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希同志在地方科协党组书记科普信息化

时间:2019-05-12 17:1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希同志在地方科协党组书记科普信息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希同志在地方科协党组书记科普信息化》。

第一篇:白希同志在地方科协党组书记科普信息化

白希同志在地方科协党组书记科普信息化

座谈会上的讲话

(录音整理稿)2017年6月22日

科普信息化工作开展两年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这集中表现在“四个一”上,即:积累了一定资源;建立了一支队伍;创建了一批e站;推出了一个品牌。这些在会议材料里都有详细数据,我这里就不多讲了。对过去两年的工作,财政部专项资金使用考核组给予评分88分,这是科协现有专项评估的最高分。我们自己也请了第三方专家验收组给予验收评估,专家给予了足够的认可。当然在工作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暴露出一些短板。信息化对科普工作来讲是个全新的领域,我们也在摸索前进,事情开始时有些问题在所难免。

通过研究,我们感觉到目前影响工作整体推进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机制还不顺畅。如何打通科普工作的任督二脉,将优质资源真正落到社区里的大妈,农村里的村民,学校的学生身上,这样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起来。另外一个问题是基础建设不足。首先是内容总量还不足。今天尚勇书记、延豪书记到社区考察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硬件有了,也通了,但是资源量不够,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当然,资源的积累是一个过程。要通过创作、购买,更重要是会聚等等手段尽快积累资源,这个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做的。其次是服务能力不足。现在社会上各类服务项目都有热线电话,各个网站都直连服务人员,我们现在有了问题找谁?能做到全天候服务吗?我们内容的精确分类能力还不能满足科普信息化对我们要求,也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我们的工作在不断改进,但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是这两个问题。正是针对这两个问题,科协党组、书记处提出从今年开始实施“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百千万行动”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对内容的充实和对机制的完善,最终使优质科普信息精准地服务于全民。这个活动初步准备搞三年,三年是一个阶段,三年后总结继续往前推进。科普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今年年初起,科普部就如何开展这项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调研。4月份中国科协正式发文。4月到6月在八个省启动示范点的建设。这三个月里,我、钱岩、周世文和基层处的同志跑了上海、河南、安徽、重庆、吉林、山西等省市,不下30个点儿,其中包括乡村、学校、社区,目的就是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通过三个月的调研,应该说初步形成了一些想法。在6月初拿出了一套指标体系。这次开会大家拿到的薄薄的两页纸,十个规范性标准,文字虽然不多,但凝聚了在座各位的工作成果。6月初开始,我们就这些考核指标发函征求意见。这次意见征求的很彻底,我们先把八个试点省的科普部长请到北京,专门开了一天会。然后结合大家意见再次修改后,发函到31个省科协。今天上午,我们又在这里召集各省科普部长一起再次征求意见,准备根据大家— 2 — 意见再进行一次修改。计划这个月底成文,下个月起到年底“百千万行动”覆盖31个省。活动开始到一定阶段,要依据和大家一起制定的这个考核标准,对各省科协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当然在考核过程中,我们也会对指标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特别希望各省党组书记、主席们充分发表意见,我们一定认真听取,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百千万行动”怎么推进?抓手在哪里?今天上午各省科普部长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从前一段试点工作的经验来看,我们也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四个一”,即:抓住一个群主,建好一个平台,完善一套指标,打响一个品牌。下面我简单解释一下。所谓“群主”是一个形象化的称呼。有的地方叫信息员,有的地方叫科技员,有的叫科普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其实他的作用形象地讲就是起到一个群主的作用。我们这三个月跑了很多示范点,得出一个结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科普信息化要想落地,必须有一个人在基层进行穿针引线的操作,这个环节是绕不过去的。我们也曾想过很多办法,比如用让机器来代替,现在看起来还不行。仅仅把内容送上网就撒手不管,最终是无法达到落地效果的。今天大家在社区、学校和乡村都看到了,要有一个人起到起承转合推送的作用,他实际起到的就是受众群中群主的作用。今天下午,我们去看的那个白山社区,有两个科普信息员,一个手里掌握着本社区居民500多人的群,另一个也建了一个120人的群,这个就很关键。如果在基层一个村里或社区里,一个服务员

— 3 — 如果能有一个百八十人的群,能够每周或半个月,有针对性的定期的为居民推送科普信息,村里谁种什么谁养什么,街区里谁有什么病有什么爱好,需求她很熟悉,很接地气,这就基本能够做到精准推送。“百千万行动”要想真正做到纵向到底,这个机制必不可少,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抓手。实践看来,社区和学校比较好办,难的是乡村。社区里面有工作人员,学校里有老师。乡村里面就比较复杂,信息员有的是农技协的工作人员,有的是龙头企业的带头人,也可能是团支书,也可能是妇联主任,都可以胜任,不需要配备专职人员。现在很多地方提出来要有编制,有工资,又有专人干这个,这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借船出海。这个是科普工作落地生根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打通了这个环节,我们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是建好一个平台。要建设一个大数据云服务中心,也是我们的总资源库。中国科协现在正在干这件事。前面一个任务是基层要干的,多多益善。而这项任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越性,用不着层层去搞,国家也搞,省里也搞,市里也搞,县里也搞,乡里也搞,这不现实。互联网的先进性就在这里,高度扁平化。这需要我们具有很高超的设计艺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第三是完善一套指标。在社区也好,学校也好,乡村也好,要有一套标志性和标准化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中既包括信息化的传播手段,也包括我们传统上行之有效的传播手段。每个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特点有每个地方的自选动作,但是做为全国统一实— 4 — 施的一项活动,必须有统一的规定动作,包括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品牌推广、电视频道、e站建设等等。这次下发的标准就是我们根据多地基层的做法总结出来的,反复研究具备可操作性。这一套指标即是我们逐级考核的标准,也是我们工作的外在标志。考核最迟明年年中就开始,希望大家提出意见。这套指标同时也是我们工作的操作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也是我们工作当中的另一个抓手。

最后是打响一个品牌。要凝聚全国科普活动的合力,突出树立“科普中国”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利用优质品牌的效力会聚资源。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我觉得,这四个抓手功能不同,各级侧重分工也不同。找群主这事以县乡一级为主,省市一级制订政策、完善机制为主,平台是全国或省级干的事情。指标体系由我们共同制定,逐级考核。从这几方面入手,目前来说是比较好切入的。

从大科普工作的方法上讲,要在推进“百千万行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四个机制。首先是激励机制。这项机制不形成的话,群主很难找到。找一两个科普积极分子可以靠热情、靠觉悟,但是无法复制。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即使是一时一地推开了,也不可持续,无法做到全覆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殊性,借鉴共享单车、电商、支付宝等很多项目的激励办法。可以发红包,可以打赏,可以奖流量,可以奖话费。不怕大家领钱多,如果有人一年能从平台上拿走万八块钱、甚至十万块钱,那么流量、点击

— 5 — 量就一定会上去,广告也就会来了,就会有资金流入,形成良性循环。这个要形成全国性的机制。只要机制合理,你推送的信息越多,得到的奖励就越多,这种机制建立起来技术上并不难,这是长久化的机制。

第二项机制是协调机制。要充分运用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机制。这项机制是由国务院授权,由中国科协牵头,协调33个部委共同建立的。这个机制非常好,延东副总理高度重视,仅上半年就两次开会研究科普工作,很多仅靠科协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在这个机制中得到解决。省里可以找分管省领导,市里面可以找分管市领导。这个协调机制名正言顺,如果一个省33个厅局半年开一次会研究科普工作,工作就好开展了。大家说这个难那个难,我看很多难题可以在这里解决,可以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

第三个是融入机制。要想办法把科普工作融入到各级党政绩效考核体系里面去。今天上午我跟科普部长也谈到这个。这个机制每个省市县都有,是国家规范地方考核奖励制度以后,唯一保留的对党政所有部门的工作都具鞭策力的一个机制。每个市县一年下来最后得分差不多的,终评后也就差距一两分。差一分就决定了每个部门的全年考核等级,以及每个人的奖金,各级政府都很在乎这个结果。只要把我们的工作纳入这个机制里面去,对各级各部门都会产生影响力。今年已经有十四五个省把年度完成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数据纳入到党政考核机制里了,但是也还有十几— 6 — 个省没有纳入。下一步要争取把我们工作的具体措施纳进去,越具体越好,这个需要花点心思去跑。科普是好事,不会有人反对,就看我们工作做得到不到位。

最后一个就是动员机制。科普工作光靠我们科协系统内的干部来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广大的科技人员来做。各省市都有高校和科研单位,都有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要想方设法请他们帮助我们一起来搞科普。这就需要制订一系列机制和政策。他们的科普工作要算工作量,发的科普文章要算成果,讲科普课要算课时。省、市、县级都可以尝试逐步建立这个机制。

这四个机制建立起来,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否则的话会事倍功半。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长久机制完善起来。科普信息化是新时期的新探索、新任务,我们真诚希望在座的各位书记、主席们和各位部长们,能给我们多提些意见。我本人在这方面也不是内行,来的时间不长,在座的都比我更有经验。多提些意见,我们就可以少走些弯路。我们鼓励工作中创新,不怕试错。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把这些抓手抓牢,把这些机制建立起来,共同完成科协党组和书记处交给我们的任务。

谢谢大家。

第二篇:许勤同志在全市信息化会议讲话

许勤同志在全市信息化 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新年好!

春节刚刚过去,就召开全市的信息化工作总结会,借此机会我向今天参会的领导同志和负责同志,也通过你们向全市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全体同志拜年!

刚才国辉同志对全市的信息化工作作了很好的总结,同时对2009年的重点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他的意见和观点我都赞成。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各部门、各区、信息化办以及战斗在各条战线上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全市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深圳作为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的相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全国333个地级(含副省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评比中,深圳市政府门户网站脱颖而出,取得了第1名的好成绩,确实可喜可贺。刚才市规划局和福田区做了很好的发言,我觉得他们的经验介绍很有特色,也很有特点,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推广应用。当然,各区和各部门也有不少好的经验,像龙岗区的“大综管”,南山区的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防控系统,宝安区的信息直通车,罗湖的社区信息化等系统建设以及各部门的专业系统建设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些成绩都是大家辛勤工作和努力取得的。

今天参加会议的同志都是各部门和各区的负责同志,说明大家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确实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从十五大、十六大提出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到十七大将信息化与市场化、国际化、城镇化、工业化并列成为五化之一,我个人认为信息化处于非常重要的位臵,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就很难做到高水平的国际化,更不能实现新兴工业化。要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没有信息化作基础就很难实现总体目标;没有信息化,深圳也很难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没有信息化,很难在现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也会受到影响;没有信息化,很难建设效率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所以,信息化有理由让我们加深认识,在工作安排上加以重视,需要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高度重视。没有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信息化水平就难以提高到应该有的重要位臵上。这点做信息化工作的同志很容易统一思想,要在更大范围内统一思想,我希望大家再多做工作。

总体来讲,信息化占据着一个战略位臵,在座的同志在这个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我觉得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保持深圳的领先地位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都离不开信息化。只有在建设强大的信息化城市前提下,才能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在国辉同志总结和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我自己的工作体会强调以下几点:

一、继续做好电子政务工作,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深圳的电子政务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各区、各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需求和发展需要,在电子政务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各有特点。但是,深圳的电子政务工作和全国的情况都一样,有很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首先,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应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再造政务流程、优化政务流程。对机构设臵、政府效率、是否能够为市民提供最优质和快捷的服务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不少单位在认识上还不到位,电子政务是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去改进政务的一个持续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第二,目前深圳市在电子政务工作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果不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府的协同效应,反而用信息化手段固化了部门的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分割,这是深圳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需要避免的。

第三,加强统筹规划。从各地的情况看来,我们还需要加强统筹规划。虽然各自的积极性值得肯定,但是如果用了不同的软件、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接口,最后全市的整合难度就会非常大,这是需要把握的。深圳建设的数字资源中心虽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但电子政务中心在如何做好电子信息的交换、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实时共享方面,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第四,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每个项目单位都希望把系统做大、做强、设备最先进、速度最快。但一些电子政务工程也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系统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例如,一台好机器的CPU处理快、内存大,每天用的时间很少,往往是硬件超前,应用滞后,这些都是目前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信息的标准、接口不统一,自身的系统独立导致的信息孤岛,部门分割不能体现协同效应等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应正视和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考虑怎么进一步围绕着把存量的资源利用好,利用增量资源进一步统一标准,发挥系统的协同效应,真正成为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信息系统。在没有信息系统之前,我们的政务流程都是在物理空间上进行的,如果实行信息化之后,政府的政务流程和行政行为就可以体现在信息网络的虚拟空间里。我们的电子政务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有很重要的任务要去做,信息化办应进一步研究如何把电子政务工程做好、做精,做出全国领先的电子政务工作,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这也是全国电子政务工程要掌握的原则,做到在满足基本配臵需要的情况下,花最少的钱解决问题。信息系统设备淘汰快、降价也快,每年下降幅度可能会是30%或50%,如果买了当年不用,投入产出比就非常低,就是一种投资浪费。这点是在座的同志们在2009年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二、全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提升产业竞争水平电子商务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改委曾起草了《关于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以2005年国办1号文件发布的,对全国的电子商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电子商务会改变现在经济运行流程,改变各个行业所处的地位,改变目前价值链的分配。汪洋书记希望“阿里巴巴”在广东发展,深圳作为珠三角规划中两个中心城市之一,和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积极争取阿里巴巴来深圳投资应该是非常合理和符合要求的。因此,春节前我请马云到深圳来,希望“阿里巴巴”能在深圳投资,马云也在考虑把最大的数据中心建在深圳。如果我们能实现把“阿里巴巴”的国际运行总部、南方运行部门及数据中心建在深圳的目标,将会对深圳的电子商务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物流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去年的客流是2140万、港口超过了2140万标箱,说明了深圳的物流体系非常好,有基础。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看,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附属系统,也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物流的核心平台是电子商务。马云的“阿里巴巴”的“淘宝网”目前运行了5年时间,第1年的销售收入是8亿,第2年的销售收入是80亿,第3年的销售收入是160亿,第4年的销售收入是450亿,去年的销售收入是999.6亿,从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可以映射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和速度。所以,电子商务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巨大,整个产业方兴未哀,产业空间巨大,有着大量的创业机会。

全国信息化规划制定中,有些同志一直在争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关系。在原始发展状态下物流处于非常重要的位臵,是物与物的交换。后来出现货币,资金流又处于非常重要的位臵。从电子商务实践和马云的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应该说信息流占据了重要的主导地位,是信息流在驱动资金流,如支付宝的应用就是用信息流决定资金流的行为,在知晓资金是否到位的情况下来决定是否配送货物。现代社会特别是网络社会发展,今后一定是信息流支配资金流,资金流再支配物流。我建议今年的信息化工作要加大力度来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会极大提高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效率,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还会在新兴产业空间占据更强势的地位。

三、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全力保障信息安全 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因为我们所用的操作系统和CPU都是美国人制造的。我们这几年也能做一些网络计算机的CPU,做了很多计划安排,投入了不少资金,也有很多突破,但是现在我们所用的主流机器,包括服务器、主机、桌面机等,CPU都是用美国Intel和AMD两家公司的产品。只要有人在里面做特殊技术处理就可以进入我们的系统,在周围架接一个信息辐射接收机器也可以收集到我们的信息数据,一个软件漏洞就可以进入到我们的系统里面,甚至进入核心系统。防火墙对于搞情报的人来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所以,信息安全技术不能跟上信息化的发展速度,信息系统就是透明的信息系统,外面人能清楚的看见我们在做什么。因此,信息安全工作我们不能麻痹大意。深圳作为经济强市,特别是这次的珠三角规划纲要把深圳定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很多的经济数据是需要保密的,无论国内和国外的竞争对手都会关心我们的经济数据,以及政令和谈判的策略等。内部尚未决定的事项放到网上,是很难确保100%信息安全的。所以现在要求绝密性文件不得上网,只有通过认证的网络才能处理机密性质的文件。另一个问题是系统庞大,数据越来越多,最后导致我们离不开这个工具和系统,虽然可以通过集中、分散、异地备份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但一定要周密计划,统筹考虑。

四、探索推动互联网产业,打造新兴产业竞争优势 互联网产业空间非常大。互联网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圳市确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将技术发展潜力与产业发展空间完美结合,使深圳能够在新兴产业领域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是信息化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互联网产业抓得越早、动手越快,就越有可能成为深圳市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之一。我跟相关的部门也在讨论,互联网产业如何在虚拟空间上做大文章。深圳的物理空间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这是行政区划已经定下来的,盖了一栋楼就少了一块地。而虚拟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应该搞互联网产业的振兴计划和专项产业政策,要走在全国的前面,打造一个最新型的产业。深圳具有“腾讯”、“讯雷”、“芒果网”等一批优质企业。据统计,“腾讯”去年的销售收入可以超过80亿,利润可以超过25亿,大家可以看到它与传统产业的差别和活力所在。一般新兴产业的成长期、特别是初期具有高额利润,如果我们不抓住它就很难抓住最早的增长的机会,抓住了就能使深圳构建又一新兴产业强势地位,保持领先,永远处于这个行业前列。目前,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位于全国的前列,这是因为特区建设初期就开始抓了。电信的增值服务业,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

五、全力支持信息制造业,努力提升产业整体优势 信息化应用如何带动自身制造业的发展很重要。深圳有“华为”、“中兴通讯”等全国、全球一流的企业。由于它们的崛起使得全球的通讯制造业兼并重组,重新排序。当年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之一的加拿大“北方电讯”,在过去都是几百亿美元销售收入的公司,在国际上可以说是很多方面无法跟它比拼的,现在已经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摩托罗拉”的系统设备制造大大弱化了。在金融危机下支持本地企业,应通过信息化工程、信息化应用去带动它们发展。我们网络设备企业、软件企业都需要在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加大力度支持,这样才能发挥产业的整体优势,真正地对全市的GDP增长带来连续性、延续性的贡献。

还有国辉秘书长提到的WAPI、TD-SCDMA和下一代互联网、IPV6等新技术的应用,我们都应该关注。这些新技术应用都是机会,都是未来信息系统能够保持先进水平的重要技术来源。信息化工作是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受大家发言的启发强调这几点,讲得还不够全面,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在过去岁月里对全市的信息化工作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衷心的感谢!2009年工作任务确实很艰巨,信息化工作关系到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它是一个战略性的举措,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希望大家在2008年工作的基础上能够取得新的成绩,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三篇:141015-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 提升科协服务能力

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 提升科协服务能力

县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科普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县科协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坚持“三服务一加强”科协工作定位,不断加大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一、科普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和成效

1.不断完善“桐庐科普网”,充分发挥其科普传播作用。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技术,是科普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第四媒体,成为集各种媒体优势于一身的大众传播手段。近年来,县科协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运行的“桐庐科普网”,在原有“科普园地”、“青少年科普”、“学会之窗”、“农函大”等栏 目的基础上,增设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浙江科普微博方阵”等栏目,使之更加与时俱进、更加贴近群众。如在“科普园地”、“青少年科普”等栏目发布《什么是“五水共治”?》、《“五水共治”的背景是什么?》等信息,结合我县“五水共治”总体部署,对公众开展“五水共治”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改版5年来,上传发布科技科普信息2780余则,网站访问量达6.2万人次。

2.加强与其他网络媒体合作,助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在办好“桐庐科普网”的同时,充分发挥县纲要办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桐庐新闻网、潇洒桐庐网、桐庐手机报等网络媒体的合作,积极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鼓与呼。“桐庐新闻网”作为新兴的科普宣传载体之一,开设了教育、美食、气象、家居、健康等专栏,还在该网“君山论坛”中以发表言论、回复帖子等方式为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使之成为市民学习、传播科技知识的新型渠道。近年来“桐庐新闻网”每年刊发相关信息、新闻300条以上,图片200幅以上,在我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和科普事业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加大传统媒体科技传播力度,使之进一步贴近群众。加强与县信息传媒中心、县广播电视台的合作,加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积极提升传播 质量,使之进一步贴近群众,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14年,围绕第二十八届科普宣传周“科技生活•创新圆梦”这一主题,通过在《今日桐庐》、广播电视台开设专栏、专题,配合刊发、播报科普动态报道,有力加强了科普宣传。“一报两台”均安排专线记者,及时采写、播报科技科普类新闻稿件,做到“有新闻及时报、有典型深度报”。在加强日常报道的基础上,《今日桐庐》定期刊发“科普天地”专刊,电视台开辟《美丽桐庐•科普篇》、《农民之友》,电台开设《生态环保》、《健康直通车》等专题,对科技科普动态进行重点报道。2014年截至目前,共刊登、播报科技科普类稿件300余篇、图片50余幅。

4.搭建农村科普信息化平台,有效促进科技信息传播。传统的农村科普形式,受时间场地限制,成本高、受益面窄、吸引力差。近年来,县科协积极利用电视、电信、互联网等现代网络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尝到了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效果良好的甜头。一是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创新“农函大”办学模式,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二是借助“桐庐华数”在对农村的有线电视服务平台,开辟“科普园地”,让农民在家里就可自主点播科技科普节目;三是开通“科普短信”平台,每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工作者、农村科普员、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农技协成员等2200余人发送“科普短信” 一条,宣传科学发展观,普及科学知识;四是利用“微博”、“微信”开展科普宣传,使科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有趣,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加积极地参与科学传播,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开辟了新的阵地。

5.加强城乡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增强科普示范效应。科技馆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窗口,是为提高全民素质服务的大型科技教育设施。开展创建全国和省科普示范县活动以来,县科协十分注重县科普活动中心科技馆的建设,先后投资近100万元,于2014年5月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内建成了面积为200平方米,以“体验科学、探秘自然、动手实践、展望未来”为宗旨的县科技馆。内设“虚拟翻书”、“模拟驾驶”、“低碳骑行”、“节能与习惯”、“航空航天”、“体验科技”、“健康之窗”七大主题区角,并特别设置了“虚拟实验室”。开馆以来,始终坚持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传播科学知识,使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更深层次地去理解、认识科技馆的展示和教育内涵。同时,加强乡镇科普活动中心建设,富春江镇科普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分水镇科普活动中心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教育的不断深化,加强城乡科普活动中心(科技馆)建设,同时注重科技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科普教育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几年来,通过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了科普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我们对科普信息化有力促进科普工作发展,科普信息化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的科普模式,成为科普工作发展的新方向,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

一是科普载体要与时俱进。面临科普工作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传统科普载体与公众提升科学素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我们探索并建立一系列与公众需求相适应、与科技发展相匹配的科普工作新载体和新方法,与传统科普工作方式方法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如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手机、博客、微信、微博等在传播途径和效果上显示出巨大威力,并且已经成为中青年人群最主要的媒介。目前,科普工作面对如此巨大的新媒体公众空间,需要我们思考科普传播途径如何与时俱进,载体更加有效及时,方式方法更加多元。

二是科普内容要贴近群众。科普工作本质上是一项群众工作,成效如何关键看内容是否贴近群众,满足群众需求。目前,广大公众普遍感觉科学家离自己很远、科学很枯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热爱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科技与公众的互动,引导科学家积极生动地介绍科研最新发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展望科技发展前景。这方面,我们也开展了很多尝试,比如开展“院士专家桐庐行”、“科 学家与学生面对面”等活动,由院士专家从专业的视角解读专利技术,效果很好。我们要总结和发扬这些好的经验做法,根据群众的文化背景、民生需求、生活环境等不同情况,针对百姓关心的自然灾害、生命安全和疾病疫情等情况,开展科普活动,让科技更加贴近公众、惠及人民。

三是科普传播要充分信息化。科普信息化不仅是新技术的应用,更应是适应信息时代的理念嬗变。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应用个性化、服务知识化是科普信息化的显著特点。在网络背景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任何时刻可以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同时公众消费信息方式从传统媒体的传授模式发生到网络时代的互动模式。因此,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为特点的信息技术与科普深度融合,推动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变。加强科普网络建设,如借助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开辟科普频道和科普服务网站,借助电信网开辟科普短信、微信和科技服务热线等,充分发挥科普网站在“三服务一加强”工作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进一步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1.加强科普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实质上讲,科普工作是一项群众工作、民生工作,光靠各级科协组织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重视,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普工作体系。要成立科普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科普信息化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并将科普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把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搭建农村科技传播服务平台列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实施内容,明确工作责任。

2.加强科普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普信息化人才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宝贵资源,离开人才培养科普信息化建设就不会一事无成。解决信息化人才问题,要多渠道想办法。一是整合信息化人才资源,切实加强信息化科普的人才储备,形成合力;二是积极争取技术支持,紧密跟踪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弥补人才技术实力不足;三是开展信息化专业知识培训,每年对农村村级科普员、城乡科普志愿者进行培训,更新知识,使其要好地服务社会。

3.加强科普信息化设施建设。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中国科协八届五次全委会议上指出:“要抓住信息化机遇,把握互联网在人们获取信息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的趋势,建设好新一代数字科技馆,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让科学知识在网上流行”。根据这一精神,要将科普信息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在对现有的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科普电子屏、LED科普视频等进行维护更新的基础上,在城市人流密集地段和社区新建一批新颖、坚固的电子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在主要地段建 设安装一批科普宣传电子屏(可以采取资源综合、共建共享的形式),促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4.坚持创新理念,以应用促发展。各级科协组织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取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搞好科普信息化的战略规划。要充分运用现代化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坚持以应用促发展,不断创新,把新型科普基础设施资源的创新开发与已有科普基础设施改造利用结合起来,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使科普工作更加形象生动,努力在科普信息化上更贴近时代、贴近公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好地为加快“一个目标、五大桐庐”建设服务。

第四篇:齐让同志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齐让同志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09年11月25日(根据记录整理)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在年底各个单位都比较忙的时候,中国科协、财政部共同召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目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讨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对策,具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把各级财政部门和科协组织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团结带领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带头人,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切实为农民做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刚才,居昊同志代表财政部教科文司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把财政的职能、认识、如何支持科普等措施都讲得很好,我们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下面我主要从四年工作的总结和下一步的工作方面谈点意见,供与会同志参考。

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四年卓有成效

2006年,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计划”实施四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科协和财政部门团结协作,农民和基层科普组织积极响应,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激发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提高科学素质,促进了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鲜活的内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直接惠及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06-2009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共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4.5亿元,表彰了2874个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带头人。表彰的这些基层科普组织和带头人扎根农村,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全国劳模、省级劳模和全国三八红旗手,有5位受表彰的同志还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他们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涉农县(市),在示范带动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生活方面有着突出的业绩。据初步统计,表彰对象平均每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万余项,开展科技培训近4万次,辐射带动农户1365万多户,带动会员户收入超过周围农民20%以上。表彰对象获奖后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很多获奖的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户增加近千户,每年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普遍比获奖前新增2项以上。科普惠农收到了“点亮一盏灯,辐射一大片”的实效,切实发挥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在表彰对象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掀起了科技致富“比、学、赶、帮”的热潮,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动了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都长期扎根在农村和牧区。这些根植于农村、农民当中的基层科普组织队伍,为农民提供的科普服务最直接、最有效,是农村科普的重要力量。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层科普组织队伍开展公益性科普服务的意识得到升华,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队伍得到发展。全国农技协已经从2005年的11.8万发展到2008年14万个,会员数量从1012万发展到1150万,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已从2006年的50支发展到现在的160多支,一些地方还有所创新,建立了县级科普工作队,像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那样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目前已发展到20多支。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基层科普组织队伍的条件得到改善,科普资源得到丰富,科普服务能力有所提高。

为了及时、有效、长期为农民提供科普服务,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些表彰对象建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这是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2008年有15 个省的100个单位开展了科普惠农服务站试点建设,福建省财政厅和科协联合发文,推动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目前,全国已累计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上万个。

实践表明,“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科普组织队伍的发展,增强了他们的科普服务意识,改善了科普服务条件,提高了科普服务能力,公共财政支持下的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三)“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 创新体系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等等。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来讲,创新资源是丰富的:有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财政的投入做经费保障,还能吸收部分社会资金;有广大技术人员,包括专兼职的、志愿者,还有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在执行创新的机构主体方面,表彰的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和农村科普带头人都是计划的执行主体。在创新机制方面,实行“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资金使用采取后报账的办法,资金的来源、资金的去向都有明确规定,不能发到个人,而是要把资金都用到工作上,比如搞培训、购设备、发信息等;同时,评选的机制也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创新环境方面,政府是创新环境的主体,“计划”明确了政府的职能职责;此外还有政策的环境和文化的环境,科协和财政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四年里合作非常愉快,大家的目的和目标都一致,沟通合作、双赢共赢,互相尊重,共同推进工作。

(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带动了全国农村科普创新发展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独特的作用,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受到各地的重视和欢迎。近年来,中央书记处在听取中国科协工作汇报时,一直强调要努力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覆盖范围,引导、鼓励和帮助农村基层科普组织为培养新型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服务,帮助广大农民增强获取和应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改善生产和生活质量。王兆国、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听取中国科协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汇报时多次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指示。

各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科普惠农工作,有17个省成立了科普惠农工作领导小组,有些地方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亲自担任。陕西省政协、河北省委办公厅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门进行了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加强和改进科普惠农工作的意见、建议。河南、内蒙、江西、重庆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跟进,科协和财政部门联合实施了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四级联动”模式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国家、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引导下,已有50%的地(市)和15%的县开展了本地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仅省级财政就投入专项资金1200万元。目前,全国省级财政已投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约3亿元。

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引导带动下,各地积极创新,农村科普工作篷勃开展。湖北省实施了“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江苏省大力推进“江苏省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山东省实施科普“村村通”工程,河南省开展了“三创一带”活动,四川省积极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北京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并举,新疆自治区在推广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经验基础上,又启动了“科普惠民城区行动计划”。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引起了社会对农村科普的关注,带动社会力量对农村科普也给予了支持和投入。比如,华硕集团与中国科协合作开展共建“华硕科普图书室”项目,计划从2008年起,5年内出资5000万元,在全国农村地区建立1000个科普图书室。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与市科协合作,开展了“金智惠民”创业扶持贷款,以小额低息信贷的方式,资助农民创业。

总结回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四年来的实践和成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一是党和政府重视,科协和财政部门密切合作,保障了“计划”顺利实施;二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推行以奖代补实施方式,确保中央财政的惠农资金使农民直接受益;三是立足科普、面向农民的准确定位,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具有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四是严格管理机制和制度办法,实行三级公示制度和经费报帐制,为项目顺利实施和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划”执行了四年,确实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我们会上进行交流,会后还要继续做好总结。这四年大家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不容易,但是大家都感到我们得到了回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农民最务实、对科学技术最渴求,他们感到科普惠农带给他们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觉得“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确实是一件好事。所以,对于科普惠农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满意、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农民群众满意,我想对我们在座的,还有没有来的、直接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们说,这四年的辛苦值得!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科协,向长期关注、支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单位和带头人表示热烈祝贺!向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付出辛勤努力的各级财政部门、科协的同志,以及长期奋战在农村科普第一线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带头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与广大农村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相比,表彰对象的数量少、示范辐射面依然有限,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和农民的需求;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还有待扩展,受表彰对象服务农民的长效机制有待形成。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关于下一步的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工作的核心放在“惠农”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核心或关键词是“惠农”。科普是手段、方式,“惠农”是目的。“惠农”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农民增收。“三农”问题实际上最难的还是农民口袋里的钱,农民增收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我们讲扩大内需,并不是农民没需求,而是农民钱少,购买力不足。还有其他问题,现在政府都在做,有医疗的问题、上学的问题、卫生的问题,这都是后顾之忧。第二个方面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没有创新能力,没站上制高点,没处在发展前沿,就没有发言权;另一方面是全民科学素质,这是基础,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情,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从总体上看,几年来,农民的科学素质有进步,但是进步还不是太大。我们做科普惠农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要下功夫。具体工作层面上要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处理好农技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上是经济方面一个法人,有不少是建在农技协基础上,有的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的是在农技协下面建了若干个合作社,有的合作社里面又建有农技协,这种关系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我觉得也不需要说清楚,谁为惠农做得好,符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管理办法,我们就支持。

二是关于推荐名额问题。近几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名额都是根据各省农业人口数、县级行政区划数、农技协数等指标进行测算,同时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导向,向中西部等条件差的省份倾斜,向粮、棉、油、生猪等农业大省倾斜,向返乡农民工较多的省份倾斜,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倾斜。这样执行下来,东部名额就有些少。我到地方调研,或者是工作中听到他们对名额的分配有一些想法。但他们的觉悟还是比较高,他们说想要名额不是为了争经费,是否可以降低奖补资金标准、多给些名额,或只给名额不要资金,我觉得这些都可以研究。还有一个多与少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面积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表彰面还是有限的,当然这几年应该说增长的幅度很大。第一年表彰100个农技协,100个基地,100个带头人和10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现在名额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是全国有这么多个县,名额还是不够分。我想,不管名额多与少,关键是把工作做好。

各地在认识和工作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比如“科普惠农”名称的来源,实际上是借鉴了山西省的经验,他们先期推出了一个“科普惠农”计划,并开展了大量工作,我们觉得他们的做法和名称都不错,就借用了这个概念。

(二)着力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科普惠农服务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应该有利益纽带,或者有责任,如果离开了这些,工作就无法持久,所以我们要对此进行研究。另外,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我在科技战线工作多年,经常会考虑知识分子、技术人员需要什么?他们需要政策,鼓励他们名利双收。光讲名不行,光讲利那是商人,名和利都得为他们考虑。要把握好这个度,我们要研究。怎么能够把科普惠农长期坚持下去?要把对已经表彰对象的后续工作跟上,不是表彰奖补一完,事情就结束了。我们要有跟踪服务,要了解他们的需求、信息,要帮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发挥作用。我们谈长效机制,如果没有组织落实,没有条件保障不行。现在我们探索引导表彰对象和没表彰的单位在农村建立惠农服务站,目前正在推动这件事。为使“计划”做得长久、做得好,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网络体系。比如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他们在技术方面有问题知道找谁,找到对象以后能解决问题,我们要围绕这个做文章。现在传递信息的方式非常多,以前是通过电话,现在通过手机和互联网络,虽然网络在农村还不算普及,对这些问题要深入做些研究。实际上我们已经在探索,有些地方已经试点在做。前年邓楠同志和我去山西考察“三站合一”工作,移动公司、妇联、科协三家联手,移动出钱给农村配计算机,妇联来组织操作计算机的值班人员,农村稍微有点文化的女同志来联络,科协组织技术资料,提供信息服务,这是一种好的方式,确实是为农民办实事。

现在很多部门都想着为农民做点实事。我们搭建科普惠农平台,如何吸引相关的政府部门、团体、企业、社会力量到这个平台上,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需要探索。现在惠农的各种渠道很多,中央也非常重视,比如说,财政部、科技部一起推动的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执行得很好,农业部门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资源共享,搭建平台、大联合、大协作的思路是行之有效的。在制度创新方面,要把已有的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当然过去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还是要根据各地自身的情况做好。

(三)用好奖补资金,把“科普惠农”做好做实

我做过经济工作,也管过一些项目,经常听到大家讲到“要钱难”的问题,这似乎是个永恒的主题。如果能有好的思路、好的计划,争取财政支持完全是有可能的,但如何把财政经费用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我们两家共同推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经费已经翻了两番,如何把这个经费用好?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用好资金有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严格按规定开支,不截留、不挪用,这是第一标准;第二个更高的标准是用出效益,做到四两拨千斤,来调动别的资源投入,这是个难题。“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四年来,收到一些举报,经过核实,基本上是查无实据,或者是冒名举报。这说明我们有好的起点,但并不是说这里面没有问题。现在年年要审计,大家目的一样,就是如何把财政的钱用好,用在刀刃上,因为这是纳税人的钱。当年在财政部教科文司的努力下,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专项列了,大家知道财政列专项非常难,况且这不是一般的专项,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有制度性创新。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经费用好,只有用好了,我们才能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列为专项,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这个服务农民的项目做得更好、更实。

居昊同志在讲话中谈到,我们还要注意宣传,这点我非常赞同。我们有那么多好的典型,每一个表彰对象都有一套经验,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通过网络、媒体对他们的故事、先进做法进行宣传,引起社会的关注,让社会共同为农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同志们,回顾过去,“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我们的工作更加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锐意进取,进一步实施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XX同志在XX镇老科协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XXX同志

在XX镇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的

(2012年9月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XX镇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协会的成立,为基层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搭建了平台,对于团结和带领广大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XX镇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成立,对当选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和各位理事,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新当选的XX镇老科协会长张建余同志作了很好地表态发言;XX镇党委书记张铁耀同志就全镇当前和今后的老科协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刘主任作了重要讲话,对老科协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市基层老科协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重要意义

老科技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老科协不同于一般性的老年社会团体,(一)要在推动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当前,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不足,是影响和制约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各级基层老科协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人才众多、智力密集的优势,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帮助企业研发生产更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的产品,推动企业真正成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积极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普带头人的作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二)要在开展科普工作中多作贡献。科普事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全民族的大事业,是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科技实力,就不可能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也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是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智力和经验优势、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各级老科协要组织动员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组成多种科普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普工作,使公众

日程,定期听取老科协工作汇报,及时帮助解决老科协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加强基层老科协队伍建设,广泛吸纳各行各业的老科技工作者加入到协会中来,壮大老科协工作队伍。要抓好老科技工作者的业务学习,使大家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提高科技服务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努力把老科协建设成和谐、健康、快乐、有为的‚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同时,要加快推进镇街老科协组织建设,XX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董书记在七月二十三日全市老科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老科协组建工作,迅速行动,认真筹备,高标准起步,今天圆满完成了本镇老科协组织建设任务。各镇街要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认真借鉴XX镇老科协组织建设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按照老科协组织建设规程,抓紧做好镇街老科协组建工作,确保全市11月底前全面完成镇街老科协组织建设任务。市老科协、市科协要及时指导镇街老科协组建工作,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要为老科协和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提供有利条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主动和老科技工作者交朋友,主动为老科协出题目、提要求,真正做到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各镇街要列支专项资金,在活动经费、活动场地、办公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老科协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要认真研究老科协组织的活动特点和规律,积极开展适合老科技人员的各项活动,为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奉献余热、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积极支持老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科技项目申报、课题

下载白希同志在地方科协党组书记科普信息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希同志在地方科协党组书记科普信息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