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十四课走进博物馆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十四课 走进博物馆 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 创作者:牛牛 来源:原创 点击:613 时间:2007-09-28 10:47:08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2.学会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3.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
(本课内容可以在教室内完成,也可以在本地区比较有名的博物馆中进行。)1.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者一些录像资料片(例如教材第103页的瓷器),提问:如果我们想要观看这些作品,可以到什么地方去? 2.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3.教师总结,指出博物馆是保存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有价值的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4.教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其中的某一个展厅(如果在博物馆的话),或者播放一些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的录像资料片(在教室中)。
5.教师提问:博物馆中有这么多好的作品,我们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它们呢? 6.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7.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在时空与文明中穿梭”这一部分,并且分小组讨论、总结。
8.教师总结,指出:我们如果要更好地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的话,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是事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收集相关的资料; ②根据展览的分区和指示牌,确定有效的欣赏路线。
9.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完成“活动建议”。如果在博物馆,可以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欣赏活动,并且详细地画出活动路线,记下自己认为重要的作品。10.教师展示中国博物馆的一些图片资料或者录像资料,分析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如果在博物馆上课的话,这个内容可以等回到学校再完成。)
教学资料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古希腊)
此尊大理石女神雕像,高约2米,作于公元前306年,是希腊化时期初期最富代表性的杰作。它是为纪念萨莫色雷斯岛的征服者德米特里,在一次海战中大败埃及王托勒密的舰队而建立在该岛的。德米特里是亚历山大手下一位将领安提古诺的儿子。亚历山大帝国后来分裂,他和他父亲在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建起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塞琉西。当时在这个王国内铸造的银币上,就有这尊女神像的浮雕,人们根据银币上的浮雕,发现原来这座胜利女神像是立在一个船头形式的台座上的。遗憾的是,神像被发掘出来时,头与手已全失。雕像的整个动态非常生动,技巧也极完美成熟,从写实功夫看,足可与古典时期的神像媲美。女神好像面向海洋,在鼓吹胜利的号角,挺立如飞的英姿,从她紧贴身子的衣服处理上显示出来。因为海风是迎面吹来的,衣角都向后飘扬,加上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流畅的线条。薄薄的衣服下面隐现出这位女神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肉体。艺术家赋予这块冷硬的大理石以如此富有生命活力的女性形象,不能不说是一种高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米洛的维纳斯(希腊)亚历山德罗斯
1820年在希腊本土和克里特岛之间的一个称做米洛岛的山洞里,发现了一尊最美的女性雕像——维纳斯大理石雕像,其时雕像的腰部已经断开,经修复后,考古学家们最初考证是作于公元前1世纪时期。由于女像的表情与姿势类似柏拉西特列斯的风格,比例却接近列西普斯的标准,因而引起了争议。最后在女像的台座与足部下方发现了原来的铭文,文款是:“美安德罗河畔、安屈克亚的亚历山德罗斯作此”。从铭文的书体看,应当是公元前百年左右的作品。于是又有人反对把它列入希腊化时期。但从雕像的整体风格看,美神的椭圆形脸蛋,直鼻梁(俗称希腊鼻),平额,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发髻刻成有条理的轻波纹样式,神态平静,不露笑容,这一切都是从公元前5世纪后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米洛的维纳斯》(又称《米洛的阿芙罗蒂德》)被发现后,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她那半裸的姿势,使整个形象产生出巨大的魅力。她的腿部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遮住,仅露脚趾。由于下半身厚重稳定,袒露的上半身显得更加秀美,她像一座纪念碑,给人以崇高感,然而其亭亭立姿,却又优美动人。躯体是取螺旋状上升的趋向,略微倾斜,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音乐的节奏感,美神的内心显得十分宁静。她没有半点娇艳或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能获得这种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女神两臂虽失,仍使人感到完好无损。“维纳斯”大理石雕像高约204厘米,其姿态的妩媚为历代艺术家所赞叹,因为以前发掘的一些古希腊裸体女雕像,大都着重在表现感官上的美,而这尊“维纳斯”,作者已把它提到古典理想美的高度了,形象充满着无限的诗意,她那含蓄的、耐人寻味的美,几乎使一切人体艺术都相形见绌。从希腊人体雕像,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特点:古希腊许多神的形象,是按照人的裸体比例美学来塑造的。虽然古代人崇拜神,但由于雕塑家是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人去创造最美的形象的,因而这些完美的典型的形象,创造和发现了一种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古代人对于人体美的肯定和赞颂。他们在雕塑艺术上的高度成就,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光辉典范。如果做一简单分析,即这个《米洛的维纳斯》扣除了底座,约为204厘米。雕像的身高正好是26.7厘米的8倍稍弱,其各部分的度量比差为5:8,整体造型使人感到相当地稳固。5:8的比值不仅是属于西方世界的比例观念,它历经埃及、希腊直到以后的罗马等时代,迄今这个比例观念仍是人类的共同审美规律。到了中世纪,这个比值被神秘化了,说它是神所传授给世人的秘法,因而称其为“神授比例法”。至15世纪末,一传教士路加·马乔里(Luca Pacioli,约1445~1510)有感于它的比值之奥妙,便用“黄金”一词将其定名,遂称它为“黄金分割”。《米洛的维纳斯》所创造的美,成了黄金分割比值最理想的范本。
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着“博物馆”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博物馆是保存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向公众展示这些文物,帮助公众了解历史、文化与艺术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认识博物馆的功能,重视博物馆的价值,学会利用博物馆是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这种认识不是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的认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收获,能够学会利用博物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本课的内容不宜讲授得过于理论化,而应当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意识到博物馆的重要价值。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之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本地区比较有名的博物馆中去参观,或者直接在那里上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亲身感受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学会利用博物馆。
2.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要通过学生的研究、讨论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重要性。
3.如果没有条件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可以找一些录像资料来给学生观看,尤其是关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资料片。比如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法国的卢浮宫等等。
本节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方法;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思考与交流”灵活安排。这两个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去认识博物馆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了解博物馆的使用方法以及中国在博物馆事业方面的发展情况。第一个活动如果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建议学生分小组来完成。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集体性的外出活动,组织学生去参观本地的博物馆。在活动中根据教材“活动建议”所列举的内容,分组来收集不同的信息。
第二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参观方法,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如何既能够参观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又不至于走马观花。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要让学生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大致了解这些博物馆的藏品主要属于哪些领域,这包括事先的简单了解以及到博物馆之后通过导览资料进一步的了解,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欣赏;其次是选择合理的欣赏路径,这个欣赏路径不一定要按照博物馆藏品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来确定,而要选择一条比较合理、省时、高效率的路径来完成欣赏。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博物馆与美术作品”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最后,让学生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博物馆的功能。2.博物馆的使用方法。3.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
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遗产。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与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着重要的帮助。教材首先介绍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即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艺术资源的功能,以及我们从博物馆中能够获得什么样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材中又列举了图片资料“1小时参观卢浮宫的参考方案”,并且分析了我们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博物馆。最后,教材中又通过分析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情况。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
第二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十三课异域的憧憬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十三课 异域的憧憬 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 创作者:牛牛 来源:原创 点击:515 时间:2007-09-28 10:39:03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在传统社会,东西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己未曾涉足的地域上的风土人情展开想像与憧憬的。
2.了解这些想像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古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并且表现其他地区的人们的? 2.欧洲传统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东方人的? 3.上述观念对美术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附作业纸设计
1.教师提问:你看过《星球大战》或者《E.T》吗?你觉得外星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思考并且回答。3.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像?
4.学生思考并且回答。教师指出:由于对未知事物和生命的好奇,人们往往喜欢对这些未知的事物进行幻想;而本课的内容就是对“异域的幻想”。5.教师提问:大家在小的时候,有没有幻想过其他地区的人们是什么样子的? 6.学生回答。
7.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的第100页有关中国古代的人是如何描绘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内容,并且分小组讨论,将不同时代的人的看法与美术作品填写在作业纸上。◆注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在远古的时代,人们是怎样看待遥远地区的生命的?这些想法能够在什么书籍中反映出来?
②唐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③宋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④清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⑤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法?
8.教师总结,分析指出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异域文化的,并且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9.完成教材第100页的“思考与交流”。(这是唐代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描绘的是一组外国使节。当时的“外国人”主要是指西域的“胡人”。注意从服饰和体貌特征上比较此图中的人物跟第100页上其他各图中人物的异同。)10.教师指出,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往往会按照我们头脑中的一些早已形成的印象来认识他们。不光是中国画家在想像外国人的样子,而欧洲的艺术家也同样在想像他们没有见过的人或者事物。
11.教师展示丢勒的《犀牛》,请同学们观察这只犀牛与真实的犀牛有什么不同? 12.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13.教师总结:真犀牛的表皮虽然很厚,但是并没有厚厚的盔甲,这是画家凭借想像描绘出来的形象。同样的想象也表现在西方画家对中国以及其他的东方人的认识中。
14.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02页,并且分小组讨论教材内容,并将它们填写在作业纸上。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进行引导,并且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欧洲画家是根据什么来想像中国人的形象和中国人的生活环境的? ②这些对异域的想像对美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15.教师总结。
16.完成教材第101页的“思考与交流”。
17.教师总结:对异域的憧憬代表了美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艺术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作品,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比如我们今天在拍摄一些关于外星生物或者古代题材的影片的时候,都要涉及到想像的问题。而我们的美术创作也需要想像力的参与。
18.完成“活动建议二”,教师适当引导和总结。
教学资料
土耳其宫女(法国)安格尔
此画是安格尔描绘裸女题材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观众更大的抨击。人们说,作为达维特的学生,安格尔走得太远了。他们讽刺说:“安格尔先生画活人,就像几何学家画固体一样。为使其预算好的线条赋予素描以立体感,他什么事都做了!他把人体的各个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缩小,就像普洛克鲁斯特床上的俘虏一样随意伸缩。有时他感到沮丧,便不再去加强这种可诅咒的立体感,开始使轮廓完善。这就叫舍本求末,用刀鞘代替宝剑来决斗。”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中肯些,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曾为其老师作传记的阿莫里·杜瓦尔说得就更中肯:“他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这幅《土耳其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确实存在很多“越轨”之处,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肌肤的黄色,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的形体,这个女裸体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它完全背叛了老师的庭训。安格尔的学生杜瓦尔为此曾竭力为他作辩解,他说:“我并不想说,安格尔先生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我也要肯定,他从来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典主义者’。”安格尔似乎在这幅画上显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独立性,但由于安格尔的美学信念的坚定性,这里的表现反而给人们造成对他的见解的模棱两可性,攻击与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安格尔具有他的探索勇气,尽管他所画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
职贡图(南朝)萧绎
《职贡图》所绘的是外国使节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向中国皇帝进贡的场面。我国现存最早的《职贡图》出于南朝梁元帝萧绎之手,这也是南朝留下的惟一的卷轴画。萧绎(508~554),字世诚,为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初封湘东王,后即帝位。自幼聪慧好学,博涉技艺,能文又善书画,生平著述甚多,后人辑有《梁元帝集》。在《职贡图序》一文中,萧绎述其创作动机:“臣以不佞,推毂上游,夷歌成章,胡人遥集„„瞻其容貌,诉其风俗,如有来朝京辇,不涉汉南,别加访采,以广闻见,名为职贡图云尔。”《职贡图》现残存使者12人,自右至左为:滑国、波斯国、龟兹国、倭国、狼牙脩国、邓至国、周古柯国、呵跋檀国、胡蜜丹国、白题国及末国使者,每一位使者身后,有一简短的题记,叙述其国名、方位、山川道里、风土人情、与梁的关系,以及历来的朝贡情况。其榜题,滑国前行残,末国后段残,倭国只存前半,后半属宕昌国,其使者图像已逸,其余多有漫漶,内容与《梁书·诸夷传》相符,或更翔实。从技法上看,人物比例准确,铁线描简练遒劲,并且分层次加以晕染,敷色高古,人物承袭了魏晋以来谨严而富装饰性的风格,体现了南朝绘画的艺术水平。
礼宾图
《礼宾图》绘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西两壁,位于《出行图》和《马球图》之北,描绘了唐朝官员导引外国使者及边疆少数民族使者谒见太子的情形。两壁均为六人,前三人为鸿胪寺官员,后三人为宾客。在墓道东壁的画面上,三名唐朝文官走在前面,他们均戴笼冠,束带,穿红色官服,官服上有黑领标,长绅拖地,着高头皂履,其中一人手持笏板。三人围成一圈,好像在商议引见的礼节。第四人深目、高鼻、光头、浓眉、阔嘴,唇部蓄须,身穿翻领褐袍,束带,黑靴,双手叠置于胸前,根据面部特征和衣饰,似乎是来自东罗马帝国的使节。第五人头戴双羽尖状冠帽,身穿大红领宽袖白长袍,着黄靴,双手拱于袖中,与文献相印证,可能来自高丽或日本。最后一人头戴翻耳皮帽,着圆领黄袍,束带,外披灰大氅,下着黄皮窄裤,尖头皮靴,两手也拱于袖中,大概是东北少数民族的使节。画面中鸿胪寺官员表情庄重肃穆,使者们则流露出对大唐帝国的仰慕崇敬之情。画中的人物疏密有致,各具个性。
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着“对异域的想像与憧憬”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实际上这一想法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信息沟通极为迅速与便利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存在。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有着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想像力,因此,他们尤其会产生类似的想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紧扣教学主题,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1.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意识到美术创作的出发点是多种多样的。艺术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记录或者表现对于生活的各种印象或者想像,而不一定仅仅是“眼见为实”的主题,这实际上也是美术的魅力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这个方面适当加以引导,而不仅仅是介绍一两幅作品。2.打破用“讲授法”教学的习惯性方法,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3.在教学过程中条理要清晰,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除了让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有所了解之外,还要对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观念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此外,本课的内容实际上涉及到图像的意识形态,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在当前的文化理论中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教师可以适当参考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关于“文化殖民主义”之类的论述。这一类论述往往是从权力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美术作品常常把“他人”进行滑稽化处理。但是对高中生来说,理解这些复杂的理论有一定难度,所以不宜讲得过于深奥和理论化。相反,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在传统社会,东西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己未曾涉足的地域上的风土人情展开想像与憧憬的;了解这些想像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思考与交流”灵活安排。这两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跨越地域的想像是如何对美术创作产生影响的。
第一个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可能有一些难度,教师要给学生以较多的引导。可以找《西游记》这样的名著,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是如何想像并描述唐三藏取经沿途经过的一些地域的。
进行第二个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像力。当然这个活动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来完成;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与交流。
教学基本思路
在传统社会,由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不频繁,导致人们对自己不曾涉足的领域充满了丰富的想像。这种想像,在美术作品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本课就是围绕这一有趣的文化现象来展开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对美术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可以分别从东西方的不同视点上来分析这一现象以及相应的美术作品。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传统社会,跨地域的想像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对美术创作产生过什么影响。2.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想像其他地区的人们的。3.欧洲的艺术家是如何想像中国人以及其他东方人的。本课的教学围绕着一个很有趣但是往往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对异域的想像而展开的。对于“其他地区的人的相貌、衣着、风土人情到底是怎样的”这一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曾经想像过,特别是在我们的童年或者传统的社会中更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域中,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受到很多的限制。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等传媒来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但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只能够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想像来推断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与风土人情。这就给美术创作带来了这个很有趣的主题。对于“异域的想像”这一主题,教材中主要从中国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想像其他地域人们的生活以及欧洲的艺术家如何想像东方人们的生活这两个角度来展开的。从中国人的角度,教材中主要谈到了《山海经》中的奇怪生物,唐代唐三彩对胡人的表现,北宋《五马图》将外国进贡的马匹作了详细的描述,以及清代的《皇清职贡图》中对欧洲人的认识以及建筑中所采用的欧洲样式。
从欧洲人的角度,教材中主要列举了布歇的《中国皇帝》如何根据对日本人的经验来想象中国人的样子与生活环境。并且指出,对于异域的想像推动了19世纪欧洲绘画的创作,产生出了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
第三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六课战争与和平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参考教案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的特点和形式,以及艺术家选择特定场景和细节来表现战争的意图;训练学生的画面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态度。
教学内容
通过对若干件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对战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能够从不同层面上看待战争(历史中的战争,观念中的战争,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影响),并了解战争与美术的关系。追问静态的美术如何呈现复杂而动态的战争,从而对美术的特性与表现力有更深入的认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以及自己设计创作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作品,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与战争有关的美术作品或影视图像。学生:教材,关于战争、和平的影视资料与文学著作。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过哪些关于战争的影视或文学作品?它们是怎样表现战争的? 引入本课主题。
二、作品欣赏和重点讲解
欣赏不同作品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表现,并提出问题。
1.长城。作为一件浩大的人工产品,它是怎样产生的?战争会遗留给人们什么? 2.兵马俑。这一组大型雕刻直接再现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它为什么在陵墓中出现?有什么特定的内涵?它们的敌人是谁?完成第74页的“思考与交流”。3.《布雷达的投降》。胜利者与失败者是谁?怎么从画面上把他们区分开来?国王委托委拉斯贵支完成这件作品的动机是什么?
4.《免胄图》。这件传为李公麟的作品描绘的是历史中的哪一个事件?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来表现的?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一个场面来描绘?
5.比较这两件同样以“投降”为主题的作品,看作者分别突出了哪些细节和场景。
三、分组讨论:
第一组:《采桑攻战宴乐铜壶》; 第二组:《原子弹灾害图·水》; 第三组:《内战的预言》; 第四组:《地道战》。
对比分析:它们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战争?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小组形成意见,相互交流。
四、集体讨论
美术作品中的战争与影视、文学中的战争是一样的吗?如果不是,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描绘战争场面的美术作品往往需要花费艺术家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他再现这一战争场景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呢?
战争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变化。身在和平中的艺术家对战争的描绘与身处战争之中的艺术家对战争的表现常常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哪里? 如果由你来创作一件美术作品,如《布拉格的投降》,你会采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这个问题可以分组讨论,以求每个学生都能够向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创作与实践
欣赏教材第76页以“和平”为主题的两件作品,并适当比较二者的不同。以“和平”为主题进行创作,画出草图并附加设计思路即可。分组讨论,每组推选出一件最优秀作品,然后集体讨论,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给予点评,最好以鼓励为主。活动建议
完成“活动建议”。
教学资料
布雷达的投降(西班牙)委拉斯贵支
《布雷达的投降》是委拉斯贵支惟一的一幅历史题材油画。它是描写1625年7月25日西班牙侵略军攻占一个由荷兰长期坚守的军事要塞布雷达(是荷兰的一个小城)的事件。在17世纪荷兰反抗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中,布雷达一战是西班牙惟一的一次小小“胜利”,况且此事已过了10年之久,荷兰也已收复了这个要塞。国王腓力普四世为了吹嘘他的武功,仍要画家画下来。委拉斯贵支接受这一任务并不光彩,因为这是在为侵略军树碑立传。画家受命固然是不得已,但另一方面也有一层私人的关系,即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斯宾诺拉,此人是画家的朋友和主顾。可是在这幅画上并没有宣扬西班牙军队如何“英勇顽强”,对垒的两军充满着和平休战的气氛。显然,画家是把战争双方的矛盾的实际意义掩盖了,侵略军头子斯宾诺拉和荷兰军队的指挥官正笑容可掬地在战场上欢然会面,大有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情调。且不管这个主题是否即国王的意愿,它毕竟构成了历史的虚伪性。委拉斯贵支想在画上减弱这种侵略的实质,而画成休战(而不像是投降)的阵势,只能混淆荷兰革命战争的意义,这就是委拉斯贵支在这幅画上的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艺术的真实,绝不是一种纯技巧的产物。画家的绘画技巧是高超的,这里他发挥了来自威尼斯画派的色彩表现功力,构图极富层次。两军交会,并不单调,双方仅以一方长枪直竖,一方枪支凌乱,作为胜败的标志,而人物形象就如集体摄影一般,木然无情。此画曾题名“枪林”,在人物身上渲染一种和谐的威尼斯色调(画家极崇拜提香,曾说:善与美要到威尼斯去寻找,而提香是创造这种善与美的画家们的领袖)。委拉斯贵支由于阶级地位而表现出的思想上的弱点,在这幅画上是显而易见的。画家只有在他大量的风俗画和肖像画上才建立了自己的现实主义功勋。
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
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毕加索在维护人类正义与和平进步事业方面,用他的艺术为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本来不大关心政治。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佛朗哥政权倒向法西斯,迫使画家站到共和国一边,并欣然接受马德里共和政府的任命,担任普拉多博物馆的馆长。这时他虽身在巴黎,仍十分关心自己祖国的命运。他准备拿出部分藏画予以出售,向共和国提供40万法郎的捐款。1937年1月,他创作了一套连续性版画《佛朗哥的幻梦与谎言》,并自己附上诗作。此时,毕加索接受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次年春季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作装饰画。当他正在酝酿题材时,是年4月26 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终于以此事件为题,画了这一幅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在创作的头几天里,他共画了25幅草图,至最后完成,画面已高达349.3厘米,长776.6厘米,刚好撑满他的一个大画室。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在最右侧,一个女人高举双手,显然她是从一座着火的房子上跌下来。另一妇女向画面中央奔跑,惊恐与狂怒布于全身;左边有一母亲,她手托被炸死的婴儿,在啼哭呼号。右角一妇人的头从窗户里探出,她举着一盏油灯,向前平举,象征揭露,她把这一切展示在光照之下,让世人看个分晓。在画面的中央,高处有一眼睛似的灯光,可是眼睛的瞳人却是个灯泡。地上倒卧着战士们残缺的肢体。断臂上还握着被折断了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可能是对英雄的哀悼。靠中央上方,有一因受伤而嘶鸣着的马头,它张裂着口,由于爆炸声而受到惊吓。有几枝箭自上落下,刺在痛苦地挣扎着的动物和人身上。靠左侧上方,有一眼睛已移位了的牛头,形象十分狰狞。人们从毕加索过去的画上常出现牛头这一事实来分析,认为它可能象征邪恶。毕加索采用分解立体构成法,仅用黑、白、灰三色来画成。调子阴郁,情景恐怖,全画充满着悲剧气氛。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有形象是超越时空的,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当《格尔尼卡》公展以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奔走相告,人们首先感到的是画家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所表现的觉醒。后来他在《法兰西文学报》上发表文章说:“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他是一个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应。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你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这段话宣告了毕加索开始重视艺术的社会学意义。有人不理解他在这幅画中的隐晦含义,问他那匹可怜的马和那头牛是否代表着受难的人民和杀人的法西斯?他回答说:“那头公牛不是法西斯,但它是残暴和黑暗„„马代表着人民„„格尔尼卡壁画是象征的„„寓意的。这就是我要用公牛、马等形象的原因。这幅壁画要明确表达和解决一个问题,因而我运用了象征主义。”不过,毕加索对《格尔尼卡》一画的解释有时也不完全一致。在第一次展出时,他说画上所使用的象征性手法是“平凡”的东西,后来又补充说:“只有最广泛的平凡灌注着最强烈的情感时,一件伟大的、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艺术作品才能诞生。”这后一句话,说出了他那“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意义。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也即在于此。
免胄图(北宋)李公麟
白描源出于“白画”,魏晋时已有,多为粉本画样,经隋唐至宋,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绘画样式。白描不施色彩,仅借助墨笔线条的浓淡、粗细、虚实、轻重、刚柔、曲直,来表现对象的形体、质感、量感以及运动感、空间感,朴素优美,技巧要求高。李公麟在白描发展过程中,贡献极大,其代表作《免胄图》、《五马图》都是白描佳作。《免胄图》,又名《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叛臣仆固怀恩诱吐蕃、回纥、党项、羌浑、奴剌等西域诸番30万大军侵唐,唐代宗急诏令郭子仪带兵万人,驻守泾阳,抵御敌军。在敌众我寡的危急之际,郭子仪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卸去盔甲,只带十数人,径入回纥可汗营,说服回纥反击吐蕃,泾阳之围遂解,画卷即以这一史实为题材。画卷右部,回纥大军万马奔腾,卷尘而来。中部,功高盖世、一身儒服、宽厚中透出威猛的郭老将军来到回纥大营,回纥可汗、将领们深感意外,露出惊讶、后悔之色和“慕华钦顺之情”,罗拜于地。雍容大度、面带微笑的郭子仪稍稍俯首,以手示意请起。画中左部是自信镇定、仪表堂堂的郭子仪的侍从骑乘,虽然人马很少,但保持着警觉。在他们后面,是严阵以待、有备而来的泾阳守军,这是郭子仪单骑免胄的依靠。画卷根据题材的内容要求,把双方主体人物,特别是郭子仪,放在中心位置,与军队、侍从拉开一定距离,这样就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到中心人物身上。在主要人物两侧,或站或跪的人物、马匹等,也有规律地高低起伏,疏密相间,形成一定的节奏感。作品中,郭子仪的安闲大方与可汗的心悦诚服,唐军官兵的威风凛凛、睿智俊伟与回纥将军的勇悍蛮武、高鼻深目形成对比。李公麟的人物画作品中,历史题材占有很大比重,往往“薄著劝诫于其间”。在北方强敌压境,大宋王朝和战无方的当时,《免胄图》的借鉴意义不言而喻。
内战的预言(西班牙)达利
这幅画完成于西班牙内战爆发前的几个月,画家达利用挣扎分裂的形象来象征一个整体内在的冲突,也以此来暗示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对画家而言,战争不是现实利益瓜葛而是原始力量冲突的结果,他把内战视为“意识形态的和无人性的力量、死亡和信仰、革命和传统的象征性的两极分化,是一种病理现象的体现”。认为“内战的痛苦如同这些相互吞噬的伊比利亚(古西班牙)生物,是纯粹自然史的现象而不是像毕加索认为的那样属于政治现象”。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出生在西班牙,他的早期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居所附近港口的热爱。但随着战争的临近,向来对政治漠不关心的达利与其他的超现实主义者发生了冲突,终于在1934年的一次“审讯”中被开除出了超现实主义团体。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依然还是能够在国际超现实主义作品展中亮相。在1940年左右,达利又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现在称这段时期为他的“经典”时期——显示出了其对科学和宗教的专注。作为一名艺术家,达利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风格和创作媒体中。他的作品,历经了早期的印象派,作为过渡的超现实主义,直到最后经典时期这一变迁过程,证实了达利不愧是一位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艺术家。
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可以采用讨论交流和综合活动来完成,时间为1课时。以美术作品为中心,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培养他们从不同层面看待问题的习惯。战争与和平是人们时常提到的话题,影视、文学等通俗文化也不断涉及这两个主题,学生对它们都不会陌生。在课前准备时可以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如关于战争的著名电影或文学名著,以及它们对于战争的表现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并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转化到学习上来,更好地认知新事物。教学中可以适当放映一些表现战争的影像资料片断,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课程中可以先集体教学,再分组讨论,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不妨先从美术作品与影视、文学的区别开始展开,如电影有一个时间维度,可以把一场战役的缘起、开端、过程和结果全部表现出来,而绘画只有一个画面,必须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把整个战争过程和作者的意图展现出来,这就要求画家在有限的经营布置中放入尽可能多的内容。而欣赏者必须从中发现作者的意图。
战争有不同性质,有些战争是正义的,有些是非正义的,这种划分的标准是什么?艺术家是以一种纯粹客观的态度表现战争,还是预先站在一个立场上表现战争?如果艺术家有一个立场,那么又是通过哪些细节来发现他的立场的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展开,激发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找到答案。
教师也可以采用系统分类的方式,引导学生就讨论有关战争的各个阶段,进而要求学生总结、分析,艺术家们大多会选择其中哪一个阶段来描绘,并进而推测,那些艺术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场景。最后,学生还可以大胆假设,如果是自己来表现这场战争,又会选择哪一个场景,表现其中哪些片断,从而使学生拉近自己与著名美术作品之间的距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欣赏艺术品。最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完成一件以“和平”为主题的作品,可以利用不同材料(绘画、雕塑、摄影、设计)进行创作。如果在操作上有困难,也可以设想出一个观念,画出草图,附加创作说明。通过实际动手创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与战争这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包括美术作品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不同方式,以及从中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态度;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并能根据这些作品的各种手法和细节来推断美术家的意图。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安排了一个“活动建议”和一个“思考与交流”,都是分析美术作品。对秦始皇兵马俑审美特色的分析可以适当结合教材的介绍来进行,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所看到过的其他中国雕塑作品进行对比。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小城,西班牙内战时遭到德国的轰炸。毕加索的作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这件作品的首要特点是运用了变形和夸张的手法,属于“综合立体主义”风格。变形手法造成了一种支离破碎的效果,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辨认画面上的形象(如妇女、儿童、断了的手臂),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内容。
教学基本思路
战争是人类历史中不断出现的大规模杀伤行为,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战争,包括其原因、结果与影响,有助于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美术作品既能展现战争恢弘的一面,也能反映战争带来的灾难。通过美术作品所呈现的“战争”的不同侧面,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并解读艺术作品背后所隐藏的知识。
再现战争的美术作品都必须选择一个最具表现力的场景,把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展示出来。通过对与战争有关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艺术家的构思意图。所以需要侧重于画面构图、形式、表现技巧等的解读,让学生从各种细节中了解艺术家的意图,培养、锻炼他们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战争在美术作品中留下的痕迹;2.通过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3.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观念。虽然都涉及到美术与战争的关系,但是作品之间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例如有的作品表现战争是无意识的,有的则鲜明地反映出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历史上曾经爆发过无数战争,即使在现实社会中,仍有战争在遥远的地方进行,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但是战争毕竟是人类经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正确地理解战争与和平,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素质。教材以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为例,引导学生从艺术中探究、体会这些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战争是残酷的,引发出许多无谓的牺牲、死亡和痛苦,但是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能体现出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因此艺术家在表现战争时就有许多的切入角度,通过了解他所强调的那些方面,就能相对深入地了解他的立场。
这一课首先从象征中华文明的长城入手,表明战争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战争往往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痛苦,但也会带来新的变化。其中之一,是应用于战争的各种建筑器具。如城墙、武器、甲胄,以及战争所推动的各种技术变革。经过时间的淘洗,许多前代战争用具现在已经成为艺术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是人们审美欣赏的对象。
兵马俑不是战争的工具,但却是战争的产物。战争的载体是军队,军队进而成为权力和安全的象征。兵马俑正是这种观念的产物。战争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活动,它还成为人们思想的一部分,许多关于战争的美术作品,都需要从思想与观念的角度去理解。
课本选用了两件关于投降的绘画。战争的果实就是胜利,而敌方的投降正是对这一果实的收获。因此,战争的胜利者特别喜欢描绘这一场面。同样,对敌人的无情打击也可以成为展现勇气和胆魄的手段,《地道战》描绘的正是人民的力量。所以,再现战争的画面往往不仅仅是在再现战争,其中还隐藏着对胜利者的标榜,对某一参战方的赞颂。
不论战争为统治者带来什么好处,战争只会为人民带来苦难。达利的《内战的预言》以超现实的手法表现战争的恐怖,而丸木位里夫妇合作的《原子弹灾害图·水》则以浓重的色调呈现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第四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变幻的自然万象 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 创作者:牛牛 来源:原创 点击:120 时间:2007-09-28 10:28:36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艺术家表现自然的各种独特手法和观念。2.了解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以及对园林的表现。3.了解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的理解和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画家是如何根据自然的形貌发展其独特的绘画形式的。2.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将景物人格化的表现手法。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4.东西方园林营造理念的差别。5.西方艺术中对“光”的认识。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教师展示南北方不同地域的一些风景照片,指出: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艺术家们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自然”的主题。
2.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溪山行旅图》以及《潇湘图》,请同学们分辨哪一幅表现的是北方山水,哪一幅表现的是江南山水。
3.教师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别?请同学们思考并且回答。
4.教师总结:中国艺术家们在长期的观察与表现自然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形貌总结出了不同的表现方法,这些表现方法很好地概括出了各个地域的特征。5.请同学们阅读并且分析教材的第90~91页,看一看中外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自然的。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提出如下问题。①中国的画家是如何表现自然的?(北方地区、江南地区、东北地区)②古代巴比伦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自然的? ③克利特岛上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自然的?
④中国画家在表现自然景色的时候,有什么独特之处?
6.学生阅读、思考并且回答。教师进一步提问:你认为为什么中国画家在表现自然的时候,会将景物人格化?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复习第二单元的第5课《审美自律》中关于文人画的论述。7.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教师总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由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得中国画家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②中国画家借助对自然物象的表现来抒发情感。8.阅读教材第92页,请学生简要叙述西方风景画发展的历史,主要是风景画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独立的。
9.讨论:你最喜欢教材列举的三幅风景画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10.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活动建议一”。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指出东西方艺术家在观察自然的视点和表现自然的方法方面并不完全相同。
2.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以及一幅自然风景照片。请同学们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
3.教师总结,指出:园林是一种理想化的人工造景,它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
4.教师展示康斯泰布尔的《威文荷公园》以及苏州拙政园的图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3页,比较东西方园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比较内容可以按照下表:
5.教师总结。指出东西方园林的差别,并且结合文徵明的作品《东园图》分析中国的园林与中国的山水画以及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
6.展示作品《后赤壁赋图》、《基督下葬》以及《雾中的国会大厦》这三幅作品,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且比较这三幅作品是如何表现“光”这一主题的。7.教师建议同学们在比较的同时,阅读并且分析教材第94页的内容。8.教师总结,并且指出,中国传统绘画不太重视光的表现,而西方绘画比较重视光的表现。提问:西方绘画为什么重视光的表现? 9.学生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感想来回答。
10.教师总结,指出西方绘画重视光线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在西方的宗教信仰中,把对光线的表现给神圣化了。②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绘画方法是建立在对自然现象的比较客观的观察与表现上的。11.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活动建议二”。
教学建议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个主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当然这些作品在与自然产生关联的时候角度并不完全一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1.教师首先要对本课教学的切入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教学要紧紧围绕“艺术中的自然”这一主题来讲述。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重点放在一两幅作品上,而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和概括,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艺术家观察自然时的视点,以及他们表现的侧重点主要放在什么地方。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如中国古代生活在南方的画家是如何表现江南的景色的,而生活在北方的画家是如何表现北方的景色的。此外,也可以进行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对比,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
3.教学内容不宜太过理论化,而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教师可以找一些录像资料直观地展开教学,特别是教材中关于“园林”这一主题的一些内容。
本课建议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第1课时分析中西方画家表现自然的方式及其不同的观念。第2课时分析园林这种独特的“人造自然”的形式,以及东西方艺术家对光的表现。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中外艺术家表现自然的各种独特手法;了解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以及对园林的表现;了解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的理解和表现。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来组织完成。这两个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艺术表现自然的多种手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第一个活动是比较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之间的异同点。这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条件来进行,最好组织学生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这个活动可以采取图表的形式来完成,要求学生将所观察到的内容归纳到图表中。在完成过程中要注意,李唐的作品《万壑松风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它所采用的媒材是绢、毛笔和墨,在笔法方面运用的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皴法,构图上追求一种全景式的效果,有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在自然观念方面,中国的山水不同于西方的风景,它不是对自然的客观描摹,而是强调艺术家把对自然的感受综合地表现到画面上,追求一种独特的意境。杜比尼是19世纪的法国画家,他的作品所采用的媒材是画布和油画材料,在构图上遵循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方法,强调对自然场景的较为真实的再现。而在审美观念方面,杜比尼的作品追求一种静谧的、牧歌式的情调。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体验艺术家视点的不同:中国山水画讲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就是说要求观赏者进入到画面里慢慢欣赏,甚至假设自己就“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与自然十分贴近;而西方的风景画似乎是以一个旅行者的目光观看一片陌生的景物,虽然也很优美,但多少缺乏一点人与自然的融洽。实际上在17世纪以前,西方对风景画是排斥的。
关于颐和园和拙政园的对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两大类别——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规模、形制、营造观念等方面的异同。这个活动可以分小组去查阅资料,也要求学生用列表的形式来完成。这两座园林都是非常有名的,因此资料也比较容易找到。这两座园林中,颐和园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它是专为皇族服务的。因此它的规模与拙政园这一私家园林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在建造的理念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比较的时候,可以结合教材与所查阅资料尽量比较得细致一点。
第二个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光线的变化对物体的形体与色彩的影响,在这方面研究得最深入的莫过于法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印象派画家们。所以这个活动可以结合本教材第二单元第5课《审美自律》的内容来进行。建议在活动之前,先回顾一下上述课程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完成这种比较。如果学生还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冷、暖色调的内容,以及印象派的基本观念。由于只对光色现象感兴趣,以一种科学而又虔诚的态度来记录瞬间的色彩,所以印象派画家都不太重视形体的刻画。这种态度也可以跟中国山水画来比较。
教学基本思路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丰富多彩的美术形式去表现自然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条理化,使学生能够根据教材内容举一反三。最好先从表现我们经验世界中的自然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根据自然的特征概括出不同的表现方法的,而西方的艺术家又是如何看待并表现自然的,以及中国画家对自然的独特处理手法——将景物人格化。接着分别围绕园林、光线以及幻境中的自然来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东西方艺术形态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进行比较性的教学。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中国的画家是如何根据自然的不同形貌来表现自然的。2.其他国家的艺术家是如何看待并表现自然的。3.中国所特有的将景物人格化的处理方法。4.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与对它们的表现。5.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线的认识与表现。
本课主要分析了中西方艺术家对于自然的多种认识角度和表现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建议学生对教材进行较为深入的阅读与研究,但关键是要能使学生对教学材料举一反三。因为教材中针对如何表现自然这一主题,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分门别类地讲述。比如教材所讲到的中国画家根据不同的自然地貌特征在山水画领域发明出了不同的皴法与处理形象及用色的方法就是较有普遍意义的事例。而将景致人格化、拟人化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也是比较典型的。这是因为中国人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自然有着特别的感情,人们(特别是文人)把亲近自然作为一种舒缓情绪或者提升人格的方法,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中国画家笔下的自然获得了一种生命力。
此外,园林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一种重要方法。围绕园林这一主题要让学生了解:园林是一种理想化的自然之景;中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并不相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实际上与东西方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趣味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画家在绘画中表现的园林实际上就是一种理想与人格的体现。还有对光线的认识和表现也是艺术表现自然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中国的绘画不太重视对光线的表现,而西方艺术在对待光线的问题上,最早是从一种宗教的角度来认识,把“光”给神圣化了。而印象派的出现则可以说在西方艺术史上还光线以本来面目。
教学资料
伊斯塔尔门(古巴比伦)
新巴比伦王国在美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在建筑方面。巴比伦城以其豪华壮丽而著称于世。巴比伦城北城墙大门上华丽的琉璃砖装饰,世称“伊斯塔尔门”。实际上是座四方形的高大望楼,望楼与望楼之间用拱形过道相衔接,使它显得更为壮丽:共有两重城墙,高达12米,两旁有突出的塔楼。城墙与塔楼的墙面砌的是藏青色琉璃砖,整个墙面嵌饰着瓷砖制成的野牛和龙兽形象浮雕共575个。通贯这条伊斯塔尔门的,是一条呈南北向的城内大道,这条大道也非常壮观,古代隆重的盛典游行行列都要通过这条大道,故称“圣道”。它用1.05平方米的石灰石砌成,中央用白色与玫瑰色石板镶拼,两边以红色石板镶拼,石板上还刻着楔形文字的铭文。巴比伦城的八道城门全用八个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北门所称的伊斯塔尔,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巴比伦英雄叙事诗《吉尔伽美什》中司爱情的女神。整个北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各种金色的动物塑在藏青色琉璃砖上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它是那样高雅、素朴而又光彩夺目。这种墙面装饰与古代亚述宫殿内的装饰浮雕相比,显示了古代艺术智慧的一大跃进。以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在许多方面继承了新巴比伦的装饰风格。在琉璃砖的采用上,东方阿拉伯建筑从古代巴比伦建筑中获得了启迪。
基督下葬(意大利)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后,他的画上的明暗对比表现得更强烈了。往往背景的空间都陷入阴暗或看不透的黑暗中,人物形象不是部分被吞没,只露出某部位,就是完全暴露于光照中,黑暗用棕色和深褐色来表现。这种手法被称为“黑暗法”(意大利语为tenbroso)或者叫做“酒窖光线绘画法”。这幅祭坛画最初是圣玛利亚·德拉·瓦里契拉教堂的订件。描绘的是基督被钉死十字架后,由约翰、尼哥底母、圣马利亚与基督的两个女信徒给他下葬的悲剧场景:微弱的光线只照亮岩洞的一块大石板。在一片昏黑的背景前,约翰与尼哥底母慢慢地把耶稣赤裸的尸体放入墓中。背后站着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与两个女信徒。耶稣的尸体被光线照得透亮。整个场面俨然一个阵亡英雄或战士的下葬情景。耶稣的躯体画得强壮结实。脸上也显出刚毅的意志力。一张留短黑须的脸十分安详。气氛肃穆,悲怆而庄严。画家运用准确的解剖技巧表现了肌肉发达的尸体。惟有耶稣垂落的一只手提示他已没有生命。但这只下垂的手与被抬起的双腿,在画面上构成平衡的光感。尼哥底母在这里是卡拉瓦乔重点刻画的形象。传说他是法利赛人。曾于夜间见过耶稣,和耶稣谈论过人可否重生的问题。耶稣被钉死后,他前来帮助埋葬。画家把他描绘成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形象。并把他画在前景主要位置,尤其展示了他的一双赤裸的大脚。为了加强整个形象的稳定性,这两只脚在前景上起着平衡作用。在这里,除前景上耶稣尸体与尼哥底母的生动形象外,后面三个妇女形象也处理得很有节奏,尤其是双手高举、脸上表现了悲痛欲绝的心情的抹大拉,她给画面增强了悲剧性。她哭肿了双眼,嘴唇半张,似在呼天抢地。圣母包着头巾,面容消瘦,她从约翰的肩后伸出一只右手。这只手被光照射着,因而使分布在右边的受光部分取得均衡。同时这只掌心向下的手又起着对这幕下葬悲剧的指挥作用。中间一个玛利亚形象画得很美。她显得楚楚动人,娇弱可爱。她是拉撒路的姐妹。一个质朴的农家姑娘,她正低着头,沉浸在悲痛之中,右手用手帕紧擦着眼泪。梳着中间分缝的并在脑后盘上小辫的发式,更使人感到这个形象的写实性质。所有人物,除了约翰的脸部沉入半阴影中外,都有清晰的受光部位。画家是做了一番精心构思的。在色彩上,衣服的红、蓝与皮肤的苍白也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色调对比。这使英雄下葬的悲怆气氛,与四周的黑暗构成了强烈的冲突。当这幅画公展时,不仅使卡拉瓦乔的崇拜者心悦诚服,连他的宿敌也不得不承认画家高度的艺术修养。
圣特列萨(意大利)贝尼尼
乔凡尼·贝尼尼是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作为一位受宠的雕塑家,他的艺术道路是一帆风顺的。1615年,他为大主教萨道尼制作肖像雕刻,其时才十七八岁。自此以后,他一直受到教廷的保护。此件组雕完成于1652年。与他前期那种歌颂性雕刻迥异其趣。特列萨是16世纪时西班牙的一个修女。少年时因患了癫痫,就潜心修炼,侍奉上帝。每当病发时,人就失神落魄,脑际幻觉丛生,此时据她自诉,她能看到种种奇迹。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空时便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觉记述下来。这份自述流传到17世纪,教会便利用它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并把这位修女封为圣徒。此事在民间深有影响。贝尼尼运用他那熟练的大理石雕凿艺术,把特列萨作成在昏迷中祈求爱欲的神姿:她的手脚松垂,身子横卧在云中。她脸色苍白,嘴角微启,两眼轻合,在朦胧状态中似乎梦见了一个小爱神模样的少年天使在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这是特列萨在她的笔记中的自述。笔记中还写道:“我感到这枝箭头已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好像在抽我的心那样„„这时我感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我很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特列萨在雕塑家手下成了一个象征性形象。他刻画出了笔记里所写的那种少女复杂的内心感情。把神秘的病态变为一个在朦胧意识下女性对爱与欲的痴迷状态。她的昏迷与神志失控,是少女思春的典型体现。雕塑家用坚硬的石块表达出女人的心灵底蕴,但这一切在神秘的宗教外衣下被伪装了。这确是一件独特的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的作品。在意大利,当时禁欲主义的痛苦折磨着无数渴求幸福的少女。贝尼尼洞察到这个“圣女”心灵深处的欲望。那个象征幸福的小天使以一种优美的舞蹈动作,把箭刺向特列萨,他与特列萨的仰卧姿态构成了和谐的节奏,即痛苦与幸福即将碰撞、两种感情就要交融前的节奏。观者如了解这一点,鉴赏时便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贝尼尼领悟到特列萨的笔记中的“刺透了心”的内涵乃是少女渴求爱情的秘密,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秘主义。贝尼尼那圆熟的雕刻技巧尤其表现在圣女雕像(尺寸与真人等大)身上的复杂衣褶上。大面积的皱襞与下面表现云朵的细节,大大减轻了大理石的沉重感,一切似乎都在飘浮着。巴洛克雕刻的装饰特点是人体动作的复杂曲线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当这尊组雕被安置在祭坛上时,上部还加了一束镀金的金属条。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金属条的反光正洒落在雕塑上,增强了雕像的戏剧性效果。《圣特列萨》可以说是贝尼尼艺术的又一里程碑。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标志着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极盛阶段。
林阴道(荷兰)霍贝玛
霍贝玛(1638~1709)是鲁伊斯达尔的学生,在技法上受到业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最后形成的艺术风格并不相同,也没有如鲁伊斯达尔那样多产。一般说,鲁伊斯达尔的风景画情调倾向于忧郁和悲凉,而霍贝玛的画面则显得明朗和素朴些,也洋溢着一种较为欢快的气氛。这主要是,前者多描绘荒丘与沼泽,银灰色的天空和苍茫的平原;而后者的每一幅画,就像一首牧歌,有淡雅的泥土气。乡间的宁静别有情趣,令人陶醉。尤其是这幅《林阴道》(又称《米德哈斯尼斯的小道》),在这方面发挥得更加精心、细致,也最为人们所称道。它描绘的是一条极为普通的泥泞村路,上面印着许多深浅不同的车辙,两旁排列着细而高的树木,彼此参差错落,既是十分对称的又是富有变化的。小道的另一头,一个村民正牵着一头牲口站着,在右边的一条叉道上,有两个一边谈话一边走着的农村妇女;右侧近景上是一块种植园,一个农妇在修剪枝条。地平线较低,天空留出的位置就多了,画家有更多的可能去描绘云蒸霞蔚的美丽的上空。这样一幅看来平淡无奇的画面,何以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呢?凡是一幅好的风景画,总是情与景相交融的。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做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林阴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两边是那样的对称,显得很平稳,可是那细微的、有节奏的、多样又统一的各种细节,却像钢琴上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丝毫也不平板单调,相反,显得轻松愉快。你看,成行的树木是错落有致的,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左旁有一座教堂的尖顶,右旁是两幢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
孟特芳丹的回忆(法国)柯罗
从1828年起,柯罗开始在法国各地旅行。这时他所创作的风景画无论在诺曼底、庇卡底,还是勃艮第以及巴黎附近所撷取的风景题材,都充满着一种抒情味。许多作品显示了写生准确、调子明朗的特色。但这些风景佳作一度也不受沙龙的欢迎。学院派的传统审美观是偏嗜历史寓意的,景物中要求有严肃的人为的暗影,色彩可以虚构。而柯罗所强调的是个人对景物的亲切感受。无论景与人在他的画上,都具有梦幻般沉思的特色,一切自然之物都被笼罩在透明的薄雾之中,这一幅《孟特芳丹的回忆》,就是他晚期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孟特芳丹位于巴黎以北桑利斯附近,柯罗当年曾涉足那里,感受过那一片花园景色的美。这幅画就是艺术家对这一美景的回忆。画面展开在湖边森林的一角,晨雾初散,清新的林地与湖面的水汽构成一种温暖湿润的大自然感觉。右侧一棵巨树占去画面约五分之三,对面一棵小枯树与它相呼应,加强了画面的平衡感。树枝朝着一个方向倾斜,显得和谐而富有节奏。两树的中间显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从树叶间散落到草地上,点醒了四处绽开的红色小花。一个穿红裙的妇女面朝着左侧的那棵小树,仰着头举起双手采摘着树干上的草蕈。在整幅画上,这三个人物显得生意盎然。画家虽把他们都处理在一边,但却疏密有致。柯罗画风景,常常喜欢在前景画上几根柔弱斜倚的树枝,来加重画面的抒情性。如这幅画中左侧的那棵小树,也属这种情况。你看那小树歪扭的姿势,显然是由于微风的长期吹拂所造成的。它倾斜的枝干更显出婀娜多姿的舞蹈美,给整幅画平添了无限诗意。妇女的红裙与头巾是全景的最强音。细细品味此画,观者几乎可以听到细枝与树叶的瑟瑟声。这种大自然的情趣绝不是梦幻却胜似梦幻。画家完全用暖色铺染画面,整个色调显得细声细语,没有激情,只有和谐。如果没有画家对自然美的强烈感受,是难以给人们留下这么多难忘的印象的。这是一幅理想的风景画,也是一幅真实的抒情画。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得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爱”,“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卢昂大教堂(法国)莫奈
莫奈曾经围绕卢昂大教堂创作了二十余幅不同色调、不同情绪的作品。在画卢昂大教堂时,莫奈有时把画架放在卢昂时钟大街一角的一幢房子里,有时就干脆在大桥的马路上,面向教堂的西大门。从黎明的薄雾画到昏昏日落,不断在好几幅画布上记录建筑物在阳光下的反射光变化。庄严的哥特式教堂在他的眼里,成了一簇充满着色彩旋律的光的结晶,人们已经看不到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只有一层刺眼的复杂的反射光。他自己说:“我曾画了一辈子塞纳河,在一天每一个时辰,在每一个季节„„我从未对它感到厌倦,在我看来它总是变化着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在一封信中曾记述了他所目睹的莫奈在绘制“连作”时的情景:“我常常跟随莫奈寻找他的印象„„说实在的,他不再像是画家,倒像是一个猎人。孩子们跟在他后面,携带五六幅取材相同,但表现着一天中不同时间和不同效果的油画。他根据天色的变化,把这些画布接过来轮流地画着。画家就这样坐在对象前,等待着阳光和阴影„„”壮观的建筑形象,完全被强烈的反射光冲淡了,看了令人目眩。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似乎被一层厚厚的光所包裹。其实,他是在深思熟虑中完成的。
溪山行旅图(宋代)范宽
“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的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写,无一败笔,北宋人治艺之精,真令人倾倒”,相信每一位有幸欣赏此图者,均会产生与徐悲鸿同样的观感。这幅被董其昌誉为“宋画第一”的名作,突出的特征即为在雄强浑厚,峻重苍老。《溪山行旅图》一改常规构图,迎面耸立、雄壮浑厚的大山头被置于画面的主要位置,顶天立地,极具质量感,生成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山巅茂林密树,山谷飞瀑如练,直落千尺。山下空濛一片,衬托出怪石嶙峋的冈丘;丘上杂树丛生,树隙间楼阁隐现。山脚流水潺湲,山路上驮队纡行。在画幅右下角草丛间,有“范宽”二字款,诗塘有董其昌“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题字。作品中,山如铁铸,山石轮廓以颤涩的侧锋线条确立体势,用线有断有续,如同铁条。内轮廓石纹用匀直方硬、短条子式的雨点皴点簇而成,把秦陇一带山石粗糙厚重的质感表现出来了。画风严谨写实,笔法雄伟老硬,墨色厚重沉稳。北宋中期著名画家王诜曾同时观赏李成、范宽的画作,认为恰好是“一文一武”。因为李成的作品“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动,如对面千里,秀气可掬”;范宽的作品则“如面前真列,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范宽此作正是“武”的代表。顾复以为:“谛视此本,则举世所谓宽者,不足记也。”范宽,一名中正,字仲立,因为性情宽缓,故以“宽”名。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山水初学荆浩与李成,后有所领悟,“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深入终南、太华一带的崇山峻岭,“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然与神遇,一寄于笔端之间”,成为与李成、关仝齐名,“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禽兔图(宋代)崔白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熙宁元年(1068)应征入画院,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等合画殿庭屏风,得到神宗激赏,神宗诏令留于画院,因“白自以性疏阔度,不能执事,固辞之”,特许“非御前有旨毋召”。崔白初任学艺学,继升待诏,活跃于仁宗到神宗元丰时期。崔白工画世俗人物、道释鬼神、山林走兽,创作过不少壁画,而以花鸟画成就最高,作品最多。宣和内府收藏其作品241件,绝大多数为花鸟画。崔白秉性疏放,以画残荷凫雁、野情逸趣闻名,与流行的“黄家富贵”画风大异其趣,打破了在画院里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黄体画风的统治和垄断,给宫廷绘画创作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和养分。崔白所作花鸟多处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花鸟草木之间,有着一定关联。《禽兔图》描绘秋冬之交的山野情景。旷野风急,枯木荆枝摇曳劲挺,衰草小竹瑟瑟作响,一只山鹊闻声惊飞,另一只栖于枯枝,站立不稳,对着树下的野兔喳喳叫唤。土坡上出洞觅食的野兔悚然受惊,轻举一足,蹲伏于地,回首仰望,姿态生动有趣。画面上禽兔刻画细腻,严谨而又灵动,工细而不呆滞。枯树、败草、细竹、坡石工写结合,笔墨酣畅雄健,充满肃杀凄凉的气氛,令人联想到欧阳修《秋声赋》中对肃杀秋色的精彩描绘。
后赤壁赋图(宋代)乔仲常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官黄州,秋冬之际,两次夜游赤壁,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前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图》长卷分九段,以连环的、演进的、图像的形式展示了《后赤壁赋》的内容。每一段中都用秀雅的行楷题相应赋文,形断而气连。第一段绘黄泥坂上,枯树萧索,东坡携二客到江边,书童与舟工交谈,江水浩淼。为了表现“人影在地,仰见明月”,作者特意用淡墨绘出人影,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极为罕见。第二段绘院落廊庑,苍松虬劲,东坡“归而谋诸妇”,“携酒与鱼”辞妻而去,院前有一山道通向山中,院后杂树丛林、巨石怪崖。第三段,东坡与客“复游于赤壁之下”,置酒携樽,坐悬崖峭壁之下,共赏“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美景。第四、五、六三段相连,绘东坡独自“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巨石壁立,深林茂密,“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第七段绘江天空旷,一舟中流,孤鹤横江飞来,掠舟而过。第八段画东坡“就睡”,“梦一道士”,依然是前面那个院落,东坡曲肱高卧,而榻前又画出东坡与两位道士对坐谈话,现实中的东坡与梦境中的东坡同时出现,令人产生庄周梦蝶、恍惚迷离之感。最后一段画东坡“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惟有山水树石,东坡怅然若失。此图无作者款印,从题跋中知悉作者是乔仲常。乔仲常,河中(今山西永济)人,活动于北宋后期。
万壑松风图(宋代)李唐
李唐(1066~1150),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年他在宫廷中的翰林图画院作画。后又入南宋画院任待诏。《万壑松风图》描绘的是中国北地山水雄浑壮丽的景色。画面上部,一主峰迎面屹立于中央,山形凝重,气势撼人。山腰有云气缓缓浮动,与岩石的坚实峥嵘相映成趣,也更见山峰的高耸劲拔。紧靠主峰,影影绰绰直立着几座远峰,传达出一种千山万壑的不尽之意。画面下部,画幽深的山谷,其间盘根错节,长满松树。它们三五成群,错落有致,盘虬之势,历历可见。谷间的青松与山头的密林相互呼应,给峰峦上下带来了苍翠的色彩,也带来了蓊郁蓬勃的生气。山坳深处,有清泉逶迤盘旋,时隐时现,转到山麓,汇成了湍急的溪水,于乱石丛中奔流。画中景物如此真切,如此富于感染力,以至于观赏者觉得仿佛置身山间,听见了潺潺流水和阵阵松涛,呼吸到带有松树清香的新鲜空气。当然,这幅画最动人之处,还在于它能将常见的高山、流水、白云、青松等景物营造成一个宁静似太古的艺术境界,让人们深切地感知和体悟到自然界的永恒和伟大。此画面章法上讲究宾主、虚实、藏露等的辩证关系,因而给人的感受是堂堂正正、气象森严,同时又不乏生动之致。笔墨的运用能依据物象形态、肌理的不同而变化。如对山石的皴擦勾斫,或似刮铁,或似斧劈,或似马牙,路数虽多,却能转接自如,浑然天成。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力于此可窥见几分。观者若稍加注意,还可看到画面一座远峰上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的字样。这表明此画为1124年的作品。其作品构图多用截景之法,笔墨更趋简括豪放,并独创大斧劈皴。他新创的水墨苍劲的画风几乎笼罩了整个南宋画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流风余韵后来传入日本画坛,还形成了不小的势力。正因为如此,人们不仅承认李唐是一位大画家,尊他为“南宋四大家”之首,而且还认为他是一位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绘画大师。
风景(法国)克劳德·洛兰
克劳德·洛兰(1600~1682)是法国继普桑之后的又一位古典主义大师,是法国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洛兰本名“克劳德·热莱”,生于法国商巴涅一个名字叫“洛兰”的偏僻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父母早丧,9岁时,跟随一个杂耍班子过起了流浪生活。为了永远纪念生他养他的故乡,从此便用起了“洛兰”这个名字。短短数年,他的流浪足迹遍及了法国、德国、西班牙,后随商船来到了意大利,地中海式国家的热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个少年的心,尤其是一个世纪前的伟大艺术奇迹和旧日罗马帝国的宏图遗迹更使他产生了未尝有之的冲动。在从威尼斯到慕尼黑的游览其间,他在悉心研究着历史文化,并对古典艺术庄重和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27岁时,他在罗马定居,成为以画雄奇的古代逸事出名的画家。洛兰以风景画而著名,尤其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偏爱。甚至许多著名的建筑物与他的名字也连在了一起,如凡尔赛宫、梵蒂冈宫等。洛兰创造了一种介于历史与梦幻之间的艺术模式,即“理想化的风景”。风景中,略略点缀一些宗教和神话人物,既富有神话诗意,又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在清远幽碧的蓝天下,阳光温柔朗润,似乎遥远传说中的音籁正悄悄地传送过来,连接着苍茫大地和形若蝼蚁的众生,将冥冥世界的不可思量拉进了画里。而浓淡参差的光感把观者的心绪传达到天际与天地间充盈的万物——历史在运动。洛兰热情地歌颂着自然澎湃的伟力,但这种伟力却是在人力的支配下才变得美丽而多彩,长期的海港生活经历使他对大海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多情的笔触描绘着这造物主最伟大的宠儿。
第五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五课进入历史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五课 进入历史 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 创作者:牛牛 来源:原创 点击:241 时间:2007-09-27 16:23:04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10.教师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文人画作品,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11.课上或建议学生在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请一些学生讲述一下活动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要点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指出,从“审美自律”这一趋势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希望摆脱社会中流行的艺术程式,表达自己的感受。2.教师展示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阿拉伯幻想曲》,请同学们运用感悟式鉴赏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3.研究教材第40页关于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注意把《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和《自由引导人民》这两件作品跟表格中的文字描述对应起来。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4.教师进行总结,并做一些必要的补充。
5.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教材第41页的“思考与交流”。可以把学生对比《浴女》和《阿拉伯幻想曲》的结果跟教材提供的表格进行对比,看对两个流派的特点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6.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请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
7.教师展示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请同学们与新古典主义作品进行比较(用形式鉴赏法和比较鉴赏法完成这一活动)。
8.学生研究并分析教材:教师请同学们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第41页关于印象派的材料。
◆注: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
你认为印象派在当时为什么会引起观众的震怒和批评家的指责?
9.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分析)。10.教师总结:印象派画家由于突破了当时流行的绘画程式与人们的欣赏习惯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11.深入研究:请学生深入研究印象主义画家在哪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绘画程式。12.学生分析并回答,教师总结。13.完成“活动建议二”。
教学资料
自由引导人民(法国)德拉克洛瓦
欧仁·德拉克洛瓦(1798.4~1863.8)于1816年到巴黎学画。先进入古典派画家格罗的画室,后又研究普吕东。这幅《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8日》,260厘米×325厘米),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画上所展示的这幕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是他在自己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这里除了参战的市民、工人以及那个象征阿莱尔的少年英雄之外,画家在正中还设想了一个象征自由的女性形象,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里吉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擎飘扬着的三色旗,正转身号召民众向君主专制王朝冲去。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也是这幅三角形构图的制高点。德拉克洛瓦选择这个造型优美的自由女神形象作为全画的主人公,是他浪漫主义想像力的表现。在创作上,德拉克洛瓦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在社会改革上,他向往的是自由、平等。而要反映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要热烈歌颂人民群众争取自由的斗争,就必须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理想形象。采用历史或神话素材正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色,因此,他在这里选择“自由女神”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象征。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右侧那个身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是大学生,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对自由的渴望(有人认为这就是画家本人),在他身后有两个高举战刀怒形于色的工人形象。前景上除了倒毙在瓦砾堆上的禁卫军尸首外,还有一个受伤的青年匍匐着想站起来,仰望着女神手中的三色旗。远处是处在晨雾中的巴黎圣母院。如果仔细观赏,还可隐约看到北塔楼上飘扬的一面共和国旗帜。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也极其紧凑,色调丰富炽烈,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拾穗者(法国)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兴起,当以巴比松画派为先驱。在这个画派中,最能真实地表现农民与自然的关系与矛盾的,应首推米勒。这幅作品便是他表现此类题材的系列作品之一。这幅表现农民境况的《拾穗者》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蕴有政治意图,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有人评论说:“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三个司命运的女神。”甚至还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在被法国革命风暴席卷过的巴黎,一幅画、一篇文章往往会被从中附会出政治色彩。发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据同代人回忆,米勒是允许他的革命伙伴按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作品的主题的。这一事实,足以说明米勒对于当代革命事件至少表示过同情。此幅《拾穗者》的草稿有二十余幅。可见,米勒在艺术上对法国农村现实的表达,并非只体现一种安于天命的思想,而是寓强烈的呼声于无声之中。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像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这段话给我们欣赏、分析和研究这幅《拾穗者》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历史见证。它的力量产生于真实,因为它不是谎言,就能使敌人丧胆,让人民振奋。这就是米勒这一幅《拾穗者》的艺术意义所在。
兰亭序(东晋)王羲之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51岁风格成熟时的代表之作。它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我国魏晋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历代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绍兴),遂为浙江人。他是司徒王导的侄儿,初为秘书郎,累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会稽佳山丽水,当时不少名士居于此地,吟咏性情。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山阴兰亭(故址在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流有东山再起名满天下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名理精湛游心物外的高僧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这天风清云淡,名士们分坐在蜿蜒的溪水两旁,司令的人将斟满的酒杯从上游顺流漂下,停搁在谁的跟前,谁就得饮酒赋诗。宾主兴致盎然,成诗37篇,众公推王羲之作序以存念。这篇流传千古的美文妙墨,当时即以蚕茧纸、鼠须笔乘兴所作。手稿共28行,324字,前松后紧,间有顺手涂改数处,极为自然随意,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圆融境界,加之酒后微醺,如有神助。醒后曾再书,竟不能复得。此帖传为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本,纸本,故宫博物院藏,素称“神龙本”。千百年来,流传有绪的《兰亭序》已深入人心,并孕育了以“中和”为极则的书法审美观念。其书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用笔秾纤得体,遒丽天成;章法如斜反正,纵横自如。文中“之”字重复达二十多次,然字字意殊,极尽和畅变化之美。从书法美学上讲,表现为空灵、自然,以韵为尚;流露在笔尖墨端,则是任情适性,天真烂漫。早春图(北宋)郭熙
《早春图》是宋代郭熙的代表作之一,它敏锐地展现了严冬刚过,大地复苏的细微变化。远处峰峦高耸,山谷间雾气弥漫。中景楼阁,瀑布高悬,涧水奔流。近处河流刚刚解冻,渡口山路上旅客行色匆匆,枯瘦清简的松树有主有宾,攲正多姿,新芽初绽。画家运用纯熟的技巧,展现了季节的特点,细微地表现出悄然而至的早春气息,环境优美舒畅,意境深远。《早春图》山水灵秀,构图幽奇,变化多端,既有“春山艳冶而如笑”之姿,又给人“可游可居”之感。虽然篇幅不大,所画之图是兼具三远的全景式山水,但布景立意,妙合自然,几乎无懈可击,体现了郭熙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也是郭熙绘画理论的一个很好诠释。郭熙是宋代杰出的画家和卓有建树的山水画理论家。他的理论成就见于其子郭思辑录的《林泉高致》一书。他主张继承前人的成果,反对“局于一家”和“蹈袭”;主张“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他认为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不应仅限于技术的追求,一个优秀的画家还应力求做到“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要广泛接触生活,深入实践,师法自然,并且还要撷取典型,创造典型,绘制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世界。他指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认为自然山水变化万端,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无不相异。对于山水画的构图,他认为“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至于溪谷桥径、渔艇钓竿、人物楼观等,都须分布合理。特别重要的是,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取景的三种形式:“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把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自身的山水画创作上。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清人宋荦《论画绝句》中提到的这位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大成就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王希孟就创作了这件宏幅巨制,时年18岁。《千里江山图》是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留下的惟一的作品。它以一匹整绢画成,交替运用深远、高远、平远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展现江山之胜。画面上,江山千里,气象万千。峰峦冈阜,苍莽起伏,江湖河港,浩淼无垠,气势雄浑壮阔又秀丽多姿。中间巉岩邃谷,飞瀑鸣泉,花红柳绿,茂林修竹,景色清幽,曲折入微。山水之间,设置有山村茅舍、寺观庄园、桥榭亭台、渔舟小艇,众多人物撒网捕鱼、驱车赶马、幽居闲适、游历赏景,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虚实得体,既紧凑严密,又景致开阔,把南北方山水的特点糅合于一图。较之隋唐的青绿山水,都大大跨进了一步。内容上也摆脱了唐代青绿山水中习见的殿堂楼阁、仙山海市、游乐宴享等题材,而描画现实中的水村野市、游艇客船等场景,标志着大青绿山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潇湘奇观图(北宋)米友仁
明代董其昌曾说:“唐人画法至宋乃畅,至米又一变耳。”“诗至少陵,书至鲁公,画至二米,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中的“米”,便是指米芾、米友仁父子。米芾长住江南,尤其对镇江一带的云山烟雨,饱游饫看,形诸画面,创造了“米氏云山”。其子米友仁,字元晖,绘画克绍父风,画史上对米氏父子有“大小米”、“二米”之称。二米多作江南平远景色,突破前人运用线条表现峰峦、云水、树木的画格,另辟蹊径:山石不作轮廓,用清水润泽出大貌,再以淡墨渍染,然后用稍浓墨笔破出并皴出大体层次,趁湿以大水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叠垛。山的上部用墨稍浓,用笔密;山的下部用墨稍墨渲染。树木枝干多只用浓墨一笔画出,以大浑点作叶。山脚坡岸用浓淡适中的水墨横扫,多数不加皴斫。整个过程随意而自然,表现出江南山水云雨微茫,丘陵晦明,丛林隐现的意境,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从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中,可窥见米氏云山面貌。作品以“迷远法”构图,图中云雾占有大半。卷首云海弥漫,山峦隐约可见,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浮动变幻,逐渐显露,并重叠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立,林木扶疏,表现出远近层次。卷尾山色又隐入淡远之中,近处山冈上杂树丛集,草庐隐现,结束全图。全卷云树掩映,峰峦明灭,处处体现出生意郁勃的造化生机,表现了苍茫雨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画面水墨淋漓,少见笔触,形象不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含蓄自然,浑然一体,给人留下了远景云山迷蒙的印象。
鹊华秋色图(元代)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值得珍视的一幅作品。图像本身的笔墨、结构语汇及围绕此图的种种跋文,都构筑了此图丰富的文化内蕴。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亡后,身为赵宋皇室的赵孟頫开始似能坚守遗民气节,避居故乡湖州(今属浙江),精研诗、史、乐、书、画,以“吴兴八俊”之首的地位,活跃于江南文人圈中。然而,32岁时,他还是应元世祖忽必烈征召,赴京做官。此举在当时颇为轰动,尤其在南宋遗民士大夫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对他失望、不满者不乏其人。但不管怎么说,随着赵孟頫登上仕途,他终于踏上了这块与南宋隔绝了百来年的原北宋土地。1292年,他被任命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此图所描绘的鹊山、华不注山,即当时济南府附近的两座名山。此图为横卷,分三段构图,右首之突兀山峦即为华不注山,它拔地而起,巍巍于旷野之上,超然奇峭,颇有卓尔不群的气派。山前有一排稚松,树干笔直,浓淡相间,增强了山体向上耸立的气势。中段的一丛杂树处于整幅画面的最前方,位于一方较圆整的坡岸之上,树木枝干粗壮,然种类、姿态各异,其枝叶或郁茂或光秃,色泽或火红或黄绿,丛树生长也依坡岸而斜向远退,与整幅画面纵向递退的动势相吻合。坡岸自身也施青绿重彩,变化丰富,使得这一组画面在前景中的位置显得十分突出。左首一段,远景中平坦、圆浑的屏障式山峦为鹊山,庄严含蓄,其平缓的造型与华不注之尖峭形成对比。鹊山前方的中景和前景中分置茅屋三间,式样简单朴拙。屋顶的赭红与缀满红叶的树林相呼应。前景中的茅屋则为数株垂柳掩映。屋舍周围一派田园风光,水畔有渔网置陈,河荡中渔舟荡漾,渔人劳作,空场上有山羊五头,亦施赭红,造型可爱,富装饰意趣。北方秋季散淡、宁静的氛围,充溢着整个画面,含蕴着丝丝缕缕的乡愁吧!此画非对景写生,而是赵孟頫1295年重归南方,在故乡吴兴为好友回忆北方佳景时,特意作的。
日出·印象(法国)莫奈
莫奈在巴比松画家户外作画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画天空、大气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复杂色彩。为避战乱,莫奈离开法国,住在阿姆斯特丹,后又到英国。英国的雾都伦敦刺激了他的画瘾,他渐渐学会表现藏在烟雾中的景物。他在海德公园、泰晤士河上画了许多写生作品。散漫的光线极易发挥画家的小笔触功力。1871年,在离开伦敦以前,他又对英国风景画大师透纳的作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深感透纳的外光表现是非常出色的。同年,他回到法国,决心投入到乡间大自然的田野、天空与江河的描绘之中。他在阿让特依住了约六年。在那里描绘河水的闪烁色彩。1874年,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摩里索等画家决定组织一次独立沙龙。他们借用摄影家纳达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的一套工作室作为展厅,把展览会取名为“无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参展的画家共30人,莫奈就在这次展出中拿出了他这一幅震撼画坛的习作《日出·印象》。《日出·印象》展出后,受到社会的公开攻击。那位以“印象”来讽刺这幅画的《喧噪》周刊的记者路易·勒鲁瓦,本来是以此指责莫奈“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可是这个名称从此竟彪炳画史,变成了极富号召力的光辉符号。在“印象主义”一词中,贬义内涵已消失殆尽,尽管当时展厅上的70幅画连一半也没有卖出去。《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系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由于它在印象派画史上的意义,此画习作也就长期被看成是一幅完成之作了。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法国)达维特
雅克·路易·达维特(1748~1825)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老师是其亲戚——罗可可画家布歇,后来又拜在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的门下。毕业时因创作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在那里他爱上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回到法国后,他很快接受了狄德罗的激进思想,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现象深恶痛绝。当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时,他便以古代英雄为题材,创作了这幅《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这幅画原是1784年国王路易十六的订件。达维特没有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画,而是加强英雄人物的刚毅决心。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在建立共和制的历史时期,罗马人曾与比邻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战争,但是双方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出三名勇士来进行格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格斗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战胜而告终。这个题材,早在17世纪就被法剧作家高乃依写过,它的主题思想是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画家在这里表现了荷拉斯正送自己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为祖国而战的时刻,他把剑握在手里,准备分发给他们。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年迈的荷拉斯举起右手,表示祝愿,祝他们旗开得胜!这时三兄弟向武器庄严地喊出“不胜利归来,就战死在沙场!”的誓言,画面的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这次出征凶多吉少,哀痛得心如刀绞;一个女人搂着自己的孩子泣不成声;而勇士的那个姐妹(最右侧一个)的心情,此时更为复杂,她已经许嫁了古利茨亚人,双方的厮杀将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论何方死伤,都将是自己的不幸。画家在这里采用多侧面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手法,使这幕悲壮的戏剧场面具有丰富的可读性。妇女的哭泣与前面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更加强了主题的思想性。画上三组人物,老父亲居正中,构图显得稳定。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是在父亲手中的刀剑上。背景是三个带有多立克柱式(也译多利亚柱式)的拱门,它与前面三组人物相适应,使人物、环境显得更加庄严。他们为了民族兴亡,为了罗马的共和制, 将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这是多么值得可歌可泣!当这幅画在罗马完成时,在意大利立即产生了强烈反应。在这种政治局势极度敏感的时期,达维特的艺术受到了革命政党的注意。不久,达维特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很快成为该党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后又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担任了议会的主席。这个时期的达维特,像有一把火照亮着他自己,这把“火”正是巴黎发生的革命暴动。他的另一幅名作《马拉之死》,也是在这种火把照亮下完成的佳作。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风格和形式的发展逻辑;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感受与独特的形式之美的;了解中国的书法和文人画的主要观念和基本的发展规律;了解19世纪西方艺术的几个代表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目的是分别用中国和西方的美术作品来考察形式演变的规律,也就是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灵活安排。
第一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美术作品中形式和风格的继承和变化。这个活动可以和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结合起来进行。该“思考与交流”中用来分析各个时期山水画空间表现方式的示意图来自方闻的《心印》一书,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找来帮助消化教材内容。根据该书三种空间表现方式的划分标准,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应该属于第二个阶段。但这种划分不一定非常准确,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另外要注意的是,这种分析仅仅是作品欣赏和比较的一个方面,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笔墨技法上更加明显的差异。
第二个活动通过对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现场照片以及透纳作品的比较,让学生较为具体和感性地理解绘画形式的演变现象。两件作品都只关注纯粹的光—色现象,尤其是阳光透过雾气的生动景象,而不太注意物象的立体空间效果,也没有明确清晰的轮廓,这就跟传统的绘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但是莫奈的作品更注重色彩的准确和生动,笔触也更加放纵,我们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笔画痕
迹。可以说,透纳为新的绘画形式打开了一个缺口,而莫奈则充分发挥了透纳作品中的可能性。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会理解绘画形式是如何按照自己的逻辑一步步演变的。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审美自律这一概念的内涵,并且了解这一趋势在美术领域的反映,对艺术家的创作又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和艺术家的个性、情绪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对作品的重要影响。主要运用比较鉴赏法,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来把握教材内容。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自律现象和个人风格的出现。2.审美自律在中国书法和文人画中的体现。3.欧洲19世纪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创作观念和风格特征。
“审美自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艺术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人从事创作,而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屈从于公众的审美品位;二是美术的风格发展和演变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不受外界社会因素的干扰。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只有当艺术家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才有可能自由地探索自己个性化的形式语言。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艺术家想获得创作上的充分自由,他们毕竟不是活在真空中,所以在风格上总是要继承前人的东西,然后再加以发展。
在中国,这类创作心态主要体现在书法和自北宋中期逐步发展起来的文人画上。在书法方面,教材列举了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使学生体会艺术家的情绪对书法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的书法并不是呆板的“写字”,而是受书法家情绪支配的艺术创作。只有创作者的情绪参与其中,才能够达到一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的效果。关于文人画,需要注意的是这么几个方面:1.美术家的身份。他们不是职业画家,而是一些具有很高修养的文人、官员。2.创作态度。正因为他们不是职业画家,所以创作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业余的消遣和娱乐,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为了赚钱或者取悦于人。3.风格上强调个性化的语言。教材对北宋画家郭熙的作品《早春图》和米芾之子米友仁的作品《潇湘奇观图》进行了比较,大体上可以看出宫廷职业画家和文人画家之间的这些差别。这种身份上的差异如果要落实到画面风格上来,就有必要让学生理解这样一些形式特征:例如郭熙的作品构图是刻意安排的,树木山石都比较写实而米友仁的作品无论是用笔还是构图都比较随意自由,而且也不太计较画得像不像。
在欧洲,艺术家对个人风格的追求主要是从19世纪以来的法国开始的。有一些富于革新精神的艺术家反对当时官方美术学院所规定的绘画程式,试图开辟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在这方面,教材首先讲述了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之间的对立,并且还安排了两个表格来对比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这种比较要突出的是流派和个人风格的差异。这一部分的另一个内容是印象派,包括它在作画方式上的变化和主要的创作观念。
19世纪的法国画坛风格变化非常剧烈。教材通过这些作品试图说明的是绘画越来越贴近个人,例如忠实于自己的眼睛和社会态度,而不计较传统的规范和程式。这也是“审美自律”的含义之一。学生在分析绘画时不一定能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必要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背景内容,例如当时的艺术市场逐渐成形,美术家不是接受某些机构或个人的订件,而是画好以后挂在画廊里等人来买。这样的交易方式也有利于美术家的自由发挥。
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把握合适的方向和线索,既不能偏离主题太远,也不要过于为主题所束缚,影响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
所谓个人风格,是通过比较来确定的。因此本课需要对一些具体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分析着眼于两个方面,即延续性和差异性。我们说某些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出发点是表达个人的感受,追求个性,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参考和学习别人的技巧和方法;只是从“审美自律”的角度来看,他们自由发挥的程度要大一些。这可能是需要向学生说明的。
书法和文人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这里只能做一个非常粗略的介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补充。也可以跟以前学过的一些作品进一步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文人画的特点。
教材安排的“活动建议”和“思考与交流”是为引导学生注意某些作品的特定方面,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只能从一个角度来理解。必要时可以适当偏离这些活动所指示的方向,从其他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角度来进行阐释,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材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了一些作品和流派之间的差别,注意不要太拘泥于字句,而要引导学生将文字描述落实到具体的画面上来。
本课建议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第1课时分析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第2课时分析外国美术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