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教材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美国教材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思想性”在美国的教学用语中称为Big Ideas(主题思想),美国英文教科书许多都以主题思想为编纂结构,这类教科书比其他编纂结构的似乎更受教师的欢迎。在美国,教科书是由私营出版社出版的,在同一类的不同教科书里,最终选用哪种,是由每个学区普通教师代表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决定的。去年,我所居住的奥克兰学区选中的就是一种以主题思想为编纂结构的教科书,可见教师们是很重视教科书的思想性的。
“思想性”关乎好的公共生活
这本由Pearson公司出版的英文教科书(Literature: Reading and Language)分成6个单元,标题分别是:
一、虚构和非虚构:我们如何确认真实;
二、短篇小说:冲突总是坏的吗;
三、非虚构作品的种类:什么是重要的知识;
四、诗歌:更好的交流需要文字吗;
五、戏剧:如何确定我们是谁;
六、民间文学的主题:群体如何塑造我们。从这些标题不难看出,这是一本传授与文学有关的知识的英文教科书,而学习文学则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能力,这就是“思想性”。它不是灌输某种权力意识形态的教条,而是启发学生思考一些与好的公共生活有关的认知、判断、价值观问题:真实、好坏是非、不同知识重要性的区别、个性和
个体尊严、群体身份认同和塑造。
美国教育有“因材施教”的特点,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教材,但重视思想性却并没有不同。例如,奥克兰学区目前使用一种题为 High Points的教材,是为英语是第二语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编纂的,共有上、中、下三册,分别供初中6-8年级使用。上册的5个思想主题分别是:独特个性、合作、人际关系、群体、传统。中册的5个思想主题分别是:交流、归属、梦想与决心、延续与变化、挑战。下册的5个思想主题分别是:个人表达、发现、冲突与化解、选择、成功。这些思想主题都关乎民众公共生活,没
有事关政府、国家、政党、领袖的“思想性”。
初中年龄层的学生所学习的主题,也是普通成年公民仍然关心和重视的,因此而成为普遍的公共生活主题。例如,中册有一篇题为《阿米尔》(Amir)的课文,作者是Paul Fleischman,讲的是一位住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印度移民阿米尔和邻居一起建造一个社区花园的故事。大家一起努力,不仅建成了美丽的花园,而且彼此加深了了解。在邻里庆祝花园建成的派对上,有一个居民说:“以前我到街角的小店里买东西时,以为店主找错了钱,和他吵了一架。这次看到店主发起花园的建设,努力为社区做好事,我已经是他的好朋友了。”这正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一个核心价值主题。美国馆第三厅里放映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个女孩子如何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女孩想要建一个美丽的社区花园。开始时,她一个人努力,几次栽种的花都很快凋零了。后来,社区里的居民看到了她的努力,开始加入到花园建设中来。但是人不够多,还是没有成功。于是,更多的居民加入了建设,连一位开始时最漠不关心的大力士也加入了。他们清理了垃圾,搬走巨大的石块,整理好土地,栽种了花草。眼看就要成功时,一场暴风雨摧毁了一切。女孩子伤心难过,但是,当她站起身向窗外张望时,她看到社区的居民们又在重建花园了。城市社区花园建设的不只是一个美丽的花园,也是一个关爱团结的社区群体。像这样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自然地渗透在许多课文之中。
公民社会的“政治性”
美国英文教科书中也有明显具有“政治性”的课文,例如,High Points 下册有一篇题为《权利法案饶舌歌》的课文,作者是Anne Miranda。饶舌歌是从黑人英语发展而来的一种快歌快语说唱,初中学生活泼好动,非常喜欢这种大众文艺形式,用饶舌来唱权利法案(公民的10项基本权利),不仅帮助学生联系历史课上学到的美国政治常识,而且还能学到关于“Chant”(类似于文嘉的“明日歌”)的文艺知识和加深对多元文化的认同。这首长达60行的《权利法案饶舌歌》非常有趣,可惜难以翻译成饶舌的中文。下面是1-12行原
文:
The Bill of Rights guarantees our freedoms and our liberty.(权利法案保证我们的自由)
We can go to court to settle a score.(我们可以上法庭争辩)
That’s what our system of law is for.(这就是我们的法治)
Amendment 1 protects our right(第一修正案保护我们)
To speak, meet, or pray as we like.(说话、集会和自由祷告)
We can worship as we choose write opinions, and speak our views.(我们可以崇拜自己的神写下自己的看
法,说出自己的想法)
We have the right to meet in peace function(){ var values = $A(arguments);return this.select(function(value){ return!values.include(value);});} disturbance from police.(我们有权利和平集会不用害怕警察的骚扰)If we think the government’s doing wrong,we can voice our objections loud and strong.(如果我们认为政府
做了错事,就可以响亮、清楚地表示反对)
像这样的饶舌歌显然是有“政治性”(political)的,在美国,“政治性”和“政治”(politics)是有区别的。“政治”是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和社会的其他特殊领域(如“经济”、“文化”、“传媒”、“科研”、“教育”)一样,与专门人员从事的职业有关(“从政”或“当官”)。在国家和社会中,“政治”是和特定的制度、体制、权力关系等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政治性”则是指社会的结构性原则,它是社会的基本契约关系出现了问题或发生了危机的时候,所呈现的不确定的、非终结性的开放状态。“教育”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实践意义的知识
行为和社会介入方式,无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但它并不是“政治”这个领域的一部分。
就其根本的意义来说,政治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公共道德的社会,也就是一个能让公民担负起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在现代官僚体制中,这种意义的政治却被功利、权术、为权力而权力的政治所代替。这样的“政治”易代替社会的整体结构,抹杀了国家和社会的区别。
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
美国中学的公民教育主要是在历史课上,通过学习美国共和宪政的经验和教训来实现。历史课因此成为最具“思想性”和“政治性”,也是集中涉及美国核心价值的课程。例如,在美国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必定要学习的政治文献是《独立宣言》和《宪法》,这两部文献的价值表述都具有两个部分:价值概念和价值原则表述。《独立宣言》一开头就说:“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这里,“平等”是一个价值观念,而关于“平等”的原则表述则是“人人生而平等”。这是一种“自然法”的表述(成文于1776年),当然不是唯一可能的表述,但却至今仍然是美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一种表述。由此可见,当一个价值概念被表述为一种价值原则的时候,哪怕看上去是一种“普世价值”,但还是具有某个特定国家的民族特点的。美国宪法中的“自由”价值表述,也同样具有美国特征。宪法“序言”一共只有一个句子:“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祉
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在学习《权利法案》时,教师会告诉学生,不仅公民个人“权利”是核心价值,而且对这些权利的陈述同样包含着核心价值。《权利法案》并不是以肯定式的“列举”方式来规定公民权利的,而是通过对政府权力的限制来宣告公民权利。例如,第1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下列法律:确定国教,或禁止信仰某种
宗教,禁止言论自由,禁止和平请愿集会。
与《独立宣言》中的自然法相一致,《权利法案》用“政府不得”的价值表述具有启蒙时期“天赋人权”的特征。它把个体权利认定为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个体权利构成对公共权力的限制,并且为公共权力的范围划定了边界。所以,个体是否具有哪些权利,无需通过立法来加以宣告或者“赋予”,因为这些个体权利是不言而喻的。否定性的规定不是在列举公民具有哪些权利,而是在禁止政府去侵害这些公民权利。人
民高于政府,政府必须经由人们同意才有合法性,这成为美国民主制度的核心价值。
美国的初中教科书中还有一些别的历史文献的全文或摘选,都在简短的导读中向学生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核心价值意义。这些文献有的是英国的,因为美国最早的殖民地人民就是英国移民。这些价值构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好生活”。例如,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这个文献说,国王和其他公民一样,必须服从法律”(价值是“法治”);1639年的《康涅狄格州的基本法规》,这是美洲殖民地的第一部宪法(法治);1689年“光荣革命”的《英国权利法案》(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1777年由杰弗逊起草的《维吉尼亚州的宗教自由法令》(宗教自由);乔治•梅森的《对政府宪法的反对意见》,对美国宪法中允许蓄奴表示反
对(自由、平等);1796年的《华盛顿的辞职演说》(政治家的荣誉心,反对政党宗派,反对终身专权);1801年杰弗逊的《就职演说》:“美国的光荣不在它的霸权,而在它的自由”(自由);1823年的《门罗宣言》(和平);1848年的《塞尼卡福尔斯感伤宣言与决议》,第一个主张男女平等的权利的宣言(平等、权利);1863年的《废奴宣言》(平等、权利);1863年的林肯《葛底斯堡演说》,重申美国的共和理想;1865年的林肯《第二次就职演说》(和平、统一),1876年的《妇女解放宣言》(平等、权利),当然还
有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我有一个梦》等等。
核心价值既是美国教材所依据的,也是它所传授给学生的,教师们在“教材选用委员会”上独立选用何
种教材,也是以此为基本标准和原则。
第二篇:政治性论文(模版)
地震无情,人有情
2010年4月14日,又是一个含血带泪的日子,在汶川地震后,相隔两年时间,在中国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情牵十几亿中国同胞及世界人们的心。
通过电视与网络,美丽的玉树在重创之下,85%以上的建筑被毁坏,瞬时间失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的让人是那么的揪心,这一场生命的劫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场地震扼杀了许多美丽的生灵,但它也让世人看到了舍己救人的高贵精神,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对抗灾难的决心。
在灾难的现场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救人他们无言无悔地付出,甚至是生命。藏族姑娘邹雯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女儿,你为啥子不‘自私’一下哦„„”在汶川县映秀小学坍塌的教学楼废墟旁,43岁的藏族汉子邹丁望着女儿邹雯的遗体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着他的妻子任朝秀和另一位亲戚正在给邹雯的遗体换上干净衣服邹丁80岁的老父亲也站在旁边望着孙女,流出混浊的泪水,身体止不住地抖动。邹雯是映秀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也是该班的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邹丁和妻子赶到映秀小学发现教学楼已经夷为平地,只剩下楼梯还突兀地立着。废墟里传来小孩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当时他们夫妇俩坚信,女儿邹雯会活着。因为邹雯身体好,跑得快。但是14日下午,人们在废墟里发现邹雯的遗体邹丁的心,一下子就碎了。“她本来可以活着的”,“她他们班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发现她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邹丁边哭边说“她都跑在二楼楼梯上了要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可以活着的都为了救同学啊!她的心太好太善良了!我们平时一直教育她跟同学要和睦相处要爱别人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她要‘自私’一回就不会„„”
在这场灾难中,党员同志王婉民向我们诉说了这样一句话,“自己的妈顾不上救先救学生吧!”如果不记者不断追问作为都江堰市向峨乡现场救援的临时指挥者,该乡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可能根本就不愿说出这番让她内心深感自责的话。据她介绍向峨乡中学共有420多名学生只有不到100名学生在发生地震时及时逃了出来其他的学生和10多名学校老师还被埋在废墟里她告诉记者说:“我眼睁睁看着自己87岁的老妈被压在废墟下的我没有组织人去救她我知道她已经不行了我们要想办法尽量多救可能活着的人特别救援那些被埋在废墟下面还未知生死的学生。
从王婉民身上我们看到了党员的无私精神,为了救更多的学生,她放弃了自己年迈的母亲。地震会摧毁一些东西,但是它必将过去,也必将重塑。而抗灾中,这些最可爱的人,将会“是划过我们皮肤的一阵战栗、是闪过我们内心的一丝忧伤、是落在我们精神上的一个刻痕”,让人难以忘记。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害之中见真情。地震可以震倒了房屋,可以阻塞交通,可以中断电讯,但是挡不住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情。
15日上午,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召集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和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措施。会议指出,当前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掌握灾情信息。
2、保证救灾应急物资供应。全力做好灾区急需救灾应急物资的安排调运,确保满足灾区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供应,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住处、吃饭问题。与青海相邻省市沟通,做好灾区急需应急物资调运的相关工作。
3、协调落实救灾资金拨付。在当前救灾应急阶段,对于解决受灾群众吃住问题所需资金,商财政部及时从中央救灾资金中拨付。落实国家对于受灾群众生活补助、遇难人员亲属抚慰金等政策。
4、抓紧制定相关政策。
5、指导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要进一步规范救灾捐赠款物接收管理,完善统计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管理好、使用好救灾捐赠款物。
6、指导做好遇难者遗体处理和善后工作。
7、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和发布。
8、做好灾情评估工作。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9、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准备工作。抓紧摸清灾区民房倒塌和损坏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农村因灾倒塌民房重建补助标准,为灾后重建早作准备。
10、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办公厅、救灾司、减灾中心等相关应急值守部门要安排24小时“双值班”。
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康复医院副院长韩兴成主动请缨,到一线救治伤员。在医院的安排下,由他任队长组成省总抗震救灾医疗队,并抽调精干人员,带着药品、医疗器械等救灾物资,与青海省总工会抗震救灾工作组一道连夜赶赴玉树地震灾区。作为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的抗震救灾医疗队,韩兴成来不及休整就立即组织队员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
截至4月14日18时,公安部已从全国各地调集1010名公安消防特勤、460名公安特警、160名边防医疗人员共1630人携带生命探测仪等搜救工具赶赴灾区救援。目前,已从地震废墟中救出900余人。
随着一面面“党员突击队”、“党员救援队”、“党员应急小分队”、“党员交通抢险队”、“党员医疗救援队”鲜艳的旗帜在救灾现场迎风飘扬,党组织与灾区人民共患难,党员与受灾群众心连心的场景,正深深植入灾区各族群众的心中。特别是震区一线的各级党组织牢记宗旨、坚守职责,广大党员心系群众、不辱使命,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已经成为抗震救灾的坚强核心,党员队伍已经成为扶危助难的骨干力量。同时,这些醒目鲜艳的旗帜也通过电视画面展现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眼前,成为凝聚和动员全省人民支援灾区、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4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在做好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及早谋划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工作,在做好灾害评估、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力量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4月18日,在玉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总书记掷地有声地表示,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也一定能够把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一场灾难,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党的力量,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奋不顾身,冲锋在一线的党员和群众,同时我们更加不会忘了为救人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人。天灾无情人有情。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社会各界纷纷向玉树伸出援手,学校也不例外。在前段时间,学校已经组织我们捐款捐物。在此,我也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踊跃捐款捐物,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一衣一物皆心意,一元一分总关情。“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以捐款方式为灾区困难群众提供关怀和援助,为灾区重建贡献我们的力量。您所捐助的每一分钱都饱含着无价的爱心,都将化成一缕缕阳光,汇成一条爱的河流,给灾难中的人们以无限的力量!与此同时,学校还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哀悼会。至今,我还忘不了同学们手持蜡烛一起为灾区群众祈祷的情景,仿佛那情景就在眼前。那嘹亮的祈祷声震耳欲聋,传向云霄,传向远方的灾区。
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就是一座爱的堤坝;我们的手牵在一起,就是一座情的长城。因为您的援助,受灾群众将感受更多温暖,失屋者将得到更安全的庇护,灾区学生将得以重返校园,灾区重建将得到更多保障„„
那一颗颗期待帮助的心会永远记住你们!灾区的群众会永远记住你们!历史会永远记住你们!
第三篇:美国常用成语教材总结
美国常用成语教材总结
1.put someone one = fool someone 2.the luck of the Irish = very good luck 3.take sth step by step 4.live high on the hog = have a comfortable style 养尊处优的生活 5.count on it = trust on sth 6.hit the hay= go to sleep 7.on the dot= exactly at that time 8.works for me = I can accept it 9.lead the way= go first , show the way 10.a little birdie told me = some one told me 11.you don’t say= wow , that ‘s interesting 12.slave away= work very hard 13.keep an eye on some ome 14.take a cake = be extraordinary or extreme 不得了 15.slip one’s mind = forget sth 16.wait sth out = wait for sth to finish 17.trapped out= out of money 18.spring for sth = pay for sth 19.call it a day= finish the day’s work 20.don’t hold your breath= it may take a long time 21.as slow as molasses(糖浆)= very slow 22.keep someone company= stay with someone 23.it looks like I’ll be here a while.24.crank up = turn up 调高音量 25.no can do = I can’t do that
26.fit someone to a T = fit very well 27.baggers can’t be choosers 28.one of these days = eventually 29.put something on someone= blame someone for sth 30.drop it= stop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31.no harm, no foul = nothing happened, everything is fine 32.short on time = lack of the time 33.gove someone a piece of one’s mind= tell someone true feeling 34.could have fooled me = I don’t agree 35.think twice before doing …
36.rag(破布)on someone= bother or make fun of someone 37.have a beef with someone= have conflict with sb 38.take it easy= clam down 39.be going nuts= became crazy 40.stress out 41.easier said than down 42.fool around= wasting some tme to have fun 43.burn the midnight oil= stay up 44.what a load off= that’s a big relief 45.know something backwards and forwards= know sth totally 46.paint the town red= go out and have a lot of fun 47.float someone’s boat= attract one’s interest 48.it’s on me= I’ll pay 49.get a move on= hurry up 50.wind down= slow down= clam down 51.wind up = make someone nervous 52.the other way around =totally opposite 53.point taken= I understand 54.ready to roll = ready t start 55.under the weather= sick 56.now and then= occasionally 57.feel up for something= feel like doing sth 58.take a peek = briefly look 59.put sth out of one’s mind= stop thinking about sth 60.cheer up = be happy 61.get sth=understand sth 62.look the bright side= look at things positively 63.get to someone= affect bother someone 64.I hear you.= I know what you mean.65.couldn’t hold a candle to sth = isn’t as good as… 66.cost a fortune= cost a lot of money 67.in one’s blood= very important to some one 68.take a breather= take a rest 69.bring it on= let something happen 70.on top of the world= very happy 71.that’s the spirit= that’s a good attitude 72.brush up on= review 73.and then some= the total is even higher 74.cost a pretty penny= cost a lot of money 75.chunk of change= amount of money 76.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be exactly right about it 77.lose one’s mind= go crazy 78.itch for something= really want sth 79.that’s the ticket= that’s the right thing 80.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 see the real things 81.get the picture= understand something 82.what gives?= why is the happening?= what’s wrong? 83.closer to the mark =more accurate 84.older than dirt= very old 85.bedie the point= not the key point 86.in black and white = in print 87.down in the dumps(垃圾场,脏乱的地方)= feel sad 88.read someone like a book= understand someone completely 89.man trouble= romantic trouble with a man 90.stand out in a crowd – be very obvious 91.earth to someone= way to get someone’s attention 92.wound up = tense and nervous 93.run over= go longer than planed(延长时间)94.run a tight ship = keep things orderly and well controlled 95.beats me= I don’t know 96.hold the fort(城堡)= stay at a place 97.what’s the deal?= what’s happening? 98.what’s it to you ?= why do you care? 99.over the top= excessive(过分的,过度的)100.devil way care= casual and carefree 毫不在乎
why the devil way care attitude? 101.get real= be honest 102.something to that effect= something like that 103.bark up the wrong tree = mix up with some other thing 104.as quiet as a mouse= very quiet 105.one’s ears play tricks on one 106.work like a dog= work very hard 107.run around like a chicken with its head cut off =move around in a busy and vercous way 108.up a creek(泉水)= in trouble 109.vanish into thin air= disappear 110.get some shut eye= get some sleep 111.case closed= the problem is solved 112.get the hang of something=become good at doing something 113.in someone’s shoes= in a similar situation as someone else 114.learn the ropes= learn how to do something 115.bit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 accept too much 116.in no time= very quickly 117.not too shabby(破旧的,衣衫褴褛的)= pretty good 118.give or take= plus or minus the trip will take three hours, give or take a minute.119.up to one’s ear in something = have many of sth we’ve up to ears in debt 120.what’s the catch?= what’s condition or requirement? 121.there’s on free lunch= nothing is free 122.brace yourself= get ready to hear something important 123.spill the beans= tell everything 124.tickled pink = very happy 125.spilt up = separate 126.throw things for a loop = cause difficulities 127.I’ll pass= no , thank you.128.look like a million bucks = look very good
129.rough around the edges= not refined or elegant 不修边幅 130.in that case = if that is true 131.off one’s rocker= crazy 132.afraid of one’s own shadow 杯弓蛇影 133.do the trick= that’s your choice 随你高兴 134.give someone a skip = not do something 135.don’t pull my leg= don’t lie 136.let a guy dream a little, won’t you? 137.let a guy keep his fantasies, won’t you ? 138.get at : what are you getting at? 139.hold back = not say or do something 140.ask someone out= ask someone on a date 141.I bet= I believe it.142.on hard times= facing difficulties 143.don’t money around 别胡闹了 144.haste(匆忙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 145.so said, so done 言出必行
146.it is the first step that costs 万事开头难 147.wear two hats 身兼两职 148.play it by ear 见机行事
149.he has a hongkong dog= 他吃坏了肚子 150.take French leave = 不辞而别 151.ride the high horse= 耍大牌 152.hat in hand 毕恭毕敬 153.Chinese walls 万无一失 to show surprise: 1.you won’t believe this.2.you’re not going to believe this.3.get ready for this.To reply the surprise.4.are you putting me on? 5.are you serious? 6.get out of here 得了吧 7.that’s amazing
to persuade 1.it’ll do you good 2.what’ve you got to lose? To reply above: 3.ok, why not? 4.you’ve convinced me.5.sorry , I still can’t do it.6.nice try, but the answer is still no.way to offer choices: 1.we can either to wait it out or take a walk in the rain.2.either you tell her now or tell her later.3.would you rather go to Hongkong or Japan? To reply: 4.I guess I’ll have…
5.I don’t like either of the choices.6.Are these the only two choices?
Likelihood: 1.it looks like I’ll be here a while.2.from the looks of things, it’s going to be a great event.3.in all likelihood, the meeting will start late.4.the way things are going, we won’t arrive until 3:00 to reply 5.it doesn’t look like…
6.I doubt that … 7.it’s unlikely…
8.unless the situation changes , we won’t …
delay the things
1.there is no rush to do it now.2.I need more time to figure out what to do.Reply 3.I understand the need to take things slowly.Not enough time: 1.I’ll never get everything done.2.There’s simply not enough time to finish today.Reply:: 4.can you get an extension? 5.just do want you can 6.I’m sure you’ll do fine.Time length: Life is too short for that.Life is too short to worry al the time.Life is too short not to have fun.Talk about food;1.my compliments to the chef.Reply: 2.we do what we can.3.I’ve had better.Encouragement: 1.that’s the spirit.2.do your best 3.I know you can do it.4.I believe in you.Reply: 5.thanks for your support 6.I’m glad you’re behind me.7.I hope I don’t disappoint you.Money: 1.I bet they cost a pretty penny.2.that must have cost a fortune.Reply: 3.for sure.4.actually, it was cheaper than you thought.5.I’m trying to forget how much I paid for it
Discourage: 1.have you lost your mind? = are you crazy? 2.I wouldn’t do that if I were you.Reply: 3.I was just playing with the idea.我刚刚正在胡思乱想。
Question true or false: 1. Says who? = who said that 2. How can you be sure of that? 3. Where’s your evidence? 4. How do I know you re not making it up ? Reply: 4.I’m just reporting what I heard.5.what would I lie about it?
Situations: 1.what’s the situation like at your company? 2.things are about the same as always.3.nothing new is going on.4.the big news is …
time table: 1.we’re running behind schedule.2.we’ll try to work more quickly 3.we’re actually ahead of schedule.Reply”
4.let’s speeding things up.5.let’s try to stay on a schedule.Meaning: 1.I can’t figure it out.2.what’s the point? 3.what’s the commercial trying to say? Time: 1.longer than I care to admit.2.about a month, give or take a day.Clarification: 1.I don’t get you.2.sorry, I wasn’t being clear.= I didn’t show it clearly.Making offers: 1.perhaps you’d like ist over there.2.can I offer you something to drink? 3.D o you think you might like dessert? 4.Might I be of some service?= Can I help you ?
第四篇:广告是带有一定思想性
公益广告是带有一定思想性的。这类广告具有特定的对公众的教育意义,其主题包括各种社会公益、道德的宣传,或政治思想的宣传,弘扬爱心奉献、共同进步的精神等。
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非经济广告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各种公告、启事、声明等。狭义广告仅指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
我认为首先你要抓对精神与想表达的意思。其次才是要有新思想,不要走老路。
注意是达到广告诉求目的的第一步。
1.注意及其特征
注意具有两大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所谓指向性,表明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所具有的选择性,即在每一瞬间把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某一目标,而同时离开其他对象。
所谓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只集中于少数事物上,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以全部精力来对付被注意的某一事物,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在广告活动中,充分地利用注意的这两个特点,可以使消费者专注于广告宣传对象,使之离开一切与广告宣传无关的其他事物,这样,就可以使广告宣传的内容在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中得到清晰、鲜明的反映。
2.消费者注意广告的形式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在心理学上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形式。研究注意的这两种形式,对于广告人员来说,搞清楚人们如何注意,怎样引起人们的注意,有莫大的价值。
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须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刺激物的本身和人的主观状态。在设置广告时,这是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根据人的主观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特有的心理现象。其特点是,主体预先有内在的要求,并注意集中在已暴露的目标上。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主观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相对而言,有意注意对于广告刺激的要求,没有无意注意要求的那么高。
3.如何使广告受到人们的注意
广告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使人注意到你的广告,就等于你的产品推销出去了一半。可见在商业广告设计中,充分应用注意的心理功效,是提高广告效果的重要环节。根据注意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广告宣传与创作要吸引和维持消费者的注意,大多采用如下办法:(1)增大刺激物的强度;(2)增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3)提高刺激物的感染力 ;(4)突出刺激目标。
广告词
广告词,又称广告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词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和招贴形式向公众介绍商品、文化、娱乐等服务内容的一种宣传用语,包括广告的标题和广告的正文两部分。狭义的广告语则单指广告的标题部分。标题是一则广告的灵魂,是诱惑读者的主要工具,经过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看标题的人平均是看广告全文的人的 5 倍。可见广告标题的重要。因此,本文论及的广告语取其狭义,即指广告标题用语。
首先我们要从广告的功能入手了理解广告的文体特点。广告是营销的工具和手段,营销功能应被视为广告与生俱来的本质功能。营销离不开传播,传播功能是广告的最基本功能,广告通过信息的传播起到促进、劝服、增强、提示的作用。总的来说,广告语是为了加强诉求对象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印象而在广告中长期、反复使用的简短口号性语句,它要基于长远的销售利益,向消费者传达一种长期不变的观念,由此我们来分析一下广告语的文体特点。
• 简洁凝练
广告语应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没有多余的话。不简短就不便于重复、记忆和流传。广告语在形式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单句也可以对句。一般来说,广告语的字数以 6 —— 12 个字(词)为宜,一般不超过 12 个。这样的例子我们随处可见,能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广告语基本都是很简短的。如我国知名民族企业海尔集团的广告语“海尔——真诚到永远”;爱立信手机“沟通就是爱”;耐克“ Just do it ”;海飞丝洗发水“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等等,最少的还有一个词的,比如 IBM 公司的“ Think ”,都是非常简练的。正是应了那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
• 明白易懂
广告文字必须清楚简单、容易阅读、用字浅显,符合潮流,内容又不太抽象,使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能接受。广告语应使用诉求对象熟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句子流畅、语义明确。避免生词、新词、专业词汇、冷僻字词,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字词。也不能玩文字游戏,勉强追求押韵。西铁城表曾经使用过这样一则广告语“质高款新寰宇颂,国际名表西铁城”由于过于追求音韵的平仄起伏,使这句广告语给人的整体感觉十分晦涩,是西铁城公司的一个失败之作。而有一些公司的广告语则因其浅白、贴近生活流传甚广。比如那则非常知名的雀巢咖啡广告“味道好极了”,仿佛是一个亲人或者朋友带着慧心的微笑向你推荐她的最爱,浅显易懂又十分亲切。类似的例子还有娃哈哈的“妈妈我要喝”等等,听起来就像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事情。既宣传了产品又便于流传。
• 朗朗上口
广告语要流畅,朗朗上口,适当讲求语音、语调、音韵搭配等,这样才能可读性强,抓住受众的眼球和受众的心。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广告语都是讲求押韵的,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好空调,格力造”“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等等,俯首即是。
• 新颖独特,富有情趣
要选择最能为人们提供最信息的广告语,在“新”字上下功夫。如新产品或老产品的新用途、新设计、新款式等。广告语的表现形式要独特,句势、表达方法要别出心裁,切忌抄袭硬套,可有适当的警句和双关语、歇后语等,迎合受众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唤起心灵上的共鸣。比如某电话机“勿失良机”,巧妙的利用了“机”字的双关;又如前些年流传甚广的“万家乐,乐万家”前后两句运用顶真与回环,既包含了品牌名称又朗朗上口,“乐万家”的蕴义又十分温暖人心。最近一则成功的广告雕派洗衣粉中的一句“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既与产品功能相符又体现了母子间的深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但在追求独特,关联的同时要注意选择要恰当。红牛饮品的一则广告语是“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虽然给汽车加油和给自身补充能量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听起来总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 主题突出
广告的标题是广告正文的高度概括,它所概括的广告主体和信息必须鲜明集中,人们看到它就能理解广告主要宣传的是什么。一条广告语可以选择不同诉求点,即强调的东西不同,但总要突出某一方面。比如神州热水器的广告语“安全又省气”,让人很轻易的就集注了热水器的与众不同之处,且抓住了消费者对品质方面的特殊要求。又如诺基亚的一条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虽然这句话并不是诺基亚先提出来的,但却向消费者展示了该公司的创业理念,使大家对该公司及其产生一种信服感,从而对起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等有了信赖感。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广告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用简练、生动的语言,集中而形象地表明商品的特色和性格,表达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它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吸引受众、感染受众,不仅使人们其了解商品、信任其商品,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文化。
广告语的创作是一项需要灵感与不断创新工作,广告语的文体形式并无定式,需要从业者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创造和完善。
第五篇:文学的政治性
论文学的政治性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刘婷婷
摘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学要为工农兵服务的的指导方针。将文学与政治相结合。从而可以发现中国的文学一直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本文探讨了中国文学具有政治性的原因及文学政治性的利弊,从而得出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政治性 辩证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举行了文艺座谈会。在会上,毛泽东发表讲话。后来将讲话整理成文,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解决了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等。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从《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毛泽东将文学与政治相结合,以文学的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观念。使文学具有浓厚的政治性。
《讲话》提出的文学要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文学就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
一、中国传统文学具有浓厚的政治性
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和政治密不可分。先秦时期的文学有很浓的巫术色彩,是用来维护周的统治。《诗经》中的作品,最初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实行教化的工具。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成熟的《左传》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并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经验教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褒贬。《左传》维护周礼,维护周的统治。孔子也提出要“学以致用”,即学到的东西应该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两汉时期的大赋,大篇幅的文章来展示汉朝的地大物博,赞美汉朝的统治者。
中国的文学之所以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笔者认为有一下几点原因:(一)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中国的上乘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大多是士大夫阶层的官僚知识分子,有些甚至就是皇帝,最高统治阶级。从夏商开始,中国文学的创作的担当者就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巫师,《礼记·表记》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两汉时期,政府录用人才主要通过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有文采的文人得到重用,而所谓的文采就是看的谁的文章对统治者有用。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及以后的科举,都给中国的士大夫们提供了很多出仕的机会,这就使得他们主动去创作和政治相关的文学作品,希望能够重用。李煜的诗歌更是反映现实反映政治,因为他做过皇帝,但是经历了国破家亡,对社会对政治感受更为深刻,所以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佳作。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及中央集权使文学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国的封建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对人们的思想、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创作只有符合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或者符合他们的喜好,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比如唐诗的兴盛,很大部分原因与统治者提倡有关。唐代在科举考试中有诗歌创作的考试。并且唐朝统治者重视有才能的人,他们认为贤者应是有具备政治才干,而文人大多是通过写文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才能,因而使得文章具有政治色彩。元代时期,中国由蒙古人统治,他们不认同汉族的文化,排斥儒学,因而那时的诗歌散文等都没有什么突出成就。而是兴起了元杂剧。统治者只会扶持对自己的统治有用的文学,打击或者漠视其他文学。
(三)中国文学评论思想和标准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汉末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人物品评的风气盛行, 人物审美的兴盛, 也推动了文艺审美方面的进步,对文学发展的方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评论的思想的标准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一般对反映社会现实,国家政治的文学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如评价杜甫为“诗圣”,认为他的诗歌有诗史精神。杜甫的诗歌多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表达百姓疾苦及国家危亡的。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应为政治服务的观点,就与他是统治阶级的代表有关。他要利用文学来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的安定。
二、中国现代文学有反文学政治性倾向
自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很多知识分子主动学习西方的文化,在文学创造上也模仿西方的作品。唯美主义文学作为新浪漫主义的一支,在中国的文人中也备受关注。唯美主义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反对文学具有说教的性质和政治色彩。艺术应该远离社会现实实践,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中国文学受到西方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作品。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创造社。
创造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强调作品要写作家内心的想法和主观感情,提倡主观抒情的创作手法,注重表现自我和情感流露。认为文学没有什么目的和作用,从而否定了文学的政治性。例如郁达夫的《沉沦》具有很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沉沦》描写了主人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的陌生感和孤独感,自卑、苦闷等困扰着他,使他痛苦不堪。这难受部作品着重描写主人公内心的感受和心理的变化。与传统的文学不同。很少有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描写。还有沈从文的《边城》也具有唯美的色彩。《边城》描写的地方几乎与世隔绝,那里的人们有着最淳朴的感情,如同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远离政治,远离现实。
三、正确对待文学的政治性
从中国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政治性的文学和唯美的文学都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分析文学的政治性。
一、文学具有政治性的积极方面
文学具有政治性,对文学的发展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
首先,文学的兴衰与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统治阶级提倡或者喜爱的文学样式和内容,这种文学样式才能长久的发展。两汉时期,社会稳定繁荣,国家国力昌盛,统治阶级喜欢能赞美自己统治的文章。因而这个时期,就出现了汉大赋这一文学样式。汉大赋宏大铺陈,辞藻华丽,极尽渲染,歌颂大一统的中央皇权,赞美国家的物质富饶,颂扬皇帝的圣明统治。并且有劝谏诸侯国臣服于天子的统治。到了汉末期,社会**,政治腐败,这种大赋已经不能得到统治者的提倡了,最后被其他文学样式所取代。中国戏剧的产生和发展也和统治者的喜爱、提倡有关。元代清代的统治阶级利用戏剧去教化民众,并且统治阶级本身也很爱看戏。例如乾隆皇帝特别喜爱看戏。在他大寿时,四大徽班进京,从而产生了京剧。到现代也是如此。作为文学出版的主体,出版社、杂志社、期刊社等文学组织要想长久存在下去,就必须受到统治政权的管辖,出版的内容、形式都必须经过审核。因为文学组织具有强大的宣传和舆论力量,统治政权必须确保公众所接受到的文学作品不会对政权产生负面影响,否则将限制其发展。
其次,政治为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丰富了文学的内涵。我国著名的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都取材于当时的政治现象,《官场现形记》更是如此。这几部小说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至今影响深远。
文学政治性的积极一面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的影响中也有所体现。在毛泽东《讲话》指导了新中国初期文艺工作的总方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延安文学模式”。还有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创作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孙犁的《荷花淀》,阮章竞的《漳河水》等作品。这些作品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统区,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界团结广大作家,发挥了重大战斗作用。艾青、田间及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老舍、沙汀、艾芜、路翎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与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二、文学具有政治性的消极方面
首先,过度的政治色彩损害了文学的价值。文学应该是反映人类心灵深处的道德及对社会的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感情和美感。文学过度的政治化就会成为政治的附庸,失去它自身的价值。自从科举制度产生之后,文学与政治就变得密不可分。培养了大批的御用文人,他们的文章歌功颂德,有些甚至粉饰太平。这些都损害了文学的价值。比如明代的八股文,几乎没有任何文学价值。
其次,过度将文学与政治联系起来,会阻碍文学的发展。文学是有其独立性的,文学就是文学,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事物的附庸。明代时期文学几乎没有任何发展,就因为当时统治者过度的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清代时期,文字狱盛行,禁锢人们的思想,文学作品多远离现实,附和政治,失去其思想和美感。这些都阻碍了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辩证的看待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首先,要辩证评价文学作品。在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时,要考虑到它所处的时代,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客观公正的评价作品。在《文选》中,萧统将京都赋置于赋的首篇,没有按照文体发展的先后排列,这并不符合常规。并且从艺术成就上看,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得成就可与京都赋媲美。但是如果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就能理解了。京都赋具有浓厚的帝京文化意识和皇权意思,萧统是昭明太子,从小又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所以将京都赋置首是考虑其政治原因。萧统希望宣扬京都赋中的皇权思想维护统治。
其次,要辩证的看待政治对文学的限制。文学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对社会的稳定也有重大影响。所以从古到今的统治者都会对文学做出一定的限制。毛泽东《讲话》对新中国文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文学的限制。在这之后的几年中,文学几乎都为工农兵服务,其他的文学都不受重视,甚至遭到批判。这种现象是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当时很多地方刚刚解放,人心不安定,社会不稳定。就需要文学宣扬国家的思想,从而维护统治。
再次,文学是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现实和政治的。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处在社会关系中,不能脱离社会。所以人的思想情感或多或少的反映着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政治环境。比如郁达夫的《沉沦》虽然主要描写人的心理,但却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所有青年的困惑。并且作品最后也借主人公之口喊出希望祖国强大起来。这也就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环境,国家力量衰微,受到外来异族的侵害。
最后,在我们现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也要辩证的融入政治色彩。创作文学作品可以有政治色彩,但不能为政治而政治。不能粉饰事实,不应该将文学作为自己追求功名利禄的垫脚石。
参考文献:
[1]刘耀珠.现代文学的政治性与时代特征之我见[J]作家杂志2008年 [2]陈南先.“延安文学模式”的形成及推广[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3]霍耀林, 单文平.从日本古典文学中的审美理念看中日文学——以中日文学的政治性为主[J] 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5期
[4]肖翠.从文学的政治性到文学的语言性———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
[5]傅绍良.唐代政治意义上的文学意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