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7:2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小编推荐)》。

第一篇: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小编推荐)

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叶增编

关健词:教学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摘要:学习理论是教学过程得以展开的重要理论基础。学习心理学如何应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依据不同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分析教学在处理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时的不同方式。由此推出,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发生了重心的转移,由原先的主客对立、科学定向的思维方式转向关注此在在此的主体间性,关注师生的生命意义。

一般认为,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关注学生对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个性品质的发展。教学过程的展开依赖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因而学习理论成为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学人员关心的是,学习心理学如何应用于教学实施,即,教学怎样结合学习心理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和学习效率。然而,由于学习心理学家对学习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教学要么侧重外显行为的变化与知识的掌握,要么注重学生个性化意义的自主建构。所以困扰教学人员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对学习的解释。本文结合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对学习的不同解释,谈谈学习理论对教学的理解。

一、行为主义与教学

(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行为主义可以说是20世纪上半叶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强调行为的条件作用,通过改变环境使学习者的行为精确化。“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者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样,练习或操练成了学习的同义词。新行为主义者则把强化作为促进学习的主要杠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将学习等同于可观察业绩的形成或频率所发生的变化。如果其中某个行为得到了强化,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提高,不断强化的结果会形成在该情境中采用该行为的一种趋势,即形成了情境与反应的联系,有机体在该情境中会倾向于做出这种行为,这就是有机体的学习。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刺激呈现之后,能够表现出一个恰当的反应,学习就算是发生了,关键的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习动力来自于外部强化。人们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系,并使之得到强化与维持,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行为主义者对学习者和环境都很重视,个体只有在与环境进行刺激反应的过程中,学习才会发生,因此他们认为要给予学习者各种刺激或反馈。(二)对教学的启示

根据这类观点,教学的目标是要导致各种理想的刺激一反应的联结;教学目标应该用行为的方式来陈述,且越精确、越具体越好。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由于行为主义者坚信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因而主张把教学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按照逻辑程序排列,一步一步地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学习由教师控制和负责,学习程序是固定的,知识的获得是快捷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设计专家可以改编程序,加人适当的反馈信息,使每个学生都在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对教学对象的分析,行为主义者也重视学习者的准备状态,把它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刺激,主张对学习者作出评估以确定教学应该在哪一个地方开始。但是他们基本上无视学习者的意识对学习的作用。因此,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教学策略选择的关键是在于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的反馈。教学评价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强调具体、标准化的评价指标。

二、认知学派与教学(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

行为主义心理学因用动物硒实验结果来推断人类学习,把学习过程描述得过于简单、机械而招致不少批评。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习理论开始从行为模式转向依赖于认知科学的理论与模式。认知心理家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者相反,转向学习者内部思维过程的认识。他们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家试图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性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认知理论致力于将学生学习的过程概念化,想要弄清楚信息是如何接收、组织、贮存和提取的。知识获得被看成是一种心理活动,其中包括了学习者的内在编码和组织工作。学习结果的检验靠最终的外在的作业和考试。

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的结果取决于信息是否在记忆中用一种精心组织和意义的方式贮存起来。遗忘是因为干扰、丢失和缺乏线索等原因,难以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依据认知理论,迁移同信息如何贮存在记忆中直接有关,当学习者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运用知识,那么就发生了迁移。(二)对教学的启示

认知学派强调心理结构,通常被认为适宜于解释较为复杂的学习方式(推理、问题解决、信息加工)。但与行为主义比较起来,两种理论的实际教学目标还是相同的,即,用最有效的方式向学习者传递知识,使学习者获得一套与教育者所要求的形式或抽象的概念。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加涅提出了学习层级说,认为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教学要从基本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级向上,逐渐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在进行教学进程的设计时,首先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任务分析,逐级找到应该提前掌握的知识,而后分析学生既有的水平,确定合适的起点,设计出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案。在展开教学时,让学生从低级的基本的知技能出发,逐级向上爬,直到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殉选择突出信息的有效加工策略。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认知主义者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作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另外的关键要素还包括学习者注意、编码、转换、复诵、贮存和提取信息,学习者的信念、思想、态度、价值观等都会影响信息加工过程。教学评价主要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中体现为学习者是否能够回忆或再现知识系列,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情况。

三、建构主义与教学

(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个体认知图式的建构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学习的理解是基于对世界的客观性认识基础上的,知识的意义独立于个体学习者,认为学习的结果在于获得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行式或表征,从而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一般领域或具体领域的问题。许多当代认知理论家对这种客观主义假设提出了质疑,并用建构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学习过程。严格地说,建构主义并不是一种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那样具有明确界定的学习理论,只能算一种理论思潮,其本身流派甚多,各派之间相互存在差异。川因此在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点的归纳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里,主要把建构主义对学习的本质的理解进行归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个体认知图式的建构,这种建构是通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内化、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者重新审视了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反映论,同时对认知主义的客观经验主义不满。认为个体的知识即不是预成于内也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建构主义将学习看成依据经验来创造意义,在活动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时,建构学习就发生了。学习就是产生一个意义联系,知识的意义依赖于个体学习者,所有学习者获得的意义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强调个人独特的认知过程,建构不同的网状知识结构。学习动力来自于内部动机,学习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和负责,学习程度是灵活多样的,对知识意义的深刻理解需要反复多次完成,学习重在深层理解和问题解决,学习结果的检验靠自我评价,靠学习过程的表现,靠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赖于个体与环境的活动,两者之间的具体互动创造了知识,学习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二)对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目的只是为学习者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或内部情境,由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的的形成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任务有关。教学的目标无法从外部确定,只能根据真实任务促进学习者个体意义的建构,实现对信息的理解和精细加工。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非对现实的正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扬弃。教科书只是一种文本,在被学习者接受之前毫无意义。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判断文本的合理性,并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因而在确定教学内容上,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主张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情境。只有在现实世界的具体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较为有效。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分析教学对象方面,建构主义主张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注重对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分析,重视学习者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习者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者所倡导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帮助学习者积极地探究复杂的主题或环境,并且像某一个领域的专家那样来思考问题。知识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学习的情境以及学习者带人这一情境的经验有密切关系。所以,要鼓励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社会协商证明各种见解的合理性。不要事先规定要学习的内容,而是从多种来源获取信息。建构主义者采用的一些具体的策略包括:在真实的情境中确定任务,运用认知学徒方法(对学习者怎样达到专家水平业绩进行示范和辅导),交流多种观点(合作性学习以提出、分享不同的见解),社会协商(争辩、讨论和提供证据),运用真实的事例,反思,以及对建构过程提供可靠指导。

关于教学评价,建构主义主张过程性评价,强调对学习者成长过程的真实记录,注重对真实问题的解决。

从以上论述,我们似乎可以看出,由于对学习的理解不断深人,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发生了重心的转移。一直以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学生的发展都是教学的终极追求,然而由于人们对“人”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心理机制的探索的局限,教学的价值追求常有失偏颇,尤其是受到科学主义、技术理性的影响,教学常常表现为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对客观真理的追求,而对于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人的发展常常被忽视,甚至无视人的存在,把人等同于物,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的关怀。当我们把目光从科学知识转到人的个体意义建构时,我们发现,教学成为建立在“主体间性”之上的一种价值创造活动。教学不仅是对客观知识的学习,更在于教师、学生生命意义的展开。这意味着教学的重心转移,由原先的主客对立、科学定向的思维方式转向关注此在在此的主体间性,关注师生的生命意义。

第二篇: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

教育心理学作业

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并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理解和看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为了使大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先反省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观。

在学习和教学行为中,我们都隐含着一套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当我们教授科学知识时,会对学生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里,我们用“发现”而不是“发明”。

我们说“牛顿发现了什么定律”,言下之意,牛顿的理论就如同石油、煤矿、金矿、银矿一样隐藏在世界某处,在牛顿之前是客观存在着的,后来被牛顿找到而已。这意味着,我们在无形之中将牛顿的理论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为什么在教学中常常把知识当作无形的东西看待呢?那是由我们头脑中的一般认识论观念造成的。我们坚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面前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着的,不管我们在不在屋内,它都在这里。也就是说,这张桌子的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知识是什么?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能动”两个字漏掉了,换成了“直接、被动、简单”。知识于是就变成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简单而直接的反映。人脑就好像一部照相机或一面镜子,有关桌子的知识,不过是人脑中映射的桌子的底片、镜像而已。由于外在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的,有关桌子的底片或镜像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是确定的、绝对的。根据这一隐喻来看前面所举牛顿的例子,牛顿的理论是一个客观的、确定的、绝对的东西。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反映论。建构主义理论与这种机械的反映论是相对立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牛顿的理论并不是事先存在着的东西,而是由牛顿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而发明出来的假设和解释而已,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相对性、暂定性和实用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现象或问题,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到底哪个看法代表客观的东西?都不是。它们都不过是一种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而已。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生活实例。

某人肚子痛,上医院看病。如果他找的是西医大夫,会说这是胃炎,是因为胃里有病菌。治疗的方法是吃消炎药,杀菌、消炎,这样治疗肚子就不痛了。如果他找的是中医大夫,他会说这是肝脾不和,治疗的方式是吃草药,使肝脾调和,肚子就不痛了。

这里,肚子痛的现象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吗?不是的!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随着人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还可能想出更多的解释、假设和方法来。人类社会的公众知识如此,个体知识也是如此。公众知识在每个学习者头脑中的意义不是客观的,而是每个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认识活动而主观创造出来的,是每个学习者的一种主观经验、解释、假设。人脑不是电脑,同样一段程序在不同电脑中运行的结果可能是一致的,但同样一段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公众知识在不同个体的头脑中意义却是不一样的。总之,无论社会公众知识,还是个体知识,都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这种知识观对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是相互关联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东西,那么,学习就不是被动地接受东西,而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

如果按照以往的知识观,知识是无形的、客观的东西,那么,学习就很自然是接受东西。因为知识既然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绝对的、确定的,学生就只能接受这些绝对正确的东西了。因此,学生的任务是往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信息、印入信息,学生在学校的工作就是将课本知识“拿过来、装进去、存起来、提出来”。具体来说,学生先是感知、理解信息,再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然后在课堂练习或者考试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学生不管怎么想,最后都要同课本上说的一样,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客观的、绝对的、确定的,因而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知识观、学习观对学生的创造性是十分有害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个体学习者也生活在世界上,也有着自己的实践活动,对生活实践中所体验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也在作出自己的解释、假设。幼儿园的儿童也对于“月亮为什么会走”的问题,自己作出这样的解释:“因为我走。”即使成人直接教给儿童知识,知识在儿童头脑中的意义也不是现成的,而是建构起来的。这经历了一个生发、形成的创造性认知过程,而非简简单单地接受、印入现成的东西。为了使大家切身体验一下知识的建构过程,请大家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卖雪糕的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 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拿钱准备买雪糕。如果学习只是复制、印入信息,那我们充其量只接受到“猛地冲进屋内”那里。“省略号”所代表的意义是从哪儿来的,来自这段文字吗?不是,而是来自我们的解释和推测。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中的“卖雪糕的车”换成“希望工程捐款车”,变成下面这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希望工程”捐款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这次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呢?拿钱准备捐款。倘若我们从不知道“希望工程”是什么,也不知道“捐款”是什么,你能想到他进屋拿钱准备捐款吗?恐怕我们可能还以为这是一辆什么稀奇古怪的车,小孩是由于恐慌而躲进屋里呢。这说明,学习不只是印入信息,而是调动、综合、重组甚至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不是现成的,而是学习者经过建构活动而生成的。

如果说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自己的解释,生成了自己的含义,那么,这一个过程必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自主的。学习者一旦遇到什么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感到好奇和困惑,而且有化解好奇、消除困惑的需要,那他就自然而然地充分激活、联想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高层次思维,来尝试作出各种解释,生成自己的理解。

在实际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性、主动性还体现在自主选择性上。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主动选择、寻找信息,然后加以解释。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也是积极的学习者,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刺激。他们所走进的世界不是一个“乱哄哄的地方”,一个任何刺激都同等重要的场所。他们的头脑优先接受特定的信息:语言、数概念、自然界的特征以及物体的运动等。

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不仅是主动选择信息,而且是自主决定其意义,“自主”是建构性学习的本质属性。

3、建构主义教学观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果按照以往的观念,知识是东西,学习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顺理成章地是传递东西。按照这样的教学观,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递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教师的工作就是先把书本上客观存在的、绝对正确的、确定无疑的东西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然后高法呈现、讲解、演示出来,一点一点地拷贝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头脑中所接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书本上的东西一模一样,正如教师将后中的茶杯传递给学生一样——茶杯在教师手中是什么样的,在学生手中也应当是绝对相同的。通过练习、考试等活动,让学生做一些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等,教师就能知道,学生头脑中所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东西是不是一致的。教师在课堂上所关注的是:我怎么呈现、讲解、演示,一旦把信息讲出来了,我就大功告成了,就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自然获得了与我头脑中一样的含义。因此不再关注: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是如何解释的,又生成了什么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教学不是传递东西或者产品。要说教师在传递的话,教师充其量只是传递了语言文字符号信息,至于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意思,最终还是由学习者决定的、建构的。这好像收发电报一样,发送方邮局不能直接将汉字发送给对方,必须先根据已有的编码规则,将汉字转换成拼音字母,再转换成源代码。接受方邮局接到电报源代码后,也不能直接获得汉字,而是必须利用已有的解码规则,将源代码转译成拼音字母,然后再转换成汉字。接受方没有接受现成的“意义”,而是对接受到的代码信息进行了“建构”过程,“解释”了这些信息,生成了“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讲者无法将自己的语义直接传递给听者,只能依靠语言文字符号信息来传递。讲者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语义转换成信息,“发送”给听者。听者接受这些信息后,则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义。

但是,人际交流与电报交流存在明显差别。在电报中,两方邮局所用的代码转换(编码和解码)规则是一致的,故而能够成功获得一致的汉字。但在人际交流中,讲者和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即代码解码规则不同),对同样信息的转译的结果将是不完全一致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对知识的情感就更不能传递了。教师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子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行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刺激的特定反应。S-O-R 人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继承,不仅仅限于行为的习得。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

2、行为主义教学观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设计原则

程序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小步子原则或循序渐进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

其次,呈现明显的反应。斯金纳认为,学生的反应能为他人所观察到,正确的反应,需要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则需要改正。

再次,及时强化。当学生作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及时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反馈就是一种增强物,如果答案是错误的,反馈就是一种更正的方法。

最后,自定步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进行程序学习。

3、行为主义知识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为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刺激是这个过程的输入部分,而反应是输出部分,似乎囊括了行为主义。其实不然认知主义心理学家重点研究人脑内部操作的机制。对行为主义的强化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主义认为,促使行为习得的强化物只有通过认知被行为主体确定为“奖励”时,强化物才会起到强化作用,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物本身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认知才是关键。心理加工模型即信息加工模型分为: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由于认知主义重视对大脑内部的研究,在研究学习机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关注情感、态度、情绪、动机和自我控制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而不像行为主义那样,只看到行为以及对行为做表层解释。信息加工模型隐含着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学习仍然是信息复制的过程。

2、认知主义教学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3、认知主义知识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篇:浅谈建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发或运用

浅谈建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发或运用

在讨论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给教学带来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学习?我们知道,学习是由学生的学以及老师的教共同组成的,那么,学习的实质又是什么?综合心理学家对学习的理解,我们将学习定义为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练习或是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毫无疑问,学习的对象并不仅仅指的是人,大多数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的首选对象就是动物,如苛勒的黑猩猩“顿悟”实验就是通过对黑猩猩的观察研究从而得出了“完形”理论。其次,只有相对较为持久的变化才能被称之学习,学习并不仅仅是你学了而是你有没有学进去,有没有产生内在的实质性的变化。

首先要搞清楚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学习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而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个新的认知主义,是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学习理论中的一种体现。建构主义融合了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学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以及奥尔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因此,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的知识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事物本身决定的,人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因此,从构建主义角度,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构建和社会互动的过程。

在了解概念的情况下就可以来讨论这两种学习理论给教学带来的作用了。

在行为主义中,在大部分情况下知识被认为是不变的,而这些知识则源于教师所提供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但实际上,知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发现和修整的;而在认知和建构主义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这就让学生在过程中有了具体的学习迁移和利用,避免了理解知识只在表面的的情况。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中往往教学目标高于一切,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适合自己教学方式,这就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在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尤其是建构主义中学生才是知识的主体,学生因此在发展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有了更大的主导权。以上的这些不同之处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也不能否认老师的外在影响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尽可能地增加学生正常或适当的行为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真实复杂的问题,激励学生思考,寻找问题的多种解决观点。同时,教师必须能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各种挑战的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养成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能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和独立解决问题者。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清楚地认识教学目标,理解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则需要积极配合学习,要能善于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的创新者和创造者,使学生真正的能学习运用知识。

第四篇: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武术教学 教学设计

论文摘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设计角度,探讨其对武术教学的影响,并把它与武术教学结合,尝试现代教学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具体指导.

0 前言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探求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之

一、建构主义理论自九十年代传人我国,人们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不断实践与反思,现在这种理论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是众多教学中的一种,其教学特点是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主要的教学形式为主,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借鉴新型学习理论,挖掘、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是体育与社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设计出发,并把它与武术教学结合,探讨其对武术教学的影响,尝试现代教学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具体指导.对传统武术教学的审视

传统体育教学以客观主义思想为指导,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变革,以运动训练学为特征的学校体育教学逐步向以教育训练学为特征的学校体育教学方向发展,现代科学理论已成为体育教学理论的基础,武术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知识技能传授为特征,学生模仿作为主要学习手段;和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同时,通过合理地简化与改造教材等手段,控制与调整学习过程.这两种教学理论一直主导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也是武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征.前者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正确的方法和答案告诉学生,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的表现进行评价;后者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的学习理论、能够较为准确的解释学生学习的内在结构和过程.这两种教学理论都忽视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其它因素,如动机、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冈素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等,使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与社会真实情景相分离.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飞速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教学实践中,也使武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受到冲击和变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设计

2.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观点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人类的认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传统的教学活动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教学再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的结构,主动构建新知识过程.

2.2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首创精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新的评价方法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几大要素,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过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丰富而真实的学习坏境,给学生呈现真实可信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主动探索并发展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一些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并以此做为评价的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影响

从传统的武术教学思想和模式来看,其优点是便于统一教学和教学组织的管理以及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标准都已发生根本的变化.其缺点日渐显现:传统的武术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教师指令性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尝试的机会.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把学生当做统一规格的产品,每节课都要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课中围绕教学目标传授知识,学习方式完全由教师决定.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学生虽然也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动作知识,发展了分析性思维,但很少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学生在实际情景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使原有知识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武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渗透其中的是素质培养和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一个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自主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掌握要点和规律之后,主动去形成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3.2武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最重要的教材之一.现在低层面的单纯的武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现代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充分挖掘武术运动对人的教育与发展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并把这种文化价值和意义深入到人的精神层面,对人的身心、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人终身受益.

3.3武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主要是知识信息的流动,通过追求其流动的速度、质量和互动的良好状态,达到教学过程优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立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合作关系.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知识的来源之一,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的学习促进者,体现了师生之间以平等为基础,以关爱为纽带的情感交融,对学习活动有很好的强化作用.

3.4学习情境,是指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和环境是武术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现代教学理论重视良好学习情境的形成.集体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的凝聚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构成了武术教学活动的微观社会环境.武术运动是集体和个人高度统一的项目,有别于其它的竞技运动,对学习情境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应主动构建学习的情境因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合作学习模式正是优化学习情境的有效途径.武术运动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实践性、表演性和传统性,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其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3.5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互动式学习模式要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思想相互磨擦,碰撞和交融,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学习手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武术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辟了学习理论的新领域,丰富了教学理论,是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有助于实现武术教学中的知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4.1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在练中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当新的情境与旧的结构相似时,在旧的情境中所学到的知识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把知识镶嵌在有意义的情境之中.例如:教师以“讲解员”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观看武术教学片,或者介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故事、传说以及相关拳种的历史典故,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会起到特别的效果.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在“练中学”.武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武术运动的基本要素,学生在“练中学”,了解武术套路、动作技术和武术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知道结果,还亲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武术运动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知识,学生在亲历过程中进行知识建构,将来通过有关过程的回忆,使知识再现.例如,学生在学习武术技击动作及其攻防含意,多年后当他看到一场比赛或者表演时就会联想到当时的学习情境和有关知识.

武术教学应加强直观教学,实践探究活动等开展在“练中学”.武术直观教学除讲解示范外,包括运用人体模型、板图、投影片、图片、武术教学片、电子计算机等进行教学.直观教学不再仅仅由教师来操作,而是由学生参与完成甚至独立完成.运用直观方法学习不是验证知识而是发现知识,并建立起与此相应的知识和经验.

武术教学还要走出课堂到生活环境中去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包括实地观看比赛,参编各种武术团体操活动,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术进行各种实践和指导,参与武术知识、武术文化背景的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学生在“练中学”,不再是死记硬背技术动作和套路,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建构,来获得真实有用的武术知识,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发展.

4.2拓宽学习背景,运用实例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应尽可能接近实际背景,脱离背景的知识是不真实的,没有意义的.武术运动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发生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日本的空手道就是从我国五祖拳演变而来的),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武术活动,学生在这种生活环境和各种媒介中积累了大量的武术知识背景,广泛运用乡土武术资料就是武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武术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环境,武术知识经验等武术知识背景去进行武术知识建构,去理解武术概念所包涵的内容,去建构自己所能理解的武术概念,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当然,学生自己生成的经验和背景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范例,以范例作为学习背景,实施实例教学.“案例教学”义被称为“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运用实例教学,学生在初始状态已有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产生认知不平衡,通过对案例的综合分析、修改或重建新的图式以达到新的平衡来提高认知水平.同时,学生对同一实例有不同的认知而引起争论,能发展创造性思维.将实例纳入自己的经验体系中,能发展实用性思维.武术运动的改革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实例和事实材料,这给我们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当前媒介举办的各种太极拳、五祖拳实战擂台赛就是很好的实例.在使用实例时,要注重实效性、启发性、针对性和代表性.

4.3在武术教学实践中鼓励合作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建构主义者倡导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来更正学生个体学习中所产生的错误.学习中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只有当错误发生了,而且经讨论并被及时纠正了,学习小组的讨论才富有意义.研究表明,人若想将自己的体验与意义的内容传递给他人,他首先要对这一内容进行概括归类,而这个过程正是思维的产物.武术教学中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以每组4—6人为宜.在课堂上,学习小组成员可以讨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问题,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分析体验太极拳与长拳的不同特性、技击运作与套路技术动作的区别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学生之间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就能发展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解释,从而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

4.4用建构主义的评价体系丰富武术教学的评价内涵,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武术教学传统的评价方式,建立在静态的对套路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结果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有其合理性,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对富有意义的解释进行构建,学习过程是审视知识建构的一面镜子,所以,建构主义教学评价是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者的进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武术基础不同、起点不同、智力因素差异等,其学习结果肯定不同,因此我们不能静态地看待结果,应注重对每个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只要有进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就值得肯定.只有用建构主义的评价体系丰富武术教学的评价内涵,才能建构客观地、全面地、公正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使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更加有效和优化.结论

现代教学理论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正在显现,并日益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武术这一特定教学科目在教学原则、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上,都已受到现代教学理论的影响.因此,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和探讨武术教学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武术教学改革,既要对传统武术教学进行扬弃,又要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更新教学观念,既要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又要构建于建构主义的武术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由此可见,如何运用建构主义指导武术教学改革,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第五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讲座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万家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共为三大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探究、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头脑中去主动建构所学知识。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学习也赋予了新的意义。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提出了新的理解,即知识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等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理解和假设。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来源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其实现的具体机制是通过物质工具,如刀斧、计算机等,以及精神工具,如各种符号、词和语言等实现的。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对同样的事件有不同的认知。高级心理机能不同于低级心理机能的特点

(1)它们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2)它们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机能由于有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3)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4)它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5)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2、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

维果斯基特别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另外,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在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所谓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的说法,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二)认知信息加工论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奈瑟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一个最重要的术语是“建构(construction)”,即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它包括两个过程: 首先是基本过程,它是在受到外部事件或内部经验刺激时马上发生的。这个阶段只是粗略地转换信息,以便根据贮存信息形成想法,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自动发生的。

其次是二级过程,它涉及有意识的控制,是比较精致地转换和建构观念和映象。相比之下,这一过程受贮存信息、个体的意图和期望的影响程度较大些。认知信息加工学说认为,思维有一种执行控制的机制,就像计算机程序中有一种执行程序一样;认知建构过程中的二级过程的认知运演是习得的,尽管它们部分地受遗传的影响。其中记忆的内容,以及转换和重建内容的策略,也是习得的;同时可以通过对视知觉的类推,来描述和解释记忆和遗忘的过程。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具有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

(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2、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皮亚杰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发展涉及到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方面。(1)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现实的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是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图式包括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动作图式

动作图式是一种程序化的行为模式,儿童用它对物体或经验进行表征或做出反应。这种图式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大多在生命的头两年出现。符号图式

2岁时,儿童已能够在头脑中表征经验,并使用这些心理符号或符号图式实现自己的目的。

运算图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7岁以后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运用运算图式。认知运算是一个人为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所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例如,一个8岁儿童把一块橡皮泥由球形压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他头脑中保留了这个变形过程,所以他知道,如果再把这块橡皮泥团在一起,会变成相同的一个球,换句话说,7岁后的儿童有了守恒的概念。图式有先天遗传图式和后天习得图式

个体元认知源自遗传图式。新生儿出生时就能允吸母乳,这种条件反射式动作属先天图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获得成人经验以及接受书本知识所获得生活技能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属后天习得图式。皮亚杰所说的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儿童后天习得图式。(2)同化、顺化和平衡

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①同化。指学习的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②顺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个体就是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协调。③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在不断顺应环境的基础上,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四)布鲁纳的教育理论 布鲁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1、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认为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适于迁移;能够缩小知识间的初、高级水平层次的间隙。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为实现上述目标,他特别强调教育过程中直觉思维(区别于分析思维)的价值。直觉思维以熟悉所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直觉思维的训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

2、学习的激励制度

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

(一)图式理论与教学

教学的过程是老师利用图式引导儿童同化顺应,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既然儿童的知识建构过程是通过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实现,那么,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的图式充分了解之上。由于儿童出生的家庭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种族类型各有不同,他们所遗传图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所面对的儿童遗传图式情况,充分利用儿童先天图式,引导儿童顺应与同化,习得后天学习知识的共同图式,实现与环境的平衡。为此,老师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和种族类型,以便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应用儿童的认知图式引导儿童建构知识。我个人认

为,在教学过程中适度使用方言是帮助儿童利用自身图式建构知识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在原生态地区的学校中,这一点应该更重要。当然,我们还应该向学生说明白放眼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

1、图式问题:“鱼牛”的故事

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一头牛,不禁仔细地观察了好久。回到池塘里,好朋友小鱼儿问:你在外面看到什么好玩的吗?青蛙想起了那头牛,就详细地描绘了一番。小鱼儿认真地听了之后说知道了,并在纸上画了起来。画好了,青蛙一看吓一跳,哪里是牛,分明是小鱼儿自己,只是头上长了角,肚子上长了腿而已。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恰恰这则故事,也真实地反映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所存在的一种“病症”:文本信息,经过学生的重建、组合,“山已不是那座山,水已不是那条水”。“误读”“误解”,让学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君不见,每次考试完,许多学生都在对着“阅读理解”摇头叹息。

这则寓言故事也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学生接受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进行“零部件”组合,而是在自己原有背景知识、经验体悟的基础之上,对新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而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在背景知识、个性经验积累等不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自己建构出来的“鱼牛”“蛇牛”等等。

2、图式应用(1)主题归类

为了引导小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建立自己的理解图式。可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归类。如: 英雄事迹单元:《虎门销烟》、《大江保卫战》、《飞渡沪定桥》等; 名人轶事单元:《诺贝尔》、《少年王勃》、《孙中山破陋习》等; 自然景观单元:《九寨沟》、《黄果树瀑布》、《庐山的云雾》等; 风土人情单元:《小镇的早晨》、《田园诗情》、《槐乡五月》等; 科普知识单元:《天火之谜》、《海底世界》、《克隆之谜》等; 益智启迪单元:《曹冲称象》、《两小儿辩日》、《学弈》等等。

学习同类课文的时候,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主题性讨论,引导学生课后开展针对性课外阅读,收集有关文化背景材料,积累素材,丰富历史、地理、人文、生活、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知识,间接增加生活体验,有效促进学生内容图式的建构与发展。

(2)构建意象

小学生普遍感到文言文难学,就是学生认知结构中不具备阅读文言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图式。诗歌类意境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有学者把进入诗歌的意象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诗歌理解的图式。①送别类意象:

柳、杨柳、折柳一一离别惜远 长亭、霸陵、南浦一一送别 故人、孤帆一一离愁别恨 芳草—有离恨之意

大雁、青鸟一一传书信使、离人思绪 双鲤—书信 ②抒怀类意象:

梅花、菊花一一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 竹、松、柏一一象征坚韧、孤直

蝉一一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 芭蕉、梧桐一一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喜鹊一喜讯、喜悦

日暮、夕阳、秋天、流水 生命短暂,对死亡的忧虑、伤感 ③羁旅行役类意象: 猿啼---悲伤

杜鹃(子规)----哀怨、悲苦、乡愁乡思 秋、水一一离愁、悲愁

白云、明月一一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④边塞战争类意象:

羌笛、胡茄一一少数民族乐器,声音凄切 阳关、玉门关一一出塞、别离 柳营一一军营

大漠、孤烟一一边塞之地 蟋蟀一一怀念征人

哀鸿一一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 吴钩一一宝刀利剑 ⑤爱情类意象:

红豆—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红叶—传情之物

琴瑟—夫妇感情和谐,兄弟朋友情谊

(3)情境渲染

语言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抽象晦涩的符号和概念,不易为小学生所理解,创设典型情境,将之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相结合,有助于小学生建构相应的图式,并在情境再现时能成功将之激活。传统拼音教学枯燥乏味,刚入学的儿童学起来很困难,是教学的一大难点。苏教版国标本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在汉语拼音学习中配以蕴含着人文因素的情境图和语境歌,让每个字母都非常巧妙地出现在可视可感的情境之中,易于在刚入学儿童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拼音字母图式。如学习声母“b,p,m和f“时,配合“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的情境图,诵读押韵合辙、琅琅上口的语境歌,既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变枯燥为趣味,又使所学的四个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建立拼音图式,有效地突破了难点,便教利学。同样,语文阅读中经常接触一

些诸如“理想”、“大义凛然”和“舍生取义”等概念模糊的词语,若进行空洞抽象地讲教,学生难以建立这些词语的正确图式,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若借助特定情境(观看影片、参观烈士陵园),通过具体事例教学,往往事半功倍,学生不仅能领悟这些词语传达的意思,而且能在相应的场景中准确应用。

(二)支架式理论与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学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搭支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1、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解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的遗传图式和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

2、支架式教学由以下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案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76一79第三单元第二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选择条件,运用公式进行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平面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搭脚手架

围绕《三角形的面积》这个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如下问题:①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②两者之间有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③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有公式吗? 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产生的?

2、进入情境

脚手架搭成以后,教师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 每个小方格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沿对角线截去一半后,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评析:“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好奇是探究的起点,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课堂一开始,教师让学生动手分别用不同的三角形做“拼图游戏”,实际上是教师创设了一个“背景支架”,加上多媒体动画,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3、独立探索

进入问题情境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恰当地设计了三个直观支架:

支架(1)让学生动手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可能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支架(2)用两个全等的锐角三角形,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平行四边形。支架(3)用两个全等的钝角三角形旋转、平移,拼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三角形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评析:接着,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游戏的直观刺激,而是适时抛出一个问题 “三角形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立即引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引发了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更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

4、协作学习

独立探索结束时,教师组织小组协商,讨论;师生共同得到:

(l)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以下的关系: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相等;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系的先决条件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三角形面积=底x高+2 【评析:三个支架的搭建,使学生顺利地跨越了“最近发展区”,从“实际发展水平”(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原认知)进入到了“潜在发展水平”(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新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3个支架的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概括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完成了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由于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记忆的持久性就可想而知.通过协作学习,在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抽象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5、效果评价

教师给出以下的几个问题:

①判断:下面三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5÷2=6(平方厘米)”,对吗?为什么?

在下面的三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吗?

②讨论出结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③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产生的?除了这些推导方法,还有其它的推导方法吗? ④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用其它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评析:以练拓思,挖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鼓励一题多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不断的搭建脚手架,不断的创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平迈进,不停顿的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学生完成了认知阶段之后,就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

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为

3、支架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1)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角色

(2)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4、如何理解教学支架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其他教学策略介绍

1、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又称情境性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抛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锚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环节是:①创设情景;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教学案例:《大自然的语言》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播放“大自然春夏秋冬的演变”一类的影视片,提出与“大自然的语言”联系紧密的问题:你认为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你能说出几句大自然的语言吗?从而创设问题情境。

确定问题。问题情境创设后,引出课题,用多媒体将本堂课要解决的有关问题打在屏幕上: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文章说明的条理性是怎样的?作为学生学习的“锚”。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确定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一些同学观看“气候与农业”的科学片;另一些同学研读课文或通过Internet网查阅相关资料,尝试解决问题。

协作学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在讨论第三部分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什么条理说明时,有的说是时间顺序,有的说是按空间顺序。这时,教师就可以讲解该处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同样的方式,学生便能理解第四部分先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接着说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然后引出物候学的概念,由现象联系到概念,这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条理,进而理解全文四个部分说明的条理性。效果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从而帮助

学生矫正学习偏差,树立学习信心,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强化练习中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2、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又称随机通达教学(Randon Access Instruction)。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样便于学习者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随机进入教学的环节是: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时机进入学习;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小组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如《愚公移山》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呈现基本情境。教师可以在开始时播放MTV《愚公移山》和深圳初建时移山填海的纪录片,向学生呈现与本堂课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随时机进入学习。在基本情境呈现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引入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分析愚公为什么要挖山?他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智叟的讥讽愚公如何回答?山最终被移掉了吗?这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之后,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课文内容,提高创新能力。可给出参考题目如“运石途中”、“智叟被抢白之后”、“山神告状”、“移山之后”让学生创编故事片断;也可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假如我是当代愚公”、“假如我是当代智叟”;还可以用多媒体把当代愚公村的生活剪影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谈谈受到的启示。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既在“元认知级”中进行,又注意建立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小组协作学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围绕思维发展训练呈现出的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看法与其他学生及老师的观点、看法都受到社会协商环境中的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由此,对《愚公移山》的学习目标基本达到。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训练和协作学习中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教学的启发

启发(1)教学支架是对学生适时、适当、适量的支持和帮助。学生能做的自己做,不会了让老师教。

启发(2)知识不是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和必要的学习资料和网络,通过协作、讨论和意义构建而获得的。

启发(3)教学情境中学生是主角。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启发(4)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激励,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启发(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关于教师,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1、优点

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改应该提倡的。

2、缺点

(1)主张已发现法、探究法代替讲授法,忽视讲授的价值,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播。应该说老师讲授是最准确、最经济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学生听课时的心理活动仍然是主动的,讲授法不等于“填鸭式”、“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

(2)教学时间可能延长。如果处处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建构,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3)只适合小班额教学活动,不适合大班额、大规模教学。

无论教学如可改革,老师都要守住根本: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重在得法

希望教师们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及风格,成为一代名师!

参考资料:

《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

浙江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

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史》车文博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