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过对王老师的化学新课和教学设计初步的学习
通过对王老师的化学新课和教学设计初步的学习,我认识到,好的教学设计是上好化学课的关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然后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认真设计好每堂课,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认为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尽量多设置一些科学探究实验活动
(三)加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设计
(四)教师教学前要多了解学生
(五)加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二篇:对课教学设计
初 识 对 联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简单的对联知识,会对简单的对联。
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生齐背对韵歌。
师:有时三点两点雨
生:到处十枝五枝花 师:黄梅时节家家雨
生:青草池塘处处蛙
我们刚刚就是在对对子。对子是对联的小名。说起对联,你们不陌生吧?在哪里见过?
对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留心搜集过身边的对联吗?(生说)
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对联,想不想自己也能创作对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王国,去感受那里的神奇与美丽。(板书课题)
二、赏联找出其特点(出示)
明月松间照
愿乘风破万里浪
清泉石上流
甘面壁读十年书
绿竹清风一径雨
删繁就简三秋树 白云黄叶满山风
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四幅对联中有你们刚刚说的,也有老师精心挑选的,一起来读好吗? 再读,读出其中的味道来。
感觉怎样?琅琅上口吧?只有我们中国的语言才这样精辟、有趣。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看谁读完之后能有新的发现。
1、生:上下联字数相等(板书:字数相等)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古诗中的。
对!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对句。这些对句是诗词中的精华。你还知道哪些?
3、生:词性相对
师:对!(板书)你从哪些词发现的?
4、师:我们觉得对联读起来特别顺口,非常好听。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从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来看(显示)
照(四声)
流(二声)
浪(四声)
书(一声)
雨(三声)
风(一声)
树(四声)花(一声)
师:上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三、四声,被称为“仄声字”。(出示)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下联呢?
上联结尾是仄声字,下联结尾是平声字。所以听起来非常和谐,我们找到了对联的又一个特点“平仄和谐”。(板书)
5、在这几幅对联中你还发现哪些词是相对的?
师:“明月对清泉” “黄鹂对翠鸟”„„这些相对的词有关系吗? 生:上下联内容有关系。(板书:内容相关)
6、小节:对!俗话说“对联对联,相对相联。”“对”指的是上下联字数、词性、平仄相对,“联”指的是上下联在内容上相互关联。
三、联海遨游我能行。
1、老师这里有一些分不清上下联的对子,你能帮老师辨别吗?(出示)虚心竹有低头叶
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稻草捆秧父抱子 傲骨梅无仰面花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竹篮提笋母怀儿 师乃园丁中华苗圃
银海腾龙跃文峰万仞 杏同桃李社稷栋梁
杏坛抗鼎立国柱千秋(根据学生回答标明上下联)
后面这两幅是我们学校门口和西边教学楼门前的对联,想一想这两幅对联是怎么贴的,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哪边是上联,哪边是下联?(生答,课件出示)你能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学到知识,真了不起!观察是一种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都能留心我们身边的知识,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你能根据自己现在的知识贴好第一幅对联吗?(写在练习本上)
2、连连看
白日莫闲过
须读古人书 海阔凭鱼跃
妙手着文章 要知天下事
得志莫离群 铁肩担道义
青春不再来 让人非我弱
天高任鸟飞
3、开始对对子了,你行吗?(用一句名言或俗语回答我)老师送你们一句: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海伦.凯勒(出示)(1)先对一个字的:
松(柏)
海(山、河„„)
马(牛、羊、鸡„„)
红(绿)风(雪、雨„„)
瓜(豆、菜„„)
看来:对联没有标准答案,你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对。(2)接着对两个字的: 大海(高山、小河„„)
光明(黑暗)
小心(大胆)
青山(绿水)
翻天(覆地)
扬长(避短)
谈古(论今)
真聪明!这么快就对完了。你还有新的发现吗?(青山绿水
翻天覆地
扬长避短
谈古论今是四字词语)
师:有些四字词语拆开了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有趣吗?(3)三个字的:
刀子嘴(豆腐心)
水帘洞(火焰山)
两棵树(三朵花)
(4)四个字的: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蜻蜓点水(蚂蚁搬家)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5)寒尽桃花嫩
春风来海上
二三四五
春归柳色新
明月照江头
六七八九
四、读联赏联
(1)看春晚,赏佳联 春光好
春意浓
春华秋实 民族兴
民心顺
民富国强 和风和雨和事和人和社会 美山美水美情美景美时光 锦绣中华
和字全民写 繁荣盛世
谐音四海传 古国诵春潮
盛象宏开歌盛世 新村盈瑞气
神龙崛起壮神州 凌空白日三千丈 拔地黄河第一楼 沧桑未改牛脾气
进退还凭铁骨头
寺借山高
佛塔无双凌上界
境由心造
禅林第一耸中条 一水划西东
落雁三峰留太华
两山分里表
锦屏五老鼎中条
2、请大家欣赏一幅有趣的对联。
一个豆芽店门口贴着这样一幅对联:(出示)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怎样读比较合适?
3、(出示)读一读,猜猜它写的是什么
其志难移,纵千般烘炒,万遍揉搓,历尽艰辛成极品 斯颜不改,况一任卷舒,几番起落,自甘淡泊散清香
五、小结:
老师给大家提供两个最好的对联网站,闲暇是你可以上网去看一看、学一学、对一对。(出示)联都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华国粹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晒课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0~91页“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通过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结合说一说,考一考,折一折,做一做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新知识的探索乐趣。
3.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的分数,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本节课的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认识几分之一”,通过情境让学生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然后在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样的数是分数,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表示,并会读写分数,会用涂色,折纸等来表示简单的分数,会将数学跟生活联系到一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会说出分数各部分名称,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呢?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放课件)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秋节有月饼吃,熊大跟熊二也不例外。熊大和熊二一共有四个月饼,熊大说:“我要吃三个。”熊二很不服气的说:“不行,不公平!”兄弟两此吵了起来。
师:同学们,你们那么聪明,你们能够帮他们解决这问题吗? 生:每人分得2个。
师:对,你们回答得真棒!像这种每人分得一样多,我们把它叫做怎样分? 生: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 学生齐读)师:这个问题确实太简单了,那如果月饼变成两个呢?同学们,这个问题能把你们难住吗? 生:不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好,一起说。生:1个
师:对了,看来这两个问题都不能把聪明的你们难住,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出示课件)
师:如果月饼变成一个,应该怎样分才公平? 生:半个(板书:一半)师:对,半个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能用2来表示吗?能用1来表示吗?(不能)那能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 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回答不出。
师:(出示二人分之一)这半个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讲授】动手操作,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师:刚才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可以写作12。那如果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四份呢?应该怎么表示?
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可以写作14。
师:对,我们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四份)这个四我们写在什么地方呢?(横杠下面)那一份的1写在什么地方呢?(横杠下面)
师:那老师想问了,如果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我们怎么表示?(1/3)
师:如果分成5份呢?6份呢?8份呢?10份呢?(学生回答1/5,1/6,1/8,1/10)师:生活中我们除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还有哪些例子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
生:把一个()平均分成()份,其中的一份是()分之一。······
师:你们非常棒。我们现在接触的这些知识就在我们的课本90页,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到90页。(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评。)生读一读: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师: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数是分数,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呢?(想)(出示课件)师生一起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问:如果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6份,我们这个16应该写在哪个位置呢?)
师:知道怎么读分数了,你们知道怎么写分数吗? 生一起读一读: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练习】巩固练习活动一
师:好!我们学习了分数的知识,现在到考验你们的时间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回答,老师问学生什么物体怎么分,分成几份,每一份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师:为什么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 生:因为没有平均分
师:非常棒!我们只有在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来表示。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课件)提问学生,集体点评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道有趣的题目,想不想看看呢?(出示课件)让学生说出分别用什么数来表示。活动二 师:这么简单的折纸游戏没有把机灵的你们难道,那你们敢不敢挑战更难的折纸游戏呢? 生:敢!
生读一读:拿一张正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其中的一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跟同桌说一说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学生动手操作)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请几个同学上台展示,并告诉同学们听是怎么折的,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贴在黑板上)师:完成的非常棒,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活动三
师:刚才的分数是已经创造好的。下面我们通过折纸游戏来自己创造分数好不好?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片,折一折,并把它的1/2图上颜色。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逻指导,最后让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们很聪明,这么简单的问题根本没有把你们难住,接下来我们通过折纸来创造你们喜欢的分数,并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逻指导,最后让学生上台展示。
师:生活中有很多的分数,我们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它,感受数学在生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希望同学们能多多感受数学无穷魅力。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生活中的分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让学生个别说,或集体说
师:今天老师不光给你们带来漂亮的图片,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视频,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播放视频)一起跟学生分析视频中出现的分数。【活动】课堂小结
师:学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回答。
第四篇:教学设计和说课设计(新)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 安定区大城小学 李萍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北师大教材第三册七单元“画”中的一首儿童诗,诗歌抒发了儿童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心中的理想。诗歌语言生动,想象大胆,且琅琅上口,适宜于学生朗读背诵。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艺术之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会认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藏”的用法,会组词。正确认读“直线、永远、饥荒、飞翔、宝藏、连绵起伏”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述的美。
3、学习作者大胆想象,尽情抒发心中的情感,掌握“„„为了„„”的句式,仿照课文,发挥想象编儿歌。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理解“连绵起伏、宝藏”等词语。
2.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说一说。
3.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景物或头脑中想象的景象,仿照课文写一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盒彩笔、自制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一排小娃娃,穿着花褂褂。五颜六色爱画画,交个朋友小画家。”是什么呢?(彩笔)
2.写“彩”。
3.读课题,写“盒”,理解“皿”字底。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师范读小诗。2.学生自读诗歌。3.检查词语的认读。4.齐读课文。5.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思考:看看丁丁画了几幅画呀!
(一)感受美丽的今天
1.引导学生欣赏第一幅画,边读边想:丁丁画了哪些线条和图形?请小朋友用横线勾词语,勾完后请一生汇报,其它同学检查。
2.引读。丁丁画了一条„„„„„,那是„„„„„ 3.整体感知画的内容。
4.你喜欢他画的什么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
(根据学生汇报,指导学生说到哪一句即出现哪句诗,谈感受并指导朗读)师:出示句子课件。
5.给画取名字
(二)感受明天的理想
1.丁丁还画了一幅画是什么呢?名字也在二小节诗歌里。
2.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想,丁丁在明天的理想这幅画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些呢?请孩子们用波浪线勾一勾
3.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相机指导。4.齐读此小节。
三、小结
丁丁用彩笔画了美丽的今天,还描绘了明天的理想,让我们用快乐的心情,高兴的语气,美美地把课文的美丽景象读出来。(齐读课文)
四、拓展。
如果把彩笔交给你,你想用彩笔画什么?抽生说,小组交流汇报。
五、课后作业。
把你心中的理想画出来吧!并配上你自编的小诗。《我有一盒彩笔》说课设计 安定区大城小学 李萍
我所执教的《我有一盒彩笔》是北师大版第三册七单元“画”中的一首儿童诗,诗歌由两节组成,都以“我有一盒彩笔”开头,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分别写出了小作者手握彩笔,画“美丽的今天”“明天的理想”两幅画的情景,抒发了儿童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情感,表达了孩子心中的理想。学习本单元旨在通过朗读想象,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和生活的美好。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在这篇文章我以 “创设情景想象画面”“指导朗读”为主进行教学。
一、图文并茂——让课堂更精彩
在理解“连绵起伏、插入云霄、宝藏、饥荒”等词语时,我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这样直观的图文演示下,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想象、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宝藏”的理解如果只是老师口头的讲解,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是很有难度的,我通过上网收集海底世界的图片,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宝藏,并对海底世界充满着向往,进而理解丁丁为什么要画透明的海洋。在学习“饥荒”一词时,我通过情景创设,让孩子看图片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可是在一些国家,由于战争灾害,许许多多的人都吃不饱穿不暖,那一个个可怜的非洲难民震撼着每一个小朋友的心,自然也就理解了“饥荒”一词的意思。
二、标注勾画——让课堂更灵活
在读课文时有的学生不仅能读通顺了,而且还能读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在读得好的地方用笔画一画、圈一圈。
我在第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孩子在书上勾画丁丁在画中画了哪些线条和图形,再勾一勾丁丁明天的理想这幅画画了什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效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快,让他们更加积极的进行学习。学生也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了,课堂结构也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形式了。
三、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
本课设计紧扣新课标,新教材,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入手,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反复诵读课文,引导自由练读、同桌对读、老师范读、全班齐读,个人赛读,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将朗读训练作为支撑点,力求能回归文本,使课堂教学做到扎实、灵气、大气。我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将读书的方法渗透其中,时刻提醒学生边读书边想象,在读书的同时,要想着诗歌描写的画面,是诗歌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我不断地创造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使学生的语言得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
四、拓展想象——满足创作需求 最理想的读书目标就是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的注意中心由文本、作者转到自己身上。读完这首小诗,学生会产生许多共鸣,肯定会产生创作自己所见的“今天”和心中的“明天”的强烈欲望,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美好的今天和理想的明天,学着补充诗句,畅想对美好的憧憬,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总之,任何一节课从设计到实际操作,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遗憾,要说今天的遗憾,自己感觉有以下:
1.整节课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特别是在教学第二小节明天的理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2.对学情掌握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五篇: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的新的认识这可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的新的认识,这可以较宏观地把握教材内容。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应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单元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单元教学设计,它包含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多个课时来完成,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我觉得应考虑的更宏观,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说,分析的较为粗略。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来说,只是对一个知识点/节的教学进行设计,在时间安排上只需一个课时,在教学形式上,一般只采用一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要考虑的更全面、更具体、更细微,以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笔者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毕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种手段。
(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朱国荣老师在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这时,朱老师没有马上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拉着学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四年级)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在反馈过程中,证明四年级的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经过笔者实践:学生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2.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笔者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做书上的练习。一生突然大声说:“有一只鸽子的信送不出去。”笔者微笑着询问是哪一只,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15-9。” 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想当时笔者如果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立即批评,不仅使那位学生的思维停顿,连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影响。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密切的正相关。
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笔者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