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所有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本课引言部分分别从上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建议教师利用引言中神农氏的传说和农作物的遗存,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教材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商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教学建议:利用【历史纵横】中的材料以及我们今天的食物结构,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设计探究性问题,突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早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教材分别从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三个方面介绍了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精耕细作下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状况。
铁犁牛耕的发展,重点在农具即耕犁的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农具和牛耕);两汉时期是改进和进一步推广阶段(耦犁和犁壁),隋唐时期是完善阶段(曲辕犁和犁评)。
耕作技术的进步,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
一、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
二、耕作技术(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水利灌溉,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二、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教学建议:教师以讲述为主,配以图片加以说明。最好能够运用模型教具或视频资料进行直观演示,产生感性认识,以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来加深记忆。
第三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材讲述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小农经济的形成,即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过程。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教材介绍又较为简单,一些关键性问题,如土地所有制的具体情况又没有具体交代,因而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建议教师采用讲述法补充一些相关内容,把这一问题讲清楚。再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但补充的内容要注意适度,而且要紧紧围绕着相关的主题。
(1)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
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在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但这种耕作方式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小农经济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铁犁牛耕技术也使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小农经济的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对比商周时期的劳动者,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了很大的改善: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因此他们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营规模很小。一方面,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封建的赋税、徭役以及自然界的灾荒瘟疫之下,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威胁。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利用对神话传说的分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考古发现实证,说明历史研究的严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精神。运用谈话法,设计一些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再以“迁徙走向定居”为题进行问题探究,来学习我国先民是如何从刀耕火种开始走向精耕细作之路的。让学生阅读教材,分层次设置问题,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把相关知识梳理清楚。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土地的利用率;概括为农业生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突出生产力发展这条线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
关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先由教师将教材内容分为三大类: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以直观演示的方法,逐一加以介绍。再将上一目的知识引入,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概况,特别注意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和后世长期沿用的技术。课下让学生再阅读教材,采用列表的方法,从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和水利灌溉等方面,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下:
关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首先由教师介绍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的情况;再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情况。然后由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小农经济的状况。对两个时期的耕作方式加以分析比较,设计展开讨论的问题。问题围绕学生需要了解的关于小农经济的三方面内容提出:一是了解小农经济的概况,二是了解与之相适应的土地制度,三是了解小农经济的影响?通过解答问题,落实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另外也是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际解决问题的一次训练。
阅读【学思之窗】的资料,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个体,去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思想愿望。然后提出开放性问题:“请大家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一下,在现实的世界里,董永和七仙女可能过上他们所希望的幸福生活吗?为什么?”如果有时间,再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去关注今天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习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首先,由教师(或学生)讲述神农氏的传说,然后说明神话传说往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实际生活,提问一: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什么情况?提问二:能不能以此就得出结论?提问三:用什么方法可以加以证实?(想一想: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了解过去的历史?)这样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利用【历史纵横】中的材料,提问:在世界上还有哪几个地区是农业起源地呢?联系一下我们今天的食物结构,想想中国与这些地区发展有何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请学生阅读自刀耕火种至精耕细作前的教材,提出探究性问题“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的?”引导学生从“解决了什么问题?”“概括为什么原因?”“具体有哪些表现?”“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几个方面来回答。最后总结:至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案例二 学习小农经济形成时,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小农经济?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
二、土地国有制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是否说明了社会在倒退,为什么?
三、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被个体农耕所取代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为什么?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解题关键:理解“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含义。
思路引领:先归纳出戏词中反映出来的现象,然后根据现象归纳出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答案提示: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解题关键:理解什么叫“基本特点”。
思路引领:从农业的起源、农业技术、生产模式等方面加以总结概括。
答案提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学习延伸
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解题关键:辩证分析开发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
思路引领:分析垦荒的原因,然后由垦荒的原因和影响得出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
答案提示: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张爱民 北京八中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中国农业起源
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管子·轻重戊》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
──《管子·形势解》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
早期农业生产工具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周易·系辞下》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韩非子·五蠹》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
──《盐铁论·通有》
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汉书·地理志》
农作物种类
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尚书·盘庚》
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
──《尚书·酒诰》
食先黍稷而饭稻粱。
──《史记·礼》
西汉的耧车
耧车,下种器也„„耧种之制不一,有独脚、两脚、三脚之异。今燕、赵、齐、鲁之间,多两脚耧,关以西有四角耧,但添一牛,功又速也。夫耧,中土皆用之,他方或未经见,恐难成造。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播,种乃自下。
──〔元〕王祯《农书》卷十二
隋唐江东地区曲辕犁的使用
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木与金凡十有一事。耕之土曰墢,墢犹块也。起其墢者,镵也;覆其墢者,壁也。草之生必布于墢,不覆之则无以绝其本根。故镵引而居下,壁偃而居上。镵表上利,壁形下圆。负镵者曰底,底初实于镵中,工谓之鳖肉。底之次曰压镵,背有二孔,系于压镵之两旁。镵之次曰策额,言其可以扞其壁也,皆貤然相载。自策额达于犁底,纵而贯之曰箭。前如桯而樛者曰辕;后如柄而乔者曰梢。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卑,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以其上下类激射,故曰箭;以其浅深类可否,故曰评。评之上曲而衡之者曰建。建,犍也,所以柅其辕与评。无是,则二物跃而出,箭不能止。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樫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辕取车之胸,梢取舟之尾,止于此乎。„„犁之终始丈有二。„„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唐〕陆龟蒙《耒耜经》
耕作技术的进步
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任地》
代田法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长终亩。一亩三甽,一夫三百畎,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诗》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除草也。芓,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故儗儗而盛也。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使教田太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谷皆多旁田亩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正月之朔,是谓正旦„„上辛日,扫除韭畦中枯叶。上除若十五日,合诸膏小草续命丸散法药„„命女工趣织布,典馈酿春酒。雨水中,地气上腾,土长冒撅,陈根可拔,急灾疆土黑垆之田。粪畴。可种瓜,可种瓠,可种葵,可种韭、芥、大小葱、蒜、苜蓿及杂蒜,可种蓼,可菹芋,可作诸酱、肉酱、清酱。正月自朔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唯有果实者及望而止,过十五日则果少实„„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
二月„„阴冻毕泽,可灾美田、缓土及河渚水处„„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等,收薪炭。榆荚成,及青,收乾以为旨蓄。色变白将落,可作酱。随节早晚,勿失其适。榆荚落时可种蓝,别小葱,采术。昏参夕,杏华盛,桑椹赤,可种大豆,可种胡麻,谓之上时。可种稹禾,美田欲稠,薄田欲稀。可种苴麻,可种瓜。二月尽三月,可采土菰根,可掩树枝。
三月„„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芽生,可种之。是月也,杏华盛,可灾白沙轻土之田,可种稹禾,可种苴麻,可种瓜,可种胡麻,可种黍稷。布谷鸣,收小蒜。桃华盛,农人候时而种。是月也,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是月尽夏至„„可采刍头;可种梗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
十月„„五谷既登,家备储蓄。„„同宗有贫窭(jù,贫穷)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宗人共与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先冰冻作凉饧,煮暴饴。可析麻缉,绩布缕,作帛履不惜。农语曰:“河射角,堪夜作;犁星没,水生骨。”卖缣帛敝絮,伞粟、豆、麻子„„
十月,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休农息役,惠必下浃,遂合耦田器,养耕牛,选任田者,以俊农事之起。
──《四民月令》
关于精耕细作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汉书·食货志》引李悝语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
耕夫务多种,而耕暵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晋书·傅玄列传》
谚曰: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
──《齐民要术·种谷第三》
小农经济的状况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80章
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易传》
古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民不出田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
──《盐铁论·水旱》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商君书·垦令》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 《毛诗·国风》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龚)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
──〔东汉〕班固《汉书》卷八九《龚遂传》
2.课文注释
考古遗址中反映的早期农业情况
我国农业出现的时期,大约是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其中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都属于这个时期。这些地方的农业都有明显的进步性。
位于河南新郑县西北7.5千米的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镰、石刀、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石斧和石铲可用于砍伐和挖掘,石镰可用于收割农作物,石磨盘和石磨棒是进行谷物加工的工具。这些工具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裴李岗遗址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其数据为公元前5495~公元前5195年。
位于今河北省武安县南20千米的磁山遗址,发现的石器很多,共有三百多件,与农业有关的工具有石斧、石铲、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个遗址的文化堆积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文化层中发现了157个长方形灰坑,其中有62个发现有粮食堆积。在第二个文化层中,发现188个长方形灰坑,其中有18个发现有粮食堆积。这些粮食均已腐朽,堆积的厚度,现存0.3~2米,共有10个窖穴的堆积厚度在2米以上。这些粮食出土时部分颗粒清晰可见,不久风化成灰。根据标本灰象分析,发现有粟的痕迹。估计这些储存的粮食,很可能就是粟。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代粮食作物。磁山遗址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大致在公元前5405~公元前5110年,距今七千多年。
位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的河姆渡遗址,文化遗存很丰富。经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骨器、木器、石器、陶器等,还出土了骨耜和木耜。尤其是骨耜,制作水平高,数量多,是当时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同时,还出土了很多稻秆,有的稻谷和谷壳、稻秆、稻叶形成的堆积层,厚度有20~50厘米。稻谷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籼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稻谷。河姆渡遗址的年代,大约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左右。
中国农业文明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长江、黄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从事农业的人口仍然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国家政治精神也体现着农业精神,表现为重农抑商,以农为本。中国古代农本经济的根本特点,是在最大限度上实行自给自足,为谋生而非为牟利,为消费而非为交换。手工业和商业同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相比,是末,不是本。
夏商农业生产工具
夏商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和骨器为主。反映夏文化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和其他同类遗址中,都发现了当时的实物。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石器中,有石斧、石镰、石刀、石铲等;还发现了骨器,有骨铲和其他骨制工具。在东下冯遗址也有石斧、石镰、石刀、石铲等农业生产工具出土。其他同类遗址所发现的器物,大体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木器易于腐朽,在考古发掘中夏朝至今未发现木质生产工具。不过在商朝遗址中,都发现有木耒痕迹。据史书记载,夏朝应该是有木耒的。当时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时,砍伐就用石斧,启土时用木耒、石铲,收割时用石镰和石刀等。从商朝的考古发掘情况看,安阳殷墟1958—1959年发掘出土了二百三十多件石质生产工具,其中镰、刀、斧的比例最大。
关于青铜农具问题,长期以来,商代的青铜农具出土甚少,只有零星发现。1976年殷墟妇好墓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其中青铜铲7件,属于农业生产工具;还有铜锛共9件,但是否用于农业生产还是未知。1963年、1974年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商朝遗址中,也发现了一批青铜农具,有臿2件,斧1件,锛5件,斨4件。在郑州关外商朝炼铜遗址中,发掘出土了铸造铜镢的陶范。据不完全统计,青铜农具的数量仅三十多件。这与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相比,与石器、骨器相比,数量显然太少。所以,目前只能说明商朝已使用青铜制造的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起不了主要作用。
西周的主要农具
西周的农具种类与商代大体相同。起土农具仍是木耒、木耜与石铲。虽然木耜的刃部可以装上石刃或骨刃,但出土农具中仍罕见套在木耜上的石刃或骨刃,说明西周时期的耒、耜基本上仍全是木制的。传世文献谈到西周耒耜的很多,如《诗经·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诗经·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国语·周语》:“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因为耒、耜是最主要的农具,所以耒、耜成为当时农具的统称或代称。
中耕除草的农具主要是铲(时称“钱”)、锄(时称“镈”),收割农具主要是镰与铚。铚是割穗的短镰。铲、锄、镰、铚,绝大多数都仍是石、骨、蚌器。石、骨、蚌的铲、镰、铚出土的数量都很多,如长安张家坡西周遗址出土石铲23件,骨铲82件,蚌铲7件,石镰2件,蚌镰88件,石铚68件,蚌铚178件;长安客省庄西周遗址出土石铲1件,骨铲61件,蚌铲2件,石镰2件,蚌镰2件,石铚66件,蚌铚13件;磁县下潘汪西周遗址出土石铲26件,骨铲2件,蚌铲30件,石镰12件,蚌镰76件,石铚6件,骨铚2件,蚌铚11件。青铜农具偶有所见,如洛阳下瑶村西周墓发现一件青铜镈;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晚期或东周早期虢国墓也出土一件青铜锸。铁农具尚未见。
商周时农作物的种类
商周时的农作物种类,有属于谷类作物的黍麦等,也有属于经济作物的桑麻等。记载商朝谷物品种的资料,主要见于甲骨文。但甲骨文中所记的谷物名称的字,至今也并没有全部认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甲骨文编》所收的四千多字中,属于谷物的有黍、麦、禾、粟等。在商代以前,稻谷的生产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稷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谷物。在文献记载中,稷常与黍字连称。黍和稷这两种谷物很相近,但黍有粘性,稷没有粘性。所以,在商朝,主要粮食作物黍、稷、麦、稻等都有了。
到了西周,农作物的种类就更加丰富,后世的主要农作物都已具备。黍,俗称大黄米。《诗经》讲谷物种类常以黍为首,可见其地位重要。《论语·微子》“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食”,可见黍为待客细粮。稷,周人称始祖为后稷,又以社稷为国家的代称,可见稷在周人心目中有很高地位。稷是黍的一个变种,一般常指秆上无毛,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有时作为粟的别称。麦,在周代已是主要粮食之一。周代粮食品种已有大麦、小麦之分,主要供蒸煮后粒食。麻,麻是古代庶民布衣的主要原料,麻秆可以为薪烛。除此以外,麻子也是粮食的一种,周人将麻与禾、麦并称,说明麻很受重视。稻,周代时南方、北方都有大量种植。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逐渐普及
春秋时期已有铁农具出土,如陕西雍城秦故都春秋中期贵族墓出土铁镈(铁铲),湖南长沙楚墓出土铁铲、铁口锄等。但出土的铁农具数量不多,器类也很简单,说明春秋时期还只是使用铁农具的早期阶段。
战国时期,石、骨、蚌器农具开始逐渐为铁器农具所取代。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葬出土的179件铁器中,包括: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河北易县燕下都22号墓出土战国时期铁器65件,其中包括:镢()6件,锄1件,镰1件,铲1件。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战国时期铁器65件,其中包括:锄1件,4件。河北兴隆县寿王坟战国冶铁遗址出土各种铁范87件,其中包括:锄范3件,镰范2件,镢()范47件。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器近80件,其中包括有: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河南洛阳战国粮仓遗址出土铁器126件,其中包括镈4件,镰29件,15件,铲13件。
同期出土的石器农具、骨器农具、蚌器农具较少,说明战国时期,铁器农具已开始逐步取代石、骨、蚌器农具。铁器手工工具和铁器农具的广泛应用,直接导致田土的大量开垦。
两汉时期的铁农具和牛耕
秦汉时期已较广泛使用铁农具与牛耕,人们认识到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是发展生产的重要环节。《盐铁论·水旱》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考古发现西汉铁农具的地区,黄河流域有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长江流域有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珠江流域有广西、广东、贵州。此外,还有辽宁、福建等边远地区。主要铁农具因地而异。总的说来,主要有犁铧、铲、镐、锹、锄、镰、耙、刀等。犁有大、中、小多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地质和耕作要求。在不少地方还发现了铁犁壁,这是在耕地时使用的一种帮助翻土、碎土的装置。西汉铁犁壁的发现,证明了我国使用此种农具的时间比欧洲要早一千年左右。西汉初期,牲畜比较缺乏,牛耕尚不普遍。《淮南子·主术训》说:“夫民之为生也,一人耜耒而耕,不过十亩。”大约在汉武帝以前,耕作方式仍然以使用人力为主。为了促使牲畜繁殖,封建国家对盗马与盗牛者给予严厉处罚。武帝初年,民间牛马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许多地区“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牛耕的主要方式是二牛抬杠,即《汉书·食货志》所说的二牛三人的“耦耕”。但在一些“地势温湿,不宜牛马”的地区,农民仍然用人力耕作,负担而行,劳累而寡功。考古资料表明,东汉铁制农具出土地区比西汉进一步扩大,新疆等地也发现了犁铧。从出土的画像石和壁画可以看到,东汉耕犁的结构比西汉也有了改进。江苏睢宁双沟东汉画像石牛耕图中的犁铧,装在犁床之上另一部件的前端与犁箭交叉,表明可以上下移动,用于控制深浅。从上述图中可看出,当时已用牛环、牛辔导牛,因而图中只绘刻一人扶犁驱牛。这种牛耕方式已超越二牛抬杠式阶段。东汉末年,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由此可见牛耕在当时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曲辕犁
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田费力。江东农民在长期的水田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它有重大改进:①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省力。②增加了犁箭、犁评,可以自由升降,调节深耕或浅耕,犁评“进之则箭下,入地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浅”,应用自如。犁箭,俗称犁柱,贯穿犁底和犁辕(弯曲的木杠),犁箭从犁辕上的孔穿过,和犁辕配合在一起,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这种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最先进的工具。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赵过推广代田法的实行情况
汉武帝时,赵过提倡推广代田法。
赵过的代田法由《吕氏春秋·任地》的“上田弃亩,下田弃圳”发展而来,两者都是实行条播。代田法的优点是能防风抗旱,增加单产,代价是要投入更多的牛力、人力。赵过推广代田法的艰难过程,反衬出代田法与当时一般的大田作物的耕作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也反衬出当时牛耕远未普及。当时一般的大田作物的耕作方法不是“上田弃亩,下田弃圳”,而是不分垄圳的撒播。既然是撒播,就很难实行中耕除草,更不可能“五耕五耨”。代田法的特点是圳垄相间,岁代处,因而每年耕种的只是当年要种庄稼的部分,亦即农史学者所说的“半面耕”。既然是“半面耕”,就不大可能再耕再耨。当时犁耕的效率也不高,一张犁要二牛三人。
赵过推广代田法,组织工作做得很细致,既有试验田的示范,又有对令长、三老、力田的培训,还令工巧奴为作农器,更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推广的范围仍仅限于边郡一些屯田区、太常公田与河东、弘农、三辅地区。而且,推广的时间也不长,武帝以后,即未再见实行代田法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旱地的耕耙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具的种类明显增多。《齐民要术》记载的农具计20多种,其中包括犁、锹、锄、铁齿楱、陆轴、木斫、耧、铁齿杷、、镰等。其中铁齿楱、陆轴、铁齿杷等新出的农具,都与当时逐步成熟的犁、耙、耢(耱)旱作技术体系密切相关。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确定耕作时间:“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初耕欲深,转地欲浅”。
《齐民要术》强调耕之后,就要耙与耢。所谓“耙”就是用铁齿楱、铁齿杷等把土块耙碎。铁齿楱也是用牛牵引,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画像砖和甘肃酒泉丁家闸出土的壁画牛拉铁齿楱耙地的图像。耙地时,人站在或坐在铁齿楱上驾牛,以增加重量。“耢”也就是“摩”、“耱”、“盖”。先秦秦汉时期称碎土与平整耕地这道工序作“耰”或“耨”。秦汉时期的“耰”,是手执的木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耢也是用牛牵引,耢一般没有齿,用柳条或树枝等编成,驾驶者通常也是站在或坐在耢上。
强调耙、耱的目的,就是要把土块弄碎,在地面形成一层松软的土层,切断土中的毛细管,尽可能地减少水分蒸发,起保墒防旱作用。这也就是《齐民要术·耕田篇》所说的“再劳地熟,旱亦保泽”。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8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春夏少雨,蒸发量大,容易因为干旱影响播种和作物生长。耕、耙、耱耕作技术体系较好地缓解了这一矛盾,意义十分重大。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北方基本上也都是沿用这一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
汉朝的农田水利灌溉
汉朝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采纳大司农郑当时建议,“数万人穿漕渠”,“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历经三年,漕渠成,“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随后,又采纳其后河东守番系建议,发卒数万人,“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后因为黄河移徙,功亏一篑。其后,又采纳庄熊罴建议,“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之生自此始”。此渠称龙首渠。龙首渠虽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由于发明了“井渠”法(即后世之坎儿井),仍有重大意义。
太始二年(前95年),汉武帝又采纳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白渠修成后,白渠与郑国渠成为郑白灌区的南北两条干渠,使泾水资源的分配与用水方式发生了变化。建白渠前,泾水自谷口入郑国渠;建白渠后,泾水自谷口分入郑国渠与白渠。建白渠前,主要是引洪淤灌(漫灌),以肥田压碱为主要目的;建白渠后,主要是引水灌溉禾、黍等农作物。
汉朝提水工具主要仍是桔槔。但已出现新的提水工具──辘轳。辘轳的出现未见于文献记载,但汉代不少遗址已出土有辘轳的模型或画像,说明汉代已开始使用辘轳。不过汉代辘轳的构造还很简单,还未见手摇的曲柄,直接用手拉。东汉末,毕岚“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翻车为机械提水工具,渴乌以气引水,当系虹吸管一类工具。时翻车、渴乌用于喷洒道路,还未见用于灌溉。
筒车
各种水车广泛用于农田灌溉,是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杜甫在四川写的《春水》诗说:“连筒灌小园。”李实解释这句话说:“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筒车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把这个转轮安置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冲击,自行旋转不已。轮周斜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满盛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盛水即由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着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唐代缺乏具体记载,此据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水车已传到日本。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专门谈及“应作水车事”,说:“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切望)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这一记载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绝好证明,也生动说明水车使用已成“唐国之风”,其种类有手转、足踏、牛拉等。
隋唐时期的耕作制度
隋唐五代土地休耕现象少了,复种的情况逐渐增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复种。气候温暖的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较早就是“谷麦岁再熟”之地。贞观
十四年(640年)秋,唐太宗欲往同州打猎,栎阳丞刘仁轨劝谏说:“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玄黄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尽力刈护,月半犹未讫功,贫家无力,禾下始拟种麦。直据寻常科唤,田家已有所妨。今既供承猎事,兼之修理桥道,纵大简略,动费一二万工,百姓收
敛,实为狼狈。”这说明当时北方旱田实行粟与冬小麦复种的两年三熟制已经比较普遍。南方如云南、四川也有稻麦复种,但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已出现稻麦连作制,目前尚无确证,不过,从中唐元稹、白居易的诗句推测,加上宋代地方志的明确记载,若说唐代长江中下游或已出现稻麦复种制,但尚不普遍,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推论。
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到“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说仍占一定优势。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此前,唐朝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此后,均田制逐渐破坏,庄园经济加速发展起来,农民大批失地逃亡,北方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安史之乱时,北方人民大量迁往南方,造成北方劳动力减少,因而农业恢复较慢。南方地区虽然也受到安史之乱影响,但社会秩序相对比较安定,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学术观点
关于犁耕、牛耕的研究状况:
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我国的原始农业应该经历了刀耕火种、耜耕和犁耕三个发展阶段。其中耜耕农业大约开始于八千年前,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直到夏商西周时期,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关于我国犁耕农业的出现时间,从前的讨论,主要认为是始于殷代或更晚,近年来有人对犁耕农业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是犁耕农业阶段。余扶危、叶万松《试论我国农业的起源》一文认为:犁耕是指用犁耕作,探讨犁耕农业的起源,只能以犁的出现为依据。根据考古资料,我国的犁耕农业应起源于中原的龙山文化早期和南方马家浜文化崧泽期。牟永抚、宋兆麟认为石犁和木犁的使用是犁耕发展史上的必然阶段。后来才出现青铜器犁铧和铁犁铧。最早的犁可能以人力牵引,后来才改为畜力。
──王朝中、李世愉等:《中国古代史学习入门九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春秋以前农业耕作,惟恃木器、石器、蚌器、人力。《诗经》上虽有锋利农具的描写,如“畟畟良耜”,“有略良耜”,“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可能有青铜农具在使用,但出土文物中出现极少,几乎未见,使用最多的是木、石、蚌器。在牛犁耕作未出现以前,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是使用时间极长的普通耕作方式。《诗经·豳风·七月》说:“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举趾即举足而耕。《论语·微子》有“长沮、桀溺耦而耕”,耦者,二人并发合力而耕。这种耕法,至春秋时犹在实行。宋叶梦得说:“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见《文献通考·田赋考》引文)。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牛犁起于何时?说法不一,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说:“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赵过始为牛耕,实胜耒耜之利”。贾公彦《周礼注疏》亦说:“周时未有牛耦耕,至汉时搜粟都尉赵过,始教民牛耕。”这是说牛犁耕作之法,始于西汉时赵过。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牛耦耕作,有许多史料可证。牛耕不始于赵过,按汉武帝征和四年,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汉初缺牛,曾用人力代替,是牛耕在赵过以前已行,并非始于赵过„„
耕牛亦即犁牛,耕作用牛必有犁,故耕牛与犁牛二者同义。但犁是否用铁?起于何时?亦须说明„„《管子》书叙述上面各器时皆指铁器,“制以铁”,则知在战国时铁制农具已普遍应用。战国时人提及耕作,皆言“深耕”,“深耕易耨”„„深耕必用铁器,若无坚利的铁制农具,深耕是不可能的。
牛耕深耕,不起源于三代,亦不起于西周,至春秋战国始有。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铁犁牛耕的推广与铁器农具的推广并不同步
铁器农具与铁犁牛耕大体同时出现,但铁犁牛耕的推广普及要比铁器农具的推广普及晚得多。主要原因:(1)二者基础不同。我国在发明和发展生铁冶铸技术之前,冶铸青铜的历史已很悠久,冶铸技术水平很高,以此为基础,生铁冶铸技术发展很快,这就为铁器农具的迅速推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铁锸由木耜演变而来,农夫由使用木耜改为使用铁锸,自可得心应手。铁犁之前虽然也有青铜犁,但为数甚少。铁犁牛耕对于农夫来说,完全是新东西。(2)二者构件情况大不相同。锸锄之属都是简易农具,使用简便。犁具则是由畜力牵引的农械器具,构造比较复杂。犁具包括犁铧、犁架、传动装置等几个部分。汉代的铁犁铧有三种,一种是巨型大犁,长约40厘米,重量在12千克上下。这种巨型大犁不用于(也不适于)翻地起土。一种是小犁,长在10—20厘米之间,多数不用于牛耕。一种是舌形大犁,长30多厘米,重量在7.5千克上下,应需二牛牵引。汉代耕牛常感不足,对于小农家庭来说,一家要置办两头耕牛也很困难。犁架本身构造也很复杂,每一部件都有自己的功能,如犁床,前端用于套犁铧,后部拖行犁沟中,起稳定犁架作用。犁评用于控制耕种深浅。据汉代壁画与画像砖(石),只有一部分犁的犁梢(犁柄)与犁床已经分开,犁评则未见。汉代耕犁,传动装置还很原始,回转不灵活。西汉至东汉前、中期,铁犁牛耕尚不普遍,铁犁构造与犁具的传动装置尚不完善,铁犁牛耕的优越性尚未充分显现,应是主要原因。(3)二者的传播途径多有不同。两汉时期全国有40多处铁冶,分布于大江南北,铁器农具因而推广迅速。铁犁牛耕由于构件复杂,技术复杂,只能由发明铁犁牛耕的地方由近及远,逐步向四周传播。农民也只有在目睹牛耕优越性并掌握牛耕技术之后,才可能以铁犁牛耕代替锄耕。由于以上几种原因,铁犁牛耕与一般铁农具的推广,就不可能同步。铁犁牛耕的普遍推广,比一般铁农具的推广晚几百年,应属正常现象。
第二篇: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农业起源、发展概况及古代的小农经济,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古代农业耕作技术发展的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②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我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②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学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思路:教材从“早期农业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个方面叙述、介绍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农业起源、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小农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小农经济的特点,树立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的唯物史观。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教案设计的思路如下:
一、在讲清楚中国农业起源知识点时,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内容,运用谈话法,启发学生归纳出中国古代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特点。
二、通过阅读指导法、演板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设计“古代农业发展简表”,让学生牢固掌握“古代农业发展概况”这一基础知识;通过“中国古代,人们如何从迁徙走向定居?”这一问题的探究,突出生产力发展这条线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
三、通过讲述法及对“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教材的“学思之窗”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掌握、理解土地国有制、小农经济等知识,了解古代农民生产生活的状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当前生活的幸福感。
教学内容: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①中国农业的起源②刀耕火种的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①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②农业发展使人们由迁徙走向定居。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①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②小农经济的形成。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教学方法:讲叙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展示稻米、粟米的实物,并结合《历史地理图册》第3页的图,指出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稻的国家,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师:我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课文引言中介绍了神农的传说。请问:神农传说能不能作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证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了解历史?生:不能,因为传说不是史实。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去了解历史。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的“历史纵横”,并讨论分析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有什么特点?生: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师:原始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刀、石斧;主要的耕作技术是刀耕火种。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古代农业发展的概况。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五页至第六页的相关内容,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制作“古代农业发展简表”介绍古代农业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和水利灌溉等方面的情况。生:在黑板上演示简表:
年代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2.农业发展使人们从迁徙走向定居。师: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灌溉工具等方面,也就是说主要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从迁徙走向定居,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考“人们是如何从迁徙走向定居的?”刀耕火种时期为什么要迁徙?(生:土地肥力下降)。要定居就必须解决什么问题(生:提高土地利用率)。如何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呢?(生:改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改进实质就是什么的发展?(生:生产力)师:对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们从迁徙走向定居的根本原因,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此可得到印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师: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这将在本单元第四节讲到,这里就不详细介绍。在井田上,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请问:当时为什么要集体耕作?有什么意义?生:生产力水平低下,可提高劳动效率。
2.小农经济的形成。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按小组分别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探究: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第二组,土地私有制代替土地国有制是不是倒退?为什么?第三组,个体农耕取代集体农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什么?
第一组(生):小农经济是指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男耕女织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经济。它产生的原因一是生产力发展,二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它具有以下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第二组(生):不是倒退。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将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组(生):有。因为个体农耕形式下,劳动者拥有一定的劳动成果,生产积极性提高。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师: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了生活而精耕细作,辛勤劳动,是国家赋役承担者,时常因为封建剥削和各种灾害威胁而破产、流亡,生活十分艰难。请同学们看到“学思之窗”,并请两位同学演唱这段戏词。生:演唱。师:请同学们回答课本中的问题,并思考在当时的现实世界里,董永和七仙女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现在我国农民生活状况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生:戏词反映了他们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因为封建剥削的沉重和各种灾害的威胁,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现在我国农民种粮有补贴,治病有医保,子女义务教育还免费,相对于古代而言,真是过上了“天堂般”的好日子,因此我们要热爱社会主义,应为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为开创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小结: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农经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知识,归纳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注:本教案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高一年级,必修ⅱ)《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反思:在设置教学目标之前结合了学生的特点以及本课教学重难点,主要希望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理论,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分析、比较能力。但由于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统一以及高估了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以及缺乏教学机智,导致本课部分教学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得以实现。
教学前的反思:教学前主要是备课阶段、教学设计阶段,本课由于对单元整体以及学情分析不够到位,没有能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应当课后深入到学生当中去,通过特定的问题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出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制定出相应的教学预案。教学思想的反思: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师生观以及我校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本课题改革的实际情况,课堂上更多地应该由学生讲,老师只做辅助,但是本课设计多以问题呈现,在一节课的实践过后发现部分问题意义不大且层次不够分明,没有能够起到推进课堂的作用。例如教学设计第一子目当中的这个问题: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的“历史纵横”,并讨论分析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有什么特点?生: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就意义不大,在课堂上的呈现就是学生翻书之后异口同声的回答,看似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其实只是一些不经思考的问题,没有能够掌握到问题式教学法的精髓。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机智的反思: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在本课教学当中,我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性的东西不是学生的难点,难点在于学生难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能看出学生有疑问,但是我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计划,没有过多的花时间给学生讲解,只是告诉学生记住并且以后会继续涉及到。这我认为就是缺乏教学机智,没有在看到学生表示疑惑的时候及时的展开讲解和梳理。
学生的优点:虽然前面说到我的问题式教学法部分问题设置不合理,但是有些问题也显示了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师: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了生活而精耕细作,辛勤劳动,是国家赋役承担者,时常因为封建剥削和各种灾害威胁而破产、流亡,生活十分艰难。请同学们看到“学思之窗”,并请两位同学演唱这段戏词。由于我上的是艺体班的学生,个个多才多艺,所以这个时候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积极,我也在之后及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所以学生的良好表现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和“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 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再设计:首先,教学目标改的更切实际,以提高学生阅读、归纳材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知识水平为核心目标。辅之以材料和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着重讲述和理解以达到其目标。
其次,将教学环节做一个交换,把学生最喜欢的,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演唱《天仙配》的片段放在课文开头,让之发挥最大的效果,而我会在这个环节以后设计问题:你们知道戏里面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具体是什么吗?它产生于什么时候?它之前是什么?它之后是什么?有这样将整棵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以小农经济为出发点。
再次,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方法,根据本节课农业方面的专业名词较多,多数概念对于学生来讲较难理解的现实,再设计将采用深入浅出的讲述法进行,配合提问、史料阅读、条理讲解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结合课本教学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并且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形成较清晰的脉络,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我只在导入新课、疑难问题和重点问题适当采用讲述法外,其余放手让学生归纳总结。
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全课突出一条主线——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而生产工具的进步又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保障。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明的经济保障;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第三篇: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重点讲解】
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接下来我就对这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中国古代重视农田灌溉,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总之,我国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它的艰难成长历程,既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也包含了历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农业政策。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难点分析】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部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自身的农业保持长盛不衰,其社会历史和文化才能持续发展。中国古代农业非常发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正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接下来我就对小农经济作一全面分析。
(1)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
第四,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小资料】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注意不可以食用。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发展的转变关头。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神农氏苦苦思索,可谓绞尽脑汁。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第四篇:示范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设计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经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与向往。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本单元探讨的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为发展社会经济所作出的努力。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即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的经济政策。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有利于弄清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古代手工业的成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古代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范畴的表现。
本单元的重点是掌握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难点是分析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它的艰难成长历程,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本课内容分三目,对我国古代农业的成长历程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充分的诠释。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主要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则从耕作方法、耕作制度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辉煌成就,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第三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则重点描述我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本课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辅导资料,对以上三目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它有助于学生对农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向学生解释一些农业生产现象,阐释一些农业生产名词,剖析一些农业生产问题。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学难点
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启发—发现”式教学法为主,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表格进行归纳总结。为使教学过程更有形象性,避免枯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经济发展的过程,以图示法演示相关图片。有条件时,可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预先查找能说明中国农业发展的生产工具,并了解其用途。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
(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是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课件展示十二生肖图片
提问: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十二生肖,那么你们知道十二生肖中哪些动物与农业有关吗? 回答:牛、马、羊、鸡、狗、猪。
过渡:由此可见,十二生肖的产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一定的联系。那么,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历史中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清代,人口数量激增,其中中国古代农业又起着什么作用?此外,我们在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中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又是建立在哪一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些问题都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一一解决。
情境导入
播放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片断(音乐、视频均可)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这段戏曲吗? 回答:(齐声)喜欢。过渡:在听歌时,我留意到其中一句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这是对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这句歌词中,我们可以形象地感受到我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形态。当然,一句歌词不能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貌。要想仔细了解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的详情,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课。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本课的导言及历史纵横
问题情境1:请说出与中国古代农业有关的神话传说。
师生互动:神农氏的传说等(学生充分发挥)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多媒体展示资料及神农氏插图:
《庄子·盗跖篇》曰:“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有巢氏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易·系辞下》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过程评价:中国古史中“神农氏”,正是原始种植业发生时的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氏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所谓“神农氏”的传说,正是这一时代中国农业的反映。原始农业最先是简单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进行播种和收获。
(板书)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过渡: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原始农业产生后,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是什么时候定型的?
师生互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5。(板书)1刀耕火种
问题情境2:有谁知道成语“刀耕火种”的意思吗?
师生互动:刀耕火种指的是古代山地的耕种方法,亦泛指原始农业的耕种方法。
过渡:那么,古代山地的耕种方法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考察一番。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片。
云南独龙族人在砍伐森林,准备火耕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境 回答:这两幅图片再现了古代刀耕火种的情境。即:古代人先用石斧之类的工具砍伐树木,清除山地上的杂草,然后把砍下来的树木、杂草进行焚烧。最后,人们就在清理出来的山地上播种。
总结:不错,是这样。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得到印证。相传“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就是放火烧山,“柱”实际上是挖洞点种的尖头木棒——后来发展为木耒。这正是原始农业中两个相互连接的主要作业,不过被传说人格化了。
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随着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了所谓的“石器锄耕”或“耜耕”阶段。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板书)2石器锄耕 多媒体展示图片:
解析:耒、耜就是我们祖先在“耜耕”阶段用于松土的农具。耒就是削尖的木棒,后来发展为双尖的木叉,再后来单尖的耒又发展为一种形状类似于铁铲的木耜,接着又有了骨耜和石耜。
问题情境3:“耜耕”相对于“刀耕火种”有什么优点呢?
学生回答后总结:“耜耕”相对于“刀耕火种”的明显优点是土地挖得深一些,土翻得松一些,栽种的粮食收成好一些,山地耕种利用时间长一些。尽管如此,“耜耕”也没有解决人们不断迁徙、寻找新土地耕种的问题。
问题情境4:什么时候人们不必四处迁徙寻找新的土地耕种呢?为什么?
回答:到商周时期,出现了比木石农具坚硬的青铜农具,农业生产水平开始得到提高。虽然青铜农具在农业上应用还很少,但由于懂得了施肥技术,因此肥沃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贫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两年后轮耕。
同时人们还掌握了灌溉、除草和灭虫等技术,农作物种类也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
但是,石器锄耕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很快就被铁犁牛耕所取代,那么铁犁牛耕技术在我国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板书)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板书)1铁犁牛耕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牛耕技术也是在春秋末期出现的,战国时期开始推广,也就是说铁犁牛耕技术在我国已有两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问题情境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完成下表。(教师逐步展示表格内容)
时期 战国 西汉 隋唐 工具名称 铁犁 耦犁 耧车 曲辕犁
特点
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构造比较简单 二牛三人、一牛二人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即简便又轻巧
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
图1 铁犁
图2 耦犁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图3 耧车
图4 曲辕犁
问题情境6:铁犁牛耕耕作方式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农业有什么重大意义吗? 师生互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它使古代人们有能力耕种更多的土地,能提高土地的产量。
多媒体课件展示: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阶段 石器锄耕阶段
特点
①从简单模仿到人为放火烧荒后播种 ②由于地力下降不得不经常迁徙
①耒耜发明,但缺乏施肥、中耕和灌溉,仍需迁徙
②商周时期农耕中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已懂得灌溉、除草、沤肥、治虫等技术 ③出现连续耕种和休耕
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 ②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推广
③铁犁牛耕技术成为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阶段
(板书)2耕作技术进步
问题情境7: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完成下表。(教师逐步展示表格内容)
时期
春秋战国 西汉 魏晋南北朝
耕作方法 垄作法 代田法 耕钯耱技术
特点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耕作方法。
图1 代田法
图2 区田法(板书)3灌溉水平提高
问题情境8: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完成下表。(教师逐步展示表格内容)
时期
战国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工程或工具 都江堰
漕运、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播放介绍《都江堰》的视频资料。
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灌溉工具。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图1 翻车
图2 筒车
图3 高转筒车
图4 风力水车(板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问题情境9: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7。
师生互动:
第一组问题: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是否意味着“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然经济”?
第二组问题:小农经济是怎样形成的?小农经济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第三组问题:小农经济为什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小农经济为什么发展又极为艰难?(详见活动设计栏目)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也使我国传统农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板书设计
活动设计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下面请同学们以前后左右四人为一组,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和回答。师生互动:
第一组问题: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
合作学习:①小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②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过程评价: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最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
合作探究:教材指出“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是否意味着“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然经济”?
合作学习: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而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由上述对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概念与特征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两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逐渐加深。
过程评价: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经济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因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农耕通过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但由于他们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②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两者出现了交集。③法国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小农经济,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富农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但由于它经营规模小,相对于资本主义大农场而言,故叫小农经济。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小农经济被集体农庄所取代。在中国,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④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所以,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中国的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以前的土地是私有的,而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小农经济土地仍是公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它和传统意义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小农经济相比,已是大相径庭、面目全非。当今的农民已被卷入或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其社会化程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是基于此,在实践中,我国正在探索社会组织与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国家提出了加强对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小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师生互动:
第二组问题:小农经济是怎样形成的?小农经济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合作学习:
1.(秦汉以后)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及不仅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也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以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2.发展的条件: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④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师生互动:
第三组问题:小农经济为什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小农经济为什么发展又极为艰难? 合作学习:①小农经济适应古代中国的国情,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模式。因为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能够能动地去改造自然,而且个体农民自身的经济力量薄弱,扩大生产规模不太可能,一般也只能在小块土地上,用多投入劳动力和改进生产技术的方法,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一家的生计问题。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又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植,小农经济得以生存和发展。②但是,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剥削加重,致使农民纷纷破产流亡,又使小农经济举步维艰。
过程评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也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和小农经济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
拓展探究:小农经济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成为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变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小农经济是否对现在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影响?这种影响对于我们当今的经济发展来讲是有利还是有弊?
习题解答
学思之窗
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解题关键:自然经济背景下的家庭生活。思路引领:从自然经济的表现形式来考虑。答案提示: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本课测评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解题关键:小农经济。
思路引领: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答案提示: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学习延伸 略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五篇:李老师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编写:李祖铨 审核:王怀彬 终审:徐成志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能力培养: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情感与价值观: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重点:1.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链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
【自主学习】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出现:(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3.主要耕作工具:石刀、石斧、石犁。
4.发展:(1)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提高。(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注:商周时期,虽然出现了青铜农具,但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仍然很少使用,当时主要的耕作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3)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春秋战国时期。(2)改进和进一步推广:两汉时期。赵过推广耦犁(两牛三人),后来又出现犁壁。注:西汉时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3)完善: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
2.耕作技术的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赵过推行)。注:西汉赵过既推广耦犁,又推行代田法。(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耕耙技术(南方水田)。(3)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朝以后,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或三熟。注:宋朝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转移到了江浙地区即南方。
3.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和集体劳动。
2.小农经济:(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基本特点: ①以一家一户(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4)地位: 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5)评价: ①积极作用: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②局限性(脆弱性):因经营规模很小、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和负担沉重的徭役,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家庭就会陷入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知识拓展与探究】
1.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历史现象,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但随着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最终稳居南方。
⑴基本进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②隋唐时期,江南的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南北方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和联系的加强,为政治上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④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⑤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⑵主要原因: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⑶显著特征:①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②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④南移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是由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
⑷历史启示: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②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③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④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 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牛郎织女是一个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中,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这一天(七夕)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回想牛郎织女曾经在人间恩恩爱爱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你能从中得出有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信息?
【学习小结】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也使我国传统农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哪两种粮食作物?()①玉米 ②水稻 ③粟 ④小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①养殖业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②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 ③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④已出现了曲辕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宋代江苏吴郡“地沃而物伙,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这表明了()A.垄作法得以推广 B.代田法的普及 C.一年两熟制出现 D.一年三熟制产生 4..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开始运用于农业生产在同一朝代的是()①翻车灌溉 ②筒车灌溉 ③耧车播种 ④曲辕犁犁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商周时期和战国时期,我国的主要土地制度分别是()
A.奴隶制国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奴隶制国有制 C.奴隶制土地私有制、封建国有制 D.氏族公社公有、封建土地私有制 6.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shān,古时旌旗的正幅),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寒暑,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高考链接】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1)结合材料一、二,上面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什么?(2)这一生产模式有什么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学习反思】 现在,新课程有一特点就是容量大,内容深,很难处理。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可以通过图表来归纳知识,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工具、概况及小农经济的传统模式应重点阐述,然后解决几个问题: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评价小农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最后通过做练习题来巩固知识。
附:参考答案
CBCCAC
2.信息:(1)铁犁牛耕。(2)以一家一户(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3)男耕(牛郎)女织(织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4)自给自足(自然经济)。(5)精耕细作。(如从中发现其它信息,言之有理皆可。)
7.(1)①方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②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③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①材料二。②主要观点:农民常年劳累,生活贫困;赋役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等。
生产模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③精耕细作 ④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落后性)
条件:①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 断进步、水利的兴修。②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③优越的自然环境。④稳定的社会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