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述作文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述作文教学设计
平南县大坡中心校
卢振钦
教学目标
1.注意日记的书写形式。
2.认真观察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把自己最想写的写成一篇日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观察有序,内容具体,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前后连贯。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生活中,有些成就的科学家是看到身边的事情,经过深入观察,加以研究,得出结论,最后成为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2、让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二、引导习作
2、让学生读习作要求;
3、指名学生说一说习作要求;
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过什么植物、动物或一种现象。
5、师小结。
6、让学生和同桌说说自己想写的事物。
三、学生动手习作
1、出示习作求;
2、让学生动手完成。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备课设计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
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
第五单元 风筝厂见闻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题教学内容:
信息窗
1、口算除法与估算 信息窗
2、笔算除法 信息窗
3、除法的验算 信息窗
4、综合练习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
3、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学习验算的方法。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美化校园
————图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
一、单元备课设计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材分析: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7课时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第三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秋天在哪里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内容是描写秋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在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有所发现,并采用一定的描述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教学目标:
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一年四季,各有其特色,老师想知道,你们都喜欢什么季节呢?为什么?(请生作答)很棒!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喜欢的理由,大家还记得本学期所学的诗吗?你们知道著名诗人杜牧喜欢什么季节吗?(引: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景如此的美丽,吸引了杜牧,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它的足迹。(板书:秋天在哪里)
2、欣赏幻灯片秋天美景图,接着让同学们在黑板上贴上提前积累的好词卡片,并请两个同学随便用一个词说话。(师:秋天如此之美,现在我们是不是要写一篇文章来赞美它?)
二、引写开头:
同学们,老师曾讲过,一篇文章的结构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幻灯片:开头,中间,结尾)那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我们称为文章的“开头”。今天我们要写的是什么?(生回答)那我们可以怎么给文章拟开头呢?
回顾修辞手法,引导说话(出示幻灯片):
1、出示幻灯片 “一年有四个季节,它们各有其特点,春季____,夏季____,冬季____,而我却独爱______”点出这是排比
2、拟人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秋姑娘_______……”
3、比喻
“秋天是美丽的,它像_____,它像____……”(板书:
一、开头
1、修辞法)
三、引选地点:
1、引导唱改编歌曲《秋天在哪里》,点出每个小组看到的秋景的地点。(根据唱歌,提示孩子还可以引用歌词开头,引用诗句开头,再次出示开头)(板书:
2、引用法)
2、让小组展示他们在此地点寻找到的景物(课前卡片),引导全班帮助他们把寻找到的景物添加词汇表达出来。
3、明确写作顺序,可由远及近,可由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给三分钟让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画的画排列自己小组的景物观察顺序,写上序号。(板书:
二、写作<空间顺序>)
3、品读范文《山坡上》,让同学们分析文章顺序,语言,并明确写作上要“观察仔细”、“动静结合”、“善用修辞”(板书:
三、观察<五大感官>
四、表达<动静结合>
五、语言<擅用修辞>)。
4、主权交给孩子,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请一个小组上台,全班帮助他们,有序地去介绍自己小组画的秋景图,运用上刚才所讲方法,并引导他们用可上黑板上的好词。
5、引导同学们说话,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幻灯片)
6、这样我们的一篇文章不就出来了吗?你们能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好题目吗?提示:可根据自己小组所选的地点来拟。
7、鼓励小组说话。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准备,自由组合4-5人,到黑板上从头到尾的练习文章说话,给予奖励。
8、总结本课,结束本课。
四、作文布置:
写一处秋景,不少于300字。
五、板书设计:
秋天在哪里
一、开头
1、修辞法
2、引用法
二、写作(空间顺序)
三、观察(五大感官)
四、表达(动静结合)
五、语言(擅用修辞)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一、教材分析:
第四组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这组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怒”、“暮”等31个生字,会写、会用“艳”、“内”等 41个生字。
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着重掌握本单元课后《词语表》中的56个词语。3、学写观察日记,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新词,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2、难点:让学生理解观察的意义,并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课时安排12——14课时,其中:《花钟》3课时,《蜜蜂》3课时,《玩出了名堂》2课时,《找骆驼》2课时,《语文园地》3——4课时。
五、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的这些优势,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突出整体性、综合性,立足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渗透人文内涵。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卢老师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一是在阅读赏析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这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就十分注重引导。如第14课《蜜蜂》的摘抄训练:“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还有11课《秋天的雨》和13课《花钟》的朗读背诵训练:“我要多读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这里我们也要注意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二是倡导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都是这方面的引导。老师们一旦加强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就会发现很多引导机会,《花钟》课后让学生填一填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我们就可以提议搜集描写花儿开放的优美词句,等等。最后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13、花钟 教材分析: 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学习目标: 认识“怒、暮”等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难点:学生对课文中的许多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是难点。学习准备 课件、花钟 学习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认识“怒、暮”等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第一自然段。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学习过程
一 欣赏花钟,质疑导学
1、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鲜花欣赏
师:同学们,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桃花粉如霞,送来春天的消息;向日葵,向着太阳绽放灿烂的笑脸;菊花,五彩缤纷谱写秋天丰收的喜讯;梅花傲雪,点点梅花散发缕缕清香。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那篇课文了吗?(指生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查
(一)检查生字
1.出示我会认的词语(带拼音)小老师带读----同桌互读互纠---开小火车读 2.去拼音自由读---齐读 3.生字指名组词
(二)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请把它画出来。(指生说)
2、出示填空
这篇课文中作者归纳了一种现象(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
并分析解释(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谈(植物学家修建花钟,这个方法很巧妙)。
三、读中感悟,认识花钟
(一)课中自学 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第一自然,画出这段话具体些一天之内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句子?想一想这句话写了哪些花?它们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生边读边画。师巡视指导)
(二)检查反馈
1、反馈:你找到了哪个的句子?指名学生读
那么文中写了哪些花呢?根据学生反馈,九种花的图片一切出示。看到这么美的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引出“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2、这些花朵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出示表格,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观察这些花开的时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出“一天之内,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是不同的”。了解这句话在段中的作用(段中心句)
3、对比两段话,你发现什么?(第一段话都写花开了,太单调,不生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仔细体会课文是怎样写花儿开放的?(生自学)
4、反馈:课文是怎么写花儿开放的?大屏幕出现花名及相关词。
5、生反复读,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花儿开放的?根据发言小结整理:每一种花开放,课文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出示:(填空)同样写花开放,可以根据花的(名字)、(颜色)、(形状)和花开放的(时间)等方面来描写。比如你看到太阳花十二点完全开放了,又看到它形状圆圆的,五颜六色的,所以你可以这样写:(中午十二点,太阳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绽开笑脸。)作者把花朵陆续开放写得丰富而有变化,让咱们仿佛看见花朵千姿百态。(同样是描写花儿开了,可是每一句都写得不一样,这样的写法真好。)
6、引导朗读:鲜花用自己的开放这种特殊的、美好的方式告诉你、我、我们大家时间。现在,让我们用美妙的朗读、用开放这种美好的方式告诉大家时间。(出示段落)
7、在读的时候你还发现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总分写法、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写)
8、积累、背诵(出示提纲)这么美的句子,我们把它记在脑子里好吗? 9.师生配乐朗读第一段描写花开的句子。
10、其实在这段中,描写时间也写得特别好。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一段中的时间写得好在哪里?好的地方可不止一个。(1)、按一定的顺序写。(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提示:在描写最后三种花的时候,时间是放在什么地方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不会这么单调。生:时间词用得很准确。
三、拓展写话
引导练笔:发现没有,还有两种花,课文没有写出它们开放的样子,(午时花、夜来香),咱们能不能写写它们的开放,选择一种花写出它是怎么开放的。
师:作者真了不起,能把花开的样子通过拟人、比喻等方法写出来,把花儿写得很美。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花儿也是千姿百态,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把花儿的开放写得美美的。生边看幻灯边写,师巡视指导。反馈(指生读自己作品)
四、写字
1、出示“梦、醒”
2、生观察,说说重点笔画
3、师板书,生临写
五、课后自学要求
为什么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不一样?课文是怎么把这个原因写清楚的呢?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1、学习二三自然段,了解植物为什么开花时间的不同。
2、积累好词佳句,背诵喜欢的部分。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积累语言。
出示一天之内,各种花开放的“时间表”,学生根据“时间表”的提示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细读探究合作学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介绍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原因的词语或句子。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师根据生的回答归纳板书: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3.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关系。
4.指导朗读,在读中引导体会设问句写法的好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
2.抓住“刚刚””“大致””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回顾全文,学会观察。
2、回顾全文,体会作者对事物的留心观察和善于思考。
3、指导学习书写“播、湿、娇、嫩、强、适、昆、修、致”9个生字。
4、拓展阅读,了解更多有趣的“生物钟”。
四、激趣引申、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之语学习网,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相信,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
1、师生互评。
2、总结本课 板书设计: 13 花钟
鲜花朵朵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绽开 舒展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根据课标的新理念,课堂上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上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当小老师教读生词,自己提出读书要求和听讲要求,自主评价。合作学习表现在同桌交流记字方法,互相提醒写字注意事项,分享识字的快乐;同桌互当老师,检查课文是否读通;四人小组合作动手制作花钟,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探究。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本课思路清晰,语言很美,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课堂上我力求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默读、引读、齐读、配乐读、做动作体会读等,再通过欣赏鲜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活动如果能及时地、适度地作出评价,就能够保持、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能在评价中启发、点拨学生,就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了恰当评价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实践证明,课堂效果不错。今后我还会不断探索,使评价的语言再丰富一些,形式再多样一些。
回顾这节课,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我们要根据情况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们,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蜜 蜂 教材分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 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禁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的得出的。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我知道:
1、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证实()。2、作者从试验中得出 :蜜蜂能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而是()。3、我觉得下列词语写得真好:()我有感
1、文中有一些词语和句子,比较难理解,我已经在书上做了记号;“?” 2、阅读了《蜜蜂》一文,我想提个问题:()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一篇关于蜜蜂的课文吗?通过那篇课文,你们对蜜蜂了解吗?
蜜蜂是真的有这种本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蜜蜂,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排序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一人读,再齐读。)
课件出示第一段,齐读。
读了第一段,你有什么问题?(渗透总启段的作用)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2)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3)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2)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3)议一议。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4)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5)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2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五、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组词
蜜()蜂()阻()眺()测()
密()峰()组()挑()侧()
三、用“√”选加点词的近义词。
(1)证实(证据 证物 试验 验证)
(2)损伤(损耗 损坏 伤害 伤感)
(3)推测(推广 推断 测试 测验)
(4)辨认(认识 识别 承认 否认)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2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3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5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6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新 课标 第 一网 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7教师深入引导:
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怎样?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质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3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4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5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积累语言。
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六、拓展活动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板书设计 14 蜜蜂
蜜蜂飞回家,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课后反思:
第一环节,我把抽象的蜜蜂用形象的图片展现出来,而且选择了蜜蜂采花蜜的图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赞可夫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的高效。第二环节,我充分发挥每一个生命体的活力,让学生自由探讨,知识与能力在主体参与、交往互动中不断建构生成。
15、玩出了名堂 教材分析:
《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3.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教学准备:
1.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课前预习: 我知道 1、列文虎克磨片,做成了(),他玩放大镜,发明了(),他玩显微镜,发现了()。列文虎克真了不起!2、这篇课文真有意思,我要多读几遍。3、我觉得下列词语写得真好:()我有感
1、文中有一些词语和句子,比较难理解,我已经在书上做了记号:“?”。2、阅读了《玩出了名堂》一文,我想提个问题:()。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三、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b.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e.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4.学生写字。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过渡:列文虎克又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四、五自然段)
1、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2、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3、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教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说。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四、交流玩中收获
① 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③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五、练习生字
① 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② 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③ 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六、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课后反思:
16* 找骆驼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对话较多。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多读,可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比如商人的焦急与气恼,重点是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可按以下步骤提示学生开展阅读:(1)感知阶段,要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课文先写老人的判断,再写观察的发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竟赛活动。
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军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商人走丢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d、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e、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
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交流要点:
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是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好。附:板书设计
判 观
断 骆 驼 察
回
找 印
脚
顺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2、小组交流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a、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 b、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评选最佳发布员,并交流从这些同学的观察与发布上学到了什么。
5、比照自己的观察和发布,想想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一下。可以再说级同桌听听,也可以再组织一下语言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6、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交流日记
1、教师引述: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了吗?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2、学生交流,可自由组合读给好朋友听听。并学习别人的优点。
3、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第三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读读背背
1、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8、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间有关吗?你能试着编一编歌谣吗?
三、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
3、这7个字扩词。
4、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四、宽带网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教学设计(精品)
三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一、《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指导设计
训练目的:
1、了解课余生活,从而熟悉写作范畴。
2、虽然不能千篇一律,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3、针对学生不同情况,促使学生较好完成习作。指点迷津:
一、导言:课余生活简直就像个七彩的万花筒,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踢球、跳舞、画画、探险、郊游„„,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家人,不管是干了好事、趣事还是傻事、错事,样样都是那么难以忘怀,总是那么感人至深。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中哪句话写出了活动内容?哪句话看出是课余生活?哪句话说出了活动时间?从这首诗中我们会知道些这次作文该怎么写。
二、师生互动,讨论可以写的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审题,可以写什么?
①内涵理解:生活——学习生活
——课余生活——课外学习
——课外活动
——课外爱好
②习作之间:我的课余生活和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应是“子题”和“母题”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
三、出示范文谈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4、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懂得使用些关联词,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顺江而上”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重在写小。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课余生活(大)——一次活动(小)
课余时间
(十)——活动时间
(一)7、写好自己,写出感受,能让人分享快乐。
四、帮你积累:
手忙脚乱
束手无策
七手八脚
笨手笨脚
探头探脑
七嘴八舌 挤眉弄眼
得意忘形
笑逐言开
欢呼雀跃
哄堂大笑
防不胜防
习作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写一个熟悉的人》作文指导教案
2.作文指导过程中,渗透人的高尚品格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习作怎样写出人物特点。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写好有关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审文题明确要求
1.今天这节作文指导课,我们上《基础训练6》的第6题。出示小黑板:通过一两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要求学生默读文题,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作文要我们写什么?(写人)写什么人?(写熟悉的人)写几个熟悉的人?(写一个熟悉的人)(师板书习作题)要我们特别注意写出这个人的什么?(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明白人物特点、拓宽学生思路
1.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的训练重点。什么是人物的特点呢?特点就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请说说你熟悉的人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师注意生说的是哪方面的特点。
2.师:现在你能说说你知道人还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吗?
(生说)一个人的特点有不少,有„„大家要选最突出的特点来写。
品质: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
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
兴趣爱好:爱唱歌、爱集邮、爱踢球、爱种花„„生齐读。
三、扣例文借鉴写法
1.师:找准了一个人的特点,怎样写出他(她)的特点呢?《少年闰土》是个很好的范例。(板书:少年闰土)用小黑板出三个问题,逐一讨论,师随机板书。
(1)他有什么特点?(板书:特点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知识丰富)
(2)通过哪几件事反映他的特点?(板:事件)(板书:捕鸟捡贝壳瓜田刺猹看跳鱼儿)
(3)通过什么描写写出他的特点?(板书:外貌行动语言神态)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评析后得出方法:作者写闰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抓住了紫色圆脸,项带银圈的特征,把一个绍兴农村少年的特点写出来了。(板书:抓特征)
2.让学生找出“雪地捕鸟”段表示闰土动作的词。请学生简洁地把一系列动作说出来。
师:作者写了闰土的一系列动作,刻画得多细致啊!我们眼前似乎浮现了闰土正在雪地里捕鸟的情景。大家注意,写人物的行动,一定要细致。(板书:要细致)
师:你从语言中能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从语言描写中,我们知道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作者知道吗?(不知道)而闰土作为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因此,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这些语言的描写是多么地恰如其分,符合闰土的身份啊!我们作文时要注意,写人物的语言要恰当。(板书:要恰当)
3.师:我们通过研究《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知道《少年闰土》是通过外貌、行动、语言来进行描写的,描写时,注意了这些方面。除了这些,还可以进行什么描写?(神态、心理描写。板书:神态、心理)注意神态心理描写必须真实。(板书:要真实)
四、列提纲即兴练说
出示小黑板:
1.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指一行同学说)
2.请一学生上来按照小黑板上规定的题目、特点、事件、着重描写的方面等项写提纲,其它同学在下面列提纲。
3.请演板学生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人物特点;请写各方面人物特点的同学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了人物特点。
五、总结
1.复习一下写作方法,看黑板,跟老师说:外貌抓特征,行动要细致,语言要恰当,神态、心理要真实,具体事例一两件,人物如同站眼前。
2.学生自己读一遍。
3.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作文方法,只是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写人的作文大家还可以多运用,多实践。下节课请大家完成这篇习作。
六、阅读导引
好友多多
多多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的脑袋圆圆的,浓眉毛没,大眼睛,像卡通人物蜡笔小新。(简练,抓住了特点)
多多喜欢打乒乓球,我们都叫他“旋球王”。“旋球王”的旋球那可是真“旋”!只要球一出手,就象长眼睛似的,“刷刷”地直向你冲过来,可只要一落到桌面上就会立刻改变了方向。你明明看着往左,它却往右飞了。等你一接球,才发现扑了个空。这样你就输定了。每次他赢了球,他都会张开他的大嘴,大叫一声。(有声有色,真是写作高手)
我真羡慕他。(简洁,自然)
【评语:】小作者写了好朋友的样子,爱好,特别突出了人物的特点,个性非常鲜明。所以,话虽不多,却很吸引人。
1、学习运用
⑴用波浪线画出“一„„就„„”的句子,体味人物的动作变化。并说上一两句话,用上“一„„就„„”。
⑵看点评,学写开头和结尾。
⑶多多有什么特点?你熟悉的人有些什么特点?如:爱学习、爱劳动、爱帮助人、爱看书、爱清洁、有礼貌,做事认真,幽默,粗心、开朗、大方„„
2、拟题导引
①《__________的一个人》
②《_____的 _______》
③《给我带来_____的人》
④《夸夸__________》
3、写法索引
①抓住人物特点:一人一事,不要面面俱到
②选择典型事例:重点部分要详写,注意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内心写细致写具体。
③按一定顺序写:“总分结构”开头概括品质,可结合肖像描写。重点部分贯穿人物活动。
三、《我爱秋天》三单元作文指导
我爱秋天
今年秋天,爸爸妈妈又带我去爷爷家玩。这天,天那么高,那么蓝,万里碧空飘着一丝丝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不知不觉我们到了爷爷家。(蓝天、大雁,全是秋天独特的景色。)
爷爷家门前是一片果园,葡萄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架上挂满了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红里透青,清理透亮,像颗颗珍珠,亮晶晶的。那慌黄澄澄的橘子,五个一群,三个一伙,头挨着头,脸对着脸,好像再说:“小主人,欢迎你回来。”最让人垂涎三尺的是那一个个大大的鸭梨,一口咬下去,全是甜滋滋的汁水,多可口啊!(葡萄好美!橘子好可爱!鸭梨好味道!)
果园旁边是稻田,一阵阵芳香从一片黄灿灿的田里飘出。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不住地向我点头。
一条清澈的小河轻轻地流过爷爷家门前。河边那一棵棵枫树,红得多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好耀眼的颜色。)
啊!我爱秋天的景色。
点评:从小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活泼,欢欣可喜的秋天。这个秋天,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尤其是小作者在文中运用的拟人手法,更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趣味.同学们,你们愿意拿起手中的笔,为秋天涂抹一笔最美的色彩吗?
一、阅读导引
1、画出文中比喻句,并仿写黄叶像_______________。葡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按_______________顺序写,分别抓住了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几种景物来写。
二、方法索引
1、仔细观察,理解图意,做到言之有物。
2、注意顺序,说写具体,做到言之有序。
3、确定中心,展开想象,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
4、仿写引路。作文时,抓住景物色彩、形状、数量、大小、神韵、变化等特点写具体,运用修辞写生动。
秋姑娘不知不觉地来到田野里,她一来就不停地忙起来。她给高粱抹红了“脸蛋”;给玉米穿上了桔红色的“裙子”;给稻谷穿上了金色的“西装”。一阵阵秋风吹来,稻谷连忙弯下了身子,像在给秋姑娘致谢。
秋姑娘来到了森林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姑娘又来到了果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姑娘还来到了我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景荟萃。作文时,景色应具有代表性。
秋天的天空:天空高远,太阳柔和,云朵洁白→蓝蓝的天上飘着几片薄纱似的白云。
秋天的田野:田野里的稻谷已成熟→沉甸甸的穗子压得稻秆抬不起头来。秋天的果园:一个个挂满枝头的橘子像是挤在一起的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向外张望。∣苹果像小灯笼似地挂满枝头。
其他:菊花五颜六色 / 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 / 一群大雁往南飞 / /
6、开头结尾例举:作文时,首尾既要简短,又要紧扣中心。
秋天真美,我爱秋天!
我爱深秋、爱这爽朗的天空、爱这有一丝凉意的季节!
有人说:“秋天真美!”我听了特别想去寻找秋天。
秋天,天高云淡,凉爽宜人,爸爸决定带我去农村游玩。
有人喜欢花红柳绿的春天;有人喜欢那骄阳似火的夏天;也有人喜欢那大雪纷飞的冬天,而我却偏偏喜欢那果实累累的秋天.我爱百花齐放的春天,爱火辣辣地夏天,也爱那雪花飘扬的冬天,但我更爱绚丽多彩的秋天。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秋姑娘慢慢地来到了人间
三、训练站台
1、词句积累
金秋时节
秋风习习
天高气爽
遍地是金秋高气爽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意深浓、秋兰飘香、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宋谢灵运)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唐耿韦)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我的图画
我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我在天空中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在地面上画了许多东西,远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处有_________。在画上,有我最喜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多美呀!我爱这幅画,我爱这美丽的秋天。
3、劣文诊断(按诊断改写文章)
同学们,大家看,这是我画的秋天。我画了一座高大的山。山上有许多树木。有些树木的叶子已经变黄了,还有的变成了红色。(可不可以写写叶子在阳光下的样子,微风吹过的样子,落叶飞舞的样子呢?)我还画了几只小鸟。(写出什么鸟?分别写写小鸟停在树上的样子,在空中飞翔的样子。)近处的草地上,我画了几朵菊花。菊花真美!(分别从颜色、形状、神韵等方面写出菊花的美.)
四、写观察日记作文指导
8月25日
星期四
晴
蚂蚁的力量
今天上午,我蹲在门口吃饭。几粒米掉在地上,引来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它急急匆匆地到米粒旁边,那样子好像是一个三月滴水未尽的饿汉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面包——想将食物全搬走,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使出全力,却只搬的动一粒米。“唉,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语道。蚂蚁“吃”心未死,它又紧抱米粒,一晃身子,将米粒背了起来,可就像一个人要搬走一座山一样,毫无希望。它只好悻悻而去。(写蚂蚁,把蚂蚁当人来写,十分生动)
“唉,毕竟是只蚂蚁!”我替它惋惜,“要是它力气大,那„„”我刚要起身回家,惊异便把我拉了过来:刚才的蚂蚁卷土重来,身后还跟着大队人马。一阵瞠目结舌后,我平静了:蚂蚁力量太小,多来十个也无用的!我讥讽着这些小生灵,觉得它们是痴心妄想。只见它们有的聚气凝神,紧抱米粒;有的二蚁连手,奋力拼搏;有的发起蛮劲,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象是返乡归国似的移向蚁穴。(写出自己的观感,形象生动)
听了我的叙述,你还觉得蚂蚁力量小吗?有时,人的力量可能比蚂蚁还小,有时,蚂蚁的力量可能比人的力量还大。为什么呢?因为: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从中悟出道理,完成写作目的)
【教师点评】
这篇日记记述了作者对蚂蚁的细心观察。作者观察和描写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和其它蚂蚁搬运米粒的经过,使“我”从好奇惋惜到瞠目结舌以至感叹,从中悟出了“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这样的深刻道理。文章记述生动、形象,层次清晰,【习作要求】
你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吗?先交流一下写日记的方法,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习作指导】
1、可以写什么?
可以写四季的美景,气候变化的特点;
可以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可以写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还可以写周围动人的事迹等等。
2、怎样写?
观察日记题材多,范围广。简单地说,就是将我们平时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写成日记形式。
首先内容要真实,所见所闻要贴近自己的生活。
其次,观察要细致,叙述才能具体,要对事物的声音、色彩、形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作出细微的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观而不察,视而不见,见而不想,很多生动的素材都发现不了。
再次,选材要精,中心才能突出,围绕一个内容,一件事,一种情景,一点感受写,有详有略。
第四,想象合理,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合理的想象,写出新鲜感。
3、下面这些你知道吗?(帮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激发观察的兴趣,挖掘发现的潜能)
鱼睡觉的时候是睁开眼睛的|含羞草一碰就会闭拢它的叶子|蜘蛛也可以预报天气|蚱蜢的头是尖的,蝗虫的头是圆的|芙蓉花早晚会变色|蚯蚓断成两节不仅不会死,还会变成两条蚯蚓|母鸡尽职|白鹅高傲|猫性格古怪|家燕很绅士|„„
做一做:回家找个矿泉水瓶,除掉上半部分,做成杯子形状。倒入近半杯的水,将一整颗大蒜放进做好的杯子里。然后坚持观察一个星期,把观察过程,特别是观察到的变化都写下来。
4、句段训练
在你的作文中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在你的作文中用上至少两个比喻句
根据你观察的材料选择一个有意义的道理:人心齐,泰山移/勤能补拙/有双发现美的眼睛/给予比拿快乐/
5、日记格式如范文,在第一行中间写明日期、星期、天气|第二行开始日记正文|日记一般不写标题,但为了便于把握作文中心,小学生时提倡写标题(见范文)。
【主题推荐】
同学们,你们见过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场景吗?见过的,想一想,把人的可亲,动物的可爱写出来;没见过的,回去细心观察一下。
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冬至吃饺子
东汉时候,有个名医,叫张仲景。他的医术高明,不管什么病,都能手到病除,人们称他是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退休回乡,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风刺骨,雪花飘飘散。他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人,衣着单薄,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回家后,心里总挂记着那些烂耳朵的人们,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阳找了一块空地拾只占棚子,架上衣锅,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格放在锅里煮,等煮好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一只只耳朵形状,再放在锅里煮。到冬至那天就开张,专门送给伤的人吃。张仲景把这种治伤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吃过以后的人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生热,伤都治好了。(冬至,张仲景煮饺子为人们治冻伤,“祛寒娇耳汤”的诞生。)
以后,每到冬天,张仲景都做“祛寒娇耳汤”,到冬至那天,送给大家吃,预防和治疗冻伤。
巧的是,过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张仲景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户户包饺子吃,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直到现在,有些地方饺子叫做饺耳呢。(无巧不成书,张仲景的忌日也正好是冬至,人们为了纪念他,冬至包饺子成为风俗。)
【名师点评】
评析: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为人民大众治冻伤而引起的,这种写法既是传说又点明人民大众会永远记住为他们做实事、好事的人们。【习作要求】
用多种形式了解传统文化,搜集资料:文字、图片、实物,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
【打包词句】
【习作指导】
1、可以写什么?
传统文化
①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
②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
③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
2、怎么写?
了解传统文化
收集资料:除夕贴对联,腊八粥,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下来。
【主题推荐】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记一个节日传说的故事》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课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追求的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培养他们的听话、说话能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虽然内容丰富,但如果脱离了学生现实的生活场景,那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把这一次的口语交际训练与学生最熟悉的饮食紧密联系起来,以“话──选──赞──品”四大环节创境促说,通过“分组互动悟传统、调查展示各抒情怀、角色扮演饮食聚乐、才艺展示谱写饮食新理想”等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元感悟,亲自去体验、感受传统文化所绽放的生命异彩,以“趣”促交流,以“情”促互动,以“活动”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力求结合口语交际教学的情境性、互动性等特点,突破课堂封闭性与口语交际话题生活化之间的矛盾,使口语交际的练习达到由“量”到“质”的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相关的饮食,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体会饮食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引导学生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学会合作,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
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鼓励学生能具体、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
4.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处包蕴的传统文化,牵引学生爱国情愫,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引导学生乐于交际,并把要说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叙述明白。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
教学准备
课件生活照
食物头饰
调查表相关的儿歌童谣、妙语佳言等
桌椅分成四大组,呈方阵
黑板布置
预设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饮食。
同学们,咱们浙江可是个“鱼米之乡”,美味佳肴数不胜数。那么,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呢?请学生各抒己见,并表演一下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时的样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非常的重要,不仅如此,许多食品都包含着特别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板):饮食的传统文化。
从日常生活引入,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的经验、感受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食物,力求在课一开始就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心底的期待与好奇,引发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让他们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快乐表达。
二、重现生活,选饮食。
活动
(一):观看饮食诉衷肠。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食品,充满了诱人的香味。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选一选自己最钟爱的食品。(课件播放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食物及品尝的情景)
每播放一种食物就让学生抢答诉说,如:这是什么食品,曾在什么时候吃过,味道怎样等。组织评议,给予及时地鼓励。
2.自由选择刚才课件中播放的一种食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展示若干生活照(班中孩子在品尝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食物的情景),让学生认一认照片中的主人公、食物,请学生调理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后指名说一说。
选择播放学生自身品尝过或见到过的感兴趣的饮食,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交际的金钥匙,感觉有话可说,为体会饮食文化作铺垫。
活动
(二):分组互动悟传统。
1.出示四种传统食品,分别为粽子、汤圆、月饼、清明果,放于四大组,请学生选其一种并迅速坐到那一组当中。结合发下的讨论提纲组织各大组讨论,参考内容:
①本组的食品通常在什么节日里出现?
②能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吗?味道怎样?
③你们组觉得这种食品中蕴含着什么意思?
④你们组搜集了哪些与这种食品相关的资料(如儿歌童谣、成语、故事、格言等)?
⑤你们组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指名带着本组的食品上台介绍,共同评议,评议参考内容:可以按提纲把本组食品介绍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
3.请学生出示自己的调查表
(一),各组结合刚才的点播再次进行组内交流,取长补短。表格预设如下(*为机动题):
4.各组选派1--2名组员进行组间调换交流,师巡视加入学生活动,并将学生的调查表展示于黑板上。
小组内及组与组之间的口语交际过程,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听话、说话的机会。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听与说的训练,真正实现了“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过程”。这样,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还能为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消除恐惧心理,使大家都变得敢说、愿说、乐说。而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组中指点、协调,起到了“幕后导演”的导向作用,关注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感情升华。
三、集思广益,赞饮食。
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正如同学们搜集的,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气息还相当丰富。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赞美着我们所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有许许多多的人通过食物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诉说自己美好的祝福。
活动
(一):调查展示,各抒情怀。
请学生上台介绍,形式可以多样,说、演、唱均可,还可以用实物器具、图片资料辅助介绍。其他同学可作补充介绍。同时将学生的调查表
(二)展示于黑板上。
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而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最终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检验的。因此,我努力联系生活实际,巧设调查表,使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同时进行记录,积累口语交际资料,真正做到有话可说,自然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
(二):角色扮演,饮食聚乐。
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及倾听所得,自由准备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品(师也可以建议罗列简单的发言提纲)。
2.每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品,带上食物头饰,以自述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师融入学生之中,适时加以指导。
3.音乐声中,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表演,饮食聚乐,及时鼓励点播。
4.说说聚乐会后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 角色扮演不仅能促使学生情感很快融入,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浓郁的传统文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饮食聚乐更凸显了主题,自然地把交际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
(三):才艺展示,谱写饮食新理想。
1.分组研究本组最钟爱食品的广告词,上台展示:如今,我们已经和饮食交上了朋友,已经能听懂饮食所带来的语言了。你们的心中也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有许多感受要和人分享。那就来吧,把你要说的话凝成你最想说的一二句话说出来吧!学生的创意作品将展示于黑板上,欣赏评议。
2.以小品、诗歌等形式进行口语交际:的确,传统的食品都有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可生活中的食品又是多么喜欢我们为他们实现新的理想呀!你看(出示课件──食品的新理想。如汤圆说:我多么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关爱家人朋友,让我们的世界团团圆圆,更美满幸福„„)。同学们,我们又该怎样来帮助它们实现理想呢?
这一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引导学生用规范的丰富的语言有条理地、有理有据地说话,在交际过程中有效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此外,口语交际的目的除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小品谱写食品理想”这一安排的隐性目标正是为了构建学生健全向上的心灵。
四、拓展延伸,品饮食。
1.关于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说也说不完。这些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那就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妈妈一起做一样自己或家人最喜欢的食品,一起品尝。
2.为所做的食品制作一个谜语,让家人猜一猜,然后为他们讲讲这种食品所包蕴的故事,说说相关的其他资料。
3.自定研究主题,搜集相关的资料,同学间或家人间进行交流。
从课内到课外,学生将一次次受到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次次完善着自己的语言,一次次强化着交际的信心,进一步体会这些传统美食带来的那种幸福与关爱。
六、“自己去过的地方”作文指导
风景如画的农村
夏天到了,妈妈带着我到风景如画的乡村去游玩。
我们来到河边,看见远处山脉连绵不断,峰峦起伏,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小鸟在空中飞翔,啁啾矫婉地啼叫着好像在唱一曲赞歌;池塘边的柳枝随风摇曳,好像在向我们招手。(略写远处山脉、空中小鸟及池塘边的柳枝。)
池塘里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荷花的花瓣围着一个圆圆的、淡绿色的莲蓬,花瓣顶部是深红色的,渐渐往下就是粉红色的了。荷花旁边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活像一个熟透了的大桃子。荷花周围尽是撑开的绿伞似的荷叶。(详写已开的荷花和花苞。)鸭妈妈带着小鸭,一会儿潜到水里,一会儿躲到茶叶后边,好像在捉迷藏。(“潜”、“躲”把小鸭子那逗人的情形表现得惟妙惟肖。)
走进了美丽的乡村,就像走进一幅美丽的画,使人留恋忘返,让你深深地陶醉在这美景之中。
【名师点评】
小作者抓住了池塘这一处景物进行细致地观察,然后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地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写荷花形状、颜色时,描写细致;在写含苞欲放的荷花时,作者采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描述了它的样子。
【习作要求】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荣的都市„„祖国的东南西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后,就开始写一写。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方法索引】
1、可以写什么?(通过口语交际交谈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在此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可以是感受和体会。)
山川名胜
旅游景点
2、怎么写?(深入农村,感受生活,运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做到语言质朴、笔墨细腻、层次清晰、情感真挚。)
方法提示:
注意顺序,做到言之有序。
抓住特点,做到说写具体。
仔细观察,做到言之有物。
展开想象,运用比喻夸张。
眼中有景,色形声态神变。
心中有情,喜欢热爱赞美。
提纲提示:
首段:介绍去过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说说它总的景色特点。
中心段: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具体描写。
结尾:自然收尾或感受结尾。
【语段欣赏】
1、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并没有随着我的漂流在外而在我脑海逐渐消失,反而,异域的寂寞让我更怀念它的柔、它的美和它的亲切。
2、家乡的小河啊!你那清澈如泉的河水,哺育了人们;你那美好的心灵,教导了人们;你那优美的身躯,给家乡添了光彩。
3、我光着脚,踩着水,注视着微波粼粼的海面,听着哗哗的水声。
4、穷山恶水
山明水秀
茂林翠竹
竹篱瓦舍
荒山野岭
山幽路僻
错落有致
依山傍水
枝繁叶茂
峰峦雄伟
眼花缭乱依依不舍
沁人心脾
鬼斧神工妙趣横生
令人神往
千姿百态
翩翩起舞
应接不暇
5、有时我爱把脚伸进水塘里,轻轻地搅呀搅,水塘里的水轻柔地拍打着我的脚,像是妈妈的手抚摩着我,舒服极了。
【主题推荐】(《家乡新事》《我家门前的池塘》《乡亲》)《校园一角》或《公园一角》
提示:学校里,公园里都有什么值得玩的地方。花坛里栽种了哪些花?写出它们的形,色,味及四季变化,突出美。都有什么建筑物?写出它们的形状、大小,高低、颜色,可运用数据和联想的描写方法,突出特点。注意写作顺序,写出真情实感。
七、如何编写童话
好问的小金鱼
小金鱼生活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有一天,小金鱼正在水里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突然,他看见一棵垂柳在随着微风,轻轻地摇动着,身子倒映在水中,外边的炎热立刻消失了。小金鱼看着挺拔的垂柳,心想:这柳树怎么是绿色的,它的叶子不密,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阴凉呢?我还是去问问博学多才的龟爷爷吧!于是,他便向龟爷爷家游去。(把金鱼拟人化,使文章变得生动。)
在路上,他看见兔哥哥正在岸边,手里拿着一个像棍子一样的东西,便不解的问:“兔哥哥,你在干什么啊?”“我在吹泡泡呢!”说完,只见兔哥哥轻轻地一吹,五六个大泡泡就从“木棍”一头钻了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小华高兴地叫了起来。小金鱼有起了疑问:“为什么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变得五光十色呢?”“你去问龟爷爷吧!他可能会给你满意的答复。”“好的,再见了!”“再见!”小金鱼继续游着。
小金鱼抬起头,看见小河边耸立着一座座高山峻岭,这很自然的景观也让小金鱼产生了疑问:“这一座座高山峻岭,是怎样形成的呢?”“干脆,我把这些问题都请教一下龟爷爷吧!”他的速度更快了。(写出了四个疑问产生的过程。)
不一会儿,就来到龟爷爷家。“龟爷爷,请开门,我是小金鱼。”小金鱼很有礼貌地叫了门。过了一小会儿,龟爷爷开门了,它的年龄虽然已经超过了一万岁,但它还显得神采奕奕。小金鱼一连提出了四个问题。龟爷爷笑了笑,说:“柳叶被阳光照射,吸引紫外线产生叶绿素,所以是绿的;你感觉好阴凉,是因为柳树叶的颜色较深,遮住了太阳光,所以阴凉;泡泡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所以是五颜六色的,而高山峻岭则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听了龟爷爷的回答,小金鱼高兴地叫了声:“谢谢!”便满意地走了。(通过对话介绍了知识。)
小金鱼真是勤学好问啊!(结尾点题。)
这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科学童话,他用小金鱼的疑问,简明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知识,既学习了作者好的表达方法,也增长了科学知识。
【习作要求】
我们已经读过不少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翁,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
【方法索引】
一、大胆想象,是人们对记忆中的事物加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一事物而想起相关的另外事物或一种思想感受。
巧妙构思:第一确定想象目标,切合题意。符合中心。第二采用不同方式想象、回忆、推想、联想、幻想、遐想。第三想象可以海阔天空,最后回归到中心上来,要奇妙更要入情入理。
怎样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
1、从一点连成一线,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思路要开阔,风在言语,大树可以载歌载舞,老鼠戏猫,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
2、由此及彼,围绕所表达的思想展开。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活泼、自然具有鲜明、浓郁的儿童特点:拟人法、与拟人法相反、自我表现法。观察与想象
观察要细致,描述才具体,时刻备份放大镜,科学发现诞生在细致观察之中。抒情
抒情引发共鸣,议论让文章出采。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借人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议论分为先叙后议。
二、编写童话可以从改写生活中的小故事开始,将故事中的人物换成特征相符合的动物。其实,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感受和能引发思考的原真生活迁移到其他事物上,让它们替我们说话就可以了。
【主题推荐】
1、从下面的小动物中,选几个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
2、动手作文。从下面提供的故事开头中选取一个续写下去。
①、老鼠们总是很讨厌小猫。一天,他们在讨论如何在小猫来之前逃之夭夭。不巧,这事正好被小鸭子听见了„„
②、啄木鸟医生正在诊所研究病例,小马爸爸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③、森林里,动物学校开学了。小动物们围坐在一起,小马老师走上了讲台„„
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大象公公、小狗汪汪、小兔乐乐、小鸭花花来到公园的草地上„„
小老鼠历险记
有一天,小老鼠正在河边散步。忽然,他看见几位小朋友正在小河里划船。小老鼠越看越羡慕。于是,小老鼠也想要只小船。(小老鼠也想划船,可真有趣!)哪里有小船呢?他找呀找呀,刚好看见草地里有半个背掏空了的西瓜皮,他想:嘿,正好给我当小船。
于是,小老鼠把半个西瓜皮推进了小河里,然后自己跳进了西瓜皮里。西瓜皮带着小老鼠慢慢地向河中央漂去。(西瓜皮也可当小船。)
小老鼠玩得好高兴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转起圈来„„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小老鼠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啃起西瓜皮来,不一会儿,最上面的一圈被他啃光了。小鱼看见了,着急地说:“别啃呀!别啃呀!再啃下去就会掉进河里的!”可小老鼠就像没听见一样,理都不理小鱼,继续啃下去。不一会儿,西瓜皮被小老鼠啃得只有一个底了。小鱼急得大喊:“别啃了!别啃了!船要沉了!”可小老鼠还是理都不理小鱼。(西瓜皮还能填饱肚子呀!)
危险终于发生了,“咕咚——”小老鼠掉进了河里,他拼命地挣扎,可是身子却不听他的指挥,慢慢地沉下去。小鱼赶紧游过来,把小老鼠推向了岸边。(小老鼠可没想到:填饱了肚子,却遇上了危险!)
小老鼠爬上了岸,气喘吁吁地对小鱼说:“谢谢你„„救„„救了我„„” 点评:陶醉在划船的乐趣之中的小老鼠,竟然啃起了自己的小船,连小鱼的劝告也听不进去,真是饿到了极点!小作者的构思可真有趣!
一、阅读导引
1、这则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在文章末尾添一段自己悟出的道理。
二、方法索引
1、拟出主题,想象出完整的情节。
2、考虑动植物生存环境或习性特点,想象要逼真。
3、赋予动植物不同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的语言和内心活动。
4、安排动植物说话的同时让动植物为作者自己说话,表达出意图或得出道理。
三、训练站台
1、词句积累
步步高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喜洋洋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开开心心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试试,谁的句子写得最具体
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马可伤心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文诊断(按诊断改写文章)
一天,小鸭喊小鸡玩,却没有喊鸭弟弟。小鸭和小鸡玩得很开心。后来,鸭弟弟去找他们,结果发现了他们,就说:“你们怎么不喊我呀!”小鸡不小心碰了一下鸭弟弟,他们就打起来了,结果俩人都受伤了!
诊断结果:缺乏趣味。
药引处方:
(1)看看特点:小鸭走路摇摇摆摆,嘴巴扁扁的,游泳是高手,叫起来“嘎、嘎、嘎”„„
小鸡扑扇着小翅膀,飞一般地跑来跑去,尖尖的小嘴啄食虫子最厉害„„
(2)联系特点,构思故事:是小鸭帮小鸡采来了水面上的小花,还是它们互相学习对方的本领;是小鸡为小鸭捉草地上的小虫,还是它俩闹了矛盾,最终又和好„„
(3)考虑细节:它们的动作,神态,说了什么话„„
八、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写人
一、导言:我们知道,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离不开写人,因此要写好人,就必须写事„„
二、请同学们谈谈写人与写事文章的区别
三、老师帮助区别:
写人----以写人为主,文章反映的是人的性格特点,行为品质,精神面貌.写事----以叙事为主,文章着重叙事的过程
四、教师指导:
1、通过几件事写,一要注意选材,要求几件事都能反映人物某一两个方面的特点品质,或几件事的不同侧面反映人物的某一个特点。
2、注意文章的首尾可以直接了当地说出人物特点。
3、文章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作者的议论和观点。
4、抓住人物的神态、表情、外貌、语言、行为、内心活动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刻画。a、写好人物外貌,给人留下印象。外貌包括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打扮等。b、外貌应有特点,要让外貌显示身份,揭示性格,反映内心。c、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要容颜见色,神情见性,姿态见形。
5、层次间的联系,可以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
6、几件事应有一定顺序,应有主次,抓住重点,不平均
使用力量。
7、围绕独特的个性,必须有一件事详细写,写好事情中的主次人物。
五、习作:一个印象深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