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式》教案设计说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李晓琴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分式》教案
设计说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第一中学
李晓琴 2008年9月26日
教案设计说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李晓琴
一﹑授课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本课题选自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分式》第一课时.分式是表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模型.教案通过北京奥运会的帆船比赛门票﹑土地沙化问题引入分式概念.教案的设计力求使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增进分式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与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所以教案的设计注重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思维方法的使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结论,在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这样设计,既渗透了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核心理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整式等内容,学生完全可以类比学习分式;一个是分数到分式的类比;另一个是整式求值到分式求值的类比.由于采用类比的思想引入分式的概念,又考虑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考虑到定义的纯粹性,因此采用了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原则;再者考虑到分式是一种数学模型,是一种数学符号,所以让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鉴于以上原因,确立了教案的三维教学目标.二﹑“分式”知识的地位作用
分数和整式的有关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学生学习分数只是建立在对“数”的认识上,而学习分式是建立在对“式子”的认识上,因此学生的认识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实现由“数”到“式”的过渡,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学习分式既是对分数知识和整式知识的再认识,再拓展,又是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性质及运算,分式方程及应用做好了铺垫;通过对分数﹑分解因式﹑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学习,丰富了分式知识内容,又为物理﹑化学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教学诊断分析
学生由分数类比到分式这一过渡并不难,思维上没有很大的障碍.但是分式的意义学生可能抽象不出来,教学力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它与整式的区别,然后再观察讨论列举的式子中分子有什么共性,分母有什么共性.通过次次逼近,让学生得出分式的定义;其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回忆除数不为零,分数的分母不为零,真正实现由数到式的过渡;另外,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学生容易得到分子为零即可,但保证分母也不为零容易丢掉.纵观整个教案的设计,笔者在上述几个方面做了精心的研究,为学生的思维铺平了道路.四﹑教法特点和预期效果
教学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利用“游戏进入—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知识获取与运用-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展开.主要教法特点如下:1.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教学过程(一)以问题作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刺激因素,激发学生产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过程(二)用问题作为探究的前提,引导学生对探究产生兴趣,在探究的基础上获取知识;过程(三),在前两个过程中,以问题为抓手引领学生大胆思考,相互交流,梳理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背囊;过程(四)的练习是解决具体的问题,更是问题当先.2.始终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纵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围绕着教学目标确立的重点展开教学,分别采用了激趣﹑激疑﹑激思﹑交流讨论等手段.3.关注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法设计上特别注重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了分组交流的方式,做到了自主探索,相互讨论,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与构建.通过本教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相信能够享受探究,享受成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第二篇: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
题(含解斩)
一、语言文字积累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C.“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B.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C.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 【答案】1.B 2.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让答题者选出其中最恰当的一句。题目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做这类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承接前面的主语“人”,应该是动词“走进”或者“进入”,然后根据后文各种实验室分布,可知这里强调突出的应该是实验室很多,也就是说该句之前是“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后面强调实验室多,并未提及迷失方向。故选B。【2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一应俱全”强调“全”,“应有尽有”强调“有”,此处是强调各种实验室都有,强调的是“有”,选用成语“应有尽有”;第二处,“一览无余”强调“看到”,“一目了然”强调“看清”,此处根据前文“犹如有了千里眼”,是强调看到,选用成语“一览无余”;第三处,“易如反掌”强调“容易”,“轻而易举”强调“轻松”,此处是强调根据需要轻松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选用成语“轻而易举”;第三处,“东山再起”指“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势力”,“再接再厉”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根据语境,此处是是说“大洋一号”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不断取得进步,选用成语“再接再厉”。故选A。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切实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驾驶员背景情况的核查,严防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杜绝进入行业。
B.截至2018年5月22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山东省水量达到近30亿左右立 方米。
C.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赢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
D.我国每年出产的许多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虽然产生了很高的市场利润和很大的知名度,但却很难成为经典。【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重复赘余,“严防”与“杜绝”重复,应删掉“杜绝”。B项,不合逻辑,“近30亿左右”不合逻辑,应去掉“左右”。D项,搭配不当,“产生”与“知名度”搭配不当,应将“和”改为“获得了”。故选C。
4.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C.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六十岁。【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识记把握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本题要求选出“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B项,“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说法错误,应该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故选B。5.下列语段来源于假期阅读材料的哪篇文章,写的是谁
你的生命注定是短暂的,短暂的如春日三月里的花。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早有预感,为什么就连离开都是那么凄美?烟花三月,柳絮纷飞的暮春,你随春光一同逝去,犹如一首断肠的小令。
梨花满地,零落成雪,数不清的惆怅。那颗寂寞心是否安息,是否找到了它的归宿?佛说,世间所有的情缘都是有前因的,无论经历多少世的轮回,该清的总要清,该断的总要断。A.《一生恰如三月花》 纳兰容若 B.《梭罗与瓦尔登湖》 梭罗 C.《灵魂的巢》 冯骥才 D.《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名著导读情况。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内容要了解掌握。了解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本题给出一个假期中阅读过的名篇片段,要求学生判断是那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谁。只要学生认真读过该文章,还是很容易判断出来。根据所选文段中“你的生命注定是短暂的,短暂的如春日三月里的花”“烟花三月,柳絮纷飞的暮春,你随春光一同逝去,犹如一首断肠的小令”“无论经历多少世的轮回,该清的总要清,该断的总要断”等句子很容易判断出所选文段是纳兰容若的《一生恰如三月花》中文段。故选A。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①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注】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傕:音jué,用于人名。③天子:指汉献帝。④文帝:指魏文帝。
6.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汉阳阎忠异之 异:诧异 B.道遇叛敌 道:在路上 C.与盟而送之 盟:盟誓,结盟 D.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义:坚守道义
7.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C.何陋之有 《陋室铭》 D.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答案】6.A 7.D 8.B 9.(1)有人对贾诩说:“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2)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还是能理解文言文此意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 的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唯汉阳阎忠异之”意思是“只有汉阳的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所以“异”的意思是“以……为异”。故选A。【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把握能力。例句,之:代词,代指天子。A项,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之:结构助词,的。C项,之:提宾标志。D项,代词,代指千里马。故选D。【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说法错误,原文为“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意思是说明贾诩并不是段颖的外孙,只不过是情急之下哄骗敌人的托词。故选B。【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或”,有人;“谓……曰”,对……说;“胡”为什么;“去”,离开;“君胡不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2)中的“既”:已经;“东”,向东去;“而”,表转折,但是,可是;“师”,军队;“王师”,指天子的军队;“败绩”,失败,大败;“王师败绩”,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人了解他,只有汉阳阎忠认为他是一个特异的人才,说贾诩有张良、陈平一样的奇才。贾诩因为生病辞去了官职,在路上遇到了叛变的敌人,和他同行的数十个人都被抓了起来。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杀我,我家一定会出重金来赎我。”当时的太尉段颖,过去长期担任守卫边防的将领,威名震动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假借他来恐吓敌人,叛变的敌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贾诩实际上不是段颖的外孙,他的灵活应变把事情办成功,都像是这种情形。
后来李傕等人和贾诩商议,打算将天子安置在军营中,贾诩说:“不可以,挟持天子,不符合道义。”李傕不听,有人对贾诩说“这里不可以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贾诩说:“我得到国家的恩惠,从道义讲,我不可背弃天子。要离开,您就离开吧,我不可以走啊。”
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司徒赵温被李傕厌恶,李傕想要杀了他。贾诩对李傕说:“这是天子的大臣,你怎么能杀害他呢?”李傕才停止。文帝即位后,任命贾诩为太尉。贾诩七十七岁时,去世,谥号称肃侯。古代诗歌阅读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题目。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1)对(居住地)自然环境的赞赏之情;(2)对生活的满足之情;(3)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4)对丰收的喜悦之情;(5)对儿童的喜爱、维护之情;(6)悠闲、闲适之情。【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题目问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诗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可以通过对诗词具体内容分析得出。本词上片上阕写闲居带湖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云雾缭绕,笼罩着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松、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和谐,所以说“从今万事足”。上句 写景,说山园的松竹高大,和天上的白云相连,对这样的居住环境,词人饱含着赞赏之情,使人想到的是林木葱笼,环境清幽,准确地把握住了隐居的特色。如果舍此而去描绘楼台亭阁的宏丽,那就不足以显示是隐居了,而会变为庸俗的富家翁的自夸。下句抒情,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是对“万事足”的补充说明,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足”。上句说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拄杖”,表明年老。“分社肉”,是当时仍存的古风,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据下文,这里所说的应是秋社分肉。下句说山园富有,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下阕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既有很强的情节性,又具强烈的行动性、连续性。下阕“书所见”,表现闲适的心情。“西风犁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藉“西风”点明时间是在秋天。“犁枣山园”,展现出庄园内的犁树和枣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透露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词人对偷梨、枣的儿童们的保护、欣赏的态度。作者是在“万事人今足”的心态下,觉得这群顽皮的儿童有趣,要留着“老夫静处闲看”;杜甫表现出的是一颗善良的“仁”心,语言深沉,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片万事足后的“闲”情,笔调轻快。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前生活的喜悦之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欣赏、爱护之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词的具体内容和用字分析出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名篇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答案】(1).陟罚臧否(2).不宜异同(3).沉舟侧畔千帆过(4).病树前头万木春(5).海日生残夜(6).江春入旧年(7).温故而知新(8).可以为师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既有直接性默写,又有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陟罚、臧否、宜、畔、生。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目光里的松阳
彭程
①“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②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
③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④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笔法精致、细腻、生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
⑤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
⑥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⑦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2.第④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3.赏析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14.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答案】12.①雕刻、彩绘等内容的教化作用。②匾额、楹联语句的熏陶作用。③先人文魂的引领作用。
13.①主语部分三个短语构成排比,增强语势,表意丰富。②把“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喻为“无形的网”,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14.①古村落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文化价值,要注意保护,不能一拆了之。②古村落保护要注重人文关怀,考虑人居环境。③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存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在现代社会弥足珍贵。【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仔细阅读题干,根据题干划分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题目是“第④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通读文章,根据题目提示,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第④段,仔细阅读第④段,可以从中筛选出“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笔法精致、细腻、生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句子“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为排比,“……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是比喻。前者的作用增强语势,表意丰富。后者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刻画描写对象。答题时从这两种修辞手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者观点能力。作者的观点时通过文章主要内容来体现的,所以也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分清文章层次结构,找到关键句,提取内容要点,综合考虑,必要时用自己语言概括。如本题,通读文章,可以从中筛选出“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等信息,根据这些进行分析概括,回答问题。【点睛】赏析句子答题步骤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指出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句子内容具体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
第三步,指出句子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四、写作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答案】走过,才明白
有些路,走过,才明白;有些事,做过,才懂得;有些人,爱过,才珍惜。
过年,回家。转过最后一道弯,已然看见那熟悉的身影,是奶奶。奶奶怕是已在村口的桥头等了许久,寒风中,却能感受到奶奶的喜悦之情。远远的,奶奶就向我们跑来,迫不及待的心情却让我鼻尖一酸,这是有多久没回来了?爸爸早已摇下车窗,招呼奶奶上来。奶奶笑着摆摆手说:“不了,你们先回家吧,我去买几个囡囡爱吃的菜。”说完便走,“我和您一起去吧!”我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爸妈和奶奶皆是一愣,“外面风大,快回去!”奶奶劝我道。“让她去吧!正好散散心。”爸爸开了口,奶奶见状,也不得不同意了。我急忙下车,拉住奶奶的手,和她一起走,奶奶也将我的手拉的更紧了。
走在路上,一时无话。我和奶奶像是多年未见一般,竟这般陌生。难道是因为我学业繁重,两个多月未回来看奶奶?我只能这么解释。在风中,倏忽间,我看见了奶奶头上新添的些许白发,眼眶微湿,鼻尖一酸。眼前仿佛出现一大一小两个橙色的影子,在黄昏里更显温 馨,那是奶奶牵着年少时放学回家的我的手,那时奶奶的步伐多么矫健,满头黑发,多么年轻,那时我和奶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说。可是……现在我敬爱的奶奶渐渐老了,头发灰白,脸上有了不少的皱纹。可奶奶于我,总是独一无二的,从小到大一直深爱着我陪伴着我……“奶奶,谈谈最近乡里发生的事吧!”奶奶笑笑看着我,还真的说起了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虽然我不熟悉,但我却从奶奶的口中读出了幸福,也读出了我能陪伴的幸福。我忽然明白,其实奶奶也到了需要陪伴的时候,也许陪伴是珍爱奶奶的最好选择。
这时,忽然想到,我家城里住宅的楼上也住着一对跟奶奶差不多年纪的夫妇,我时常看见他们一起手挽手出去散步。那个老爷爷有时也会到楼下与小区里的老人杀上几盘棋,这时,不懂棋的老奶奶却也坐在身旁陪着,有时唠唠嗑,有时打打毛衣,一幅相依相伴的画面,让人暖心极了。有时我散步时,也会遇见他们,他们偶尔会绕着湖边转一圈。碰见了,老奶奶也会打个招呼,一起说说话。偶然得知,早年老奶奶曾与老爷爷一起出去打拼过。“那些日子真苦,却也熬过来了。”老奶奶笑着感慨,“一起走过,却发现那些誓言还不如实实在在陪在身边好。”老爷爷一语道破,我陷入了沉思。
是啊,有些事,经历过,才会懂得。话不必多说,有亲人的陪伴就够了。到后来的我们,才明白,才懂得,才珍惜,家人是最值得陪伴的。【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本次作文的题目是“走过,才明白”,“走过,才明白”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亲和力,正如试卷材料提示中所指出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而小作者们正当十五六岁的花样年华,走过了小学尤其是初中这段成长的岁月,当然会有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感触可以发抒,所以不存在考生无话可说的尴尬,也不会轻易的发生偏题跑题的情况。因此这道作文题是一道写作起点较低的作文题。当然,写作起点低不意味着写作落点(选材)准,更不意味着写作的终点(立意)就是我们期待的“诗和远方”。在这里要避免材料的俚俗,文中的“走过”最好是一份独特的经历,如果写的是生活的鸡零狗碎,尤其是未经自己思维和情感过滤过的素材(比如大家共同经历的复习考试的零散的材料),是不会得到老师的青睐的。考场作文最好有较为明确的写作主旨的揭示,这是文章的立意。可以做一个填空:走过,才,如:走过泥泞,才明白晴天的可贵;走过风雨,才明白彩虹会升起;走过成长的岁月,才明白长大不是一个人的事……很多很多脱俗的立意可以点亮读者的眼眸。有意思的是,有时可以从某个立意出发,去寻找相关的个别化的题材来表现;有时则可以从自己感触最深最具独 特个性的材料出发升华出文章的主旨,从文章写作的操作层面上困难其实不大,关键是这份独特的“走过”和“明白”没有平时的积累是很难达成的。另外,千万别忽视“才”这个副词的存在,它让文章的标题前后具备了某种条件关系,也捎带了一点思辨的色彩,甚至让这道题目写成议论文也有了很大的可能。品味这个词语,文章结尾揭示的那个道理,是“走过”方能明白的,换句话说,这个道理起初轻易是不会明白的。文章里应该有相关的点染才是。【点睛】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考试方式。有人说命题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意思是命题作文限制得过死,不利于同学们发挥习作个性。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样可以写得精彩。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1.确定文章体裁; 2.划定取材范围; 3.掌握写作重点。
要写好一篇命题作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步:精细审题。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
第二步:精深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
第三步:精心选材。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第四步:精彩表达。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第三篇: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级开学检测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在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对应区域)
1、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认命吧。”下列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描绘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 3.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都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的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元朝
4、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明太祖
5.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①元明清馆②隋唐五代馆③辽宋夏金馆④魏晋南北朝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6.老师经常告诫学生要“温故而知新”。这一告诫最早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7.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民主制
8.“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9.明清时期,成就最为突出的文学表现形式是 A.诗歌 B.赋
C.词 D.小说
10.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由众多城邦组成。其中以实行民主政治而名垂青史的是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迦太基 11.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其中“凯撒”是 A.雅典将军 B.古罗马执政官 C.意大利旅行家 D.基督教神职人员 12.有人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那场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5.“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6.近代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扶清灭洋” D.“三民主义” 17.某报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外争主权,内出国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那么,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18.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A.东北地区 B.平津地区 C.淞沪地区 D.西北地区
19.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对日军发动大规模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这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0.“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这场“伟大的革命”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1.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内容后,王刚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
A.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B.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保障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2.“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改变了内陆交通面貌的是
A.飞机 B.火车
C.汽船 D.汽车
23.“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人向往的幸福生活。“电灯电话”这类用品出现于 A.古代中国 B.工业革命
D.新技术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24.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此,德国挑起了 A.布匿战争 C.科索沃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5.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6.科技文明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思考、实验和不懈追求的结果。下列科学家
与其科学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27.春联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总路线大方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赋予农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对外开放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主导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A.反法西斯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联盟
30.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
脱欧程序。英国“脱欧”指的是英国退出 A.欧洲 B.欧元区 C.欧洲联盟
D.欧洲共同体
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把答案写到答题卡对应区域)
31.(18分)李宏宇同学在历史笔记中写下多条学习心得。阅读下列心得,回答问题。
(1)历史很有趣,借助图片,可以认识许多历史史实。比如,看到下列图片就能想起相关的历史事件。
(1)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6分)
(2)历史既要记,也要悟,悟出其中道理,方能触类旁通。比如,欧洲曾出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其他国家,如中国、日本、俄国也会有“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写出中国、日本、俄国出现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6分)
(3)历史是人类的活动,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了社会变化的细节。比如哥伦布、瓦特、林肯等。
写出上述三人的主要事迹。(6分)
32.(22分)碑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泰山,随行群臣刻石立碑,歌颂始皇功德: “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的主要“功德”。(8分)
材料二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求,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1787年,在他主持下,制宪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新宪法。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参选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了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6分)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八福巨大浮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缩影,昭示着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和渡江战役是其中的三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说明其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理由。(8分)
2018级开学检测考试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5 BBBCD 6——10 BCBDA 11——15 BABCA 16——20 BBADD 21——25 ABCBD 26——30 DDCBC 31.(18分)
(1)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各2分,共6分)(2)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各2分,共6分)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2分,共6分)32.(22分)
(1)功德:统一全国;(2分)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分)
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颁布秦律;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车轨;修驰道灵渠长城;移民边疆、北击匈奴)。(4分)(具体史实答出两项即可)(2)原因:领导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捍卫民主,拒绝做国王和再次连任总统(建立了民主的联邦共和国,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
主持制订1787年宪法。(1点2分,共6分)
(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分)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无产阶段登上历史舞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2分)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2分)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分)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分)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2分)(8分,任选两个事件回答即可)
第四篇: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工程的应用导学案
课题: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自学目标: 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丰硕成果。
2.关注基因工程的进展,认同基因工程促进了生产力。
二、自学引导:
1.基因工程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 以及改良农作物的。2.将
导入农作物体内,来提高农作物的抗盐碱和抗干旱能力。3.将
和
重组,制成乳腺生物反应器。
三、自学测评:
1、(D)用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不可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A.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B.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 C.人胰岛B细胞中的DNA
D.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
2、(D)基因治疗是指
()A.用DNA探针修复缺陷基因
B.用DNA探针检测疾病 C.将健康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D.将健康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D)“工程菌”是指
()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发菌类自身某些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B.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把相同种类不同株系的菌类通过杂交得到新细胞株系 C.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的细胞株系 D.从自然界中选取的能迅速增殖的菌类
4.(D)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人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5.(B)下列关于基因成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诊断治疗疾病
B.在农业上主要是培养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药性的农作物 C.在畜牧养殖业上培育出了体形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察测和对污染环境的净化
6.(B)以下关于抗病毒植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可以抵抗所有病毒
B、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对病毒的抗性局限性或特异性 C、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抗害虫
D、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稳定遗传,不会变异
四、自学质疑:(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
第五篇:为学生成人成才幸福一生奠基——记蓬勃发展的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记蓬勃发展的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本刊特约记者 郑立平通讯员 高生永 孙 涛
走在淄川一中的校园中,不禁会联想到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说。干净整洁的校园内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其乐融融。一块块宣传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成长,一处处校园景观润物无声启迪师生心灵。教学楼里、紫藤架下,学生们或携着书本专注阅读,或手执试卷低声讨论,年轻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整座校园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气息。淄川一中,这颗齐鲁大地、蒲翁故里的教育明珠,以丰厚的人文底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展现出无穷的发展魅力,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方广阔的成长空间,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
一、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环境篇
淄川一中坐落在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故乡,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达到75000平方米。
“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容校貌表现出一所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多年来,淄川一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按照“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的原则,以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主线精心设计校园各个角落,“扬正气,促和谐”,科学构思,精心设计,打造和谐的校道文化、操场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使校园处处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校各条道路均以励志、修德名言命名;校园道路、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餐厅等各处均布置形式各异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宣传栏、板报栏承包到团委、学生会、班级和教研组;教室内布置了丰富多彩的黑板报、手抄报;每个宿舍都有一个温馨的名字,每个教室都有入门友情提示和班训、班规。《淄川一中报》、诗歌节、“新蕾”艺术节、健身运动会成为展示师生才能与班级凝聚力的舞台。经常举行的专家报告会、心理健康讲座、法制教育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指导和行为借鉴。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诗歌节”则使书香校园、诗意校园的氛围日趋浓厚。2012年,在区教体局统一部署下,学校积极开展环境建设月活动,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开展卫生竞赛,举行“星级教室”“文明办公室”“红旗宿舍”评比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全面打造整洁校园、美丽花园、温馨家园。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师资篇
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是校园的第一生产力。名师出高徒,名师造名校。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工程。
多年来,淄川一中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为重点,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工程,崇尚“量才适用,唯能是举”的人才理念,“亲情融合,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民主平等、和谐共享”的管理理念,倡导教研组、备课组、班教育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荣辱共担,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一是深入实施“教师职业道德提高工程”。学校全面落实市、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不断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力度。2012年,按照区委号召、区教体局部署,着力开展了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先后开展了教职工生日送红包感恩父母、庆三八节、唱四德歌、“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教职工诗文朗诵比赛、“践行四德工程,争做幸福教师”演讲比赛、“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主题教育、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等活动,向全体教师发放《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两本书,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全面增强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规范教学行为,提升职业幸福感,树立了一中教师的良好形象。
二是全面落实“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计划”。学校积极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全力支持教师走出淄博、走出山东,参各类研讨、培训、优质课评选等。2011-2012,学校近10个学科20余名教师先后到全省各地参加省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活动,赴广东参加全国“生本教育”培训,返校后均举行了观摩课,带动了全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对每年新分配教师,实行新老教师、班主任结对帮扶,实现了名师与青年教师的互助双赢。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开展了淄川一中名师、“十佳”青年教师示范课、“生本教学”实验课、青年教师创新汇报课、三课型五环节全员达标评优等多项课堂教学创新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学校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全校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现有专任教师中,已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近200人。
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各级部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报常规检查结果,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选送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区班主任培训班,听取名师工作经验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先后组织班主任赴洋思中学、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新泰一中、青州一中,康成中学等名校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与名校建立工作经验交流机制、、2012年,先后组织了两期班主任培训班,全体班主任及后备班主任参加了培训。开展了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我校刘洋老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第七届全国优秀班主任,先后受邀到山东济南、青海两宁、湖北武汉等地参加班级管理工作研讨会并做班级管理经验报告,与国内国际教育专家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受到一致好评。
四是完善考评机制,发挥人才价值。学校本着内容全面、主体多元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千分制”考核办法,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科学评价教师工作,对业务精良,在教学中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的教师,学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荐参加各级教学评优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对考核优秀的教师,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中优先录用。对业务骨干,积极培养,委以重任。每年教师节期间,均组织淄川一中名师、淄川一中十佳班主任、淄川一中十佳青年教师、淄川一中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在全校树立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截至日前,380名专任教师中,高、中级职称教师299人。先后涌现出了司志林、贾万双、刘洋、杨鹏等一批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王昌信、彭玉霞、李晓琴、孙艳等国家级、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恒铂、刘持珍、孙兆峰、孙学安、王志胜等市、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仅2012学,就有1人获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7人次获全市音体美基本功大赛、实验教师技能比赛一、二等奖;2人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国家级表彰;3人获市优秀教师等表彰;7人次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指导教师一、二等奖;19人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22人次获市、区论文评选一、二等奖或作专题发言;47人被评为市、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56人次举行市、区级公开课,186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关论文。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各1个,市、区级课题9个。
三、让每一个学生都形成健全的人格——德育篇
“育人先育德,教人先教心”。学校在“成人成才,品德为先”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力实施“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工程,确立了“人格上自强,道德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的培养目标,创设了“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读书做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一是健全制度,保障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学校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T作领导小组,与家长、公安、部队携手,积极开展家校共建、警校共建、军校共建活动,努力构建起品德教育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先后制定了《淄川一中学生必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突出正面引导,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二是落实目标,完善德育体系。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情况,分类施教,制定各年级德育目标。高一主要开展以培养“行为观”为主的常规教育,帮助新生迈好“中学第一步”;高二主要开展以培养“进取观”为主的励志教育,帮助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高三主要开展以培养“成才观”为主的升学就业教育,帮助学生迈好“社会第一步”,使每位学生坚实走过中学阶段,自信踏入社会二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校本教研,确定了以学生养成教育和提高人文素养为中心的德育工作体系,将学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将班主任教育案例结集H{版,开辟班主任论坛,为探索交流德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搭建了平台。
三是坚持活动育人,寓教于乐。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法制报告会和一次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每年举行一届读书节、一届诗歌节、一届艺术节、一届体育节、一届科技节、一次国防系列教育,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近两年来,先后开展了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颂歌献给党、青春献祖国”大型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泠韵书社”成立师生书画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为主的区法院王红梅副院长法制教育报告会、省少管所“告别昨天,走出迷惘”法制教育报告会,以提高公德意识、培养奉献意识为目的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签名活动,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学校周边环境卫生义务清扫、贫困生爱心救助、看望孤寡老人活动,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自立自强意识为目的的“共享阳光”文艺演出、“红十字”活动月、无烟日宣传周、红旗宿舍评比活动及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彭成感恩励志教育等。本,以全区“四德工程”建设为契机,先后开展了“学雷锋精神,做四德新人”主题实践活动、“唱四德歌、做四德新人”歌咏比赛、第四届诗歌节暨“四德工程”建设主题诗歌朗诵会、“爱心做人和奋斗成才”感恩励志教育等十几项专题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培养“志向高远,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明显”,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合格人才。3月19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区委书记杨洪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相房到校视察工作,对学校四德建设及德育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是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工程。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精细管理,力求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精致。2012年,以校园环境建设月为契机,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向全体教师发放《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两本书,组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在学生中以宣传学习《淄川一中学生必读》为核心,加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在严细实的基础上,辅以人性化管理,实现了住校生24小时全程管理。各级部加强学生自主、自治、自理、自律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主时间,科学制订学习计划。各教研组每周印发一张周末知识梳理学案,指导学生周末自主学习。严格值班制度,周末自主学习期间,值班干部教师不定期巡视教学楼,晚自习则安排任课教师靠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学生会充分发挥自治功能,积极参与双休日和晚自习管理,共同创设了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多年来,学校师生中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学生中不良习惯逐渐克服,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孙亚菲、贾文佳被评为淄博市十佳中学生,巩晨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每年均有20余名学生被评为省、市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
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进步——特色篇 学校牢固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发展”的理念,通过分类施教、分层教学等措施,大力发展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力,拓宽升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学校认真贯彻“减负增效、科学育人”方针,坚持“精细严实”的教学作风,积极开展“生本教学”实验,全面推行导学案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强者更强,后来者居上,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进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连年获全区初中教学质量一等奖,连续十六年被评为淄博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本科上线率大幅度提升,连续六年实现清华、北大名校突破。
学校确立了“志向高远,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明显”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求突破。2012年,在区小星星艺术节上获一等奖8个,在市百灵艺术节上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我校师生自编自演的小品《母爱》在淄博市第二届校医情景心理剧大赛中蝉联一等奖。在淄川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淄博市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山东省中小学田径联赛、淄博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田径比赛中获金牌21枚。学校篮球队、橄榄球队分获淄博市篮球、橄榄球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康鑫同学获全国语言艺术大赛金奖;谭景文同学获全市读书节演讲比赛高中组第一名,将代表我市参加全省比赛。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喜人,2012年,17人次获得全国、省数理化竞赛及英语能力竞赛一、二等奖,52人次获得省、市、区科技比赛一、二、三等奖,3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区机器人比赛中,囊括野外生存项目高中组前三名,王潇同学获该项目淄博市第一名、全国二等奖。
多年来,淄川一中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二等功六次。仅2011-2012学,就先后荣获“教育奠基中国”全国名优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诗意校园、淄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淄博市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第二十二届省运会赛事筹办先进集体、淄博市社会组织先进单位、淄博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淄川区先锋基层党组织、淄川区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先进集体、淄川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20多项荣誉称号。
锐意创新的淄川一中人相信,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一定会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上乘、人际关系和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富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品牌学校,书写淄川教育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