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优质课堂必须正视的几对关系解读

时间:2019-05-12 17:5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议优质课堂必须正视的几对关系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议优质课堂必须正视的几对关系解读》。

第一篇:小议优质课堂必须正视的几对关系解读

优质体育课堂必须正视的几对关系

【摘要】 优质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正视技能教学和目标分解的关系;学生主体和教师示范的关系;现场观察和有效指导的关系;运动负荷和运动兴趣的关系。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有理清体育教学的这几对关系,才能站在正确的位置掌控课堂,让学生真正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平台,成为成就学生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体育课堂,优质课堂,教学目标,学生主体,运动负荷

体育课堂教学对于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的锻炼意识有很大作用。体育课堂强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较多的接触和身体练习使生命得到完善,达到共创,共生,共进的境界。这样的课堂才是优质课堂,要做到优质体育课堂必须正视以下几对关系:

一. 技能教学和目标分解的关系

课程改革确立的“目标统领内容”的教学思路为教师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做出了方向性引领,也给了教师自主权,可以充分开发教师积极能动性,为达成目标服务。要具体落实到某一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是以掌握该项技术为出发点,也就是在进行该项技术教学时,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项完整的技术一般很难在一节课中完全掌握,这里就涉及到教学和目标分解的问题。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哪些技能基础,在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在下节课主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上课教师在课前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该考虑的。

例如篮球教材是以篮球为运动工具,以投中篮框为目标,综合跑、跳、投等基本活动技能所组成的一项运动。在进行教学时,就要采取分解教学的策略,水平一是进行篮球原地运球的教学,水平二是传授行进间运球及简单的传接球游戏,水平三主要是进行各种投篮技术教学及各项技术整合演练。

通过对篮球教材在各学段的整体把握,就能很好地把技能教学分解到各个教学课时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性。要做这些,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运作:(1)课时目标制定应为技术教学重点落实而服务。

例如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很多教师把教学重点确定在学生明确按拍篮球的后上部,篮球才能向前直线前进。但其实本课的技术重点并不在此,而在应该明确篮球的按拍位置后,在进行练习时必须做到球反弹起后手应该随球的弹起主动迎住球,并合理地控制好球的高度,这才是初学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最大的问题。

(2)课时目标制定应为突破技术教学难点而变通。

技术难点的界定一般在课前我们都假设该水平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其实在进行借班上课等公开课教学时,往往出现上课的班级学生和事先估计不一致的情况。此时,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教案一成不变地上下去,必须对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变通,从而达到教学难点的突破。以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为例,如果学生连最起码的原地运球手型都没有掌握好就直接教新技术,势必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补充,增加原地运球的练习时间和次数,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3)课时目标制定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只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制定相关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是清晰可测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二、学生主体和教师示范的关系

体育教师潇洒正确的动作示范能在课的开始就深深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心生敬佩之情,从而让课有个良好的开始。但在有些观摩课中,教师为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让优生带领学生学习动作,这样一来,拥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成了摆设,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优质课堂呼唤教师到位,规范的示范。教师规范,潇洒的动作示范有以下作用:

1、教师示范为学生的学习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起来定标作用。技能初学期,学生仅凭自己原有经验对于动作要领的理解是非常模糊的,这个时期教师的示范就可以在学生脑海里建立原始的物化表象,为后面的技术动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师相应技术动作的正确示范,也是体育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标尺。阳光操场无疑呼唤阳光体育人,激情勃发的教师示 范无形中为学生的阳光行为注入了一剂催化剂。

3、潇洒干练的示范除了赢得学生的一片喝彩声外,更能增强作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底气,无声的肢体语言无疑说明了不是谁都可以来教体育的!

除了正确示范外,对于学生出现常犯错误教师可以采用夸张喜剧的示范,让学生在笑声后自然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当然,并非每节课教师每个动作都做得优美绝伦,学的专业也有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动作也会出现退化的迹象,因此,体育教师除了在平时加强身体的各方面锻炼,延长技术动作生命外,还可以把自己曾经的展示动作拍成照片留底,压箱底的玩意儿可以重现教师年轻时矫健身姿,也可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年轻时加强学习和锻炼,才能激扬丰富的生命呈现。

体育课堂不能少了教师的示范,教师示范与学生主体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强化体育教师的示范与引领,才能为优质课堂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现场观察和有效指导的关系

技能传授都要经历一个由初步感知到理解内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传授一项新的技术初期,在教师示范后,往往安排一个学生自我体验尝试的环节。一般学生尝试后,基本能掌握比较浅显的技术动作,但对于一些难度稍大的动作,学生因为感受不深,常出现一些偏差。在这个环节上课的老师可能因为这是公开课教学,往往将自己的视角放在一些技术动作掌握比较规范的学生身上,当然,通过激励性评价,通过优生的榜样示范,能起到一种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课堂常规的强调也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尝试时,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点拨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上,通过一次次螺旋式的指点,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

例如,在教学篮球原地运动时,因为学生已有拍球动作的经验,因此常会继续“拍”球,此类问题女生尤其常见。如果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匆匆带过,无疑教师的教学是把学生当作了自己课堂的实验品。这种学生成陪衬,教师唱主角的课堂无论如何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首先应该在课前预设时,尽量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环节,但对于陌生的学生,首次接触的场地还是允许出现预设外的问题。因为学生的错误如果能善加利用,很可能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生 发点,教师恰当的指导会达成学生真正掌握技能的目的,从而动态生成教学预设。

教师发现女生出现手指抓球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讨论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明确拍球一般是手腕用力,而运球是肘关节为核心,手臂带动整个手协同用力,运球时,手型是基本不变的,整个动作就像一个勺子在上下,当然用力要柔和。细致入微的现场观察需要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问题敏锐的洞察力,有效的课堂指导更显示了教师高超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教学艺术。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测,及时对日常教学进行小结、反思,才能真正达成行云流水的优质教学。

四、运动负荷和运动兴趣的关系

一位专家给优质体育课的定位是:流汗和笑声,这种提法颇有道理,流汗,就是让学生在课上能进行充分地身体练习;笑声,就需要体育课能散发独有的魅力深深吸引住学生。换一种更专业的说法就是优质的体育课应该有相当的运动负荷,优质的体育课还应该关注学生练习的高度热情和参与欲望。

这位专家的话就涉及了体育课上运动负荷和运动兴趣的关系,以上对体育课优劣的评价已经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认可,但在当下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过于强调生理负荷,增加学生心理负担 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通常所说的要关注课堂学生的负荷以及教案结尾部分所画的运动量表要以学生的生理负荷为主。体育课就曾出现为了达成课上运动负荷的要求,教师特意增加练习的次数,让练习变得枯燥而乏味,甚至让学生望而生畏。比如中长跑等教材本身的特点加上教师没有创新锻炼的手段,到达极点后的疲惫感会让学生心生害怕。

2、片面重视学生开心体验,造成了体育课浅层次的快乐。快乐体验曾经风靡一时,新课改前期就出现了为了满足学生浅层次的快乐要求,任意选择教材和器材的做法。比如选择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实物开发为体育课器材,更有甚者竟然载了一大车南瓜来上课的“怪”事。

运动负荷和运动兴趣两者紧密联系,任何偏废一方面的做法都可能给体育课堂造成低效。首先运动兴趣是运动负荷的前提,只有学生 乐于参与教师安排的技术学习和后面的巩固练习,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运动负荷达到最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合理布置体育场地和器材,创新教法,争取给枯燥的锻炼加点“兴奋剂”。其次,运动负荷是运动兴趣的必然结果。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的练习环节中,运动强度和时间到位,自己的生理负荷自然增强。

3、要鼓励学生用成就动机让自己的运动兴趣滞后呈现,每一次 的练习以及练习后的提高都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考验。

成就动机是学生长期锻炼的不竭动力,例如前面说到的中长跑教学,如果教师能适时鼓励学生把每一次考核都当作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机会,不断提醒自己要自我超越,相信随着锻炼后各项身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会逐渐适应并赢得锻炼的最后改变。

总之,优质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日常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小结,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用发展的视角体味学生细微的变化,理清体育教学的几对关系,而后,教师才能站在正确的位置掌控课堂,达成让学生最大程度提高和发展的目的,从而让学生真正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成就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体育与健康》 3.《体育教学》

第二篇:必须正视历史解读

必须正视历史

200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0周年的纪念日。

“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精心策划的行动,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而中华民族也由此开始了长达8年之久的全面抗战。

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把日本人民推进苦难的深渊。血淋淋的历史昭示人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政府和日本领导人多次在历史问题上表明态度,公开承认侵略,并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反省和道歉。对此,我们给予积极评价。

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事情,我们也看到和听到日本有识之士的行动和声音。日中友好协会等团体7月6日在东京共同举行了“卢沟桥事变70周年纪念集会”。7月1日出版的《日中文化交流》首页刊登了题为《第70个7月7日》评论文章,作者是日本作家、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井出孙六。他在文中写道:我的故乡长野县有一段负面的历史,是第一个派出“满蒙开拓团”的县。1932年10月,第一次武装移民500人前往中国东北地区;1936年,广田内阁把100万户500万人的第二次“满蒙开拓计划”作为七大国策之一,在议会上获得通过……

7月5日出版的《日中友好新闻》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回忆过去,面向未来》的长篇文章。作者骏河台大学教授井上久士在文中指出,把过去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整体历史与“七七事变”分割开来,一味纠缠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实在肤浅。首先应该正视的是,当时在主权国家中国的北平附近已经驻有日本军队这一事实。日本却借口“满蒙权益”受到损害而需要保护,把自己说成受害者。这完全是颠倒黑白的强盗逻辑。

其实,绝大多数日本人是能够正确认识那段历史的。把正视历史看作“屈辱外交”的只是日本右翼势力和少数政客。

纪念“七七事变”,以史为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为了中日两国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历史。

第三篇: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2009年潍坊暑期教师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精品课堂”,创建“品牌学科”,建设“名师团队”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的研究为核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完善“三步四环节五课型”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345优质高效课堂”内涵概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人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抓手。潍坊市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将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重要突破口,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所谓“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五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基本课型。高中语文学科为文本新授课、复习训练课、检测讲评课、作文修改课、话题探究课。

二、“345优质高效课堂”提出的背景

(一)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促进了课改的步伐。

随着我市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查找,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简单直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老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说的过程和写的过程,多是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非常简单,要么是事实性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要么是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深度,达不到应有的效度。

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追求上关注形式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而忽视活动的效益和及时反馈矫正,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更不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底。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由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得不够深入全面,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

6、课型研究少,课堂效率低。不少教师由于受规范办学行为之前的惯性影响,不少教师缺乏课型意识和优化教学流程意识,寄希望于“广种薄收”,把新知探索、巩固复习、检测讲评、阅读欣赏等课型上成一个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课堂授课时间的减少,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7、题海战术多,有效延伸少。学生自主修习时间已大大增多,自主修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仅仅依靠题海战术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关注学生自主时间,关注自主修习的方法和效率,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

8、继续传统多,自主创新少。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教法,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而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在教师的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二)已有的教学经验助推了课堂教学改革

自2001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2006年3月以来,结合新课程需要和我市具体实际,潍坊教科院提出了在小学、初中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为我市小学、初中的新课程实施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几年来,全市各小学、初中学校积极实践“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使得两个学段的课堂教学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为新课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小学、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潍坊教科院结合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在部分县市的高中学校积极实践“自主课堂”“合作课堂”“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构建普通高中“自主合作、优质高效” 课堂教学流程,并于2008年4月在潍坊一中召开了各个学科的展示与推介会,在全市推开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高潮,各普通高中学校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诸城繁华中学“211”教学模式,高密一中“三段教学法”等。

三、推行“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堂。要求构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主,轻负担重实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课堂。

(二)重要性

规范办学行为催生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我省规范办学行为后,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传统的一讲到底,教师包办一切的课堂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那种“领导靠上,学生拼上,教师豁上”的高耗低效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减少讲与听、增加说和做,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剔除课堂假问题等明确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三讲三不讲、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等基本原则,市教科院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抢占了新形势下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高点。近几年的高考成绩足以说明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巨大成效。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

明确“学案导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其显著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学案导学”不仅是教法改革,更重要的是学法改革。

1、“学案导学”遵循的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学案导学”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案导学”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课堂教学面貌,优化课堂模式。

2、“教案”改“学案”,促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导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导“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

3、学案导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开展“学案导学”,有助于转变学习习惯,改革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老师灌输,等待老师作结论、给答案,缺乏主动钻研、自主学习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自求答疑,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等待心理、信赖习惯得到克服,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惯逐步养成。“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4、要理清学案组成的要素及导学的大致模式。

①组成学案的基本要素包括四个方面: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

②导学的大致模式:

A.学法点拨——筛选信息示例——问题探究——迁移拓展

B.学法建议——释疑解难——典型题例——知识训练

C.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D.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练习

E.技能式:示范——实践——评优——作业

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可视不同的课型结构有所变化。

5、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一是要分学科组织学案导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要组织教师结合实际总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开展教学论文评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三是要组织教师从自己的“学案”中选出优秀“学案”,从成功案例中选出优秀案例,参与全区评比,帮助教师学会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1.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2.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五课型: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如:①新知探索课;②习题训练课;③检测点评课;④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二)模式流程的阐释

1.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要求与关系

(1)课前预习。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课前延伸的预习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②适度性。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课内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3)课后训练。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2.课堂“四环节”流程要求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4)有效训练。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3.五课型的设计要求

各个学科应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设计五种不同的课型,在各种课型的流程设计要体现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课后拓展三个步骤,同时在课内探究的过程中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要在按照“三步四环节”的相关要求设计每一种课型。

教学原则及教学流程

一、具有潍坊特色的教学原则与教学要求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是先学后教的心理学依据。从专业角度来讲,高效教学就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而“先学”就是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后教”就是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即所谓以学定教。

新课程要求:在整个的课程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老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新的课程观旨在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而“先学后教”观念就是新课程条件下师生角色观转变的具体体现。它不但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

从学生角度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的学习,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途径。而在课堂中采用“先学后教”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因此,贯彻“先学后教”理念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客观需要。

所谓“先学”,是指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

可见,“先学”之“学”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超前性。从时间上讲,先学后教就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二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先学最本质的特性。先学强调的是学生要摆脱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先学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三是异步性。先学的异步性区别于传统学习的“齐步走”。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

所谓“后教”,是指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有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后教”之“教”也体现了3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要力求全面系统,但是教师的教一定不能全面系统,而是要有针对性,针对性的教才能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二是参与性。先学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课堂,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不仅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还参与评价,全过程地实质性地参与课堂。三是开放性。以前,课堂重点、难点、关键点都是根据教材确定的,现在学生先学了,课堂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就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确定。所以课堂里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更加注重学生的质疑、交流、讨论。

2.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新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与以前联系不大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体现得较多,但我们不要理解成,只要是新授课,就一讲到底。在练习巩固时,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形成认知结构,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设计有关问题,给予学生时间,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三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 “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布置“作业”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能从客观上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新知识,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还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特定教学情况,收集反馈信息,进而指导下一步教学活动。

不布置重复性作业。有的教师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能力也越高,从而导致已做过的作业再次布置,有的甚至反复做了几遍。其实,当前,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和科学探究的过程,要本着精心设计题型,变换灵活方式,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来布置作业。

不布置惩罚性作业。有的教师处罚学生的拿手方式就是抄写课本知识点或做习题,这些简单粗暴,近似变相体罚的做法,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的同时,也必然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恶化,这是与我们布置作业的初衷是相悖而驰的。

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不少教师认为,作业的难度高一些,练多了学生的水平自然就会提高,却不知如果作业的难度超越了学生的知识水准和理解能力,学生就无法理解、难以完成,这样只会揠苗助长、事与愿违。

那么,我们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我们提倡的“三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在适当布置常规性书面作业之外,作业更要呈现出多样性、变化性的特点。每次作业要有变化,且按照作业形式的不同,也不必要求统一和所谓的按时完成。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及各学科知识整合运用等,我们可以更多地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设计能够体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问题,来达到启迪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实践性作业正好符合于上述要素,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生活问题转化为学习问题,用学科知识的眼光来看生活问题,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有谚语说:“学了知识不运用,如同耕地不播种”。教师要善于把学习过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已有的体验结合起来,让所学习的知识成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的有用的东西,突出教学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4.及时矫正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纠正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相互传递、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转化、输出的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就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信息相互反馈联系在一起的信息通道的闭合回路。教学反绩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取得学生学习的全面(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信息,及时分析、判断、加工,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矫正补救的过程。可见,没有信息反馈,教学就没有针对性,教师就不能对教学系统有效地进行控制,就会用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盲目进行教学,从而造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低下。在每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提供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加强巡视直接批阅试卷,了解学生答题的隋况,或者在学生完成试卷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相互之间批阅,统计不同层次学生掌握情况,采取措施及时补救。正确地把握信息反馈,是教师有效地调节整个教学过程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

5.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剔除假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合理的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有明显的意义。可以以教材中的内容创设,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陶行知先生说过:“脱离生活的教育是鸟笼的教育。”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完成思考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智力得到新的发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使传递的信息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统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是课堂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吸引学生思维,诱导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实现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学习背景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宝贵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课堂,要求“生活问题情境化”。

所谓“假问题”,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对给于学生信息负面影响的过于简单的问题、空虚空泛的问题、虚假错误的问题、无聊搞笑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无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无益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无益于学生的成长。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少老师为了体现互动,活跃气氛,随心所欲地设计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甚至只是为了取悦于学生、迎合于学生的“问题”,导致课堂表面热闹,实则浅显无聊,毫无意义的课堂。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必须克服的。

6.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和环节。这些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整堂课老师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甚至常常出现一些脱离了本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多余的教学环节,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从另一个面来说,学习天天发生在课堂里,仅仅靠考试、训练课抓落实是不够的,必须在每一堂课中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底。教师不仅要注重反馈和检测,更要注重检测后学生的纠正和和落实。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接轨,多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让学生参与并表达见解。这样,学生才敢于展现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知性个性、放飞自己的人生理想。

所以,课堂上教学环节不要太碎,要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每堂课最好不要超过10个教学环节,如果一节课超过了10个教学环节,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过多,会束缚学生,使学生一直跟着老师的思维跑,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7.归纳总结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往往使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不是非常系统,增加归纳与总结环节,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如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演板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练,然后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已见,找出错误,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并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再如在课后引领学生构建知识树、形成知识主干网络等就可以让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形成系统的框架,达到运用知识时上挂下联、左右逢源的效果。

8.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是20%;说一遍是70%;动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练等)是90%。脑电图观察表明,看和听时大脑只有一个兴奋点,而说和做时都有多个兴奋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和充分解放学生,引导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地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感受、体验、和思考,从中获得学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三个轮次复习所体现的24字方针。这是我市多年在复习教学中积淀下来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三个层次环环相扣,依次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对于有效、高效复习具有很好的作用。

第一轮“全面、系统、扎实、灵活”。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灵活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提升应用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

第二轮“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第二轮复习要巩固一轮复习的成果,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并加以完善,经一部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形成综合性知识,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 第三轮“仿真、内化、迁移、调整”。第三轮主要是通过仿真性的训练,达到知识的内化、迁移的目的,同时调整知识、能力的结构和应考心理。学生用“尝试回忆法”等把前两轮复习过的内容想出来,强化记忆。回忆一旦进行不下去,立即看书或笔记,接续回忆线索。在回忆的基础上,选择一到两套模拟试题,严格按考场要求进行自考,巩固记忆效果,及时进入考试状态。考生的脑子里不但有了所有课程的框架脉络,而且对于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也应该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

三轮复习各有侧重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三轮复习是互相独立的,其实,在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综合应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四篇: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几对关系

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几对关系

【内容提要】文化、心理结构形成与调适主要依赖于经济结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意味着消费者市场的正式建立。学生与高等学校之间经济关系的调整和自我认同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知觉明显增加、增强,主体性有了广泛的经济学基础和渐趋成熟的心理机制。文章认为,成本分摊理论的引入与实践带来了高等学校经费构成的变化与学生角色的调整,同时,对原有的教育需求、教育供给及其模式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应当通过学生支付方式的改变,形成一种主体作用发挥的机制,拉动并增大……

一、成本分摊与学生消费者角色

(一)学校(教育):让消费

者买单

成本分摊是一种教育经济学思想。其核心东西有两点:一是利益获得,二是能力支付。理论上说,经济和教育应是共涨落的,但实践一再证明,两者绝非严格的正相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破产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和教育关系特别是与高等教育关系的认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甚至被视为弥天大谎。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这个条件是不充分的,反之,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这个条件也是不充分的。两者互为必要,但又互不充分。这就是我们对两者关系的基本看法。

许多人认为,公共投入用于高等教育,从社会学意义上讲是不公平的:由于高等教育主要是使个人受益,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高等教育费用应该主要由个人和家庭来承担。对此观点,世行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行动组提出了质疑。首先,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并具备熟练技能的阶层,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其本人从中受益;其次,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有效机制。世行专家认为,高等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是巨大的,并且与人们以前相信的相比,其社会收益(social return)要远远高于个人收益(private return)。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如果不能大力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脱贫。用经济学的解释这就是教育的正外向效用,教育不仅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收益,而且会为第三者及更多的人带来收益。事实上,“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与所有不安全因素作斗争:失业、社会排斥、国与国发展不均等、种族冲突或宗教冲突等”[1]。

然而,正是在成本分摊理论推动下,若干国家采用高等教育用户付款计划(user-pays scheme)。在中国的成本分摊思想中,又特别强调了高等教育的非义务性质。高等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应收取学费已成为共认的观点和事实,[2]但

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认为:第一,非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收费没有必然的联系,非义务强调的是个人和国家不承担法律责任,即法律不强制个人接受高等教育、不强制国家提供高等教育;第二,非义务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划分是不科学、不规范的,主要表现为高中阶段的教育性质的确认不明朗;第三,照此理解,作为高等教育高级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显然应属于非义务教育,是不是应该高收费;第四,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些高等学校是免费的。基本的结论是:高等教育某一阶段收费是国家在一定理论指导和实践背景下的政策选择。

新中国成立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间,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全部是由国家承担的。高等学校不仅不向学生收取费用,而且提供相当数量的资金作为奖学金、助学金补贴学生学习期间的各种费用。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政策,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有免费的午餐。据统计,自高等学校收费制度改革以来,学校收取的学费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从1994年到2000年,各年普通高等学校平均学费依次为800元、1200元、2000元、3200元、3500元、4500元,2000年比1994上涨了倍[3]。收取学费改变了高等学校经费的构成。

(二)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多样与消费市场的建立

学生缴费,特别是伴随大扩招的形势,显著改变了学校的财政状况,尽管各高校仍面临财政困难。总的来说,学费收入成了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总经费来源的主要部分。各校由于专业特征、办学层次和区域标准不一样,学费所占总收入比重不一。一般高等学校,学费收入占总收入的40%左右。由于学校财政支出中行政费用等代理成本巨大,而六项教学经费支出所占财政支出比例偏小,因此,学费收入远远超出了教学经费的支出。也就是说,学生学费并没有主要用于教学支出。

各高等学校主要依靠招生规模得到经费,学校的预算完全受到所谓的“招生经济学”的影响。学生不仅向学校直接付费,而且还为学校带来国家经常性的财政拨款。照道理说,国家以高等学校吸收的学生人数拨给各种经费,就可以利用学生对高等学校的选择建立高效的消费者市场。但由于多年来我们一贯奉行的计划管理、限制自由的政策,进出都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范围,学生不能跨学校、跨系、跨专业去选择,没有形成市场机制。这跟成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显著的差距。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就是消费者选择,学生一般能在宽阔的“国家高教系统”甚至社会化的高等教育系统里选择在不同的大学、学系和专业花这笔钱。通过院校相互竞争、平衡、优化教育市场,既使高等学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也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享受到充分的教育,而国家也成为最终受益者。未来的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方面就是利用学生人头费杠杆和

标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能动性、调节教育经费,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增强。只有学生有更多的权力和机会选择学校和专业才能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

(三)演化中的学生角色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réng@①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教育是一种劳务,它既是消费的教育又是投资的教育”[4]。教育现象实际上是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现象,原则上说,可以以经济学的原则和规律来有效解释教育行为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判断。学生特别是具有明显功利性目标的高等教育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既是一种投资行为,又是一种消费,大学生既是投资者又是消费者。作为投资者,学生将关心自己投资在未来的收益(率),能否得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学校补偿以及在未来社会获得认同的工作,在一定时期内(这是由生命的不确定性决定的)收回成本。作为高等学校的“公民”和顾客,学生在学校

里也存在一个“利益谱”。他们将关心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和水平、管理的宽松度、学校的信用和提供的各种公共设施、奖贷学金等。这种角色的转变和确立奖不可避免而且自然而然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学生与管理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增添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越来越表现为消费关系、交换关系、委托者代理人关系。

收费上学,带来经济主体多元、利益主体的多元,学生、学校和教师之间的经济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必然形成“多元动机模式和多元目标框架”[5]以及多元思维、多元价值判断,形成利益主体多元。以往,学生在高校教育中没有自己利益代表,一切都由学校、老师说了算,更确切地说是都听国家的、中央政府的。但现在,国家放弃了对学校的“全部责任”,只承担有限的责任,把部分经济责任转嫁到学生头上,使学生成了教

育的购买者委托方。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教育者,而且是“经济人”。学生成为自己利益的直接代言人。在各种教育决策、教学方案中的地位将大大加强。

在实现知识价值的同时,供需双方确立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与知识的这种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所具有的形式,即价值形式。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它在这两种情形中都是为了交换”。哈贝马斯也指出:知识不再以自身为目的,它失去了自己的“使用价值”[6]。同样地,马克思也指出:“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之前,必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7]。学生对教学不满、毕业生在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作为商品出售的教育的使用价值无法被证明,教育的价值也没有实现。学生角色不仅决定知识的交换

是否顺利实现,而且决定知识价值的实现程度。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非加雷斯·威廉斯所谓简单的“买卖关系”,但正如他所认为的,“教师清楚地知道用于学生身上的时间的金钱价值,学生也知道他们拥有占有教师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权利,如果学生们认为他们的钱花得不值得,他们就会诉诸法院要求赔偿”[8]。如果高校教师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与管理,学生无法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并实现知识的使用价值,势必带来消费者诉讼请求。

二、教育需求和学生学习成本与代价

(一)教育需求

需求来源于消费者,教育需求来源于教育消费者。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可见,需求的内涵有两部分组成:“具备意愿”和“购买能力”[9]。不少研究者常常想当然地把需求等同于需要,认

为“需求亦称需要”[10]。一般认为,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需要和需求有根本的不同,需要反映的是一种来自于人的内心或现实的欲望或许是奢求,需求是满足既定约束条件下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11]。可以认为,需要是主观性的,而需求是客观性的。教育需求不 [1] [2] [3] [4] 下一页

第五篇: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兼论西方民主理论及其困境(定稿)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兼论西方民主理论及其困境

【 作者 】王志盛

【作者简介】王志盛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邮编:200437

【 正文 】

“民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俞可平先生说:“政治哲学中最古老而又最新颖的话题无疑是民主,谈论最多分歧最大的话题无疑也是民主,最令人神往而又最使人迷惑的话题无疑还是民主”。(命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对此,我们应该总揽全局,用政治辩证法来认识它,把握它,驾驭它。在政治实践过程中,尤其要从战略的高度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民主与效率

要西方,有精英决策模式与多元决策模式的争论,其中就涉及“民主与效率”问题:前者认为决策是由一些为数不多的掌权人物作出的,它不是反映“人民”的要求,而是反映极少数决策者的利益、感情和价值观念;后者认为,政治决策是权力运用中公民、投票人、政党、利益集团领袖和直接决策者各自行使权力,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过程。但是,两者亦有共同之处,即都认为政策最终是少数人制定的。不同在于前者认为决策是没有或极少有制约,而后者则认为有相当大的制约:在一个多元结构存在的社会中,各种力量,甚至包括人民的力量,都会对决策者的政策产生影响。这是社会特点决定的。

其实,“多元论和精英论之间的争论通常并不归结为是否少数人控制政治竞赛。甚至在多元论者的模式中,群体之间的讨价还价也由代表各自群众的相当少数领袖进行。很清楚,只有少数人直接参与政治,而这个小集团比人民大众的影响更大。中心问题是这些精英有多大的竞争性,有多大的代表性。”([美]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中国社科院出版社,中译本1994年版,第216页)

官僚制的发明者马克斯·韦伯曾指出,“合议——除了集权主义的否决的合议外——几乎不可避免的意味着妨碍准确地、明确地、首先是迅速地作出决定(在其不合理的形式中,也妨碍专业的培训)。然而,在实行专业官员制度时,王公们往往恰恰不希望有这种结果。作决定和行动的必要的速度变得越快,合议的原则就越被排斥。——合议根本不是‘民主’特有的东西。”([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7年版,第309、312页)

另一位西方学者的观点更深刻:“被决定的问题的性质很可能影响决定问题的方式。多元论可能比较适用于描述小社区的政治,而权力精英认可能有助于理解外交政策的制定。”(《美国政治基础》第217页)

当今世界,很为公民权利表现形态的民主,诸如政治上的普选权和参政权以及各种社会经济权利进一步扩大了;而作为国家表现形态的民主,代议制政府内部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行政高度集权和空前扩权,从以议会为中心的权力结构走向以行政为中心的权力结构。议会的权力逐步转移到行政机关。曹沛霖先生称这一现象为“行政集权民主制”。(曹沛霖、徐宗士主编:《比较政府体制》绪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恩格斯指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01页)这无疑是深刻而正确的。

当今世界,政府体系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

者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在它们多样化的发展历程中,政府总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实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不直接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但是在宏观上政府体系发挥的作用却越来越大,其职能和权限呈扩大之势,越来越要承担起挽救宏观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失效的责任。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体系能否有效运用,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政府稳定有效,社会就能繁荣昌盛;政府摇曳孱弱,社会就必然动荡不安,甚至战火纷飞。

我国实行的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的组织原则,也是实践证明处理好民主与效率关系的贯穿于整个国家的组织机制。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把握好适当的限度,使二者保持适当的张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搞得更好。

(二)民主与稳定

在亨廷顿看来,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取决于政府对公民政治需要的满足程度,或者说,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亨廷顿通过以下三个公式对此进行了阐述。第一个公式: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感

亨廷顿的意思是,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的动员,但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动员的速度往往比经济增长的速度来得快。由社会动员产生的期望往往只有通过经济的增长才能满足。当社会动员的速度超过经济发展时,人们就会对国家产生过高的期望,从而在需要与满足之间造成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公民的社会挫折感,这种挫折感的缓解有赖于社会的流动机会。于是,亨廷顿便给出第二个公式:

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机会=政治参与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如果社会的流动机会足以满足由社会动员而致的过高期望,那么,人们折挫折感就会锐减。但是,在国家的经济刚刚起尺时,社会的流动机会往往不足以消弥人们的这种失落感。这时,公民就会将注意力转向政治生活,要求更多的政治参与,从而对政治系统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局的稳定就取决于亨廷顿的第三个公式

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

这就是说,当公民增加政治参与的要求时,如若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也相应提高,有效地满足公民的政治要求,那么,国家的政治秩序就仍将得以有效的维持。反之,如若国家的政治制度化不足于满足公众的政治参与要求,那么,国家政局的动荡将不可避免。“简言之,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速度偏高,政治组织化和制度化的速度偏低,其结果只能是政治不稳定和无秩序。”(参见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339—340页)

另一位美国政治学家伯纳德一贝雷尔森在1954年出版的《选举》一书中作了如下评论:“如果全体公民极大地参与政治,那么这种群众的民主政治将会怎样起作用呢?但人们缺乏政治兴趣也是不无好处的。其实,政治兴趣极浓的选民投票越多,对于竞选运动越了解,耳闻目睹越多,参与程度也就越高,他们也就不太愿意接受别人主张,并不太可能改变自己的主张。极端的政治兴趣伴随着极端的政治狂热,如果遍及全社会的话,这足以破坏民主过程;相反,政治兴趣低却能够为急剧变化时期的复杂社会政治变革提供试验的机会。”(转引自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36页)

显然,这两位学者所关注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问题。在他们看来,民主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特别是政治制度的供给与政治参与的需求要保持平衡。过度的民主需求的结果只会葬送民主。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军人独裁政权。如亨廷顿所说:“在许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推翻政府可谓易如反掌:一个连,两辆坦克,半打上校就够了。”(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96年,第8页)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办不

成。因此,在两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应该在总揽大局的前提下,积极开创政治参与的渠道,同时注意维护社会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民主与法治

如果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那么,法治就应该是民主的题中之义。法治的精义就在于法本身的正义性及其权威性。法既是民主的产物,又是民主的保护神。法治的作用就在于它把民主限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防止民主的僭越和泛滥成灾。

在此,雅典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雅典在梭伦改革时赋予公民参与议事和审判的职能。公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公民大会、议事会和法庭。“照梭伦当初立法的本旨,赋予平民的实权是有限度的,他所规定的民权仅仅是选举行政人员并检察那些行政人员有无失职之处。”(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65年版,第105页。)但实际情况是:“自由民身份,本是与奴隶身份极对应的一种称号,指的是这些人,他们有资格享有全体国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力和权利,梭伦法并不排除自由民拥有表决或选举权,只是规定某些行政职务须有一定的财产保证。然而平民对此始终不满足,直接梭伦法被废止之日。根据安提佩特鉴订的协议,凡财产保证不足2000特拉克马(约合60英镑)的雅典人,都没有表决权。这样的政府,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十分民主的,雅典平民却还是感到很不满意,三分之二的平民立即离开了本国。卡桑德把这种财产保证全额压低一半,平民还是认为这种政府是寡头独裁。”(《休谟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7年版,第124页。)平民权力的贪婪,其结果是:

“平民权力的过于膨胀,是导致雅黄衰落的原因之一。在雅典,津贴制度产生了一批以开会和表决为生的政治寄生虫;一味强调人民权利,导致了操纵和煽动民意的民众领袖的出现;忽视对民众的教育使得这种建立在‘人民’名义上的民主政治远离了政治正义。”(浦兴祖、洪涛:《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公元前399年雅典五百人陪审法庭对苏格拉义这位雅典的好公民进行审判,将其当成城邦的公敌。藏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怀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民主制这架机器,处死了本邦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这是雅典制度的悲剧。

但是,悲剧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在法国大革命中,卢梭的虔诚信徒罗伯斯庇尔高举“人民主权”的旗帜上演了一幕至今令人毛骨悚然的“革命大恐怖”。这是卢梭理论付诸实践的必然后果。“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可以说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复兴和发展,因此它必然面临与雅典民主政治相同的困境,——当它试图运用于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时,它那种严苛、绝对、充满理想主义的情绪的逻辑往往导致社会生活的全面政治化,大众参与政治的病态扩大,最终把民主推向暴虐专制。”(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行依法治国方略,在此过程中,应努力把民主与法治融为一体,使二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为改革开放事业保驾护航。

(四)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

“民主”这一概念从它诞生之日起人们便争论不休。历史上,政治思想家们关于民主政治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人民”和“统治”本身的意义上,到了当代,政治学家开始把争论的重点从“人民”和“统治”本身转向“人民”与“统治”二者的关系。由此发展出“实质民主论”和“程序民主论”;前者强调个人权利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并主张从政治过程的后果来判断政治体系的民主程度;后者则认为民主是一种过程,个人的自由权利只有在这种过程中才能实现。后果对于民主政治而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民主政治的程序。对于“实质民主论”来说,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宪政问题,而对于“程序民主论”来说,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参与。(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第124—125页)

传统民主理论既强调“实质民主”,又重视“程序民主”。“18世纪的——民主方法就是为现实共同福利作出政治决定的制度安排,其方式是使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一些人,让他们集合在一起来执行它的意志,决定重大问题。”(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中译本,第371、416页)这其中力求使价值性和工具理性兼顾。

时至当代,随着行为主政治学的滥觞,价值理性受到空前的冷落,而工具理性却得到空前的阐发。精英主义者仅把民主看成是一种竞争政治领导权的方法。

熊彼德是精英民主政府集大的成者。他批判了经典民主理论赖于存在的两项基本假设:存在着某种被认识和论证的“公益”,能找到某种可以发现这种“公益”的人民意志,然后在此基础上的构建民主理论体系。

(一)民主仅仅是一种手段和方法,本身不足于构成目的,这是所有民主理论的出发点。只要存在着选举产生政治领导人的程序,只要每隔一段时期公民可以选举或罢免统治者,民主就是充分的和完善的。

(二)民主是政治家竞取领导权的过程。作为崇尚自由竞争的经济学家,熊彼德把这一过程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相提并论。选民就像消费者,他的“货币”就是选票。选民们选票“购买”合意的商品—政治家或政治主张。政治家就像企业主,他们的政纲或许诺就像企业的产品,他们带着这些政纲和许诺来到政治市场,通过政党、竞选班子、大众传媒等工具,利用广告宣传、口号煽动以至欺骗等手段来争取人们的选票,得到或保护已得到的作政治决定的权力。选民带着选票来到政治市场以换取政治的承诺。民主的真谛不在于是否由人民自己治理,而在于是否有适当的方式产生人民信任的领导者,并能有效地控制其行为。”(金贻顺:《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载《政治学》1999年第5期)

由此,他对民主的定义如下:民主方法是为达到政治决定的一种制度上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竞取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民主不过是指人民有机会接受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意思。

他说:“从政治上说,谁要是还没有真正领会历史上一位最成功的政治家的话:‘实业家不了解的是,正如他们在经营石油,我在经营选票。’他在政治上还是幼儿园阶段。”(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第371、416页)

显然,精英民主论是片面的,也是危险的。在把民主仅仅理解为“选举政治领导人”的社会里,极有可能出现卡尔一波普所说的“民主悖论”的情况。

如果多数人选举了一个专制的统治者,那么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要求我们服从这个统治者,因为他是多数人选出来的,符合多数人的统治的,但是多数人统治的原则又要求我们不服从这个专制者,因为他实行独裁统治,本身就有悖于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就陷入了无法解决的二难境地之中,陷入一种自相矛盾之中:服从不对,不服从也不对,这就是传统的民主理论必然导致的悖论,波普认为,多数完全有可能拥戴少数贤明的专制者来统治,而一旦多数人同意把权力交给这个专制者,让他来统治,却又否定了大多数人统治的自身价值,这就是波普著名的民主悖论。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过,希特勒就是通过魏玛宪法的民主程序上台执政的。人民通过民主的程序把自己投进“雷布斯丛林”之中。(金贻顺:《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载《政治学》1999年第5期)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因此,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第一要务。

(五)结语

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而只能说是最不坏的制度。民主不是没有缺点,而是缺点少一些而已。所以,民主政治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不断捍卫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可以让我们一劳永逸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后发型的社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其结果只能是“欲速而不达”甚至导致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混乱,最终葬送民主。

英语格言说,最好的东西是好东西的敌人。文化心态上的完美主义倾向是十分可怕的东西,它是专制主义重要的心理根源。“当(自认为)选择了一个‘完美的’制度之后,你是不能够批评它的。‘完美的’东西怎么可以批评?‘最好的’制度是排它的,因为‘最好的’东西在世界上只可能有一个。”对民主政治持过于理想化的态度,不可避免地为专制主义准备了土壤。(摩罗:《警惕完美主义》载《读书》,2000年第1期第31页)

下载小议优质课堂必须正视的几对关系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议优质课堂必须正视的几对关系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摘要: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教学实践表明,优质的数学课堂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各种矛盾关系的巧妙化解和灵活处理。数学课堂......

    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初中英语第二次作业——聚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目标制定 处理好教学设计与目标制定的关系 面对新教材,大部分老师都是积极应对,课前认真备课,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取得了一......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摘要: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教学实践表明,优质的数学课堂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各种矛盾关系的巧妙化解和灵活处理。数学课堂......

    员工对用人单位的调岗必须服从吗解读

    员工对用人单位的调岗必须服从吗 小张近来心情郁闷,只因单位通知她要调动她的工作,从这个门店调至另一个门店。而小张则不想离开这个门店。因为这个门店设在一家大型超市内,有......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范文大全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几年了,我们都参加过新课标理论学习,结合自己一年半来对新教材的使用,我认为新课程的“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对一些概念的解读与体会 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10

    对一些概念的解读与体会10 什么是领导?领导者必须具备:领导是过程:是领导者或管理者为了实现工作目标,而运用一定的方法、理论、艺术,实行相应职能活动的过程。领导是一个十分复......

    课堂高效必须紧扣的四个关键词:明、对、多、透

    课堂高效必须紧扣的四个关键词:明、对、多、透 2014-07-27 09:58:09|分类: 高效课堂|举报|字号 订阅 新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几年,大家对这场改革的看法褒贬不一,特别是......

    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几对关系(大全五篇)

    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几对关系 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视过程的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收获是课程所追求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