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城道中、长相思教案
苏轼《新城道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及步骤: [作者及创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题西林壁》。
苏轼的诗,风格丰富多彩,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问题导引] 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提示:
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东风”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己,“我”要进山,东风马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了条件,使“我”心想事成。一方面是有隐曲委婉表达之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急切期盼天晴。所以对檐间没完没了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雨一停,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了。
2.试着描绘此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的意境。提示:
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
3.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
第二联写野外远景,运用比喻手法,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
第三联写农家近景,运用拟人手法,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野桃”向着朝阳笑脸迎人,“溪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
出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这两联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诗文导读] 本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
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难怪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自然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
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
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着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好不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基础达标] 解释下列字词。
东风:春风。积雨:连绵不断、下了很久的雨。
铜钲:古代一种铜制的乐器,形状像钟,打击发声。饷:用食物款待别人。填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在诗、词、散文创作三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谈谈本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画面。答案:
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
[句段剖析] 1.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整体来看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自然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抒发了乐观豁达的情怀。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里人生活,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尾联“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又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嬉闹春耕,一片繁忙景象。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姜夔《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品味词中引用前人的词句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扬州慢》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品味词中引用前人的词句的写作技巧及妙处; 【授 课 方 法】 品读、欣赏 【授 课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正如我前面所讲的,每一时代有其独特的文学样式。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北宋前期词坛以婉约词见长,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开启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展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婉约派词风。北宋后期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婉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婉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婉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不断接触到他们的作品,今天我们学习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
二、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一生未仕,飘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侯门,逢迎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能自度曲、工诗,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有《白石道人歌曲》。
三、解题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致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词人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三、新课讲授
(一)整体把握
1、范读全词,正音正字。
2、齐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义,重点点拨。①霁:此指雪止天晴。②渐:想,到。
③算:料想。
④豆蔻:特指十一二岁的女孩子。
(二)内容讲授:
1、指名朗读小序,其他人思考:小序交代了什麽内容,作者的目的是什麽?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三、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四、朗读课文
1、正音
更
聒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五、感知理解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六、赏析加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七、感悟课文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八、知识归纳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九、拓展练习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十、【思考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试以这首小令为例,简要说说它的自然真切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这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写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写塞外风雪载途、荒凉苦寒的景象,写野营露宿的难眠之夜,层层渲染征人凄恻缠绵的思乡之情,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可谓真切自然。板书设计
长
相
思
纳 兰性德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爱故园
爱祖国——重
第二篇:《新城道中(其一)》教案
《新城道中(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作者介绍: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苏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
二、诗歌背景: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在这次出巡途中见到的美景和在这次山行中感受到的乐趣。
三、整体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两个问题:
①结合注释标出诗歌中难于理解的字词。
②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翻译时注意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今译】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绵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四、师生合作探究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提问:“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提示: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东风”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己,“我”要进山,东风马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了条件,使“我”心想事成。一方面是有隐曲委婉表达之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急切期盼天晴。所以对檐间没完没了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雨一停,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了。
提问:首联在整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①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结构)②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内容)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提问:在诗歌的第二和第三联中任选一联,试分析其意境美。示例:①第二联描写远景,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绵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
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
③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 示例: ①第三联描写近景,野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
②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③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
提问: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示例:比喻,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拟人,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野桃”向着朝阳笑脸迎人,“溪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第二联写野外远景,第三联写农家近景。(意思相近即可)【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提问:尾联又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这样优美的山野风光,这样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诗人这个想法并不合乎那个时代的社会实际,但从中可以领会,他在这次山行中确实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
示例:西山人家煮葵烧笋嬉闹春耕,一片繁忙景象。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五诗歌小结
小结:本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难怪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自然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
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着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好不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补充《新城道中》【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第一联:悠悠山行中,停下来倾听溪流的声音,写出一片宁谧的景色.第二联:写出了作者的思考,其实是将自己比作“散材”“疲马”,政治生活已让他感到压抑.第三联:想象在野人的生活,远离尘世,必开一切杂乱事务.第四联:感慨人生行路难,渴望归田,过一种躬耕的生活.课外拓展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周密的《野步》与赵翼的《野步》各自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要求
1、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2、语言简练,重点突出 1.答案:
①这首诗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郊外图。
②诗人写了和煦的春风,麦陇的新稻,草丛中不停地叫着的小青蛙,无忧无虑飞舞的蝴蝶,遍地的花田草甸。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情态,“烂醉”形象地写出了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
③情景交融,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的心境。2.答案:
①这首诗为我们描摹出一幅感伤凄冷的秋日郊野图。
②作者刻画了一个在峭寒的秋风中换上木棉裘的老之将至的野步者的形象。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红”、“白”使动用法,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撩起人的种种愁绪。
③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因岁月无情、年华易逝而产生的无限怅惘、哀伤的情感。
第三篇:新城道中教案
Ⅰ、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单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背诵这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3、把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诗人畅达的胸怀。
2、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Ⅱ、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2、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Ⅲ、教学难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Ⅳ、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以苏轼的一些名句导入。
二、背景介绍: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三、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之,苏轼的诗今存 2700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朗读感知
1、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对照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3、有感情的品读。
五、师生合作探究
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提示: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东风”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己,“我”要进山,东风马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了条件,使“我”心想事成。一方面是有隐曲委婉表达之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急切期盼天晴。所以对檐间没完没了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雨一停,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了。
2、试着描绘此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的意境。
提示: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
3、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比喻,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拟人,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野桃”向着朝阳笑脸迎人,“溪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第二联写野外远景,第三联写农家近景。(意思相近即可)
4、尾联“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又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西山人家煮葵烧笋嬉闹春耕,一片繁忙景象。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小结:本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难怪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自然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
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着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好不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六:知识拓展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赏析: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第四篇:长相思教案
《长相思》教学设计 执教:章源中英文小学刘小燕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春风又绿”,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意恐匆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了解作者。
1、教师伴乐范读。
2、作者简介
3、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来,孩子。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3、注意“更”、“聒”的读音。(你怎么知道读geng?)
4、齐读这一句
5、指导朗读过渡:(如词题)
6、划分节奏
7、齐读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1)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1、默读,结合书中插图和注释,说说你读理解了什么?
2、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介绍词牌名、上下阙、叠词、互文 理解“更”、“此声”、上下阙的意思
(2)深入理解词的内容,想象画面(大家知道了词的意思,那老师出题考考你们)
1、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学生思考 汇报交流
师小结(板书:身在征途上)
2、纳兰性德的心(稍做停顿)心在哪儿?(教师板书:心系故园)
3、好,孩子们,作者身在征途,心里却想着故园,你感觉到了什么?
4、带着对家乡的思念,齐读这首词。(3)想象画面
1、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出示课件)
(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
2、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出示课件)
3、小结(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孩子,听得出,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4、齐读词
四、拓展
学习作者描写思念家乡的其它词: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茄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五、作业
课后收集纳兰性德的词,并试着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身 在 征 途
长 相 思 思念家乡
心 系 故 园
第五篇:长相思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缘景明情,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清代有一位满族词人,其词颇具李后主遗风,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王国维曾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一人”是谁呢?他就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大学士明珠之长子。纳兰性德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写词。其词主要抒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词风婉约清新,自然真切,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2.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词人随康熙出巡山海关。途中写下《长相思》。该词主要通过描述出巡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解题: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榆关:山海关的别称。2那畔:那边。指关外。3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4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5聒碎:搅碎。聒,嘈杂。——山长水远,我朝着山海关那边前行;夜深了,成千上万的军帐中依然亮着灯。——风刮雪飘,风雪声吵碎了我的思乡梦,故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四、重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四、上阕分析
字词背后的画面中你们看到将士们身在何处?(1)从哪知道的?读。(身向榆关那畔行)榆关就是——(山海关)(2)身还可能在何处?(高山,大河。)从哪知道的?读!(山一程,水一程)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啊?(崇山峭壁,飞流湍急、)
“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直写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路途的修远和行程的艰辛。“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其实就是说,躯体越来越远离了故乡,而心灵却越来越趋向京师,越来越拴紧了故园。“榆关”是指山海关,“那畔”即“那边”。
上片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作者的思乡的幽怨之情?
如果说到“灯”。帐营的灯火映照着作者的相思。但这个字还不够表达出幽怨。学生找到“身”,仅为身向,心理并不想,身不由己,心不情愿,一个身字既写出了前行的方向,也写出了对故园的依恋。故园渐行渐远。想象一下作者此时的神情,此时的步伐?
诗歌非常讲究相互关联,前后照应。我们体会作者此时的身不由己,此时的肝肠寸断,我们往前看“山一程,水一程”,你能从中读出什么?除了遥远艰辛,还能读出什么?身不由己,却还要一程山一程水,什么心情?(一程,一程:叠用两个“一程”,来形容“山水”,一段山路,一段水路,“行行复行行”,突出了路途的曲折修远和行程的艰险辛苦。不止有艰辛,还有无奈,愁苦,厌烦,度日如年)
(3)身还可能在何处?(帐篷)读。从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夜深千帐灯”一句,写的是夜晚宿营于旷野的情景:深青的天幕下,漆黑的旷野上,一座座营房,灯火熠熠,映照着永夜无眠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历了山山水水,劳累了一天,本应该是帐内每一个人熄灯早眠,可是每个帐下的人儿,无法入睡,仍然点燃着灯火,此时的这灯,照的不是光明,照的是帐内人儿的心情。
“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4)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我们读到这里,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而词人因为留恋家园,却是频频回首,步履蹒跚,望断白山黑水而不见故园影踪。遥远边塞,荒无人烟,狂风怒吼,暴雪纷飞!将士们跋山涉水,艰难前行!此时,你的脑海里一定浮现了一幅幅将士们塞外行军的画面!
现在,带上你看到的画面,带上你内心的感受,再来读一读上阙,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5)小结:将士们在高山、在大河、在帐篷里、在去山海关的路上,上片写行程之劳。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总而言之,他们——身在征途。(板书:身在征途)
五、下阕分析
“夜深千帐灯”这盏灯,还没有熄灭,为何? 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旅途的劳顿,生活的枯燥,都不能让作者马上入睡。你听“风一更”,你看“雪一更”,风雪交加,声音嘈杂,身寒意冷,外面吵得这样了,这是外表,“风一更,雪一更”是导致梦碎、心碎的直接原因。“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一更一更就是在绵亘时间,狂风暴雪扑打帐篷经久不息,睡不着的根本在哪里?“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这聒噪了一夜的风雨,这让作者数着分分秒秒的时间挨过一夜的风雨,彻底不能让作者入睡,更无从谈梦,让作者想在梦中与故乡一聚的愿望也变成了妄想。搅扰了梦回故园,故而梦碎心碎。因为作者正强烈的思念着故园,所以此时的风雪就显得极为不识时务,哪怕风雪没有这么大没有这么久,打扰了作者的思绪,作者都会认为是聒噪的。但同样地风雪放在故园,无需思念的故园,再大的风雪,也具有风花雪月的意味。
“聒”字,看看这个“聒”字的字形,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耳朵旁边有舌头说话,很吵,很嘈杂。)
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碎”字:因为聒噪的风雪声,让作者梦回故园的期望破碎,让作者的心也破碎,碎了梦,碎了心。
这心不在这儿,在哪里?“故园无此声”。心系故园。“故园无此声”是导致梦碎、心碎的根本原因。“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末一句“故园无此声”,使得浓烈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也引起人们对故园声音的好奇。是什么声音让作者深深牵挂,念念不忘?是妻儿的娇声软语?是故园柔风细雨的呢喃?还是门前山山水水的静默?一天劳顿的行军之后,依然使诗人在夜深之迹辗转反侧,难以入寐,一切大胆的猜测与想像都不为过。
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自由发挥: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可能是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在唧唧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一个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可能是晴朗的天气下,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汉子们正挑着一桶水回家做饭,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一个“无此声”,真是“于无声处胜有声”。这首词将写景、叙事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难道只有作者一个人思乡吗?
是的,还有千千万万个将士的思乡之情,所以这首词才会让人觉得壮美而浓烈,读来荡气回肠。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下阙。
故园无此声,句号,诗词结束了,但感觉是戛然而止,作者还有许多想说的话,都留下了那无声中。既说无,自然暗示着有,对于纳兰性德这样身份地位的人来说,故园有的东西太多了,温暖舒适的床,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你们觉得这些会是牵绊作者内心的东西吗?那么,你们认为属于故园,又最牵绊着作者内心的应该是什么?
河传(zhuan)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当年最值得回忆的只是 柳丝,花枝,蝴蝶,春光绚丽 《浣溪沙》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从这两首词,你觉得在纳兰性德的性情中,他最倾心的是怎样的生活?悠闲,自然
正如徐志摩对纳兰性德的评价: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时,最值钱的是阳光,最不值钱的是时间。我想在那个有着垂柳,花枝,蝴蝶充满阳光的庭院,那些相守相望,互为知己的寻常日子里,时光缓慢的流逝,而幸福满溢。
但是,话说回来,作为一个二十几岁,出身于官宦豪门,又受皇上重用的人,为什么没有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呢?
1、性格向往自由,侍卫,对于他来说如同身处网笼,他曾在一首律诗中把自己比作穿着金衣的黄莺鸟,栖息翠幕之中,但却羡慕着自由的飞翔。
2、与父亲有关,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为代表。纳兰明珠,可以说是八面玲珑,非常会钻营,最擅长讨好迎合皇帝。在坐到内阁大学士后,纳兰明珠更是挟功自傲,开始“擅政””。对于父亲的恶迹,纳兰明珠知道得非常清楚。但这位长子,这位“性至孝”的词人,除了失望,除了逃避,什么也不能做。那些雄心壮志早被污浊的官场撕得粉碎。
3、伴君如伴虎,皇上最忌讳身边的人太聪明,能猜透自己,而纳兰性德却偏偏是一个心思极度敏感之人,天天处于生命的煎熬中,没有片刻安宁。
所以,他选择了放系,放系人人羡慕的前程,逃避到闺阁红楼中,在最平淡的生活中寻求心得安宁。
这就是纳兰性德,一个对爱专一,对情执着,至情至性的翩翩公子;一个背弃名利,背弃污浊,至真至诚的真情才子。
小结: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中。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长相思。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山的阻隔,水的阻挡,那就是: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的乡愁是亲赴赶往山海关的行程,那就是: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性德的乡愁是夜景下塞外营帐中的灯火,那就是: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的乡愁是风雪交加的凄凉之音,那就是:风一更,雪一更。纳兰性德的乡愁是辗转反侧后的难眠心境,那就是: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笔下的乡愁是众多征夫对故园无此声的久久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