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树上的鞋-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树上的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3个生字,掌握“掘、蟋蟀”等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鞋子跑到树上的原因及要点。领悟“依偎”这一词语的意思。
3.能够恰当地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依据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述发生在身边的趣事。自己讲儿时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关爱幼小生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教学难点
恰当的想像后来发生的事情。预习作业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树上的鞋》(师板书课题)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鞋子为什么会跑到树上去呢?)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
3、全班交流,指名用简短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再读课文,解决课初的问题:鞋子为什么会跑到树上去呢?
生回答:鞋里有一个从窝里掉下来的小鸟,小鸟把我的鞋当成了家,于是我就把我的鞋连同小鸟一起放在了树杈上。
2、那么小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小鸟送进窝里呢?有哪些原因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勾出答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你的看法。
3、全班交流。预设点:
(1)树太高“我”攀不上去。(第5自然段)(指导攀的写法)
(2)小鸟打蔫,时间紧迫。(第7自然段)
xiaoxue.xuekeedu.com
(3)小鸟只有躲在鞋里才会感到安全,它把鞋子当成了避风港。(第8自然段)(每说一点教师指名读此段,读出作者的天真、朴实及小鸟的可怜。)
读课文第8自然段,体会“依偎”的意思。(小鸟这时很害怕,只有靠在鞋子边上才会感到些许安全,因此“依偎”不单只是靠着的意思,而是一种安全、幸福的靠着、挨着。
四|、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作者把自己的鞋子奉献给了小鸟妈妈和小鸟,而他只能光着一只脚回家。同学们想象一下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提示:
①“我”回到家,爸爸妈妈会怎样看待这件事? ②小朋友们知道这件事情后,会有什么议论?
③别人看到树杈上有一个鞋子,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五、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身边的故事。
依据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述发生在身边的趣事。教师可先示范,自己讲儿时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由学生自由结组,在小组内活动;再组织学生在讲台前讲给全体同学。
六、布置作业
平时穿在脚上的鞋子跑到了树上,它就不是一只普通的鞋子了。那就请大家为它起个温馨的名字吧,然后再写一写后来会发生怎样的事。
随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汉字
jué xī shuài lì bǐng()土()()害()干 chú pān wēi wěn()鸟()登 依()亲()
二、用下列词语说一句话 厉害 依偎 亲吻
板书设计:
8.树上的鞋
鞋 鸟
家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反思:
第二篇: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清平乐 村居-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学习重点
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
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
6.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
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
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
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
xiaoxue.xuekeedu.com
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
六、布置作业,积累升华
1.背诵课文。
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开展一次背诵比赛。
第三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黄果树瀑布-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黄果树瀑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美。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新词。
3、知道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能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美。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导入新课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导入新课:
庐山瀑布美,那么,作为我国第一大瀑布的——黄果树瀑布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自己的预习与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4、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理清写作脉络。
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
1、自读要求: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结合“预习导航”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并练习给课文分段。
2、检查预习:
(1)
教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
出示:缝(féng
fèng)隙(xī
xì)
挟来(xié
xiá)
撩过来(liāo liáo)指名带读词语
出示:杰作
缝隙
悬挂
重叠
气势非凡
人喧马嘶
沉醉
胸膛
掩映
轰鸣
隔着
山回谷应
(2)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并练习给课文分段。(3)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练习说话:黄果树瀑布真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黄果树瀑布,来细致感受它的声形美!
xiaoxue.xuekeedu.com
三、教学课文二至四小节。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透过语言文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注意圈画关键词句)
(一)听瀑
1、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
2、汇报(1)你“听”到了什么?指名读所划的句子。(2)让我们也一起去听听,感受一下。
3、投影出示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
(2)这响声是一成不变的吗?(点出:渐近渐响)(3)再请学生读一读,体会声音的渐近渐响。
(4)朗读的过程中,一些描写声音的词让我们体会到了瀑布声响的变化,能找到吗?(点出:哗哗、喧嚣、人喧马嘶)齐读。
(5)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有几个动词尤其吸引了我,让感受更加真切,你发现了吗?(点出:飘、佛、涌、盖、)请学生再试着读读,体会动词的精妙。(6)动词用得多好呀!我们也来试试看。
(7)水声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读书上的句子)大得盖过了一切声响,没有游客的交谈声,没有汽车的发动声,没有动物的鸣叫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只”剩下什么?(点出:只)
(8)师: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神奇,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竟然包含了如此丰富而震撼人心的内容,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让我们再次好好的品位一下这优美的文字。(朗读第二段)
4、还有吗?
5、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6、从中,我们再次感受到瀑布声音的(大)。
7、师小结:是啊!光听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二)看瀑
1、你又“看”到什么了?(1)指名朗诵第三自然段。
出示第三自然段:透过树的缝隙„„泻下来。
(2)这一句写了瀑布的形态,如果也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形态
宽)
2、过渡:如果说如宽幅白练般的瀑布给人以震撼,那“银雨洒金街”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用心去读第4小节。
“银雨洒金街”给我们的感受就一个字(奇)。
3、小结:是呀,“银雨洒金街”真是远近闻名的一大奇观,它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同一般。
4、看瀑布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呀,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5、齐读1-4节。
四、作业:补充习题一、二题。
板书:
xiaoxue.xuekeedu.com
听
声响
17、黄果树瀑布
作
看
形态
大
真是大自然的杰 宽
第四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沟通-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沟通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理解图意,能用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说出情景图所表达的意思。
2、学会和掌握本课的句子,能看图流利地说出来,并能根据图意把故事情节延续的说下去,成为完整的一段话。
3、通过看图说话,发展学生的思维,教育学生遇事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仔细看图,有图引入情景说话。启发学生动脑筋,展开思路,把故事说完整。
课时安排:3课时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看图流利地说出来,根据图意把故事情节延续的说下去。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及助听器配戴情况
2、“听”的训练
崔浩、金梦梦,听老师说的是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杨颖、梁蕊、赵浩、听同学的名字 冷静、丁佩文听自己的名字
马鑫战、王继霞、焦姝妍看老师说谁的名字,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二、看图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小河边的大树下)
2、图上有哪些小动物?
(小鸭子、小熊、小猴子、长颈鹿)
3、小鸭子怎么了?
(掉到了坑(洞)里)
4、小鸭子长着嘴正在说什么?
5、小熊、小猴子、长颈鹿在做什么?
(想办法救小鸭子)
三、理解句意
1、指图问:
小鸭子掉到了坑里,课文是怎么说的?
(一只小鸭子掉到了坑里,出不来了。它在坑里叫着,喊救命。)
2、听到喊声,谁来了?
(听到喊声,小熊、小猴子、长颈鹿都赶来了。)
3、它们赶来做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赶来救小鸭子)
四、讨论
1、布置讨论内容
怎样能把小鸭子救上来? 看图想一想:
小猴子拿着棍子。
小熊拎着一桶水。
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他们会想出哪些办法救小鸭子呢?
2、小组发言
小猴子:用棍子把小鸭子拉上来。
长颈鹿:让小鸭子抱住它的长脖子,把小鸭子救上来。
小熊:把水倒到坑里,让小鸭子浮上来。
3、谁想的办法好呢?
小熊想的办法好。
五、看图说话
1、会说课文里的话
2、再以“他们怎样才能把小鸭子救出来呢?”为引子,展开思路,把故事接下去。
小熊想了一个好办法,她到河里打来一桶水,把水倒进坑里,坑里的水满了,小鸭子浮上来了。
3、学生把课文的句子和自己想的句子连起来说,把故事讲完整。
六、发散思维
请你再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方法吗?
在桶上绑一个线,把桶放到坑里,让小鸭子进入桶里,拉线,把小鸭子拉上来。
七、作业
尝试续写故事。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看图流利地说出来,根据图意把故事情节延续的说下去。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及助听器配戴情况
2、“听”的训练
崔浩、金梦梦,听老师说的是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杨颖、梁蕊、赵浩、听同学的名字 冷静、丁佩文听自己的名字
xiaoxue.xuekeedu.com
马鑫战、王继霞、焦姝妍看老师说谁的名字,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二 连贯的看课文中的两幅图
1、图上画的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小白兔看到了一个大南瓜,它想把南瓜运回家)
2、南瓜又大又重,搬不动,这时小白兔看见什么?
一只小猴子起着自行车过来。
3、它看了看,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把南瓜运回家了。
4、学生讲讲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白兔在地里看到一个大南瓜,小白兔搬不动,怎么办呢?这时候小猴子骑车过来了,小白兔一下想出了好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去了。
三、理解句子
1、小白兔在地里找到的大南瓜是什么样的?
(又大又重)
2、小白兔想把南瓜运回家容易不容易?
(不容易)
3、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南瓜又大又重)
4、这时,它看见了什么?
(小猴子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四、讨论小白兔想出了什么办法?
1、小白兔看到小猴子骑着自行车过来了,由滚动的车轮他想到了什么?
它想,车轮是圆的,可以滚动。南瓜也是圆的,滚起来就省力了。
2、最后小白兔用什么方法把南瓜运回家的?
它把南瓜竖起来,推着南瓜往前滚,一直把南瓜推倒家。
五、看图说话
以“一下想出了好办法”为引子,引导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看图把故事说下去。
例:小白兔一下想出了好办法,它把南瓜竖起来,一边推,一边往前走,不一会儿,就把南瓜运到家了。
六、把课文里的句子和自己编的句子连起来说说,把故事说完整。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看图流利地说出来,根据图意把故事情节延续的说下去。教学用具:投影仪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及助听器配戴情况
2、“听”的训练
崔浩、金梦梦,听老师说的是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杨颖、梁蕊、赵浩、听同学的名字 冷静、丁佩文听自己的名字
马鑫战、王继霞、焦姝妍看老师说谁的名字,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二 连贯的看课文中的两幅图
弄清情景图和句子的对应关系:
1、这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了一个瓶子想做什么?(想喝水)
2、瓶子里有水吗?(有水)
3、乌鸦喝着水了吗?(没有)
4、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
5、乌鸦看到了什么,就想出办法了?(乌鸦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就想出 办法了)
三、讨论
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让学生讲:
乌鸦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四、教师请学生来演示
模仿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看看水位有什么变化。
五、说一说乌鸦想出的办法
1、乌鸦把小石子一个的衔起来,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满满的升高了,瓦就喝着水了。
2、把故事连起来说完整。
第五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伙伴-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伙伴
一、文本解读
1、与文字对话
《伙伴》一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猎人马哈多和他的伙伴——猎狗和乌鸦之间的故事。要让学生在学文过程中,感受到作为伙伴。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彼此的牵挂。本课应从两方面来把握故事,一是猎人马哈多和猎狗一起救助了一只受伤的乌鸦。(体会伙伴们在一起生活的快乐)二是乌鸦帮猎人马哈多又救助了被困的猎狗。(体会伙伴之间的关心,互助和牵挂)。“伙伴”是理解课文最关键的一个词。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伙伴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并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处。
2、与编者对话
《伙伴》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以“感受真情” 为主题。“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倾斜的伞》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我与外公那种爱的传递与延续;是《伙伴》让遇险的猎狗最终获得搭救;《信任》一文中,无人看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金色的蒲公英》,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用心;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二、教学目标
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文中5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文中5个生字,会写11个字。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来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自己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预习本课,了解大意,解决生字词,师准备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那你们觉得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3、师生共同理解“巡逻”,“焦急不安”等词语。
4、了解学生读文情况。(指名读)
xiaoxue.xuekeedu.com
5、说一说,文中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主要写了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谁是谁的伙伴?他们又为自己的伙伴做了些什么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画出有关语句说一说
A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谈谈感想。(课后练习三的三句话)
B如:第4段,抓住重点词语,“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得了大病”等,体会马哈多对猎狗的关心和牵挂。
3、出示课后练习四的两句话。
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读读这两句话,谈谈体会之后,说一说两个“究竟”的不同含义。
4、情感朗读。
四、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应该更了解“伙伴”的含义了吧,那你觉得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你又是怎样做的?说一说,并写下来。
五、指导书写。
1、“抹”右边是“末”而不是“未”。
2、“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3、“猎”可以和“借、错”等字对比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