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写写帮推荐)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解读:
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个省级自治区; 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协的作用和职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这三项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参照学习过的政治知识,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难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内容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它们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四、教学策略
1、教法:采用“自学—互动—质疑—指导—总结”的互动教学模式,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等,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法:
(1)自主学习法:导学提纲,知识框架的构建等可用此法。
(2)合作学习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员之间相互提问题,使之在不断的思考、讨论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3)体验性学习法:在学习新中国诞生时,通过观看视频《开国大典》,使我和每一个学生都有“经历历史”的感觉,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历程。
五、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因此我按照互动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沉思三部分。
1、课前导学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导学提纲让学生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学生调查少数民族的具体知识,并让有条件的学生网络查阅各民族党派的情况,既能拓宽视野,又能帮助理解教材。
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主要分四个环节)(1)整体感知、确定目标(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先由学生浏览全课,共分三目,给每目提出系列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定目标。(2)自主构建、展示交流(约10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即完成第一环节确定的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本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识记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提前告诉学生要展示。(多媒体展示知识框架)
学生成果展示方式有:每组一名学生黑板板书、小组交流互补或学生回答,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及时补充,尊重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体现以人为本和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重点探究、难点解惑(约22分钟)
此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师生互动,质疑解惑,目的是进一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及难点的突破在此环实现,学生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老师与学生合作解决。
主要的途径是,老师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表格。问题一:中国的政党制度有那些显著特征?
((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3)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问题二:我国为什么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问题三: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有何本质区别?(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关系、利益宗旨)
问题四: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有什么不同?(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政党活动)
问题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问题六: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社会制度、实施群体、主要作用、享有权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老师点拨比较的角度、补充小结。(4)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每一节历史课都是学生才华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从基础知识、意志、能力等方面说收获,老师系统知识框架,多媒体板书,然后多媒体展示《随堂检测》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3、课后沉思(约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那些特色? 学生思考后发表看法,老师点拨总结:
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等,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符合国情实际的政治建设,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这样使本课的历史意义升华为现实意义,从而最终达到历史课的教育目的。
六、板书设计
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新中国成立
1、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意义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1、政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发展历程:
①初步确立:1949年政协(内容)
②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③1956年新阶段(2)、特点:(3)、作用:
2、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产生方式:(2)、确立:(3)、特点:(4)、地位
3、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含义:(2)、建立原因:(3)、原则:(4)、实行状况:(5)、意义
三、小结: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全体学生经历一个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第二篇:第20课_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设计
一、历史课程标准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讲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即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面临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任务,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本课内容在课标中十分重要,是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重要课目。本课内容的三个子目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必修1第三单元已经介绍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差异性。本课内容与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也联系紧密,本课内容的学习对21课有重要影响。两课体现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三、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高二两个文科班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可以适应本课内容的学习。但是学生们基础不扎实,每班的整体水平会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同时教师要在高二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解题和思维能力,因而适当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激活历史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颁布,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发展过程。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我国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通过对政治协商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民族政策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这种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学习,对我国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的原则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各民族平等和谐共处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教学难点:分析三大制度创立的原因和现实意义,理解三大制度的中国特色。
六、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内容繁多,涵盖面广,学习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考虑确定采取情境教学策略和问题启发式教学策略。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随着问题思考探究;学生的活动形式以情景想象、材料展示、讨论等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环节步骤: 环节1:新课导入:
正式上课之前提问学生,春天来了,春天对同学们意味着什么?
学生回答:希望。那么每年春天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也会召开两个重要会议,它们不仅在国内形成社会热点,而且在国际社会上也形成关注热点,给全国人民带来期盼。随之以PPT教学课件展示出“每年春天话两会”的图片,以“两会”
为切入点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两会”指哪两会?(学生会答出是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那么为什么“两会”会在我国产生很多的影响?“两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正式导入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课内容。
设计意图:以时事政治来导入,不仅有利于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深刻而且要学生明白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明白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民族区域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明白三大制度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性。
环节2: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基本政党制度
初步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教师通过提问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然后总结出军事背景、政治背景、理论背景(教材没有介绍)。有了历史背景的介绍,政协会议召开就水到渠成。简要讲述召开的时间、地点(注意是北平而不是北京)、与会代表(注意对代表广泛性的说明)。着重讲授会议的内容。注意对《共同纲领》的分析,通过对共同纲领的作用(临时宪法)是什么的提问来过渡到《共同纲领》的内容学习。强调这次会议内容的重要性,即不仅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且筹备了新中国的成立。以此过渡到新中国的成立。关于新中国的成立,主要讲述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和开国大典(放映开国大典视频)。讲授到此刻,学生已了解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这时履行了什么职能?教师提问这种制度在什么时候正式形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就可以自然过渡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阶段。
正式形成——第一届全多人大会议召开。政治协商制度性质和职能的变化(单一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代行人大职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讲授重点。向学生介绍“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含义(学生虽经常听到看到这词句,却不一定正确理解含义)。
新发展——指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协制度出现新发展,中共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后增加“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高度概括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
此环节最后一步,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PPT展示出来),然后回答相关问题。(PPT上展现)。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学习。问题中涉及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学生可能无法概括出答案。教师注意对此问题的讲解。
设计意图:此处从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的政协会议的召开说起,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问题设置前后照应,层层深入,旨在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教师讲授来了解民主政治建设过程。
环节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这个子目,提到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底有些什么样的职权,这一制度是怎样建立的?以此来过渡到本子目的的学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开端是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提问1949年不召开人大会议的原因,以此来引出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的条件(三个条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新中国举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
着重讲述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情况:开时间与地点;主要内容;意义。其中又以内容为重中之重。主要内容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这部宪法以资料阅读,总结概括的方式来进行。PPT展示出宪法的相关条文,然后请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来高度概括这部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影响(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性质(新中国首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学生一起解决教材中的学思之窗(人民代表大会怎样体现“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拓展:PPT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图表对比表,通过对比加深对54宪法性质、原则的认识。(巩固必修1第四单元的内容)
此环节最后一步,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做作比较区别(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政党活动),由PPT展示,同学生一起归纳出区别和相同点(学生有必修1第三单元学习经验作为帮助)。
设计意图:以第一届全国人大为基点,展开其召开条件、召开的内容和意义的学习,线索清晰,有逻辑性。让学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有清晰的认识,认识我国政体的特点。
环节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基本民族制度
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优越政治制度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下面来了解这种制度的情况。可以播放《爱我中华》(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来提问我国实行民族区域制度的原因。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示学生从我国历史民族状况,我国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状况、思想观念等方面来总结原因)学生讨论后,教师点评并且引出实行这样的民族区域制度的目的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最后教导学生根据教材总结出民族区域制度的含义,实行时间,意义。有时间可以与特别行政区作比较
设计意图:本节是民主政治的建设中关于民族的政策问题。我国的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现象,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也是党中央和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民族歌曲的展示和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团结合作探究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环节5:本课小结
以图示的方法展示出本课要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基本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我国基本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构成我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
环节6: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Ppt展示1.从以上三大制度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特色?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1)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决定)(2)民主集中制(人大)(3)政治协商(政党)(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
认识:我国的政治制度,都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确立的,都体现着我国的国家性质,具有中国特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让学生了解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色彩。
2.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宏大视野下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从古代中国的专制制度到近代追求民主再到现代中国实现民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3.综合雅典民主政治、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相关材
料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认识?
认识:民主制度是多样性、渐进性、长期性的发展过程;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根据本国历史和适合国情;民主制度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寻求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清晰,对教材、学情分析符合实际。教学环节设计比较紧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达到了预期目的。
2.教学过程中能围绕重难点知识讲解,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图示法和比较法,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问题的设置上由浅入深,注意了相关知识的联系和拓展,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气氛良好。
3.教学中时间安排比较紧,有些知识点教师引导不够,造成问题回答不完整。(比如拓展延伸的第三题)操作课件与写板书之间时间上还需要协调。
4.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应对高考的能力要求,还需要在设计和教学中实践加以尝试不断完善。
第三篇: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参评课题: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姓名:电话:邮编: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一 教学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对此,我的理解是:了解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内容和意义;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内容和意义。着重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过程。2.教学思路:
人教版教科书关于本课有三目:“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其中,第一子目主要讲述了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规定政协的职能;第二子目主要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意义及体现出来的原则;第三子目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原因、定义、意义。3.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的延续。又是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的起点。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作为新中国政治建设的起点,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新中国首都、国旗、国歌、政协的作用和职能、“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个省级自治区;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史料结合、问题设置、图文结合、情境再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在历史的再现中,自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⑵参照学习过的政治知识,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感受宪法的尊严与庄重。
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体会,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段对本课内容有所学习,仅限走马观花,掌握的不理想。由于本课理论较强,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但本课内容现实性较强,学习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联系每年初春的两会,触类旁通,理解本课主干知识概念。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难点:认识三大政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五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片段,1949年新政协会议场景映入眼帘。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发展经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新生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本课主要围绕民主政治体制,讲了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此导入本课 2.推进新课:
板书: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①背景:教师多媒体展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教师设问】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伟大的历史事件?
【学生回答】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教师展示】通过多媒体展开有关“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的图片。【教师概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②召开:多媒体展示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音像资料或相关图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
【合作探究】从参加会议人员组成可以看出人民政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广泛性
③内容: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第一子目并概述“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
A、选举——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C、决定——首都、国旗、国歌
D、任命——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老师设问】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论从史出】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政协职能的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概括其主要职能?
【学生回答】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过渡】1956年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一部分,为更好地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又提出了八字方针。
(2)新发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师生互动】:联系“资料回放”,想一想我国为什么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教师总结:(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和中共有过密切合作。(2)过渡时期,各民主党派愿意接受中共的领导。(3)1946年政协会议和1949年新政协会议,积累了经验。
【过渡】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开展,民主政治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板书: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背景: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知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原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总结】《共同纲领》规定;时机成熟 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学生自学教材相关史实,及时掌握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在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时,采用史料结合的方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 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教师设问】1954年宪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答案: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意义:
1、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
2、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3、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它的颁布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思维拓展】(1)近代西方英国、美国的政体、权力中心各是什么?中国的政体、最高权力机关又是什么?
5(2)近代西方的代议制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区别。
让学生充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它的发展完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过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的地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所以,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要慎之又慎,防止影响民族团结的状况。那对于采取什么民族措施治理少数民族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作为中国政府,究竟中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来维护民族稳定?
板书: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创设情境:展示《民族大团结》图片,学生自学教材相关史实。
【师生互动】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有哪五大省级自治区?各是何时建立的? 它们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结合课本知识作简要概述,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示答案,并对答案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说明: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内蒙古自治区(19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西藏自治区(1965)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深远影响。【思维拓展】2 我国为何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历史原因: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②民族间相互同化,相互影响。③在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现实原因:①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②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③《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规定。六 课堂小结
本课内容可以归纳为:“一次典礼、二次会议、三大制度”。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诞生,两大会议产生两部法律,奠定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基础。三大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
七 作业布置:(略)
八 板书设计
板书: 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1)初步建立:①背景:②召开:③内容:
(2)新发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背景 2.确立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 2.我国的五个省级自治区 3.意义
九 课后反思:
从确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看,整节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整个教学环节紧密相扣,层层递进,重、难点知识突出;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合作探究、史料结合、问题设置、图文结合等;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了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整体反应不错。但存在着不足,比如本节课的教学难度较大的是缺乏趣味性。这节课重要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确立起来的三大政治制度,历史感较弱,故而,学生的气氛不是如以往的历史课有兴趣。
从作业反馈来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习题掌握较好,可能和长期进行的区情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分不开,其它两个内容做题效果不理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运用上灵活不够,死记有余。加强书本内容主干知识内涵和外延拓展探究应值得研究。
第四篇: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学1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在此基础上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重点:政协制度的建立和作用;人大制度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性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意义。
难点:人大制度;1954年宪法
二、学习过程:
【 自主学习、构建体系 】
1、背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
(2)中共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1)初步形成的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有①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 的性质
一、政党制度:政治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协商制度的形成、过程③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________、代国歌
(2)正式形成:1954年。其职能也发生了变化:1954年之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这一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1、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
(2)新中国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
(3)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
新中国的民主、标志:________年9月,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政治建设
二、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的创立主要内容有(1)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是中华①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规定了国家性质及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人民共和国②特点: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原则。的建立)③性质: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2)选举了领导人,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______________为副主席等。、作用: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政治制度,为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背景、目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三、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______________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当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4、概况:共设立了五个自治区,其中最早的是______年的______自治区,还有一百多个自治县(旗)。、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_______________的愿望,实现了______________,保证了________________和民族团结。
第五篇: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将从五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表明,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一个发展的过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也是如此。本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的渊源和发展,对于我们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有积极的意义。
2、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但掌握不牢固,对历史知识有选择地感兴趣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派参政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能力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注重文史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②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
③借助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②通过对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的确定及处理:
本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个问题的掌握对以后学习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帮助,并且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对它的认识,所以确定“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教学重点。对重点的处理我是通过自主学习法、互动讨论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5、教学难点的确定及处理: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使用了三个动词:概述、阐述和认识,“概述”和“阐述”属于SOLO分类评价法中单点结构层次,而“认识”属于关联结构层次,所以我把“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作为本课的难点。对此,我采取的方法是把我国的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别与西方的政党制度、议会制度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那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情是设计教法、学法的依据之一。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同学对本课内容不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和现实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策略——教法与学法
1、教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我采用了“自学—互动—质疑—指导—总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等,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法:我本着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根本目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学法:(1)、自主学习法:导学提纲,知识框架的构建等可用此法。
(2)、合作学习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员之间相互提问题,使之在不断的思考、讨论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3)、体验性学习法:在学习新中国诞生时,通过观看视频《开国大典》,使我和每一个学生都有“经历历史”的感觉,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历程。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因此我按照互动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沉思三部分。
1、课前导学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导学提纲让学生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学生调查少数民族的具体知识,并让有条件的学生网络查阅各民族党派的情况,既能拓宽视野,又能帮助理解教材。
2、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主要分四个环节)(1)、整体感知、确定目标
(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先由学生浏览全课,共分三目,给每目提出系列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定目标。(2)、自主构建、展示交流(约10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即完成第一环节确定的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本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识记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提前告诉学生要展示。(多媒体展示知识框架)
学生成果展示方式有:每组一名学生黑板板书、小组交流互补或学生回答,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及时补充,尊重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体现以人为本和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重点探究、难点解惑(约22分钟)此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师生互动,质疑解惑,目的是进一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及难点的突破在此环实现,学生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老师与学生合作解决。
主要的途径是,老师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表格。问题一:中国的政党制度有那些显著特征?
((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3)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问题二:我国为什么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问题三: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有何本质区别?(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关系、利益宗旨)
问题四: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有什么不同?(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政党活动)问题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问题六: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社会制度、实施群体、主要作用、享有权力)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老师点拨比较的角度、补充小结。(4)、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每一节历史课都是学生才华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从基础知识、意志、能力等方面说收获,老师系统知识框架,多媒体板书,然后多媒体展示《随堂检测》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3、课后沉思(约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那些特色? 学生思考后发表看法,老师点拨总结:
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等,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符合国情实际的政治建设,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这样使本课的历史意义升华为现实意义,从而最终达到历史课的教育目的。
五、板书设计:
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新中国成立
1、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意义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1、政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发展历程:
①初步确立:1949年政协(内容)
②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③1956年新阶段(2)、特点:(3)、作用:
2、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产生方式:(2)、确立:(3)、特点:(4)、地位
3、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含义:(2)、建立原因:(3)、原则:(4)、实行状况:(5)、意义
三、小结:特色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全体学生经历一个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