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3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情操与志趣”,本单元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孟子二章》《愚公移山》《诗词五首》,一篇自读课文《周亚夫军细柳》和一个写作、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课外古诗词诵读。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主题上来说,都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2.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3.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难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学法指导】

1、诵读法:文言文的诵读与白话文的朗读有相通之处,都需要重视重音、节奏、停连、语气、情感。通过诵读体会人物的语气,进而理解人物的性格,诵读是增强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第二篇: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记忆”,单元编排了两篇教读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两篇自读课文《蝉》《梦回繁华》和一个写作、一个名著导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内容不同,各有特色,但都属于说明文。

本单元语文能力教学点主要是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首先,要知道怎么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把握说明的重点。然后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说明的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另外,通过课文的学习揣摩,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尊重事实,无论是说明现象、引用数据还是阐释道理,都要讲究准确、严密,用词严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学目标】

1.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2.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4.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5.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法指导】

1、品读法:说明文不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重在给读者以知识,所以说明文的语言讲求科学性,准确、简洁、平实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2.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重难点)3.把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重点)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朗读、默读、跳读等方式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爱国热情。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重点)2.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看见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明确:

赵州桥 卢沟桥

形式优美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结构坚固 一千三百多年了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卢沟桥却极少出事 修建时间 公元605年左右 公元1189到1192年间

3、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然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第一自然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自然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5、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教师强调“桥长……11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

6、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7、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分明。

三、板书设计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事物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说明顺序——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先后

第二课时

1.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重点)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难点)3.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

一、复习回顾: 对中国石拱桥一般特征

二、研读文本,合作探究:

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明确:(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闻名世界,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分明,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资料。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 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以卢沟桥与两 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7)摹状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 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2、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请品味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 掉行吗?)明确: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是与其他桥梁比较而言,这样表达比较准确。(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明确:“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它们之间的关 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更具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明确: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 长的石拱。(“当时可算”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6)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明确: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教师小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三、拓展延伸: 文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桥梁事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 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2.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重点)3.掌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重 难点)4.品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时间: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重点)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重难点)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 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2、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

轩榭(xuān xiâ)池沼(zhǎo)丘壑(hâ)嶙峋(lín xún)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重峦叠嶂(zhàng)斟酌(zhēn zhuó)(2)理解词语:

3、整体感知:

(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明确:标本。“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明确:四层内容: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教师小结:①②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③④⑤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二课时

1.研读课文,把握说明方法。(重点)2.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难点)

一、复习回顾

提问的方法巩固上节课对本文内容的感知

二、研读课文,写法探究: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举例子: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比较: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 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②“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资料:“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 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2、揣摩语言,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以第五自然段为例简要说明。

明确: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相映成趣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明确:如第七自然段中的描写,第一自然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做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3、朗读下面的句子,小组讨论括号内的问题。

(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不可以,“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5)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这几个动词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 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摹状貌 表达方式——描写、说明、议论

语言运用——准确、精练、生动、优美、表现力强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弄清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谜语:“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 实全不晓”、“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是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宋 柳永《雨霖铃》)虽然大家都见过蝉,但是我们对蝉知识的了解有多少呢?要想知道更多有关蝉的知识,请看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写的《蝉》。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蝉的哪些知识?

地穴外(2-3)地穴 幼虫 地穴内部结构(4-6)蝉的地穴 初出地面的活动(7)蜕皮 蜕皮的情形(8-9)成虫刚脱壳的蝉的情形(10)地点、方式、数量(11-13)产卵 卵 天敌破坏(14-17)孵化(18-19)蝉的卵 幼虫 幼虫活动: 幼虫(悬挂、落地、入地)(20-24)概括蝉的生活历程(25、26)

2、课文主要是说明蝉的生长过程的。那么两部分分别介绍了蝉的什么过程?(1)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2)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三、研读探究,合作学习:

1、一般地,我们都是按照昆虫的生长过程“卵 幼虫 成虫”的顺序来介绍,但我们发现本文是从“幼虫”入手,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问:本文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为什么这么安排?

明:按照对事物的观察进程进行说明(外 内的观察顺序/事物发展变化顺序)。(1)不落俗套,使文章新颖活泼;

(2)幼虫建筑地穴,比成虫要生动、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4)突出蝉“四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2、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 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如蝉4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5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现在对蝉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作者在这介绍过程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举例子:“我曾见过三个蚋守在旁边,同时预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2)列数字:“如果它不被打扰与损害,在一根枯枝上,常常被刺成三十或四十个孔。”“它的卵就产在这些小孔里,这些小穴是一种狭窄的小径,一个个的斜下去。每个小穴内,普通的约有十个卵,所以总数约有三百或四百个。”

(3)作比较:“大多数的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在它的窝巢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蝉则不同,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4)打比方:“蝉的方法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巷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石加固隧道。”

四、拓展延伸:

1、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再比如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 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总结:

作为一篇文艺性的事物说明文,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为顺序,使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多种说明方法,通过对蝉的生活习性的介绍,使我们了解了蝉的生长过程,语言准确而生动,充满情趣。

六、拓展阅读(推荐阅读《蝉的歌唱》)

七、作业 如果让你来介绍一下你熟悉的昆虫或是小动物,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呢?请同学们课下像法布尔一样仔细地去观察,学习课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写一段介绍的文字。

八、板书设计 梦回繁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2.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杰出才华,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细腻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作者条理清晰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方法,揣摩作者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来了解这幅名画。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2.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清明上河图》。

明确:课文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规模、内容以及历史内涵几个方面。3.结合具体内容,理清全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先从北宋的绘画题材的转变说起,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接着对这幅巨画的作者作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又按照空间顺序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规模、内容等知识。最后对画作价值又作了介绍。

4、课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本文主要使用了逻辑顺序,第四自然段使用了空间顺序,这样写,由表及里,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三、研读探究,合作学习:

1、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 厘米,横525厘米。”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 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品读课文,你觉得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大量使用了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 道纵横,房屋林立”“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这些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四、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细腻具体,并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非常难能可贵。

2、课外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一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3、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件工艺品。注意抓住工艺品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

五、板书设计:

第三篇: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记忆”,单元编排了两篇教读课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两篇自读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和一个写作、一个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是名家名作。从内容主题看,它们都与 “生活的记忆”有 关:或追叙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敬仰之人的品格和精神。这些作品,情感淳厚,内涵深刻,艺术表达各有特色。

本单元教学要落实的 “语文要素”是:把握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学习刻画 人物的方法,体会风格多样的语言。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文体特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具 有传记类文本的基本特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同时注重艺术表现。【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回忆性散文和名家传记,了解作者或传主的人生经历,追寻其思想轨迹,并能从中有所领悟,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2.具有初步的文体意识,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类文本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借鉴运用。

4.体会作品多样的语言风格,对于文中精彩的词句段,有自己的理解并尝试赏析。【教学重难点】

重点:具有初步的文体意识,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类文本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难点: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借鉴运用。【学法指导】

1、阅读法:阅读时,就要引导学生梳理传记的基本文体特点,讲求真实,记录典型的事例,适当发挥想象,用一些传神的细节填补事实的空隙,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法、品读法、拓展法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积累重要字词。2.理清文章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线索。(重点)

一、导入新课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他虽然施行的是封建私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另一位则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藤野先生》。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简单地复述文中写的“我”在东京的见闻。明确:“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2、去仙台途中的哪两个地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确:日暮里、水户。

3、到仙台后“我”受到了怎样的优待?

明确: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三、理清思路,明确行文线索:

1、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明确:①在东京(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来源:学|科|网Z|X|X|K] ②在仙台(第4—35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③离开仙台后(第36—38段):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把握线索:本文构思巧妙,采用了叙事线索与情感线索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中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确: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变化。

四、研读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1、本文描写藤野先生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分别举例谈谈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明确: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

示例①: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外貌描写,刻画出一个特点鲜明的医学教授形象。

示例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语言描写,体现了他的认真负责,关爱学生。

示例③: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 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 有这回事。”——神态、语言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的热情诚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2、朗读第11—23段,谈谈选段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明确:①添改讲义——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②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 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严谨求实的精神。

3、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感受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难点)2.品析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关键 词句的含义。(重点)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远大的抱负。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也体会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读到此时,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 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够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去治病救人,济世救国。可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去解开这个谜底。

二、梳理文章情节:

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 明确:因为鲁迅去日本是为了探索救国道路,而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所以他要独自去仙台学医,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

2、在 仙台期间的哪两件事让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弃医从文?

明确: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或: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

3、看电影时,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明确:“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影片中的中国人是一群麻木愚昧的中国人。

4、作者是如何把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的?

明确: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作为“永久的纪念”,但因丢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时时可以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量,用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三、合作探究,体会思想感情: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在什么时候“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

材料链接: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 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摘自《呐喊•自序》

明确:在仙台“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因为鲁迅认为医学只能解除病人躯体上的苦痛,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唤醒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而文学可以做到这一点。

四、品析语言,理解深层含义:

1、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明确:(1)“标致”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对“清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讽刺,表现了他们思想空虚、庸俗麻木的本质,表达了 自己的极端厌恶之情。(2)高度赞美了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给予了弱国学生极大的关心、鼓舞和真诚帮助 的高尚品格。

2、品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和 作用。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明确:(1)帝国主义者把弱国的人看作低能儿。而日本“爱国青年”用这个反动观点看待中国留学生,便认为考试及格的鲁迅一定不是靠自己的能力。中国当时确实是弱国,但这并不能说明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中国人都是低能儿。“弱国”与“低能”并无必然联系,其逻辑是十分荒谬的。作者这样写,体现了极端愤慨的情感。(2)表现了作者对藤野恩师的深深怀念,表明了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着作者,作者把怀念化为斗争的力量,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用四句话归纳本节课的内容:外貌展内涵 事例现品质 改志为救国 惜别见真情 [设计意图]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

选取几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等)[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学习通过典型事例揭示人物品质的写法。

七、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东京所见所感; 1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仙台学医生活; 2 纠正解剖图 热情关心,严格要求 离开仙台以后 3 关心解剖实习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探索研究,实事求是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3.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教学难点: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课型:教读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 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形象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柔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共同感受这深沉而博大的母爱!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zhōu)穈先生(mén)掷铜钱(zhì)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摹画(mó)眼翳(yì)舔去(tiǎn)牢骚(sāo)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3.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xīng),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后来的文学革命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 等。4.背景介绍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安徽绩溪人,冯顺弟16岁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当时胡传48岁,前妻曹氏死去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于是续娶冯氏。婚后第三年冬,生一男孩,即后来的胡适,他是冯顺弟的唯一骨肉,在胡适只有3岁8个月的时候,胡传死于厦门,当时冯顺弟只有23岁。她余生守寡,一心操劳家务,处理家族事务,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终于培养成才。冯顺弟1918年11月去世,享年46岁,当时胡适已经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成为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

5、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B.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3)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一、介绍我的小时候的情况

二、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对儿子谆谆教诲,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而又不失刚强的母亲。

二、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1.怎样理解“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 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 什么事”?

【交流点拨】从这句话可见母亲早早就醒来了,但是她不会吵醒我,想让我多睡一会儿。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说明母亲一直保护孩子的自尊心。2.“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句中加点词“悔”“急”“真用”怎样理解?

【交流点拨】悔:母亲只想教育我,但看到我因此害了眼翳病,非常的懊恼。急:我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内心焦急、发愁。

真用:有点出乎意料的味道,“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这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科学的依据,母亲为了医我的眼翳病,已经到了什么都愿意尝试的地步了,她肯用自己的舌头舔我的病眼,这其中饱含了多少的爱啊!由此可见,母亲真的如文中所说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三、精读课文,深层探究:

1.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 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交流点拨】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 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2.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有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3.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交流点拨】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 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就将 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二。”这句话写的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通过这个问题让我们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记叙了我小时候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2、探究以下几则资料,你能从中有所发现吗?

胡适与鲁迅

胡适与鲁迅相识北大,先是朋友,后来因为思想与政见的不同,导致他们最后分道扬镳。鲁迅当年骂胡适,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胡适则采取“老僧不见不闻”的态度,不反击,不回应。鲁迅去世之后,胡适不仅没有说过一句恶话,相反还说了不少公道话。胡适曾在书信中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胡适有一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适还说过:“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交流点拨】由胡适的上述言行,我们可以看到胡适身上宽容、善良、体谅的良好品性,也进一步看到母亲对于胡乱的确有非常深的影响。【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恩师 慈母 严父 严师 督促“我”学习

训练“我”做人(严中有爱 柔中有刚)养成宽容、善良、体谅的品性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体会细节描写。2.研究欲扬先抑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教学难点:反复朗读,体会细节描写,研究欲扬先抑的写法。课型:自读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快速阅读,把握文章大意:

1、本文前后对托尔斯泰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明确:前文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 外貌特征;后文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请仿照示例,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眉毛、须发、皮肤和鼻子的句子。

明确:示例:描写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 般茂密的须发。”“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 拳打塌了的样子。”

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 有何作用?

明确:(1)脸相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深邃;(2)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2、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明确:他的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敏锐的眼睛观察社会、人生,对时代做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三、揣摩语言,体味修辞之美:

1、本文多处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1)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 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2)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2、本文语言厚重,意蕴深刻,请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1)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明确:(1)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 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抨击。(2)这句话写出 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四、拓展延伸: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明确: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 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 幸。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五、板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外貌

眼睛

灵魂 丑陋 犀利 高贵 普通 丰富 博大 矮小 威力 深邃(丑)(美)崇敬赞美(形)(神)欲扬先抑美丽的颜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课型:自读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篇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么,大家知不 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 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的语句,概括环境的特点。

明确: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是娄蒙路的棚屋,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她大部分工作,要在院子的露天 地里完成。由此可以看 出,居里夫人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2、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 明确:第 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提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来完成。

3、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

明确: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着的材料。长年累月的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溶液。

4、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明确:“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明确: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 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前倾”“热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对镭的迷恋。

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 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2、“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目标导学三:品读赏析,体会引用作用

3、课文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

四、小练笔:学习本文引用传主的话的写法,为自己的同桌写一篇 200字左右的小传。

五、板书设计

第四篇: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美景依然”,本单元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三峡》《短文两篇》《唐诗五首》,一篇自读课文《与朱元思书》和一个写作、一个名著导读、一个课外古诗词诵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是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文描绘的情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美,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3.让学生在优秀诗文的诵读中,获得美感享受,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4.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文描绘的情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美,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难点:让学生在优秀诗文的诵读中,获得美感享受,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学法指导】

1、诵读法:本单元所选文章有三篇带有骈文特点(《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句式以骈句为主,多用四字句,间有五、六、七言,整饬华美,韵律和谐,又有参差 变化;所选五首唐人律诗,句式、平仄、押韵都有严整格局;引导学生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第五篇: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赏析

整体把握 1.《饮酒》(其五)《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割弃尘缘,而是身处“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会人来车往,喧嚣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王安石曾赞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推崇备至,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称道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面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中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

2.《春望》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杜甫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延的所在地—一风翔。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司马光在 《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呢?另一种解释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认为诗中所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有相通处,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叛军所至之地,百姓皆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3.《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旧题,唐人好用这样的诗题写当时的题材,作品极多,而李贺这一首由于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在当时即享有盛名。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李贺带着他的诗卷去谒见韩愈,因正值酷暑,韩愈倦极思睡,衣带已解,闻报后想推辞不见,可是打开诗卷,第一首就是《雁门太守行》,读罢大惊,立即束带出见。这件事虽不一定属实,却也说明这首诗的确不同凡响。

读这首诗,首先有一个定性问题:是叙史还是抒情?这首诗的大致背景是唐代的边镇战争,这一点历来并无太大争论,但在具体解释上却存在着分歧。不少诗评家喜欢把它跟元和年间的某次战役联系在一起,而后按战役的实况来解释诗句。这样解读,显然是忽略了诗人特有的艺术概括方式,把诗看成了历史事件的实录,难以揭示这首诗的思想意义。我们则认为这是一 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诗人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调。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支激荡人心的战歌。

解决了定性问题,我们才能看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来。最明显者莫过于诗人构思的大胆,他把一场战争高度集中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只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白天,表现敌军云集而来,官军戒备森严;一个从白天到黄昏,表现战争的惨烈;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实际上连24小时都不足,却涵盖了将士们在战争中的主要活动,也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这是就诗的整体说的。再细看各句,还会发现诗人善于运用奇特的艺术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黑云”两句就勾画出这样的图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出了不可侵犯的气概,正如杜甫的诗句“武帝旌旗在眼中”(《秋兴》)一样,给人以无比威严的感觉。历代注家对这两句是实写景物还是以“黑云”代指攻城敌军之多,颇有争议。其实不妨将其理解为大战开始之前紧张的氛围,至于“黑云”是实指还是代指,“黑云”与日光能否同时出现,倒不是很重要的问题。

“角声”两句的写法则不同。作者不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只是用“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鼓角齐鸣,杀声干云,战争是残酷的,而“秋色”又是美丽的,将反差极大之事凝于一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雄浑壮烈之美。“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历来说法不一,大致可以理解为战场血流成河,渗入土中,在夜色中凝为紫色。这句承上句,也从侧面写战争,给人以悲壮之感,与上句的雄壮有所不同。其下,“半卷”两句,先以“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慷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至于奔袭结果如何,在抒情诗里是用不着交代的。

诗作的结尾也很有特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抒写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这里表现出的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又契合了古人“士为知己者死”“拼将一死酬知己”的价值观,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4.《赤壁》

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而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乃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只是借相同的地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宋代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类似的情况。

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颇有情致: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锈迹斑斑的断戟,无疑带有极强的沧桑感,能令人联想到战争 的残酷,甚至“神游”于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也显示出他对这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深刻警策。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设想“如果当年没有东风的帮助会怎样”,可谓“无中生有,死中求活”(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翻出新意。末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古人写咏史怀古这类题材,往往不止于就事论事,而是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或托古讽今,或怀古伤己,《赤壁》一诗也不仅仅是故作奇谈、驰骋议论。杜牧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谈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郁郁不得志。“东风”一语,除了实指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细细品味诗意,不难读出诗人对周瑜的那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那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5.《渔家傲》

《渔家傲》大约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一般说来,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而这一首却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的一开头便写梦中所见景象。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作者用丰富的的想象创造了这样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作者在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用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这大概是她经历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潜意识促成的吧。她不仅回到了“帝所”,还听到天帝对她讲话,关心她想要回到哪里去。经受了人间的冷漠之后,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多少心愿,终于得到了诉说的机会。于是自然引出下阕。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上句是说作者回告天帝:我所走的路很漫长,天色却已黄昏,前程遥远,难以到达。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下句是说我学习作诗,空自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这一句包含两层意思:是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但毕竟是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二是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这一句有怨嗟,有感慨。现实如此,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看,大风刮起来了,那搏击长空的大鹏正乘着风振翅高飞。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她大声疾呼: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她为什么要去海外仙山?这并非消极的游仙思想。从前面两句可以看到,她尽管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于日暮途远、孤苦无依的困境中,她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但仙山毕竟是不存在的,她只能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暂时的安慰。

李清照后半生遭遇国破家亡的变故,只身漂泊江南,过着孤寂困窘的生活,但她又是一个有才华有理想的诗人,不甘忍受这样的现实,却又无能为力,只好借助想象去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这首词正是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已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这首词在写作上突出的特点就是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所描绘的梦幻境界丰富多姿,使人神往。李清照本是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这首词却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 “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欣赏陶渊明诗作中的关键词。提示学生注意“见”和“望”语意上的差别,以及与全句、全诗意境的契合。

参考答案: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在苏轼之后,学者们大多采纳了他的意见。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清代学者何焯就说:“就一句而言,‘望’字诚不若‘见’字为近自然,然山气飞鸟皆望中所有,非复偶然见此也。‘悠然’二字从上‘心远’来,东坡之论不必附会。”(《义门读书记》)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或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对“见”“望”不同表达效果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视为一说,不必拘泥于阐释苏轼的说法。

二、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 《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理解李贺诗作的特点。提示学生首先抓住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如“黑”“金”“燕脂”“紫”“红”等,同时要结合诗歌所呈现的意境来描述。

参考答案: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三、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素读”诗词,避免“知人论世”蜕变为“以背景、生平解诗”,引导学生注意从内部理解诗歌。

参考答案:杜牧的《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李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积累拓展

四《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扩展视野,通过比较阅读,欣赏杜甫同一时期的经典诗作,并学习对比阅读古诗的方法。

参考答案:思想感情方面,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但《春望》更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伤。相比较而言,《春望》的感情沉郁,《月夜》的感情深挚。

写作手法方面,两首诗都很能体现杜诗“写实”的风格,《春望》“事实”,《月夜》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无愧于杜甫“诗史”的美名。但两首诗在展开诗歌想象的方面颇不相同。《春望》想象之词较少,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全诗均用虚写,即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清人浦起龙评析《月夜》的写法为:“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读杜心解》)这种写法在古典诗歌中并不罕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实也是如此, 把亲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写得婉转有致,深切动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春望》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稀疏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直到尾联变成“特写镜头”,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月夜》则主要写月光下的妻儿,“镜头”集中而具体,以便表现人物的神与态,一如丈夫(父亲)凝视的目光。全诗描写比较“静”的画面,既“美”且“悲”,透露出战乱对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造成的巨大伤害。

五背诵这五首诗词。本课诗词中有不少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任选一两句,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增强积累,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创造的情境,欣赏名句。

下载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教材说明: 本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乐趣。......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语音和语义,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提......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

    八年级上册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第1课时 学习内容:Section A,1a-1c. 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时单词、短......

    八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设计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诗词,其余四篇均为古代游记。学生已掌握了一些阅读游记类......

    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与父母说说心里话。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也......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教学指导

    第六单元习作教学指导第1课时激情导入1.出示一些景点的图片,提问:谁去过这些地方?你觉得这些地方美吗?2.观看“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那里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去......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A 1 (1a-2d) 一、教学目标:1.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掌握以下单词:grow up, co......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28 观 潮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