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语教学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双语教学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摘 要】 本文对我国成果较突出的双语教学模式浸润式和递进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和国外先进国家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 双语 教学模式 比较研究
Abstract : The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为了适应经济国际化进程,我国急需中西文化兼融的中英双语人才。然而双语教学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急需解决。教学模式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具有可操作性和有序性等特点。成功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
1.国外双语教学模式
在双语教学模式研究方面,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美国等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后来,新加坡、澳大利亚、芬兰等许多国家借鉴上述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众多双语教学模式。
1.1国外典型双语教学模式
从语言观角度看,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可分为三类
1.1.1沉浸式
所谓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指用目标语作为双语教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强势双语教学模式。两种语言的地位被学校认为是平等的,教育目的在于保持和提高学生的两种语言水平,最终培养双元文化理解的双语人才。
1.1.2过渡式
所谓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在非语言学科的学习中,首先以学生的母语为教学媒介语,然后逐步过渡到全部以目标语为教学媒介语,最后使语言少数民族学生融入主流班级就读。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两种语言的地位是不等的,目标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的母语往往受到歧视,教学的最终语言目标是使用单语――目标语。其教育宗旨一是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主流教育,二是通过语言的同化进而同化语言少数民族学生群体。
1.1.3保持式
所谓保持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在多数民族语言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语言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母语接受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即可以使用学生的母语进行教学,也可以使用母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强式双语教学模式,对象是语言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目的是既保留传统文化,又使学生能够融入主流社会,培养双语双元文化的人才。
1.2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特色
通过对以上国外典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分析,可见当今国外双语教学模式呈现如下特点:
1.2.1百家争鸣
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国情、教育目的、教育对象、语言环境等差异提出了众多双语教学模式。每种双语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都是本国或本地区双语教学实际的体现。
1.2.2开展深入
每种教学模式有都比较具体的操作程序,易于掌握,都经历过本国双语教学实践的多年验证,与本国的国情与双语教学实际相适应,因而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各国一般都会对已经构建实施的双语教学模式不同程度的改进、创新与完善。
1.3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直接应用于我国的不足
我国的双语教学在实施背景、培养目标、教学条件等诸方面与国外有很大不同。
1.3.1与我国的双语教育目的不相适应
许多西方国家的双语教学模式是以维护国家统一和同化移民为目的,因此所执行的是缩减式双语教学,其最终阶段是要完全使用单语――多数民族语言。我国的双语教学是添加式双语教学,是要达到两种语言运用能力的共同提高,以培养国际型双语人才,因此有悖于我国的双语教育目的。即便是同属于添加式的保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保留自己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与民族尊严,也与我国的双语教学目的大相径庭。
1.3.2与我国的语言环境不相适应
包括本文所述三种模式在内的国外多数双语教学模式都是基于优良的双语社会背景。语言是在不断地运用与练习中才能逐步习得与巩固的。学生在社会、家庭中的双语学习是其课堂双语学习的重要延伸。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它与属于日耳曼语系的英语有着很大差别。
1.3.3与我国的双语师资力量不相适应
在双语的社会背景下,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拥有大量精通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的优秀双语师资,他们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不亚于母语。然而我国极其缺乏高水平的双语师资。导致我国的双语教学尚不具备高比重使用英语的条件,而只能是创造条件,渐进发展。
2.国内双语教学模式
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鉴国外经验,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提出了多种本土化的双语教学模式。
国内典型双语教学模式
在国内双语教学模式之中,浸润式和递进式是成果较为突出的两个成功范例。
2.1.浸润式
青岛市四方实验小学等在1995年就已经开始了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实验。该模式把“适时引入、循序渐进、创设情境、协调发展”作为四大教学原则:(1)适时引入――模式的输入变量。他们把培养合格的双语师资和强化英语教学作为实施该模式的前提条件。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实施双语教学只要条件具备越早越好。(2)循序渐进――模式的过程变量。实施浸润式双语教学需要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3)创设情境――模式的情境变量。调动师生的力量共同创造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等双语情境。(4)协调发展―模式的输出变量。以培养面向世界的高素质双语人才为目标,坚持整体性原则,做到学科教学、学段教学和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
2.2渐进式
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创立了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他们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双语教学分为渗透、整合、思维三个阶段:(1)渗透阶段――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该阶段以母语为主,适当渗透英语,一般用于双语教学的初期。在该阶段的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知识用汉语分析,非难点处用英语分析,用英语板书,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师生用英语回答。(2)整合阶段――双语教学的中级阶段。在该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汉语和英语交替使用,不分主次,互为主体。一般用于双语教学的中期。(3)思维阶段――双语教学的高级阶段。该阶段学生逐步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解答问题。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
浸润式与递进式双语教学模式是两个成功案例,它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双语教学模式本土化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以二者为代表的我国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还仅仅处于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Colin Baker.Found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M].Philadel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3: 247,162.(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第二篇: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与其他各国之间的贸易更加密切。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以及良好涉外能力的法律人才。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以英语语言为媒介,向学生讲解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法规、规范和案例,对于学生提高处理涉外商事法律关系的能力,最终成为国际化法律人才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中英文语言比例问题以及法律知识和英语知识比重问题,形成有效的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比例问题;比重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诞生,国际商事贸易日趋频繁,商法协调的需求不断增强。国际商法,作为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法学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日渐重要。国际商事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国际商法的教学中,双语教学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本文将对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国际商法作为一门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交叉学科,以营利为目的的国际商事当事人为调整主体,将调整对象在空间上超越了一个国家的国界。国际商法旨在调节国际市场中商事主体在市场中和商事交易中的各种关系,规范其行为,解决可能产生的纠纷。国际商事惯例规范、国际法规范以及国内法规范被认为是国际商法的三大法律渊源。国际商法的国际性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内容多为外文的条约,学习案例多具有国际性和涉外性。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规则,在将来的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涉外能力和处理商事纠纷的能力,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不可或缺。
(二)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加拿大的“浸润式”教学。该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法语区英国裔的孩子尽快掌握法语。通过模拟自然语言环境的方式促使他们在融入多元文化社会的同时,尽可能保持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的形式主要有:浸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的形式主要为保持型双语教学,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从内容上看,国际商法中关于商事组织法、合伙法、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等涉外性与国际性的教学内容,可以使用第二语言(通常是英语)进行教学。国际商法中,一些国际条约、规范以及案例原文多为英文,学习英文原文与学习译文相比,虽然难度增加,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精通法律以及英语的复合能力效果显著。
(三)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条件
上海师范大学钱源伟教授在《双语教学有效性初探》一文中提到实施双语教学所具备的条件:“开放的社会与教育环境;教师具备相应扎实的外语教学能力;学生有相应的自我需求。”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中,教师应为法学专业教师。这些教师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能够在母语和英语之间自由转换。同时,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其他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了解中西方法律语言规则以及特征,熟悉国际商事条约、规范以及经典案例。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中,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接受水平和认知结果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成效。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度的提高,学生对国际商法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条约和规范,对双语教学的需求明显增大。综上所述,目前,实施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条件成熟,势在必行。
二、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模式
(一)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比例分配
谈及任何一门学科的双语教学模式,必然要考虑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的比例分配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斌华在《双语教学的十项操作策略》一文中提到:“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与汉语(即外语/母语)的比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渗透型,即汉语为主,英语为次;第二,混合型,即汉语与英语互为主体;第三,全英语型,即英语为主,汉语为次,或全部采用英语授课。”我国现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中,通常以混合型为主,即汉语与主语互为主体。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中,语言的比例分配应当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涉外性或者国际性。二是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效果。国际商法从调整关系上看是国际市场上的商事主体,内容上涵盖跨国公司、国际合同、国际贸易协定、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方式等方面。国际商法渊源既有国内法,又有国外商事条约和国外商事惯例。根据教学内容,在介绍国内法时,可以适当加重母语的比例,即采用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以加深学生对于本国法律的理解和记忆。在讲授国外商事条约和国外商事惯例时,宜采用混合型甚至全英语型教学模式,将国外商事条约和国外商事惯例的原文还原,提高学生在涉外商事活动中的语言应用水平。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学生对于英语的认知和接受相比对于纯母语难度更大。双语教学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熟悉法律英语专业词汇以及法律英语固定句型。然而,在实际的国际商法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加之专业的法律术语,学生的掌握程度表现出高低不一的态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而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输出情况。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课堂上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特别是在实施混合型和全英型双语教学时,如果大部分学生感觉接受效果不理想,应当适时减少英语使用比例,循序渐进增加英语使用比例。
(二)国际商法教学中法学知识和英语知识比重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钱源伟教授在《双语教学有效性初探》一文中提到,双语教学的教师应当首先是学科教师。也就是说,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法学专业教师为主。由此可见,双语教学并不是外语教学,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中,英语只是讲授专业的一种语言媒介,学生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传统英语课堂上的听、说、读、写。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当以专业知识为主,避免将双语课变成英语课。教师可以解释固定法律文本、国际条约中相关英语句型,但应该注意法学知识和英语知识的融合问题以及比重问题。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中,输入重点是法学知识,借助英语语言的媒介,讲授相关内容,从而在讲授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全球化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日益空前,对于国际商法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法条的记忆以及案例的分析。社会更需要的是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在这样的契机下,对培养一批语言功底与法律功底同样深厚的涉外法律人才至关重要。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训练,时刻关注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效果,早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实现教学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美]W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柳秀峰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80.
[2]高然.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探析[J].文化教育,2011.11.
[3]何勤华.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
[4]王斌华.双语教学的十项策略[EB/OL].中国双语教育网,2011-6-30.
第三篇:外科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外科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臧潞1 潘睿俊1马君俊1胡艳艳1胡伟国1朱海燕2邵洁2 胡翊群2 郑民华1
(1.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2.上海交通大学瑞金临床医学院 上海 200025)
摘要: 目的 探讨“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法语班外科教学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方法 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法语班四年级学生29人,随机性的分为A组(n=15)和B组(n=14),分别采用“浸入型双语教学”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课时一半时换组,通过随堂测试的方法对照研究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 4次随堂测试法文题成绩和总成绩结果显示前2次测试成绩,“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高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2次测试成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4次随堂测试中文题成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浸入型双语教学” 模式对于法语班医学生而言,在同样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其法语表达、理解和应用能力更强;如能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入“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其整体教学效果更优。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法语;
外科学
Prospective randomized-control tri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surgery ZANG Lu1, PAN Rui-jun1, MA Jun-jun1, HU Yan-yan1, HU Wei-guo1,ZHU Hai-yan2,SHAO Jie2, HU Yi-qun2, ZHENG Min-hua1
(1.Department of Surgery, Ruijin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Ruijin Medical Schoo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5,China)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immersion program” in French-teaching surgical lessons, as to provide multipl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linical medicine.Methods Randomly divide the 29 fourth year students of our French-teaching class into two groups, A(n=15)and B(n=14).Using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immersion program” during the teaching session respectively,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s through quiz.Results
In the prior 2 of the 4 quiz, the score of French quiz and the total result present much higher in “immersion program” group, and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Whil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howed in the later 2 French quiz and the 4 Chinese quiz.Conclusions “Immersion program” contribut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present,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French in the precondition of equal educational content.And it will be more beneficial when accessing the “immersion program” on the basis of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 Key Words: bilingual education;French;surgery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基金(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建设项目)(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foundation, Shanghai High Education Space Program)。
作者简介:臧潞(1973-),男,江苏丹阳人,主治医师,博士生;电子信箱:zanglu@yeah.net。通讯作者:郑民华,电子信箱:zmhtiger@yeah.net。
21世纪生命科学和医学飞速发展,国际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双语教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实施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法语班,是中法两国政府为加强中法交流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也是我校和法国医学院校之间历史久远的高水平合作的延续。该项目一直受到两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学生在校以法语为第一外语,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后,经考核合格者被选送赴法国的医院,作为实习住院医师培训一年,由法国医学院校授予“专业培训证书”(A.F.S或A.F.S.A)。
多年来我校聘请法国医学专家为法语班学生上课,效果显著,深受学生欢迎,但尚限于某一章节的教学,缺乏系统性;而我校自身师资力量在进行法语教学时,多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模式[1]即在教学时运用中文和法文整合的方式,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描述、讲解和评述。而“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program)模式[2-3],即采用法文原版专业教材,在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时采用全法语,该层次为全面双语思维层次,是否更优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法两组教师外科教学的教学效果,比较“过渡型双语教学”和“浸入型双语教学”两种教学模式,探讨“浸入型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法语班医学生的双语临床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为今后法语班医学生在法国担任实习住院医师和参加法国医师执业考试奠定基础。资料与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法语班四年级学生29人,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序列,随机性的分为A、B两组,A组15人,B组14人。教学内容按照交大医学院普外科教学大纲要求,包括四部分授课内容,共48学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①胃十二指肠疾病、②疝、小肠、阑尾疾病、③结直肠疾病、④肝胆胰疾病。在课时进行一半时换组,采取前瞻性交叉对照方法(表1)。两组学生均给予相同的外科中法双语医学词汇表,教材选用我院主编的《外科学》法语版教材。中方授课人员为能熟练运用医学法语教学的瑞金医院普外科教授,法方`````
``` 授课人员为法国尼斯大学医学院普外科教授。
通过随堂测试的方式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每部分课程结束后均进行课程内容的客观测试,测试题目均由25道法文选择题和25道中文选择题组成,每题2分,满分100分。中文题选自瑞金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试题题库;法文试题选自法国住院医师执业考试题库(Concours d’Internat)。两组评分标准一致。
随堂测试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成绩之间的差异采用团队t 检验,同一组成绩在不同阶段测试中的差异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双语授课教学安排情况
Tab 1 Arrangemen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program
第①部分 A组 B组
第②部分
第③部分
第④部分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 研究结果
2.1 四次随堂测试法文题成绩之间的比较
第①部分与第②部分测试成绩,“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学生的成绩高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学生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③部分与第④部分测试成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图1,表2)。2.2 四次随堂测试中文题成绩之间的比较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图2,表2)。
2.3 四次随堂测试总成绩之间的比较
第①部分与第②部分测试成绩,“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学生的成绩高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学生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③部分与第④部分测试成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图3,表2)。2.4 两组测试成绩平均分之间的比较
`````
```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法文题成绩平均分高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分别为23.97分和19.9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和“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中文题成绩平均分分别为28.02分与28.91分,差异无显著性(P=0.464)。
表2 两组之间法文题、中文题成绩及总成绩的比较
Tab 2 Comparison the score in French quiz,Chinese quiz and the total result
第①部分 第②部分 第③部分 第④部分
①②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法文题平均分
15.17 22.18 20.10 27.71 22.07 22.20 22.54 23.80
①①
中文题平均分
23.60 22.00 31.20 29.57 29.43 30.80 31.43 29.73
总成绩平均分
38.77 44.18 51.30 57.29 51.50 53.00 53.96 53.53
②②P<0.01,P<0.05 vs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
***4“transitionalbilingual education” “immersion program”
图1 两组随堂测试法文题成绩之间比较 Fig 1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in French quiz ***234“transitionalbilingual education”“immersion program”
图2 两组随堂测试中文题成绩之间比较 Fig 2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in Chinese quiz `````
``` ***1234“transitionalbilingual education”“immersion program”
图3 两组随堂测试总成绩之间比较
Fig 3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in the total result 3 讨论
“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ruction),《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简言之,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就是除汉语外,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医学教育。医学双语教学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简单渗透层次,即“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4],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外语讲述重点内容和关键词等,让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层是整合层次,即“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外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层是双语思维层次,即“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Immersion program),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以培养学生使用外语思维的能力[5]。“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中的浸入型(immersion),又称沉浸型、浸润型,它来源于法文词immerger,意义为浸入语言的浴缸里。“浸入型”概念起源于加拿大,最初专门用来表示英国裔的学生所接受的一种特别的法语学习方式[6]。就现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而言,加拿大的“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在学术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细致且持久的研究[7],因此,法方教师组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换组前的随堂测试中,“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的学生在法文题成绩和总成绩上均高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中文题成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这说明“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过渡型双语教学”`````
``` 模式。医学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三个: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达到其中最重要的知识目标的前提下,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达到更优。换组后两组的成绩更值得研究和分析,换组后,“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的学生在法文题成绩和总成绩上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无显著性差异,为何换组前两组成绩有显著差异而换组后却无显著性差异呢?我们分析认为,换组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的学生法文题成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其之前接受的“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密切相关,正是因为“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培养使学生在法语表达、理解和应用能力上有所积累,即使在转换为“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后,也没有影响其对法语测试题的理解。在中文题成绩上,换组前后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我们分析认为“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是中、法双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中文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描述、讲解和评述,对学生用中文理解医学教学内容毋庸置疑没有负面影响。“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因语言理解困难,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中难点的掌握所受到的影响,在教学初期确实存在,但是随着学生逐渐适应全法语授课环境,提高法语听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教师对教学难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后,这一影响被逐渐减小,因此,“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达到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更优的同时,在达到最重要的知识目标方面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没有差异。另一方面,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7%的学生愿意选择“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13.8%的学生愿意选择“过渡型双语教学” 模式,3.5%的学生愿意选择全中文模式。由此可见,无论从随堂测试成绩的客观分析还是从问卷调查结果的主观反应,“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对于我校法语班医学生而言,在同样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其法语表达、理解和应用能力更强。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积极鼓励高等学校在本科教学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8]。”全国各高校对此反应积极,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开展双语教学。在医学领域,医学本身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尤其现代医学源于西方,是无国界的,而医学教育又是一个完全适合双语教学的高等教育(尤其长学制)[9]。由于双语教学对师资,学生,教材和课程都有着极高的要求[10],因此我国医学双语教学目前主要采取“保持型双`````
``` 语教学”模式和“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较少采用“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 [11-12]。究竟哪一种双语教学模式更适合于我校医学双语教学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法国医学院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几十年法语教学经验和实践的积累使学校医学法语人才辈出、法语氛围浓厚,法语双语教学自建院以来始终是我校的教学传统,已拥有一支即精通专业又通晓法语的双语师资队伍;学生在校以法语为第一外语,入学第一年以学习法语为主,经过一学年的强化训练,在听、说、读、写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在教材上近年来已编写完成国内第一本《外科学》法语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法语教学已全部采取“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历史的渊源和文化的积淀使我校的医学法语教育在全国独树一帜,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我院的自身师资力量和法籍教师资源,开拓创新、务真求实,尝试将已构建的系统授课-临床见习-实习带教教学模式与“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相整合,努力将临床医学法语班的教学由“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到“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更为其今后在法国医院担任实习住院医师和参加法国医师执业考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Hakuta K.The debate on bilingual educ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Behavioral Pediatrics, 1999, 20(1):36-37.[2].Mary.Reading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in French immersion programs[J].Educational Quarterly Review,2004,9(4):25-30.[3].Genesee F, Cloud N.Multilingualism Is Basic[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8,55(6): 62-65.[4].FENG Yuan.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oal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US-China Education Review,2007,4(1):48-52 [5].路振富.40年双语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25-26.[6].Blondin Christiane.L’immersion linguistique dans l’enseignement fondamental en Communauté française
de
Belgique :état
de
la
question[J].Journal
de l’immersion ,2003,25(2):19-31.[7].Lawrence PF.The clinical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 perspective from surgery[J].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1986, 61(9):67-74.[8].教育部高教司.教高[200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北京,2005.
`````
``` [9].Neumayer LA, Sachdeva AK, Hebert JC et al.Who should teach medical students surgery? [J]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1997, 173(3):218-219.[10].吴升华,陈辉,陈吉庆等.对七年制医学生双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2):177-180.[11].尹春琳,魏嘉平,张淑云等.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314-316.[12].冯翔,王志农,景在平.“过渡式双语教学”中外科学授课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78-80.`````
第四篇: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参考文献
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参考文献
山东大学法学院
姜作利
1.Alan Redfern and Martin Hunter: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Sweet & Maxwell New York 1991.2.Andreas F.Lowen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3.Arthor Linton Corbin: Corbin on Contracts, West Publishing Co., 1952.4.Barry E.Carter and Phillip R.Trimble, International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New York 1995.5.Blair J.Kolasa, The 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 Add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4.6.Bruce D.Fisher & Michael J.Phillips, The Legal Ethic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of Business,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1995.7.Cal Zhenshun, ed.,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Law Press 1998.8.Cao Jianming & Chen Zhidong, 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Review, vol.2, 6,Law Press 2000.9.Caroyn Hotchkiss, International Law for Business, McGraw-Hill Inc., 1994.10.Chen An 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Review, vol.1, 2, 5,Law Press 1998, 1999, 2002.11.Chen An, ed., International Trade Law,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12.Clive M.Schmitthoff: Commercial Law in a Changing Economic Climate, Second Edition, Sweet & Maxwell, 1981.13.Clive M.Schmitthoff’s Selected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Chia-Jui Cheng ed., Kluwer, 1998.14.Clive M.Schmitthoff: Mercantile Law, London Stevens & Sons1984.15.CM.Bianca & M.J.Bonell: Commentary on the International Sales Law: The 1980 Vienna Sales Convention 1988.16.E.Allan Farnsworth: Contracts, Second Editi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oston1990.17.Elliot I.Klayman, John W.Bagby and Nan S.Ellis, Irwin’s Business Law, Irwin Boston 1994.18.Evan McKendrick, Contract Law, Law Press 2003.19.Feng Datong, ed.,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5.20.Francis D.Rose, Lex Mercatoria, MPG Books London, 2000.21.Han Jian,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Law, Law Press 2000.22.Houston Putnam Lawry, Critical Documents Sourcebook Annonate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and Arbitration, 1991.23.Jane P.Mallor, A.James Barnes, Thomas Bowers, Michael J.Phillips, Arlen W.Langvardt: Business Law and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McGraw-Hill New York 1998.24.J.Honnold: Uniform Law for International Sales under the 1980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1982.25.Jiang Zuol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Shanghai People Press 2003.26.Liang Huixing, ed.,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Review, vol.2, 8, 10, 13,Law Press 1994, 1997, 1998, 1999.27.John H.Jackson, The Jurisprudence of GATT & the WTO,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2.28.Li Wei, Com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Law Press 2002.29.Michael Joachim Bonell, An International Restatement of Contract Law, 2nd ed.Irvington-on-Hudson, New York 1997.30.Ralph H.Folsom, Michael Wallace Gordon, and John A Spanogle, J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 Press of China People University 2001.31.Ray Augus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2002.32.Richard Schaffer, Beverley Earle, Filiberto Agust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And Its Environment,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6.33.Robert N.Corley, O.Lee Reed, Peter J.Shedd and Jere W.Morehead,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of Business, McGraw-Hill.Inc.New York 1996.34.Robert W.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Law Press 1999.35.Shen Muzhu,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Law Press 2002.36.Shen Siba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Press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2003.37.Song Hong,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ercial Awards, Law Press 2000.38.Stephen Judge: Business Law, Palgrave MacMillan Law Masters, Law Press China 2003.39.Sun Nanshen, WTO Rules and Chinese Economic Law on Foreign Business, Law Press 2001.40.Tina Hart and Linda Fazzani,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Law Press 2003.41.Wang Shengchang, Resolving Disputes Through Arbitration in Mainland China, Law Press 2003.42.Wayne Pendleton & Roger Vickery, Australian Business Law, Prentice Hall Sydney 1998.43.Wei Runqun & ChenXin, Law and Practice of Sea Cargo Insurance, China Finance Press 2001.44.Xing Haibao, Law of Bills of Lading,Law Press 1999.45..Yang Liangyi, Rul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s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2000.46.Yang Liangyi, Letters of Credit, Pres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1998.47.Zhu Yikun, Concise Chinese Law, Law Press 2003.
第五篇: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来自于:华夏学术传媒网 提供www.xiexiebang.com
摘要: 为了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该教研室实行了医用基础化学的双语教学,采取切实措施,编写适宜 的外文教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关键词: 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313 G6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49(2009)06-0743-02 2001年,教育部提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要力争在3年内,开出5%-10%的双语课程[1]。同时教育部已将双语教学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我教研室在“天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倡导和资助下,在2007、2008级医学临床五年制教学中,对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我教研室的几位教师从事留学生基础化学英文授课已有十多年,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水平,积累了丰富的适用于留学生的英语授课经验,为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的变化,使课程的各环节与全中文授课不同:包括教材选用、备课内容、课时安排、讲解方式、考试方式、学生的听课方式、复习方法等。因此,探索一套适应时代需要、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医用基础化学”学习的双语教学模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材的选择目前,国外普通化学教材繁多,但没有专门为医学生编写的教材。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搞好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的重点。双语教学应尽可能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但我们使用原版教材的确有困难:一是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学生负担不起;二是原版教材内容太多,学生读起来有难度,更主要的是很多内容不能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选用《General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ModernApplications》和《General Chemistry》等作为参考教材,结合国内的教材、教学大纲和学生外语实际水平,编写出相应讲义。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计划制定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开展,我们制定了较为科学并符合学生总体英文水平的双语教学大纲。明确了学生学习中必须用英文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探索出符合双语教学的授课进度和教学课时。多媒体课件制作制作适应所编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多媒体课件是进行双语授课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制作了医用基础化学多媒体课件,其特色如下。3.1 循序渐进 开始部分中文多于英文,逐渐过渡到中英文等量,到最后为全英文。该课件系统地反映了医用基础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3.2 清晰生动 课件的制作精良,内容丰富,图片生动,动画形象,条理清楚,使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专业内容变得生动,易于理解。
3.3 与医学结合紧密 增添了医学生所需要的基础化学原理和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有利于弥补教师语言表达和学生理解上的障碍。教学铺垫我们把自编教材印发给每一位学生。教师有计划地在每次课上提前辅导学生弄懂教材中的几个英语单词和难理解的英语句子,要求学生双语课前预习,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听课的难度。大多数学生开始面对英文教材感到预习非常困难,但要解决学生的畏惧心理。告诉他们要学好双语课程肯定比普通课程难,要实现英语水平的飞跃就必须经历一个压迫、跳跃式的学习过程。虽然学生的负担有所增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同学感觉英文教材不再可怕;当感觉有收获的时候,学习兴趣也培养起来了,上课积极性很高。授课方式的建立课堂讲授方式的建立是双语教学中最为困难的环节。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之间英文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是本校在本科教学中率先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为此我们尝试了多种方式,从中探索出了较为有效的模式———浸入型双语教学[3],前1-2次课,主要用中文讲授,强化英语专业词汇;接下来的1-2次课,主要用中文讲授,增加英语定义;随后用英文讲解易懂的概念,用英文讲解易懂的例题,用英文讲解较难的概念和例题;最后,由于基本内容的掌握、词汇的熟悉和英文听力水平的提高,进入全英文授课。经过两轮的实践,使学生达到了听英文讲解理解基本知识的水平。考试方式的改革在双语教学中,传统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为此,将考试方式进行了多样化改革。
6.1 闭卷“考试”与开卷“综述”相结合 在双语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英文阅读、英文思维和英文写作能力,我们让学生在学习等渗溶液和缓冲溶液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自学将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写成综述。结果,在学生们的综述作业中,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综合能力。6.2 闭卷“考试”中采用英文必答、中英文选答相结合 由于学生之间英文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果考卷单纯要求全英文答卷,一些英文基础较差、而基础化学学得很好的同学将无法测定出真实的成绩;但如果全部试题都可以中英文选答,就会失去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专业英语的双语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在概念性问答的考题中,要求必须用英文回答;而计算题和理解发挥性的考题,可用中、英文回答,但中文回答所得分数低于英文回答。结束语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感到专业课与外语水平均得到了提高,专业英语词汇有了一定的掌握,医学英语的应用能力也不断增强。调查表明:多数同学赞成双语教学,并认为以后应该继续开展,只有少数同学不太适应,他们就不太适应双语教学的原因进行了思考,感觉到自身英语基础较差是影响听课效果的主要原因,也有同学意识到如果课前预习,则听课效果会好得多。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只开展了两学期,缺乏经验,还存在许多问题。推进双语教学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必须有全面、长期的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科学、有计划地进行,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我们的不断努力,双语教学必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参考文献: [1] 李一,于春雷,杨巍.“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7, 23(2): 172-173.[2] 陈昌杰,杨清玲,连超群.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 9(3): 326-327.[3] 郑江,关瑞章,李丹.生物化学专题双语教学的设计与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 2007, 34(3): 60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