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课_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肇庆市实验中学
高二历史备课组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
2、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学会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学会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难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
学情分析:
本节课知识学生初中阶级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学生对理论思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为此本节教学应将课本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使其更贴近学生。
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2、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3、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僵化。
4、西学东渐,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1)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2)商品经济冲击社会风尚,盛行拜金逐利风气,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解放。
2、思想主张:
(1)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
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伦,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2)抨击道学伪善,批判礼教纲常,强调个性自由发展。
【道学: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逐利拜金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尊奉礼教的士大夫们鼓吹“存 天理,灭人欲”,从思想上扼杀这些叛逆理学的“异端”意识。
李贽极为痛恨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指斥他们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而不应该被强迫顺从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
(3)提出世界源于“阴阳二气”的观念,否认“天理”的存在。
李贽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于“三纲五常”天理。这种“更不言
一、亦不言理”的观点,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摇撼“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3、评价: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4、著作:《焚书》、《藏书》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一)背景:
明末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他们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
(二)三大思想家:
1、王夫子:(世称“船山先生”;著作《船山遗书》)
(1)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①强调“理在气中”;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颠覆理学“道在气先”理论根基。②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2)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2、黄宗羲:(世称“梨洲先生”,著作《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民主思想、工商皆本(1)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认为君臣应是平等“师友”;根本上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2)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①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②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 “一家之法”。(3)主张“工商皆本”,批判“重农抑商”
3、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著作《天下郡国得病》《日知录》)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1)针对明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以世致用”、“明道救世”。
(3)身体力行,长年考察山川关隘、民族风谷和民生疾苦,写出许多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著作。
☆ 三位思想家与李贽不同的是:
把斗争的矛头从传统儒学进一步延伸到君主专制制度,并且在揭露和批判的同时还提出了改革现实时弊的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
☆ 四位思想家反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1)李贽:提倡个性自由;
(2)黄宗羲:提出民主思想,主张工商皆本;(3)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4)王夫之: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三)经世致用思潮影响:
(1)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2)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
四、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特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
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反对孔孟教条,痛恨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对封建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对传统的纲常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2、反专制、倡民主。李贽主张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不应该被迫顺从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黄宗藏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众治”取代“独治”.黄宗羲提出建立“天下之法”,建立监督机构。
3、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李贽痛斥传统道德观念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人皆有私。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王夫之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五、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思想源泉。
3、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现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要深蒂固。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思想创立及其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创立 春秋 孔子 “仁”、“礼”;为政以德;、教育思想 形成 战国 孟子 仁政;“人性本善”;“浩然之气”。
战国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发展完善
西汉 董仲舒 “大一统”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新儒学 宋明 二程、朱熹 “理”是世界本原,是万物遵循的普遍规律;三纲五常;格物致知
陆九渊、王阳明 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渊源;“发明本心”;“致良知”
新发展 明清 李贽 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个性的发展。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与学生课业
教学反思
第二篇: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每课一练(精)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随堂基础巩固] 1.李贽以“童心”或“真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外在的教条,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下列是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A.与陆王心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与儒学相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反封建思想。根据题干中“反对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外在的教条,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表明其反传统思想的特点,B项说法正确。“童心”“真心”体现了唯心主义的特点,A项说法正确。李贽生活在明末清初,此时商品经济发达,少数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项正确。答案:C 2.《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答案:A 3.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 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解析:黄宗羲的主张中,不可能会有建立君主立宪制与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想法,因为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排除C项与D项;黄宗羲“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主张建立法治,不是由君主一人说了算。黄宗羲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君主专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排除B项。答案:A 4.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此观点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①强调“理在气中” ②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③强调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中 ④从理论上驳斥了程朱理学的错误观点 A.①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王夫之从哲学根本问题入手,强调了“气”决定“理”,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思想,它从理论上否定了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答案:B 5.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材料1: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 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亡(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高度评价黄宗羲:“我喜欢读黄宗羲的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黄宗羲新民本思想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在今天仍有现实价值。
[探究主题]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掌握黄宗羲关于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和民本思想。
(2)能力层面:结合对其思想的把握,探究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思想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探究问题](1)据材料1,黄宗羲认为君主和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他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2)材料2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思想的局限性又是什么?(3)结合材料3分析,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探究思路]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我国古代专制传统根深蒂固,公然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就越发显得可歌可泣。这一反专制、鼓吹早期民主的思想对于今天建设民主法制社会仍有借鉴意义。第(1)、(2)问,解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进行归纳。第(3)问,注意分析传统民本思想的特点,是在承认君主地位的前提下考虑百姓的利益,与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进行比较。[尝试答题](1)君主是百姓的残暴统治者和剥削者。反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2)通过古今对比,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理想化的追求之中。在思想上还保留着封建传统的印迹。
(3)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不危害专制君主的绝对统治地位的前提下,提出宽民、爱民、惜民的,而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则不然,其基本理论的前提是,“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这就把传统的君臣关系颠倒过来了。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三篇:第5课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第5课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课前预习学案】
儒学的发展历程:创立()----初步发展()-----重创()-----成为正统()-----遭遇危机()------三教合一()-------重新振兴()------(明清之际)
一、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1、政治:
2、经济(根源):
3、、思想:
二、李贽的思想主张:
⑴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________大加鞭挞,否认“________”是万世至论,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不应以
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得到自由发展。
天理。从根本上否定了__
的存在,摇撼了________的理论基础。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想主张:
(1)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的。代表作 A:从哲学的根本问题入手,强调“ ”即 B:在认识论方面宣扬 即通过
,由此颠覆了程朱理学“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C:提出了“ ”,充分肯定
(2)黄宗羲:反对,鼓吹。代表作 A:宣称皇帝是,认为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应该是平等的 无需,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B: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设想:最主要的观点是(3)顾炎武:
A:针对读书人只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学风,发出 的呼唤。
B:主张为学应该,应关乎,致力于社会变革,“ ”“ ” C:身体力行,写出《 》《 》等著作。
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① ②
四、明清思想批判的影响:
①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始终占据 地位。②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根植于 的发展和 的兴起,为。③这股带有 的进步思潮,对 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深刻的启迪。【课堂学习案】 ⑵认为
,追求
是禀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应
使
⑶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______
”,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并非生自
一、李贽的思想: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 》
材料二: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一、二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材料三: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材料三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材料四: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并非生于三纲五常天理)„„ 材料四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材料五: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材料五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共同生活背景:处在动荡的年代,都参加了抗清斗争
1、王夫之:
材料一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下惟气而已矣,无其气则无其道。材料二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结合上述材料,理解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1)世界本原:(2)认识论:(3)修养观
2、黄宗羲: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明夷待访录》
上述材料反映了黄宗羲什么思想主张?
3、顾炎武
材料一: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顾炎武的什么思想? 三、三大思想家相同点
1.经济上:
2.政治上:
3.思想上: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是如何在批判、继承儒家的思想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
合作探究二: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课后复习案】
一、选择题
1.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2.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③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李贽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主要表现在()
A、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
B、痛恨道学的虚伪与贪婪
C、认为每个人都顺应“自然之性” D、提出人类社会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 4.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这从根本上放映了 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C.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
D.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已经产生 5.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 6.关于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不正确的
A.有利于思想解放
B.工农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 7.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 C.“理”并不是世界的本原
D.“工商皆本”
8.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
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9.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的共同点是(1)反传统反教条(2)反封建专制(3)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1)(2)(3)(4)B、(1)(3)(4)C、(2)(3)(4)
D、(1)(2)(3)10.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1.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 1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3.宋代的朱熹和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哲学观点上都主张“理”“气”说,他们的根本区别是 A.对“理”“气”的解释不同;
B.出发点不同; C.指出的社会背景不同;
D.世界观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虎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
——《礼记·檀弓下》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材料三:“天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符),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其尊皆天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四:“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古者天下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两段材料反映了孔子、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未被统治者重视?
(2)依据材料三、四,两段材料对君主统治的看法有何不同?导致两者看法不同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
(3)中国古代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批判地继承,是我们对待古代思想遗产的正确态度。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观点,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高二历史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答案
1----5 DCDBC 6----10 DDDAB
11----13 ABD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两段材料反映了孔子、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未被统治者重视?
参考答案:孔子反对苛政,体现了“以德治民”的政治主张;孟子强调统治者应不夺农时,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体现了“政在得民”的政治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政局动荡,儒家的这些政治主张不利于争霸的需要,也无助于实现统一,所以被统治者所冷落。
(2)依据材料三、四,两段材料对君主统治的看法有何不同?导致两者看法不同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认识出发,主张人民要绝对服从君主专制统治,而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统治极端腐败,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统治。
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必须加强思想统一,所以,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发挥,以其“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思想为君主专制统治制造理论根据。
明末清初,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不少知识分子萌生了反封建专制、带民主色彩的新思想,黄宗羲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3)中国古代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批判地继承,是我们对待古代思想遗产的正确态度。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观点,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孔子的“以德治民”和孟子的“政在得民”都体现了“以民为本”思想。这种思想在当前社会仍有积极意义。人民政府只有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才能顺应民心,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董仲舒的思想尽管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但他力图以思想的大一统来维护国家的大一统,这对今天我们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统治进行激烈批判,其思想具有民主启蒙的作用,对当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四篇: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教案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2.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案。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宋明理学的核心是什么?陆王心学的主要主张?
二、导入新课:明朝中后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随着出现了一批思想家,诞生了一批新的思想,儒学发展进入 1 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新授: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1.介绍李贽其人(学生介绍)
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李贽的生活经历三步:年少时的求学经历,中年时的做官经历,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经历。而前两点经历都直接影响着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
2.【探究学习】“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
(1)李贽代表作(启发学生认识): 教材通过插图来提示李贽的代表作及书名由来。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3.【探究学习】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反封建专制思想 这也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学生阅读第二、三、四子目,利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这些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以及各自特色。
1.共同点:
一是他们都属于反传统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而闻名。二是三位思想家都曾亲自参加激烈的抗清斗争,而且誓不降2 清,不在清朝做官。三是由于他们思想进步,有开明的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在思想总体上属于唯物主义思想家。四是他们都致力于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2.各自特色:
(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①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②主张: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③上述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顾炎武:启蒙精神 ①开清代考据学先河。
②主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私天下”的君主专制;主张“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有试图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强烈愿望;注重实学,著作中囊括了各种关系国计民生是实用学问。
(3)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
①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的哲学思辩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②主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之私;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他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在发挥古代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2.问题探究一:共同的生活背景:
(1)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
(2)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
3(3)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问题探究二: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3.问题探究三: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七、课堂练习: 1.多媒体出示练习题。2.配套练习。
八、课外作业:
1.理解记忆本节课相关知识点。2.完成本课的配套练习题。
九、课后反思:
第五篇: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难点:
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导入上,我用几张贞节牌坊的图片,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宋明理学对人性的摧残上,特别是对女子的束缚。于是就出现了一批活跃的思想家,提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在学习这些思想家之前,先分析一下当时的背景环境。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上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思想上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同时,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出现了一批活跃的思想家。有离经叛道的李贽;有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有提倡经世致用的顾炎武还有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首先讲黄宗羲,在讲他的思想主张之前,先带领学生看一下他的生平事迹,了解他的人生经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他的思想主张。接下来我会通过几则材料带领学生去分析和得出黄宗羲的思想。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材料二: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这两则反映了李贽对孔子权威的否定。他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材料三: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材料四: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材料五: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
材料六: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
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
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反映了其反对宋明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
下面我们来对他的进步思想进行一下评价,(1)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2)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3)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主观唯心的哲学思想;很多方面仍然坚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反对的是假道学,对真道学还是肯定的;不能提出一套新的标准与封建正统标准相对抗)
第二位介绍黄宗羲
1.生平:抗清、著书 2.进步思想: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民权。
3.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4.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推动反专制斗争。
第三位介绍顾炎武
1.生平:弃科举,探救国
2.进步思想: 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4.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第四位介绍王夫之
1.生平:抗清、著书 2.进步思想:
继承发展唯物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3.代表作:《船山遗书》
4.评价:启示近代人们的思想方法,划时代意义。
接着,我会对这四位思想家所产生的影响: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
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从批判和继承两个方面。
批判: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主。
②经济上:提倡“经世致用”。
③思想上:反对理学的唯心主义。继承:
①对于民本思想的继承 ②探索精神
这节课最后的内容是对整个古代儒学发展的过程做一个总结。春秋时期:孔子创造兴起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总结改造,成为蔚然大宗 秦朝时期:焚书坑儒,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统思想传统文化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挑战,吸收佛道精华,得到新的发展。隋唐时期:三教合归儒 三教并行
宋明时期: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心学形成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 发展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