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2011年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可以说是在课程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程选择的问题。A.奥苏伯尔 B.斯宾塞 C.杜威 D.洛克 答案:B 2.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精神助产术” B.“教学对话” C.“共同讨论” D.“注入式教学法” 答案:A 3.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A.杰克逊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答案:D 4.在儿童发展的初期,儿童表征客体主要是通过()A.行为表征 B.图像表征 C.符号表征 D.语言表征 答案:A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A.重视技术课程并谋求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融合 B.仍强调科学课程
C.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不够重要 D.技术课程只在高等教育中开设 答案:A 6.“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A.学校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答案:A 7.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答案:D 8.系统确立“过程模式”的是()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斯滕豪斯 答案:D 9.在布鲁纳所提出的内部动机中,()是指儿童由于对理想人物的憧憬而力图提高自身同理想人物的类同性。A.好奇心 B.能力动机 C.自居作用
D.同伴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C 10.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提出者是()A.斯克里文 B.泰勒 C.布卢姆 D.艾斯纳 答案:A 11.提出外貌模式的是()A.泰勒 B.普罗沃斯 C.斯太克 D.古巴和林肯 答案:C 12.主体取向的评价对应于利维的评价的()A.古典的考试型时期
B.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C.后现代时期 D.现代时期 答案:C 13.从研究方法上看,课程研究的趋势是()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
D.既不是量的研究,也不是质的研究 答案:C 14.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典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学者是()A.施瓦布 B.斯腾豪斯 C.泰勒 D.利维 答案: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
答案: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因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话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之一。进一步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还需明确以下几点:(1)教学对话是以教师指导为特征的。(2)教学对话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对话与学术对话也有一定的区别。(3)教学对话以学生的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特征。2.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 答案:表现在:(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3.简述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答案: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教育的本质。即教育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即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4.目标达成模式的步骤是什么? 答案:它包括如下七个步骤:(1)建立目的和目标;
(2)对目标分成较细的类目;
(3)以行为名词表达目标,这一步还包括界定和修订使用的行为名词;(4)确定能表现目标达成程度的具体场景;(5)选择和发展评价所使用的测量技术;(6)搜集学生表现的有关资料;
(7)将搜集到的资料与行为目标比较。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答案: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教学并不仅仅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同时获得知识,获得探究的途径和态度。
(2)注重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逻辑思维不同,直觉思维并不依据已经严格规定好了的步骤进行,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它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根据直觉思维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直觉思维的能力。
(3)注重内部动机。布鲁纳认为,推动真正的学习行为的动力,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在学习本身中发现报偿的动机,即内部动机。据此,他提出了好奇心、能力动机、自居作用、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四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对于学习中的发现行为有何意义,布鲁纳论述了它的价值,这包括: ①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因为只有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个人的,才是自己的内在财富。
②它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在发现学习中充满了尝试、猜想和领悟。③发现行为还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④发现行为还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总之,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从而从传统教学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学习动态过程的关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教学中不是处处都能应用发现教学法的,而是一定要考虑它是否适合于具体的教学任务、情境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积极的效果。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1.下面的材料记述了某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仔细阅读,然后回答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曾以“乌克兰的防风林地带”课题为例,说明了这种教学过程的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用乌克兰防风林地带为特例,以具体直观的方法,提出关于防风林地带的问题。
第二阶段,根据由防风林地带的特例所获得的认识,推论出乌克兰地区的特点,而且还要掌握该地带的普遍特性和类型特性,用开拓草原这一“类型”的认识来说明一系列类似景观的本质特征,如美国中西部草原。第三阶段,要明了草原化的过程及阻抑这一过程的努力,也即是明了人类是如何在特殊的气候、地理、形态诸条件下,干预自然,作用于自然,并且改造自然的。
第四阶段,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要干预、改造并主宰自然。在这一阶段,教学已经由对客观内容的重视转移到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来了。„„
材料体现的是哪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谈谈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
答案:材料体现的是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提倡的“范例教学模式”。
它的基本思想是要组织教养性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即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态度。一般程序:
(1)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
(2)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3)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
(4)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教育价值:
表现在对学生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在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线、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知识就是力量”的传统,转而追求获得支配知识的力量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一)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D)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_________
A.经济危机
B.八年研究
C.科学测验运动
D.社会效率运动
(D)2.美国教育学者_________的著作出版是独立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A.泰勒
B.查特斯
C.布鲁纳
D.博比特
(A)3.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_________ A.《课程》 B.《什么是课程》 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理论》(B)4.博比特在1924年出版_________
A.《课程》
B.《怎样编制课程》
C.《成绩测验的编制》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5.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_________
A.过程分析 动分析
C.目标分析
D.工作分析
(A)6.美国著名课程专家__________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A.泰勒
B.查特斯
C.布鲁纳
D.博比特(D)7.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学生兴趣
B.学科兴趣
C.实践兴趣
D.技术兴趣(D)8.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是
A.泰勒
B.费尼克斯
C.布鲁纳
D.施瓦布(C)9.“教师作为研究者”是________提出的著名观点。
A.泰勒
B.施瓦布
C.斯腾豪斯
D.吉鲁
(B)10.在西方,________最早提出了“课程”这个概念。
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A)11.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下面哪一项的叙述不准确?
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C.教育是社会的过程
D.教育即生长
(C)1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
A.实践
B.调查
C.审议
D.实验
(A)13.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对_______的追求。A.实践理性
B.学术理性
C.技术理性
D经验理性.(B)14._______是“概念重建主义”的代表。
A.博比特
B.吉鲁
C.施瓦布 D.查特斯
(C)1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对_________的追求。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都不对(C)16.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
A.泰勒
B.斯腾豪斯
C.拉特克
D.夸美纽斯
(A)17.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________
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A)18.1632年,________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A)19.现代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__ 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B.活(B)20.______在《爱弥儿》中明确提出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儿童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孟德斯鸠 填空题:
1.孔子定“六艺”以教学生,“六艺”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分科课程)的雏形。2.(博比特)和查特斯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3.(博比特)和查特斯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4.(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5.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确立了其(“评价原理”)。6.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7.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确立了其(“课程基本原理”)。8.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9.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
10.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兴趣)。11.三种典型的经验课程理论形态包括: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和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五章三节)(难度2)12.(核心)课程是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位置并具有生成力。(五章三节)(难度1)13.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14.第四代评价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15.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八章一节)(难度1)
三、名词解释:
.1.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动单元的过程与方法。这种方法既是博比特教育本质观与课程本质观的体现,也反映了“泰罗主义”对课程开发领域的影响。2.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学术中心课程: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4.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5.课程:1.课程作为学科。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可以回答任意一种自己赞同的解释)
四、判断题:
1.查特斯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活动分析”法。(×)改:查特斯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工作分析”法。(√)
2.贾德和桑代克的研究观点和方法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
4.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目的是使儿童学得快乐。(×)
改: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目的是使儿童的经验不断改造与持续生长。(√)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实践兴趣”。(×)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解放兴趣”。(√)6.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是同一过程。(×)
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这是同一过程。(√)
8.课程与教学是各自独立的部分。(×)改:课程与教学具有内在的连续性。(√)简答题: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教育的本质: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即生产。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法。对博比特而言,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工程”,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
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3.杜威的反省思维的步骤是什么?.①问题感觉; ②问题的界定; ③问题解决的假设;
④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 ⑤通过行动进行检验假设。
4.简述《大教学论》的基本教学原理。《大教学论》的基本教学原理为:
⑴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首先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其次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⑵兴趣与自发原理。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自发学习。⑶活动原理。教学要使学生躬行实践,实际从事认识、探索和改造事物的活动。⑷直观原理。教学不应从事物的语言说明开始,应从事物的观察开始。5.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八章一节)(难度2)
⑴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⑵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⑶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⑷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
⑸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6.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八章二节)(难度2)
(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六、案例分析:
1.请你结合下列案例,阐述发现性学习的特征。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教科学课的王老师在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他们自选一个课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课题内容不限,但必须有独立见解。小黄同学选择的课题是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他从宠物店买回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
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小黄老鼠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就会别有洞天。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小黄同学做实验时,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拉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老鼠则10次之中有8到9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
测试结束,几天后小黄同学完成了他的论文,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他的结论令人刮目相看。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过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那只黄老鼠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做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做出的决策。”
……
小黄同学的研究成果在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答案:
发现学习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第二,注重直觉思维; 第三,注重内部动机;
第四,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2.下列案例中,父亲的作法对吗?请你谈谈理由。
湖北省公安县13岁的聂愿愿在1998年的高考中,以628分的高分考取华中理工大学。整个公安县考分超过600分的只有11人,聂愿愿只比第一名645分少17分。在该县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的十几位考生中,聂愿愿成绩名列第二,一入校便获得该校二等奖学金。
聂愿愿受的是他父亲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聂其文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12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他的方法突出一个“背”字,不仅要求儿子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一本一本地背诵。除了公式公理以外,还要背诵大量的例题。聂愿愿高考成功后,聂其文名声大振,他对记者侃侃而谈,表示:“我想在教学方面实践一下自己的教学思想,从学前班到高中13年,我准备用10年完成。只要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比其它学校成功,因为我节省了3年时间。”聂其文的女儿刚刚12岁,也于4年以前退学回家,聂其文打算在她身上再做一次“神童”试验。他说:“她今年已经学到高中课程,后年让她考大学。愿愿今年考大学时,周围的人百分之百地认为他考不上,考上以后,大家又说这是一个特例。当我的第二个孩子成功以后,我的教育方法才真正有说服力,那时我要把我的教育方法总结推广。”
记者来到华中理工大学,采访了聂愿愿。当问及父亲的教育方法时,孩子毫不迟疑地回答:“爸爸的方法不好。其实他并不想这样做,主要是家里太穷了,他又自认为有学问,就自己教我。他只是拿几本教材让我背,其他什么资料都没有。爸爸每天都让我做功课,我又不想做,他动不动就打我。我对他恨得要死,每天都当家里的那堵墙是爸爸,对着打,打得手上都起了老茧。”聂愿愿接着描述了自己平时的生活情况:“我刚进高中时成绩很差,副科知识知道得很少。长江有多长,从哪里发源,在哪里入海,我都不知道。我每天早上5点40分起床,晚上12点才睡觉,现在想起来都害怕。” 父亲洋洋得意,儿子惊恐不安;父亲打算推广自己的教学方法,儿子却对父亲所谓的“方法”恨之入骨。到底谁对谁错呢?社会上众说纷纭。答案:
父亲的作法是错误的。违背义务教育法。
在教育目标上,把升学看着是学习的惟一目标。在师生关系上,父亲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的依附品。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死记硬背和体罚。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二)一、选择题
(B)1.在儿童学习“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交通工具”的概念,这样的学习属于________(二章)(难度1)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B)2.按照加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真正开始于________(二章)(难度2)动机
B.习得
C.保持
D.领会
(D)3.传统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 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C)4.________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A)5.德国教育家提出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的第一个步骤是________
A.明了
B.联合 C.系统
D.方法
(C)6.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的最后一步是________
A.系统
B.联合 C.方法
D.明了
(A)7.杜威认为,经验就是人作用于环境和环境作用于人的“特殊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A.反省思维
B.行为
C.逻辑推理
D.教与学的过程(B)8.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是以______为中心。
A.活动
B.问题
C.操作
D.经验(A)9.杜威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反映的是______ 主动适应论
B.被动适应论
C.超越论
D.社会批判论(A)10.杜威以_______作为其教学理论的核心基础。
A.经验主义
B.个人主义 C.民主主义
D.操作主义(D)11.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______
A.木工
B.金工
C.制造
D.主动作业(D)12.以下哪一个命题不属于杜威的教学理论?
A.教育即经验改组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B)13.造成20世纪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__________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多元论
D.经验论(A)14.泰勒认为,为了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首先要对所得的教育目标进行__________
A.甄选
B.分解
C.具体化 D.综合
(B)15.为精确而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二维图标”。
A.心理行为
B.行为内容
C.意识行为
D.经验内容
(A)16.按照泰勒模式,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_________
A.确定学校应该试图达到的教育目标 B.确定哪些教育经验可以被学生接受
C.确定有效组织教育经验的途径
D.我们实现目标的评价手段
(A)17.在课程研究史上,是______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A.斯腾豪斯
B.布鲁纳
C.瓦根舍
D.奥苏伯尔
(B)18.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________提出的。泰勒
B.斯腾豪斯
C.普罗沃斯
D.斯太克
(D)19.根据斯腾豪斯的理论,教育的本质应是________
A.“教学” B.“尝试” C.“训练” D.“引导”(C)20.学科结构运动的最主要代表是________
A.泰勒
B.费尼克斯
C.布鲁纳
D.施瓦布
(C)21.不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是______(四章)(难度2)
A.要素主义
B.永恒主义
C.实用主义
D.结构主义
二、填空题
1.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
2.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兴趣)。3.赫尔巴特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其(观念心理学)体系之上的。4.赫尔巴特的观念心理学主要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这几个概念展开的。5.(“观念”)是赫尔巴特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是指事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感觉印象,因而又称为“表象”。
6.赫尔巴特认为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过程是(“统觉”)。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多方面兴趣”)。8.(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念。9.(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四个基本问题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二章一节)(难度2)10.(斯腾豪斯)明确提出,教师的身份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11.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建立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12.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有(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四章二节)(难度1)13.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有:(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和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五章二节)(难度2)
三、名词解释:
1、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动。
2、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3、模式:是理论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方式的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形式与内容的具体统一。
4、课程开发模式:是关于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统一。
5、教学模式:是关于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统一。
6.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三章二节)(难度1)
7.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的一种课程。
8.随机访问教学: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四、判断题:
1、当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于“解放兴趣”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不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是课程开发者与教学设计者。(√)
2、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外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改: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3.发现教学就是启发式的有意义教学。(×)
改:发现教学可能是有意义教学,也可能是机械教学。(√)
4、加涅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外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加涅的理论常被称为“指导教学模式”。(×)
改:加涅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加涅的理论常被称为“指导教学模式”。(√)5.赞科夫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特殊发展”。(×)改:赞科夫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
6.一般发展是指儿童身心的一般发展,是儿童个性整体的发展,或者说是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二章二节)(难度1)
7.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依次包含关系。(×)
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分别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8.普遍性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
五、简答题:
1、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2、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是什么?
(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蕴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3、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是学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
(3)是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意义,而不是随意编造的无意义材料。
4、赞可夫提出的教学论原则包括哪些?(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5.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目标的内容。(三章二节)(难度2)
⑴知识。包括对特定事物和普遍事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对某一式样、结构或环境的回忆。
⑵领会。包括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应 ⑶应用。指在特殊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⑷分析。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⑸综合,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
⑹评价,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的价值做出判断。
这六类目标是有层次、有顺序的。知识是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余依次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评价为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前面五种目标的综合并增加了价值标准。6.分组学习有哪些特点?(五章四节)(难度2)⑴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可以发展集体意识,发展作为集体一员共同地、自主地从事活动的能力; ⑵在分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能动的,尤其是成绩居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主动的、能动的学习,这可以大幅度减少同步学习中常见的学习分化现象; ⑶分组学习是学生共同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通过它学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案例分析
1、.请你阅读下列案例,谈谈你的认识。过程就是目标德国老师眼里的美术教育 市青少年宫美术班的孩子们还从来没有这样上过课:课桌被搬到室外的树荫下、没有黑板、没有规定具体的临摹对象和主题、没有限定材料和工具„„ 来自德国杜伊斯堡的莱茵艺术学校美术老师布曼·布赫洛和坎帕·亚内克是应邀来汉进行美术教育交流的。在20天的教育活动中,她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绘画技巧,而是先和孩子一起在少年宫逛了一圈,然后告诉他们:“所有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画、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都可以用。”孩子们的作品大大出乎家长们的意料:有画太阳的、有画树木的、有画小朋友的、还有画德国老师的„„更有意思的是,随手捡来的树叶、擦手的纸巾都被孩子们利用起来。二十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没有一张重复的,再熟悉不过的少年官,在孩子的眼里竟变得如此多姿多彩。
把白纸蒙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来回涂抹,纸上就会留下硬币的形状,这也许只能算“雕虫小技”,但德国老师却鼓励孩子们用“雕虫小技”进行创作。一开始,孩子们纷纷找家长要硬币,布赫洛女士启发孩子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任何一件东西。”很快,钥匙、颜料盒、树叶、环形针、钮扣等等都成了孩子们得心应手的工具。看着孩子们创造出来的“蔬菜大棚”、“龙卷风”、“雪花”、“五线谱”、“麻饼”,两位德国老师连声称赞。
两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德两国孩子的想象力、对自然、对生活的感知力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中国孩子可能缺乏自由发挥的机会。但中国孩子在技巧方面已达到了—定水平。亚内克女士告诉记者,德国孩子到12岁才开始系统学习绘画技巧,此前着重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因此德国孩子从入门到表现出技巧的过程可能很长。但他们有一句口号:“过程就是目标”,在兴趣培养阶段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别,看出谁更有天赋。
布赫洛女士还认为,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也许太高了,这样反而会抑制孩子天赋的发挥。答案:
“过程就是目标”的观点是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在著名的过程模式中解放出来的。类似于生成性目标。
目标一般是指结果,强调过程就是目标,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观。
这个目标是开放的,强调学生创造性,预先不进行精心的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比较自由。
这个观点也可能产生一些片面效果。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2.下列材料中,老师的做法违反哪些教学要求?请具体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小画家”一课。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小鹿、小鸡等小动物们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老师,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服,怕冷,所以呆在家里没出来。”老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在让这个学生坐下后,老师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谁能够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这时候,教室里静极了,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 答案:
1.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组织教学是正确的,符合这种讨论式教学的要求;
2.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标准答案不同,老师不能一概否定,其回答有合理的成分; 3.老师在无人敢回答时,自己讲出结论的作法与讨论式教学的要求有矛盾。【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全国2006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的教育家是()。A.泰罗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2.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A.实际发展区
B.潜在发展区
C.最近发展区
D.远景发展区
3.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 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
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 4.课程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A.连续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整合性
5.以“陷入‘价值中立性'误区的科学技术盲目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生活的异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STS课程
B.轮形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环境教育课程 6.支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是()。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7.以下“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8.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
A.理性教育学
B.思辨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活动教育学
9.“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布卢姆
B.麦克尼尔
C.马斯洛
D.奥苏伯尔 10.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11.“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A.学习准备
B.学科结构
C.中间语言
D.发现学习
12.教师向学生做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
13.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A.泰罗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C.泰勒原理
D.惠勒原理
14.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15.经验课程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是()。
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B.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C.自然经验主义经验课程论
D.活动课程论 16.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实验研究 17.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18.泰勒认为,“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是()。A.学习经验
B.学习环境
C.学习条件
D.学习目的
19.“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20.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概念是()。
A.STS课程
B.隐性课程 C.附带学习
D.副学习
21.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A.主体
B.资源
C.脚手架
D.意义建构 2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轮形课程
23.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这种评估方法称为()。A.总结性评价
B.目标游离评价
C.场合驱动评价
D.内在评价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2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课程解读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实施范式
D.课程评价范式
26.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A.上课
B.训练
C.主动作业
D.被动作业 27.“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A.决策
B.审议
C.建构
D.协商 28.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评价类型是()。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质的评价
D.效果评价
29.由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的旨在“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的课程实施原则是()。
A.目标原则
B.过程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30.最早以心理学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福禄倍尔
D.哈尔尼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32.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哪五类?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33.简述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3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因素? 35.“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谁?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回应模式?为什么说它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模式?
37.综合课程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以下是有关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两种表述:
(1)用15分钟以内的时间,在空白的中国行政区图上,以百分百的正确度,填出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人民政府驻地。
(2)理解《西厢记》中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以上两种表述方式反映了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哪两种取向?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在实际的课程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如何运用不同的目标取向?
第四篇: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资料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
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它的诞生深受当时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的影响。
2、博比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⑴教育的本质。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⑵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⑶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过程: ①人类经验的分析。②具体活动或工作的分析。③课程目标的获得。④课程目标的选择⑤教育计划的制定。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课程开发的过程解析为七个步骤:⑴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⑵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与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⑶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次序;⑷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⑸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⑹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⑺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顺序获得它们。
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立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还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局域性表现在: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由于„泰罗主义‟充斥其中,导致该理论的机械化。所以这种课程开发理论的科学化水平仍是很低的。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泰勒原理”是前人研究升华的结果,它的实践基础主要指„八年研究‟。其主旨在于改革课程体制。在这八年的实验研究期间,为了使每一所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映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⑴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⑵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⑶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⑷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3.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
三、1.学科结构运动的产生背景由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得美国朝野上下感到了一种危机。随后,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并且拨巨资推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于是„新课程‟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1959年的伍兹霍尔会议以及布鲁纳在会议上作了《教育过程》报告之后,„学科结构运动‟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
2.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核心开发的课程。特征: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
3.学术中心课程的历史地位:⑴它以学科结构为核心构筑现代课程体系,使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得以简化、统整和完善,创造了现代化课程的一个范例。⑵它把课程开发的基点落在专门化的学术领域,它不仅尊重了学术逻辑,而且还积极吸收了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所倡导的发展人的解决问题和探究精神这样学术中心课程就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这就使学科课程发展到新的阶段。
四、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1.„实践性课程‟:四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基本内容: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它们间的持续相互作用构成了它的基本内涵。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所构成的。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它直接参与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开发方法:„课程审议‟即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景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实践性课程开发即是以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为核心进行的课程开发,它必须根植于具体实践情境。具体表现上,施瓦布理想中的课程开发基地是每一个特殊的学校。因此,这种课程开发可以称为“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4.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
所谓“实践兴趣”,亦称“实践理性”,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的基本兴趣。(五)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解放兴趣”的追求
1.“概念重建主义者”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1)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2)传统课程理论被“技术理性”所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适性的程序和规则,这就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反历史的”。(3)尽管传统课程理论标榜“价值中立”,但它却因此而陷入了一套保守的、使其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实际上它维持了现行的社会控制体系。
2.“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
(1)“存在现象学”课程论。该理论认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或“存在体验”,课程更主要的是个体的“自我知识”,而不只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
(2)批判课程论。该理论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它把课程的本质概括为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即行动与反思的统一。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
“解放兴趣”亦称“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它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即通过自我反思的行为达成解放。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的贡献
1.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他的教学论具有如下特点:(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2)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3)确立了“自然教学法”;(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在此书中,夸美纽斯确立了他的教学原理:(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2)兴趣与自发原理;(3)活动原理;(4)直观原理。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在教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处于不寻常的地位。他第一次确立起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大教学论》因而也成为现代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他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确立起的一系列教学论原理,对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夸美纽斯的许多教学论主张即使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二)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的贡献 1.卢梭的教学论
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表达了他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思想。
(1)自然教育论: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
(2)发现教学论:①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②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③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④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2.卢梭对教学论的贡献:他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主体地位;主张教学要基于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他把发现视为人的天性,把兴趣与方法视为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把自主的、理性的人格视为发现教学的目的;他确立了活动教学、实物教学等教学形式。可以说卢梭的教学论提出了现代教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他的教学见解洞悉了教学的真谛,指导了两个多世纪的教学改革。
3.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
(1)适应自然的教育学。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而这些天赋力量和才能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教育必须符合这些规律,必须建立在儿童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并与儿童的自然发展相一致。由此,他希望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他所希望的教育:在儿童发展的前期,用“居室教育学”的方法;在儿童发展的后期,用“基础教养论”的方法。
(2)教育教学的原理:①自我发展原理;②直观原理。
(3)教学的课程与教学论化,即教学研究必须建立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教学原则必须从心理规律中得出,只有把教育、教学“课程与教学论化”,教育、教学才能依循人的发展的自然法则进行。
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卢梭教学论的总结与深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课程与教学论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他本人也躬行实践,他的教学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其终生矢志不渝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所以,他对近代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1.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多方面兴趣”。2.教学的“形式阶段”如下:
(1)“明了”,即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2)“联合”,即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3)“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以形成具有逻辑性的、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
(4)“方法”,即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教育性教学:即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而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为此,它要求教学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进行,还要求把培养学生品格的教育建立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否则,品格教育就流于虚妄。
4.赫尔巴特对教学论的贡献:他继承并发展了裴斯泰洛齐“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化”的理念,充分阐明了课程与教学论对教育的意义;他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论;他把兴趣概念引入教学论,指出教学须以培养“多方面兴趣”为任务;他指出教学顺序应建立在掌握知识的心理顺序的基础上,并确立了教学的“形式阶段”;他在其兴趣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教养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在重视古典教养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他将教养内容体系纳入教学论研究之中,从而克服了既有的教学论的主观主义、心理主义、方法主义的缺陷。(四)现代教学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学论
1.对传统教学论的批判:杜威认为,古往今来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这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塑造说”或“外烁说”,一种是“展开说”或“预成说”。他们的共同缺陷是:忘记了儿童能动的活生生的现实经验。杜威则超越了这种教育本质认识上的二元论,认为发展是儿童在先天本能与冲动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增加经验的意义的过程。由此,他获得的结论是: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2.基于经验的教学论的内容如下:(1)“经验”的涵义与知行统一论。
经验是人作用于环境和环境作用于人这两个方面的“特殊的联合”。经验中包含着主动作用,包含着“做”,包含着“行动”,而观念、知识本质上就是经验,所以观念、知识包含着行动;另一方面,人的行动又是基于观念、知识的,又是受观念、知识指引的,是观念、知识的运行过程、具体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行动也即是知识。由此可见,知和行是统一的,据此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2)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
杜威所力倡的“反省思维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深思”。它包括五个要素、步骤或阶段:①问题的感觉;②问题的界定;③问题解决的假设;④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⑤通过行动检验假设。这些同时也是“问题解决”的要求、步骤或阶段。对于这种反省思维能力的培养,杜威认为,教学不应当是学院式的,而必须与校外和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创设能够使儿童的经验不断生长的生活情境——“经验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儿童发现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所以,他所倡导的教学是“问题解决教学”。(3)经验课程与主动作业。
杜威认为,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当课程统一了儿童的心理的经验与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的经验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经验课程”。具体表现形态就是“主动作业”,这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
3.杜威对教学论的贡献:杜威的教学论深刻总结了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教育智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谓博大精深。他提出的一系列教学论课题:怎样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进行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行统一;怎样在教学中统一儿童与学科;怎样看待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其他认识过程的关系;怎样在教学中统一儿童与社会;等等。杜威对这些问题也做出了创造性的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些课题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所回避不了的。(五)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
1.20世纪上半叶:科学教学论的早期发展
(1)在西方世界,教学设计研究存在两种典型的风格:一种是信奉“经验主义”,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种是信奉“理性主义”,强调理智的适切性,强调与理智相关的人的心理的结构认知过程。
(2)在北美,教学设计研究旨在把关于人的学习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连接起来。这样,20世纪的教学论也就逐渐成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学科。(3)在欧洲出现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学论”,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开启了欧洲科学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先河。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崛起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试图把行为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与教学技术整合起来,把教学设计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理路是开发一种教学程序系统以准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设计教学以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学习结果。这种理论还吸收了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论的因素,把教学视为各构成因素、流程和信息控制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
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还产生了一些对教学实践很有影响的教学理论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所谓“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著名课程与教学论家布鲁纳的“发展教学论”、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体制,培养儿童优异的智力,进而推动个性整体发展。它们的教学设计主要建立于认知理论的基础之上,与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有着不同的旨趣。3.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
这时期行为主义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认知课程与教学论所取代,以认知课程与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兴盛起来。该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对认知策略进行了深化的研究,通过对引导内部学习和思维过程的认知策略的研究,获得了对诸如问题解决、组织信息、降低焦虑、发展自我监控技能、增进积极态度等方面的一系列具体策略。4.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此时期,那种开发唯一的、对所有教学情境都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理念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根据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特性开发出适合于具体的、明确限定的结果的最好方式。学习者与媒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也成为此时期教学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且该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课程的涵义:(1)把课程作为学科;(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3)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
2.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如下:(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环境、教材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二)教学的涵义:概括地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现代教育制度把课程简单化为单纯的“制度课程”,通过“制度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加以控制,进而实现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因此,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过程,即是现代教育日益工具化、日益成为现代科层社会的一个环节的过程。这是“科技理性”在现代教育中日益占据支配地位、日益膨胀的过程。同样为“科技理性”所支配的现代教育科学的兴起加剧了课程与教学的分离,进而加剧了现代教育的工具化。(二)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二元论
1.内容与过程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认为,课程即学习内容或教材,教学则是内容的传递过程与方法。内容与过程、教材与方法是分离的、独立的。这种二元论的实质是把知识与知识由以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割裂开来。这样,原本有机统一的知识就被人为分裂为内容(主要以物化形态存在于书面文献或各类媒体之中)和这些内容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与方法,这两方面相互独立,机械地发生关系。
2.目标与手段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认为,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教学则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的手段。目标与手段是分离的、独立的。其实质是把原本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人的完整的活动割裂为目标(计划、结果)与手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种特定的手段也可以被泛化并被滥用于不同的目标。
3.二元论的实质:把原本内在连续和有机统一的世界分裂为两部分,并使两者对立起来,机械地发生关系,一方控制另一方。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根源:一是社会制度的等级对立性质;二是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的盛行和科学对世界的全面控制。(三)20世纪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第一次努力:杜威的贡献与局限
1.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弊端:(1)导致忽视经验产生的具体情境。(2)如果把运用材料的有效途径看做脱离材料的现成的方法,这会使儿童丧失学习教材的内部动机,其学习行为会受各类外部动机所支配。(3)导致学习行为本身成为一个直接的、有意识的目的。(4)在心理和材料分离的概念的影响下,方法往往成为枯燥的、割裂的常规,成为机械沿袭的指定的步骤。这样,方法就成为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循的僵化的教条。
2.杜威关系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杜威指出,实用主义的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坚持认识和有目的地改变环境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他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所决定的。经验是对所尝试的事情和所承受的结果之联系的知觉,完善的经验是物我两忘的,真正的教育是心理与逻辑、方法与教材、教学与课程彼此间水乳交融、相互作用、动态统一的。
3.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两个内涵:(1)教材与方法的内在的连续性。(2)目标与手段的内在的连续性。
4.杜威的贡献: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消解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
杜威的局限性:(1)由于杜威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期。所以他的思想中具有“唯科学主义”的倾向、存在着科学崇拜的成分。(2)“实践理性”追求民主追求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但这种理性缺乏“反思精神”,所以“达成一致”也可能被作为一种控制方式来使用。这样,“实践理性”距离追求主体的自由与解放的“解放理性”尚有距离。(四)20世纪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课程教学”的理念 1.课程与教学整合的实质:以“解放兴趣”为核心。
2.“课程教学”理论的内涵包括:(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
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一、目标模式
1.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2.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3.构成“泰勒原理”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1)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点,需依据三个来源:①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②对当代生活的研究。③学习专家的建议。(2)选择学习的经验。学习经验指学习者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问题不仅是确定哪种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3)组织学习经验。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一种是“纵向组织”,即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一种是“横向组织”,即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4)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①“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②“序列性”,与连续性有关又超越连续性;③“整合性”,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5)评价教育计划。评价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6)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①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②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程序包括:界说教育目标;确认评价情境;编制评价工具。
4.“泰勒原理”的评价: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探讨入门的基本框架。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了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式。但是。对于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泰勒原理并未予以回答。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不同的课程理念来填充这个框架而得到不同的课程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发挥作用留下了相当的余地,也即除了其历史意义外,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5.目标模式的其他类型:(1)塔巴的模式(2)惠勒的模式(3)坦纳模式
二、过程模式
1.目标模式的批判(1)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2)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
2.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斯腾豪斯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3.过程模式的原则:(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对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的探究,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
4.过程模式的评价: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它把学生视为一个积极的活动者,教育的功能则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自主而有能力地行动。它倡导过程原则,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它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并不是学生行为的主宰者、控制者,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行为的引导者。这样,它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统一于教师德主体作用上。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理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这显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取向。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宗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围绕学生认知的发展对教学进行设计。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1)教学认识论。布鲁纳指出:知识是人们基于经验中的材料而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使经验中的材料具有意义和结构。由于人们对规律或事物的体验是不断变化、不断深化的,知识的内容因而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科学知识必然是不断发展的,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探究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与人类的知识探究过程一样,是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知识。但是,传统的课程教学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就要求改变这种教学为知识的探讨过程本身,要求重视学习者自身的探究发现。(2)学习准备和儿童认知发展过程。在学习心理中,所谓准备,就是容易而且有效地学习某种知识的心理素质。布鲁纳却认为,这是一种僵化的准备观,它的最大弊端是“让人单纯地去等待有准备”,这使得教学往往落在儿童智慧生长的后面,奴役地跟从生长,而不是有效地促进生长。充分掌握先行的、较简单的知识技能的心理基础,这才是“准备”的真正涵义。即是说,所谓“准备”,是受教育影响而引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影响的概念函数,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盲从儿童智力发展自然进程。教育影响理应成为加速儿童的准备、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学习准备”的理念出发,布鲁纳有对儿童智力发展过程进行了探究,他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的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三类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3)发现学习。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发现学习的特征:(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2)注重直觉思维(3)注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发现学习的价值:(1)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2)发现行为又注意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3)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4)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二、对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评价:
(1)优点: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是对“知识激增”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作出的一种回应。他的学科结构理论,是基于“一般迁移”的理论和对学生潜能的大胆假设以及时代对教育的学术性要求而提出的,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学术性,抽象性,从而把传统教学对知识的“量”的追求转移到对“质”的概括上。其发现教学法,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从而从传统教学对结果的观众转移到对学习动态过程的关注。他的这些主张,一度成为教学理论中的显血,由此引发的课程改革运动,更是吸引了美国朝野乃至全世界的注意。布鲁纳强调心理学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运用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希望和热情。
(2)弊端:对学科结构的假设缺乏更深层的认识论思考,过于偏重教学的学术性而忽视了人特别是教师因素的作用,忽视学生情意方面的发展等,这些也是造成他所倡导的课程改革运动终归失败的内在原因。但是,布鲁纳的理论毕竟为人们认识教学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五六十年代教学论的繁荣,与布鲁纳在拓宽思路方面的启发不无关系。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
学校特征:1.校长的角色:霍德和霍尔对校长领导风格的归纳:“反应者”,“管理者”,“发动者”。富兰在1992年的著作中曾归纳了成功的校长的六种策略,这就是:(1)强化学校的合作性文化;(2)利用不同的科层机构刺激和增强文化变迁;(3)鼓励教职员工的发展;(4)对文化规范、价值及信念进行直接而经常的沟通;(5)与他人分享权力并提高个人责任感;(6)利用符号表达文化价值。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合作性、信任、支持、交互作用、开放性。3.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效能感“。外部环境的特征:1.政府机构的力量。2.社区的支持。
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条件:1.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四类因素缺一不可。2.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
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1.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以课堂为主渠道的展开。3.“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和服从者。“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完全是自己的事,教师的本分是绝对的服从儿童的需要,一切围着儿童转,随时听候儿童的召唤。这两种观点共同的错误的根源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采取了二元对立的思想方式。4.“学校特殊客体论”:未脱离”教师中心论“的窠臼。5.”主导主体论”:它明确承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质上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但并未真正超越它们。
二、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1.一般认识过程与教学认识过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教学认识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性:直观-思维-实践。3.教学认识具备自身的特殊性:它表现在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和教师认识的特殊性这两方面。学生认识和成人认识是两类不同的认识,在认识方式及其发展方面,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儿童有儿童的价值。另一方面,儿童认识和成人认识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割裂二者的联系,并把二者对立起来,易导致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用成人认识代替儿童认识,一种是使儿童认识的发展流于自发状态、放纵儿童的认识发展。教师认识的特殊性是由教师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素养所决定的。
三、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1.教学具有教育性。教育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2.教学过程中教养和教育的关系。首先,教养与教育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各具特性、各有固其有的逻辑。形成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方法论,同形成人的意志、态度、性格的方法论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按照教养的逻辑去从事教育,或是按教育的逻辑去从事教养。其次,教养与教育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通过教养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只是技能,形成了能力,这为教学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反过来,教育的成功与否也极大的制约着教养的成效。学生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更有利于教养内容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不能把二者视为同一个过程,应当遵循各自的逻辑与规律。
教学实施与教学的关系:区别(1)课程实施在内涵上所涉及的范围要比教学来得广些。(2)课程实施与教学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二者进行研究的侧重点有别。联系(1)课程实施内在地整合了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2)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
从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看教学设计:1.忠实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2)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3)学生被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2.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2)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3)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何谓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中,评价对象包括:(1)学生的学习状况;(2)课程设置与其他教学资料;(3)教学计划及设计;(4)教学实施状况;(5)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及管理机构。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1.需要评估。在一项课程计划拟定之前,应首先了解社会或学生的需要,作为课程开发的直接依据。这一任务可由评价来承担。此外,诸如教师对进修的需要、学生对某一时段和某一学科科学的需要等,都可通过评价来完成。2.课程诊断与修订。对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或教学计划,评价可以有效的找出其优缺点及成因,为修订提供建议。评价还可以诊断学生学习的缺陷,为矫正教学提供依据。3.课程比较与选择。对不同的课程方案,通过评价可以比较其在目标设置、内容组织、教学实施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的优劣,从整体上判别其价值,再结合需要评估,就可以对课程作出选择。4.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对一项实施过的课程计划,评价可以判定其结果,并通过与预定目标的比较对照,判断其达成目标的程度。5.成效的判断。这种判断不同于上述对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而是对效果的全面把握。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它的特征是过程性、探索性和灵活性。总结性评价则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二者不存在基本逻辑和方法论上的区别,都是为了检验某个对象的价值、都可使用同样的评价方法。只有根据评价出现的时机以及评价结果的用途,才能辨别一项评价究竟是形成性的还是总结性的。诊断性的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
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目标本位评价即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它的特点是标准清晰、任务重点集中、易于把握。弱点是评价的范围太窄,而且还忽视了对目标本身的评价。针对目标本位评价的缺陷,斯克里文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他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地展示这些结果。
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效果评价是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则被置之度外。内在评价则是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两种评价一个关注结果,一个关注过程,具有互补性。理想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应当擅于把两种评价结合起来。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内部人员评价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相对的,外部人员评价则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来实施。两种评价各有利弊。内部人员评价的优长之处在于评价者了解课程设计方案的内在精神和技术处理技巧,评价的结果亦可进一步用于课程方案的修订和完善。缺点是,评价者有可能蔽于自己的设计思想,不了解其他人对课程设计的需要,致使评价缺乏应有的客观性。外部人员评价则刚好相反。因此,二者应相互借鉴,即是说,一项完备的评价,应同时吸收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参加。
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量的评价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质的评价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1.李微对教育评价历史的分期。(1)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口头提问的形式。(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纸笔测验。(3)后现代时期:评定。2.古巴和林肯的历史分期。(1)第一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它的特点是: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人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2)第二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它的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3)第三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判断”。它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4)三代评价批判及启示。三代评价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问题:第一,“管理主义的倾向”,容易导致四个不合理的后果:①管理者无过失;②管理者与评价者的关系有失公平:③其他与评价有利益关系的人无法在评价中维护自己的利益和阐述自己的见解,也无法按评价建议,采取有效的改进行动;④会导致一种有害的默契,即管理者用管理者用各种办法保护自己不受损害,评价者则保证使用管理者认可的方法,以换取合同的兑现,保证评价的经济收入。第二,“忽视价值的多元性”,导致评价结果难以被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人普遍接受。第三,“过分依赖科学范式”。启示:升学考试的评价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应改变这一不合理的评价方式。(5)第四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它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他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的评价:他在本质上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他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的评价:他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他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评价的模式:指令性模式和说明性模式。
评价模式的指标:(1)方法上的经验性。评价者所使用的观察、搜集以及描述、解释评价数据和材料的方法,在性质上应当可信、适用。(2)价值上的可估性。指评价得到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在价值上是可以确定的。(3)用途上的目的性。指评价在使用上能解决什么问题、具备何种功能。
目标达成模式:基本内容:它是以泰勒的课程理论为依据、围绕目标达成而建构起来的一种评价模式,包括七个步骤:(1)建立目的和目标;(2)把目标分成较细的类目;(3)以行为名词表述目标,这一步还包括要界定和修订使用的行为名词;(4)确定能表现目标达成程度的具体场景;(5)选择和发展评价所使用的测量技术;(6)搜集学生表现的有关资料;(7)将搜集到的资料与行为目标比较。它的功能在于确定课程实施后学生学习达成目标的程度。它的目的是判断一项课程计划的优劣。评价的标准即是预定的目标。弱点:对目标以外的结果的忽略。
差别模式:这是一个以课程开发和管理为目的而建构起来的评价模式,共分为四个部分和五个阶段。四个部分是:(1)确定课程标准;(2)确定课程表现;(3)对标准与表现进行比较;(4)确定差别是否存在。其中,课程标准又包括:(1)预期的课程目标;(2)实现目标所需的人员、中介、设备;(3)为实现目标,师生需要从事的活动。评价的五个阶段是:设计阶段、装置评价阶段、过程评价阶段、成果评价阶段、成本效益评价阶段。
外貌模式:是在“先在因素”、“交流因素”和“结果因素”三个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包括描述矩阵和判断矩阵。现在因素即教学的前提条件。交流因素是指教学中,学生与教育有关人事物之间的际遇。结果因素是指教学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在进行描述时,评价人员一方面要搜集“意图”的资料,另一方面要搜集“观察”的资料。对“意图”资料,评价人员分析三类因素的逻辑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评价人员还要分析“观察”资料与“意图”资料相符合的程度。这样就构成了“描述矩阵”。依据标准对方案的判断即构成了“判断矩阵”。回应模式: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评价步骤:(1)评价者与一切跟评价对象有关的人接触,获取她们对评价对象的看法;(2)根据获取的信息,确定评价的范围;(3)评价者亲自对方案的实施作实地观察;(4)通过观察,评价者对方案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上取得的成果进行比较;(5)评价者对评价应回应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修正;(6)在此基础上,评价者设计评价方案;(7)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搜集信息的方法;(8)对搜集来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9)将处理过的信息按需要回答的问题分类;(10)把分类评价结果写成正式报告并分发给有关人员;(11)在分类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对方案作出全面判断。它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原因有:首先,这种模式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价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其次,回应模式回答了其他模式希望回答的问题,它代表了评价发展的方向。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1)“课程开发范式”: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2)“课程理解范式”: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3)“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首先,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课程开发是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着眼于使一项课程计划由无到有、由不完善到不断完善具体操作程序,而在于对种种课程与课程事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之意义的理解。其次,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又是内在统一的。课程开发过程总包含着对课程意义的某种理解并建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尽管课程开发者可能并未自觉意识到这一点。课程理解的最终目的是对课程与课程事件赋予新的意义,而要真正使这种意义实现出来则需要通过课程开发过程,所以课程理解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指向于课程与课程开发过程的根本转变。既然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存在内在的统一性,那么课程研究内容的未来方向应当指向于二者研究的整合。2.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1)“量的研究”。这种研究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认为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情境。该方法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对“客观性”的信奉的基础上的。“量的研究”基于一下基本假设:①在同样情况下人们会拥有同样的经验;②”实在“是由”多数“所支配的;③在情境理解中”个别性“被忽略;④倾向于把主体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⑤通过根除主观性与意识形态可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客观性。(2)”质的研究“的兴起。”质的研究“主要受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理论的影响而产生,这种方法论揭示了”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欺骗性,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之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了“多数”对“实在”的专断。(3)“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在三种张力之间,围绕三种价值取向展开的(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3)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主体教育观 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1)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民族性是一个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国际性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所形成的民族和文化间性,这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能力。(2)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又具有内的统一性、一方面,国际性领事于民族性,只有尊重民族和文化个性,在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展开交往,才能生成国际性。另一方面,民族性又依赖于国际性。只有在与异文化、异民族的不断交往中,本民族、本文化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个性才能不断完善。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与异文化。把此价值观内化于教育领域,便形成“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平等与教育的高质量关系(1)平等与高质量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平等意味着每个适龄儿童都有均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它强调的是机会均等。高质量意味着每一个适龄儿童所接受的是达到一定质量规格和标准的教育,它强调的是教育质量。(2)平等与高质量又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平等内在地包含着高质量。另一方面,高质量内在地包含平等。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1)它们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它的基本特征是“不可知觉的客观性”。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它的基本特点是“可被实际知觉的主观性”。
(2)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的、第一,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第二,在特定条件下,科学世界又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第三,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历史地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通过生活世界中的交往活动而实现的。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1)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2)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三、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与特征: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其基本特征是校长等是课程决策和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从“八年研究 ”开始的,其发展与完善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70年代以来,它在四方世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基于对“学科结构运动”失利的原因及对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反思而倡导校本课程开发,但此时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实践理性”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该时期的“校本课程开发”是追求“解放理性”的。“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二者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课程变革中的权利关系问题。2.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3.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4.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5.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走向1.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成就与问题。成就:(1)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的优势整合起来,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禁区。问题:(1)理论基础薄弱;(2)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念有待于与国际接轨;(3)把课程改革局限于改教材;(4)课程行政管理上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够。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方向
(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2)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和组织上准备。(3)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5)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充分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先进科研成果。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局限性:客观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是外在于人的心灵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即是对“客观实在”的摹写或反映,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合的程度决定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教学过程即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受客观主义认识论所支配的教学必然具有控制性质、教学是传递固定的,程式化的“客观”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过程塑造的对象,它需要忠实地接受以分门别类的学科形式体现出“客观真理”、这样,学生必然是被动的,教学即是对学生施加控制的过程。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内涵:(1)就“实在”的性质而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2)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之中。(3)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过操纵而产生。(4)就科学的性质而言,科学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带有偏见并经过人的价值观念的过滤的。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类型:(1)激进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2)温和建构主义:主张人的心灵的建构作用的同时,也承认知识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一面(3)个人建构主义:强调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认为各个主体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经验基础和认知结构,因而知识建构具有个体性,只有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4)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质,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内涵及其对教学领域影响,这种交往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人展开便捷的交往,使人们很容易与世界上著名的信息资料建立联系。把它运用于教学领域将会引起一系列深刻变革,具体表现在:(1)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3)课程囊括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4)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技术观将是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技术越来越强调学习者中心,通过不断开发与硬件相适应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软件,日益提高人机协作和互动的水平,日益提高计算机传递系统的效率。(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建构主义教学观:(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①心里表征的主动建构。心理表征即心理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心理表征的建构包括两层涵义:a.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b.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记忆中的提取过程,同时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过程。②结构性知识: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的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是指在具体情境中所形成、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表征涵义心理表征即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包括两层涵义:(1)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2)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记忆中提取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过程。
结构性知识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涵义:结构性知识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的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是指在具体情境中所形成的,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是心理表征的有机构成,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此非常重视,将之视为心理建构的目标和基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情境教学(2)随机防问教学(3)支架式教学
情境教学:(1)内涵: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2)基本要素: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基本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随机防问教学:(1)理论基础: 随机防问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斯皮罗)。认知弹性理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2)内涵: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3)基本要素:呈现情境;随机访问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基本特征: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支架式教学:(1)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在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2)内涵: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3)基本要素: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基本特征: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