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幼儿园集体活动有意义
让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意义
作者:上海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周金玉
集体教学活动既是解决幼儿园师生比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幼儿有效发展的策略之一。鉴于此,探讨“如何使集体教学活动有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看待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呢?
一、从活动内容来看
看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我们首先要考虑活动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内涵。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热闹”为例。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树下听到了鸟叫声,在幼儿园门口看到了有人在卖小鸡小鸭,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在公园水池里抓的小蝌蚪。这激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动物的关注,但由于幼儿对于春天动物的经验比较分散、零碎,所以此时教师可组织幼儿交流与分享零星的、个体的经验,并给予适时的归纳、提升,让幼儿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特征。
基于此,教师创编了诗歌《春天真热闹》(春天到,春天到,小动物出来了/嘎嘎嘎,鸭子游来了/嗡嗡嗡,蜜蜂飞来了/呱呱呱,青蛙跳来了/汪汪汪,小狗跑来了/叽叽叽,小鸡走来了/哎呀呀,春天真热闹),并预设了活动“春天真热闹”。
从这个活动来看,关注春天的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以趣味性的、情景化的手段整合“1和许多”、“大小”、“5以内数”等学习内容是符合其发展需要的,而学习“游、飞、跳、跑、走”等动词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它能让幼儿体验到一种生命情趣,提高幼儿倾听、表达等能力,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是具有意义的。
二、从设计构思来看
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与其目标的定位和结构的安排密不可分。有意义的集体教学活动其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是可达成的。同时,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其目标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幼儿能接受的,且能概括、提升或拓展幼儿的原有经验。
活动结构安排的合理性是达成目标的有效保障。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分析。从纵向来看,它反映了活动流程,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围绕目标而展开。从横向来看,它反映了某一环节的布局,要求别具匠心,在吸引幼儿的前提下实现活动目标。还是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热闹”为例。
此活动的纵向安排是:第一环节运用多媒体创设“春”的意境,引导幼儿回顾与交流有关“春天美”的经验:第二环节运用多媒体把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幼儿,让幼儿欣赏与表述美丽而又热闹的春天景象,概括与提升幼儿的经验;第三环节,让幼儿通过模仿、体验来表达表现,内化新的经验。
从活动的横向安排来看,在对第二环节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设计上,教师不是让幼儿逐一倾听各种声音,机械地重复同一种要求,而是不断对幼儿的倾听能力提出挑战。如,先让幼儿听辨一种较易辨别的声音(鸭子叫声),引起幼儿兴趣:再让幼儿听辨一种较难辨别的声音(蜜蜂飞动的声音),对幼儿听辨的专注性、敏感性提出要求:然后让幼儿听辨两种声音(青蛙叫声和狗叫声交替、混合出现),对幼儿的专注性、记忆力提出挑战:最后让幼儿仔细倾听一群声音(小鸡叫声),对幼儿专注、持久地倾听提出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对不断变化的“未知情况”充满好奇并产生探究的兴趣,也享受着挑战自我带来的乐趣。
三、从组织实施来看
从组织实施的角度来看,一个有意义的集体教学活动必须尊重 幼儿的学习方式,关注师幼互动的质量,不断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1.追随幼儿的需要。
优质的师幼互动是双向的,其中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并满足幼儿 有价值的需要,积极推动幼儿的发展很重要。再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 “春天真热闹”的片断为例。当幼儿听辨出是小鸡的声音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群走动的小鸡,接着,让幼儿通过观察、交流,感知“1和许多”,描述小鸡的动态,探究小鸡从哪儿来,猜测小鸡去干什么,等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随后,教师发现孩子们继续盯着画面,伸着食指意欲点数这群小鸡。这时教师敏感地觉察到这是幼儿有价值的需要,于是立即抓住机会说:“看来你们都很想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只小鸡,那我们就来数数。我们从鸡爸爸开始数吧。”让幼儿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这无疑适时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2.关注活动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幼儿的发展。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一些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往往直接影响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意义。在小班“春天真热闹”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为了满足幼儿的表演愿望,教师说“你们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后,要先拿在手里,看一看是什么小动物,再戴在头上,这样你就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小动物了,然后别忘了告诉大家你是什么小动物。”果然,幼儿在选好头饰后都先仔细看一下再戴在头上,并兴奋地告诉同伴:“我是鸭子,嘎嘎嘎。”“嗡嗡嗡,我是蜜蜂。”教师的这一举动虽然细小,却让幼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为后面的有序表演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从幼儿表现来看
我们看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必须看幼儿的表现,从中判断他们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看活动中幼儿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其次,要看活动中每个幼儿是否都有体验与表现的机会。再次,要看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开朗、自信、敢想、敢说、敢做.对学习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欲望,是否有良好的观察与倾听的习惯,是否能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展现经验与智慧,等等。
集体教学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如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意义,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
学习目标
1.明确视听活动对于获取信息的意义。
2.通过训练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3.捕获有效信息,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知识预习
观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就主要情节、重要细节,或对影片的某些地方谈点自己的看法,或谈一谈看完影片后你的思考。
要求:
1.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一段话100字。)
3.就影片中的一处细节谈谈你看完后的感受。(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课堂探究
1.思考要写一篇比较成功的影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明确:必须先弄清要弄清故事梗概,即影片叙述的是一件什么样的故事,起先怎样,中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再后来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2.听力训练
气度也称气量,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胸有大志而又能体谅别人的人。胸有大志,就不会计较小事,不争一日之短长、一言之褒贬;体谅别人,就能容忍别人的缺点。
古之成大器者,都是有气度的。
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在政治见解、文学见解上很不相同,两个人几乎论战了一生。但是,当柳宗元死后,韩愈怀着哀痛的心情写了《柳子厚墓志铭》,赞扬了柳宗元品格上的高风亮节,并没有因为多年的政治和文学论点而耿耿于怀。
谅解别人,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褒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操高度。人与人之间,争论是难免的,但不能记仇,事过之后,仍以同志、同学、朋友对待他,这样才算得上有气度。
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这种友谊是基于共同的伟大革命理想而建立的,也是靠彼此的理解、谅解来巩固的。恩格斯在夫人逝世后,由于没有接到马克思的哀悼信,也曾有些难过。但是,他对马克思的经济资助一如既往。后来,恩格斯得知马克思一家在获悉他夫人逝世消息后,曾痛苦万分,哭得很伤心,他又主动向老友一家表示了歉意。革命导师的这种博大胸怀,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少年在培养自己道德情操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气度培养,克服斤斤计较的毛病,克服妒忌思想,克服猜疑心理,这对于成就大器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只有理解别人,谅解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谅解。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和睦友好的关系,社会上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1.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而又能的人。
2.文中两个事实论据涉及4个有气度的人物,其中突出赞赏的两个人是()
A.韩愈马克思B.韩愈恩格斯
C.柳宗元马克思D.柳宗元恩格斯
3.我们青少年培养气度,应克服哪些不良习气?
3.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思考,听话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专心听话要求听话人思想要集中,听懂、记住说话人的意思,如果边听边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就会听不明白,记不住,甚至听错,这样不仅会浪费时间,有时甚至还会耽误大事。
(2)专心听话要求听话人不仅要听懂别人话语的意思,而且要掌握话语中有价值的、有启示的东西,从中发现一些以往不了解的内容或不懂的道理,或从中引申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及时抓住对方讲话的要点。这就要求听话人自觉、主动地倾听,做一个积极的听众,以便从中尝到更多的知识。
(3)专心听话要听懂说话人一些有深意的话语。有些话语包含了说话人内心深处的东西,要理解这些话语必须借助于说话人的表情、语调、语气,因此别人说话时,一定要耐心专注地倾听,注意察颜观色。
(4)专心听话还要自觉地排除其它声音的干扰,养成能够边听边思考边分析的良好习惯。
4.看当天的新闻联播(把握主要内容)
5.视听有哪些要求?
一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抱着正确、明确的目的来完成视听活动。
二是要专心。认真专注,全心投入,这是视听有得的基本保证。
三是学会抓重点和要点,抓主要情节、人物和关键语句。
四是要养成眼耳并用,互为补充的良好习惯。
6.观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请你说一下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水泉小学每年都有学生辍学。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了在茫茫人海里的寻找之路„„
(2)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7.我们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在看电影时,往往会有一个画面,一个场面,一段音乐给了我们一种特别的感觉,或者某个人物的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个细节给了我们一种特别的感觉,再或者,故事的某段情节,人物的不寻常的命运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请大家回顾影片思考。
(1)我认为高老师的形象很感人。高老师临走时,给魏敏芝留下二十六根粉笔,并吩咐她每天只能用一根,字不要写得太大,以免粉笔不够用,但又不能写得太小,因为太小会影响学生的视力。这充分表达了他对粉笔的珍惜及对小孩子们的爱护。
(2)我认为为了筹备入城的费用,二十六位小学生在烈日当空的情况下,毫无怨言地齐心协力跟魏老师一起到砖场搬砖赚钱的场面非常感人,这反映出孩子们尊师、勤快、合作的精神。后来,他们用剩下的六块钱买了两罐可口可乐,大家你一口我一口争喝的时候,那情景令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怜。
(3)剧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明新红被挑选入县校后,体育老师要接走她的当天,魏敏芝竟将她收藏起来,不论乡长怎样苦口婆心地解释、规劝,她都无动于衷,不肯将明新红交出,乡长无计可施下,无奈地用五毛钱跟顽皮小子张慧科“交易”,供出收藏明新红的地点。魏敏芝这“初生之犊”那倔强,不畏强权的所作所为,看了真为她捏一把汗。
(4)我认为最感人的应该是魏敏芝这一形象的塑造。严格地来说,魏敏芝不算老师,她只是水泉小学的高老师临时找来看管学生的,但就为高老师临走时交代的一句话??“一定要把娃看住,一个都不能少”,她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认真。尽管她不懂教学,但“责任”??这个教师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却在她身上得到了最朴实无华也最完美的体现。她可以为找回学
生而义无反顾,可以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粉笔,她将一切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也许就是她的“一根筋”让我们记住了她,同时记住的还有她的质朴和善良。
8.你认为《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这部影片塑造了一位农村女代课教师质朴、善良的形象,以其独特的角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表现了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令世人关注的问题?因贫穷而辍学。
9.张艺谋说:“《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平实、传统、司空见惯甚至非常老套的电影,这恰巧是我们的一个目的:在司空见惯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来。我们拍电影的人,在今天电影市场的需求下,当然要把电影拍得好看。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电影除了好看以外,还能告诉大家什么,让大家想什么,关心什么,爱什么„„因为我坚信,观众的口味并不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单一和肤浅。”下面就请你们这些小观众谈一下你对“农村学校辍学”这一现象的认识。
(1)(1)我认为对于贫困农村的辍学问题,社会上应该多献一些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建几所希望小学。
(2)我从网上了解到水泉小学是《一个都不能少》摄制组组建的,它是社会爱心的结晶。而水泉小学则只剩1名教师和6名学生在苦苦支撑„„水泉小学今天的困境再次证明,面对现实,社会爱心似乎仍然是杯水车薪。真正有能力、有责任保证“一个都不能少”的应当是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政府需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社会爱心的积极作用,却永远不能遮蔽自身应尽的公共责任。
教师小结:
我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家长、学校、政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方能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同学们,视听的目的除了要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外,还要学会观赏,学会主动思评,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巩固训练
1.与同学合作,根据自选的一则故事,设计几幅画,构思要连贯、完整,为每幅画配上解说词。然后由一位同学看着画面讲故事,其他同学边看画边听故事。
2.利用课余时间,每天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看一档固定的电视节目,并与自己的家人做交流。
第三篇:如何让集体教学活动更有意义
集体教学活动既是解决幼儿园师生比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幼儿有效发展的策略之一。鉴于此,探讨“如何使集体教学活动有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看待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呢?
一、从活动内容来看
看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
意义,我们首先要考虑活动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内涵。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热闹”为例。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树下听到了鸟叫声,在幼儿园门口看到了有人在卖小鸡小鸭,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在公园水池里抓的小蝌蚪。这激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动物的关注,但由于幼儿对于春天动物的经验比较分散、零碎,所以此时教师可组织幼儿交流与分享零星的、个体的经验,并给予适时的归纳、提升,让幼儿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特征。
基于此,教师创编了诗歌《春天真热闹》(春天到,、春天到,小动物出来了/嘎嘎嘎,鸭子游来了/嗡嗡嗡,蜜蜂飞来了/呱呱呱,青蛙跳来了/汪汪汪,小狗跑来了/叽叽叽。小鸡走来了/哎呀呀,春天真热闹),并预设了活动“春天真热闹”。
从这个活动来看,关注春天的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以趣味性的、情景化的手段整合“1和许多”“大小”“5以内数”等学习内容是符合其发展需要的,而学习“游、飞、跳、跑、走’’等动词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它能让幼儿体验到一种生命情趣,提高幼儿倾听、表达等能力,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是具有意义的。
二、从设计构思来看
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与其目标的定位和结构的安排密不可分。有意义的集体教学活动其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是可达成的。同时,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其目标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幼儿能接受的。且能概括、提升或拓展幼儿的原有经验。
活动结构安排的合理性是达成目标的有效保障。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分析。从纵向来看,它反映了活动流程,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围绕目标而展开。从横向来看,它反映了某一环节的布局,要求别具匠心,在吸引幼儿的前提下实现活动目标。还是
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热闹“为例。
此活动的纵向安排是:第一环节运用多媒体创设“春”的意境,引导幼儿回顾与交流有关“春天美”的经验;第二环节运用多媒体把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幼
儿。让幼儿欣赏与表述美丽而又热闹的春天景象,概括与提升幼儿的经验;第三环节,让幼儿通过模仿、体验来表达表现,内化新的经验。
从活动的横向安排来看,在对第二环节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设计上,教师不是让幼儿逐一倾听各种声音,机械地重复同一种要求,而是不断对幼儿的倾听能力提出挑战。如,先让幼儿听辨一种较易辨别的声音(鸭子叫声),引起幼儿兴趣;再让幼儿听辨一种较难辨别的声音(蜜蜂飞动的声音),对幼儿听辨的专注性、敏感性提出要求:然后让幼儿听辨两种声音(青蛙叫声和狗叫声交替、混合出现),对幼儿的专注性、记忆力提出挑战:最后让幼儿仔细倾听一群声音(小鸡叫声),对幼儿专注、持久地倾听提出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对不断变化的“未知情况”充满好奇并产生探究的兴趣,也享受着挑战自我带来的乐趣。
三、从组织实施的角度来看
从组织实施的角度来看,一个有意义的集体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关注师幼互动的质量,不断优化教与学的过程。1.追随幼儿的需要
优质的师幼互动是双向的,其中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并满足幼儿有价值的需要,积极推动幼儿的发展很重要。再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热闹”的片断为例。
当幼儿听辨出是小鸡的声音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群走动的小鸡,接着,让幼儿通过观察、交流,感知“1和许多”,描述小鸡的动态,探究小鸡从哪儿来,猜测小鸡去干什么,等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随后,教师发现孩子们继续盯着画面,伸着食指意欲点数这群小鸡。这时教师敏感地觉察到这是幼儿有价值的需要,于是立即抓住机会说:“看来你们都很想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只小鸡,那我们就来数数。我们从‘鸡爸爸’开始数吧。“让幼儿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这无疑适时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2.关注活动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幼儿的发展。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一些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往往直接影响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意义。在小班“春天真热闹”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为了满足幼儿的表演愿望,教师说“你们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后,要先拿在手
里,看一看是什么小动物,再戴在头上,这样你就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小动物了,然后别忘了告诉大家你是什么小动物。”果然,幼儿在选好头饰后都先仔细看一下再戴在头上,并兴奋地告诉同伴:“我是鸭子。嘎嘎嘎。”“嗡嗡嗡。我是蜜蜂。”教师的这一举动虽然细小,却让幼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为后面的有序表演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从幼儿的表现来看
我们看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必须看幼儿的表现。从中判断他们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看活动中幼儿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其次,要看活动中每个幼儿是否都有体验与表现的机会。再次,要看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开朗、自信、敢想、敢说、敢做。
对学习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欲望,是否有良好的观察与倾听的习惯,是否能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展现经验与智慧,等等。
集体教学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如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意义,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忠诚,让工作变得有意义
忠诚,让工作变得有意义
忠诚,自古以来都是为人所称赞的优良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德也把忠放在首位。可见,中国人对忠诚的重视。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人们对你最根本的信任。歌德说:“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
可是对于忠诚这个字眼,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着很大的逆反心理,一谈到忠诚就想到满朝文武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喊“万岁”,就想到明知道皇帝是扶不起来的烂人阿斗还要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想到忠字舞,想到别在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在道德失衡利益当道的今日,很多人更是把忠诚当成了“傻”和“无能”的代名词。的确,在当今,有很多人只强调能力,认为有能力就是大拿,在哪里都能吃饭,至于忠诚是很无所谓的事情。强调能力无疑是相当正确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新兴行业崛起,每天上市的新公司也如雨后春笋,每天消失的公司恐怕更多。没有能力就根本别想生存下去,所以,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我们都必须发展自己的能力。
但是就是因为这些,我们就有理由忘记忠诚了吗?
一个下属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a级事情”,“用a级人才却办不成b级事情”。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固然是很关键,但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人才是不是你真正意义上的“下属”或“员工”。世界上任何一项事业都是有苦有乐的,要想成功,我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人们对待工作的热情可能一如既往,也可能渐渐冷却。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工作始终保持热爱的人才是忠诚的人。沃尔玛的“成功十训”之一就是:一个人只有以事业为重,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并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忠实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够以敬业精神弥补先天的不足,成就一番事业。
1933的美国正处在经济危机的风潮之中。哈里逊纺织公司本来就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很不景气,偏偏在此时哈里逊纺织公司又遭遇了一场火灾。这场无情的火灾让公司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只好回家等待着董事长说破产,这无疑让所有的员工都相当绝望。他们面临的不只是今天的下岗,更是漫长的失业和将越来越可怕的贫困。
一个月以后他们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来自于公司,公司说继续支付一个月的薪水。员工纷纷向公司表示感谢。接着又一个月过去了,他们又收到一封公司的信,公司决定再给他们支付一个月的薪水。员工们终于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员工们都自发来到公司,他们有的人自发清理废墟,有的人擦拭机器,人们开始热火朝天地工作。原来一些负责销售的员工还主动去南方一些州联络被中断的资源„„
员工日夜不歇,3个月后哈里逊纺织公司正常运转。
其实,想想看,他们的薪水肯定比不上原来多。但是这激发了员工的忠诚。他们就这样把哈里逊纺织公司从废墟中拯救出来,他们“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公司还有希望,他们日夜不歇,执著付出。哈里逊纺织公司就这样从废墟中走了出来。现在哈里逊纺织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公司,它的分公司已经遍布了五
大洲。
忠诚的品质就是如此重要。对企业来说,忠诚的员工显然非常重要,而对员工本身来说,能够保有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十分重要,可以说,拥有忠诚,你就拥有了做事的动力,工作效率就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企业和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忠诚已经不仅仅是对道德标准的评判,而是一个员工对职业水准的衡量。一个忠于企业,忠于工作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快乐,才可能在工作中主动追求卓越,而缺乏忠诚的人最多在“合格”处就停止了脚步。忠诚会给你强劲的行动力和正确的方向,这会使你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忠诚也是一种能力。
记得坊间曾流行过一本书,书名叫《忠诚胜于能力》,书中的一个比喻给我的印象极深:
老板虽然是船长,你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水手,甚至只是一名乘客,但你们毕竟踏在同一条船上。
同乘一条船,谁的方向不一样?
同乘一条船,谁的目的地不一样?
同乘一条船,如果遇上什么风浪,谁的命运又不一样呢?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忠诚,只有忠诚的人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负责的态度。忠诚的人不管自己是否总在一所学校供职,不管自己将来是否要调换部门,都对现有的工作保持责任感。忠诚的人能冷静地善待自己的工作,把职场中的每段时光都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一部分。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带着自己的热情去参与,才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因此,无论你在哪个岗位,肩负什么职务,都必须以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己任,用忠诚书写成长的历史,使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不要因为受一点儿委屈,吃一点亏就牢骚满腹、耿耿于怀。其实在很多时候,吃亏是进步的扶梯,失去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忠诚的是敬业的基础,是奉献的前提。忠诚不谈条件,忠诚不讲回报,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体使人们宽容,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人生正直而富有意义。”忠诚给我们的工作,给我们人生的意义!我们不论身居任何位置,只要拥有一颗忠诚的心,我们就拥有了一个个人全面发展的舞台,就可以为××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
西塬中学导学方案
3.视听有哪些要求?
4.观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请你说一下影片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5.我们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在看电影时,往往会有一个画面,一个 场面,一段音乐给了我们一种特别的感觉,或者某个人物的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个细节给了我们一种特别的感觉,再或者,故事的某段情节,人物的不寻常的命运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请大家回顾影片思考:影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6.你认为《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7.张艺谋说:“《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平实、传统、司空见惯甚至非常老套的电影,这恰巧是我们的一个目的:在司空见惯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来。我们拍电影的人,在今天电影市场的需求下,当然要把电影拍得好看。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电影除了好看以外,还能告诉大家什么,让大家想什么,关心什么,爱什么„„因为我坚信,观众的口味并不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单一和肤浅。”下面就请你们这些小观众谈一下你对“农村学校辍学”这一现象的认识。
【课堂检测】
听力训练:
气度也称气量,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胸有大志而又能体谅别人的人。胸有大志,就不会计较小事,不争一日之短长、一言之褒贬;体谅别人,就能容忍别人的缺点。
古之成大器者,都是有气度的。
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在政治见解、文学见解上很不相同,两个人几乎论战了一生。但是,当柳宗元死后,韩愈怀着哀痛的心情写了《柳子厚墓志铭》,赞扬了柳宗元品格上的高风亮节,并没有因为多年的政治和文学论点而耿耿于怀。
谅解别人,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褒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操高度。人与人之间,争论是难免的,但不能记仇,事过之后,仍以同志、同学、朋友对待他,这样才算得上有气度。
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这种友谊是基于共同的伟大革命理想而建立的,也是靠彼此的理解、谅解来巩固的。恩格斯在夫人逝世后,由于没有接到马克思的哀悼信,也曾有些难过。但是,他对马克思的经济资助一如既往。后来,恩格斯得知马克思一家在获悉他夫人逝世消息后,曾痛苦万分,哭得很伤心,他又主动向老友一家表示了歉意。革命导师的这种博大胸怀,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少年在培养自己道德情操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气度培养,克服斤斤计较的毛病,克服妒忌思想,克服猜疑心理,这对于成就大器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只有理解别人,谅解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谅解。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和睦友好的关系,社会上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1.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而又能的人。
2.文中两个事实论据涉及4个有气度的人物,其中突出赞赏的两个人是()
A.韩愈马克思B.韩愈恩格斯
C.柳宗元马克思D.柳宗元恩格斯
3.我们青少年培养气度,应克服哪些不良习气?
【拓展延伸】
1.与同学合作,根据自选的一则故事,设计几幅画,构思要连贯、完整,为每幅画配上解说词。然后由一位同学看着画面讲故事,其他同学边看画边听故事。
2.利用课余时间,每天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看一档固定的电视节目,并与自己的家人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