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制图教案(7-9三视图与轴测图)

时间:2019-05-12 16:5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UTOCAD制图教案(7-9三视图与轴测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UTOCAD制图教案(7-9三视图与轴测图)》。

第一篇:AUTOCAD制图教案(7-9三视图与轴测图)

第七课:机械制图基础1平面图形 图层设置 尺寸标注

例题7.1:绘制下图并标注尺寸:

作图步骤1: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新建3个图层“尺寸标注,对称轴,轮廓”并作相应设置,把对称轴图层设为“当前”,点确定,完成图层设置。

步骤2:先用点划线画两条相交对称轴确定直径23的大圆圆心,在用偏移方式确定另外5个圆心,如图1图2所示。

步骤3:设定“轮廓”图层为当前图层,画圆,如图3所示

步骤4:画长方形外轮廓及圆弧,圆弧用画圆修剪方式。用“打断”方式修剪小圆对称轴,用夹点方式修改对称轴长度。

步骤5:设定“标注”图层为当前图层,用直径,半径,线性方式标注尺寸,注意:先里后外,里小外大,尽量标注在轮廓外。标注时把捕捉端点和线宽设置关闭,比较精确。

例题7.2:绘制下图并标注尺寸 作图步骤

练习7.1 画出如下图形: 作图步骤:设置极轴追踪角为30度.作图方法小结:

3、虚线(hid)

4、标注(dim)

二、先用点划线画出对称轴设定布局。画出对应的圆及圆弧,再画其余轮廓线。适用于圆弧较多的图形。

三、先画出主要轮廓线,其余部分画在容易定位的地方再移到合适的地方,最后再补画对称轴。

第八课:机械制图基础2 三视图 例题8.1绘制下面立体图的三视图 步骤1.设定图层如图

2、设定obj图层为当前图层,画出三个视图轮廓线,先画主视图,再画左视图和俯视图。

3、设定hid图层为当前图层,画被遮住的轮廓线。

5、设定dim图层为当前图层,标注尺寸。

主视图画法参考:使用方法“镜像”

例题8.2绘制下面立体图的三视图 三视图

练习8.1绘制下面立体图的三视图 答案: 练习8.2绘制下面立体图的三视图

三视图 第九课:机械制图基础3 轴测图(正等测)例题9.1画出下面轴测图

设置:在状态栏“极轴”处按右键,调出“草图设置窗口如图。捕捉类型和样式选“等轴测捕捉”

极轴追踪选“增量角30,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画轴测圆时可按f5键切换。

第二篇:机械制图轴测图教案

第十九讲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题: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

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3)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三测图; 本章只介绍工程上常用的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互相平行;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且同一轴向所有线段的轴向伸缩系数相同。

(2)物体上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可以用坐标法确定其两个端点然后连线画出。(3)物体上不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的平面图形,在轴测图中变成原形的类似形。如长方形的轴测投影为平行四边形,圆形的轴测投影为椭圆等。

(二)正等测图

1、正等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1)形成方法

如图4-3(a)所示,如果使三条坐标轴OX、OY、OZ对轴测投影面处于倾角都相等的位置,把物体向轴测投影面投影,这样所得到的轴测投影就是正等测轴测图,简称正等测图。

(a)(b)

图4-3

正轴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2)参数

图4-3(b)表示了正等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等参数及画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正等测图的轴间角均为120°,且三个轴向伸缩系数相等。经推证并计算可知p1=q1=r1=0.82。为作图简便,实际画正等测图时采用p1=q1=r1=1的简化伸缩系数画图,即沿各轴向的所有尺寸都按物体的实际长度画图。但按简化伸缩系数画出的图形比实际物体放大了1/0.82≈1.22倍。

2、平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

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1)长方体的正等测图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点,选择其中一个角顶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并以过该角顶点的三条棱线为坐标轴。先画出轴测轴,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长方体的八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图4-4

长方体的正等测图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4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2)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

分析:由于正六棱柱前后、左右对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作图线,从顶面开始作图比较方便。故选择顶面的中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棱柱的轴线作为OZ轴,顶面的两条对称线作为OX、OY轴。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正六棱柱的各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5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5

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

(3)三棱锥的正等测图

分析:由于三棱锥由各种位置的平面组成,作图时可以先锥顶和底面的轴测投影,然后连接各棱线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7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4)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总结:

从上述三例的作图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1)画平面立体的轴测图时,首先应选好坐标轴并画出轴测轴;然后根据坐标确定各顶点的位置;最后依次连线,完成整体的轴测图。具体画图时,应分析平面立体的形体特征,一般总是先画出物体上一个主要表面的轴测图。通常是先画顶面,再画底面;有时需要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或者先画左面,再画右面。

2)为使图形清晰,轴测图中一般只画可见的轮廓线,避免用虚线表达。

四、小结

1、复习轴测图的种类,轴测图的基本性质,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总结例题,归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4-1(1)、(2)、(3)、(4)

第二十讲 §4—2 正等测图

题:

1、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2、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讲解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2、讲解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平行于投影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2、掌握常见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3、掌握长立体的圆角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中三个不同方向椭圆中心的定位和长短轴方向的确定 教

具:模型:圆柱体、圆锥体

教学方法: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在于掌握圆的画法。立体上平行坐标面的圆(投影面上的圆),在正等测图中为椭圆,要注意平行不同坐标面的圆(各投影面上的圆),其长短轴方向是不同的。讲课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复习近平面立体的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绘制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是要掌握圆的的正等测图画法,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中为椭圆。在曲面立体中,圆是最基本的图形,所以先来讨论圆的的正等测图。

三、教学内容

(一)圆的正轴测图的画法

1、平行于不同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

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都是椭圆,除了长短轴的方向不同外,画法都是一样的。图4-7所示为三种不同位置的圆的正等测图。

作圆的正等测图时,必须弄清椭圆的长短轴的方向。分析图4-7所示的图形(图中的菱形为与圆外切的正方形的轴测投影)即可看出,椭圆长轴的方向与菱形的长对角线重合,椭圆短轴的方向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即与菱形的短对角线重合。

图4-7 平行坐标面上圆的正等测图

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椭圆的长短轴和轴测轴有关,即:

(1)圆所在平面平行XOY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Z1轴,即成水平位置,短轴平行O1Z1轴;

(2)圆所在平面平行X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Y1轴,即向右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Y1轴;

(3)圆所在平面平行Y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X1轴,即向左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X1轴。

概括起来就是:平行坐标面的圆(视图上的圆)的正等测投影是椭圆,椭圆长轴垂直于不包括圆所在坐标面的那根轴测轴,椭圆短轴平行于该轴测轴。

2、用“四心法”作圆的正等测图

“四心法”画椭圆就是用四段圆弧代替椭圆。下面以平行于H面(即XOY坐标面)的圆(图4-8)为例,说明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其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9所示。

(1)出轴测轴,按圆的外切的正方形画出菱形。(图4-9(a))(2)以A、B为圆心,AC为半径画两大弧。(图4-9(b))(3)连AC和AD分别交长轴于M、N两点。(图4-9(c))

(4)以M、N为圆心,MD为半径画两小弧;在C、D、E、F处与大弧连接。(图4-9(d))

(a)

(b)

(c)

(d)

图4-9

用四心法作圆的正等测图

平行于V面(即XOZ坐标面)的圆、平行于W面(即YOZ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都与上面类似(请学生分析)。

(二)曲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

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

1、圆柱和圆台的正等测图

如图4-10所示,作图时,先分别作出其顶面和底面的椭圆,再作其公切线即可。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圆柱

(b)圆台

图4-10

圆柱和圆台的正等测图

2、圆角的正等测图

圆角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圆周,因此,圆角的正等测图,正好是近似椭圆的四段圆弧中的一段。作图时,可简化成如图4-11所示的画法,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11 圆角的正等测图

强调:在画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时,一定要明确圆所在平面与那一个坐标面平行,才能确保画出的椭圆正确。画同轴并且相等的椭圆时,要善于应用移心法以简化作图和保持图面的清晰。

四、小结

总结例题,说明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4-1(5)、(6)、(7)、(8)

第二十一讲 §4—3 斜二测图

§4—4 简单体轴测图

题:

1、斜二轴测图

2、简单体的测图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讲解斜二测图的画法

2、讲解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斜二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2、掌握斜二测图的画法

3、掌握讲解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

1、斜二测图的画法

2、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较复杂的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教

具:模型:长方体、正四棱台、圆台、支座、端盖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斜二轴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正放,而在立体左上角或右上角方向,采用斜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对正等轴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优缺点及各自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正等轴测图,本次课我们来学习轴测图的另一种形式斜二测图。

三、教学内容

(一)斜二测图的形成和参数

1、斜二测图的形成

如图4-12(a)所示,如果使物体的XOZ坐标面对轴测投影面处于平行的位置,采用平行斜投影法也能得到具有立体感的轴测图,这样所得到的轴测投影就是斜二等测轴测图,简称斜二测图。

(a)

(b)

图4-12 斜二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2、斜二测图的参数

图4-12(b)表示斜二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等参数及画法。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斜二测图中,O1X1⊥O1Z1轴,O1Y1与O1X1、O1Z1的夹角均为135°,三个轴向伸缩系数分别为p1=r1=1,q1=0.5。

3、斜二测图的画法 斜二测图的画法与正等测图的画法基本相似,区别在于轴间角不同以及斜二测图沿O1Y1轴的尺寸只取实长的一半。在斜二测图中,物体上平行于XOZ坐标面的直线和平面图形均反映实长和实形,所以,当物体上有较多的圆或曲线平行于XOZ坐标面时,采用斜二测图比较方便。

举例讲解斜二测图的画法。(1)四棱台的斜二测图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13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12 斜二测图的形成及参数

(2)圆台的斜二测图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14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13

正四棱台的斜二测图

讲解完例题后,必须强调:只有平行于XOZ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投影才反映实形,仍然是圆。而平行于XOY坐标面和平行于YOZ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投影都是椭圆,其画法比较复杂,本书不作讨论。

3、正等轴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优缺点

(1)在斜二测图中,由于平行于XOZ坐标面的平面的轴测投影反映实形,因此,当立体的正面形状复杂,具有较多的圆或圆弧,而在其他平面上图形较简单时,采用斜二测图比较方便。

(2)正等轴测图最为常用。优点:直观、形象,立体感强。缺点:椭圆作图复杂。

(二)简单体的轴测图

画简单体的轴测图时,首先要进行形体分析,弄清形体的组合方式及结构特点,然后考虑表达的清晰性,从而确定画图的顺序,综合运用坐标法、切割法、叠加法等画出简单体的轴测图。

举例题讲解不同形状特点的简单体轴测图的具体画法。

1、例一(例5-1)

求作切割体(图4-15(a))的正等测图

分析:该切割体由一长方体切割而成。画图时应先画出长方体的正等测图,再用切割法逐个画出各切割部分的正等测图,即可完成。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4-15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

(b)

(c)

(d)

(e)

(f)

图4-15 切割体的正等测图

2、例二(例5-2)

求作支座(图4-16(a))的正等测图 分析:支座由带圆角的底板、带圆弧的竖板和圆柱凸台组成。画图时应按照叠加的方法,逐个画出各部分形体的正等测图,即可完成。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4-16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

(b)

(c)

(d)

(e)

(f)

图4-16

支座的正等测图

3、例三(例5-3)

求作相交两圆柱(图4-17(a))的正等测图

分析:画两相交圆柱体的正等测图,除了应注意各圆柱的圆所处的坐标面,掌握正等测图中椭圆的长短轴方向外,还要注意轴测图中相贯线的画法。作图时可以运用辅助平面法,即用若干辅助截平面来切这两个圆柱,使每个平面与两圆柱相交于素线或圆周,则这些素线或圆周彼此相应的交点,就是所求相贯线上各点的轴测投影。如图4-17(d)中,是以平行于X1O1Z1面的正平面R截切两圆柱,分别获得截交线A1B1、C1D1、E1F1,其交点Ⅳ、Ⅴ即为相贯线上的点。再作适当数量的截平面,即可求得一系列交点。

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4-17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

(b)

(c)

(d)

(e)

图4-17

相交圆柱的正等测图

4、例四(例5-4)

求作端盖(图4-18(a))的轴测图

分析:端盖的形状特点是在一个方向的相互平行的平面上有圆。如果画成正等测图,则由于椭圆数量过多而显得烦琐,可以考虑画成斜二测图,作图时选择各圆的平面平行于坐标面XOZ,即端盖的轴线与Y轴重合,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4-18所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a)

(b)

(c)

(d)

图4-18

(e)

f)

(圆盘的斜二测图

第三篇:机械制图教案(第十章教案)——轴测图

机械制图教案(第十章教案)

——轴测图

[课题名称] 轴测图(一)(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熟知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能根据平面立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以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为基点,多看多画,努力开拓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通过轴测图的学习,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难点分析] 对轴测投影基本投影特性的理解与应用。[分析学生] 轴测图富立体感,直观、美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段的积累,具备知识基础和作图能力基础,理论学习没有大的障碍。在作图步骤和作图的规范程度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差异,关键在于对平行投影特性的理解和学习习惯上加以引导和强化。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球的投影分析和表面求点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是轴测图?轴测图是采用什么投影法获得的?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已学习过的三视图,能将物体的各部分形状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在工程上得到广泛采用。但因这种图样缺乏直观性和立体感,不能直接显现机件或部件立体效果。为了弥补不足,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轴测图来说明零部件形状,表达设计意图、产品包装等,在工程上作为辅助图样使用。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轴测图的概念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讲授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常用的轴测图、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交叉演示轴测投影的形成(斜轴测图、正轴测图)。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演示坐标法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演示网络课程中长方体、凹形槽、垫块等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问题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轴测投影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步骤和方法。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7-4-

1、4-2题。

2、思考题:教材P.89 1、2。

3、预习:教材P.80-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课题名称] 轴测图(二)(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能绘制三向圆柱(轴线与各投影面垂直)和圆角的正等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在熟知圆的正等测投影为椭圆,掌握四心圆近似作椭圆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提高作图质量和作图技巧。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圆柱、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难点分析] 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步骤。[分析学生] 有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基础,本内容的学习比较顺利,作图技巧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画圆柱上、下底面时,椭圆的平移作图法需要加强练习,以保证作图质量。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要领;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在正等轴测图中,同一圆在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椭圆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立体上的圆形结构在正等轴测图中的投影均为椭圆,本节主要以圆柱为例讨论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重点讲清画圆柱两底面时的四心平移的作图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圆柱轴测图的画图练习,进一步掌握作图步骤。

2、正等轴测图中圆角的画法

教师在黑板上进一步讲解演示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徒手进行圆角画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问题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圆柱和圆角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步骤;对本节学习成效进行评估。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9-4-3题。

2、预习:教材P.82-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轴测图(三)(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斜二测图轴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和画法。

2、根据立体的视图能画出其斜二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温故知新,触类旁通,通过斜二测图的学习和练习,进一步提高作图技能。[教学重点] 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画图方法。[难点分析] 回转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分析学生] 有画正等轴测图的作图基础,本内容无大的难度,关键依然在于作图方法和技巧。要保证一定量的练习,以熟练掌握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把画轴测草图作为学习工具应用于制图课程的全过程学习,不断培养空间概念和开发创新思维,提高表达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要领;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斜二轴测图中∠XOY=?Y向变形系数q=?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斜二轴测图能反映物体正面的实形,较之正等轴测图作图更为方便,尤其对于单面有圆形结构的立体,作图简捷直观,因而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节学习讨论立体斜二轴测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正等测图对比讲授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平面立体、回转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端盖的斜二轴测图的画法等。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斜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掌握作图步骤。

3、轴测图的选择

对比讲解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各自表达特点和适应场合。

4、轴测草图的画法

讲解画轴测草图的基本技法。

学生按教材进行各项内容的练习,不断提高徒手作图的熟练程度。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斜二轴测图的基本参数和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40-4-

4、4-5题。

2、结合本章小结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理顺,巩固所学。

3、预习:教材P.90-组合体视图。[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教学后记]

第四篇:《建筑制图与识图》经典教案--第四章 轴测图

第四章 轴测图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正轴测图和斜轴测的形成及作用,掌握正等轴测图和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点:绘制轴测图时,作图线较多,且纵横交错着。为此,应要求底稿线要细、浅,保留圆或圆弧定心的位置,以便于加深图线。重点:轴测投影的形成原理和分类

难点:形体的正投影图绘制正等测和正面斜轴测 关键:轴间角、轴向变形系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或内容: 一.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二. 正等轴测图

三. 斜轴测图

本章是解决形体立体图的画法,学生通过学习轴测图学习会画简单的立体图,从而建立空间立体概念。

轴测投影是平行投影

一、轴测投影的分类

1、正轴测投影:当形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坐标轴与投影面倾斜,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

2、斜轴测投影:当形体两个方向的坐标轴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与投影面倾斜。

二、轴测投影的几个名词

1、轴测投影面:轴测投影图所在的平面。

2、轴测投影轴:空间坐标轴ox、oy、oz 在轴测投影面上投影ox1、oy1、oz1

3、轴间角:轴测轴之间所夹的交。

4、轴向变形系数:p= q= r=

三、几种常用的轴测投影

1、正等测

2、二等正轴测

3、水平斜轴测

4、正面斜轴测

【例题1】四楞台的轴测图

【例题2】六楞锥的轴测投影

【例题3】垫块的斜二轴测图

$1.2 曲面体的轴测投影

画曲面体的轴测图关键是解决圆的投影变成椭圆的画法。

一、椭圆的画法

1、四心圆法

2、八点法

3、坐标法

二、曲面体的画法示例 【例题1】画圆柱的轴测图。

【例题2】画圆台的轴测图。

【例题3】画平板圆角的轴测图。

【例题4】做出圆台的正面斜二测。

第五篇: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

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

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

xx省的通用技术课程基本上没有考试压力,给了任课老师教学改革很大的自由度。但是学生在高考压力下,对通用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的轻视情绪也在逐渐增长。前面两个月相对认真,期中考过后,如果上理论课,讲课本上的知识,半班以上的学生都在做其他科的作业。即使从维护个人自尊心的角度出发,变着法子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是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教了四年的通用技术,每一年都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与探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强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力求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所得。

我教过二十几年的数学,曾经在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中讲过数学史,在三视图教学中讲高考数学试题,在流程的优化中讲过《图上作业法》,系统的优化中讲《优选法》和《线性规划》。把通用技术课上成数学科普课。喜欢数学的学生很高兴,希望我去当他们的数学老师,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听的昏昏欲睡。

我经常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与动向。和学生讨论技术进步与失业的关系。技术发展与环境恶化的关系,讨论厦门PX(石化项目)对海沧环境的影响。讨论发展核电的利与弊。又把技术课上成了政治经济课。虽然学生喜欢,但我总在心里嘀咕,这样上是不是跑题了?

我喜欢看科教纪录片。结合课程进度,我让学生看了中央科技频道《远离毒素系列》《气候变化危与机系列》《上海国际金融大厦》还有国外的《制造的流程系列》中的部分内容。放视频学生最高兴了,我也轻松,学生也能从中受益,真是皆大欢喜。但是这样做,可以吗?

最累的是上实践课,做过纸皮板凳,kT板镜框,kT板小屋。要准备材料和工具,整理实践教室,一周八个班16节课,累死了。做台灯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课外完成,工作量大大减少,可交上来的作品良莠不齐,有的非常好,那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吗?做过纸模型飞机,学生高兴极了,满校园试飞,从教学楼上往下飞。保卫科长急忙提醒注意安全。

我的中学时代正值文革时期,每个学期有20-30天到工厂或农村学工学农。我总感到要实践就必须到工厂农村去,至少到技工院校,到职业高中,到有专业设备,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地方。现在这样搞法,没有专业教师,材料工具不配套,效果不好。

我们学校的学生,以后大部分应该是从事文化传播,贸易物流,平面设计的工作。技术含量低的实践活动有用吗?

按照规定我们学校在高一年级每周2节,全年可以有48节课。我总在考虑如何上好这些课,让学生学有所得。从前年开始,我尝试带到电脑教室学习cAD制图,每周一节,今年这届上了12节。效果还可以。学生感兴趣,我教起来有干劲。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评价为“把技术课上成制图课”,下面是整理出来的部分教案,(1-3课)供同行参考,欢迎批评指教。

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

目录

第一课:基本设置直线修剪对称

第二课:圆弧圆图案填充阵列(环形阵列)

第三课:正多边形

矩形

复制对象移动旋转

第四课:椭圆椭圆弧旋转偏移

第五课:样条曲线综合练习

第六课:设计实践

LoGo设计

第七课:机械制图基础1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第八课:机械制图基础2三视图图层设置

第九课:机械制图基础3轴测图(正等测)

第十课:立体建模1实体拉伸并集差集

第十一课:立体建模2旋转造型

交集

第十二课:立体建模3机械零件

第十三课:立体建模4镜框设计

第十四课:立体建模5空间曲面台灯造型设计

第十五课:立体建模6简单建筑模型

序言:

通用技术课程的全称是《技术与设计》,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计。动物也会设计,那只是一种本能。现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的设计手段。一架现代大型飞机上万张图纸,靠手工绘制是难以想象的。现在的设计工作者不掌握计算机设计工具。就像那些还在用笔写,用计算器甚至用算盘做财务报表的人,oUT了。

AutocAD(AutocomputerAidedDesign)是美国Autodesk公司首次于1982年生产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市面上流行的教材版本很多。大多数因为追求严谨而比较繁琐。不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的学生,要求能用较少的时间掌握实质性的能用于设计实践的内容,必须兼顾趣味性、实用性与通俗性。我试图在近两年教学的基础上,写出一个简单的教案,供高一同学学习使用。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AutocAD基本功能

平面绘图

能以多种方式创建直线、圆、椭圆、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对象。

绘图辅助工具。AutocAD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极轴追踪、捕捉追踪等绘图辅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绘制水平、竖直直线,对象捕捉可帮助拾取几何对象上的特殊点,而追踪功能使画斜线及沿不同方向定位点变得更加容易。

编辑图形

AutocAD具有强大的编辑功能,可以移动、复制、旋转、阵列、拉伸、延长、修剪、缩放对象等。

标注尺寸。可以创建多种类型尺寸,标注外观可以自行设定。

书写文字。能轻易在图形的任何位置、沿任何方向书写文字,可设定文字字体、倾斜角度及宽度缩放比例等属性。

图层管理功能。图形对象都位于某一图层上,可设定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特性。

三维绘图

可创建3D实体及表面模型,能对实体本身进行编辑。

网络功能。可将图形在网络上发布,或是通过网络访问AutocAD资源。

数据交换。AutocAD提供了多种图形图像数据交换格式及相应命令。

二次开发。AutocAD允许用户定制菜单和工具栏,并能利用内嵌语言Autolisp、VisualLisp、VBA、ADS、ARX等进行二次开发

应用领域

工程制图:建筑工程、装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水电工程、土木施工等等。

工业制图:精密零件、模具、设备等。

服装加工:服装制版。

电子工业:印刷电路板设计。

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电子电路、机械设计、服装鞋帽、航空航天、轻工化工等诸多领域。

在不同的行业中,Autodesk开发了行业专用的版本和插件,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中发行了AutocADmechanical版本。在电子电路设计行业中发行了AutocADElectrical版本。在勘测、土方工程与道路设计发行了Autodeskcivil3D版本。而学校里教学、培训中所用的一般都是AutocADSimplified版本。

一般没有特殊要求的服装、机械、电子、建筑行业的公司都是用的AutocADSimplified

版本。所以AutocADSimplified基本上算是通用版本。

AutocADXX操作界面

下载AUTOCAD制图教案(7-9三视图与轴测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AUTOCAD制图教案(7-9三视图与轴测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7-9)

    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 厦门外国语学校王明辉2012-05-30 第七课:机械制图基础1平面图形 图层设置 尺寸标注 例题7.1:绘制下图并标注尺寸: 作图步骤1: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

    试论《工程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作用

    试论《工程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作用 传统的手工制图以纸、笔、三角板、直尺、圆规等作为辅助工具,用图形和尺寸的形式进行表达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文字徐庶的方法......

    制图国家标准与AutoCAD 2012绘图初始环境设置

    制图国家标准与AutoCAD 2000绘图初始环境设置 朱玉华 庄殿铮 摘要:介绍了用AutoCAD 2000绘制工程图样时涉及到的制图国家标准,对GB/T 18229与GB/T 14665进行了比较,给出了AutoC......

    2009年上学期工程制图及AutoCAD课后教案

    2009年上学期工程制图及AutoCAD课后教案(07环境工程) (第1周不上机,每周2次理论课,1次上机课) 第一次课(第1 周) 机械制图部分:概述、标准(讲到尺寸标注) 第二次课(第1周) 继续讲标......

    高中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15建筑模型)

    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15) 厦门外国语学校 王明辉2012-6-29 第十五课:立体建模6 简单建筑模型 Autocad做出的立体模型可放大缩小多角度观察,修改尺寸,形状色彩都很方便,很......

    《工程制图与AutoCAD实验》教学课题大纲(精选5篇)

    《工程制图与AutoCAD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工程制图与AutoCAD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 & CAD 适用专业: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专业 课程类......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3、课程学时:总学......

    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推荐5篇]

    《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3)教案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男装结构制图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制图的方法和了解男体的体型特征及比例关系,以及了解男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