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的音乐创作激情飞扬——音乐创作课:吟唱古诗词《春晓》教学反思
让学生的音乐创作激情飞扬
——音乐创作课:吟唱古诗词《春晓》教学反思
近日我上了一节音乐创作课《吟唱古诗词——春晓》,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音乐创作知识,运用乐音音乐创作软件为古诗词《春晓》谱曲,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课后我想了很多,其中有不足的遗憾也有成功的喜悦……
一、课例的由来
在中小学校里进行音乐创作教学,往往会被人们认为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好像有一种神秘感困扰着广大师生。为什么呢?传统音乐创作教学超出了普通音乐课的范畴,太过“专业”,观念中认为不是中小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那么中小学校的学生究竟有没有创作的欲望和能力呢?结论是肯定的。创作性(创造性)是人类的一种普通心理特征,从儿童到老年,除低能和某些心理疾病患者外,都具有创作性、创造性(潜在的、显性的),特别是在音乐方面。孩子从出生起就有听觉能力,也就具备了听音乐、接受音乐艺术熏陶的重要条件。如在婴儿──儿童阶段,只要孩子一听到愉悦活泼的音乐,就会高兴地手舞足蹈,在电视、电影、录像等媒体及生活当中,看到优美的舞蹈,他们会模仿,甚至会创编新的舞蹈动作。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随意哼唱自编的小曲,尽管稚气十足,但毕竟是孩子们创作的,是他们的真情流露。这足以说明,少年儿童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和条件,他们潜藏着的能力便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表现。
为何选择为古诗词《春晓》谱曲为课题呢?我是结合以下五方面的因素:第一,结合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实际。目前我校正在开展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而中国的古诗词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吟诵古诗词成为学生每天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结合教材中的创新内容。《吟唱古诗词》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走进音乐世界》教材中很有新意的内容。它体现了音乐与传统经典文化的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第三,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由于四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就已学习过相关的古诗词歌曲《咏鹅》、《悯农》等,已能很好地用语言和歌声进行表达诗意,且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如:节拍、节奏、速度等,具有进行简单创作的基础。第四,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运用计算机音乐创作软件,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五,结合体验成功的需求。基于以上诸因素,所以我设计了为古诗词《春晓》谱曲这种音乐创作课的形式,让学生运用喜爱的信息技术(乐音创作软件)进行创编活动,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复习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改变了过去音乐知识难教且教学效果甚微的状况。
二、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中的新教学理念之一。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到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的意境。
3、能运用“乐音”创作软件,为古诗《春晓》谱曲,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中我将情境、音乐基本知识和创作内容三者有机结合,通过欣赏、演唱古诗词歌曲及学习、归纳音乐知识,让学生感受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在教学设计上,我创设了“赏——唱——说——动——创——品”等音乐活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使学习活动趣味盎然、高潮迭起。
三、教学中的成功之笔
1、学科整合,荟萃精华。世界是一个整体,由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后来才形成了不 同的学科。近代开始学校教学分学科进行,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具有系统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把关于世界的知识分割成不同的学科,不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完整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就是在学科交叉、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所以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应当从教学设计时开始,我这节课就采用了音乐与古诗词的整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所以在儿童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字声关系就包括“语言声调与旋律音调”和“语言节奏与旋律的节拍、节奏”两个方面。古诗词的声律美其实质就是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汉字是单音节而且有声调高低的变化,这种特点决定了古诗词语言音乐美的两个最基本的形态特征:语音的高低走向;语音的长短组合(除此以外当然还有语言色彩的亮与暗、软与硬等方面)。这些特征形成了古诗词歌曲字声关系中的两个方面:语言声调的高低在歌曲旋律音调中的体现,语言声调的长短在歌曲节奏、节拍中的体现。
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静夜思》的配乐朗诵、演唱系列古诗词歌曲如《咏鹅》、《悯农》、按不同的节拍(2/
4、3/
4、4/4)的节奏规律拍拍古诗词《春晓》的节奏等,通过诵一诵、唱一唱与拍一拍的方法,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音乐美,了解韵律规律,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音乐知识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是进行谱曲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任何课堂如果脱离了本质,科学的知识的传授,无论怎样创新将会像水上的浮萍。只有将音乐知识的落实和歌曲情绪表达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使歌曲更完美。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可以使虚拟的音乐形象变得更直观具体。在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在本课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多媒体课件、乐音创作软件和网络,给音乐教学带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不再是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而是一个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视野极为宽广、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且友好的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本节课为了方便学生创作,我使用的《乐音》创作软件,它是目前最强大的支持简谱/五线谱直接转换的MIDI编辑、打谱软件。该软件可以用鼠标直接输入音符;可以用键盘输入音符;可以直接在乐谱中编写文字;可以通过MIDI音源、MIDI键盘和计算机内带音源来实时录音或单步录音;实现了从高品质的乐谱印刷、编曲、作歌词到演奏实现一体化。由于使用便捷,在课堂上适时地将学生创作的作品再现出来,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鉴赏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水乳交融,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中美的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像力,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美妙的音乐殿堂里放生歌唱,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感受表现音乐,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不仅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
2、合理设计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情境:①古诗词情境。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让学生欣赏古诗《静夜思》的配乐朗诵,通过这一直观形象的音像资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同时通过学生优美、轻松的古诗词演唱,来表现自己对诗和音乐结合的感受。② “闻音起舞”情境。学生一听说要创作,就有了畏难心理。我在这里选择了儿童闻音手舞足蹈的两个短片,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出发,学生在笑声中淡化对谱曲的畏难情绪,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受启发,自然地萌生创作欲望。③ “小侦探”情境。要创作,就要先了解创作的要素。这里老师有意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当“小侦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平时不注意的歌谱中寻找 “秘密”。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更重要的目的是利用这个情境激发学生人人去探究、人人去发现,让他们自己探究出创作的要素有——调号、拍号、速度、旋律和歌词。
3、注重“双基”教学,提高音乐素质。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创作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必备的音乐知识的传授,没有进入“新课程不需要学知识”的误区,使学生在读读、拍拍、说说中复习和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在教学中我以节拍为切入口,先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2/
4、3/
4、4/4的节奏特点和基本节奏音型,即刻引入“如果你为《春晓》谱曲,你会选用哪种节拍和节奏音型?”通过学生的自由选择节拍,并读拍各种节奏《春晓》的词,为后来的创作做好了铺垫。
4、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多方互动。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运用“乐音”创作软件进行大胆的谱曲创作,共同讨论选择什么节拍和节奏音型,先拍一拍、写一写,再输入电脑中,最后从直观的听觉和视觉中分析自己组创作的作品,发挥了合作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创造空间。创作时只看见学生专注的眼神,听见不停的按键声、讨论声、交流声、惊讶声以及成功的感叹声„„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多向互动,让教学机制“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5、获得创作的乐趣与成功的体验。学生在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下创编了2/
4、3/
4、4/4不同节奏的《春晓》,旋律很优美,获得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如:
还有学生说,自己心里想的音乐很好听,但是写出来却和自己想的不同。
四、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1、在按基本节奏音型朗读古诗《春晓》时,教师如能在节奏练习后即刻加入自编旋律的示范演唱,将对学生下一步的旋律创作起到极强的示范作用,还可达到自然快速地将学生引入创作的状态。
2、在让学生运用乐音创作软件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前,教师最好能将刚才哼唱的自辩旋律(或学生熟悉的简单旋律)运用软件示范输入操作成作品,并让学生聆听,以达到快速温习软件运用和消除学生对创作的畏难心理。
3、教师在对个别问题的提问时,语言的指向性还不够明确和精准。
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许多同学都自行下载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当然创作课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作曲家;学会作曲也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开展此类创作教学旨在提升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巩固、发展学生基本的音乐素质。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在此类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根据国家教委的规定:小学、初中音乐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因此传统的教学固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它在教学中的很多作用是其它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为了开展创作课教学,也必须在传统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有关的知识的铺垫。应该注意的是处理好这一类创作课与传统课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音乐创作教学反思范文
音乐创作教学反思
虽然本人刚刚毕业在音乐教学经验方面较为浅薄,但是从第一天的上课起我就知道音乐创作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创造力是人类最伟大的潜能,这潜能是人类得以延续生命。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教学体系创作就是其教与学的中心,在学习中他强调使用身体的不同姿势和动作,如拍手,拍腿,跺脚等,来促使学生体验感受节奏的内在关系,增加内心体验与外在动作的协调感,在他的音乐教育中贯穿始终的就是对创造型精神和创造性能力追求的观念和原则。
我现在从事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这阶段的学生属于低年级段,在设计音乐创作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此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并且结合其认知特点。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中着重强调了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作创编歌词创编能够自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象、记录声音和音乐。我针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首先师动作创编方面,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教师做动作能很快的模仿下来,但不能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自己创编动作,常常只是抬抬手,转个圈,动作单一。比如在感受音乐表现动作上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教师说动词(学生自己说动词),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编动作。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模仿。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教师或学生说一句话,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编动作,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模仿。这个练习可以在组织教学时也可以布置成作业能分散音乐课中动作创编的难点。
第二个是歌词创编方面,歌词创编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小,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容易学会创编歌词。让学生给熟悉的歌曲增添新的段落或改变部分歌词内容。这样做不仅能引起幼儿唱歌的兴趣,提高唱歌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能促进幼儿注意、记忆、思维的积极活动。
第三是能够自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打击乐在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打击乐正是要求听着歌曲、乐曲按其节奏、节拍敲打不同的乐器,这些活动都与肌肉活动、身体动作有密切的联系,学生的节奏感也正是通过这些活动才活动发展,我利用各种声源体做打击乐器如人体当打击乐器,物体当打击乐器。
第四,能够运用线条记录声音和音乐。新课改提倡综合就是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时间,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会用线条,色块,图像,记录声音和音乐。用色块,图象记录声音和音乐对学生来讲好理解没有难度,而用线条录声音和音乐对学声来说就不好理解。因此我从3个方面训练孩子用线条,来记录声音和音乐的能力。
当然在教学的开展中还是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如目标不清楚,难度过大,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创作一条四个小节四二拍的节奏,学生根本无从下手,之后进行改进变成补空题,将每一小节少的节奏填补上。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专业要求不能过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的音乐的音乐创造教学中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仅仅是 个别教学等等,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创造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力所能及的活动。
第三篇:小班化教学让英语课堂激情飞扬
小班化教学让英语课堂激情飞扬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很多,比如多媒体教学,任务型教学,兴趣型教学……经过各种尝试,本人觉得小班化教学便是这个时期我们寻找到的最好的教学方式。小班化教育主张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个性张扬。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分组合作,课前学案,组组有目标,人人有任务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给教师更多的和学生共同相处的时间,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一个均等的提高的机会,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下面就此进行四个方面的阐述:
一、轻松的氛围,灵动的英语
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小班化的教学过程中,设立小组互相提问是创建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是小组竞争的主要方法,是锻炼每个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每个小组旁边倾听时,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
二、角色的转换,良好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但传统教学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和教学上的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漠视鲜活的生命的个体存在,体现在课堂上整齐划一,严重缺乏互动。而“小班化教育”使得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趋势之一是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小班化教学让教师不再执著于一直固守的讲台。小班化了,上课过程中,教师能更深入到学生中,到学生身旁去,随时可以走近每位同学,和他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的课堂,无疑比大班教学多了一份融洽。教师可以关注教室中每一个学生,对每个个体的关注、对每个学生的期望显然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三、兴趣的激发,竞争的培养
1.在教学中,兴趣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我通过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技术以及预先制作好的教学软件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行为,即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其中常用的媒体技术有计算机、投影仪以及网络。相比传统的英语教学而言,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更加多变,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正是得益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环境营造方面的优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运用英语来进行思考和自我表述的能力也随着而逐渐提高;且由于在多媒体辅助下,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避免了因单一的文字内容而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与乏味感,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关注,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自然加强。比如在教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2 No Drugs”这一模块时,我事先收集一些来自世界各国毒品的图片、新闻、短视频等,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合适的方式在事宜的时机向学生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就相关的内容进行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宜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有效的调动各个层次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四、小组的差别,分层的作业
新课程理念倡导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教学模式。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根据不同小组的表现进行分层次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就会使学生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全面地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难状况,客观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最优的发展。
1.立足差异,着眼个性:众所周知,在生源素质水平上普遍存在参差不齐的学校,面对学生水平差异、能力差异和素质差异,如果教师希望做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实施分层作业实际上是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心声。通过分层设置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评价,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自己各自的任务,既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上课积极参与,又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还培?B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分层作业采用层次角色转换,促使优等学生戒骄戒躁,不断奋发向上。对时常被老师“忽略”的中等生,经常运用“赏识法”,鼓励他们选择“高一级作业或高一级要求”,一旦达到目标,及时加以表扬,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提出较低标准要求,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成绩。
3.在小班化的教学中,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努力,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的小组可以胜出,他们积极主动,首先,从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学习的本质来看,其主旨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完成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以口头交流为主要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在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促使学生将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融入到口头的实际交流中。其次,高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学习的最大难度就在于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竞争的语言环境。通过小组竞争学习,学生在小组之间积极使用英语开展交流和讨论,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最佳的水平。
总之,创新是人的基本特性,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主要是靠后天培养,要靠创新教育。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正是创新的一种实践。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尝试,我所教的学生在小班这块沃土上茁壮地成长着。小班化的教学尊重了学生的天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灵性,这样的小班化使英语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第四篇:让青春的激情飞扬在课改之路
深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
作先进单位(个人)事迹材料
让青春的激情飞扬在课改之路
深圳市红桂小学 包乐美
年光似鸟翩翩飞,世事如棋局局新。不经意间,新课改实施已经走过五年的历程了。怀着对教育的梦想,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始终走在这条风景无限的路途上。
几年来的课改,几年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告诉了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崭新的理念迎接新课程。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我们――教师。2002年夏,在新课程即将到来的前夕,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两个高水准的培训:一个是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课程培训;一个是罗湖区骨干教师培训。两个培训如及时雨荡涤了我心中曾经存在的很多教育的困惑,同时也为我清洗出一条通往新课程的明晰之路: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不能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能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等。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之后,我又在2004年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师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作为罗湖区首
批参加省级培训的主讲教师,我的头脑经历了一场猛烈的风暴,它让我在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同时,超越了课堂的藩篱、极度挑战了自我,在挖掘了自身的高级思维能力之后,我开始致力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并乐此不疲。2006年夏,经过再次赴省进修之后,我获得了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的资格证书,并先后在螺岭、翠北、罗芳、红岭、龙岗福安学校等近十所学校进行了主讲培训。为了更全面的发展自己,2004年,我还参加了深圳市心理健康C证培训,并顺利结业。怀揣着学习的丰硕成果,我轻快地行进在课改之路上。
二、立足课堂、优化教学,以笃定的信念力行课改。
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是凭借课堂教学予以落实,只有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把自己力行课改的着力点放在改革小课堂上。
(1)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上,优化教学过程的前提就是建立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的主导作用,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求新、创造的欲望。在个性化作文实验课《真情访问》中,我退而成为嘉宾,让学生向依凌成为课堂的主角,由学生来采访、分析、写作,实现了双向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2)优化教学模式: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研究中,我充分品尝到了推行主题式、综合化教学模式的甜美,于是在语文教学
中软化学科边缘,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机地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变单一学科的教学为综合的教学成为了我经常性的教学行为。我执教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千古佳句》融合了语文、音乐、美术、信息、常识等多学科知识,在“全国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令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老师都感觉链接了生活,提高了审美,有耳目一新之感,高分获得一等奖。
(3)优化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在课堂上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止问题动态化,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所以,多媒体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背景音乐营造习作氛围、课件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博克QQ沟通师生生活等等。在这样绕有趣味的教学手段辅助下,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让我收获了许多个人成功的喜悦:我的课件、网站作品有近十件在全国、区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4)优化教学氛围
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课改过程中,个人的行为是发挥不了强大的作用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才会令课改持久、常新。作为教科室主任,我认为氛围无价,在校本培训上明确思路,从实际出发、从需要出发,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实效,走“学习——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提高”培训之路,激发教师以主体的身份主动投入到培训和工作中去。我也在现有的水平上竭尽所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我所帮助指导的叶家群老师执教了《蔬菜与健康》一课,获得了来自全国的嘉宾的好评。
三、勇于革新、扎实探索,以真诚的好奇钻研课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以一颗好奇之心走在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从最初的“集中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到“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实验”,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到“个性化作文实验”,再到最近的“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实验研究,十年间,我不断地进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而这些尝试也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开花结果:我所教的班级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每一次语文考试均为年级第一名,而且班级内的学生综合素质强,写作、绘画、表演、体育等能力都不错;在2004年举行的深圳市读书月首届快速阅读比赛中,我的学生向依凌获得小学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2007年的市读书月快速阅读比赛中,我带队的学生获小学组团体二等奖。我也在各级各类的实验比赛中取得许多成绩:2002年,我的报道《红桂小学课程改革走在前头》发表在《深圳法制报》上;2003年,我设计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春天的故事》在国家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区案例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2005年,我被评为中小学生个性化作文实验先进个人;2006年,在“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开展的”上课、说课、评课“教学大赛中,我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获一等奖……
作为“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实验”的载体,我重新组建了校园文学社,创办了社刊《翔》,让它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又一个亮丽窗口,而且重建仅仅8个月的校园文学社于2003年11月,在深圳市
首届十佳文学社评选中获得了组织奖的好成绩。在2006年深圳市首届中小学(园)优秀校报校刊评选活动中,《翔》被评为校刊一等奖。
四、认真反思、及时总结,以审慎的态度面对课改。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行为的审视和思考。加强反思有助于教师及时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加以对照,找出自身的优长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切实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撰写论文、心得、经验体会等就是教师反思的一个良好途径。实行新课改以来,利用工作之余,我撰写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其中有十几篇发表于国家、市、区各级报刊杂志。同时,我也参与了学校教师论文集、案例册等教育资源的编写。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充分感受到了自己一点一滴的成长,而我的学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回顾曾经让我的青春无限张扬的新课程,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第五篇:让作文文采飞扬教学反思
让作文文采飞扬教学反思
一、中学生作文语言存在的问
写作教学是语文科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多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学校,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
作文的语言更是如此,特别是中考作文,失误较多还是表现为语言空洞乏味,不生动无真情。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
1、言之无物空洞乏味,味同嚼蜡
有不少学生写作时往往只有抽象概括的叙述,对事件或人物缺乏具体的细致的描写,什么都是泛泛而论,不痛不痒,言之无物,显得空洞乏味,读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数学课上,老师在上面不厌其烦地讲着数学题目,我们学得实在是太枯燥。好多同学都没有听讲,开始讲起了悄悄话,大家的心早就飞了!因为明天就是‘十一’黄金周了。‛
在上面的文段中,“我们”的学习是怎样枯燥的?大家当时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大家有什么行动?文章一概不写,原本“潜流暗涌”的课堂在该学生的笔下变得“波澜不惊”,原本可以描述得很精彩的题材却在该学生的笔下变得很平淡。假如,我们在叙述的过程中,加上一些具体生动的描写,情况可能马上改观。请看下面改动过的问短,以便我们来个对比:
“‘X+Y=Z’,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倒霉!又是让人死掉几个脑细胞的数学课!‘哼!什么X+Y=Z,还不如枯燥的平方+乏味的平方=数学!’同学们牢骚满腹,都有点儿坐不住了,纷纷开始认真地开起了小差。明天就是‘黄金周’了,大家早就盘算起自己的‘假日总动员’了!‛
这段改动后的文字有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不再只是空泛的叙述,更具感染力。
2、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
有些学生平常不做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缺乏切身的体验,对人生少了深刻的感悟,表现为词汇量少,词语句子没有表现力,文章矫揉造作,情感不真切,不能以情动人,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之感。如 “啊,长江!你是多么的长呀长”就属于这种失误。
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
有些学生为了炫耀自己的文采,一味地追求文章的形式美而忽略了文章的内容,或表现为大量地引用、化用古诗文或名言警句,或表现为成语、俗语、典故的大量堆砌,或表现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的泛滥。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往往给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的不良印象,最终只能是以辞害义,中心不够突出。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原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少学生作为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数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如何让学生的作文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下面是我对自己这堂课一些反思:
二、反思与对策
1、在课堂上感受生动的语言描写,并在过程中掌握生动的语言描写的方法。这个教学目标由于准备的语句较幽默风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较浓厚,所以完成较好。
2、学习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更亮丽,并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训练中。作文之所以成功,在于“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在于以真为本,薄发出了作者内心的情素。是啊!中学生的作文应该去矫饰、存真情,否则,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亵渎。由于时间问题,讲解比较匆忙,蜻蜓点水,设计的内容没有新意,所以学生的反映很平淡,在加上本身学生语言匮乏,词语积累不丰富。所以课堂上出现了冷场,本来的那种热情经此一环节,就失色很多,离我预想的相差太多,这是我在设计当中欠缺考虑的 地方。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孔子也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我们要认真的引导。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引导他们体悟生活。让同学们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我门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真的让学生感到“作文快乐”,只有充分揭示学生的内在底蕴,挖掘其隐藏因素,启动其潜在自我,诱发其愉悦情素。那时,才能妙笔生花,字字珠玑,篇篇警绣。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兴趣尽量调动起来。不过我在这部分的指导上,出现问题较多。
总体上看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紧密连接,教态自然,重难点突出。个性交流可以再多些,通过个性交流,可以是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喜悦。特长的展示、个性的张扬,必然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写作兴趣,诱发出潜在的创造力。我想对于写作教学,我会一如既往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