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

时间:2019-05-12 17:2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

学校特征:1.校长的角色:霍德和霍尔对校长领导风格的归纳:“反应者”,“管理者”,“发动者”。富兰在1992年的著作中曾归纳了成功的校长的六种策略,这就是:(1)强化学校的合作性文化;(2)利用不同的科层机构刺激和增强文化变迁;(3)鼓励教职员工的发展;(4)对文化规范、价值及信念进行直接而经常的沟通;(5)与他人分享权力并提高个人责任感;(6)利用符号表达文化价值。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合作性、信任、支持、交互作用、开放性。3.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效能感“。外部环境的特征:1.政府机构的力量。2.社区的支持。

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条件:1.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四类因素缺一不可。2.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

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1.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以课堂为主渠道的展开。3.“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和服从者。“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完全是自己的事,教师的本分是绝对的服从儿童的需要,一切围着儿童转,随时听候儿童的召唤。这两种观点共同的错误的根源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采取了二元对立的思想方式。4.“学校特殊客体论”:未脱离”教师中心论“的窠臼。5.”主导主体论”:它明确承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质上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但并未真正超越它们。

二、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1.一般认识过程与教学认识过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教学认识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性:直观-思维-实践。3.教学认识具备自身的特殊性:它表现在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和教师认识的特殊性这两方面。学生认识和成人认识是两类不同的认识,在认识方式及其发展方面,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儿童有儿童的价值。另一方面,儿童认识和成人认识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割裂二者的联系,并把二者对立起来,易导致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用成人认识代替儿童认识,一种是使儿童认识的发展流于自发状态、放纵儿童的认识发展。教师认识的特殊性是由教师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素养所决定的。

三、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1.教学具有教育性。教育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2.教学过程中教养和教育的关系。首先,教养与教育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各具特性、各有固其有的逻辑。形成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方法论,同形成人的意志、态度、性格的方法论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按照教养的逻辑去从事教育,或是按教育的逻辑去从事教养。其次,教养与教育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通过教养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只是技能,形成了能力,这为教学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反过来,教育的成功与否也极大的制约着教养的成效。学生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更有利于教养内容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不能把二者视为同一个过程,应当遵循各自的逻辑与规律。

教学实施与教学的关系:区别(1)课程实施在内涵上所涉及的范围要比教学来得广些。(2)课程实施与教学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二者进行研究的侧重点有别。联系(1)课程实施内在地整合了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2)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

从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看教学设计:1.忠实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2)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3)学生被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2.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2)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3)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何谓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中,评价对象包括:(1)学生的学习状况;(2)课程设置与其他教学资料;(3)教学计划及设计;(4)教学实施状况;(5)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及管理机构。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1.需要评估。在一项课程计划拟定之前,应首先了解社会或学生的需要,作为课程开发的直接依据。这一任务可由评价来承担。此外,诸如教师对进修的需要、学生对某一时段和某一学科科学的需要等,都可通过评价来完成。2.课程诊断与修订。对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或教学计划,评价可以有效的找出其优缺点及成因,为修订提供建议。评价还可以诊断学生学习的缺陷,为矫正教学提供依据。3.课程比较与选择。对不同的课程方案,通过评价可以比较其在目标设置、内容组织、教学实施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的优劣,从整体上判别其价值,再结合需要评估,就可以对课程作出选择。4.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对一项实施过的课程计划,评价可以判定其结果,并通过与预定目标的比较对照,判断其达成目标的程度。5.成效的判断。这种判断不同于上述对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而是对效果的全面把握。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它的特征是过程性、探索性和灵活性。总结性评价则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二者不存在基本逻辑和方法论上的区别,都是为了检验某个对象的价值、都可使用同样的评价方法。只有根据评价出现的时机以及评价结果的用途,才能辨别一项评价究竟是形成性的还是总结性的。诊断性的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

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目标本位评价即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它的特点是标准清晰、任务重点集中、易于把握。弱点是评价的范围太窄,而且还忽视了对目标本身的评价。针对目标本位评价的缺陷,斯克里文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他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地展示这些结果。

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效果评价是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则被置之度外。内在评价则是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两种评价一个关注结果,一个关注过程,具有互补性。理想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应当擅于把两种评价结合起来。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内部人员评价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相对的,外部人员评价则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来实施。两种评价各有利弊。内部人员评价的优长之处在于评价者了解课程设计方案的内在精神和技术处理技巧,评价的结果亦可进一步用于课程方案的修订和完善。缺点是,评价者有可能蔽于自己的设计思想,不了解其他人对课程设计的需要,致使评价缺乏应有的客观性。外部人员评价则刚好相反。因此,二者应相互借鉴,即是说,一项完备的评价,应同时吸收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参加。

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量的评价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质的评价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1.李微对教育评价历史的分期。(1)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口头提问的形式。(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纸笔测验。(3)后现代时期:评定。2.古巴和林肯的历史分期。(1)第一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它的特点是: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人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2)第二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它的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3)第三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判断”。它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4)三代评价批判及启示。三代评价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问题:第一,“管理主义的倾向”,容易导致四个不合理的后果:①管理者无过失;②管理者与评价者的关系有失公平:③其他与评价有利益关系的人无法在评价中维护自己的利益和阐述自己的见解,也无法按评价建议,采取有效的改进行动;④会导致一种有害的默契,即管理者用管理者用各种办法保护自己不受损害,评价者则保证使用管理者认可的方法,以换取合同的兑现,保证评价的经济收入。第二,“忽视价值的多元性”,导致评价结果难以被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人普遍接受。第三,“过分依赖科学范式”。启示:升学考试的评价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应改变这一不合理的评价方式。(5)第四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它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他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的评价:他在本质上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他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的评价:他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他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评价的模式:指令性模式和说明性模式。

评价模式的指标:(1)方法上的经验性。评价者所使用的观察、搜集以及描述、解释评价数据和材料的方法,在性质上应当可信、适用。(2)价值上的可估性。指评价得到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在价值上是可以确定的。(3)用途上的目的性。指评价在使用上能解决什么问题、具备何种功能。

目标达成模式:基本内容:它是以泰勒的课程理论为依据、围绕目标达成而建构起来的一种评价模式,包括七个步骤:(1)建立目的和目标;(2)把目标分成较细的类目;(3)以行为名词表述目标,这一步还包括要界定和修订使用的行为名词;(4)确定能表现目标达成程度的具体场景;(5)选择和发展评价所使用的测量技术;(6)搜集学生表现的有关资料;(7)将搜集到的资料与行为目标比较。它的功能在于确定课程实施后学生学习达成目标的程度。它的目的是判断一项课程计划的优劣。评价的标准即是预定的目标。弱点:对目标以外的结果的忽略。

差别模式:这是一个以课程开发和管理为目的而建构起来的评价模式,共分为四个部分和五个阶段。四个部分是:(1)确定课程标准;(2)确定课程表现;(3)对标准与表现进行比较;(4)确定差别是否存在。其中,课程标准又包括:(1)预期的课程目标;(2)实现目标所需的人员、中介、设备;(3)为实现目标,师生需要从事的活动。评价的五个阶段是:设计阶段、装置评价阶段、过程评价阶段、成果评价阶段、成本效益评价阶段。

外貌模式:是在“先在因素”、“交流因素”和“结果因素”三个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包括描述矩阵和判断矩阵。现在因素即教学的前提条件。交流因素是指教学中,学生与教育有关人事物之间的际遇。结果因素是指教学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在进行描述时,评价人员一方面要搜集“意图”的资料,另一方面要搜集“观察”的资料。对“意图”资料,评价人员分析三类因素的逻辑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评价人员还要分析“观察”资料与“意图”资料相符合的程度。这样就构成了“描述矩阵”。依据标准对方案的判断即构成了“判断矩阵”。回应模式: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评价步骤:(1)评价者与一切跟评价对象有关的人接触,获取她们对评价对象的看法;(2)根据获取的信息,确定评价的范围;(3)评价者亲自对方案的实施作实地观察;(4)通过观察,评价者对方案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上取得的成果进行比较;(5)评价者对评价应回应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修正;(6)在此基础上,评价者设计评价方案;(7)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搜集信息的方法;(8)对搜集来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9)将处理过的信息按需要回答的问题分类;(10)把分类评价结果写成正式报告并分发给有关人员;(11)在分类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对方案作出全面判断。它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原因有:首先,这种模式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价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其次,回应模式回答了其他模式希望回答的问题,它代表了评价发展的方向。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1)“课程开发范式”: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2)“课程理解范式”: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3)“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首先,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课程开发是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着眼于使一项课程计划由无到有、由不完善到不断完善具体操作程序,而在于对种种课程与课程事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之意义的理解。其次,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又是内在统一的。课程开发过程总包含着对课程意义的某种理解并建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尽管课程开发者可能并未自觉意识到这一点。课程理解的最终目的是对课程与课程事件赋予新的意义,而要真正使这种意义实现出来则需要通过课程开发过程,所以课程理解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指向于课程与课程开发过程的根本转变。既然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存在内在的统一性,那么课程研究内容的未来方向应当指向于二者研究的整合。2.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1)“量的研究”。这种研究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认为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情境。该方法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对“客观性”的信奉的基础上的。“量的研究”基于一下基本假设:①在同样情况下人们会拥有同样的经验;②”实在“是由”多数“所支配的;③在情境理解中”个别性“被忽略;④倾向于把主体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⑤通过根除主观性与意识形态可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客观性。(2)”质的研究“的兴起。”质的研究“主要受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理论的影响而产生,这种方法论揭示了”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欺骗性,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之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了“多数”对“实在”的专断。(3)“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在三种张力之间,围绕三种价值取向展开的(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3)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主体教育观 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1)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民族性是一个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国际性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所形成的民族和文化间性,这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能力。(2)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又具有内的统一性、一方面,国际性领事于民族性,只有尊重民族和文化个性,在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展开交往,才能生成国际性。另一方面,民族性又依赖于国际性。只有在与异文化、异民族的不断交往中,本民族、本文化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个性才能不断完善。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与异文化。把此价值观内化于教育领域,便形成“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平等与教育的高质量关系(1)平等与高质量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平等意味着每个适龄儿童都有均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它强调的是机会均等。高质量意味着每一个适龄儿童所接受的是达到一定质量规格和标准的教育,它强调的是教育质量。(2)平等与高质量又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平等内在地包含着高质量。另一方面,高质量内在地包含平等。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1)它们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它的基本特征是“不可知觉的客观性”。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它的基本特点是“可被实际知觉的主观性”。

(2)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的、第一,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第二,在特定条件下,科学世界又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第三,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历史地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通过生活世界中的交往活动而实现的。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1)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2)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三、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与特征: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其基本特征是校长等是课程决策和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从“八年研究 ”开始的,其发展与完善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70年代以来,它在四方世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基于对“学科结构运动”失利的原因及对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反思而倡导校本课程开发,但此时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实践理性”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该时期的“校本课程开发”是追求“解放理性”的。“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二者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课程变革中的权利关系问题。2.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3.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4.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5.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走向1.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成就与问题。成就:(1)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的优势整合起来,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禁区。问题:(1)理论基础薄弱;(2)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念有待于与国际接轨;(3)把课程改革局限于改教材;(4)课程行政管理上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够。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方向

(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2)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和组织上准备。(3)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5)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充分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先进科研成果。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局限性:客观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是外在于人的心灵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即是对“客观实在”的摹写或反映,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合的程度决定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教学过程即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受客观主义认识论所支配的教学必然具有控制性质、教学是传递固定的,程式化的“客观”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过程塑造的对象,它需要忠实地接受以分门别类的学科形式体现出“客观真理”、这样,学生必然是被动的,教学即是对学生施加控制的过程。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内涵:(1)就“实在”的性质而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2)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之中。(3)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过操纵而产生。(4)就科学的性质而言,科学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带有偏见并经过人的价值观念的过滤的。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类型:(1)激进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2)温和建构主义:主张人的心灵的建构作用的同时,也承认知识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一面(3)个人建构主义:强调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认为各个主体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经验基础和认知结构,因而知识建构具有个体性,只有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4)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质,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内涵及其对教学领域影响,这种交往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人展开便捷的交往,使人们很容易与世界上著名的信息资料建立联系。把它运用于教学领域将会引起一系列深刻变革,具体表现在:(1)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3)课程囊括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4)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技术观将是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技术越来越强调学习者中心,通过不断开发与硬件相适应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软件,日益提高人机协作和互动的水平,日益提高计算机传递系统的效率。(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建构主义教学观:(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①心里表征的主动建构。心理表征即心理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心理表征的建构包括两层涵义:a.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b.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记忆中的提取过程,同时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过程。②结构性知识: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的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是指在具体情境中所形成、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表征涵义心理表征即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包括两层涵义:(1)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2)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记忆中提取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过程。

结构性知识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涵义:结构性知识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的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是指在具体情境中所形成的,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是心理表征的有机构成,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此非常重视,将之视为心理建构的目标和基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情境教学(2)随机防问教学(3)支架式教学

情境教学:(1)内涵: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2)基本要素: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基本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随机防问教学:(1)理论基础: 随机防问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斯皮罗)。认知弹性理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2)内涵: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3)基本要素:呈现情境;随机访问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基本特征: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支架式教学:(1)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在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2)内涵: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3)基本要素: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基本特征: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它的诞生深受当时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的影响。2.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20世纪初~1950s):(1)教育的本质 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即生产。(2)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而取得的相应的经验。(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1)人类经验的分析。(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3)课程目标的获得。(4)课程目标的选择。(5)教育计划的制定。3.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把课程开发的过程解析为如下七个步骤:(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次序;(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学顺序获得它们。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表现在:(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5.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贡献:

1、开创性:(1)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2)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问题: 其局限性表现在:1)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2)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把教育的科学化视为“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泰罗主义”管理模式运用于教育的过程,这样学生就成了“学校工厂”加工的“原料”这种观点不仅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也不可能实现教育真正的“科学化”。(3)“活动分析”或“工作分析”的课程开发程序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从而导致了课程开发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现象的出现。(通过对人类生活的不断的精细分析来获取课程目标,然后围绕目标选取教育内容,制定教育计划)现在看来,这种课程开发过程的科学化水平是很低的,并未真正把握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质。(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泰勒原理”是前人研究升华的结果,它的实践基础主要指“八年研究”。“八年研究”的主旨在于改革课程体制(由每一所学校自行设计课程以满足其学生的需要)。在这八年的实验研究期间,为了使每一所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映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2.“八年研究”的四大成就:(1)学校能够开发出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有助于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同时又为学生在学院里获得成功提供必要准备的教育计划;(2)学院和大学认识到,在那些没有达到特定学科要求的高中毕业生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在学院学习获得成功。(3)'在职研讨班'得到发展。(4)教育评价代替测验的观念得到广泛的接受。3.“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四个基本问题)如下:(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4.“泰勒原理”的实质(深层价值取向):“技术兴趣(技术理性)”的追求。它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划一性的模式,课程开发过程的创造性不见了。5.“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6.泰勒原理的贡献与局限:1)泰勒原理对目标的强调,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一度成为课程开发的唯一“科学”模式(2)“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基本框架,他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3)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了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模式,模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把握,有人把《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称为“圣经”。(2)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在于: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三)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1.学科结构运动的产生背景 由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得美国朝野上下感到了一种危机。随后,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并且拨巨资推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于是“新课程”纷纷出现,此前出现的“新课程”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1959年的伍兹霍尔会议以及布鲁纳在会议上作了《教育过程》报告之后,“学科结构运动”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2.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所谓“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特征有: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3.学术中心课程的历史地位(1)学术中心课程以学科结构为核心构筑现代课程体系,使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得以简化、统整和完善,创造了现代化课程的一个范例。(2)学术中心课程把课程开发的基点落在专门化的学术领域,它不仅尊重了学术逻辑,而且还积极吸收了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所倡导的发展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精神,这样学术中心课程就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这就使学科课程发展到新的阶段。4.学科结构的基本含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探究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两个基本含义的统一。施瓦布和费尼克斯把第一中含义称为“学科的实质结构”把第二种含义成为“学科的句法结构”这样学科结构即“实质结构”和“句法结构”的统一 5.布鲁纳认为学科结构的优点:(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有助于记忆;(3)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四)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1.“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它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中心。在这个结构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这种交互作用是课程意义的源泉。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2.“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具体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施瓦布建议以学校为基础建立”课程集体“,该集体由学校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其中要求有一位主席领导课程审议的进程,课程教授堪当此任。施瓦布提出了三种课程审议的艺术:实践的艺术,准实践的艺术,折中的艺术。他特别重视实践的艺术和折中的艺术。3.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1)把理论的或学术的知识和观点与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相对应的能力;(2)对理论的或学术的知识和观点进行修改以使之适应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3)产生可替代的行动过程并预见该行动过程的道德后果的能力 4.学校本位课程的开发:是以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为核心进行的课程开发。”课程集体“或”审议集体“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集体中,教师与学生是核心。这种课程开发可以称为”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5.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 所谓“实践兴趣”,亦称“实践理性”,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的基本兴趣。(五)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解放兴趣”的追求(派纳)1.“概念重建主义者”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1)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2)传统课程理论被“技术理性”所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适性的程序和规则,这就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反历史的”。(3)尽管传统课程理论标榜“价值中立”,但它却因此而陷入了一套保守的、使其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实际上它维持了现行的社会控制体系。2.“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1)“存在现象学”课程论。该理论认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或“存在体验”,课程更主要的是个体的“自我知识”,而不只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2)批判课程论。该理论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它把课程的本质概括为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即行动与反思的统一。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 “解放兴趣”亦称“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它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即通过自我反思的行为达成解放。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历史进程,获得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于”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理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内蕴的意义 二.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的贡献 1.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他的教学论具有如下特点:(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2)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

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3)确立了“自然教学法”;(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2.拉特克对教学论的贡献:(1)关于教学方法技术要尊重学科知识的性质,要从课程中引出的教学论观点是有独创性的,有生命力的。(2)他的”自然教学法“直接影响了夸美纽斯并对整个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3.夸美纽斯教学原理:(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教学要遵守自然的秩序,这意味着教学是一种合规律的行为,教学要遵守教学规律,这有两层含义:第一,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便的自然法则。第二,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2)兴趣与自发原理;(3)活动原理;(4)直观原理。4.夸美纽斯对教学论的贡献:(1)第一次确立起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大教学论》因而成了现代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2)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确立起来的一系列教学原理,对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的许多主张今天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二)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的贡献 1.卢梭的教学论(1)自然教育论: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2)发现教学论:①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②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③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④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2.卢梭对教学论的贡献他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主体地位;主张教学要基于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他把发现视为人的天性,把兴趣与方法视为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把自主的、理性的人格视为发现教学的目的;他确立了活动教学、实物教学等教学形式;可以说卢梭的教学论提出了现代教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他的教学见解洞悉了教学的真谛,指导了两个多世纪的教学改革。3.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1)适应自然的教育学。【途径:在儿童发展的前期,通过“居室教育学”的方法;在儿童发展的后期,通过“基础教养论”的方法】 2)教育教学的原理【自我发展原理,直观原理】(3)教学心理学化。居室教育学:指儿童最初的教育是以家庭生活圈为核心展开的。“基础教养”的方法:指儿童后期的教育只要是借助于教学全面发展儿童的各种基础能力。4.裴斯泰洛齐对教学论的贡献;贝斯泰洛奇的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卢梭教学论的总结与深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他本人也躬行实践,他的教学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其终生矢志不渝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所以,他对近代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1)观念心理学。(2)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3)教学的”形式阶段“:两种基本的心理活动:“专心”与“审思”。1.赫尔巴特的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多方面兴趣”。2.赫尔巴特教学的“形式阶段”如下:(1)“明了”,即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2)“联合”,即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3)“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以形成具有逻辑性的、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4)“方法”,即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3.教育性教学即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而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此,它要求教学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进行,还要求把培养学生品格的教育建立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否则,品格教育就流于虚妄。

4.赫尔巴特对教学论的贡献他继承并发展了裴斯泰洛齐“把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充分阐明了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他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论;他把兴趣概念引入教学论,指出教学须以培养“多方面兴趣”为任务;他指出教学顺序应建立在掌握知识的心理顺序的基础上,并确立了教学的“形式阶段”;他在其兴趣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教养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在重视古典教养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他将教养内容体系纳入教学论研究之中,从而克服了既有的教学论的主观主义、心理主义、方法主义的缺陷。缺陷:1)过于强化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作用,从而陷入“教师中心论”。2)过于强化学科的重要性,从而陷入“学科中心论”。3)“课堂中心论”。四)现代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学论 1.杜威所倡导的课程与教学可以说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其教学论称为“基于经验的教学论”内容如下:(1)“经验”的涵义与知行统一论。(2)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3)经验课程与主动作业。2.杜威确立的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杜威的教学论就是这四个教育哲学命题的引申和具体化。3.简述杜威教学理论(1)传统教学论的批判。传统教学论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外烁说“或”塑造说“另一种是”展开说“或”预备说“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缺陷是:忘记了儿童能动的活生生的现实经验。(2)基于经验的教学论。他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B。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所以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问题解决教学“(3)经验课程与主动作业。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主动作业“。4.杜威教学论中的反省思维及问题解决教学:他认为经验中包含着思维,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被称为“反省思维”,它包括五个步骤要素阶段:1问题的感觉(在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中,令人不安和困惑的问题阻止了连续活动)2问题的界定(使感觉到的疑难或困惑理智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必须寻求答案的问题)3问题解决的假设(占有只是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以对付疑难问题)4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对假设从理智上进行认真推敲,看哪种假设能对付疑难)5通过行动检验假设(。中的问题解决办法的有效性如何)他所倡导的教学是“问题解决教学” 6.“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特点:1它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它不仅使儿童获得手工的技能和技艺的效率,还获得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品质2源于社会生活,充满了具有社会性质的事实和原理,可以代表社会的情境。主动作业使学校的整个精神得到心生使得学校有可能与生活联系,成为儿童生长的地方3作为科学地理解自然的原料和过程的活动中心,可以不断指向科学的逻辑经验的发展 五)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1.20世纪上半叶:科学教学论的早期发展(1)在西方世界,教学设计研究存在两种典型的风格:一种是信奉“经验主义”,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种是信奉“理性主义”,强调理智的适切性,强调与理智相关的人的心理的结构认知过程。(2)在北美,教学设计研究旨在把关于人的学习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连接起来。这样,20世纪的教学论也就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3)在欧洲出现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学论”,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开启了欧洲科学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先河。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崛起所谓“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展教学论”、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体制,培养儿童优异的智力,进而推动个性整体发展。它们的教学设计主要建立于认知理论的基础之上,与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有着不同的旨趣。3.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4.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三.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课程的涵义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1.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如下:(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环境、教材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而制定的。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2.课程的三种涵义包括:(1)把课程作为学科;(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3)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3.教学的涵义;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4.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教不同于学。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教与学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教主要是一种外化过程,学主要是一种内化过程。正因为教不同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才有价值,教与学之间才有交流的意义。二是教与学之间互为基础、互为方向。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与学是同一个过程,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三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方面,教学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教学的主体是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充分发展。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构成了教学的科学基础。另一方面,教学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教学中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认识的、情感的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教学情境中,当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一种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的过程。四.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在19世纪初以后系统确立起来的,以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为标志。19世纪现代教育的概念

1、现代教育是与“科学一技术一工业文明”相应的教育。所谓“现代教育”不是指今天的教育,而是有其特定的含义。作为一种观念,在17世纪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就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表露,但作为一种制度,则是在19世纪以后系统确立起来的。

2、现代教育是受“科技理性”支配的教育。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理性,它以“控制”为核心,控制的目的是提高效率。

3、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即是日益按照”科技理性“的原则组织起来,日益走向”科层化“和”制度化“的过程。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现代教育中的二元思维方式是造成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的根源,这种根源有广泛的社会背景和现代科学的支撑。20世纪的教育是以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为特征的。20世纪末教育的核心为体验课程,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为解放理性,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把重心置于理解活生生的教学情境,课程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出现了课程教学。内涵有三方面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在这个时期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情境中获得充分发展,教育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人的解放的过程。2.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二元论1内容与过程的二元论2目标与手段的二元论3.二元论的实质是把原本内在连续和有机统一的世界分割成两部分,并使二者对立起来,机械的发生关系,一方控制另一方。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根源:一是社会制度的等级对立性质;二

是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的盛行和科学对世界的全面控制。3.20世纪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第一次努力:杜威的贡献与局限 1).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生的弊端1导致忽视经验产生的具体情境2如果把运用材料的有效途径看做脱离材料的现成的方法,这会使儿童丧失学习教材的内部动机,其学习行为会受各类外部动机所支配3课程教材与教学方法的隔离会导致学生行为本身成为一个直接的有意识的目的4在心理和材料分离的概念的影响下,方法则往往成为割裂的枯萎的常规,成为机械沿袭的指定步骤。这样,方法就成为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循的僵化的教条 2)课程与教学统一的两个内涵:教材与方法的内在的连续性;目标与手段的内在连续性。3)杜威对现代教育的贡献与局限:贡献:(1)最大贡献是深刻揭示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消解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2)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是着眼于教师与儿童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主动作业“而与环境相互作用,进而达到对环境的理解和人的经验的不断的增长。它具有重要的社会进步意义。局限性:(1)由于杜威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期,所以他的思想中具有“唯科学主义”的倾向、存在着科学崇拜的成分,这样,尽管他揭示了基于专制制度的“工具理性”,但他同时也为基于科学崇拜的“工具理性”(即“科技理性”)打开门户。20世纪下半叶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主要基于“科技理性”,这一点杜威恐怕始料未及。(2)“实践理性”追求民主、追求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但这种理性缺乏“反思精神”,所以“达成一致”也可以被作为一种控制方法来使用。19世纪课程与教学分离的社会根源

1、课程成为“制度课程”。

2、在制度层面规定了课程与教学的分工。

3、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加速了课程、教学的分离。因此,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过程即是现代教育日益工具化、日益成为现代科层社会的一个环节的过程。这是“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在现代教育中日益占据支配地位、日益膨胀的过程。同样为“科技理性”所支配的现代教育科学的兴起加剧了课程与教学的分离,进而加剧了现代教育的工具化。26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2教学方法和技术即依赖于儿童的心理有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3确立了“自然教学法”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二)课程不再只是“制度课程”,而是“体验课程”。”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1)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是变革。用变革的观点看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内容作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内容的创造与意义的建构过程。(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是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2.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学习经验: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1了解学生现状2把学生的现状和可接受的常规作比较找出差异)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泰勒认为现在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3学科专家的建议(要求学科专家站在学科的立场上、从广阔的教育视野出发而提出教育目标)4 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以得出教育目标:1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分析出复杂的当代生活的决定性部分及其中的重要方面2分析当代生活以揭示出使学生有机会应用其在学校中所学内容的领域3致力于使学生理智地理解当代生活问题中的基本原理4当研究当代生活以揭示教育目标所指的方向的时候,特定教育目标的选择一定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兴趣与需要5通过研究当代生活所的出的教育目标一定要经过可接受的教育哲学的选择,并与教育目标的其他来源结合起来加以权衡 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3学习经验应该适合学生目前的水平及其心理倾向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6.选择学习经验的内涵: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7.组织学习经验的内涵: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和”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而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序列性“(强调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的同时又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整合性“(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基本技能,基本价值等要素按照上述三个标准组织起来之后,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原则确立的基础就是正确地认识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之间的关系。逻辑组织反映了学科领域专家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心理组织则反映了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者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是对学习者有意义的关系。8.评价教育计划的内涵:所谓评价,在泰勒看来,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是:1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关于评价的程序,泰勒给出了如下步骤:界说教育目标,评价教育情境,编制评价工具。9.四个问题的关系: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环节,构成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确定目标即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目标因素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10.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斯滕豪斯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11.编制理想的评价工具需要经过的阶段:1清晰地界说教育目标所要求的行为2实际试行能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的一些情境3设计一种在测验情境中获取学生行为记录的手段4确定将来用来总结或评估所得到的行为记录的名称或单位这包括两方面:确定要进行评估的行为方面的特征,确定用来测量或总结这些特征的单位5确定所编制的评价工具的客观性信度和效度 12.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2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是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对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的探究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的支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 13.过程模式的价值: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它倡导过程原则,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

14.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其主要宗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围绕学生认知的发展对教学进行设计.有代表性的有,其中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70年代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中间语言:指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索本身.1.学习准备的涵义:所谓准备是受教育影响而引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影响的概念函数。布鲁纳认为:充分掌握先行的,较简单的知识技能,构成学习后行的,更高深的知识技能的心理基础,这才是准备的真正涵义。2.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三类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3.发现学习的涵义﹑特征、价值:涵义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特征:(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2)注重直觉思维(3)注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价值:(1)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2)发现行为又注意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3)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4)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4.对布鲁纳的教学模式评价:优点;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学术性,抽象性,从而把传统教学对知识的量的追求转移到对质的概括上; 其发现教学法,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从而从传统教学对结果的观众转移到对学习动态过程的关注;布鲁纳强调心理学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运用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希望和热情。)弊端:对学科结构的假设缺乏更深层的认识论思考,过于偏重教学的学术性而忽视了人特别是教师因素的作用,忽视学生情意方面的发展等,这些也是造成他所倡导的课程改革运动终归失败的内在原因。

(二)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1.奥苏伯尔的学习观: 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是指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相互作用的现象。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2.奥苏伯尔教学设计的原则:奥苏伯尔提出两条教学内容安排的原则,逐步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逐渐分化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原则,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综合贯通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组合。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下位学习:是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因而以下位的方式被纳入较概括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被称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处于上位而与原有观念发生作用,这样的学习被称为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在一项学习中,学生认知结构中既无上位的也无下位的适当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但却有某些可以类比的观念用来理解新观念

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基础3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身有逻辑意义 3.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伯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有利于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4.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附属驱力 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提高驱力:是指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附属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方面:1如果设计得当它们可以使学生注意到自己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那些可气固定作用的概念并把新知识建立其上2通过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统括各种知识的基本原理为新知识的接受提供了一种脚手架3这种稳定的和清晰的组织,是学生不必采用机械学习的方式

(三)加涅的的教学设计模式

1、学习的层级理论的基本内容:加涅按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把学习分为八类,并依此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亦即学习的层级理论,它的基本论点是,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即较为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的,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2.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条件:1理智技能:(1)促进先前习得的部分技能的恢复;(2)呈现言语线索使部分技能的组合有顺序;(3)安排好作间断复习的时机;(4)运用各种前后关系去促进迁移。2认知策略:(1)对策略作描述;(2)提供各种时机进行各种认知策略的练习,如提出新奇的问题到解决问题。3言语信息:(1)使用各种印刷符号或语言激活注意;(2)为有效编码而呈现一种有意义的前后关系(包括表象)。4动作技能:(1)提供言语或其他指导,以向执行的路线提供线索;(2)安排反复练习;(3)提供直接而精确的反馈。5态度:(1)在选择某项行动后,对具有的成功经验进行回忆;(2)对选择的行动进行操作,或观察榜样人物对这一行动的操作;(3)对成功的操作给予反馈,或观察榜样人物的反馈。3.加涅教学模式的评价:该模式紧紧扣住学习及其内部过程展开;加涅提出的由简至繁的八个学习层级,对每一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该模式吸收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优点,采用了流行的信息加工观点来提出,推进了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四)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要组织教养性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即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1基本性,它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2基础性是针对学生,针对学生主体实际状况的适切性而言3范例性是针对教学活动而言 3.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则:教学与训育统一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2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的原则3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的原则4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原则 4.范例教学的过程: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法则型,范畴性关系的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

5.范例教学的模式评价:范例教学在对学生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在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限,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主张,这无疑是吸收了进步主义思想方面的有益的东西。在强调教的作用同时强调用教来统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这又显示出该模式继承了德国传统教育的思想。

(五)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1、理论基础: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

2、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儿童的心理的一般发展是儿童整个个性的发展,或者是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3、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15.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强化原理:斯金纳对强化和强化物的概括,重在对其反应的意义。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哪种强化,它们的结果都是增加反应概率。

2、程序教学:是斯金纳依据操作条件反应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了的普莱西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3、程序教学的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16.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罗杰斯

1、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

2、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是这样一种内驱力,它促使个体发现更为充分的自我表现手段,认识一个人的潜能,形成更大的效率和能力,形成创造性并且在令人惬意的和富有意义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3、非指导性教学的学习观:罗杰斯把学习分为无意义联结的学习和有意义的经验性学习。而非指导性教学是为了促成有意义的经验性的学习。

4、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害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去关心他过去的情感经历。(4)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罗杰斯人性的三个基本假设:情感和认知相统一的整体观;以“自我”为核心的个性观;强调人类直觉与创造性的超验观。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的关系怎样?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四个环节构成了泰勒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主体环节,其功用指向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基本保证。所以确立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目标因素构成了课程开发的核心 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是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是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1积极反应原则2小步子3即时强化4自定步调5低错误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念:1人类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2人无法预测和把握未来。然只能着眼于现在,着眼于发展人的智慧和人性3心理学要重视对个体内在的情感信念价值观意愿及抱负的研究,重视个体心理状态及过程的研究4心理学要关注人类经验的形成5强调自我概念

这是人本主义最杰出的贡献 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征是什么?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持排除各种有碍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学情境的情感方米而不是理智方面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情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具体表现:1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2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材料,3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4维持着某种有意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观点、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的长期目标,对于教育活动虽则提出了一般的方向,但同日常的学校和班级中的教育实践并无直接的关系、因此,教育目的必须加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有直接关系的教育目标。美国麦克唐纳的教育目标的功能:1明确教育进展的方向2选择理想的学习经验3界定教育计划的范围4提示教育计划的要点5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础 就课程与教学目标而言,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3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因此课程实施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创造性地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过程4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取向类型:“普通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A“普遍性目标”取向 1.“ 普遍性目标” :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2、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中。

3、普遍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的教育情境。

4、普遍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B“行为目标”取向

1、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位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表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2、行为目标的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它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以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行为目标的优势与不足:

行为目标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点,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科学化的历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行为目标由于自身的特点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便于教师将其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便于准确评价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对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其不足表现在:该取向所体现的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是有缺陷的;行为目标的还原论倾向把完整的人肢解,人的具有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被原子化;人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是很难用外显的,科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基本内容: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1)知识 指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2)领会 指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能加以说明、能进行简单的推断;(3)应用 指能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方法、理论的应用;(4)分析 指能分析所学内容的结构;(5)综合 指能创建新的知识结构,比如说拟订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组关系等;(6)评价 指能依据内、外在标准对所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的基本内容: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念或价值复合体的个性化。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五级:(1)接受 指注意某种现象;(2)反应 指主动参与;(3)价值判断 指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愿意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4)组织 指能对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5)价值观念或价值复合体的个性化 指能运用价值体系长时期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5.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是: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目标分类学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较高级的目标建立在较低级的目标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较低级的目标2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这样便于操作,也能够进行客观的交流与评价3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贡献: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框架;创造性地处理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局限:把课程与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似乎是人为的;目标分类并未充分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各行为目标彼此之间以及行为目标与亚类目标彼此之间的界线不十分清楚;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级结构值得怀疑;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学科性也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挑战。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未来方向: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目标与学生的经验的关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关系都是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C、“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生成性目标的特点: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

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生成性目标的价值: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被内在统一起来之后,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学习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探究已有的知识、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必然是终生学习。生成性目标的缺陷:过于理想化、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与学生进行有意义对话的训练、其次,很多教师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最后,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总之,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学生可能永远找不到适切性 D.“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表现性目标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意在成为一个主题,学生围绕它可以运用原来学到的技能和理解了的意义,通过它扩展和拓深那些技能与理解,并使其具有个人特点。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表现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性:表现性目标反对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明确提出教育及课程本质上的价值问题;表现性目标以人的自主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根本,注重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个体性,注重课程情境的具体性;同时,表现性目标不主张完全消解行为目标,注意吸收行为目标所表达的内容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鉴于高层次目标和人的发展的本质的不应控制性和不可预测性,表现性目标的表述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形态,不强求统一的规格和标准,重视课程活动及其结果的个体性,差异性、在关于课程评价的问题上,表现性目标主张一种批评,鉴别式的评价方式。(三)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A.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1、学习者的需要: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来源的学习者的需要是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学习者需要的确定: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从空间维度来看,是指从儿童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从事间维度来看,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当代社会生活需求的确定:需要贯彻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的原则

3、学科的发展 学科知识:即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 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1知识的价值是什么,知识的存在究竟是为了理解世界还是控制世界,人们创造知识究竟是为了提升生活的意义,还是仅仅为了满足人的种类繁多的功利需要?时至今日,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向于把知识的价值指向于理解世界以与世界更好地和谐共存,指向于提升生活的意义而非仅限于功利追求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应是整合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知识3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在将学科知识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考虑知识所负载的价值观究竟是推进社会民主和公平还是维持着社会的不平等,践踏社会公平的知识不是有价值的知识 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学科发展的确定:知识的价值是什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四)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确定教育目的;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教学性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现成的文化工具。表现性目性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因而超出了现有的文化工具并有助于发展文化。另外,教学性适合于表述文化中已有的规范和技能,从而是进一步的探究成为可能;表现性适合于表述那些复杂的智力性生活已有的技能和理解是这种活动得以进行的工具。因此他提出应该研究这两类目标在课程理论和课程开发中的恰当位置,分别指明它们在课程中的使用范围以及它们以何中方式相关联才能最有利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以及适合于不同的学科 7.简单叙述“学术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各自的涵义:儿童中心课程:当课程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促进个性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的需要的优先性的时候(经验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当课程满足当代社会生活需要,以维持或改造社会生活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的时候(社会本位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当课程将学科发展视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的时候(学科本位课程)近代以来的“儿童中心课程论”主要有三种形态: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形形色色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20世纪出现的“社会本位课程论”有:博比特,查特斯为代表的“社会行为主义课程论”;拉格,康茨,布拉梅尔德等为代表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8.简单叙述艾斯纳与斯腾豪斯课程目标观的相同之处:1他们反对巴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 9.就目前看来,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需要贯彻的原则是: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的原则 10.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1确定教育目的它是课程与教学的终极目的是特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2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3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4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四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选择: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⑴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⑵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⑶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一.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1. 怎样选择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⑴处理好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做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⑵整合科学,艺术与道德。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关系如何:恰当处理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

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科学,艺术与道德整合关系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科学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价值负载的; 科学,艺术,道德具有等价性; 科学,艺术,道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内在统一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两个历史阶段:1)(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对应于第一次,第二次技术革命。二者关系表现为主导与依附的关系。2)(始于20世纪中叶以后)对应于新技术革命,关系表现为对等与融合的关系。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之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二. 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经验 怎样选择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学校课程的内容? 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 ⑴”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所以,学校课程应当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为根本宗旨 ”被动适应论“观点的代表是(博比特与查特斯)⑵”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主动适应论“观点的代表是(杜威)⑶”超越论“认为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经验,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批判与超越,而且还不断构建出新的社会经验。三.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学校课程的内容需要确立以下基本观念:

1、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

2、学习者是课程开发者。

3、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4、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即学习者的经验,这三种课程取向的关系:在课程理论发展史上,不论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学者,还是主张”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的学者,很少有人完全否认学习者的经验的重要性,只不过他们认为学习者的经验只有被塑造为学科知识水平或适合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才是理想的,至于学习者本人的一些直接经验或情感冲动,则是需要改造或替代的东西。课程理论发展史上倡导”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的学者也很少有人完全否认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的价值,只不过他们认为所有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只有经过了学习者自己的主动选择,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人格发展需求的时候,才有意义。B.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是:⑴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⑵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⑶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⑷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教学过程:作为特定教育价值观之具体化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四个方面在动态交互作用中融为一体,这就是教学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方法:指向于特定目标,受特定内容所制约的有结构的规则体系。

教学方法: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规范和步骤。一.教学方法的本质: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向于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还受教学组织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二.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提示型,共同解决问题型,自主型教学方法)A.提示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提示型教学方法的教育价值:⑴能够使人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接受大量文化知识,这适应了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⑵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⑶可以调动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⑴有助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却不利于人的操作能力的发展。⑵有助于人的接受能力的发展,却限制了人的发现探究能力的发展。⑶不顾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特性,过于强化提示型教学方法,很有可能导致”注入主义“,导致学生的机械被动学习。提示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示范“,”呈示“,”展示“"口述” 示范:是教师向学生演示一定的活动、行为、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口述:是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口述的形式:报告,讲话,讲解,叙述等。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教学过程,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基本形态:(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 1.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教育价值:⑴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⑵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态度。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学生必须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洞察 3.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通过不断提问而使学生自己发现,觉悟真理的方法称为“精神助产术”(产婆术)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对话法” 4.教学对话的性质与策略 教学对话: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提问和见解,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及人格的教学方法 教学对话的性质:以教师指导为特征;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特征。教学对话的策略(怎样组织和引导教学对话)包括两方面:恰当的提问和创设对话情景。恰当提问的三点要求:⑴再现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⑵目标明确,内容清楚;⑶机智提问,富有艺术性。5.课堂讨论的性质与策略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教学对话基础上的并扩大教学对话范围的教学方法。怎样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策略):⑴创设课堂讨论情景,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能吸引住学生的问题与课题;⑵教师要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绝对尊重学生人格,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⑶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与规范。C.自主型教学方法: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

格的教学方法 最根本特征是(学生自我活动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核心:是学生的“自我活动性”,“自主性” 自主型教学方法的价值或积极效果:⑴提高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⑷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运用:⑴确定适合于自主学习的课题;⑵准备有助于自主学习的手段;⑶分配适合于自主学习的课题;⑷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与困难;⑸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D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是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三者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而且三种教学方法在功能上也有差异:提示型教学方法适合于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新知识,新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适合于“集体思维过程”的运用,适合于社会态度的养成;自主型教学方法适合于独立探究与发现,适合于自主性人格的发展。内在联系: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相互渗透;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体。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对提示型教学,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自主型教学等方法作出取舍与搭配,以形成一个教学方法体系或结构的过程。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⑴适合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质上是教育价值的选择。⑵要适合特定的课程内容;⑶要形成一个拥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总是具体的,总是情境关联的:与特定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风格关联,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关联,与特定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关联,与特定社区的需求关联。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一 课程组织的涵义与基本标准 1.课程组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要素即是(课程的基本构成):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垂直组织的标准,水平组织的标准 课程组织包括两个纬度,即“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1)垂直组织的标准 垂直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连续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此标准首先由泰勒提出的 顺序性指将所选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到繁地组织起来。它强调的是课程要素的拓展和加深.塔巴对此有所论述 水平组织的标准 水平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水平)关系组织起来。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整合性 整合性: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社会关联。

二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课程组织结构,简称课程结构,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包括: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A.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学科,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指示组织为学科 学科课程的类型:科目本为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科目本位课程是:由各自具有的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 科目本位课程的四种思想形态:⑴“要素课程”说(代表人,亚历士多德);⑵“泛智课程”说(代表人,夸美纽斯,他提出”泛智论“);⑶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代表人,赫尔巴特);⑷功利主义课程论(代表人,斯宾塞,赫胥黎)。科目本位课程的三个特点:1)强调不同学科的不同价值,并肯定科目固有的价值等级;2)强调科目知识内部固有的逻辑体系,强调文化知识的独立性;3)强调对不同科目设置的计划性,主张科目设置要与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阶段相适应。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这种课程形态是课程内容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学术性,结构性,专门性、综合学科课程;是把两门或多门以上的学科整合起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它可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 学科课程的特征:⑴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⑵课程组织循着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 学科课程的优点与缺陷: 优点:⑴有助于系统传授人类文化遗产;⑵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⑶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缺陷:⑴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⑵容易导致忽略火热的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⑶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⑷变革起来难度较大。B.经验课程的含义:又称”活动课程“,”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旨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儿童的兴趣,动机,经验是课程的基本内容 迄今为止,已出现过三种典型的经验课程理论形态 ⑴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卢梭(法国);裴斯泰洛齐(瑞士)德国 福录倍儿 ⑵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是: 杜威 ⑶当代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⑴经验课程以学习者当下的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 ⑵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 ⑶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 ⑷经验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的优点及限制(缺点): 优点:⑴经验课程强调学习者的直接经验的价值,把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以学习者的人格发展为课程目标,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成为真正的主体,寻到了课程的意义之源,扭转了千百年来把课程视为学习者的控制工具的局面; ⑵经验课程真正找到了文化遗产,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 ⑶这种观点摆正了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关系。限制(缺点):⑴经验课程容易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 ⑵经验课程容易导致”活动主义“; ⑶经验课程的组织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对于已经习惯了班级上课制和讲解教学法的教师而言很难适应。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⑴关系:二者的关系是: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本质上是儿童当下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⑵区别:经验课程一儿童当前的活生生的心理经验为基点,学科课程则以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为基点。⑶联系:经验课程并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排斥的是逻辑经验脱离儿童的心理经验从而阻碍儿童的发展;学科课程也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排斥的是盲目沉醉于儿童当前的经验发展水平从而抑制儿童经验的进一步发展。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它是这样一种课程取向:有意识的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综合课程的基本类型:⑴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学科课程(主题源于学科知识);⑵社会本位综合课程(主题源于社会生活现实);⑶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或经验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经验课程(主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经验等)。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这种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心的逻辑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基本类型:⑴相关课程;⑵融合课程;⑶广域课程 相关课程: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指: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其课程哲学是”社会改造主义“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范例:轮形课程,STS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轮形课程的理念是由布拉梅尔德提出的;STS课程代表的是科学—技术—社会课程;环境教育课程有两种典型的组织模式:多学科模式和学科际模式;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本质上是”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全球性教育是由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而来的新的历史阶段、其创始者是贝克尔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是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又称”经验本位综合课程“,”综合经验课程“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范: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德国的”乡土教育论“与”和科教学“,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 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第一,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第二,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第三,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⑴区别: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⑵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两类课程组织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首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的某种程度的综合、像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开发出来成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总还保留着某种分科的形式、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出路,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发展的关系: 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是支撑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选择“必然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基本宗旨、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和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的时候,不仅对所选课程的学习能力能够促进个性发展,而且,对这些课程的选择过程本身也极富个性发展的价值。

四、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直线式课程“:是指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直线式课程组织依然占主流。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美国的布鲁纳、另一代表人是凯勒。

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隐性课程研究的渊源:杜威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附带学习“: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等。”附学习“指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它是逐步获得,一经获得,就将持久的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2.隐性课程的流变 隐性课程概念的首次提出:1968年 杰克逊出版《班级生活》一书,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他认为:构成班级生活的稳固要素有三个,即”群体“,”表扬“,”权力“、权力差异是班级生活中社会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总之,结构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者把隐性课程视为学校、班级生活中所蕴含的、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班级生活结构、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批判课程理论认为:作为班级和学校关系结构的隐性课程确实复制着社会阶层结构和经济结构,但这种结构却是不平等的;作为意识形态的隐性课程在以”霸权“的形式发挥着控制功能;通过”破译“隐性课程可以使课程产生”激进的变革“,从而指向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批判课程论者的隐性课程观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与”抵制性的隐性课程“ “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鲍尔斯与金蒂斯认为,隐性课程指那些包含着特殊信息的班级社会关系,这些特殊信息使维持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特殊的价值观、社会规则观、权威观和劳动观得以合法化。“抵制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阿普尔把隐性课程界定为学校暗默地、高效地灌输给学生的“被合法化了的”文化、价值和规范,它是发挥着“霸权”功能的日常意义体系。

3.隐性课程的涵义和特点: 涵义: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P253)特点:⑴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⑵其影响具有持久性;⑶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⑷其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4.隐性课程的开发:1)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2)要基于对学生的理解而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3)要明确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与设计;4)要有选择地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提升自己对课程话语的理解。5.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⑴区别:隐性课程是非计划的,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预期性的教育影响。⑵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总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动态转化过程是永恒的,无止境的。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动态转化过程是永恒的,无止境的。第三节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课程教材的组织框架。从宏观层面看,教学组织是教师与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一般化的,比较稳定的外部组织形式或框架,这可以区分为班级授课组织形式和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 从微观层面看,教学组织是比较灵活的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这可区分为”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

一、班级授课组织 1.班级授课组织的确立:在教育史上,最先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是15世纪末德国的一些人文主义学校。然后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则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班级授课组织是大工业的客观要求,它适应了现代工业制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和现代民主制度追求教育平等的需要。2.班级授课组织四个基本特征:⑴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⑵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⑶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⑷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加以确定。3.班级授课组织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⑴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⑵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进行,可以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⑶分科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对规定学科进行系统讲授,学生也可借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⑷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力的形成。不足:⑴容易走习俗那个”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⑵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导致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

二、个别化教学组织 1.20世纪初的个别化教学组织有二:道尔顿计划与文纳特卡计划

道尔顿计划:(亦称“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里形成的。该计划是在”自由原则“(来源于蒙台梭利的”自由“思想)和”合作原则“(来源于杜威的思想)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个别化教学组织,它通过⑴作业安排;⑵实验室;⑶成绩记录等措施而成功的将班级授课组织改为个别化教学组织,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改为以学生自学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在道尔顿计划中,虽然还保留着班级的形式,但也是对班级授课组织的重要超越,作业安排是个别教学的核心环节 文纳特卡计划: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在“道尔顿计划”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最先在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推行而得名。该计划是一种彻底的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该计划着眼于为儿童创造优美快乐的生活环境,既培养儿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为达到此目标,该计划既主张通过个别化教学形式而让学生学习诸种学科课程,又倡导儿童自主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文纳特卡计划完全打破了班级教学组织,是对班级授课组织的彻底超越。2.当代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范例: 凯勒计划(20世纪60年代末确立起来的个别化教学体系)凯勒个别化教学体系的五个特征:⑴以掌握为指导;⑵学生自定步调;⑶教师用少量几次讲课来激励学生;⑷使用指导性教材;⑸安排学生助理。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若干误区:“留级制度”;“降低学力水准”;“能力分组”。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 从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种基本形式:⑴同步学习;⑵分组学习;⑶个别学习同步学习: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同步学习的特点:⑴所有学生的活动取向决定于教师的语言之类的直接手段,以及学习课题,讨论之类的间接手段;⑵共同的教学对象,目标设定,直接的共同活动,形成了教师与班集体之间的亲密的恒定的关系。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性质,可把同步学习的两种类型:⑴提示型同步学习(整个班级的学生以教师的教材提示为中心进行的学习);⑵共同解决问题型同步学习(教师对全班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或生生对话与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提示型同步学习不一定导致学生的机械被动的学习。分组学习: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个别学习:是指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人自主展开的问题解决学习。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的及对其使用时的正确态度: ⑴关系:个别学习源于同步学习又回归同步学习,这是对个别学习与同步学习之关系的基本概括、个别学习与同步学习互为基础,相互递进。⑵使用时的正确态度: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与个别学习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他们各有优势与不足、对于任何一种学习而言,它适合于某一特定的任务,但未必适合于其它任务、所以,无论哪一种组织形式都不能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普遍使用、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要根据学生的年特点和个别差异,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根据特定的学习场合的需要,优化组合这些教学组织形式。第六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一、课程实施的涵义 1.课程变革:凡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皆可称为课程变革。2.课程计划:是对课程变革的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具体方案的制定。3.课程实施:是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4.课程采用:是指作出使用某项课程变革计划的决定的过程。6.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1)理想的课程:即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是就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理解的课程,这种理解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从而减弱正式课程的某些预期的影响。(4)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观察和研究表明,教师领会的课程与他们实际实施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教师常常会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的变化对理解的课程作出调整。(5)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

二、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具体分解为: 1.为了了解课程变革的实际。2.为了理解教育变革失败的原因。3.为了对学习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结果的可能的决定因素作出解释。4.为了不至于将课程实施与课程变革过程的其他方面(如课程采用)相混淆。三.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实施的取向集中表现在对课程变革计划与课程实施过程之关系的不同认识方面。1.忠实取向(1)涵义: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2)基本特征:忠实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在忠实取向看来:①课程是指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指导用书,教师的教案或课程革新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内容、②课程知识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③课程变革被视为一种线性过程: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出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变革计划、④教师角色的性质就是课程专家所制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⑤忠实取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测量课程实施对预定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以及确定影响实施程度的基本因素,所以其基本方法论是量化研究。(3)本质:由于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从课程变革计划到计划的实施,从课程变革计划的制定者到计划的实施者之间的单向的线性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和计划制定者对课程实施者的有效控制,因此,这种取向在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所支配的。

2、相互适应取向:(1)涵义: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2)基本特征:相互适应取向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假设体系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在相互适应取向看来:①课程不仅包括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或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具体内容,而且还包括学校和社区中各种情境因素所构成的谱系,这些情境因素会对课程变革方案作出改变、②课程知识是广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方面,实践者(教师)所创造的课程知识与专家所创造的课程知识同等重要、不论课程是在哪里创造出来的,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不断作出调整、不断调整以求相互适应,是课程知识的一个基本特征、③课程变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不论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都是课程变革过程的有机构成部分、④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课程方案的”消费者“,为了使预定课程方案适合具体实践情境的需要,教师理应对之进行改变,这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⑤相互适应取向的研究重心不是测量课程实施的程度,而是把握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所以它既包括量化研究,也包括质的研究。

(3)本质:由于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课程变革计划与具体实践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计划制定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变革意义的一致性解释,强调课程变革的过程性和复杂性,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3.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1)基本特征: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①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并且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经验,是情境化的,人格化的、②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面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一种”人格的建构“、外部设计的课程是教师用于创生课程的一个资源,具体情境的课程知识是经由教师和学生深思熟虑的审议活动而获得的、③课程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一套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组织程序、课程变革包含”真正的重构“:人的思维,感情,价值观都必须变革,而不只是变革课程内容和资料、④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教师连同其学生,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⑤课程创生取向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握教师与学生从事课程创生过程的真实情况,而不同教育情境中的课程创生情况是迥异的,研究者更倚重”质的研究“,对个案性的”深度访谈法“倍加青睐。(2)本质:由于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变革,课程实施视为具体实践情境中的教师与学生创造和开发自己的课程的过程,视为教师与学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4.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的关系: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共成一”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计划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另一端是创生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创生取向、中间是修改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三种取向是包容与超越的关系:相互适应取向是对忠实取向的超越,课程创生取向是对相互适应取向以及忠实取向的超越、课程实施研究从忠实取向经相互适应取向发展到课程创生取向,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变革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5.如何评价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1)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课程创生取向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解放出来;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社区情境的因素均予以考虑。所以,三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2)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线性地实施预定的课程计划的过程,使课程变革成为一个机械的,技术化的程序,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相互适应取向带有折衷主义色彩,它在兼具其它两种取向的优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课程创生取向具有浓厚了理想色彩,它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要求学生也应成为课程的主体,由于对实践界的要求太高,它的推行范围也就很有限。(3)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课程变革中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这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6.从课程实施三种取向之关系看我国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我国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大举措、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为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应把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变革之中,使之成为课程变革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2)课程变革应将具体教育情境和社区情境的因素纳入自身之中,相应地,课程变革政策应具有变通性(3)课程变革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这是课程变革成败的关键。三.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1.“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的基本内容,实质与缺陷

(1)基本内容:“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简称“RD&D”模式,它体现的是忠实取向。该模式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技术化,理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分离的,有顺序的步骤:①研究:通过研究确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是课程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②开发:将研究发现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课程资料的开始过程中,由此获得新课程。③传播:将研究开发出的新课程系统传播给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供其使用。④采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使用新课程并将新课程整合于学校课程之中。(2)实质:该模式所课程变革视为”研究—开发—传播—采用“的线性过程,指向于课程变革的技术本身,而不是学校与课堂中教学的性质,把教师视为一个新课程计划的被动消费者,其目标必须与课程开发者的目标相一致。它实际上是把课程变革过程视为一种工业生产过程:通过研究开发而获得新的“课程产品”,然后在具体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对其“消费”。(3)缺陷:该模式存在两个根本缺陷、①它假设教育改革是科学本位和技术驱动的,教师是专家所开发出的课程计划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技术可以准确地从一个情境传递到另一个情境、这种假设在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因此在教育实践情境中很难被理想地付诸实施、②该模式的四个步骤是分离的,原子化的,结果导致这四个方面的功能日益专门化,每一个功能都发展自己的专家群,这些专家与课堂中的教师的距离与日俱增,结果,专家为教育改革中的问题提供了详尽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略,而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则从未碰到过这些问题。2.兰课程变革动因模式的基本内容与贡献(1)基本内容: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认为,课程变革过程包括三个阶段:①启动阶段。课程变革的发起者要对课程变革计划的目标作出解释以使教育实践者理解与接受、②实施阶段。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对既定课程变革计划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需要、③合作阶段。课程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社区代表等要密切合作,相互适应,以使变革计划不断进行下去。(2)贡献:该模式认为:对教育技术的直接采用和应用并不是带来所期望的教育变革的有效途径,课程实施决定着课程变革的过程和结果,成功的课程实施是以相互适应过程为特征的,课程变革动因是课程专家,校长,教师等方面的相互适应、此后,”相互适应“成为研究课程实施问题的关键术语,对理解课程实施的本质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的基本内容与贡献(1)基本内容:帕里斯的研究基于以下三个假设:①课程知识包括情境知识,这些情境知识是教师在从事不断前进的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②课程变革的个体在思维和行动方面成长与变革的过程,而非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组织程序、③教师不论是创造和调整他们自己的课程,还是对别人所创造和强加的课程作出反应,他们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对特殊情境的知觉而发生变化。(2)贡献:该模式认为,教师作为课程知识和课程变革的创造者而非接受者,是可能的、自此,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课程实施的研究中开始得到关注。四.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四类: 1.课程变革的特征这方面的因素有: ①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②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③课程变革的复杂性④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 2.学区的特征这方面的因素有: ①学区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②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③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④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⑤课程变革的时间表与评价体制⑥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特征 3.学校的特征这方面的因素有:①校长的角色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③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4.外部环境的特征这方面的因素有: ①政府机构的力量②社区的支持

5.从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看我国当前课程变革中存在的问题(1)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得到成功实施,取决于该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与水平。(2)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①四类因素缺一不可;②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即是说四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动态作用能够产生合力。(3)纵观我国当前的课程变革现状,在这四类因素中都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故应该努力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给课程变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以保证课程变革能够顺利实施 五.教学过程的本质(3方面)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的含义: ①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a、教师与学生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担负着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职责,教师是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的权利和创造性地自我表现的权利,学生是主体。b、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在彼此间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教师与学生持续地交往,形成学习共同体,他们彼此间相互尊重差异,展开自由交往和民主对话,把课堂建构成一个真正的生活世界,洋溢着自由和民主的气氛,每个人的创造性和潜能获得充分发挥,主体和主体之间在持续交往中生成交互主体性。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教育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的两个极端观点:“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 评析“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服从者、这种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的观点是片面的,它从根本上否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控制活动,这样,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被扭曲了,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被扭曲了。评析“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本分是绝对地服从儿童的需要,一切围绕儿童转,随时听候儿童的召唤、这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客体的观点是片面的,它从根本上否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控制活动,这样,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被扭曲了,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被扭曲了。评析“学生特殊客体论” 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客体,他拥有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观点简称为”学生特殊客体论“、这种观点与教师中心论相比有所进步,但并未脱离教师中心论的窠臼,因为学生尽管具有自觉能动性,尽管是特殊的,但当他被置于客体地位的时候,他的自觉能动性不过表现在怎样做客体方面。评析“主导主体论” 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还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观点简称为”主导主体论“、这种观点明确地承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以往观点相比有重大进步、但这种观点一会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会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所以,它只是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认,但并未真正超越它们。

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①一般认识过程与教学认识过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②教学认识过程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性:即符合人类一般认识”直观-思维-实践“这一基本路线。③教学认识过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和教师认识的特殊性两方面。学生认识或说儿童认识与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成人的认识有怎样的关系?①这是两类不同的认识,每一类认识都有其特殊性、都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在认识方式及其发展方面,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儿童有儿童的价值;②儿童认识与成人认识又存在内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极端做法:①用成人的认识替代儿童的认识②使儿童认识的发展流于自发状态、放纵儿童的认识发展。

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原因:a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b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将会极大地左右他们的态度和性格;c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涵义:指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②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养与教育的关系。a、教养和教育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各具特性,各有其固有的逻辑。b、教养与教育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分析“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是间接性”(1)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是间接性,即是说儿童的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向于儿童间接经验的学习。(2)这种观点并未真正揭示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3)人的认识遵循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人在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间接经验的支持,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非常局限、间接经验又是基于直接经验和为了直接经验的,也就是说,间接经验通过转化为直接经验而起作用,其存在的意义也在于拓展人的直接经验并进而提高人们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4)儿童的认识也遵循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但儿童学习的间接经验是经过系统设计并以课程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儿童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和身心发展的价值、但当间接经验脱离儿童的直接经验或者使儿童的直接经验仅处于辅助地位的时候,这种间接经验非但不会促进发展反而很有可能抑制发展。六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 1.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实施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二者在内涵上又颇多重叠。(1)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区别①课程实施在内涵上所涉及的范围要比教学广、课程实施涉及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化以及对教育系统提供支持的社会系统的相应变化;而教学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②课程实施与教学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二者进行研究的侧重点有别、课程实施的研究主要探讨对课程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变革计划与实践情境的相互适应机制,教师与学生创生课程的过程等等;而教学研究主要探讨教师的教授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2)课程与教学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联系性。①课程实施内在地整合了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②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教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内在机制;课程实施研究有助于理解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设计过程提供新的视野。

二、从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看教学设计 1.忠实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

(2)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3)学生被孤立在教学设计之外。2.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2)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3)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1需要评估;2课程诊断与修订;3课程比较与选择;4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5成效的判断

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 1.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2.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收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3.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4.目标本位评价: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特点;标准清晰,任务重点集中,易于把握。实施条件:必须要陈述一个表达清晰的目标。5.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特点:灵活性,多样性。实施条件:对实际课程与教学结果的全面性考察,有一个清晰的价值判断标准。6.效果评价: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以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被置之度外、这种评价也被称为”暗箱式评价“。7.内在评价:是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8.内部人员评价: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9.外部人员评价: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来实施。10.量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11.质的评价:是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四、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1 利维的历史分期: 1)古典考试型时期(西方宗教教育及我国私塾教学)

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它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是科学管理效益测量工具在学校成绩测验中的应用,形式大多是多项选择的纸笔测验。3)后现代时期(增加了教师在评价领域权威;开放性结论以及用”评定“代替”评价“)2 古巴和林肯的历史分期 3.第一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特点: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测验“和”测量“时期。4.第二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特点: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5.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的本质是”判断“。特点: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的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6.第一,二,三代评价的缺陷 ①管理主义倾向②忽视价值的多元性③过分依赖科学范式 7.第四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结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特点: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

五、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 1.目标取向的评价(代表泰勒,布卢姆)本质: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价值:这种评价取向推进了课程与教学评价科学化的过程,它简便易行,好操作,因而一直在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缺陷:这种取向在于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2.过程取向的评价: 本质: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估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价值:在于开始承认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中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缺陷:该取向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完全走出目标取向评价的藩篱,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不够彻底。3,主体取向的评价 本质: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价值: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所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就成为主体取向评价的基本性格。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观

1、衡量一个完整的评价的模式使用的指标是:①方法上的经验性(指评价者所使用的观察、搜集以及描述、解释评价数据和材料的方法,在性质上应当可信、适用)②价值上的可估性(指评价得到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在价值上是可以确定的)③用途上的目的性(指评价在使用上能解决什么问题、具备何种功能)二、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差别模式、外貌模式)1.目标达成模式 基本内容:目标达成模式是以泰勒的课程理论为依据,围绕目标达成而建构起来的一种评价模式、它包括七个步骤:建立目的和目标;把目标分成较细的类目;以行为名词表述目标,这一步还包括要界定和修订使用的行为名词;确定能表现目标达成程度的具体场景;选择和发展评价所使用的测量技术;搜集学生表现的有关资料;将搜集到的资料与行为目标比较。价值:目标达成模式的功能在于确定课程实施后学生学习达成目标的程度,其目的是判断一项课程计划的优劣,评价的标准即是预定的目标、目标达成模式通过对目标的行为化表述,增加了目标的可操作性,评价者可以清晰而准确地判断目标达成的情况。2.回应模式(斯太克先,古巴和林肯后)古巴和林肯回应模式就是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价值:回应模式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价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它更适应于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客观世界的现实和处于不同地位,持不同观点的评价听众的需要,它的结果具有相当有弹性和应变性。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概括为 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3)”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①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课程开发是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着眼于使一项课程计划由无到有、有不完善到不断完善的具体操作程序。课程理解是对课程现象、课程文本、课程事件之意义的解读过程,着眼不在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而在于对种种课程与课程事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之意义的理解;②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2.课程的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量的研究:这种研究是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认为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情境。质的研究: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主观性)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之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了“多数”对“实在”的专断。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关系;互补融合

二、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3.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主体教育观 “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培养具有多元主义价值观的公民,增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能力。1)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1)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民族性是一个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国际性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所形成的民族和文化间性,这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能力。

(2)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又具有内的统一性。一方面,国际性领事于民族性;另一方面,民族性又依赖于国际性。2)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内涵 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与异文化。3)教育的平等与教育的高质量之关系(1)平等与高质量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2)平等与高质量又是内在统一的。4)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意味着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5)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1)它们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2)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的:第一,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第二,在特定条件下,科学世界又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第三,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历史地统一的。6)主体教育观的内涵(1)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2)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三、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是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是课程策略、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又称“学校中心的课程规划”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史:八年研究;给予过程模式的校本开发;基于实践理性的校本课程开发。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和学生)课程变革中的权利关系问题。2.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3.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4.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 5.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四、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走向 1.义务教育制度确立后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成就与与问题 成就:(1)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的优势整合起来(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禁区。问题:(1)理论基础薄弱;(2)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念有待于与国际接轨;(3)把课程改革局限于改教材;(4)课程行政管理上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够。2.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方向

(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2)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和组织上准备。(3)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5)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五.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 1)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局限性 客观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是外在于人的心灵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即是对”客观实在“的摹写或反映,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合的程度决定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教学过程即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受客观主义认识论所支配的教学必然具有控制性质。教学是传递固定的、程式化的”客观“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过程塑造的对象,它需要忠实地接受以分门别类的学科形式体现出”客观真理“、这样,学生必然是被动的,教学即是对学生施加控制的过程。2)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内涵(内容)(1)就”实在“的性质而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2)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之中(3)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过操纵而产生(4)就科学的性质而言,科学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带有偏见并经过人的价值观念的过滤的。3)建构主义的基本类型(1)激进建构主义(范·格拉瑟斯费尔德):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2)温和建构主义:主张人的心灵的建构作用的同时,也承认知识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一面(3)个人建构主义:强调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认为各个主体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经验基础和认知结构,因而知识建构具有个体性,只有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4)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质,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1)”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CMC)内涵及其对教学领域影响 这种交往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人展开便捷的交往,使人们很容易与世界上著名的信息资料建立联系。对教学影响:(1)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3)课程囊括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4)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2)”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技术观 教学技术越来越强调学习者中心,通过不断开发与硬件相适应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软件,日益提高人机协作和互动的水平,日益提高计算机传递系统的效率。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六.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三个基本内涵(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 心理表征即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 心理表征的基本建构包括两层涵义:①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②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记忆中的提取过程,同时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过程。

结构性知识:指规范的、拥有内在的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指在具体情境中所形成、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七.情境教学(1)内涵: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2)基本要素: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基本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八.随机防问教学(1)理论基础: 随机防问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斯皮罗)认知弹性理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2)内涵: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3)基本要素:呈现情境;随机访问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基本特征: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九.支架式教学(1)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在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2)内涵: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3)基本要素: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基本特征: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类型:(1)情境教学(2)随机防问教学(3)支架式教学 拉尔夫泰勒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 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派纳指出,美国课程研究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拉特克的教学论-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第一次确立起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大教学论》也因而成为现代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夸美纽斯。1632年,他出版了《大教学论》,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确立。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尔》被认为是继《理想国》之后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建立在系统的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确立起西方教育史上最严整的教育学体系,教学论体系。他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杜威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其实用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初叶。杜威就系统提出了整合课程与教学的理念。课程与教学的融合以“解放兴趣”为核心 目标模式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称誉的,拉尔夫.泰勒所创的泰勒模式。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第一次明确提出“过程模式”的,应推英国课程理论家斯腾豪斯。于1975年出版了《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对目标模式的批判是其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理论阐述的前提及依据。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常称为机器教学,是一种适用于个别教学的自动教学模式。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克拉斯沃尔等继承并发展了泰勒的“行为目标”理念,第一次在教育领域确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教育学者梅杰(又称马杰),波法姆等发展了前人的“行为目标”理念,发动了“行为目标运动” 教学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对话情景)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著名命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程选择)的问题 2400年前,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为我们树立了教学对话的范型。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教育方法不是把自己现成的,表面的知识教授给别人,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发现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 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后来被命名为”发现方法“或”发现性对话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了 “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 马斯洛 和 麦克尼尔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美课程专家 斯克里文1967年提出)1897——1898年美国学者莱斯曾对3万多名小学生进行拼字测验,以检验拼字教学时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评价界一般以此作为评价研究的开端。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是——裴斯泰洛齐(瑞士)评价:近代教学论的集大成者—裴斯泰洛齐。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讲绪言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 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

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

《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

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 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 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 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上,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上,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上,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手段上,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包含: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合作教育学、发展性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在教学目的上,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

(二课程论的独立与发展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论学科的独立。

1949年,美国教育家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开端。

20世纪中叶以后,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兴起。主要有三大流派: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三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群

四、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1、明末清初,引用德国赫尔巴特理论;

2、“五四”以后,引用美国杜威理论;

3、新中国

成立后,引用苏联凯洛夫理论;

4、改革开放以来,合理借鉴独立探索。第三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1.一、意义

二、方法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2、联系实际,学思结合3、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讲: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及其类型

一、课程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说:“课程及进程。广义指所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列出了九种不同的定义:(1在学校教育中,为使儿童和青年掌握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而将潜在的经验按一定 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种经验组成就叫做课程。(2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经验的全部历程。

(3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4旨在探讨能够体现教师、学生、学科、环境影响学科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

(5 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是一项指导生活的计划;课程构成了人们及前人积极的活动趋

势。

(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7课程是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系统再现,有计划地说明人类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成果, 使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发展个人——社会能力。

(8课程基本由 5 大方面的学科构成,即掌握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

(9课程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可行的思维模式,以及在这些结论中那些所谓有根据的

经过检验的真理

课程就是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二、相关的概念分析

1、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要材料

2、教学进程—课程的实施方案

3、学科—与课程相互交叉

4、科目—学科课程的分科名称

5、知识—课程内容的主体

6、经验—知识的初级形态

7、活动—教学活动是课程的一种形式

8、计划、方案—课程的表现方式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一文本形式

1、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它规定学校(或专业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

教学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计划是学校教学的依据,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的依据,也是编撰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的依据。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一般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计划由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制定。

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2基础性(3开放性

2、课程标准:相当于教学大纲。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它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行课程评价的直接尺度。

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3、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用来教和学的主要材料。其他教学材料: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多媒体学习材料、课外读物等。

(二实践形式

1、理想的课程专家

2、正式的课程国家

3、理解的课程教师

4、运作的课程课堂

5、经验的课程学生

四、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按学科门类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目的种族的间接经验个体的直接经验

编排学科知识逻辑系统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的系统性 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自主

课程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将相关的几门学科的内容整合为一门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按学科门类分别编排的课程。

(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四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五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第二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政治因素—

1、决定课程的目标确定

2、影响课程的内容选择

3、制约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

1、劳动力素质标准对课程的要求

2、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课程的要求

3、市场经济观念对课程的要求

三、文化因素

四、科技变革

五、学生发展 第三节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1、注重基础性

2、贴近社会生活

3、尊重社会经验

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

1、正确取向

2、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兼顾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统一

4、直线式与螺旋式(结合

三、课程实施

1、忠实实施

2、适当实施

3、勉强实施

4、创造实施

四、课程评价

第三讲:课程的变革及发展 第一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课程的内容----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 课程的形式----自发的、随意的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

我国古代—课程内容:“成均之学”—音乐教,“虞庠之学”—孝悌教育

课程组织:“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

西方古代—课程内容:军事体育—斯巴达教育,文化知识—雅典教育 课程组织: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西方古代学校的课程: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现代课程的形成: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18世纪。我国从1912开始全面实施现代课程现代课程的特征—内容上,自然科学进入课程体系;编排上,纵向连贯,横向协调;性质上,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实施上,形式多样、活动丰富。

五、现代课程的发展

18世纪开始,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争;19世纪中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全面发展教育课程表;20世纪20、30年代,儿童中心课程;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内容。

第二节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变革趋势

1、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调、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2、课程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机会;

3、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

4、课程政策由中央集权转向地方分权。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1、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

2、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

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连贯性增强。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1、课程实施的忠实性被适应性和创造性所超越。

2、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3、教材开发多样化,多种媒体的作用更明显。

4、课程要求的弹性增大。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1、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所超越。

2、注重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

3、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

我国于1999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主要成绩: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力求“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势结合。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二、主要特点:

1、在课程设计上,提升了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在课程政策上,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3、在课程内容上,实行了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合理搭配,推进课程综合化;

5、在课程实施上,提倡超越忠实实施,走向适应取向合创新取向;

6、在课程评价上,要求超越目标取向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三、主要内容:

1、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

2、在课程设置上,更强调人的发展;

3、在课程目标上,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他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在课程编制上,更强调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5、在知识内容上,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之间的联系;

6、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第四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教学及其本质

一、教学的定义

1、关于教学的不同观点:

2、通用定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

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3、基本要点:①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与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不可或缺;②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③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④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4、概念区分:①教学与教育教育包含教学②教学与智育二者相互交叉③教学与 上课教学包含上课

二、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一基本要素:构成学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此外,影响教学活动 的因素还有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等因素。

1、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施教主体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

行创造性的加工、开发与重构。②教师要将自己重构的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渠道,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达出来。③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调控和管理,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能力、陶冶性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发展主体: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变化,教师不能代替学

生学习,也不能代替学生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工作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确立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首先,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其次,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发展的可塑性。最后,学生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3、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中介媒体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统称,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指导用书、教学参考资料等各种图书资料,也包括挂图、模型、标本、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磁盘、光盘等各种超文本材料。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双方的中介性要素

∙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可以说,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指南”和“凭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将社会性经验内化为学生的个体性经验,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学生在心智、才能、个性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可以说,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知识载体”。

1、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

2、教师与教材操作上的主客体

3、学生与教材认识上的主客体

三、教学的本质:教学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为什么说是认识活动? 为什么说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四、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

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

发展的教学

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思考:怎样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的目标、第二节 教学的目标、功能及任务

一、教学目标概述

(一)定义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教学活动的效果主 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上,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身上实现的预 期变化。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二)表现形式:

1、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

2、明显目标和隐蔽目标

3、学科教学目标、单元 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

3、标准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及编制

(一)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

1、认知领域—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情感领域(态度、兴趣、理想、欣赏—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

3、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定势、引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行为反应、适应、创作

(二)教学目标的编制

1、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①整体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灵活性原则

2、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制:①行为目标②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③表现目标

3、内容点教学目标的编制 ①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见书本 179 页 ②具体编写方法: 确定教学目标层次—将教学内容分

解成内容点—确定内容点教学目标—选 定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绘制“内容点教学目标 两个案例见书本 179 页

三、教学的功能

1、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 发展的重要环节。

四、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2、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3、使学 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习惯;

4、使学生体质增强、心理健康。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2、实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 认知因素相统一;

3、实现身心发展的统一;

4、实现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

二、启发性原则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

3、鼓励学 生求异思维。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原则

四、有序性原则

1、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2、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

3、遵循教学工作的基 本程序。

五、师生协同原则

1、树立学生主体观;

2、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3、创设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六、因材施教原则

1、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个性 特长的发展。

3、将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有机结合。

七、反馈调节原则

1、及时获取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

2、及时评价反馈信息并对教学活动 作出恰当调节;

3、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原则的综合运用

教学观念的更新: 第四节 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从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 重视能力培养、整体素质提升转变;

三、从重视教法研究向重视学法研究转变;

四、从重视 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1、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础知识的领悟;

3、强调“知—情”对称,注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寓于知识经验中的情感的觉察和体验;

4、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 运用以合乎学生的特点,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第四篇: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资料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

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它的诞生深受当时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的影响。

2、博比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⑴教育的本质。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⑵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⑶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过程: ①人类经验的分析。②具体活动或工作的分析。③课程目标的获得。④课程目标的选择⑤教育计划的制定。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课程开发的过程解析为七个步骤:⑴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⑵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与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⑶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次序;⑷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⑸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⑹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⑺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顺序获得它们。

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立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还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局域性表现在: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由于„泰罗主义‟充斥其中,导致该理论的机械化。所以这种课程开发理论的科学化水平仍是很低的。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泰勒原理”是前人研究升华的结果,它的实践基础主要指„八年研究‟。其主旨在于改革课程体制。在这八年的实验研究期间,为了使每一所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映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⑴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⑵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⑶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⑷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3.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

三、1.学科结构运动的产生背景由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得美国朝野上下感到了一种危机。随后,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并且拨巨资推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于是„新课程‟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1959年的伍兹霍尔会议以及布鲁纳在会议上作了《教育过程》报告之后,„学科结构运动‟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

2.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核心开发的课程。特征: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

3.学术中心课程的历史地位:⑴它以学科结构为核心构筑现代课程体系,使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得以简化、统整和完善,创造了现代化课程的一个范例。⑵它把课程开发的基点落在专门化的学术领域,它不仅尊重了学术逻辑,而且还积极吸收了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所倡导的发展人的解决问题和探究精神这样学术中心课程就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这就使学科课程发展到新的阶段。

四、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1.„实践性课程‟:四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基本内容: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它们间的持续相互作用构成了它的基本内涵。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所构成的。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它直接参与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开发方法:„课程审议‟即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景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实践性课程开发即是以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为核心进行的课程开发,它必须根植于具体实践情境。具体表现上,施瓦布理想中的课程开发基地是每一个特殊的学校。因此,这种课程开发可以称为“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4.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

所谓“实践兴趣”,亦称“实践理性”,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的基本兴趣。(五)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解放兴趣”的追求

1.“概念重建主义者”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1)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2)传统课程理论被“技术理性”所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适性的程序和规则,这就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反历史的”。(3)尽管传统课程理论标榜“价值中立”,但它却因此而陷入了一套保守的、使其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实际上它维持了现行的社会控制体系。

2.“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

(1)“存在现象学”课程论。该理论认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或“存在体验”,课程更主要的是个体的“自我知识”,而不只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

(2)批判课程论。该理论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它把课程的本质概括为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即行动与反思的统一。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

“解放兴趣”亦称“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它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即通过自我反思的行为达成解放。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的贡献

1.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他的教学论具有如下特点:(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2)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3)确立了“自然教学法”;(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在此书中,夸美纽斯确立了他的教学原理:(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2)兴趣与自发原理;(3)活动原理;(4)直观原理。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在教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处于不寻常的地位。他第一次确立起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大教学论》因而也成为现代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他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确立起的一系列教学论原理,对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夸美纽斯的许多教学论主张即使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二)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的贡献 1.卢梭的教学论

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表达了他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思想。

(1)自然教育论: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

(2)发现教学论:①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②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③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④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2.卢梭对教学论的贡献:他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主体地位;主张教学要基于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他把发现视为人的天性,把兴趣与方法视为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把自主的、理性的人格视为发现教学的目的;他确立了活动教学、实物教学等教学形式。可以说卢梭的教学论提出了现代教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他的教学见解洞悉了教学的真谛,指导了两个多世纪的教学改革。

3.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

(1)适应自然的教育学。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而这些天赋力量和才能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教育必须符合这些规律,必须建立在儿童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并与儿童的自然发展相一致。由此,他希望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他所希望的教育:在儿童发展的前期,用“居室教育学”的方法;在儿童发展的后期,用“基础教养论”的方法。

(2)教育教学的原理:①自我发展原理;②直观原理。

(3)教学的课程与教学论化,即教学研究必须建立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教学原则必须从心理规律中得出,只有把教育、教学“课程与教学论化”,教育、教学才能依循人的发展的自然法则进行。

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卢梭教学论的总结与深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课程与教学论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他本人也躬行实践,他的教学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其终生矢志不渝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所以,他对近代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1.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多方面兴趣”。2.教学的“形式阶段”如下:

(1)“明了”,即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2)“联合”,即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3)“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以形成具有逻辑性的、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

(4)“方法”,即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教育性教学:即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而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为此,它要求教学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进行,还要求把培养学生品格的教育建立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否则,品格教育就流于虚妄。

4.赫尔巴特对教学论的贡献:他继承并发展了裴斯泰洛齐“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化”的理念,充分阐明了课程与教学论对教育的意义;他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论;他把兴趣概念引入教学论,指出教学须以培养“多方面兴趣”为任务;他指出教学顺序应建立在掌握知识的心理顺序的基础上,并确立了教学的“形式阶段”;他在其兴趣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教养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在重视古典教养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他将教养内容体系纳入教学论研究之中,从而克服了既有的教学论的主观主义、心理主义、方法主义的缺陷。(四)现代教学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学论

1.对传统教学论的批判:杜威认为,古往今来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这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塑造说”或“外烁说”,一种是“展开说”或“预成说”。他们的共同缺陷是:忘记了儿童能动的活生生的现实经验。杜威则超越了这种教育本质认识上的二元论,认为发展是儿童在先天本能与冲动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增加经验的意义的过程。由此,他获得的结论是: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2.基于经验的教学论的内容如下:(1)“经验”的涵义与知行统一论。

经验是人作用于环境和环境作用于人这两个方面的“特殊的联合”。经验中包含着主动作用,包含着“做”,包含着“行动”,而观念、知识本质上就是经验,所以观念、知识包含着行动;另一方面,人的行动又是基于观念、知识的,又是受观念、知识指引的,是观念、知识的运行过程、具体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行动也即是知识。由此可见,知和行是统一的,据此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2)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

杜威所力倡的“反省思维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深思”。它包括五个要素、步骤或阶段:①问题的感觉;②问题的界定;③问题解决的假设;④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⑤通过行动检验假设。这些同时也是“问题解决”的要求、步骤或阶段。对于这种反省思维能力的培养,杜威认为,教学不应当是学院式的,而必须与校外和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创设能够使儿童的经验不断生长的生活情境——“经验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儿童发现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所以,他所倡导的教学是“问题解决教学”。(3)经验课程与主动作业。

杜威认为,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当课程统一了儿童的心理的经验与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的经验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经验课程”。具体表现形态就是“主动作业”,这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

3.杜威对教学论的贡献:杜威的教学论深刻总结了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教育智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谓博大精深。他提出的一系列教学论课题:怎样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进行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行统一;怎样在教学中统一儿童与学科;怎样看待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其他认识过程的关系;怎样在教学中统一儿童与社会;等等。杜威对这些问题也做出了创造性的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些课题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所回避不了的。(五)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

1.20世纪上半叶:科学教学论的早期发展

(1)在西方世界,教学设计研究存在两种典型的风格:一种是信奉“经验主义”,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种是信奉“理性主义”,强调理智的适切性,强调与理智相关的人的心理的结构认知过程。

(2)在北美,教学设计研究旨在把关于人的学习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连接起来。这样,20世纪的教学论也就逐渐成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学科。(3)在欧洲出现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学论”,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开启了欧洲科学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先河。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崛起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试图把行为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与教学技术整合起来,把教学设计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理路是开发一种教学程序系统以准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设计教学以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学习结果。这种理论还吸收了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论的因素,把教学视为各构成因素、流程和信息控制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

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还产生了一些对教学实践很有影响的教学理论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所谓“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著名课程与教学论家布鲁纳的“发展教学论”、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体制,培养儿童优异的智力,进而推动个性整体发展。它们的教学设计主要建立于认知理论的基础之上,与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有着不同的旨趣。3.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

这时期行为主义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认知课程与教学论所取代,以认知课程与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兴盛起来。该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对认知策略进行了深化的研究,通过对引导内部学习和思维过程的认知策略的研究,获得了对诸如问题解决、组织信息、降低焦虑、发展自我监控技能、增进积极态度等方面的一系列具体策略。4.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此时期,那种开发唯一的、对所有教学情境都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理念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根据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特性开发出适合于具体的、明确限定的结果的最好方式。学习者与媒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也成为此时期教学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且该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课程的涵义:(1)把课程作为学科;(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3)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

2.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如下:(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环境、教材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二)教学的涵义:概括地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现代教育制度把课程简单化为单纯的“制度课程”,通过“制度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加以控制,进而实现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因此,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过程,即是现代教育日益工具化、日益成为现代科层社会的一个环节的过程。这是“科技理性”在现代教育中日益占据支配地位、日益膨胀的过程。同样为“科技理性”所支配的现代教育科学的兴起加剧了课程与教学的分离,进而加剧了现代教育的工具化。(二)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二元论

1.内容与过程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认为,课程即学习内容或教材,教学则是内容的传递过程与方法。内容与过程、教材与方法是分离的、独立的。这种二元论的实质是把知识与知识由以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割裂开来。这样,原本有机统一的知识就被人为分裂为内容(主要以物化形态存在于书面文献或各类媒体之中)和这些内容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与方法,这两方面相互独立,机械地发生关系。

2.目标与手段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认为,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教学则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的手段。目标与手段是分离的、独立的。其实质是把原本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人的完整的活动割裂为目标(计划、结果)与手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种特定的手段也可以被泛化并被滥用于不同的目标。

3.二元论的实质:把原本内在连续和有机统一的世界分裂为两部分,并使两者对立起来,机械地发生关系,一方控制另一方。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根源:一是社会制度的等级对立性质;二是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的盛行和科学对世界的全面控制。(三)20世纪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第一次努力:杜威的贡献与局限

1.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弊端:(1)导致忽视经验产生的具体情境。(2)如果把运用材料的有效途径看做脱离材料的现成的方法,这会使儿童丧失学习教材的内部动机,其学习行为会受各类外部动机所支配。(3)导致学习行为本身成为一个直接的、有意识的目的。(4)在心理和材料分离的概念的影响下,方法往往成为枯燥的、割裂的常规,成为机械沿袭的指定的步骤。这样,方法就成为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循的僵化的教条。

2.杜威关系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杜威指出,实用主义的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坚持认识和有目的地改变环境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他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所决定的。经验是对所尝试的事情和所承受的结果之联系的知觉,完善的经验是物我两忘的,真正的教育是心理与逻辑、方法与教材、教学与课程彼此间水乳交融、相互作用、动态统一的。

3.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两个内涵:(1)教材与方法的内在的连续性。(2)目标与手段的内在的连续性。

4.杜威的贡献: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消解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

杜威的局限性:(1)由于杜威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期。所以他的思想中具有“唯科学主义”的倾向、存在着科学崇拜的成分。(2)“实践理性”追求民主追求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但这种理性缺乏“反思精神”,所以“达成一致”也可能被作为一种控制方式来使用。这样,“实践理性”距离追求主体的自由与解放的“解放理性”尚有距离。(四)20世纪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课程教学”的理念 1.课程与教学整合的实质:以“解放兴趣”为核心。

2.“课程教学”理论的内涵包括:(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

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一、目标模式

1.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2.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3.构成“泰勒原理”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1)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点,需依据三个来源:①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②对当代生活的研究。③学习专家的建议。(2)选择学习的经验。学习经验指学习者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问题不仅是确定哪种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3)组织学习经验。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一种是“纵向组织”,即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一种是“横向组织”,即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4)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①“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②“序列性”,与连续性有关又超越连续性;③“整合性”,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5)评价教育计划。评价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6)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①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②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程序包括:界说教育目标;确认评价情境;编制评价工具。

4.“泰勒原理”的评价: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探讨入门的基本框架。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了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式。但是。对于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泰勒原理并未予以回答。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不同的课程理念来填充这个框架而得到不同的课程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发挥作用留下了相当的余地,也即除了其历史意义外,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5.目标模式的其他类型:(1)塔巴的模式(2)惠勒的模式(3)坦纳模式

二、过程模式

1.目标模式的批判(1)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2)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

2.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斯腾豪斯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3.过程模式的原则:(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对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的探究,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

4.过程模式的评价: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它把学生视为一个积极的活动者,教育的功能则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自主而有能力地行动。它倡导过程原则,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它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并不是学生行为的主宰者、控制者,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行为的引导者。这样,它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统一于教师德主体作用上。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理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这显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取向。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宗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围绕学生认知的发展对教学进行设计。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1)教学认识论。布鲁纳指出:知识是人们基于经验中的材料而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使经验中的材料具有意义和结构。由于人们对规律或事物的体验是不断变化、不断深化的,知识的内容因而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科学知识必然是不断发展的,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探究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与人类的知识探究过程一样,是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知识。但是,传统的课程教学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就要求改变这种教学为知识的探讨过程本身,要求重视学习者自身的探究发现。(2)学习准备和儿童认知发展过程。在学习心理中,所谓准备,就是容易而且有效地学习某种知识的心理素质。布鲁纳却认为,这是一种僵化的准备观,它的最大弊端是“让人单纯地去等待有准备”,这使得教学往往落在儿童智慧生长的后面,奴役地跟从生长,而不是有效地促进生长。充分掌握先行的、较简单的知识技能的心理基础,这才是“准备”的真正涵义。即是说,所谓“准备”,是受教育影响而引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影响的概念函数,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盲从儿童智力发展自然进程。教育影响理应成为加速儿童的准备、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学习准备”的理念出发,布鲁纳有对儿童智力发展过程进行了探究,他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的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三类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3)发现学习。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发现学习的特征:(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2)注重直觉思维(3)注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发现学习的价值:(1)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2)发现行为又注意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3)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4)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二、对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评价:

(1)优点: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是对“知识激增”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作出的一种回应。他的学科结构理论,是基于“一般迁移”的理论和对学生潜能的大胆假设以及时代对教育的学术性要求而提出的,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学术性,抽象性,从而把传统教学对知识的“量”的追求转移到对“质”的概括上。其发现教学法,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从而从传统教学对结果的观众转移到对学习动态过程的关注。他的这些主张,一度成为教学理论中的显血,由此引发的课程改革运动,更是吸引了美国朝野乃至全世界的注意。布鲁纳强调心理学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运用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希望和热情。

(2)弊端:对学科结构的假设缺乏更深层的认识论思考,过于偏重教学的学术性而忽视了人特别是教师因素的作用,忽视学生情意方面的发展等,这些也是造成他所倡导的课程改革运动终归失败的内在原因。但是,布鲁纳的理论毕竟为人们认识教学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五六十年代教学论的繁荣,与布鲁纳在拓宽思路方面的启发不无关系。

第五篇: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和其他要素。

2、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

3、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和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4、目前,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级构成。

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 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7、辛德等在 1992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忠实观、互动调适观和生成观。

8、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9、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10、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1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12、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

13、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14、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是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16、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1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等来表达。

18、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19、为了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20、按照古德来德的观点,课程可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和经验课程五个不同层面。

21、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

22、泰勒提出课程目标有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

23、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其基本过程有: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24、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

2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26、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错)

2、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对)

3、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课程设计上的特点。(错)

4、文纳特卡制是在改造班级授课制阶段出现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对)

5、“蛋糕模式”是一种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错)

6、“互动理论”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对)

7、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错)

8、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错)

9、除研究法外,讨论法也是一种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对)

10、口语化是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之一。(对)

1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错)

12、杜威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错)

13、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法国。(对)

14、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错)

15、教学评价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错)

16、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对)

17、板书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要具有示范性。(对)

18、重视并直接从事教学手段研究的要首推夸美纽斯。(对)

19、语词式板书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为简便的板书样式。(错)20、形成性评价往往具有对后续阶段课程的诊断性评价作用。(错)

21、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双边活动的过程。(错)

22、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对)

23、实用主义强调儿童在工作中学习、掌握知识。(错)

24、当代教学模式将更加强调学生知识的发展,把学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错)

25、课堂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错)

26、比较典型的实行 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法国。(对)

27、教学评价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错)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校本课程? 答:校本课程: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洗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2、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答: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整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行;合作性。

3、简述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要素。

答: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关键一点是要具体,明确;目标陈述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谁来完成这个行为,即要明确教学对象是谁;

二、用来达成目标的实际行为;

三、行为的结果,如一篇论文;

四、完成行为的适当情境或条件;

五、用来评价作品获成绩的标准。

4、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答:课堂教学评价:是以课堂教学作为评价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5、什么是教学? 答: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6、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 答:螺旋式课程组织:是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7、简述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答: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美国著名课程学者泰勒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在规划课程时,必须回答如下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那些教育目标?我们要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简述教学过程的原则。答:教学过程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

9、什么是隐性课程? 答: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 答: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心理准备阶段;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巩固知识阶段;运用知识阶段;检查与评价学习效果阶段。

12、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答:(1)教学艺术的创造性。(2)教学艺术的形象性。(3)教学艺术的情感性。(4)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13、简述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答:情 境 一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

14、什么是班级授课制? 答: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5、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一)需要评估;(二)确定目标;(三)组织与实施;(四)评价。

16、如何评价课程设计中泰勒的目标模式? 评价泰 勒的目标模式:第一,目标模式是合逻辑的。第二,目标模式是合科学的。第三,目标模式合乎民主的需要。第四,目标模式合乎教育的要求。第五,目标模式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但目标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也招致了众多的批评。如目标模式在本质上含有管理控制的意图,这种模式多指向可预期的目标等等。

17、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

答:①教学艺术的创造性。②教学艺术的形象性。③教学艺术的情感性。④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18、简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答: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第一、学生接受的教学信息更加一致;第二、教学活动更加有趣;第三、提供感性材料,加深感知度;第四、提供有效的交互;第五、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第六、有利于个别化教学;第七、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发现和探询活动;第八、促进教师作用发生变化;第九、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第十、扩大教育规模。

19、什么是课程管理? 答:课程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四、论述题

1、试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答:(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二)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是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三)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四)课程与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与正确性等。

2、列举课堂教学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并说明遵循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评分提示:列举课堂教学的实例,可以是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也可以是阅读过的别人的经验,需要作出适当的描述,如什么教学内容,怎样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处理有何特别之处,收到什么效果等。在此基础上,引述学习过的有关教学原则的内容,对照加以分析,说明自己的看法,得出遵循教学原则重要意义的认识。涉及的教学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分析时应结合所举实例,侧重一、二个原则来充分论述。

3、试比较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答:(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

(1)优点。第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的教育标准,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第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第三,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有益于保证文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第四,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进行管理控制。(2)弊端。第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上的悬殊差异。第二,过分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第三,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不利于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第四,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要求过度统一性,削弱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

(1)优点。第一,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文化差异,有力实现了教育的服务功能。第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地方与学校的创造性。第三,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达到局部最优化。第四,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第五,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能够保证教育实际上的平等。

(2)弊端。第一,由于它采用分权管理,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固而在全国范围内一的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第二,由于是分权管理,管理主体多元化,不利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上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第三,由于中央很少控制,大多是地方和学校自由自主进行课程实践,容易形成无政府状态,进而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利于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4、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答:当前,在国内外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突出以下几个重点:(1)缩小班级规模。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从而间接地影响学习成绩。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2)综 合 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教学组织形式的新特点。(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座位编排方式和学生座位位置的不同制约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范围和人际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交流的范围。(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

5、试举例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答:影响课程 实施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随着人们对课程的深人研究,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深入研究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

(1)改革本身的因素。包括 :① 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会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实施者对改

革的清晰程度。③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的内容越复杂,实施起来会越困难。④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学校内部的因素。同一个改革方案可能在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成功,而在另一个地区或另一所学校不成功,这与学校内部诸多因素有密切的联系。①校长。校长在改革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原因。②教师。教师个人的特征和教师集体的因素对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革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进程。(3)学校外部的因素。学校教育活动不只是学校内部的问题,政府等权力机构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对课程实施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①社区与家长的影响。②政府部门的影响。③社会团体的影响。

以上这些因素在不同水平上不同程度地影响课程的实施。因而,对课程实施的考察,一方面要了解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与措施的实施程度以及课程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内容的实施情况;另一方面要了解课程实施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课程实施的。

6、试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答: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1)完善课程体系;(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7、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导课艺术。答:导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导课艺术的特点包括针对性、启 发性、新颖性和简洁性等。其功能为: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等。教师常用的导课的方法有:直接导课;故事导课:创设情境导课;悬念导课:新旧知识联系导课;解释题目导课;演练导课;设疑导课等。

8、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举例说明如何应用结课艺术。答:结课是指教师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通过重复强调、归纳总结等方式,回顾与概括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行为方式。结课的形式与方法主要有:自然式;归纳式;悬念式;回味式;比较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激励式等。应用结课艺术要做到:(一)体现教学目的。结课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目的和知识

结构等。(二)注意首尾呼应。要与导课相呼应,做到前后一致,使课程主线清晰。(三)做到适可而止。要避免提前或拖堂,做到按时下课。(四)注意形式多样。要根据不 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年级 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结课形式。

下载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_重点归纳__知识点归纳(本站推荐)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泰勒。由于泰勒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

    课程与教学论笔记(大三下)

    1. 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_笔记(共5则范文)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1、现象-问题-规律2、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2、课程的表现形式:(一)文本形式由宏观到微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其他学科(二)实践形式,由抽象到......

    201404自考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201304自考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

    2002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2002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7月答案

    密 ★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共5则范文)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单选]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 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