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思想性(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7: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红楼梦》的思想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红楼梦》的思想性》。

第一篇:论《红楼梦》的思想性

论《红楼梦》的思想性

这里要谈的,是曹雪芹《红楼梦》的思想性;也就是要排除开现在存世流传的通行本后四十回所写结局,只论前八十回的“曹雪芹原本”,以及脂砚斋批语透漏的、前八十回中“草蛇灰线”提了开头、而现在已经“迷失”的后几十回所写结局。本文只谈其思想性,是由于:曹雪芹《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它总体的艺术性构成,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俞平伯、周汝昌、蔡义江、梁归智等专家、学者已经撰文剖析评论,鞭辟入里,我佩服得很,不敢,也“毋庸置喙”。而对于曹雪芹《红楼梦》的思想性,一些学者的评价,我却认为过于拔高;“知人论世”,我有些话,忍不住一定要说。

曹雪芹《红楼梦》的哲学指导思想,我认为仍然属于儒家,是儒家王守仁“心学”传人李贽一派,但还没有李贽那么激进。《红楼梦》主角贾宝玉,“毁僧谤道”,却仍然推崇“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贾宝玉推崇儒家经典《四书》中《大学》“明明德”,烧掉其它书而保留了《四书》,显然是认为值得继续学习;女主角林黛玉,其父亲为她延师教读,读的也是《四书》。如果认为儒家王守仁和李贽学派仍然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思想分支,那么,似乎不应该把曹雪芹抬到“封建叛逆”的高度?

曹雪芹《红楼梦》“大旨谈情”,我认为其哲学根源也来自王守仁和李贽:王守仁说“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著。”(《传习录》);李贽《童心说》,推崇“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林黛玉“情情”,贾宝玉“情不情”,在曹雪芹心目中,应该都是自然流行的“良知”,都是没有受到现世污染的“童心”。

当然,曹雪芹“大旨谈情”,也受到了汤显祖、冯梦龙、金圣叹等文学家的巨大影响。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大胆追求爱情的“有情人”,并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推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冯梦龙编纂出版《情史》,汇聚古今男女情感、情欲事迹,在序言中说自己“余少负情痴”,扬言“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金圣叹批点小说《水浒传》、戏曲《西厢记》,提升它们的地位和《庄子》、《史记》并列,推崇表现男女爱情的《西厢记》是“天地妙文”。

谈情,钟情,往更远追溯,有儒家说《诗经》的“发乎情,止乎礼义”,有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对曹雪芹更重要的,我以为是魏晋时期阮籍、王戎等人的作为。张宜泉诗序记曹雪芹“字梦阮”,敦诚赠诗说曹雪芹“步兵白眼向人斜”,把他比作阮籍;这些,我在《爱红臆谈》的相关文章中已经引述。《世说新语·伤逝》记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曹雪芹对这个典故应该很熟悉。他后来四十多岁就英年早逝,我认为是两个主要原因促成:一是他创作的《红楼梦》要“进呈御览”,被强迫修改,他悲愤莫名却又无可奈何;第二就是他唯一的“幼子”因病殇逝,他“悲不自胜”!

没有宝黛式爱情作基础,纵使结合为家庭,在曹雪芹笔下,也多变成“怨偶”;如贾琏和王熙凤、迎春和孙绍祖、薛蟠和夏金桂,等等。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在婚姻家庭方面,曹雪芹仍然是秉承的中国封建传统观念,即男子可以一妻数妾。宝玉的父亲贾政、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在曹雪芹的心目中,我以为,都还属于“正面人物”;而他们全都有妻还有妾。宝玉心中除了要娶黛玉为妻外,已经当面委婉应许袭人、紫鹃做小老婆;即使不说麝月吧,晴雯若不早逝,想要做宝玉妾侍的愿望,在曹雪芹笔下,宝玉应该也是愿意满足她的。

周汝昌先生提出:贾宝玉的爱情对象,其实是史湘云。这个问题牵扯面广,要另作别论,这里不谈。

曹雪芹《红楼梦》的政治观点,我以为,仍然停留在中国式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民主”这样的西方传统,还才由卢梭重新阐发,传播到北美殖民地;这种现代玩意儿,那时还没有传来中国,曹雪芹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呢。他贬斥“国贼禄鬼”,只是反对那些专为自己谋私利的官吏;和王守仁、李贽一样,他并不反对皇帝。他让主人公贾宝玉歌颂“那朝廷是受命于天”,还说要“作践”匈奴“犬戎”,发扬武勇,“为君父生色”。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已经著文立论,反对封建专制;对比起来,曹雪芹《红楼梦》在这个方面不能说是先进的。

曹雪芹《红楼梦》,是揭露了中国式封建社会的种种腐朽没落,把后代历史学家都称赞的“康、雍、乾盛世”贬为“末世”;但是,当时已经具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应该有其思想政治要求,曹雪芹却没有表现它们,没有为封建“末世”指示任何出路。

当然,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立场,苛求于古人。曹雪芹虽然“无材可去补苍天”,甚至到后来他还很可能脱离了“包衣旗籍”;但是,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诸方面,他和清朝满族统治者,仍然有着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曹雪芹《红楼梦》的思想性,决不能忽视这一点,而把他看得、评价得好像一个“革命者”。

曹雪芹在他的巨著中,形象地描述,多方面探讨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各种各样的努力,想要生活得更好;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样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腐朽衰败,必然灭亡。曹雪芹《红楼梦》如此思想性,已经够了不起了。

根据张爱玲先生《红楼梦魇》的研究,曹雪芹《红楼梦》的早期稿本,所写的贾宝玉,是一个“性格的悲剧”。贾宝玉富于同情心与想象力,思慕太多,以致人我不分,念念不忘;没有能够专心读书,科举出仕,家庭败落以后就只能成为无业游民。“性格决定命运”,贾宝玉的悲剧性格,导致他必然只有悲剧命运。

而现在存世的脂评本《红楼梦》,主要是曹雪芹后期修改创作的稿本;这其中的悲剧,已经是社会性悲剧,“历史必然性的悲剧”。

贾宝玉林黛玉,徒有美好的人生理想,不见容于当时那腐朽社会。贾宝玉的爱情理想超前高级,然而,在那个家庭那个社会却不能实现。

贾宝玉即使按他封建家长所愿,与薛宝钗成婚,努力读书应试、步入仕宦,又能如何?书中就写有贾政,出外做官,方正清廉,却被机巧者看作迂腐,终于被蒙骗,不能当好官。

反面,贾雨村奸巧狠恶,巴结权贵往上爬,为贾赦夺人古扇,竟生生地制造出冤狱。但是,按照脂批提示,最后结局,不也“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没有好下场吗!

也就是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封建社会、封建家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鼎盛过后,就必然衰败,任你怎么“补天”补地,也改变不了悲剧的命运。

《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就让跛足道人唱“好了歌”,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预示全部结局。辩证地看,“了”也就是完结;旧的因缘完结了,可以开始新的因缘,这也就“好”。“好”也就是完满;既完满,就必须完结,否则,“乐极悲生”,仍归完结,但却是别样的完结,你本心所不愿意有的完结。因此,社会人生,确如曹雪芹让跛足道人所唱所说,“好”就是“了”,也必须“了”。外国智者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看歌德《浮士德》,和魔鬼订了协议的浮士德,刚一感叹“真美啊”,那靡非斯特就来收取他的魂灵了。

因此,论述曹雪芹《红楼梦》的思想性,就要注意到:他表现出一个巨大的社会性悲剧,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两难处境,窥见了宇宙演化的秘奥。

在这个社会性悲剧中,人世间美好的东西都被撕碎了。但是,青春、亲情人情、纯洁的爱情,仍然如此美好,令人不能忘怀!怎样才能保全永远?“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读《红楼梦》,促使你不断思考、反复辩难。

不只艺术魅力,《红楼梦》的思想性,也魅力永在!

第二篇:《红楼梦》人物分析及思想性论文

《红楼梦》之所以至今仍能激荡广大读者的心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塑造了一大批成功的艺术形象。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是《红楼梦》一书的核心人物,这三个人的情爱和婚恋始终是全书最扣人心弦的焦点。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表现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即“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之争。其中第三十六回是贾宝玉感情的分水岭,使他的感情从“与生俱来的一段痴病”

[1]变成了有过生命体验与深刻思考的选择。从此,贾、林、钗三人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其间的爱情与婚姻活动也随之展开。这种恋爱婚姻悲剧,对封建礼教及婚姻制度产生了深刻的批判作用。

一、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人物分析

(一)贾宝玉的性格分析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核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书中诗词写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以及他的祖宗是开国勋臣,父辈贾敬、贾政之流,或是科第出身,或曾做过学差,家中经常有一些门,都是讲究学问的。在这样贵族环境中,身上有着浓厚的贵族公子哥儿的气息。但宝玉在父母心中是个逆子,父亲说他是不肖孽障,母亲说他是孽根祸胎。他周岁时,百般不抓,单抓脂粉钗环来玩,父亲不悦,说他将来不过是酒色之徒,只有祖母钟爱。贾宝玉从小生活在女人堆里长大,他的特点是在“内帏厮混”,这是影响他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他的越出封建礼教界限的思想和行动,有了赖以生长和发展的温床。他虽有浓厚的公子哥儿的气息,但他没有过早地沾染上封建社会的某些腐化堕落的恶习,受到封建礼教严格的训戒,甚至对封建社会的某些腐朽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因而产生反感。在贾母的溺爱下,他得以保留自己小小的精神活动的空间,使他追求个性自由的要求,有了一定发展的时机。他十来岁就聪明乖觉,百个不及。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2]气逼人”。体现了爱慕女性,尊重女性的思想。这种先进的思想与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所不容。

贾宝玉的性格主要特征是叛逆,其中“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士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宝玉鄙视功名利禄,不愿意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对程朱理学的怀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这充分显示了他对封建君主制度的不满。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

第三篇: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目录

一、《红楼梦》的概括...................................................................................................................2

(一)《红楼梦》简介...................................................................................................................2 1.《红楼梦》的脉络线索...............................................................................................................2 2.《红楼梦》的思想内涵................................................................................................................2

(二)《红楼梦》在文学上的地位...............................................................................................2

二、《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的手法...........................................................................................2

(一)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

(二)善于运用“春秋”笔法.......................................................................................................2

三、《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3

(一)多重性格组合.......................................................................................................................3

(二)突出个性...............................................................................................................................3

(三)外在言行与内心世界的结合...............................................................................................3

(四)以环境衬托人物形象...........................................................................................................3

(五)以诗词勾勒人物形象...........................................................................................................4

四、典型人物形象分析...................................................................................................................4

(一)贾宝玉形象分析...................................................................................................................4 1.封建社会的叛逆者........................................................................................................................4 2.追求爱情的实践者........................................................................................................................4 3.打破常规的实践者........................................................................................................................4

(二)林黛玉形象分析...................................................................................................................4 1.从环境看林黛玉............................................................................................................................4 2.从诗词看林黛玉............................................................................................................................5 2.从语言看林黛玉............................................................................................................................5

(三)薛宝钗形象分析...................................................................................................................5 1.封建传统的完美典范....................................................................................................................5 2.明义通理........................................................................................................................................6 3.生活中的“技术家”....................................................................................................................6

(四)小人物形象分析...................................................................................................................6 1.刘姥姥形象分析............................................................................................................................6

五、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分析.......................................................................................................7

(一)环境因素.............................................................................................................................7

(二)时代背景因素.......................................................................................................................7

(三)人物形象间的关系塑造.......................................................................................................7

六、结语...........................................................................................................................................7 参考文献...........................................................................................................................................8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甲戌,1754年),《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也就是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的整体就是以上层的贵族为中心思想,然后以真实、很鲜活的描述了十八世纪我国末期的生活,这段生活的记录就是对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崩溃巅峰真是的记录,然而这不小说真正的能够成为我国小说文学的最高顶峰,难以超越,不单单是因为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是因为他的艺术成就也是非比寻常的,因此,本文在此部小说中对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展现这部中国名著的精彩。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形象 分析

一、《红楼梦》的概括

(一)《红楼梦》简介 1.《红楼梦》的脉络线索

《红楼梦》主要以贾宝玉和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介绍了四大家兴衰的各种复杂矛盾,揭示了封建家庭对封建婚姻控制,表现道德、文化堕落、教育腐败,创造了一系列妇女的悲剧形象,表现出极其广阔的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历史趋势必然会走向落寞。2.《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红楼梦》中的描写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现象。许多学者对内容的理解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是《红楼梦》的思想内涵。我认为作品歌颂了贵族的叛逆和反对封建的伦理和爱情,体现了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最初思想的民主,并深入彻底地揭示了贾林的社会根源,爱情与婚姻悲剧的悲剧。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曹雪芹写在同一时间在封建家庭的衰落,也揭示了遗憾和悲伤的心情,蒙上了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二)《红楼梦》在文学上的地位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小说,写于清代(1754~1754年中期)。《红楼梦》也叫作《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其作者到底是谁长久以来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认为是曹雪芹的原著。《红楼梦》作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经典小说的巅峰,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有着不可超越的文学历史地位。在世界文学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在现代产生了与世界文学中的“乔学”相提并论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二、《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的手法

(一)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在这部小说中,曹雪芹完美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很复杂,首先人物本身是不同的,本身的思想性格和地位的不同,但不同的形象都身多出名门。一些是贵族与官僚的统治者,一些名门的公子王孙,一些年轻漂亮的女性,有的是受贵族欺负的丫头、仆人,这些人,一类人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或地位,但曹雪芹是求同存异,使用一些非常特殊的对比手法,使读者有没有类似人物出现的感觉。

(二)善于运用“春秋”笔法

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却富有哲理,富于情趣,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谚语俗语。这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基本风格。哲理性的语言,具有形象、隽永、隐喻、明喻等物点,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成的。这种语言,往往是以一句浅显的成语形式说明抽象的道理,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持久的生命力。如“外面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此等等。这些言语有哲理意味的名言,给人以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的智慧启迪。而运用俗谚,是古典小说以来的语言传统,《红楼梦》则更上一层楼,它的改造更加贴切,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事物的本质。如“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等等。小说中,最富于情趣的文字,以凤姐最多,如凤姐初见黛玉的那一段话,瞬间缓解了众人紧张拘谨的气氛,由此见得一个管家女强人的风范。

三、《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一)多重性格组合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改变了传统的思想和写作方法”。这传统的写法就包括人物描写。《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是多重性格的组合。以前小说的人物也不乏醒目的个性,比如,宋江、曹操、刘备、诸葛亮、西门庆、潘金莲等,但他们基本上属于大奸大恶、大忠大贤之类,而《红楼梦》中人物基本上是“秉正邪两赋,善恶相兼”的。正如小说中贾雨村言:“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馀者皆无大异”。

因为现实中的人物在《红楼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因此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性的真实描述是典型的艺术形象。由于在社会现实中,人性本身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际关系,甚至不同的时间段,人格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红楼梦》中的多个人格特征展现了人性的本质是复杂的,作为一个人的文学人物,在描写人物时,也应体现出人性化的特征。

(二)突出个性

《红楼梦》通过描写复杂的人物性格,但不是没有区别或一味敷衍。相反,作者始终突出性格的主要方面,在所有的人物通过各种事件反复皴染,使主次分明,重量轻。以王熙凤为例,多重性格的女人,精明,热情,大方,嫉妒和痛恨邪恶等等,但只突出她性格中的“辣”和“贪婪”的两方面,只有“贪婪”就不同事件反复皴染的特点。

(三)外在言行与内心世界的结合

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外在描写,是一种传统的艺术,《红楼梦》在诗歌、戏剧和小说中常被看到。但通过精湛的生动、精辟的心理描写,揭示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是罕见的,《红楼梦》有很多地方广泛使用内心独白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的心理分析。32章(诉内心痴迷宝玉与耻感烈死金手镯),黛玉听见宝玉说,“你放心”后,回家后,大段的心理描写,是罕见的表达,直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第五十八回,贾宝玉听说邢岫烟要出嫁,对着杏树发了一大通不着边际的感慨,也是精彩的心理描写:

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也不免乌发如银,红颜似缟。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叹息。正想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道:“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叶,故也乱啼。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可恨公冶长不在眼前,不能问他。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里来与杏花一会不能?”

这是一个微妙的心理描写,在这部作品之前,也有类似的,但不多。这一心理描写艺术的成功在于,在外部和内部的世界中的人物与人物的有机结合,描写一个真实的心理。西方百科全书描述“红楼梦”,说它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小说”。以上的心理描写,宝玉见了都窃窃私语,产生一个小的杏树大杏仁,不禁看的伤心,竟然会嫁给兴岫岩。但这种爱不是一种纯粹的幻想,静态的描述,而是静态的和动态的。西方小说的独白往往更是静态的,让人读无聊。曹雪芹把人物的外部行为和内心独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他的创作。外部动作描写人物内在世界的艺术手法,很独特也很聪明。

(四)以环境衬托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人物描写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书中人物既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也有个人不同的生活环境。贾宝玉的怡红院,林黛玉的潇湘馆,宝钗的蘅芜院,李纨的稻香村,探春、迎春、惜春与她们的生活居住环境都是和谐融洽的,居住环境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如潇湘馆的安静凄冷,反映了林黛玉的忧伤;简单的稻香村,表现了李纨的淡漠。而秦可卿卧室中的陈设,暗示其放荡性格。

(五)以诗词勾勒人物形象 1.描写肖像

第二十五回描写癞和尚与跛道人: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作为传统人物的描写,也以文字描写为主,而曹雪芹与传统小说以叙事文的不同采用了诗歌的形式,写的是眼鼻、手、衣服、鞋子和裤子等 2.评述人物

以贾宝玉为例,有两首词批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首诗在贾宝玉前面的外观,服装和其他具体行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精华,并且揭示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为读者做了引导。3.自述情怀

作品中人物所作诗词,是刻画人物性格、描绘人物心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人物在具体情境中,或即兴题诗,或对酒而歌,或临景吟咏„„都是自述情怀,如林黛玉有一首词《唐多令》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里的“漂泊亦如人命薄”“草木也知愁”正是林黛玉所处环境与心理变化的反应,很符合林黛玉寄居贾府的身份和情感。在这令人难忘的哀怨的词中,林黛玉表达哀痛的不幸的预感,爱情理想破灭的悲愤的心。

四、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一)贾宝玉形象分析 1.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贾宝玉,是一个奇怪的、庸俗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虽然聪明机智但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晦涩而不正当”,是封建社会的叛徒。他鄙视并且不屑于高官职位和财富。他讨厌“八股”,辱骂私塾教育。在他的心中有着唯一的真与假,善与恶的标准。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没有达到彻底地反对君主制和封建家族的统治权。2.追求爱情的实践者

他坚持和林黛玉的爱情,对婚姻自由的迫切要求;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由封建势力给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不能否定封建统治。他被送到学校去念私塾,但他却说书中的内容是如此腐败,那些只为功名利禄的学生是如此庸陋可憎的,他对封建教育的态度,与其情感是格格不入的。受到大观园里众多女子真诚和纯真的感染,形成了自由不羁的性格,她们由于处于不幸的社会地位,启发了他。在贾宝玉的直觉生活中,她们和那些以世俗为主导的世俗生活的人,在文章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聪明与愚蠢,清白与腐败,洁净与肮脏,天真与虚假,善与恶,美与丑。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爱与恨的倾向。最终就形成了他的爱情悲剧。3.打破常规的实践者

贾宝玉背叛了“男人应该事业有成”的性别角色意识。儒家文化观念下的理想男人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贾宝玉是其家族寄予厚望的一个人物,然而,贾宝玉一生鄙弃功名利禄,最恨所谓“仕途经济”。这种“不思进取”,是与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男人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在贾宝玉那里,与功名相对的,是“风月诗酒”,他沉浸其中而自得其乐。

(二)林黛玉形象分析 1.从环境看林黛玉

潇湘馆原名为“有凤来仪”、相传凤凰以竹实为食。《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嫣瓣、子知之乎?夫嫣瓣、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遭泉不饮。”《注》:“练实、竹实、取其沽白也。--”即小凤、是古人所认为的高洁的生物、习惯用其象征清高之人。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探春给林黛玉“想了个极其恰当的称号”、说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曹雪芹以潇湘二妃舜对住宅设计的典故,表现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在叙事文学作品中,环境和人物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环境是孕育人物性格的土壤”。是这样幽静的环境体现相出了黛玉这样清高的性格。2.从诗词看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母亲早逝,父亲将她交给贾母抚养,黛玉从小就寄人篱下。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使她表现出了“多愁善感”的性格,生活中很多事物都会让她触景生情,为很多东西落泪其实也是在展现她对自己的悲哀。她对事情的描述也映射了她的悲惨命运。她用字字泣血的诗句向人们展示了她遇到的故事,反映了艰辛,她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遭受的磨难。三首《菊花诗》中都提到了自示清高,归隐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这也暗示了林黛玉高洁的心胸,菊花般的清高、孤傲、正直的品格。从“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到“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林黛玉“孤标傲世”、感叹“举世无谈者”的傲岸之姿、更认识到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2.从语言看林黛玉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当大家讨论作大观园行乐图的前期准备工作时,薛宝钗给惜春列出了绘图所需要的清单,这个单子的最后是:‘性姜二两、酱半斤”。小说接下来写道: 黛玉忙道:“铁锅一口、锅铲一个。”宝钗道:“这作什么?”黛玉笑道:你要生姜和酱这些作料、我替你要铁锅来、好炒颜色吃的。”众人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你那里知道。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了、一经了火是要炸的。”众人听说、都道:“原来如此。”

黛玉又看了一回单子、笑着拉探春悄悄地道:“你瞧瞧、画这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探春“暖”了一声、笑个不住

黛玉在看到宝钗为惜春列出清单中出现了生姜、酱、水缸、箱子时,便忙接着宝钗说也要铁锅和锅铲,其实这是为后文埋下的伏笔,宝钗听了这些东西觉得很不解,便问黛玉要这些东西来做什么,这时黛玉再说出自己的意图:用准备的这些物件来炒颜色。黛玉先给了大家一个悬念,而后再将自身的想法和盘托出引得大家哄然大笑。这种写法不得不让大家拍案叫绝。

上述的描述体现了黛玉风趣幽默的另一特点。虽然其中有些许刻薄和调侃的成分,但不得不说还是巧妙的将黛玉性格中的另一方面很好的展现出来。综上,林黛玉是具有多种性格的人物。

(三)薛宝钗形象分析 1.封建传统的完美典范

《 红楼梦》第十八回,宝玉作诗不知“绿蜡”的出处,宝钗随口就说出是唐代钱栩的咏芭蕉诗,宝玉佩服的称她为“一字师”第三十七回,她与史湘云谈诗,酒是一篇很有水平的诗论,她说:“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辞就不俗了不仅在诗歌方面,甚至对于戏曲也是很熟,张口就能把:《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一出戏中的一段笙点绛唇念了出来,宝玉称赞宝钗是“无书不知”。她对医药也颇有见解,第四十五回,她告诉黛玉:“昨几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她认为先以平肝健胃为要”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她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对于薛宝钗的外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相比与黛玉的迷人的浪漫,她遵守对妇女的严格规范的封建伦理不仅限于迂腐,熟悉世事而不是庸俗是受封建传统教育陶铸出一个完美的例子。2.明义通理

如有一次,他正伏在炕上描花,见周瑞家的进来,便放下笔,转身来满面堆笑让座说:“周姐姐坐”何等殷勤周瑞家,不过是王夫人陪房耳,其优礼如此;宝钗对所有的人都尊重关爱送礼时,她不忘送给人人讨厌的贾环一份(第六十七回)品螃蟹时不忘送给被人轻视,遗忘的赵、周二位“苦瓤子”姨娘(第三十八回)这些人都是贾母不喜欢的人,她也一一放在心中“对于史湘云,宝钗是不喜欢她的,她嫌厌湘云嘴多姑噪大大咧咧,批评说:“疯湘云之话多”(第五十回卜但宝钗同情史湘云在家中没有亲娘的苦楚,体会她寄人篱下的苦楚当大家诚邀湘云在贾府多玩几天时,只有宝钗想到她要受婶娘的责备,催她赶快回去当史湘云应承主办诗社,她却没有经济能力时,她主动为她设计诗社的计划,慷慨的赠送了大批的螃蟹,让她坐东,举办蟹宴,帮助史湘云度过了难关(第三十八回)”一个乐于帮助朋友的人必定不会是个无情无义之人

3.生活中的“技术家”

宝钗是《红楼梦,》所有人物中第一个生活技术家宝钗对人事的警觉性是极高的,她从不做一件妨碍人的事,从不说一句刺激人的话有一次偶然高兴扑两个蝴蝶一一这样孩子气的行为在宝钗真是绝无仅有的一一确不想恰好听到滴翠亭内小红和另外一个小丫头密商与贾芸换手帕的勾当她知道一是躲闪不及,便立刻假装林黛玉藏在那里而她来寻找,以免小红发觉到自己的秘密被别人窥察果然小红反担心到林姑娘偷听了去,而对宝姑娘却坦然不疑大观园人事复杂,情弊日多,危机四伏,宝钗看得清清楚楚;但它却从不指摘什么“元妃省亲回来要姊妹们做诗,她看见宝玉写了“绿玉春犹卷”的句子,便指点他元妃不喜欢“红香绿玉”的字样,叫他把‘绿玉’改为‘绿蜡’贾母喜欢热闹,看戏的时候宝钗就专点艺西游记,》这一类的闹戏”,“她不但知道贾母爱吃什么菜,爱听什么戏,爱猜什么谜语,甚至让自己去适应老年人的这种嗜好。

(四)小人物形象分析 1.刘姥姥形象分析

(一)智谋过人

刘姥姥进荣国府上演。因为她发现家爱热闹,好体面的心,进入荣国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来处理最后用一颗真诚的心和三寸舌巧妙的说服领导小王奶奶西峰,获得实权派王夫人的身份,其他二十二个一堆钱的礼物在这来帮忙村里的老女人,解决了刘姥姥女婿的迫切需要。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便旗开得胜,使一个小小的庄户人家和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户逐渐建立关系。刘姥姥一没丧失人格,二没损失丝毫本钱,她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得到了贾府的援助,使这个庄户人家度过了难关,首战告捷

(二)见义勇为

根据高鹗续作,当刘姥姥协助巧姐逃难之时,贾府已经败落,藩王的势力正炽。她并不知藩王要解除婚约,竟敢毅然主张逃到她的家里,而不怕藩王求婚未遂,势将派人追查巧姐的下落。万一藩王探知巧姐是藏匿在王狗儿家里,必将加姥姥以拐带的罪名,拿官问罪,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刘姥姥不畏权势,具有农民真实的侠肝义胆,“威武不能屈”,铁肩担道义,充分表现了她见义勇为的大无畏精神。

五、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分析

(一)环境因素

环境是滋育人物个性的土壤,《红楼梦》对环境的设计别具一格,其中描绘了仙界、自然和社会三重环境,这三者巧妙而成功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自然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触发与感染的作用,曹雪芹通过独到的安排,使自然环境中蕴含着某些意境,又与人物的个性情感相互衬托,虚幻缥缈的仙境与人物的命运归宿相互映照。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为人物塑造提供了不同的审美角度。另外,《红楼梦》以大观园为主要社会环境,其中设计了情调各异,各具特色的住所和居室,这些居室与人物的性格秉性自然天成。曹雪芹心思巧妙,运用环境与人物暗合的手法,使这些景与人搭配得和谐一致,如此不仅能表达人物微妙的内心情感,还能进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物人一体的表现手法,用环境对人物的象征意义,更加形象的体现了人物品行与情操。例如,林黛玉的潇湘馆,其中清幽宁静,种植有大量的竹子,竹子在古代意味着清秀质朴不与群芳为伍的品行,因而也象征着黛玉冷清孤傲的性格,预示她凄婉悲凉的命运。又如住在栊翠庵的妙玉,梅花象征她的高洁、不合群。这些环境与人物的配合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彩,深化了主题。

(二)时代背景因素

《红楼梦》反映的康乾盛世时的社会生活,即雍正和乾隆时代,当时只是清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社会内部却矛盾重重,繁盛的背后隐藏着种种危机。首先,清朝政治的腐朽使政府对人民的剥削日益加重,统治机构臃肿庞大,官吏昏庸无能,官场上贪污腐败成风,这在小说里《红楼梦》贾雨村官场晋升之路正是当时官场的最好写照。另外,明清两朝相对唐宋朝而言,实行更为压抑人性的专制制度,清朝为了加强对人民思想上的控制,提倡封建的纲常礼教,《红楼梦》里薛宝钗、袭人等就是这些封建礼教的忠实卫道者,因而她们的人物形象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自己对礼教的恪守谨遵。而林黛玉、贾宝玉等作为反抗压抑、决心叛逆礼教的人物,以及他们在这种社会中的挣扎和痛苦也被曹雪芹刻画地淋漓尽致。尤其是贾宝玉,他在内心深处强烈的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然而,封建礼教却压迫着他们,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几乎都是男性,他们苦读经书,勤练八股,争取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而大多数女性都不必为了名利生存,因而她们的世界相对纯净,《红楼梦》中一个以“女儿”为主的世界中,不仅表现了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女性人物形象,也从这些形象反衬出男性世界里的沦落以及权利争夺的任性的冷酷。

(三)人物形象间的关系塑造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全书正是围绕他们三人的感情纠葛与起伏延伸展开的,曹雪芹心思细密,不仅通过三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他们的不同的个性和爱情观,还在其中渗透了家族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冲突。贾宝玉在他人的眼中“性情乖张”,而林黛玉却欣赏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赞同他的结交士人,应酬礼教的“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林黛玉一心情系贾宝玉,二人有着共同的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与反抗精神,而贾宝玉却因为父辈们家庭势力的较量而被迫选择了恪守封建妇德的薛宝钗,在曹雪芹的描绘中,她“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不仅如此,薛宝钗很能笼络人心,城府颇深,获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称赞,因为与她的价值观、爱情观截然不同,贾宝玉最终逃离了由贾母、王夫人等一手操办的婚姻,出嫁当了和尚,而薛宝钗只有独守空闺,遗憾终身。

六、结语

综上所述.曹雪芹笔下的人物语.不仅具有声音.而且赋有性格化形态。《红楼梦》通过人物性格化语的描写.去刻划人物形象.更显得跳跃生姿而又富于内涵.也更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形.使人物形象通过自己的行更富形象感。可见.通过人物性格化语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艺术手法。《红楼梦》把人物性格刻划得非常突出、鲜明、丰满.像雕塑似的承受养各种不同光线的照射.从而旱现养声态多姿而又统一的形象意义.这是曹雪芹塑造人物的最大特点。

《红楼梦》中的人物.特别是那些被作为主要对象来刻划的人物.往往是一个复杂、多而而合乎生活逻辑统一起来的有机整体.需要人们细细评量.反复思考.才能全而完整认识其形象意义。因此.《红楼梦》中很多人物.往往引起人们激烈的争论。这一切.都说明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写得很活.很深。作家要人们领会他的艺术时.必须具有比只能欣赏流露在形象表而的特征更深一层的美学素养。

在这些人物身上都打养鲜明的阶级的时代的烙印.使读者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有养鲜明个性的人。在所举实例中.每个人物的语都极具性格化.从这些朴素的日常生活语中.表现了极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寄托了作家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进发出作家光彩夺目的思想火花。而人物形象的刻划.有时作者并不借助于特别的形容、描绘.而只用人物自身的性格语、声态口吻就使人物神形活现了。

纵观全文.可以说《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欠缺语n的性格化描写.那么人物形象必定大多相似.语高、性格和形象三者之间的人物塑造也会显得平庸。性格化语的成功描写.使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秋晔.《红楼梦》人物角色动漫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2]毛珊.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4.[3]李梦圆.《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4]韩珊.《红楼梦》脂评中小说写作技巧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3.[5]赵惠珍.《红楼梦》在韩国的翻译流传及其对韩国文学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3.[6]赵婕.《西厢记》对《金瓶梅》《红楼梦》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3.[7]于红叶.《红楼梦》的改编与传播[D].辽宁师范大学,2013.[8]李丽霞.《红楼梦》岁时节令文学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9]李丽.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10]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11]陈展.《红楼梦》修辞叙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12]吴玉霞,姚晓菲.《红楼梦》人物形象描写成就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33-53.[13]刘衍青.《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上海大学,2015.[14]李汉华.一部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红学专著——《论红楼梦人物形象》述评[J].邵阳师专学报,1997,04:91-94.[15]施静.论《红楼梦》中的贾琏人物形象[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148-149.[16]惠聪俐.《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人物形象关联探析[D].延边大学,2010.

第四篇:论《红楼梦》的饮食文化

论《红楼梦》之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课1班 文学院 学号: 2009102111 孙盼盼

概要:

在我国古典文学小说中,《红楼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是作者曹雪芹阅尽人间沧桑而写就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描绘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记述了当时大量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在人类文明史的两座光辉高峰——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饮食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红楼梦》中关于【饮食文化】的描绘占据很大比重。可以说,《红楼梦》整本小说的情节,就是以一系列的【吃】构成与起承转合的。饮馔之学,在从前是书中不谈论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民生四需以【食】为首,才【衣住行】,认真来看【饮馔】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里极丰盛且重要的一部份。

关键词:《红楼梦》 饮食文化 美学风格

正文:

一、《红楼梦》是部由【吃】构成的小说: 全书的章回目录中涉及【吃】的就有:【宴宁府宝玉会秦锺】(第七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第十一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三十八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第四十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第四十一回)、【脂粉香娃割腥啖瞻】(第四十九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第五十三回)等等。

从盛大的迎接皇妃的盛宴,到贵族公府的豪华家宴,从酒楼饭店的歌妓郁酒,到街头巷尾的随意小吃,可说是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红楼梦》中提到的粥饭有碧粳粥、枣熬粳米粥、红稻米粥、燕窝粥、腊八粥、鸭子肉粥、江米粥、绿畦香稻粳米饭、白粳米饭。碧粳粥,大概是用尚未成熟的新鲜米熬成,泛青绿之色。红稻是稻中佳品,熬粥自然香美。燕窝煮粥,有化痰止咳养肺之功,故此为患有肺病的林黛玉饭桌上的常食。

“粥”又叫“稀饭”,本是吃早点时的一种辅助食品,只有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家才天天以粥为主。而《红楼梦》中,宝钗说道:“食谷者生”(第四十五回)。常言道:物以稀为贵,稀少也就自然珍奇。贾府生活在北方,但仍然保持着原有南方吃干饭的习惯。可是通观全书,发现描绘餐桌上的干饭寥寥无几,而“粥”倒是屡屡出现,食粥与吃干饭是无法相比的。贾府吃干饭多,而作者的笔墨却多重在写“粥”上,这是“以奇写奇”,作者正是利用人们“穷人食粥不足奇”,煊赫贾府常食粥就自然奇这一心理,诱发了读者的无穷猜想。当然作者写“粥”是建立在“干饭”的基础上,借用贾宝玉的话来说,这叫做“ 饭饱弄粥”。

贾府中所用的点心有糖蒸酥酪、奶油松酿卷酥、莲叶羹、枣泥山药糕、桂花糖新蒸栗粉糕、藕粉桂糖糕、如意糕、菱粉糕、菊花壳儿、桂花绿豆面子、鸡油卷儿、松酿鹅油卷、螃蟹小饺、豆腐皮包子等。糖蒸酥酪是加糖的牛奶,有人考证为酸奶,是一种难得的风味食品,莲叶羹是一种花样面片汤,和好面后用银模子打出花样,形状有梅花、莲蓬、菱角等三四十样。做成后,借荷叶的清香,用好汤煮成。虽非难得的珍味,却也算别致,难怪薛姨妈对凤姐说:“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宝玉逃学挨打后想吃的就是这莲叶羹(第三十五回)。螃蟹饺子为蟹肉饺子,豆腐皮包子是豆腐皮包馅而成。

贾府的菜肴主要有糟鹅掌、腌胭脂鹅脯、野鸡爪子、酒酿蒸鸭子、鸡髓笋、火腿炖肘子、火腿鲜笋汤、炸鹌鹑、糟鹌鹑、鹌鹑崽子汤、牛乳蒸羊羔、叉烧鹿脯、椒油莼齑酱、酸笋鸡皮汤、虾丸鸡皮汤、野鸡崽子汤等。菜肴中禽类占有较大的比重,这是一大特色。此外,还提到螃蟹、燕窝、鸽子蛋等名贵菜肴。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写贾府爽秋赏桂花吃螃蟹,把酒赏菊,临池垂钓,泼墨吟诗等有趣情景与持螯剥蟹,相互渗透,紧密串联,读来生动有趣。“螃蟹放到笼中蒸熟,先拿出来一些,吃完再拿,怕凉了失味。凤姐洗手后,站在贾母跟前剥蟹肉,最先让薛姨妈吃,薛姨妈说自己掰的吃得香甜,于是凤姐才将蟹肉奉与贾母,然后又为宝玉剥。小丫头们取来菊花叶和桂花蕊熏的绿豆粉,预备洗手用,以除去蟹腥。”(第三十八回)

吃蟹肉照例要蘸姜醋,饮黄酒。黛玉饮的是合欢花浸的烧酒,与众不同。席间,众人作菊花诗比高低,宝玉则吟成螃蟹咏,当即提笔挥出:

持螯更喜桂阴凉, 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庆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 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 坡仙曾笑一生忙。

贾宝玉这首,只说食蟹时的馋相,直赋其事,未脱俗气,实属平平。黛玉瞧不起宝玉的诗,当即也写成一首: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蟹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把螃蟹之甘美,黛玉之多愁善感,活脱脱地呈现眼前,真是神来之笔。

薛宝钗也不甘示弱,见她提笔来才写一半,众人不禁叫绝: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这些被曹雪芹借他人口称为“食螃蟹绝唱”的诗,将吃螃蟹的诀窍都形象的写了出来道了出,可谓匠心独具。

《红楼梦》中汤羹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小说正文第八回、二十回、三十回、三十五回、五十二回、五十三回、五十四回、五十八回、六十二回、八十三回、八十七回分别提到了酸笋鸡皮汤、米汤、酸梅汤、荷叶汤、建莲红枣汤、合欢汤、鸭子肉汤、火腿鲜笋汤、酸汤、虾丸鸡皮汤、燕窝汤、醒酒汤儿、火肉白菜汤等十三种汤名。燕窝不仅是高贵筵席的上等美肴,而且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红楼梦》中提到“燕窝”的地方近十次之多。例如:第十回写东府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卧病不起,全家人都很焦急,婆婆尤氏前去探望,亲自看着她吃了半盏燕窝汤才肯离去;第十四回写秦可卿损亏吃燕窝;第四十五回写林黛玉生病时,薛宝钗立即送去了一大包上等燕窝,宝钗劝黛玉食冰糖燕窝进行调养;第八十七回写袭人因宝玉悼念晴雯未吃晚饭又一夜未眠,要厨房作燕窝汤给宝玉吃;第八十三回和八十九回也都写到黛玉和宝玉生病时吃过燕窝汤。为什么如此重视燕窝呢?宝钗对宝玉作明确的解释:“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第四十五回)

饮料以茶为主。《红楼梦》中对茶有极为突出的描写,洋洋百万余言其中提到茶事文字就有260余处,有的一个章节竟占11处之多。咏及茶的诗词有10余处,在总120回章节中,作者不惜用一个章节——《品茶拢翠庵》来专门品茶论水(第四十一回)。曹雪芹不愧是品茗高手,茶道行家,他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之广博,细节之精微,作用之巨大,蕴意之深远,文采之斑斓,远远架乎中国所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红楼梦》中还提到仙醪、惠泉酒、金谷酒、合欢花浸的酒、屠苏酒、西洋酒和绍兴酒等七种名酒和玫瑰清露、木樨清露、酸梅汤等。惠泉酒系指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的泉水所酿的酒,绍兴酒是浙江所产黄酒,扬名至今。曹雪芹本人虽是个饮酒的行家,他的朋友将他与阮籍相提并论,但他在《红楼梦》中却没有为酒费及更多的笔墨。玫瑰和木樨清露为花露,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宝玉挨打后曾享用过,盛在玻璃瓶中,“一碗水里只用挑一茶匙儿,就香的不得了”。木樨即桂花。

《红楼梦》中关于【饮馔】的描写十分具体、十分丰富,同时也为这部巨着增色不少。作者曹雪芹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清代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平日里吃的是些什幺,而且在描述怎么吃方面也不惜笔墨。透过各式各样关于【吃】的描绘,对整部小说的情节起了起承转合的作用,并且使我们看到清代官宦之家饮食风俗的一个缩影。

二、《红楼梦》筵席美学赏析:

《红楼梦》中,凡重要筵席,皆有明确的主题。针对特定的主题以及举行筵席的时间,参加筵席的人员等具体情况,《红楼梦》中十分注意筵席地点的选择、场面气氛的控制、时间节奏的把握、空间布局的安排、器具与菜肴的配臵以及服务人员的选用等等,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手法来突出主题,创造意境,形成各种各样的美学境界。如元妃省亲筵席的富丽隆重、贾母寿宴的豪华喜庆、中秋赏月宴的舒缓自由、诗社宴集的活泼雅致、除夕祭祖宴的庄严肃穆、秦氏葬礼宴的庄重悲凉等,这一切,使人感到筵席的设计者简直是一个具有广博学识的美学专家。

《红楼梦》中的餐具、炊具和家俱工艺,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概括起来,有两大特色:质料贵重,工艺精湛。如在描写锦衣军查抄宁国府,抄出高级餐具数百件,玉缸、玉盘、玻璃盘、玛瑙盘、金盘、金碗、金匙、银碗、银盘、三镶金牙箸、镀金执壶、哲盂、茶托……应有尽有(第一百零五回)。这些餐具既稀有又昂贵,而且还极讲究造型之美和色彩之美,达到了不厌其繁的程度。

三、环境与器具,器具与使用者,器具与食品之间,注重形式上的配套和美学风格的协调

如第四十回中,贾母等听戏时,按辈分等级,各人都配有成套的几、案、壶、杯。第三十七回中提到一种缠丝玛瑙碟子,放进荔枝尤其好看,可见贾府十分注重特定的食器与食品的配套,以发挥最美的艺术效果。

从《红楼梦》看来,筵席的主题、意境和贯穿其中的吟诗、酒令等,是文学美学的表现,但《红楼梦》中的饮食生活,不能算是最美的典范,筵席美学的最高境界未必要铺张浪费或繁琐,而是要能够各方面都恰到好处,使每人都能心情舒畅,这才是筵席美学的最高境界。

四、结论: 中国向来是个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家,从饮食习惯来探讨,可以由此了解过去的历史以及民族的特性。《红楼梦》中记载了清代饮食习俗,总结了前代烹调经验。《红楼梦》中佳肴名饪深享盛誉,在我国民族交融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使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为系统地建立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参考资料:

1.《红楼梦》 2005年10月第1版 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 2.《红楼梦》百度百科 【故事概述】、【回数讨论】、【人物关系】。3.《 红楼梦与扬州(红楼梦饮食文化)》 丁章华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 出版时间:2007年2月1日

4.傅隆基〈谈《红楼梦》中的喝茶〉,刊载于《红楼梦研究集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七辑,页225。(网络查询)

5.许嘉璐着《中国古代食衣住行》,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二编 饮食和器皿。(校图书馆五楼书库)

第五篇:论酒文化与红红楼梦

论酒文化与《红楼梦》结构

关键词:酒文化 《红楼梦》 结构

论文摘要:对于《红楼梦》中酒的描写,我们称之为酒文化。小说中的酒文化描写为全书的结构布局、塑造人物、连缀故事、展开情节等方面服务,作者也正是利用酒文化的描写来设计小说的关目,有机地结构小说。

中国文化的根柢属农耕文化,用粮食酿造醇酒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酒所具有的致醉功能使人进入一种独特的感官世界,并由此而在历史的思想精神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酒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李白“斗酒诗百篇”,陶渊明留下脍炙人口的饮酒诗,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说无酒不成诗。

据史料记载,曹雪芹本人嗜酒如命。敦诚在《四松堂集》卷一《佩刀质酒歌》题记中还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秋天的早晨,敦诚在其兄敦敏的别墅槐园,恰巧碰到雪芹,当时风雨淋涔,朝寒袭衣,雪芹酒渴如狂,但他们身边都未带钱,于是敦诚便解下佩刀沽酒,雪芹非常高兴,大笑称快,立即作长诗一首,高声朗诵,以致谢意。裕瑞《枣窗闲笔》记述说他“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又说:闻其尝作戏语:“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以南酒浇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在《红楼梦》中,酒是使故事情节逐渐展开并且不断走向高潮的重要因素。酒贯穿在《红楼梦》中,并成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第一回写贾雨村在中秋佳节到甄士隐家做客,二人归坐,先是宽斟慢饮,次渐谈至兴浓,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雨村酒后吟诗与宋江醉后题反诗一样,均暴露出他的野心,为后文埋下伏笔。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贾珍便去寻尤三姐饮酒取乐,贾琏去向贾珍请安,又拉尤三姐说:“你过来,陪小叔子喝一杯。”尤三姐站在炕上指着贾琏、贾珍笑骂,并说要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尤三姑奶奶!喝酒怕什么,咱们就喝!说着,自己绰起壶来斟了一杯,自己先喝了半杯,搂过贾琏的脖子来就灌,说:“我和你哥哥已经吃过了,咱们来亲香亲香。”唬的贾琏酒都醒了。贾珍也不承望尤三姐这等无耻老辣。这一段精彩描写把尤三姐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尤三姐在酒场上巾帼压倒须眉,连贾珍、贾琏也不放在眼里。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黛玉到薛姨妈家探望宝钗,薛姨妈留他们吃饭,席间宝钗劝宝玉不要吃冷酒,黛玉吃醋,借丫头送手炉讽刺宝钗。这段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黛玉、宝钗等人的性格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薛姨妈、宝钗借宝玉吃冷酒表现对宝玉的爱护,黛玉因此而吃醋,当薛姨妈问黛玉时,黛玉巧妙地掩饰过去了。这实质上也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一次暗斗。三十九回宝钗替湘云作东道,摆的螃蟹宴,赢得了贾府上下的欢心,既显示了宝钗会做人的处世态度,又显示薛家丰厚的家底。为日后金玉姻缘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众人酒后写的菊花诗堪为绝唱,宝钗的螃蟹咏深刻地讽刺世人。五十回宝玉酒后访妙玉乞红梅,众人作红梅诗很有深意。

第五回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写宝玉来到太虚幻境,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麴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宝玉称赏不迭。宝玉喝的酒名为“万艳同杯”,前人早已指出谐音“万艳同悲”,揭示了《红楼梦》的主题,写的是女儿们的悲剧。

《红楼梦》几次重要的宴饮描写都预示着以后人物的命运。如六十二回,宝玉生日,筵席上众人玩射覆的游戏。湘云、黛玉的酒令均预示着后来两人的命运,宝玉、宝钗的射覆“敲断玉钗红烛冷”也预示着两人未来的婚姻悲剧。筵席过后则出现一幕“湘云醉眠”的美好画卷,湘云醉后香梦沉酣,卧于石凳上睡着了,周围芍药花洒了一身,一群蜂蝶闹闹嚷嚷地围着她,嘴里仍说着酒令。众人推扶她,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这幅画卷展示湘云作为一个贵族少女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性格。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生日怡红院开的生日宴会上,众人行的酒令,抽的签上写的话则预示了各人日后的命运,例如探春抽的签上面是一支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此签预示了探春日后远嫁作王妃的命运。而黛玉抽到一支芙蓉花,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写着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预示着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悲剧。宝钗抽到的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刻画出宝钗是一个成熟世故的冷美人。袭人抽到一支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道是:“桃红又是一年春。”为后文袭人嫁给蒋玉菡埋下伏笔。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宴席上众人行的酒令也预示出日后的命运。像宝钗“陇水无声冻不流”似乎预示日后守寡的命运。黛玉的酒令因是《西厢记》里的句子被宝钗听出,引出后文“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两人和好的情节,深入刻画宝钗成熟圆滑善于笼络人心的性格。二十八回冯紫英家宴席上,众人的酒令也为后文埋下伏笔。宝玉唱曲及酒令“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形容瘦”,预示着宝玉的婚姻爱情悲剧。蒋玉菡的酒令“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合和”及酒底“花气袭人知昼暖”预示着蒋玉菡日后将和袭人结婚。薛蟠的酒令及哼哼韵刻画出他粗俗不通文理的性格,也为其日后与夏金桂的婚姻埋下伏笔。接着是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进一步暗示后文他与袭人结合的结局。四十一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写贾母等人领刘姥姥逛大观园,刘姥姥酒后入厕,出来后迷了路,无意闯进怡红院,看到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这是借刘姥姥的眼来看怡红院与日后再入大观园凄凉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与贾家败落后,宝玉入狱神庙(据脂评八十回后贾家被抄,有茜雪红玉狱神庙探宝玉的情节)以及宝玉出狱后“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据脂评)形成鲜明的对比。

七十五回中秋宴席,贾珍杀猪宰羊大摆宴席,贾珍有了几分酒,益发高兴,便命取了一竿紫竹萧,文花唱曲。喉清嗓嫩,真令人魄醉魂飞。唱罢复又行令。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这一段描写宁国府祠堂内鬼魂长叹,预示着贾家败落的日子快要来临,而贾珍等人却穷奢极侈,安富尊荣,丝毫不考虑后事。中秋家宴上贾赦说的笑话意在讽刺贾母偏心,贾政说的笑话则显示出怕老婆的性格,暴露出家族内部母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的重重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加速了贾家的败落。贾母酒后听到凄清的笛声,忍不住堕下泪来,似乎预感不幸将要降临。

四十四回王熙凤生日,宴席上众人敬酒,尤氏对王熙凤说道:“一年到头难为你孝顺老太太、太太和我。我今儿没什么疼你的,亲自斟杯酒,乖乖儿在我手里喝一口。”凤姐笑道:“你要安心孝敬我,跪下我就喝。”尤氏笑道:“说的你不知是谁!我告诉你说,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了后儿,知道还得象今儿这样不得了?趁着尽力灌丧两钟罢。”凤姐见推不过,只得喝了两钟。尤氏的这番话是谶语,按曹雪芹的构思,贾家败落之后王熙凤被贾琏休妻,哭向金陵事更哀。在《聪明累》里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说明王熙凤被休早死的命运。同时,尤氏、鸳鸯等人敬酒,凤姐喝多了,要家去歇歇,又引发了下面精彩的情节。凤姐发现家中贾琏正和鲍二家的在干好事,两人背后骂凤姐是“阎王老婆”,“夜叉星”,凤姐撒泼大闹,众人上来解劝,贾琏“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这次大闹的结果鲍二家的上吊自杀,使贾琏对凤姐更加不满,为凤姐日后被休平儿扶正埋下伏笔。这一系列的情节都由王熙凤过生日饮酒为线索贯穿起来。《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与冷子兴相遇是因为酒。两人在酒店相遇,谈起贾府的兴衰,把贾府的几代人的大致情况作了介绍,使读者有了大致的了解,并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四十七回薛蟠酒后调戏柳湘莲遭柳湘莲苦打。这一节“呆霸王”薛蟠与“冷二郎”柳湘莲的性格形成鲜明对照,同时为后文情节埋下伏笔。后文贾琏给柳湘莲提亲也是在一酒店。

酒贯穿在《红楼梦》中起到突显人物性格,贯穿情节,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暴露家族矛盾,揭示主题,预示人物命运,为后文埋下伏笔的作用。

下载论《红楼梦》的思想性(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红楼梦》的思想性(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告是带有一定思想性

    公益广告是带有一定思想性的。这类广告具有特定的对公众的教育意义,其主题包括各种社会公益、道德的宣传,或政治思想的宣传,弘扬爱心奉献、共同进步的精神等。 广告有广义和狭......

    再论《红楼梦八十回校本》

    再论《红楼梦八十回校本》 内容提要:《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为《红楼梦》版本史上首部以脂本为底本的集本汇校本,是王佩璋从事红学后的第一项学术研究工作。该新校本在版本史上......

    论红楼梦人物性格与服饰描写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红楼梦人物性格与服饰描写 作者:牛璐 专业:汉语言文学 准考证号:020109100116 成绩: 工作单位:黄河水院职业技术学院 职称......

    作文的思想性高于情感

    作文的思想性果真高于自然情感? 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一中学陈礼勤 有专家公开在媒体上质疑徐志摩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有什么思想性?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再别康桥》一定要具......

    美国教材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美国教材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思想性”在美国的教学用语中称为Big Ideas (主题思想),美国英文教科书许多都以主题思想为编纂结构,这类教科书比其他编纂结构的似乎更受......

    领导文稿的思想性(正稿)(定稿)

    文欲载道必著思想 ——关于领导文稿的思想性要求文以载道。特别是领导文稿,更是表达一定施政思想、观点,并以这种思想、观点为指导阐述其目标、任务、思路、措施的一种重要载......

    用思想性给材料“提神”(五篇)

    提高文字材料的思想性不是“四六句子”的生硬拼凑,不是排比对偶的过多运用,不是大小标题的平仄对仗。它是对事物的透彻分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道理的深刻阐述,对观点的精练概括......

    论《红楼梦》中的紫鹃[全文5篇]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紫鹃。 说到紫鹃,可能大家对她并不熟悉,这是因为在《红楼梦》中,紫鹃只是个小人物。但我很欣赏这个人物,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