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填空
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属于(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技术。
2. “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3. 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在本质上一致的,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4. 1954年哈佛大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二AECT94定义 1.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 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3. 知识管理
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5. 信息素养
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三简答
1. 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技术包含2方面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技能。技术的重点在于工作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的组织,而不是工具和机器
2. 个别化的优缺点有哪些?
有明确教学目标 提供与传统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 学生能及时反馈 灵活安排时间
自定学习步调等
过多依赖学生的主动作用要求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责任心很强 准备适合个别化教学的材料很困难 有些教师不适应具有支持性指导任务 适合个别化教学的课程范围和类型有限 以学为主的课程很大方面取决于主办学校行政管理的支持 3. 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身心发展状况、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外部环境
4. 画出香农——韦弗教育传播理论模式图,并根据该模式分析学校教学的教育传播过程
5.结合自己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的理解? 6.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有哪些?
7、学习媒体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8. 简述“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 9.对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进行比较,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10. 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
四.论述题(第一小题 12 分,第二小题13分,共 25 分)1. “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阐述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2. 在“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首次提出了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
试题二 一填空
1、“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做的经验)(观察经验)(抽象经验)2、1954年(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资源))、4、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教学机。被称为”程序教学之父”的是(斯金纳)
5、教育技术的形成经历了三种教学方法,分别是(视听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技术)、(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
二、名词解释(共20分)
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学习资源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物、财、信息等
3、教学媒体 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
4、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吧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5、过程
是指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是一个包括输入、行为和输出的序列
三简答
1、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
小步子逻辑序列、积极反应、信息及时反馈、自定步调。减少错误率
2、媒体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依据学习者特征、依据学习任务、依据客观条件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知识外化 实现自我反馈
4、教育史学家认为的四次教育革命
文字体系出现 印刷术产生 专职教师出现 教育技术
5、列举常见的视听觉类媒体,任选其一说明它在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优缺点
电视机 录像机 影碟机。
四、论述(共40分)
1、简述“经验之塔”理论对媒体选择的指导意义。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材料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2、分析小组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较高的认知目标 创造性的思考技巧能、交流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理想的态度性格
缺点:小组方面的困难 态度问题
3、结合当今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试分析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
4、在“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首次提出了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 试题三
一、填空(共15分)1、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教学机。被称为”程序教学之父”的是(斯金纳)2、1954年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3、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4、“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直接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经验)
5、系统科学包括(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二、名词解释(共20分)
1、绩效技术 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2、教育信息化
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3、超文本
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4、教学结构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5、教育技术
是指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三、简答(共25分)
1、教育技术运用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简述按教育信息资源的存在形态通常把因特网教育信息资源分为那几类;
3、我国教育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解释医疗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功能
5、解释“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以替换的”这一观点
……媒体的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
2在线数据库、新闻组、电子公告牌、电子期刊、电子书、教育网站 3非替代性、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适者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发展需要新观念,并且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才能使自身获得快速发展
问题 教育技术观念中存在问题()教育技术研究中存在问题()
四、论述(共40分)
1、什么是系统方法?它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它与教育技术有什么关系?
2、请你回顾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由此分析我国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能提出一些新的解决思路吗?
3、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两者有什么关系?谈谈你的教育技术观?
4、请举出教育技术研究的六大热点领域?并就其中一个做详细说明。试题四
一、填空题
(每空1 分,共 10 分)1.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教学机。被称为”程序教学之父”的是(斯金纳)2.布卢姆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包括六个层次::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3.教育技术的形成经历了三种教学方法,分别是(视听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方法)、(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
4.学习者通过符号(字母、数字、单词等)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加涅把智力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2.学习媒体 3. 教育信息化 4. 流媒体技术 5.教学系统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分,共50 分)1. 教育技术逻辑起点是什么? 2. 简述小组教学的优缺点? 3. 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4.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该模型具体内容是什么?
5.结合自己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的理解? 6.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有哪些?
7、解释“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以替换的”这一观点 8.简述当前三种典型教学结构
9.我国教育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0. 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
四.论述题(第一小题 12 分,第二小题13分,共 25 分)1.根据自己学习体会,假如你是一名某一科目教师,谈谈你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请就下面的观点进行评述: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具有多种功能,并且在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 有人提出: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全能的媒体,它能够代替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等媒体。(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试卷3 三
媒体的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
2在线数据库、新闻组、电子公告牌、电子期刊、电子书、教育网站 3非替代性、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适者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发展需要新观念,并且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才能使自身获得快速发展
问题 教育技术观念中存在问题()教育技术研究中存在问题()
第二篇:2013年山东现代技术导论真题
(1)()是具有学生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有双向交流的渠道等特性的教育形式。
A:集体教学 C:远程教学
(2)电子白板的使用模式不正确的是()。A:交互式触摸控制 C:远距离传输功能
(3)课堂授课型网络课程不具有()的特点。A: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C:教师与学习者缺乏互动交流
(4)下面的()不属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特点。A:交互性
B:小组教学 D:个别化教学
B:注释与修改功能 D:代替黑板
B:界面包括教师的授课视频、讲稿内容配合文字、图片或PPT
D: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B:网站的专题性
C:对象的特定性
D:内容的整合性
(5)从数字化的角度考虑,影响声音数字化质量的标准主要因素是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
A:响度 C:音调
B:声道数 D:音色
(6)有意义学习理论是由()提出。
A:奥苏贝尔 C:史密斯
B:杜威 D:梅里尔
(7)教师的()包含在信息时代中的教育预见能力和从信息论角度出发教师对教育系统的认识。
A:信息素养 C:信息意识
B:信息能力 D:信息伦理
(8)按投影机与屏幕的关系,可分为正投式投影机和。
A:侧投式投影机
B:反投式投影机 C:投式投影机
D:背投式投影机
(9)下列()不属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文献资料。
A:电子图书 C:文本
B:学术论文 D:报告
(10)以下不属于形成性评价阶段的是()。
A:一对一评价 C:实地试验评价
B:小群体评价 D:自我评价
(11)在哈罗的动作技能分类系统中,学习结果描述动词保持平衡属于()分类。
A:体能 C:感知能力
B:技巧动作 D:有益沟通
(12)专题学习网站的类型:资源型的专题学习网站、()、课堂互动型专题学习网站。
A:小组学习型专题网站
B:协作学习型专题网站 C:自主学习型专题网站
D:技能知识学习专题网站
(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的有()。
A:认知领域的目标 C:认知策略的目标
B: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D:情感领域的目标
(14)教育技术是一门()的学科。
A:理论
C:理论与实践并重
B:实践
D:理论与实践分开
(15)在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中,()被公认为是当代最完整、最具系统性的模式。
A: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C: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式
B:教学设计系统化方法模式 D:教学设计方法模式
(16)()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
A:虚拟现实技术
B:多媒体技术 C:虚拟实验
D:数字化校园
(17)()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A:信息化教育 C:教育信息化
B:教育数字化 D:远程教育
(18)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进和发展了教学机器,以其新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程序教学法。
A:斯金纳 C:赖格卢斯
B:加涅 D:桑代克
(19)下面有关远程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远程教育的决定性特征是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
C:需要通过通信技术来保证信息的传送
B: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传统关系没有改变
D:学生与教师之间完全丧失了联系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式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问题/项目 C:信息资源
B:相关环境 D:社会/情境支持
(21)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教师、环境、()、设计、过程。
A:学生 C:制度
B:资源 D:管理
(22)教学设计思想的萌芽大约在()。
A: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D:19世纪中期
(23)()包含六个基本要素:问题/项目、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交流与协作工具、社会/情境支持。
A:迪克—凯瑞”模式
C: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式
B:史密斯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D:雷根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24)信息技术一方面使教师的知识传递者这一角色趋于过时,另一方面又强化了教师的学习()身份。A:合作者 C:服务者
B:领导者 D:指导者
(25)教育博客的类型:以教师为主的博客、以学生为主的博客、()。
A:学习博客 C:娱乐博客
B:师生共同参与的博客 D:个人博客
(26)马杰样式教学目标包括基本要素:行为、条件、标准、()。
A:个体 C:动机
B:对象 D:意志
(27)()是基于网络系统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持教学与学习活动的静态和动态要素的总和,它与教师、学习者构成一个整体,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A:网络教学环境 C:电子备课环境
B:多媒体教学环境 D:普通教学环境
(28)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由三部分结合构成一个系统,分别是:计算机、()、交互白板。A:电动屏幕 C:展示台
B:录像机 D:投影仪
(29)进入信息化社会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已经成为教师专业能力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外语、计算机技术一样成为高校教师的必备能力和基本素质。
A:信息基础理论 C:信息化素养
B:信息工具 D:信息资源
(30)网络课件根据其应用目的和环境的不同,分为:()、自测辅导型课件和互动教学型课件。
A:自主学习型课件 C:教学型课件
B:协作学习型课件 D:小组学习型课件
(31)声音数字化是通过()设备完成的。
A:音响 C:声卡
B:显示器 D:键盘
(3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程序教学思想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代表人物是()。A:克劳德 C:麦克卢汉
B:斯金纳 D:斯拉姆
(33)按照博客功能分,博客可以分为()、微型博客和博客圈。
A:名人博客 C:个人博客
B:一般博客 D:热门博客
(34)()是以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A:教学设计 C: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 D:学习设计
(35)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
A:系统性 C:差异性
B:统一性 D:协作性(36)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情感领域的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A:智力领域的目标 C:认知领域的目标
B:智慧领域的目标 D:素养领域的目标
(37)以下选项不属于人力资源的是()。
A:数字化学习材料 C:网络助教
B:学习小组 D:教师
(38)下面的()不属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内容。
A:获取信息能力 C:信息应用能力
B:媒体技术能力 D:教学实践能力
(39)()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A:微型博客 C:企业博客
B:个人博客 D:博客圈(40)()是最常用的数字视频获取工具。
A:照相机 C:投影机
B:摄像机 D:数控设备
(41)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为基础。
A:现代信息技术 C:现代教学媒体
B:现代教学媒体 D: 现代教学方法
(42)下面的()不是网络课件的特点。
A:共享性 C:有效性
B:交互性 D:开放性
(43)AECT的94定义中没有具体描述作为物化形态的(),这表明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硬件”进化到了“软件”,即越来越重视技术方法和方法论而不是设施本身。
A: 研究形态 C:媒体
B:研究任务 D:研究对象(44)学习资源是指那些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使用的,能帮助和促进他们进行学习的信息、人员、教材、设施、()。
A:技术 C:技术或技能
B:技术和环境 D:技术和方法
(45)在将磁带为记录载体的数码摄像上的视频文件传输到电脑上之前,先查看计算机是否具备()接口。
A:IEEE 1393 C:IEEE 1294
B:IEEE 1293 D:IEEE 1394(46)可以把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要求归纳为工具/应用、()、教学/设计、绩效/发展四个方面。
A:信息/获取 C:媒体/使用
B:资源/管理 D:环境/使用
(47)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灵活使用信息工具、信息基础理论和信息意识、道德与伦理。
A: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C:信息理论基础
B:有效利用媒体技术 D:信息技术基础(48)以下不属于集体授课的优点的是()。
A:教师和学生都容易接受
C:教师能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成效
B:教师容易备课 D: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49)()提出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教学内容编排原则。
A:桑代克 C:奥苏贝尔
B:加涅 D:布鲁姆
(50)()是传播、记录、表示信息的媒介。
A:媒体 C:数字媒体
B:载体 D:感觉媒体
(51)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特征、教学内容差异、教学手段性能、()和教学人员专长等。
A:教学系统设计 C:教学资源利用
B: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结果评价(52)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不包括()。
A: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 C:试题
B:支持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 D: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5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博客的作用的是()。
A:教育博客能过滤与管理教育信息
B:教育博客加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D:教育博客加强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教学中的反馈 C:教育博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
(54)以下选项中属于全文搜索引擎的是()。
A:谷歌 C:网易搜索
B:雅虎 D:搜魅网
(55)信息素养包含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
A:鉴别
B:获取 C:整合
D: 策略
(56)()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A:仿真技术 C:人工智能技术
B:虚拟现实技术 D:多传感器技术
(57)在学习目标的编写中,对问题明确性的描述,属于()。
A:条件的表述 C:标准的表述
B:对象的表述 D:行为的表述
(58)目前人们开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群体——接受、个体——探究、群体——探究四大基本类型。
A:群体—探究 C:个体—接受
B:小组—接受 D:小组—探究
(59)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能够实现教学演示、视频广播和集体讨论等教学功能。
A:教师机
B:学生机 C:资源系统
D:控制软件
(60)国内学者基本上都把教学设计的发展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属的阶段是()。
A:走向整合化的教学设计 C:认知主义主导教学设计
B:教学设计思想的萌芽 D: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兴起
多选题(20)每题2 分 共40 分
(1)依据高校教师的特殊性,我们可以把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要求归纳为()、绩效/发展四个方面。
A :工具/应用 C :资源/管理
B :资源/设计 D :教学/设计
(2)根据网站内容不同,专题学习网站大致可划分为()。
A :技能知识学习专题网站 C :业余兴趣学习专题网站
B :文化知识赏析专题网站 D :政府网站
(3)信息素养的主要构成是()。
A :信息意识
B :信息能力 C :信息技术
(4)数字化视频信号的主要优点有()。
A :便于创造性的编辑与合成,交互性强
C :传输图像和声音的并且随时间连续变化的
(5)从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网络课程主要有()。A :课堂授课型 C :自主学习型
(6)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包括()功能。
A :学习目标确定 C :学习问题诊断
(7)视频特效包括()。
D :信息伦理
B :可不失真地进行多次复制,抗干扰能力强,再现性好
D :在网络环境下可长距离传输而不损耗,容易实现资源共享
B :互动教学型 D :协作探究型
B :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 D :学习任务分配
A :淡入 C :导入
B :淡出 D :导出
(8)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员工,其培训目的、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系统的()与()都有很大的差异。
A :培训内容 C :教学内容
B :培训目的 D :教学目的
(9)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特征不包括()。
A :多感知性 C :持久性
B :沉浸性 D :可重复性
(10)资源型专题学习网站一般具有()的功能。
A :提供资源的上传和下载
C :提供多种信息资源的内外部链接
B :提供很好的信息搜索工具 D :提供交流空间
(11)视频中典型的帧率是()。A :24帧/秒 C :30帧/秒
B :25帧/秒 D :12帧/秒
(12)评价工具是指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的工具,以下属于评价工具的有()。
A :EPSS C :微型世界
B :电子学档 D :网络聊天
(13)示范—模仿法的基本过程包括()。
A :定向 C :自主练习
B :参与性练习D :迁移
(14)适合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策略体系的要素主要包括()。
A :教学活动程序的建立 C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B :教学方法的选择 D :教学媒体的选择
(15)关于网络教室的叙述正确的是()。A :网络教室是由教师用计算机、学生用计算机、高速度B :网络教室可用传统网卡、网线等进行有线大存储量的计算机服务器、影音传输器及其他附件组成的
C :网络教室不可以在一个固定教室
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特征包括()。
A :多感知性 C :实时性
下面属于素材类教学资源的有()。
A :媒体素材 C :网络课件
动作技能领域学习目标包括()。
A :感知能力
连接
D :网络教室可利用局域网和相应软件将分散的网络终端构成一个虚拟网络教室,从而打破空间限制
B :沉浸性 D :交互性
B :试题
D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
B :体能(16)(17)(18)C :分析
(19)与学生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
A :知识基础 C :认知结构特征
(20)数字化学习材料包括()等。
A :广告 C :多媒体素材
D :有意沟通
B :认知能力 D :情感
B :教学软件 D :数据库
第三篇:教育技术学复试真题
2007年
1.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2.教学设计分类 3.虚拟学习环境
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标准 5.教育技术中的问题
6.网络课程开发需要什么技术 7.CAI的作用
8.中国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
9.游戏型课件的原理,教育网络游戏 10.流媒体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11.视频会议系统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功能)12.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13.电子档案袋评价 14.网络课程优缺点 15.感官多媒体
16.网络课程与课堂课程的区别 17.网络平台(2007/2006)
专业课上机:用AUTHORWARE或FLASH制作实例中的课件,随机函数 2006年
一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1.94、04教育技术定义
2.现代教育技术(2006/2005)3.何克抗对教育技术的定义 4.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 5.教学过程设计
6.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理解(2006/2005)7.教育技术学热点问题
8.信息技术对学科课程的整合(P399)9.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p26)10.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 11.教育信息化(P384)
二、媒体技术 1.ASP 2.HTML 3.动态网页 4.流媒体(P83)5.流媒体技术应用 6.网络平台
7.虚拟现实(P83)
专业课上机:用AUTHORWARE或FLASH制作实例中的课件,按钮翻页功能
2005年专业课笔试:
一、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1.现代教育技术
2.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p26)3.教育信息化(P384)4.远程教育构成要素 5.认知策略 6.最近发展区
7.建构主义学习观(见教学设计笔记本)8.加涅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二、媒体技术 9.数字电视
10.网络媒体的优势 2010年笔试
一、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学习风格、教师专业化、绩效技术、教育信息化
二、举例说明如何从教学效率角度选择教学媒体(ok)(课后题)
三、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P399)(2010/2006)
四、什么是WebQuest,试举一个适合它的任务,并说明实施步骤
五、影响教育技术学定义演化的主要因素
六、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
七、教育技术评价范畴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345)
八、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11年笔试
一、名词解释学习策略、最近发展区、教学结构、认知风格、教育信息化
二、什么是WebQuest,并举例说明。
三、影响教育技术定义发展的因素?教育技术94定义和05定义的区别?
四、试论述你对混合学习模式的理解。(ok)
五、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过程
六、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
七、教育技术评价范畴所包含的内容。
机试:《旅游中的数学》用FLASH或AUTHORWARE 专业面试:
1.常用的信息检索工具有哪些,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 2.建构主义的三种教学模式(ok)
3.谈谈你对社会学习的理解(见《学习论》)(ok)4.认知情境理论(ok)
5.如何做好一名信息技术老师(ok)
2012年笔试:
1教学结构、知识管理、认知策略
2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
3影响教育技术定义发展的因素?教育技术94定义和05定义的区别?
4教学系统开发的意义?
5举例说明如何从教学效率角度选择教学媒体? 6试论述你对混合学习的理解,并举例说明。专业面试:(随机抽题,3选2)
1信息技术怎样与中学物理相整合?
2怎样选择网络教学媒体?
3什么是教学设计?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4什么是微信?
英语口语:(考查专业方面)
1教育技术94定义
2在大学期间学过哪些课程?
3你认为怎样评价一个学生,怎样培养一个学生的能力?
4在美国教育技术领域你知道哪些新的技术,举例说明。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期末考试真题1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 2004年1月
一、填空题(10分)1.陈述性知识是以概念和命题形式出现的。
2.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3.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理解力。4.语文正式独立设科是在1903年。
5.指导学生阅读时理清作者思路的步骤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辨证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7.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
8.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汉语文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阅读阐释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10.一个课件设计时—股要考虑树型结构、呈现方式、呈现控制和拓展选择四个方面的问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树立“重视发展”的质量评价观,应明确哪些问题? ①评价功能的转化;(1分)②重视综合评价;(1分)③强调质性评价;(1分)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1分)⑤注重过程。(2分)2.阅读批评与阅读鉴赏有什么不同? ①鉴赏是对文章或作品的情感性参与,(1分)满足的是读者个体的审美趣味.(1分)着重实现的是读物的中美价值。(1分)②批评是刘文章或作品的理性枪验和评定,(1分)它往往是从一定的背景和理论出发;感受和理解读物,并尽可能作出客观评价,(1分)它更着重于读物的社会价值。(1分)3.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 ①学习者参与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1分)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2分)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分)④学习者对认识活动能够自我监控、调适。(2分)4.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要求? ①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②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环境;③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④突出口语交际的实践操作性;⑤教师引导要切实、精当;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以上6点各1分。
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实际,谈谈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应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 ①调动学生的感悟能力;②调动学生的记忆能力;③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④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以上4点各3分;联系实际3分。
2.当前中学生缺乏写作的欲望的原因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原因:①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2分)②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2分)③语文基础差,写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难;(2分)④作文屡遭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2分)联系实际,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写作欲望: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1分)开掘“胸中积蓄”;(1分)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1分)联系自身教学实际4分。
四、分析题〔36分)(—)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回答文后的问题。(14分)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一“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中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激动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于是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着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下袖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看他的—举—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然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小川站住了。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一件沉重且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问题:
1.有人这样评价微型小说:从—个螺壳,可以听到海听到风浪的呼啸。①在《锁》中,“一个螺壳”是指(C)(2分)A一阵凄楚辛酸的感受 B一个有讽刺意味的场面 C一颗被戳伤而滴血的心 D—副副冰冷冰冷的面孔 ②在《锁》中,“海上的呼啸”是指(A)(2分)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过足的青年。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D 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会完美无缺 2.大姑的两次“眨眼”,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意义?(6分)两次“眨眼”推动了情节的展开(3分)和向高潮发展。(3分)3.撬开锁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喷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在下列几项中正确分析了“说不清”的原因后的括号内打“√”:
A人们对小川此举的褒贬不一(√)B人们一时难以评价小川此举的含义()C人们由小川此举引发的联想多种多样(√)D 人们对小川有了新的认识()E人们对小川的绝技发出惊叹()(二)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回答问题。(22分)《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师:我们一起求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生:“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是全家的恐怖”,“花花公子”。
师:“花花公于”是对于勒的评价吗? 生:不是,花花公子是说有钱人家的子弟。但于勒家不是,于勒家比较穷。
师:对。请继续找。生:坏蛋、流氓、无赖。
师:这是直接指于勒吗? 生:不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说的,但实际上暗指于勒。还有“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他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这个小子”.“他是个法国佬”。“流氓”、“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
师:很好。这个同学找了很多,还有没有? 生:“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对,这几句话很重要。现在我把同学们找的主要的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家伙
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请同学们把这些评价分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说的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请按时间顺序说。
生:“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是在同—种情况下说的,因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一份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部分。
师:对,占了钱。他们对于勒采取什么态度? 生:把他赶走了。
师:你怎么知道是赶走的。
生:课文用“打发”——词,可知是把于勒赶走的。
师:下面依次有哪些话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说的。
生:“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是在他们接到于勒两封信以后说的
师:信中哪些话导致他们这么说? 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发了财„„一起快活地过日子。”
师:于是这一家人每到星期日干什么。
生:到海边的栈桥上等于勒回来。
师:这位同学说“等于勒回来”。这个“等”字用得好不好?请说说道理。
生:不好,“等”字不能说明这一家人此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词? 生:应该用“盼”字。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 2004年1月
一、填空题(10分)1.陈述性知识是以概念和命题形式出现的。
2.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3.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理解力。4.语文正式独立设科是在1903年。
5.指导学生阅读时理清作者思路的步骤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辨证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7.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
8.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汉语文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阅读阐释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10.一个课件设计时—股要考虑树型结构、呈现方式、呈现控制和拓展选择四个方面的问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树立“重视发展”的质量评价观,应明确哪些问题? ①评价功能的转化;(1分)②重视综合评价;(1分)③强调质性评价;(1分)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1分)⑤注重过程。(2分)2.阅读批评与阅读鉴赏有什么不同? ①鉴赏是对文章或作品的情感性参与,(1分)满足的是读者个体的审美趣味.(1分)着重实现的是读物的中美价值。(1分)②批评是刘文章或作品的理性枪验和评定,(1分)它往往是从一定的背景和理论出发;感受和理解读物,并尽可能作出客观评价,(1分)它更着重于读物的社会价值。(1分)3.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 ①学习者参与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1分)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2分)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分)④学习者对认识活动能够自我监控、调适。(2分)4.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要求? ①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②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环境;③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④突出口语交际的实践操作性;⑤教师引导要切实、精当;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以上6点各1分。
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实际,谈谈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应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 ①调动学生的感悟能力;②调动学生的记忆能力;③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④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以上4点各3分;联系实际3分。
2.当前中学生缺乏写作的欲望的原因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原因:①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2分)②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2分)③语文基础差,写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难;(2分)④作文屡遭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2分)联系实际,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写作欲望: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1分)开掘“胸中积蓄”;(1分)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1分)联系自身教学实际4分。
四、分析题〔36分)(—)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回答文后的问题。(14分)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一“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中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激动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于是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着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下袖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看他的—举—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然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一件沉重且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问题:
1.有人这样评价微型小说:从—个螺壳,可以听到海听到风浪的呼啸。①在《锁》中,“一个螺壳”是指(C)(2分)A一阵凄楚辛酸的感受 B一个有讽刺意味的场面 C一颗被戳伤而滴血的心 D—副副冰冷冰冷的面孔 ②在《锁》中,“海上的呼啸”是指(A)(2分)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过足的青年。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D 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会完美无缺 2.大姑的两次“眨眼”,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意义?(6分)两次“眨眼”推动了情节的展开(3分)和向高潮发展。(3分)3.撬开锁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喷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在下列几项中正确分析了“说不清”的原因后的括号内打“√”:
A人们对小川此举的褒贬不一(√)B人们一时难以评价小川此举的含义()C人们由小川此举引发的联想多种多样(√)D 人们对小川有了新的认识()E人们对小川的绝技发出惊叹()(二)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回答问题。(22分)《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师:我们一起求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生:“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是全家的恐怖”,“花花公子”。
师:“花花公于”是对于勒的评价吗? 生:不是,花花公子是说有钱人家的子弟。但于勒家不是,于勒家比较穷。
师:对。请继续找。
生:坏蛋、流氓、无赖。
师:这是直接指于勒吗? 生:不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说的,但实际上暗指于勒。还有“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他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这个小子”.“他是个法国佬”。“流氓”、“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
师:很好。这个同学找了很多,还有没有? 生:“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对,这几句话很重要。现在我把同学们找的主要的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家伙
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请同学们把这些评价分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说的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请按时间顺序说。
生:“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是在同—种情况下说的,因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一份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部分。
师:对,占了钱。他们对于勒采取什么态度? 生:把他赶走了。
师:你怎么知道是赶走的。
生:课文用“打发”——词,可知是把于勒赶走的。
师:下面依次有哪些话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说的。
生:“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是在他们接到于勒两封信以后说的
师:信中哪些话导致他们这么说? 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发了财„„一起快活地过日子。”
师:于是这一家人每到星期日干什么。
生:到海边的栈桥上等于勒回来。
师:这位同学说“等于勒回来”。这个“等”字用得好不好?请说说道理。
生:不好,“等”字不能说明这一家人此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词? 生:应该用“盼”字。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盼’字。文章哪些细节体现了“盼”字”。
生:“父亲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师:于勒在不在这只船上? 生:不在。
师:你怎么知道?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竟”表示意外。父亲希望于勒能出于意料地来到身边,表现了他急切盼望的心情。
师:说得好。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还有什么细节体现“盼”? 生:“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师:这句话是体现“盼”吗?
生:“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但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师:很好。10年时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的希望,反而增加了。还有吗? 生:“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这笔毫无着落的钱竟然列入他们的开支计划。可以看出他们急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师:这位同学分析在理。之中还有—个细节充分体现了急切盼望的心情,请同学们认真看。
生:“那时候大家简直好象马上就会肴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师:他们真的看到了吗? 生:没看到。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幻觉。人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幻觉。
师:说得好。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再看其他几句话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最后几句话是在见到于勒时说的,当他们发观于勒是个穷水手时,菲利浦夫妇就大骂于勒是贼是流氓
师:是当面骂的吗?,生:不是。是背着于勒骂的。
师:为什么要背着? 生:生怕于勒重新拖累他们。同时也生怕好不容易找到的女婿知道这件事。因为这位女婿是看着于勒那封发财的信才下决心求婚的。
师:后来这—家人又怎样了? 生:为了避开于勒,他们改乘另外—条船。
师:我们把情节理—下,请看板书:
赔钱„„„„盼
占钱„„„„赶
有钱„„„„赞
没钱„„„„骂
„„„„„„避
从以上板书可以看出。小说情节不长却也曲折起伏,特别是后面情节的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的话,应该分在哪里? 生:从开头到旅行之前为第一部分,从动身旅行到最后为第二-部分。
师:我用一幅对联概括两大部分的内容: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与日俱增,甚至在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为了用于勒的钱订了上千种计划。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光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这幅对联少了个横批。请同学们来拟。
生:人不如钱。
师:请解释一下。
生:于勒这个人还不如钱重要,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
师:有道理。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
生:“金钱至上”,盼是因为有钱。避是因为没钱,在人们的眼中金钱是至高无上的。
生:“世态炎凉”,开始他们热切盼望于勒,后来发现于勒没钱,就避之唯恐不及,根本没有兄弟亲情。
师:同学们拟得非常好,跟老师想的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这个细胞看出社会整个肌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主题是深刻的。现在我们再作第二次分类,看看我们前面找出的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生:“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这些都是人家的看法。“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个流氓”,“这个贼”是母亲克拉丽丝说的。“这个家伙”是父亲菲利浦说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粗叔”是若瑟夫说的。
师:很好。这么归类以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同一个人前后态度截然不同,母亲克拉丽丝开始极力夸赞于勒,后面又恶意咒骂于勒。
师:由此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请谈谈你对克拉丽丝的看法
生:这个人太无情义,满脑子只有金钱,非常自私、势利,只管自己的得失利害。
师:菲利浦夫妇都是小人物。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坏蛋,但由于他们对待亲兄弟的态度我们从心底鄙视他俩的人格。还有什么发现? 生:菲利浦夫妇有些不同,克拉丽丝骂于勒是贼是流氓,菲利浦只说于勒是这个家伙。说明菲是有点同情于勒的。
师:这位同学观察比较细致,但我们看看菲利浦是不是同情于勒,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菲利浦最终没认自己兄弟,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由此看出他也是无情的,他也是以金钱为重的,菲与克只是有点程度不同罢了。
师:很好,具体说说。
生:克拉丽丝更泼辣,更冷酷,更有心计,因而她也更令人讨厌。师:这一家人都是一个态度吗?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若瑟夫和他的父母不同。
师:好,我们来齐读文章写小若瑟夫的一段话:从“我看了看他的手”到“我的亲叔叔”。(读略)。
师:同学们还没有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段一共三句话,前一二句写谁? 生:写于勒。
师:是谁的目光看于勒? 生:若瑟夫的。
师:我读一下。你们看这目光包合了什么?(师读)生:目光饱含了怜悯之意。对穷困潦倒的于勒充满同情。
师:第三句是写谁的心理活动
生:若瑟夫的心理活动;
师:“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短语同指一个对象,何以要反复?“父亲的弟弟”是针对谁说的?“我的亲叔叔”强调什么? 生:“父亲的弟弟”是若对父母说的,反映了若瑟夫对父母不认兄弟的困惑和不满,“我的亲叔叔”强调一个“亲”字。表明若瑟夫内心充满侄叔亲情。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生读)师:这—遍读出了感情。若瑟夫与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对比有何作用? 生;突出双方的性格。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买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 生: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能更好一点
师:好、下课。
问题
1、本课教学过程分哪几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是什么(11分)答:3个环节。(2分)①整体阅读。找出对于勒评价的词语,以此切入对文章的理解。(3分)②根据评价词语的语境,按时间顺序,对评价词语进行分类。重点理解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把握文章的主题。(3分)②根据评价词语出自何人之口,重点分析人物性格,把握写作意图。(3分)问题
2、本课教学主要体观了什么教学理念?有什么特点,(11分)答: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理念。从重点词语人手,深入分析语言文字的内涵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人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所包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溶于一体。
特点是:①精心选择教学切入口。抓住菲利普一家对于勒发迹和落魄的不同反应这段 内容和情节展开分析,进行整体感悟。(2分)②抓住重点问题“盼”字。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细节内容进行分析,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2分)③善于点拨指导。(2分)
第五篇:电工学 期末考试真题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考试范围
一、1、通常电灯开得愈多,总负载电阻愈大还是愈小?
愈小
2.如果两个同频率的正弦电流在某一瞬时都是5A,两者是否一定同相?其幅值是否也一定相等?
不一定。频率相同,相位可能不同,幅值也可能不同(负载电阻不同或因负载特性不同而产生无功电流、电压幅值也会有所不同)。
3.某变压器的额定频率为50Hz,用于25 Hz的交流电路中,能否正常工作?
4.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采用高电压? p=ui.w=i平方rt.当p不变是.提高了u 就可以减小i.这样 w就可以减小.中间损失的电就少了
5.在同一供电系统中能否同时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为什么?
(1)不能混用。(2)如果个别设备采取了保护接地措施,而离开零线网,则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当采取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这里该设备和其他所有接零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也都升到110伏,以至所有接触该设备和接零设备的人都有触电危险。
6.指出下列各式的错误,并写出每式的其中一个正确结果:(1)U =10cos(ωt-45o)=10ej45V;(2)i =520=52sin(ωt+20o)A;(3)I=2036oA;=100e600=-100600V;(4)Uo(5)U/I = jXc
二、1. 下图的电路可用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0。图中,R1=2.6Ω,R2=5.5Ω。当将开关S1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2 A;断开S1,闭合S2后,读数为1A。试求E和R0。
AA+_R2ER0S2R1S1
2.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下图中2Ω电阻中的电流I。
2A1Ω++12V_1Ωa6VI2Ω_3Ω6Ωb
3.用结点电压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求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电阻RL取用的功率。0.8Ω和0.4Ω分别为两个电压源的内阻。
a+120V_+_10A0.8ΩI10.4ΩI2RL4ΩI116Vb
4.下图中的R1 =1Ω,R2 =3Ω,R3 =8Ω,R4 =5Ω,IS=5A,U=10V。(1)计算电流I;
(2)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
(3)说明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R1I+U-R3R4ISR2
5.下图的电路中,已知Uab=Ubc,R =10Ω,XC =
1=10Ω,Zab= R +jXL。试求UC和I同相时Zab等于多少?
Ca∙I+∙U_ZabbR c
100oV,R=5Ω,XC=XL=5Ω。求电压U、有功功率P、无6.下图中,已知Uc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画出相量图。
jXL++-RICR-jXCUC..U.-
7.下图中,对称负载接成三角形,已知电源电压Ul=220V,电流表读数Il=17.3A,三相功率P=4.5kW,试求:(1)每相负载的电阻和感抗;(2)当L1L2相断开时,图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和总功率P ;(3)当L1线断开时,图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和总功率P。
L1AL2L1L2AL3AL3
8.Y132M-4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为:7.5KW,380V,Δ联结,1440 r/min,cosφ=0.85,η=87%,Tst/TN=2.2,Ist/IN=7.0,Tmax/TN=2.2,50Hz。试求:(1)额定转差率sN;(2)额定电流IN;(3)起动电流Ist;(4)额定转矩TN;(5)起动转矩Tst;(6)最大转矩Tmax;(7)额定输入功率P1。
9.某机床的主电动机(三相笼型)为7.5Kw,380V,15.4A,1440 r/min,不需要正反转。工作照明灯是36V,40W。要求有短路、零压及过载保护,试绘出控制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