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概念转变论文:为促进初中生声学概念转变的探究教学设计研究
概念转变论文:为促进初中生声学概念转变的探究教学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概念转变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但如何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变一直是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难题。前概念具有普遍性和顽固性,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概念的建立,但教师也可把它看作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针对前概念设计的实验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概念的转变。本研究选取初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法和访谈法了解该年龄段学生关于声音部分的前概念,并针对这些前概念设计探究性实验,充分利用兴华科学探究乐园中的声学探究资源,设计完整的探究式教学案例并予以实施,以期帮助初中生转变错误的声学前概念,建立起关于声音的科学概念,并在概念转变的同时,引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声学部分并不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点,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但某些声音的概念却一直是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对声学的教学至关重要,特别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内容,是后续学习声音特性的基础,如果能建立起声音的波动模型,就能更好的理解声音的特性及声学的其他相关概念。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和实验法。以文献法并结合部分访谈了解学生关于声音的前概念。设计并实施完整的探究式教学案例,施教后再对学生进行概念测试,对概念转变的情况做实验对比分析。本研究选取广西桂林宝贤初中初一两个班共计96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施教后的概念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选择探究式教
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声音的科学概念,也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放弃错误的声音前概念。2.经历探究式教学的学生能更好的建立起关于声音的波动模型,放弃原有的关于声音的实体模型。3.探究式教学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对初中部分的声音教学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启示: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时应尽量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声现象,可选择较明显的新奇的发声振动实例供学生观察。2.充分利用多媒体,声音传感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声波模型,对理解声音的一些概念提供基础。3.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加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小困惑。
【英文摘要】The conception converse is a hot topic in current educational studies.But how to converse students’concepts effectively has been no easy task for scie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conception which is universal and persistent hind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concepts in a way.Nevertheless, teachers may consider it as one of significant teaching resources.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rgeted at preconception is more beneficial to promote students’ conception converse.This study, with grade 1 student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as its subjects, endeavors to get insights into the students’ preconception about acoustics in the
approach of documentation and interview.Exploratory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exploratory resources in acoustics in Xinhua Scientific Exploration Field, in which an integral exploratory lesson plan is executed in practice, aiming to help converse the students’wrong preconcepts about acoustics.This experiment help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acoustics and trigger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ce exploration.The section of acoustic is not a key unit in the course of physic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neither is it paid sufficient attention to.However, some concepts related to acoustics have been difficult in teaching.Finding a suitable way to deal with these difficult poin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he teaching of acoustics, especially to sections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sound, which are fundamental to further study the nature of sound.Thus a better way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sound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 is to set up a wave model of sound.This study utilizes the approaches of documentation and interview to record students’ preconcepts about sound.An integral exploratory lesson plan i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in teaching.When the teaching is finished, a test will be given to students to get to know their conception conversion.Finally,the conversed concepts and the students’preconcpets about acoustics will be compared.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96 students in two classes of grade one in Guangxi Guilin Baoxian Junior Middle School.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made, from which a few conclusions are arrived at as follows.Firstly, inquiry teaching helps students establish scientific concepts about sound and abandon the false preconcepts.Secondly, students undergoing exploratory teaching build a better wave model of sound, thus abandoning the original concrete model of sound.Thirdly, inquiry teaching helps create a sound class environment and encourages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creativity.This research also com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coustic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Firstly, while teaching the chapter of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Sound, we had better choose ordinary sound phenomena in daily life as examples.Secondly, multimedia, acoustic sensors and oscilloscopes are helpful instruments for students to sense the model of sound wave directly, which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some concepts in acoustics.Thirdly, a well-designed problem context can trigger students’ interest effectively and make it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nnections between acoustic theories and ordinary life so as to resolve ordinary problems with theory they have learned.【关键词】概念转变 探究教学
【英文关键词】conception conversion inquiry teaching 【目录】为促进初中生声学概念转变的探究教学设计研究3-5与意义10-11Abstract5-68-9
一、引言
8-1
1摘要
(一)研究背景(三)关键词界定10-1111-1
3二、1.概
(二)问题提出1.概念转变11-1
510
9-10
2.探究教学相关研究综述(一)概念转变理论11-12念转变理论及模型12-1
32.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13-1
4(三)(二)科学探究含义、特征及其模式14-1
5三、研究设计
515-18教学设计理论的15
(一)研究目(二)研究假设(四)研究方法16
(三)研究对象
2.实15-16验控制16-18
1.主要方法16
3.测试程序(五)研究工具16-17
2.概念转变
(一)1.前概念的调查方法选取情况的调查方法17-18
四、教学设计与实践18-28
18-19关于初中生声学概念的调查情况传播》教学设计1920
21(二)《声音的产生与19
2.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19-203.学习目标分析4.教学策略的选择20-21
6.声音产生与5.教学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传播探究式教学过程的建构播”案例实施析28-312921-26
21(三)“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
26-2828-29
五、结果分(二)访谈
(四)学生反馈(一)声音的概念测试分析
(三)结果讨论
29-31结果分析31-
32六、建议与讨论31-3232-34
(二)本参考文献后
记(一)本研究对声音教学的启示
注释36-40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34-3640-41
附
录
第二篇:关于基于认知冲突的生物概念转变教学
基于认知冲突的生物概念转变教学 Biology Concept Transformation Teaching Based upon Cognitive Conflict
宋汉萍 崔鸿*
Song Hanping Cui Hong(华中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杜伊特根据建构主义思想,将概念转变学习分为连续途径和不连续途径。其中不连续途径的概念转变是建立在认知冲突和解决冲突的基础之上。本文以认知冲突为基础,着重探究如何在不连续途径的生物概念学习中创设认知冲突以及如何构建不连续途径的生物科学概念。
关键词:认知冲突 不连续途径 生物概念转变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其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生物概念的基础上,因此,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学习生物学知识,首先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生物概念的含义。然而,在学习之初,很多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通常是片面的、错误的,例如他们认为“血糖就是血液中的糖”、将“叶绿体”和“叶绿素”混为一谈等等,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使学生正确的掌握概念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概念转变学习。
所谓概念转变学习就是学生原有概念的转变、发展、重建的过程,即学习者的前科学概念(有叫错误概念)向正确的科学概念的转化过程。杜伊特根据建构主义思想,将概念转变学习分为连续途径和不连续途径。[1]连续途径就是学生的原有概念和科学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那么概念转变学习就是一种“丰富”或“充实”知识的过程;相反,不连续途径就是学生的原有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是不一致的,甚至学生的理解是有悖于科学概念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概念转变学习要对学生的原有概念进行“修订”或“改正”,从而转变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一、创设不连续途径生物概念转变的基础 正是由于在不连续途径的学习中,学生的原有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存在不一致,就会产生认知冲突。[2]一旦产生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对前概念或者错误概念进行修订或改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新的科学概念。所以说,认知冲突是不连续途径概念转变的基础,是促使学生实现不连续途径概念转变的契机和动力。那么,应该如何创设认知冲突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对一个特定的情境或特定的学习主题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例如,在讲“性别决定”时,引导学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公鸡和母鸡同样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是为什么两者在外形和生殖系统上会表现出那么大的差异?问题一提出,就会在学生脑中产生一种认知冲突,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以及学生活动中的矛盾因素,把学生置于矛盾氛围,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迫切需要,从而激起认知冲突。
(二)利用生物学探究实验,制造认知冲突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它能够有效地提供激起矛盾的新刺激。所以利用生物实验设置认知冲突,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在概念转变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学生观察生物学现象、动手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来展示矛盾事件,引发认知冲突。
(三)制造知识“陷阱”,暗设认知冲突 教师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含糊点、易错点或盲点,制造出相应的知识陷阱,引诱学生落入其中,再将学生从中“救起”或引导学生进行“自救”。[3]这种制造陷阱,暗设认知冲突的做法,对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防止学生错后再错,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学习“光反应”和“暗反应”时,教师先制造出“白天进行光反应,晚上进行暗反应”的陷阱,在光合作用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概念。
(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引发认知冲突
对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调查表明,不同的学习者对问题的认识深刻和广度不同,存在着差异性,即因人而异。因此,开展合作学习,使得学习者之间产生不同观点的对立、交锋,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二、促进不连续途径生物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当教师采取各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后,就要以认知冲突为基础,提出可以促进学生的不连续途径生物概念发生有效转变的教学策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用生物科学概念取代学生的原有概念,而是两者之间不断协调和平衡,从而达到让学生接纳并理解掌握生物科学概念。显然,这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所能达到的,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基于认知冲突,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提出以下促进不连续途径生物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一)运用实例,构建生物科学概念
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善于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举出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把一些抽象的生物概念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引入概念。学生在通过实例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以便形成科学概念。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概念的时候,学生普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这一观点不能认同,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多喝水会排尿,大量排汗引起口渴,促使多饮水,并说明这些调节是由人体自动调节完成的。通过反思,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结构有功能的单位,就如同人体一样,不需借助系统外的力量可以维持系统相对稳定,有着自我调节的机制。
然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反复多次。当某个生物科学概念形成后,应该及时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运用,使概念具体化,把新的科学概念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保证学生对概念有着正确、完整的理解。
(二)加强思维训练,重建生物学概念
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从具体感知过程到抽象思维过程。生物教师不仅要创设情景,发现和转变学生的原来观念,还需要组织、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其他属性作进一步的探讨,帮助学生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完成对生物学概念的意义重建,从根本上放弃前科学概念。抽象思维是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以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的思维。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分类、系统化等思维的过程。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则是通过分析和综合来实现。
(三)构建生物学概念体系
弄清生物学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同时,将其纳入一定的知识体系,使概念系统化。在学习生物学概念的过程中,建立严密的概念结构,有助于把握概念的层次与性质、认识概念间联系、理解概念深刻内涵,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生物学概念,避免错误概念的再产生。[4] 1.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生物学概念体系中的相关概念种类多,关系复杂,根据其本质上的区别和联系,可以划分为从属概念、并列概念、相反概念和毗邻概念等类型。在高中生物学的教材各或单元课题中都含有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概念体系。例如,新陈代谢是一个概念体系。按其代谢性质可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按其代谢方向可分为同化作用(即合成代谢)和异化作用(即分解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两个并列概念,又是新陈代谢的从属概念;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也是新陈代谢总概念的从属概念,但两者却为相反概念。
2.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 根据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即起固定作用的观念,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达到意义上的同化,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而且也使原认知结构中相关观念获得了新的意义。因此,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应注意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尽快从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新概念的起固定作用的概念,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例如,学习“反射”(指人或动物,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概念时,应使学生联系到以前知道的“反应”概念,学习“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概念时,使学生想到“反射”,这样把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认识基础上就会提高学习效率。
3.学会使用概念图
在了解概念体系中相关概念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由易到难学会描绘自己的概念体系。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认识,人们在头脑中是一某种命题或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知识的,并且这些命题是按层次结构进行储存的。概念图是以综合、分层的形式表示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学生在描绘一幅概念图时,好比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将概念体系整合的过程清晰呈现。不同的学生由于在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已有知识基础等方面会存在差异,因此,针对同意内容而制作的概念图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概念图不仅可以做为学生学习概念的工具,同时可以作为教师对学生概念学习开展评价的工具,甚至在科学概念学习前,概念图还可以作为前科学概念的诊断工具。
(四)开展随机通达教学,巩固科学概念
建构主义学家斯皮罗等人提出的随机通达教学[5]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并且每次的情境都要经过改组,而且目的不同,应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应注意的是,随机通达教学在每次的通达中,不同问题侧重点,并不是为了巩固一般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的重复,即复习。显然,学生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概念内容,将能达到对该概念所涵盖的内涵、外延本质属性等方面的知识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加强了对生物概念的训练,使这一概念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巩固。
三、总结
不连续途径的生物概念转变不仅仅是要从概念本身入手,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原有概念和生物科学概念之间的认知冲突。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不连续途径的生物概念转变,从而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生物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1]袁维新.科学教学概论——建构主义观点[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杜伟宇,吴庆麟.论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4. [3]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析[J].生物学教学,2005,2.
[4]冯伟.从建构主义视角研究物理前概念的转变策略[J].教学研究,2006,8. [5]李彤.排除前概念干扰 构建生物学概念[J].广州教育,2004,10.
作者简介:宋汉萍(1985—),女,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7级研究生
第三篇:论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实例探究
初中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实例探究
学科 :初中数学
姓名: 王敏
学校:早庙学校
电话: ***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实例探究
【摘要】 数学概念作为初中数学的基础,是构成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通过概念教学,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老师们从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但视角太过于局限,没有新意。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笔者觉得有必要更新观念,本文将概念的形成﹑理解﹑领悟﹑巩固和应用这几个方面进行实证探究。
一﹑从学生的生活实例中形成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的形成,必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以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到概念的本质特征,更直观、具体地理解概念。在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善用“直观教学法”,让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变成看得见、想得到甚至摸得着的实实在在东西,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学案例片段】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勾股定理》。
情境一:给出四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动手操作,拼图的方式来证明勾股定理。
情境二: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结绳的方式得到直角(屏幕显示一条有13个结等分成12份的绳子)要求学生在课前每人准备一截绳子以备课堂用。教师两个问题设置为动手操作探究题,从而引出了课题。这些生活实例的引入,吸引的不只是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让学生更加愿意主动探究科学的真理。二﹑从实践活动中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机械的重复,记住教师讲述的那些关于概念、性质的现成解释,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全面的、清晰的、牢固的。【教学案例片段】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
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从“折纸问题”开展教学,提出问题:“有一张厚度为0.1㎜的纸,将它们对折一次,厚度为0.1×2㎜,对折10次,厚度是多少毫米?对折20次厚度是多少?”在学生动手折叠纸张进行计算厚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计算对折10次时的厚度就显得很为难,他们表现出渴求寻找一种简便的或新的运算途径的欲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0.1×220比用20个连乘简洁明了得多,其值为104.8576米,比30层楼(每层3米)还要高。学生通过这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乘方”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这种概念的引入注重知识的形成方式,主要反映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真实的思维活动,其中活动阶段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直观背景和概念间的关系;探究阶段是学生对活动进行思考,概括过程通过掌握概念,可将已经获得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形成数学思维,同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三﹑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领悟概念
概念学习,如果不注意联系相关联的概念,将许多有联系的概念孤立的保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无法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新、旧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有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在概念引入时,注重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促使新概念的本质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得到精确分化,使相关概念系统化,为形成概念体系作准备。
【教学案例片段】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活动导入: 探究交流一:
(1)﹑解方程:2(x+5)=3(x-4)。
同时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依据。
(2)﹑类比解方程解不等式:2(x+5)<3(x-4)。解:去括号,得2x+10<3x-12 移项,得 2x-3x<-12-10 合并同类项,得 -x<-22 系数化为1,得 x>22 探究交流二: 解不等式:请你归纳总结: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依据和一般步骤是什么?(2)﹑各步骤有哪些注意事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性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比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基本步骤相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基本思想相同:都是运用化归思想,将一元一次方程 或一元一次不等式变形为最简形式。不同之处:(1)解法依据不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依据是不 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最简形式不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最简形式是 x>a或x 学生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把新的概念纳入原有的概念体系中去,找到概念间的纵横联系,达到概念间的沟通,构建了概念系统,形成认知网络。四﹑从数学实例中巩固概念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巩固概念,首先应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绝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同时,应注重应用概念的变式练习。恰当运用变式,能使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向的灵活转换,使思维呈发散状态。 【教学案例片段】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 如“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教学中,可举出如“π与3.14159”为例,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排除外在形式的干扰,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巩固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正反例子比较,把所教概念同类似的、相关的概念比较,分清它们的异同点,并注意适用范围,小心隐含“陷阱”,4xx1。32帮助学生从中反省,以激起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使获得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五﹑从变式中应用概念 变式教学对新概念教学的促进作用: 概念,在数学课中的比例较大。能否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概念通常比较抽象,学生感觉枯燥,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就显困难。通过变式等手段,不仅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渡过难关,而且还可加深学生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案例片段】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分式》。 如在讲分式的意义时,一个分式的值为零,是指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因此对于分式X3的值为零时,在得到答案x=-3时。实际上学生对“分子2X1为零而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还不是很清晰,难以辨析出学生是否考虑了“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此时可以做如下变形: X3变式1:当X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此时X3)2X-1 X3变式2: 当X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此时X3)X- 3所以说,运用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解决难点,还能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加课堂思维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综上几点的思考,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概念的要求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指出“改进数学概念教学,强调通过实际情景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许多重要的概念,都要求在现实的情景中去理解、恢复“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本来面目”,可见,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概念教学有了新的规定和更高的要求。纵观教材,不难发现,每一个重要的概念的引入,都要通过一些问题情景,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究、总结和归纳,从而很自然的导出概念,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实践。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目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比较忽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比如:质数的的概念是建立在约数概念的基础上的)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基于对以上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就确定了组织这次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的意义旨在帮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研究学习,使老师们对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素材的选取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 有效性 研究 一、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即:目标确立应当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封闭的;应当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目标的确立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即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整合人文精神的渗透;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个性发展方向。 2.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教材本身是已经筛选和提炼了的学习资源,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就教材本身而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是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经历经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够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 3.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探究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对于小学生来说,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通过一年的摸索实践,我将小学概念教学模式操作程序分为五个阶段: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内化——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发展。具体说来我归纳为下面五句话: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明确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人们感知客观世界,从外界获取知识信息,80%的信息是通过人的多种感官得到的。钱学森提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引入是否得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小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概念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的,因此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强列兴趣,很有研究的必要。在概念教学的引入环节,我总结出下列几种主要引入方法:(1)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事物中引入。提供足够的直观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看、听、摸、做等,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引出概念。(2)从旧概念引入。有些概念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在学生已有的概念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同时又强化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体系。(3)通过计算观察引入。这种引入通常适用于揭示概念的属性、基本法则中。 2.操作感知,运用迁移,掌握概念 感知形象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一环,也是为他们打开数学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在概念引入的基础上,教师应以足够的感性材料,组织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快乐的感悟体验中,主动地探究概念的内在本质。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的实验老师已能主动地从学生角度去思索,想到学生需要什么,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学好本知识概念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填充好新旧知识间的空缺,从而主动参与新概念的构建过程。 3.比较综合,逻辑抽象,促进内化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学习不应看成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一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新发现与新理解过程,教师的任务就应当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创设认知情境、设置矛盾冲突、抓关键词、运用变式、比较异同等合理运用比较、引导抽象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达到概念内化效果。课题实践让我们明白,科学的运用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概念内化,真正产生学生自己的数学理解。 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以学习新概念。数学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只有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才能生成和发展。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系,是概念理解的重要方面。利用已有的概念来定义新概念,同化新概念是 数学中常见的,在此不再举例阐述。 通过联系以学习思想方法。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强抽象、弱抽象、广义抽象的关系,因而概念之间的联系包含着数学 方法。它能使人高屋建瓴地理解数学。如平行四边形通过“ 割补” 的方法化归为矩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公式都可统一到梯形的面积公式;看上去不相干的“ 整数加法”、“ 分数加法”“、小数加法”都可统一到“ 单位相同的数相加”,等。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时候,就必然会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通过联系以形成概念系统。引导学生弄清概念之间的纵向联系,形成概念小系统。如整除、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整数、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等都是纵向发展形成的概念系统。也可横向组织成小系统。如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分解质因 数、质因数、短除法等就是横向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再如“ 除法”“ 分数”“ 比”看上去是三个“ 距离”较远的概念,通过它们横向联系类比,能加深理解。 4.多层训练,解决问题,巩固概念 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概念教学安排的练习类型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既要注意概念的关键性,又要注意概念的综合性。研究中,我把关注的目光经常性地投向学生的作业练习中,为起到巩固、深化概念的作用,我要求概念的练习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形成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的结构。重视相近相似、易错易混的对比练习,相关概念结合练,易混概念对比练,新概念要及时练,重点概念反复练。在概念教学中基本注重了六种练习方法:操作演示、反馈举例、推理判断、尝试错误、变换叙述、整理归纳。既注意概念的巩固,又重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5.检测反馈,构建网络,发展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间是互为联系的,绝不应孤立存在的。研究概念教学必须遵循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观念贯穿于全过程,突出知识与生活经验间的紧密联系、同一概念不同表示方式之间的联系、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将新知嫁接在原来的知识树上,从而使之成为学生个人内部知识网络的一部分,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呈现出一种发展的动态。 我归纳的以上五个步骤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概念教学中更需要灵活处理,比如正确处理“淡化”与“强化”间的关系,如在教学《百分数》等数的概念时,我们淡化了操作,但强化了举例;教学《长方形的面积》等图形概念时,我们淡化了情境,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学《克、千克》《时分秒》《年月日》这些概念,我更强化概念与生活间的联系。在具体地教学过程中,我还可以调整以上五个环节的顺序进行灵活变化。 三、改进当前自身概念教学现状,构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 (一)关注教学过程和思想方法的有机统一 教学过程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有意识地落实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讨论、合作交流等多中学习方式,经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 我们都知道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是新教材体系的两条主线。数学概念是明线,写在教材里;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体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对于数学概念教师们大多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扎实施教,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往往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点破了似乎拔高了教学目标而显得遮遮羞羞。我们认为,在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加以深化其实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如有一教师在教学“高不变的性质”时,先是通过情景呈现板例“24÷6=4”,让学生写出商是4的算式,观察“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让学生大胆提出、猜测。通过活动研究,进一步验证猜测,完善规律,最后适当应用规律。教师引导反思学习过程中就大胆地提出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即:提出猜测、验证猜测、完善规律、应用规律。学生不仅对“商不变的性质“的内涵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更可贵的是对数学的思想方法的认识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对数学思想方法避而让之,甚至还被扣上超越目标的高帽子。在一次教研活动,执教教师在教学“ 6、7的认识”后安排“连线练习”,教师表达了“一一对应”呢?好象似乎触及“提高教学目标的高压线”,有一教师在教学“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中始终怕提升转换的方法,归纳“加减法”的转换方法好象又会犯“教师负着”的错误,因而学生对转换方法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浅层面。有一教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就提出谁能用某一数学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并同“曹冲称象”结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转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知识解构与建构的有机统一 小学数学很多课例有几个概念组成,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式地解剖每一知识点,从而达到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对数学技能的掌握。数学概念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一节课的概念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和承接性。因此,教学中我们在注重对一点点数学概念的解构中更要注重对知识整体的建构,从而形成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组建知识的认知结构。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中,引领学生分别对常用的面积单位感性认识后,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三个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重叠在一起,进行知识的沟通,让学生观察比较,闭眼想象等活动,从而使面积单位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大小”和其内在联系建立了清晰的表象。再如上面举例的《24小时认时法》教学后,很多教师把1天中的24小时形成过程全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对“转换过程”就能自觉感悟和主动建构。在教学“因数和倍数”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6是因数,6是倍数”,通过辨析,学生清晰地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概念的整体认识。 数学概念本身的内在联系是紧密的,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一节课中对概念的整合,可以通过对概念的整理加以形成链式知识,也可以通过设计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把概念点形成一个网络状的整体。对于一个单元、一个学段甚至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以最基本的要领为核心,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如用“份”的概念把乘除概念,倍的概念,分数概念,比和比例概念及解答有机地沟通联系,以降低学生对新概念理解的难度并促进概念的迁移。 (三)关注收获和问题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教师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引下,课堂中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反思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在课的结束前,真少不了这么一个片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这对提炼一节课的概念和方法无疑是有效的做法。本人认为要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习惯,在关注收获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我们有些教师一方面担心课临近尾,让学生提问题会拖课,影响一节课的整体性(有些内容的课应有意识地多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另一方面学生的提问会给自己难堪,下不了台(特别是公开课),弄巧成拙。在观摩“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大胆让学生提问,一学生提出“为什么面积单位一定要用平方呢?”在观摩“减法的运算性质”一课时,一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能叫减法的结合律呢”等等,着实让教师一时难以回答。因此,课堂中既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提问,又要精心预设学生的问题,如果学生的提问教师摸不着边确实是尴尬的(特别是面对听课者)。机灵的教师可能会把“问题”踢给其他学生,但教师自己心中无底毕竟空虚。当前,大力提倡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小学教师也要研究初高中数学,甚至是大学数学深远意义可见一斑 总之,要想真正让数学概念教学具有有效性,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教材精心准备。学生要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与理解;师生平等交融, 互动。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展示激情, 智慧和个性的果园。共同摘取“概念教学有效”的奇皅。 二〇一四年九月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即:目标确立应当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封闭的;应当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目标的确立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即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整合人文精神的渗透;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个性发展方向。 2.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教材本身是已经筛选和提炼了的学习资源,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就教材本身而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是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经历经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够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 3.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探究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对于小学生来说,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通过一年的摸索实践,我将小学概念教学模式操作程序分为五个阶段: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内化——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发展。具体说来我归纳为下面五句话: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明确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人们感知客观世界,从外界获取知识信息,80%的信息是通过人的多种感官得到的。钱学森提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引入是否得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小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概念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的,因此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强列兴趣,很有研究的必要。在概念教学的引入环节,我总结出下列几种主要引入方法:(1)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事物中引入。提供足够的直观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看、听、摸、做等,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引出概念。(2)从旧概念引入。有些概念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在学生已有的概念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同时又强化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体系。(3)通过计算观察引入。这种引入通常适用于揭示概念的属性、基本法则中。 2.操作感知,运用迁移,掌握概念 感知形象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一环,也是为他们打开数学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在概念引入的基础上,教师应以足够的感性材料,组织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快乐的感悟体验中,主动地探究概念的内在本质。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的实验老师已能主动地从学生角度去思索,想到学生需要什么,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学好本知识概念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填充好新旧知识间的空缺,从而主动参与新概念的构建过程。 3.比较综合,逻辑抽象,促进内化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学习不应看成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一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新发现与新理解过程,教师的任务就应当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创设认知情境、设置矛盾冲突、抓关键词、运用变式、比较异同等合理运用比较、引导抽象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达到概念内化效果。课题实践让我们明白,科学的运用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概念内化,真正产生学生自己的数学理解。 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以学习新概念。数学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只有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才能生成和发展。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系,是概念理解的重要方面。利用已有的概念来定义新概念,同化新概念是 数学中常见的,在此不再举例阐述。 通过联系以学习思想方法。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强抽象、弱抽象、广义抽象的关系,因而概念之间的联系包含着数学 方法。它能使人高屋建瓴地理解数学。如平行四边形通过“ 割补” 的方法化归为矩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公式都可统一到梯形的面积公式;看上去不相干的“ 整数加法”、“ 分数加法”“、小数加法”都可统一到“ 单位相同的数相加”,等。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时候,就必然会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通过联系以形成概念系统。引导学生弄清概念之间的纵向联系,形成概念小系统。如整除、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整数、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等都是纵向发展形成的概念系统。也可横向组织成小系统。如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分解质因 数、质因数、短除法等就是横向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再如“ 除法”“ 分数”“ 比”看上去是三个“ 距离”较远的概念,通过它们横向联系类比,能加深理解。4.多层训练,解决问题,巩固概念 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概念教学安排的练习类型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既要注意概念的关键性,又要注意概念的综合性。研究中,我把关注的目光经常性地投向学生的作业练习中,为起到巩固、深化概念的作用,我要求概念的练习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形成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的结构。重视相近相似、易错易混的对比练习,相关概念结合练,易混概念对比练,新概念要及时练,重点概念反复练。在概念教学中基本注重了六种练习方法:操作演示、反馈举例、推理判断、尝试错误、变换叙述、整理归纳。既注意概念的巩固,又重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5.检测反馈,构建网络,发展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间是互为联系的,绝不应孤立存在的。研究概念教学必须遵循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观念贯穿于全过程,突出知识与生活经验间的紧密联系、同一概念不同表示方式之间的联系、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将新知嫁接在原来的知识树上,从而使之成为学生个人内部知识网络的一部分,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呈现出一种发展的动态。 我归纳的以上五个步骤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概念教学中更需要灵活处理,比如正确处理“淡化”与“强化”间的关系,如在教学《百分数》等数的概念时,我们淡化了操作,但强化了举例;教学《长方形的面积》等图形概念时,我们淡化了情境,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学《克、千克》《时分秒》《年月日》这些概念,我更强化概念与生活间的联系。在具体地教学过程中,我还可以调整以上五个环节的顺序进行灵活变化。 三、改进当前自身概念教学现状,构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 (一)关注教学过程和思想方法的有机统一 教学过程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有意识地落实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讨论、合作交流等多中学习方式,经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 我们都知道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是新教材体系的两条主线。数学概念是明线,写在教材里;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体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对于数学概念教师们大多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扎实施教,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往往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点破了似乎拔高了教学目标而显得遮遮羞羞。我们认为,在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加以深化其实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如有一教师在教学“高不变的性质”时,先是通过情景呈现板例“24÷6=4”,让学生写出商是4的算式,观察“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让学生大胆提出、猜测。通过活动研究,进一步验证猜测,完善规律,最后适当应用规律。教师引导反思学习过程中就大胆地提出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即:提出猜测、验证猜测、完善规律、应用规律。学生不仅对“商不变的性质“的内涵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更可贵的是对数学的思想方法的认识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对数学思想方法避而让之,甚至还被扣上超越目标的高帽子。在一次教研活动,执教教师在教学“ 6、7的认识”后安排“连线练习”,教师表达了“一一对应”呢?好象似乎触及“提高教学目标的高压线”,有一教师在教学“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中始终怕提升转换的方法,归纳“加减法”的转换方法好象又会犯“教师负着”的错误,因而学生对转换方法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浅层面。有一教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就提出谁能用某一数学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并同“曹冲称象”结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转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知识解构与建构的有机统一 小学数学很多课例有几个概念组成,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式地解剖每一知识点,从而达到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对数学技能的掌握。数学概念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一节课的概念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和承接性。因此,教学中我们在注重对一点点数学概念的解构中更要注重对知识整体的建构,从而形成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组建知识的认知结构。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中,引领学生分别对常用的面积单位感性认识后,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三个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重叠在一起,进行知识的沟通,让学生观察比较,闭眼想象等活动,从而使面积单位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大小”和其内在联系建立了清晰的表象。再如上面举例的《24小时认时法》教学后,很多教师把1天中的24小时形成过程全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对“转换过程”就能自觉感悟和主动建构。在教学“因数和倍数”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6是因数,6是倍数”,通过辨析,学生清晰地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概念的整体认识。 数学概念本身的内在联系是紧密的,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一节课中对概念的整合,可以通过对概念的整理加以形成链式知识,也可以通过设计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把概念点形成一个网络状的整体。对于一个单元、一个学段甚至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以最基本的要领为核心,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如用“份”的概念把乘除概念,倍的概念,分数概念,比和比例概念及解答有机地沟通联系,以降低学生对新概念理解的难度并促进概念的迁移。 (三)关注收获和问题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教师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引下,课堂中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反思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在课的结束前,真少不了这么一个片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这对提炼一节课的概念和方法无疑是有效的做法。本人认为要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习惯,在关注收获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我们有些教师一方面担心课临近尾,让学生提问题会拖课,影响一节课的整体性(有些内容的课应有意识地多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另一方面学生的提问会给自己难堪,下不了台(特别是公开课),弄巧成拙。在观摩“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大胆让学生提问,一学生提出“为什么面积单位一定要用平方呢?”在观摩“减法的运算性质”一课时,一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能叫减法的结合律呢”等等,着实让教师一时难以回答。因此,课堂中既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提问,又要精心预设学生的问题,如果学生的提问教师摸不着边确实是尴尬的(特别是面对听课者)。机灵的教师可能会把“问题”踢给其他学生,但教师自己心中无底毕竟空虚。当前,大力提倡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小学教师也要研究初高中数学,甚至是大学数学深远意义可见一斑 总之,要想真正让数学概念教学具有有效性,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教材精心准备。学生要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与理解;师生平等交融, 互动。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展示激情, 智慧和个性的果园。共同摘取“概念教学有效”的奇皅。第四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论文
第五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