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粤剧赏析专题教学设计
粤剧赏析专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目标(1)引导学生瞭解粤剧及其体制。(2)与《紫钗记》剧本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学生获得文化知、赏析文 学。
2.能目标(1)增加学生对粤剧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2)学生对个性整体感知及高层次思维发展。(3)促进其他学习域的学习效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发扬及反思本土的传统和价值。(2)从与艺术中获得愉悦、享受和满足。(3)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对体艺活动的兴趣和鉴赏能。(4)培养对艺术的终身兴趣。
二、教学重点
1.瞭解粤剧。
2.与《紫钗记》剧本的学习相结合,学生学懂欣赏粤剧优美之词曲,并对瞭 解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3.发展学生对个性整体感知及高层次思维。
三、教学难点
1.学生打破[闷东西、土]等思想,接受粤剧,欣赏粤剧。
2.学生发扬及反思传统和价值。
3.激发高层次思维。
四、教学节与活动设计
1.教学节共八节,每课时四十分钟。(1)第一、二、三和四节是粤剧发展史及粤剧基本知。(2)第五、节是走进《紫钗记》。(3)第七、八节是小组自主学习口头分享。
2.粤剧专题报告布置 布置学生「粤剧专题报告」的与要求如下:全文共五部分,分别是:
一、粤剧史与花絮;
二、《紫钗记》与某折的概要与某折的深入;
三、对所选折子获奖作品(简介)1习的延伸;
四、总结;
五、后感。
3.活动设计(1)分组︰以五至人为一组。(2)搜集资︰搜集粤剧艺术形式(包括舞台、衣饰等)及《紫钗记》内容 等资,进讨和筛选。(3)讨︰以小组形式讨所得资,加以分和分析、归纳。(4)群策群做好研究性学习,完成书面报告。(5)口头报告︰报告之前所搜集的资,如:人物浅析、文化典故、好词好 等。
五、教学设计特点
本专题教学设计及实践,着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引用直观法让同学亲身穿上粤剧服饰,加深学生对粤剧人物造型的印象及诱发其兴趣,又让同学习唱粤剧小曲寓娱于学习。引入讨论法用小组讨论吸引学生,加强团体精神,互补足,在做、讲、议方面自主学习。同时,重视发展学生对个性整体的感知及高层次思维发展。(所谓高层次思维,是学生分析、评价、综合、创新等思维能,有别于复述、解释、应用等较低层次的思维能。)让学生代入剧中人物身份,结合现代生活激发思考进创作。设「古事今时」一项专题报告内容,除故事情节结构的认之外,一方面要求综合剧本已有内容;另一方面,又引入学生生活经验,以结合剧本,这都是高层次思维的重要观。让学生透过角色代入,引发想像,多角反思,透过具体事件,对传统的体会与超越、尊重与批判的互动中开展起。同时 又提倡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还辅以多媒体课件及课堂工作纸的应用。教学思路: 通过粤剧欣赏-→探讨剧曲中艺术形式(包括舞台、衣饰和接触戏服及器 等)及内容-→讲解粤剧的发展及基础知-→认唐涤生《紫钗记》-→通过 《紫钗记》瞭解粤剧及传统文化-→激发思考和自主学习-→小组分工-→收集 资-→选择、分析-→编撰报告-→口头汇报专题-→评鉴。
第二篇:初探粤剧魅力教学设计
《初探粤剧魅力》教学设计
营盘镇中 陈永丽
教学目标:
1.了解粤剧的有关知识,初步感受粤剧的中唱、做、念、打等表演手段。2.通过欣赏和感受和体验活动,感受和体验粤剧的风格特点,愿意探索相关戏曲音乐的文化知识并乐于参与各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对本土戏曲艺术的热爱,感受到粤剧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参与模仿粤剧表演艺术的特征“唱、念、做、打”,体验感受粤剧的艺术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一段京剧《说唱脸谱》引出中国戏曲: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堪称中华艺术中的神奇瑰宝;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由于各地区的方言文化不同,从而形成多种带有地区特色的剧种。
介绍粤剧的起源,导入课题:粤剧又称为广东大戏或广府戏,自明朝的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地方出现,是一种揉合了唱念做打、舞台服饰、乐师配乐以及抽象形体的艺术。
(二)欣赏一段佛山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李淑勤表演的《佛山颂》,提问:粤剧唱腔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请学生展示搜集关于粤剧的起源以及形成的历史的资料。并了解粤剧界中有哪些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在粤剧表演方面取得怎样的艺术成就?
(三)同学们在课前做了很多预习,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粤剧的行当。1.行当:行当是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型,主要依靠角色进行划分。四大行当是:生旦武丑
六柱制: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二帮花旦、武生、丑角。
2.出示漫画,请各小组猜猜它们分别是属于哪个行当呢? 3.视频欣赏,从视觉上直观认识各行当的造型扮相特点。
(四)各行当不仅在造型扮相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而且在“唱”和“做”都有不同。
1.“唱” :先欣赏几段不同行当的唱腔,(小练习:尝试为声音找搭配)引导学生比较各唱腔的不同,总结出各行当声音的特点,得出结论:粤剧唱按声线划分,有以下三种唱腔:
平喉 :平时说话的声音 一般都是 子喉 : 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 大喉: 使用粗犷声音
请学生参与,模仿这几种唱腔。
2.做:指的是做功,即表演。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抽象表演、传统功架等
3.欣赏视频,让学生指出虚实表演中哪些动作是表示什么意思,并模仿各行当的手势和步伐,体验不同角色的内涵。
(五)粤剧里面除了“唱”、“做”,还有“念”和“打”
1.粤剧里的念白是粤剧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就是表演过程中的讲话。用于直接交代剧情、人物内心活动、对话等。先听一段念白,请同学们谈谈感觉。老师介绍:念白的特点有:音乐化的语言,极富音律节奏;少有音乐旋律伴奏;字音准确,吐字清晰;投入角色情感,带有艺术夸张。
介绍念白的种类其中的“白榄”和“英雄白”,借用广东童谣《落雨大》来练习数白榄。
2.“打 ”是指武打,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舞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欣赏片段。
六、小结:回顾知识,让学生畅谈收获,并让学生在探索粤剧改革之路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引领他们关注岭南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贡献力量。
第三篇:粤剧《昭君出塞》选段教学设计
粤剧《昭君出塞》选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戏曲文化的特色与悠久的历史,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戏曲艺术,热爱民族文化。
2.通过欣赏体验粤剧的风格特点,初步了解他的发展概况。
3.通过听辨练习判断出戏曲的剧种。教学重点: 欣赏《昭君出塞》唱段。教学难点:体会并辨别地方戏曲的特点和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要学习第六单元《梨园百花》进一步体会我国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幻灯片展示课题)首先我们看几段视频资料。
1.播放戏曲功夫的视频资料,给学生直观展示戏曲的表演技巧:翎子功,帽翅功,水袖功和矮子功。
2.请学生模仿矮子功,学演员蹲着走路。以积极参与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
1.同学们模仿得很像,我看很有学习戏曲的天分哦。其实戏曲的魅力还不止于此,凄美的故事中蕴含美丽,质朴的音调中显现悲壮,爱的情感冉冉升腾,美的乐波潺潺流淌。听,犹如山泉正静静地流进我们耳朵的是昆剧《牡丹亭 游园》选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播放《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视频资料。简介《牡丹亭》故事概要并介绍昆曲的发展和特点。
2.如果说昆剧犹如静静的山泉,那么越剧就像是竹林间优美的小溪,极富江南地区的诗情画意,接下来我们欣赏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起体会一下它优美抒情的风格。播放《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视频资料,重点介绍越剧的发展和特点。
3.山泉小溪汇进了河流,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呢?应该是一条涛涛流淌的河流吧。这就是评剧给我的印象,请听评剧《花为媒》选段《报花名》。播放《报花名》视频资料,介绍剧情,重点介绍评剧的发展和特点。
4.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去湖北黄梅县,听到这个地名,大家肯定猜到我们要欣赏的戏曲了吧?对,就是黄梅戏。黄梅县有将近30个湖泊,然而黄梅戏就像这些家门口的湖泊一样亲切朴实,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播放黄梅戏《夫妻观灯》选段《闹花灯》,介绍此选段的情景,重点讲解黄梅戏的发展和特点。
5.这节课我们欣赏的最后一段戏曲是秦腔《祝福》选段《四十年血和泪哪里吐冤》。秦腔的特点最明显,粗狂朴实,直起直落,高亢激越,就像豪迈的大瀑布从上宣泄而下。来,我们一起体会一下粗狂的秦腔。播放《四十年血和泪哪里吐冤》视频资料。介绍秦腔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三、小结
众多的山泉、小溪、河流、湖泊、瀑布都会流进大海,这些各个地方的戏曲最终汇成了我们中国地方戏曲的海洋。现在请每位同学认真阅读45页“音乐网上行-----中国地方戏曲”,找到戏曲的特点(戏曲源于民间;有地域性,一般而言,南方戏唱腔细腻婉转,北方戏粗狂豪放;生活化;通俗易懂)。
第四篇:关于粤剧的调查报告
关于粤剧的调查报告
年龄:______职业:_________用时: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给分,共四小题,每小题8分)
()1.粤剧形成时间正确的是:A.元朝B.唐朝C.明朝D.宋朝
()2.不属于粤剧乐器的是:A.风琴B.高胡C.小提琴D.三弦
()3.不属于粤剧流派的是:A.梅派B.廖派C.白派D.薛派
()4.不属于粤剧基本功的是:A.唱B.切C.做D.念
二、双向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8分,答对一个给一半分,对两个给满分)
()1.下列四人中为粤剧艺术家的是:A.薛觉先B.梅兰芳C.周信芳D.马师曾
()2.您知道的粤剧曲目有:A.《帝女花》B.《昭君出塞》 C.《霸王别姬》D.《穆桂英挂帅》
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
1.请写出粤剧中原有的10种行当中的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化妆颜色中红、白、蓝、黑的含义a.红________________
b.蓝________________
c.白________________
d.黒________________
3.高腔,昆腔,梆子(腔),皮黄腔这些属于粤剧中的_________类别
4.“女:合欢与君醉梦乡 男:碰杯共到夜台上 女:百花冠替代殓装 男:驸马珈坟墓收藏
女:相拥抱 男:相偎傍 合:双枝有树透露帝女香”出自于《___________》
四、简答题(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共1题,每小题20分)
您觉得粤剧将来的发展是乐观还是不乐观?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能对观点说出理由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以及为粤剧所做出的贡献!
答案:
一1.C2.A3.A4.B二1.AD2.AB三1.花面、正生(中年男角)、正旦(青衣)、正丑(男女导角)、元外(大花面反派)、小生,小武、二帮花旦、老旦、手下、龙套之类2.血性忠勇。狂妄凶猛。奸恶阴险。刚耿忠直
3.说唱4..帝女花
第五篇:粤剧欣赏教案
科目:音乐
年级:八年级
任课老师:张青梅 一. 课题:欣赏粤剧《荔枝颂》
课时节数:1课时
二. 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戏剧之一----粤剧
2.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体会作曲家是茹赫然从民族民间音乐中吸取素养进行创作,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三. 教学重点:粤剧的发展过程和粤剧的价值
四. 教学难点:由于平常接触的比较少,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 教学内容:
⑴中国国粹---京剧
京剧的特点,行当。⑵岭南瑰宝---粤剧
粤剧的特点,发展历程,地位。
六. 教材分析:《荔枝颂》是著名粤剧名伶红线女的得意作品,从作品的词曲着手赏析粤剧独特的岭南风味(包括语言、唱腔、伴奏乐器);简单介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
教学设计
㈠ 导入: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戏剧有哪些?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京剧、越剧,豫剧、川剧、评剧、粤剧等等。还有我们广东这一带接触比较少的昆曲、黄梅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等。老师提问:那这些戏剧的起源地在哪里呢? 教师提示性地总结:
北京----京剧
天津----京剧
评剧
山西----上党梆子 河南----豫剧
河北----河北梆子
陕西----秦腔 江苏----昆曲
安徽----黄梅戏
徽剧
岭南----粤剧 在这么多剧种里面,我们比较熟悉的要数京剧和粤剧了。要知道京剧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京剧是北方的,那被誉为岭南瑰宝的就是粤剧了。接下来,我们通过对比京剧和粤剧,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更好地欣赏粤剧。㈡教学过程
教学器材:多媒体播放器 ⒈观看一段京剧视频---《贵妃醉酒》
注意观看服饰、头饰、脸谱、唱词
老师总结:首先,大家来认识京剧。京剧至今将近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吸取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京剧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分别是生、旦、净、末、丑。
看似好像很深奥的艺术,让这些行外人很难理解。有一首通俗的歌曲恰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京剧。下面让我们伴随着歌声一起走进京剧的世界里。
(听<说唱脸谱>音频)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出词曲歌词,对照着去欣赏,更能让学生认识京剧。
欣赏完京剧后,下面让我们换一换口味,从遥远的北方回到南方来,看看这段视频是属于什么戏种? ⒉观看一段粤剧视频《白蛇传》
老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比较京剧和粤剧,你更喜欢哪一种?它们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们讨论。
老师:下面我们来认识粤剧,然后再回答刚刚的问题。
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基本上可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即落乡班)两大派系。流行于广东,台湾,港澳等地区。粤剧是融汇了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戈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梆子戏。在粤剧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21---1861年的“八音班”时期。特点:以清唱为主,7—10人的民间艺术团。
第二阶段1862---1917年的“师娘”时期。“师娘”指的是失明的女艺人,俗称“盲妹”,自弹自唱的形式活跃于民间。
第三阶段1918---1945年的“女伶”时期。姿容清丽的“开眼女伶”取代了盲妹,他们不仅活跃在舞台上,而且经常自发聚会演唱,演奏乐曲,形成“私伙局”。
请看课本的第四页,这首有名的《荔枝颂》是由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演唱的。
⒊红线女:她音质优美,音色清脆秀丽,歌音韵味很浓,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红腔”。从艺60多年,至今仍屹立不倒,因为她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曲、歌剧、话剧甚至电影等歌唱技巧,加以融合。
由她所演唱的《昭君初赛》《荔枝颂》更是获得东方古典歌曲比赛金质奖章。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有名的粤曲《荔枝颂》。⒋老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比较京剧和粤剧,你更喜欢哪一种?它们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老师总结:京剧是国粹,艺术博大精深,唱念做打,样样精湛。行当齐全,表演丰富,唱腔多彩。铜锤花脸、老旦用真嗓,小生、青衣用假嗓,老生以真嗓为主,真假嗓结合,高音时辅以假嗓腔。京剧的唱和念以北京话为主,念白有京白和韵白,唱腔中也有一些用湖广音唱的上口音。
粤剧的花旦唱腔也很优美,采用假嗓演唱,可以一听。老生大嗓门的唱腔,这与北方剧种高昂的老生唱腔一律采用假嗓来唱,是形成多么鲜明的反差。粤剧的大锣声像破锣声,很强调伴奏的烘托效果。由于海外的广东人较多,粤剧在海外影响较深。粤剧的唱和念都用广州话。伴奏主要乐器:
京剧伴奏最主要的乐器是京胡; 粤剧伴奏最主要的乐器是高胡。㈢课堂小结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中国的艺术都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戏剧种类有二百多种,可想而知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多么地绚丽多彩,文化遗产多么地珍贵。同学们应该把知识面扩大,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认识和珍惜中国的民间艺术。谢谢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