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关注生成,随机应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的体验。师生彼此是学习的伙伴,是“教学相长”,老师应该以学定教,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理念,用自己的经历去“配合”学生,或者说是师生合作。学生的思绪是不确定的,因此,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美就美在学生的不可预料,美就美在老师的随机应变。
《雷雨》的最后一自然段——“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又叫起来了。”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听着美妙的乐曲,想象雨后美景图:“同学们,你们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啊!雨渐渐地停了,太阳公公笑眯眯地从山后升起来。天边,一道道美丽的彩
虹!……”学生们入情入境地感受了雨后空气清新、彩虹高挂的美景。我不禁喜上眉梢。
“啊!雨后空气清新,彩虹高挂,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感受一下这种美吧!”我趁势引入课文。随着导语,动情的朗读开始了,同学们都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这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课文写得不美。”原来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
气氛变得严肃起来,大家都盯着他,又望望我。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我压住心中的扫兴和遗憾,不失温和地问。
“因为他写得不够生动、具体。比如说“太阳出来了”。为什么不说“红脸蛋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地出来”?这样写出太阳的样子和颜色,多生动啊!你从前不是说过吗?写作文要生动、具体,所以我觉得不好。“
哦!原来如此,我蓦然想起来了。
——我告诉孩子们,写文章要生动、具体,要形象地描绘,要细致地刻画,要用上好词好句。
课堂上孩子迸发出的无限活力和神奇想像会令我们的教学焕发异彩。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生成,才能感受到那一个个鲜活、独具特色的生命,才能使四十分钟展露生生不息的活力,体现出最迷人的魅力。
语文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的语文阅读教学,让阅读更有效。
第五篇:学习演讲稿:如何学习更有效
学习演讲稿:如何学习更有效
下文是一篇学习演讲稿,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擅长的科目要多用些精力,但其他课程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会寸进尺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大家好!
我演讲的内容是:如何学习更有效。
同学们,我们每天课业负担较重是比较正常的。如何分配学习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主科中,语文是最难学习的科目。它分为基础、阅读、作文三项,知识面十分广泛。在基础题中,易错的音、字等和需要背诵的课文及关联词语最容易答对。这类题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判断病句,语意连贯等稍有难度的题型要多做课外题,学会解题的方法。阅读题中,小阅读较为简单,只要从文中摘录信息即可。其余两个阅读要多加练习,增强理解能力,也要注意对平时课外音、字的积累。作文也要多积累好词好句,写字的速度需要快一些,最好多准备几篇应考的优秀作文。
数学题最为灵活。在平时练习中,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解题的思路。做题时也要认真仔细,各种公式必须背熟,它们对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如果有不会的题,不能留到最后,要敢于发问,不能不懂装懂。
英语注重对单词、语法的掌握,练习册也十分重要。要认真完成作业,背熟单词、词组,加强对笔记的复习。阅读理解、首字母填空为课外题,要学以致用,读懂文章,注意词语的形式。
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擅长的科目要多用些精力,但其他课程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会寸进尺退。
擅长的科目也要加紧学习,争取更上一层楼。上课要积极思考,才能吸收更多。学习时劳逸结合,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人情况不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但只要努力,又怎能没有收获?
祝大家成绩进步!
谢谢大家!
学习演讲稿的精彩内容就先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还请大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