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时间:2019-05-12 17:2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简单的周期》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第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简单的周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列举,画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观察图形的排列,你认为括号里应填什么?

2、交流。

3、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规律。

二、探新。

1、谈话:为了迎接十月一日国庆节,公园被装扮的五彩缤纷。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盆花

彩灯

彩旗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先看盆花:(1)感知规律:

这里有几盆花?照这样继续摆下去,第10盆是什么花?第11盆呢?(2)自主探索:

A.用喜欢的方法表示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B.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3)学生活动。(4)交流反馈:

A、发现规律:展示学生的表示方式。

①圈一圈。谈话:我们可以把盆花圈一圈,让大家看的更加明白。

其实就是把盆花分组了,这是一组,两组,三组。

引导学生感悟:每组有3盆,每组都按照“蓝黄红”的顺序排列。②排一排。③画一画。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盆花的排列规律。(板书)

谈话: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蓝花在每组的什么位置?黄花呢?红花呢?

反过来,第()组第()盆是什么花?

你发现了什么?花的颜色和每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B、解决问题:第19盆花什么颜色? 分别展示:①列举或画图。能看明白吗?谁能够来解释解释? ②算的方法:板书算式:19÷3=6(组)……1(盆)

提问:想想算式里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指名2人说想法。

数形结合引导:一共有19盆花,每3盆一组,可以分成1组,2组,3组……6组,到这里是多少盆了,还差几盆?

同桌互相对着图上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5)突出余数的作用

提问:这余下的1盆是指哪一盆?在排列中的什么位置?(下1组的第1盆,也就是第7组的第1盆)

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与每组中第1盆颜色一样)

如果余2呢?最后一盆什么花?为什么?

为什么看余数就可以知道花的颜色了呢?

(6)方法优化。快速找到第91盆是什么颜色?你还想去画图吗?为什么? 引导体会用除法计算更简便。

三、反思。

刚才解决盆花的问题时,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引导:先用圈一圈、排一排、画一画的方法找到规律,圈的时候至少要观察2组。如果前两组一样,我们就找到了规律。再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四、应用

1、出示: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第20盏是什么颜色?第23盏呢? 你打算怎么入手?(1)学生活动。

(2)交流。投影展示(注意错题的应用)(3)学生介绍规律,教师补充板书。(4)用除法计算。

(5)对比下上面这道算式,除数有什么区别?没有余数表示什么?(结合图引导)正好分完了,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1组,2组。。5组,第20盏灯在第几组的第几盏? 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2、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第26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注意辨析错例:红红、黄黄。

3、比较盆花、彩灯、彩旗排列的共同特点。

揭示概念:周期现象。揭题并板书:简单的周期。

4、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5、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

五、回顾与总结。

1、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2、老师也设计了几组,出示。

这是周期现象吗?为什么?如果不是,指名修改。照规律排下去,第32个图形是什么?

教后反思

《简单的周期》是让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其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曾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第一次试教呢,我是按照新授课的流程,把重点放在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上。经过教研室杨主任的指导后,我意识到这节课应该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感悟由个别现象概括出一般数学结论的过程,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

所以经过修改后,我基本把探究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知想法。当学生因为自己的理性认识、经验技能有所欠缺而发生疑惑时,再及时的引导,让他们不光会按照模式解决问题,更重要是知其所以然。

周期问题,生活常见,但是让学生进行抽象规律的确存在困难。哪怕就是在身边的很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周期问题的探究学习,也是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直观而深入、感性而理性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周期问题中,也存在一个验算证明的过程。那就是运用算式计算方法与画一画方法之间的相互验算证明。所以,我在学生们得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研究。这样,他们自己得出的抽象认识,可以得到及时的直观论证,可使他们更加信服于自己的能力,增强信心,更重要地在内心深处开始主动地接受了这种原本很是抽象的周期问题。之后,他们就可以自信大胆地运用计算方法了。

在这样一个从“重知识”到“重体验”的修正过程中,自己对于实践活动课的整体目标和实施策略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同时也明晰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不足。

如:

1、盆花的规律的反馈可以再慢一点,学生出现了各种表示方法后要进行比较,不论是排、画、圈,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入感受到“每3盆一组……”的规律。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作品,再去有节奏地读一读,感受“每组都是怎样排列的呢?”

2、彩旗的问题作为练习,用时短,但是不能忽视学生“红红、黄黄”这种两个一组的错例辨析。

总之,要促进每个学生思维的参与,只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水到渠成地积累经验,掌握方法。

第二篇:苏教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课题: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 教案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材2-5页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五、教具:PPT,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展示PPT)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头大象?(1头,同时将学生说的用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

师:我看见秋千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2”,用相同方法揭示到4)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些小朋友哈,123,总共3个小朋友!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5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6,7,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将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请同学上黑板画一画,让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七、板书设计

课题:数一数

图片1:数字1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2:数字2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3:数字3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4:数字4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 五入调商|苏教版(1)

五入调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五入法试商发现试商过小需要调商的探索过程,知道调商的算理,掌握算法,会用来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运用这种计算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2.让学生通过调商方法的比较加深对除法计算中试商、调商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除法计算中对商进行试验调整的策略。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进行计算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调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调商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在兴趣中激发

师述: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知识,老师带了两个竖式考考你们,请你们用上节课的知识解决一下。

完成习题纸上第1题,校对答案。

师小结:在做这两题时,第一步都要先干什么?(试商)

用什么方法?(四舍法)

那一次试商成功了吗?出现了什么问题?(初商偏大)

为什么初商偏大?(除数看小)那接着要干什么?(调商)怎么调商?(调小)

过渡:大家学得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一些需要调商的有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二、掌握方法——在自省中反思

请同学们将习题纸夹在数学书里,仔细观察这幅图画。

提问:图中有哪些已知条件?(一共有252本书、四(2)班有36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年级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列算式?

谈话:这道题也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们可以列竖式计算,同学们思考一下。

师问:第一步要干什么?(试商)你是怎样试商的?(把36看成整十数40来试商)这还是四舍法吗?(板书:五入法)

师问:初商是几?请同学接着计算。

出现了什么问题?(余数和除数一样,不符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则)

讲解:依据题目中的意思,一共有252本,如果说平均每人分6本,就会余下36本。

提问:余下的36本书怎么办?(明确余下的36本书正好够每人再借1本,所以初商偏小了)

提问:为什么初商会偏小?(除数看大)

反馈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分析、明确:由于我们试商时是把36五入看成40试商,使得把除数看大了,所以造成初商偏小(板书:除数看大,初商偏小),这时需要调商。

提问:怎么调商解决这个问题呢?

讲解:一共有252本书,全班36人,平均每人分7本,正好分完。

提问:仔细回顾这道题的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我是怎样试商的?出现问题后又是怎样调商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试商时发现把除数五入,可能会初商偏小,经过把初商调大,大家找到了正确的结果。(板书:要调大)

提问:你能给今天学习的内容起个课题吗?

三、明辨异同——在比较中整理(练习四第5题)

谈话:计算竖式时我们第一步都要干什么?(试商)

怎么试商?有几种办法?他们遇到的问题一样吗?都是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

“四舍”法试商,把除数看成比它小的整十数试商,造成初商偏大,需要把商调小;,“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比它大的整十数试商,造成了初商偏小,需要把商调大。

小结: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当作整十数试商,快速想到初商,随后对初商进行调整就能获得准确的商。

过渡:五入调商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有什么疑问吗?我有个疑问:怎样判断五入试商时想到的初商是否正确?要不要调整呢?

四、方法巩固——在练习中提升

1.完成习题纸上第2题练一练

先让学生观察竖式

说一说各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初商是几?

出现了什么问题,正确的商应该是几,再完成竖式计算

组织反馈

引导学生明确:①试商后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这时就需要把初商调大。

2、完成习题纸上第3题算一算、比一比

组织学生比较第1组竖式,发现了什么?学生完成在纸上。

校对比较明确五入试商时,把除数看大,初商可能会偏小要调商,也可能一次就试商成功,不需要调商。要不要调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对待。

3.完成习题纸上第4题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注意计算正确)

4、完成习题纸上第5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98÷28=  634÷79=  300÷37=   540÷67=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如果一次能试商成功,我们就不需要调商了。这说明需不需调商,要看具体情况决定。

5、完成习题纸上第6题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借助问题并总结数量关系式:总产量÷棵树=每棵的产量

引导学生讨论分别要怎样试商和调商。

五、介绍延伸——在拓展中体会

谈话: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附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五入调商)

试商      出现问题

调商

例6竖式

四舍法

除数看小、初商偏大    需要调小

五入法

除数看大、初商偏小

需要调大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 学习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 学习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① 学习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② 学习难点:量角的方法。③ 学习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 学习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 学习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② 学习难点: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

③ 学习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 学习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② 学习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第六单元:统计

① 学习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②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① 学习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② 学习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第八单元:总复习

① 学习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② 学习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四、课时安排

大数的认识: 15课时 角的度量: 5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 14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10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5课时 统计: 7课时 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6课时 总复习: 8课时 4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学习重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2.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3.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习难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2.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3.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用15课时进行教学。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这些数你会读吗?

56321

78041

4506

96502

4780

90285

8746 2.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3.这些数你会读吗?

456321

70864025

890562

764253

1560248

145023

二、点拨自学 自学提示

1. 你知道数位名称、计数单位、分别指什么? 2. 你知道计数方法是怎么样的? 3. 你能说出一个数的组成吗? 4. 数级指什么?怎么样给数分级的? 5. 你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吗?试一试: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569000

24600

708000

三、交流解惑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计数方法: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6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5.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标上数位再读。

四、达标检测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3.读出下面个数

3256875

6012654

936852

1020509

2000350

20250378

五、自我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

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你能写出下面这些数吗?

四千三百九十八

一千九百五十三人

六千九百五十二

四千八百零七 2.说说你是怎么样写的? 3.先自己试做。

4.自学课本第6页内容。5.小组讨论。

二、展示交流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归纳总结: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达标检测

1.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2.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3.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四、自我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看法?

五、教﹝学﹞后记 8

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13页第4、6、12、14、15题。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2.通过“争当小老师”一事,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学习重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学习难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学习关键: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判断题: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249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

(×);

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 ?

(√);

8500003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

(3)六千八百五十万

写作:68500000

(×)

一百万七千

写作:1007000

(√)

四万零九十

写作:4090

(×)

(4)17860000米=(1786)万米

(√)

17865000米≈(1786)万米

(×)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 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并进行交流归纳: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 2. 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并进行交流归纳: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请注意:零占位的问题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自我检测: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⑴读两个0;

⑵读一个0;

⑶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自我总结

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五、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学习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学习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8902○8903 7810○810 8950○6905

二、合作探究、交流

1.你会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吗?

67520 ○47520 874590○36528 698235○69823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 2.学生尝试完成,在进行分组讨论: 3.回报讨论结果,交流归纳: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

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三、达标检测

1.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2.完成练习二第1题。3.完成练习二第2题。

四、自我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五、﹝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求近似数(A)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例

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

5、7-8题。学习目标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读一读下面的数

5896521 234002 45600450

6502

3020000

4500405 2.我会求近似数

9241≈﹝﹞千 5832≈﹝﹞千 4563≈﹝﹞千 280≈﹝﹞百 895≈﹝﹞百 说说你是怎么样估的

二、探究、交流 1.我会合作学习①读一读下面的数

500 0000 2340000

45600000

0000

3020000

4500000 ②我会改写

500 0000=﹝﹞万

2340000=﹝﹞万

45600000=﹝﹞万

0000=﹝﹞万

3020000=﹝﹞万

4500000=﹝﹞万

23400000=﹝﹞万

60500000=﹝﹞万

③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④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78510≈﹝ ﹞=﹝

﹞万

58963014≈﹝ ﹞=﹝

﹞万

5324801≈﹝ ﹞=﹝

﹞万

65014830≈﹝ ﹞=﹝

﹞万

14852≈﹝ ﹞=﹝

﹞万

2140563≈﹝ ﹞=﹝

﹞万

3201540≈﹝ ﹞=﹝

﹞万

501248≈﹝ ﹞=﹝

﹞万 ⑤说说四舍五入的意义 ⑥总结:求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三、自我检测

①完成练习二第3、5题。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

四、自我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4、5、7、8。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5.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习难点:

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561285○49621965

75124○65122

7501274○7502202

86301○8530652

452103○453102 6502314○502341 8541203○786542 3012456○21035647 学生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万

1210000=﹝﹞万

720000=﹝﹞万

321450000=﹝﹞万

89500000=﹝﹞万

65000000=﹝﹞万

9650000=﹝﹞万

4510000=﹝﹞万

学生归纳总结: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3.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7851042≈﹝

﹞万

589≈﹝

﹞万

5621034≈﹝

﹞万

5324≈﹝

﹞千

650≈﹝

﹞百

4562≈﹝

﹞千

1485286≈﹝

﹞万

2140≈﹝

﹞千

874≈﹝

﹞百 16 320≈﹝

﹞百

5012≈﹝

﹞千

12587460≈﹝

﹞万

二、交流学习

①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自我检测 1.第4题 2.第5题 3.第7题 4.第8题

四、自我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五、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学习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重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学习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学习过程:

一、点拨自学,提出自学提示

1.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那么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2.这些数是用怎样的符号和计数方法呢? 3.你能绘出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吗? 4.十进制计数法怎样的? 5.自学课本内容。

二、合作探究 我会合作学习

1.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

﹞需要。这样就产生了数。

2.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

﹞。

3.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

﹞,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是不同的。

4.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

﹞。

5.最小的自然数是﹝

﹞,自然数的个数是﹝

﹞。18 6.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计数法。

三、展示交流

想想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来吧,交流交流。

四、自我检测 ﹝相信自己,我能行﹞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数级„„

()级()级()级 计数单位„„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 ①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②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4.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五、自我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六、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

1、“做一做”和练习三P3-5。学习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学习关键:以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上的数。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我会读

456321

78902456

68542013

4562103

12450005 12304501

12584020

12000045

845870

40102501 2.我也会说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尝试自学

(一)我会合作学习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23500000双。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52256321人。

(二)我也会说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20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三)你知道数中间的零怎样读吗?先读后说。

12000360

500120406

4560127008

400080007900

450006980007

500560

20304050120

4501200014 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三、自我检测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 0000 0000

读作:六百一十亿 ?

(√)236 0509 0008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100 4000 2000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

(╳)2.出示卡片让读数:

800 7000 012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0000 0000

7800 0000

2070 0600

0100 0000

6203 0040 0000

0080 0000 3.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4.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多选)()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5.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自我总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五、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

活动内容:

第33页~34页的内容。活动目标:

1.在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学(教)反思:

第十四课时:大数的认识训练课

(一)学习目的:

1.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3.结合练习素材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点: 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学习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㈠训练有关数位顺序表的知识。1.说说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

2.在数位顺序表中怎样分级?每级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㈡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

4005 2136()

4500 0234()

6500 0230 4780()1.亿以内数的读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怎样读?

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都只读一个零。㈢训练亿以内数的写法

七千万零五百()

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 3.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 ㈣比较大小 8090()20 0809

1900()2万

3458()123456

比较大小时首先分级,然后看数位,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㈤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470 0000=()万

0000 0000=()亿

1292 4800≈()万

7200 0000≈()亿

0720 0000≈()亿 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二、自我检测 1.填空。24 ⑴从个位起,第五位是(),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计数单位是(),第十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⑵1702030009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⑶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

⑷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⑸在4和6之间填上()个0,这个数就成为四百万零六。

⑹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中间的3表示(),最后的3表示()。⑺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2.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⑴13500000元=()。

A

135元

B 1350元

C 1350万

D 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A

B 2

C 3

D 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A

百万

B 十万

C 千万

D 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A

207375

B 2070375

C 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A

19998

B 20003

C 21000

三、自我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四、学(教)后记

第十五课时大数的认识(训练课二)

学习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24

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学习重点:

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学习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万是(),()个千万是一亿

⑵从个位起,第四位是(),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计数单位是(),第十一位是(),计数单位是()。

⑶1602050002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0次是()。

⑸一个数是由5个十万、3个万和7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4,万位上是6,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⑺1个百万是()个十万,1个千万是()个百万,()个百万是一亿。⑻在2和7之间填上()个0,这个数就成为二百万零七。

⑼50500050最高位上的5表示(),中间的5表示(),最后的5表示()。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3,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8,这个数写作()。⑾862000是由()个()和()个()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5423>5423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五万零八百写作:50000800

()⑸707070读作七十万七千七十。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⑴29600000元=()。

① 296元

② 2960元

③ 2960万

④ 2960万元 ⑵读50505050这个数时,要读()个零。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① 百万

② 十万

③ 千万

④ 亿 26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① 207375

② 2070375

③ 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40000的数是()。① 39998

② 40003

③ 4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亿吨

810000千克=()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万(四舍五入到万位)。1309998572≈()亿(四舍五入到亿位)。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3000000)+(800000)+(9)=()

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 ⑵读两个零: ⑶一个零也不读: 学教后记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教材分析:

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4.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目标:

1.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学习重难点:

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第一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学习内容: P35、36页内容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线段有什么特征? 2.线段要怎样画? 3.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画一个角吗?角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二、合作探究

㈠自学课本内容P35页内容,认识: 1.什么是射线?

2.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射线怎样画?自己画几条射线。4.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5.认识什么是直线?直线有哪些特点? 6.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8 7.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8.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几条直线。

9.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10.做“练—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自学课本内容P36页内容,认识: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同桌互相交流练习。

三、自我检测

1.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2.按要求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请在小组里说一说。①经过任意一点画直线。②经过任意两点画直线。3.填空

①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点。②一个完整的角是由一个()和两条()组成。③完成39页第1、2题。

四、自我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经验想给大家说说吗?不妨大胆的说说吧。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角的度量

学习内容: 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及练习四的第3~8题。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2.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学习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正确的度量角的读数。学具准备:

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说说什么叫角?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3.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4.出示角1和角2,看看那个角大。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㈠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⑴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⑵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观察量角器)

⑶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

⑷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⑶探究两角器内、外刻度线的使用方法 3.实践

⑴内刻度:找到55、70、130、180的角。⑵外刻度:找到80、15、180度的角。㈡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说说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根据量角的方法进行量角练习。出事小黑板上的角进行。

四、课堂小结

五、学(教)后记

第三课时:量角的练习

学习内容:

教材第39、40页内容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角的量法。

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用投影仪)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投影出示:

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在学生读刻度时,要求学生搞清楚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量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想一想。

①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②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31 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

(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学(教)后记

第四课时:角的分类和画法

学习内容: 教材第41—42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2.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

3.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4.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 今天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㈠自学课本内容

1.认识直角的度数。直角=()度

2.认识平角。平角=()

1平角=()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32(1)按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怎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2)锐角、钝角各是怎样的一个角呢?说说看。

4.认识周角。

教师演示并指出周角=360度 5.组织练习。

“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三、学习角的画法

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3.画角。

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 的角)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4.组织练习。(1)“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 学(教)后记

第五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法

学习内容:

有关角的分类和画法练习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很快的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学习重点:能准确判断角的类型,学会画角。

学习难点:能很快的用量角器或者不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角。教具学具:小黑板

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回答问题并完成各题:

⑴什么是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⑵指出下列角各是什么角?(小黑板出示。)

34 ⑶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各两个。⑷看看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

⑸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试一试。

二、自我检测

1.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2.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能说说他们都是什么角吗?

45度

165度

93度

120度

35度

158度

95度 3.小亮没有量角器,能画出一个角吗? 4.你能不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吗?试一试。45度

60度

90度

120度

135度 5.下列图中各有几个角?(小黑板出示)

三、自我小结

你能说说你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吗?你满意吗?还有什么意见? 学(教)后记

第六课时

整理与复习

学习内容:

角的分类、度量、画角的练习学习目标:

1.能快速、准确的进行角的分类,按照要求迅速的画出角。2.能够利用不同的手段画出角,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35 锐角()

钝角()

直角()

平角()

周角()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3.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集体订正.)

4.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同桌同学互相检验.

5.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

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6.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 135° 75°

学生演示折角的方法

7.利用手里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 用半圆仪 用三角板)

8.看下图,已知∠1=60°,求∠

2、∠3和∠4的度数.

9.用一副三角板拼成下面度数的角.

180° 120° 135° 75° 105°

10.下图中∠1=90°,∠2是多少度?

二、自我小结

36 通过刚才这些练习题,你有什么想法,给大家说说。学(教)后记:

第七课时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 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 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 探究活动二: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 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 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 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 自我小结:

第五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

简单周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够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的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呢,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两个号码:162532163724 123412341234 请男同学记住第一个号码,女同学记住第二个号码,看谁记的最快,记住的请举手。

为什么女生记的这么快?

哦,原来女生记的号码是有规律排列的,按1234的顺序重复出现3次,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从生活里去找一找。

2、师:前一阵是国庆节,看,公园里装扮起来了,我们一起去看公园里看一下呢!(课件出示例1图)漂亮吗?(……)

五颜六色,确实挺漂亮!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盆花、彩灯、彩旗 的摆放规律吗?

3、师:那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同桌之间先说一说。(给予时间讨论)

4、师:谁先来说说盆花的规律?(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色黄色红色的盆花依次重复出现,所以是以几盆为一组,重复出现,每组的排列顺序是?(生答,师ppt出示)

(生答师板书:盆花

3盆为一组

蓝黄红)

5、师:彩灯的规律呢?(生答,师ppt出示)(生答师板书:彩灯

4盏为一组

红紫绿紫)

6、师:最后彩旗的规律呢?(生答,师ppt出示)(生答师板书:彩旗

4面为一组

红红黄黄)

7、师:像盆花、彩灯、彩旗这样以几个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作为周期现象。

二、自主探究

1、师:刚才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分别找出了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接下来,我们运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师问:以盆花为例,在图中,我们只看到9盆花,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19盆是什么颜色的花?你是怎么思考的?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把你自己的想法写在白纸上。(给予充足时间)

教师巡视后,指名交流。(每种方法教师都给予评价)

3、师:某某你的方法是?

(生画图方法: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

那你一共写了多少个字,或一共画了多少个圈?(生19个)

4、师:所以左起第19盆花是?(生蓝色)

其实还可以用一些符号图形来代替文字,有谁是这样的?很好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某某你呢?

(生列举方法:左起第1、4、7……盆是蓝花,第2、5、8……盆是黄花,第3、6、9……盆是红花,所以第19盆是蓝花)

其他同学明白他的想法吗?(明白)

5、师:①还有不同的吗?某某你说?

(生计算方法: 板书 19÷3=6(组)……1(盆)(蓝色)

②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

(生答师板书 总个数 每组的个数 组数)③根据算式你是怎么判断出第15盆花的颜色是蓝色的?

(生根据余数1,余下1盆是第8组的第1盆,是蓝色的,追问:它和谁的颜色是一样的?它与每组中的第1盆的颜色是一样的)④谁再来说一说呢?(……)

三、独立尝试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一)、解决彩灯问题

1、师:刚才有同学用了画一画;数一数;计算等方法,都得到了第19盆花是蓝色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彩灯(出示彩灯图)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起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2、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答师板书:18÷4=4(组)……2(盏)紫色)

②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③根据算式你是怎么判断出第18盏彩灯的颜色是紫色的?(生根据余数2,余下2盏是第4组的第2盏,是紫色的,追问:它和谁的颜色是一样的?它与每组中的第2盏的颜色是一样的)④谁再来说一说呢?(……)

3、师:有谁用了其他的方法?(生画图)

4、师:那你觉得三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生计算)

说说你的理由。(……)

(如果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25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为什么?)

5、师小结:计算的方法适合多种情况,比较简便,所以解决这类问题时用计算的方法比较多。

6、师:接下来请你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从左边起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生答师板书:20÷4=5(组)紫色)

7、师:这次没有余数,你们是怎么判断出彩灯的颜色的?(生没有余数说明20盏彩灯中正好有这样的4组彩灯,第20盏彩灯正好是第4组的最后一盏,是紫色,追问:它和谁的颜色是一样的?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的最后一盏颜色一样。)

(二)、解决彩旗问题:

1、师:再来看一下彩旗,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几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谁来提问,让全班答?(……)

2、师: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1和2时)

余数是几时,是黄旗?(余数是3和没有余数时)

3、师小结:刚才我们发现了周期现象规律,并解决了相关问题,回忆一下,我们首先要找到怎样的规律?

(先找以几个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要判断事物的颜色或者图形,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方法)根据算式是如何来判断的?

(当有余数时,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的第几个;当没有余数时,就看每组的最后一个。)

四、小小设计师:

五、联系生活,全课总结

1、师: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规律,你能举些这样的例子吗?(……)

(师出示生活规律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2、师: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大自然中确实存在着很多规律现象,如:霓虹灯、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春夏秋冬等,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

3、师:平时我们就要学会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规律、并且运用规律,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4、师:接下来老师和大家玩个小游戏!

下载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简单的周期》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简单的周期》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

    五年级上册《找规律》 一. 教材简解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规律确......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一、贴春联。(10分) 贴春联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讲究,上下联的相等,相当,读起来,。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吧! 1、绿柳舒眉辞旧岁,。我......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节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 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一、升和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简单周期 三、观察物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来源:网络 2009-08-03 22:31:30[标签:数学教材 四年级 人教版 教案] [当前6664家长在线讨论] 12 教材说明关于......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自然数|冀教版

    《自然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上册46、47、48页,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2.了解自然数的特征,能用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平均数|冀教版

    《平均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密切数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