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赏析教学设计
作文赏析教学设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的审题,发现有益的信息。
2、明确赏析的步骤及流程,快速进行赏析。
3、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借鉴美文佳作。
4、利用合作探究,生成其他的收获成果。教学重点:掌握赏析方法,能快速进赏析。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发散思维,学习借鉴美文佳作,提高写作能力。教学方法:讲授发、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期中作文试卷若干份,提前准备“美”的素材,划分小组。教学过程:
一、智力游戏导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美,无处不在)
结论:善于发现就有收获,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二、文题初探,感知信息,(审题是关键)审文题、文体。
1、文体初步探究以获得信息(文题、命题作文、三找法、引言启示)
2、作文赏析方法:(发现法、讨论法、探究法)独立思考、对比分析、合作探究、有所收获。
3、作文赏析步骤及流程
A:从小到大:标题——开端——字词——句段——结尾后记——主题(得当)——材料(经典)——情感(真实)(写作顺序)
B:由外到内:字词书写——句子通顺——文段贴切——首尾呼应——写作主题——写作素材——情感(真实)(逻辑顺序)注意事项:
A:客观、真实、公正、公平、评价原则(只求一点收获,评价要深入浅出)B:作文赏析:欣赏分析,得与失,靓点与不足。(发现)善于借鉴。C:深入范文:剖析思路,反思设想,借鉴提高(再次写作铺垫)
三、小组分工,合作探究
AB小组:赏析收集归纳卷面书写、好字佳词妙句,开头与结尾。CD小组:赏析成功之处,靓点呈现(修辞、语言、材料、真情实感、)
EF小组:赏析失败之处,借鉴回避(字词书写,篇幅长短,语感、通顺、材料、文体、情感)
GH小组:赏析文体风采,巧妙点转,写作技巧(补妆、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添盐加醋”印象深刻。文似看山不喜平,应有波澜起伏。
详略安排应得当、表达方式合理应用。)
四、成果展示,美文借鉴。文体(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童话、小说)熟悉、擅长。
1、靓点呈现:卷面干净整洁,字词优美、语感流畅,审题准确,立意深远,构思精巧,材料精当,结构完整,“添盐加醋”修辞妙用。
2、败笔呈现:卷面脏乱差,字数不足,态度不正,胡写乱画,写作基础较差,语句通顺,审题偏差,立意有误,反弹琵琶。材料不能佐证中心及主题,选择擅长,熟悉材料。文章假大空、泛泛而谈。
3、作文转化,字数加多,语言举例,名言名篇多背积累,善用修辞,照猫画虎。“添盐加醋”审题准确,三找法,立意深远,罗列提纲。
五、师生评价,归纳总结,畅谈收获。巩固练习,故事续说。
六、同题异构,周记练笔,布置作业。后附板书:
作文赏析:美,无处不在
审题:文题、文体(准、新、慎)
方法:由小到大:首尾句段——材料,语感
由外到内:书写字词——主题,情感
点转:“添盐加醋”扬长避短(语言技巧)
积淀:多读、多积累、多练、多反思(妙笔生花)
石泉三中
谭家华
2011.11.16
第二篇:古诗赏析教学设计
泸南中学 杨登辉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自主合作进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
2、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3、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敏捷性,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
4、背诵古诗词积累素材,扎实语文根基。
5、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感情。
二、活动要点:学而习、学而思、学而用
三、活动模块:
1、学而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乐(探究)(感悟)(情趣)
2、学而思——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时思之,不亦说乎 学——思——乐
3、学而用——处处留心皆学问 学而时用之,不亦说乎 学——用——乐
四、活动内容进程:
(一)、课前两分钟活动-----成语接龙:
落花流
到渠
竹在 无大
士仁
才辈
生入
里逃
死存
羊补
不可
涕为
逐颜
天辟
大物
(二)、成语接龙成功组同学一人一句 背诵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谁停下来,即刻另起一首,限时六十秒,成功组首得10分并推出今天的主持人。
10分。对词十个10分、对句一个5分
如:学——学习-学问-学者-学位-„„ 好学-勤学-厌学-上学„„ 习——预习-复习-温习-练习„„
习惯-习作-习武-习字„„
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思之,——
(四)老师点拨:
火花一: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用之,——
火花二:君子——品德高尚,学识渊博 ——我校的培养目标是? 学会做人培养成才——今之君子!——
语文学习目标? ——读今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不断学习钻研,就会产生新的思想观点,这难道不是使人非常高兴的事吗?当有人知道了我的思想观点,从很远的地方来和我切磋交流,这不是使人感到非常快乐的事情吗?当有人有不理解、不赞同我的观点的时候,我不恼怒人家,这难道不是君子风度吗?”
(五)学而习——学而思——学而问——学而仿——学而闻----学而通——学而用 „„
学而思对对碰: 学而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六)学而用―――生活处处皆语文,人情练达即文章 别人怎么用?今天的伟人也对经典“学而用”
例一:毛泽东——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我们要取这种态度。
《韩诗外传》“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也已矣。然则君子之学可不与时俱进哉!
例三:温家宝—— ——温情总理的演讲
1.“在我当选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温家宝
2.温总理在向华盛顿侨界学界讲话时引用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和艾青的:“为什么你眼里总含着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的诗句向海外华夏同胞真情告白。
3.温总理在哈佛的演讲引述了宋代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表达中国文明的崇高姿态。(温总理 “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留学生全部站起来,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这位“温情总理”,这位“中国”总理,许多侨胞是眼里摘 噙着泪花听完温总理的演讲的。历史将永远铭记,21世纪的2003年年末,中国的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所说的话,所说的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话.百年向洋,在最最洋的,最最西方的美国,温总理的声音代表的是中国的声音,是自立50多年以来中国的声音,是初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声音,是中国人拥有真正自我意识的自己的声音。
例四:邱梦如讲话引用了哪些名言? 发言稿 七年三班邱梦如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我能代表初一(7)班的全体同学来和大家谈谈关于学习的问题。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由此可
见,“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做人最起码的是要有爱心,爱祖
国、爱父母、爱一草一木。要正直、讲信用。而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只有为社会,哪怕就
是为亲人带来了一些美好的东西,你的生命才有意义。而目前对于中国这个有十三亿人口,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来说,我们要想自己过的好,同时也为社会做贡献,一条最实际可行的
办法就是要好好学习,有知识、有本领才能立足于社会。„„
(七)、1.欣赏诗。下面让的心情稍稍平静以下,欣赏两首诗歌动画。(播放:《渔歌子》《枫桥夜泊》)。
2.赏品诗:好的诗词意境深远,幽香怡人,细细品来,沁人心脾,回味无穷。让我们先欣赏诗歌动画点评—《望岳》。
3.自评诗。选代表介绍你喜爱的诗——评全诗;全班点评一首——《江雪》;再个人点评喜爱的一句诗。
作法:采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两首朗读动画,用动画朗读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播放诗评作为例子,再让学生自评,评论重点:诗的内容
(八):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关注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同学们,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潞园中,哪些地方有语文的身影呢?
(九)、小结:学而时用之,不亦乐乎?“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导致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无怪乎孔老夫子的弟子们在《论语》中记录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微笑的面对生活,面对学习,以乐观向上的君子之风迎接挑战,用优美的古典文化滋养自身,学习——乐在其中!让我们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让我们浸润古诗词的典雅韵律,和谐语调,悦耳语音,选词精致而有灵气的表达我们对学习、对校园、对生活的爱吧!
今天的课上我们遨游诗海中,徜徉名句间,陶醉品评里,得意于写诗时,我们得到了美享受。今天的学习只不过是诗海中的点滴,中国的古诗词不仅海,更可以堪称为洋,它等待我们同学们去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在《人面桃花》的歌声中结束此课。
第三篇:《小池》---赏析教学设计
《小池》
--------------------赏析教学设计
高楼镇崔庄小学——王银东
一、解题,看图导入。
1、板书诗题,齐读,介绍作者生平及成就(利用课件展示)。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2、同学们仔细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诗文,读正确、读通顺。
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和教师范读。
2、自己出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
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利用课件点拨,出示图片帮助学生了解词句意思。
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吟唱,体会诗中的景与情。
1、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指导学生把景物读活,要读出景物间的密切联系。也可再次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在模仿的基础上读好。
2、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听课件演唱小池,学生练习诵唱。
3、老师简析这首古诗中的感情及内容。
第四篇:清明上河图赏析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赏析>>教学设计
二郎庙镇一中 裴东兆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课本第七课的内容,本次欣赏活动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的运用美术的眼光进行学习。同时认识“风俗画”这一绘画题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作品认识“风俗画”这一绘画题材,培养学生对名家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知道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要了解哪些信息,如何去欣赏。分析欣赏画家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线条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理解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在欣赏中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欣赏顺序,引导学生发现、质疑、并通过讨论和探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感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1、初步感知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通过画面人物的冲突来解决画幅与内容的矛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一个特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节的《清明上河图》,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风俗画。
3、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三、电教设计 :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学生的视、听、思有机地结合,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选用《清明上河图》长卷慢放一遍,听解说。再倒放一遍,比较各画段表现民俗风情的不同,重点欣赏“虹桥”一段,根据需要进行画面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明确今天要上一节欣赏课。回忆以前在美术课上欣赏过的作品。提出问题:根据你几年来欣赏美术作品的经验,说说你认为欣赏一幅美术作品需要了解哪些有关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将其总结于表格之中。作品名称 作者 国家 年代 画种 题材 主要技法 艺术价值
(二)看书,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来填表格 多媒体映示课题,请学生根据课前读书上的文字内容解释画题并找出与上表有关的内容。(不知道的地方通过下面的欣赏来完成)教师总结:介绍《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北宋风俗长卷。传世名作、一级国宝。作者张择端。原画作为线描作品,长5米,宽25厘米。(对比总结用表格,感知作品的大小)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历朝历代都有皇家画师对其临摹。
(三)全卷赏析清乾隆年间临摹版《清明上河图》课件 因为原作年代久远,很多地方已有些模糊,所以今天老师带来的课件是清乾隆年间临摹版的,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看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先通过课件整体欣赏一遍,听解说。初步感知。(课件指导:自动播放,到虹桥段右键单击,画面暂停,解说继续,至解说过此段后单击左键画面配合解说继续)
2、倒看,(自动)比较画面中皇宫、内城的不同,(可按S键暂停,继续也按S键)鼓励学生用合适的词来分别形容一下。体会作者对当时风俗人情、交通工具等的表现。
3、单独分析虹桥一段。(暂停)比较与原版的不同。(单击右键选下一张,再单击右键选下一张到原版画面)每个画面放大,分析近景、中景、远景的刻画。船上、桥上、桥下的人物的表情、动作。主要画面局部再次放大,分析画面中的矛盾冲突,人物表情、动作的描绘对画面起到的作用。
4、(点击画面右下方蓝色长方形链接键)再次整体欣赏一遍,加深体会《清明上河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用线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按S键暂停)
五、《清明上河图》艺术成就总结(先让学生说,教师总结)
1、《清明上河图》是反映了宋代民情风俗的历史生活画卷。请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理解宋代的生活风情。
2、《清明上河图》全卷采用了全景式的构图,并且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解决了有限的画面空间和内容广阔的矛盾。(播放在线动画《麦兜响当当》前几秒解释“鸟瞰”。)
3、《清明上河图》全卷采用白描手法,朴素而且简练,是中国线描人物画里面代表作品。
五、拓展: 正是因为《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如此之高,近现代许多的工艺品都以它为题材(点击画面右下方蓝色长方形链接键看在壁画、剪纸、玻璃器、瓷器中的应用)。甚至有动画片让这幅画动起来了。(播放在线动画《麦兜响当当》清明上河图片段)
第五篇:教学设计——语言赏析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赏析
绛县城关初中 付薇 教学目标:
1.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找出语言赏析类的试题,并归类。2.找准语言的赏析角度,学会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3.帮助学生梳理赏析语言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初步鉴 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一、激情导入:
这些美景真养眼啊,那么,既养眼,又养心的是什么呢?对,是美文!许多文学大师,用生花的妙笔把现实拉回到了书面上,从此,这些美文便定格到了读者的心里,因为在那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诗意的人生,更有如诗如画,令我们百品不厌的语言。语言是文章的锦衣,是成就至美华章的血肉,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就是这个道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精美的语言。
语言赏析类试题已经成为一种热门题型,甚至跻身于中考的必考行列,而这类试题恰恰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问题,所以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课前准备,搜集了一些中考试题中关于语言赏析类的试题,请同学们说说,哪些问题属于语言赏析类试题?
考点梳理:
老师把这些试题简单做了归类,请同学们来看。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015山西)
2.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016海南)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哈默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赏析示例:
1.本句中“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生动准确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表现出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2.这几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逼真传神地写出了哈默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痛心情,充分体现了哈默尔先生的爱国精神。3.“争”和“啄”两个动词,生动准确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赏析的非常到位,下面我们就来总结语言赏析的方法,寻规律,找技巧,为即将到来的中考未雨绸缪吧!◆归纳语言赏析的方法
杏树、梨树争先恐后开花的情态及花朵之多,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桃花的颜色比作火,杏花的颜色比作霞,梨花的颜色比作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朵颜色之艳,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③从感官上看,作者从视觉、味觉和听觉方面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从视觉方面来写,“花里带着甜味”是从味觉方面来写,“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是从听觉方面来写。④作者按照由上到下的描写层次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如先写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再写花下的“蜜蜂”“蝴蝶”,最后写遍地的“野花”。
⑤整段文字短句的运用很富有特点。整段文字没有使用长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平易好懂,写出了花的多、艳、甜的特点,这样的句式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虚写,其它句子是实写,突出表现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⑦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通过写“蜜蜂”“蝴蝶”从侧面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⑧另外还可以品析文段中几个富有特点的词语,如“赶趟儿”表现花朵多;“闹”写出了蜜蜂在花朵上欢快起舞飞翔的情景,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效果;“散”字形象生动写出了野花繁多的特点。
◆ 多角度赏析《背影》中“望父买橘”的片段
1.本段文字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年纪老迈、体态
确,表述流畅,格式完整。
◆ 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一段话,抽生读: ◆ 更上一层楼
朱自清先生的《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不必说文中运用修辞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也不必说调动各种感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单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就让人感到朱先生笔下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看到春华,想到秋实——满树的“桃儿、杏儿、李儿”着实让人过足了喜获丰收之瘾,这样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绘的视野,更从另一个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鲜明地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清新格调和欢快情绪。
它是一曲赞歌,唱出春的美妙旋律;它是一首热情的诗,抒发了对春的企盼与眷恋;它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示出春的生机与魅力!
这段话总结了同学们刚才对语段的赏析,老师整理成了一篇文章的阅读心得,可以说是一个升级版的语言赏析,这种形式正好可以回答哪类问题呢?
对,2016年的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小题——选文语言带给你哪些有益影响?
◆ 下面也请同学们也来练习一个升级版的语言赏析:
请同学们听读小小说——《桥》,在听读的过程中画出你喜欢或觉得精彩的词语、句子、片段,听完后选择一种或多种角度进行语言赏析,然后整理成一篇阅读心得。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练习要求:
快速研读本文,任选自己觉得精彩的语句或片段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赏析,然后整理成一篇阅读心得。
(生进行写作)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这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每个字都不应该忽略,每句话都要认真领悟其含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以后面对语言赏析类试题,同学们一定会胸有成竹,用我们今天掌握的方法从容应对,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让自己的语文成绩更上一层楼!
最后,祝同学们中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