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2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2、了解“赋”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感悟“苏子情怀”,培养学生以乐观旷达的胸襟。

【教学重点】

1、通过主客问答,了解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2、苏东坡赋的风格 【教学难点】

与《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理解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品评阅读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他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学习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苏轼在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对新法牢骚,表示过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被投入大狱。幸运的是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苏轼在黄州五年,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自号“东坡居士”。

四、文体简介: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即描摹景物,也就是叙事、写景;“写志”指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议论、抒情。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追求真情实景。意境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情感真挚朴实。

五、自主学习:

1、对照注释,品读文章。

2、默读课文,自主翻译。

3、齐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路。

1、学生阅读第一段,教师引导分析。

思考: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图中有那些景物?景物描写美在何处?

明确:(板书)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板书)清风、水波、月。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2、全班齐读第二段,教师引导分析。

思考: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明确: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正合《诗经》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的意境。“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正合“劳心悄兮”。但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乐”属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作者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对整个人生的哀思来。再加上客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箫声,幽怨悲凉。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3、学生朗读第三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客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4、学生朗读第四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板书)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代代相承

5、学生齐声朗读第五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最后一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

二、小结归纳: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三、作业:

1、诵读、背诵课文。(诵读指导)本文的诵读要把握好节奏,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读出意境;抒情的句子,要随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乐则节奏明快,悲则节奏低慢

在朗读时,应读出停顿,同时在句中可稍加延长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些带“兮”字的句子,更要在“兮”字后稍做延长,以舒缓语气如: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2、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桂棹

第二篇: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9课赤壁赋含答案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识记一些字词和文言基本知识点。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3.体会本文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4.感悟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悲愤但又豁达乐观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听说这里的女孩子都很会煮饭烧菜,不知道你们会烧什么菜。在重庆,有名的菜有“酸菜鱼”、“辣子鱼”、“板栗鸭”、“啤酒鸭”、“辣子鸡”、“宫爆鸡丁”、“粉蒸排骨”、“黄瓜皮蛋汤”、“合川肉片”、“水煮肉片”、“蚂蚁上树”、“鱼香茄子煲”等。不过,有一道菜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就是“东坡肉”,你们知道“东坡肉”是谁发明的吗?是苏东坡。据说,东坡肉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为生计所逼而制作出来的。1079年,苏东坡写了一首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诗,结果被谏官断章取义地摘出一些诗句告他有谋反之心,苏轼因此被捕入狱,这一案件称为“乌台﹙御史府﹚诗案”。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到了黄州。

苏轼因为获罪,生活拮据,只好实行计划经济。不过,黄州的肉很便宜,东坡嘴馋,为此苏轼颇感满足。有一次有客人来访,他就煮猪肉款待客人,当把猪肉下锅,加进水放入调料,用微水慢慢煨着后,便与客人下起棋来。他下棋的兴致很高,一直下到局终,才想起锅中的肉。他原以为烧焦了,等揭开锅盖,顿觉香气扑鼻。一看,哇塞,只见猪肉色泽红润,汁浓味醇,吃起来醇香可口,糯而不腻。

苏东坡在黄州发明的“东坡肉”成为享誉中外的一道名菜,不过,与他的“东坡肉”比较起来,呵呵,他在黄州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更是以一种悲愤而又达观豁然的心态哲理原因而成为千古不朽之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前赤壁赋》。

二、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宋代诗人、散文家、词人、书法家、画家、高级厨师,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之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轼如此全才,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心做他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现代女作家方方曾经说过:“我要是生活在苏轼那个年代,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嫁他”。同时,民间传说苏轼还有个妹妹叫苏小妹,是个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女人,嫁给了秦观,其实这是民间传说的,是民间杜撰的,不是事实。

诗人: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

散文家: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如《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

词人: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词作豪放高旷,情浓意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书法家: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家: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高级厨师: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082年。“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成为当时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苏轼在政治上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予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石一派许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苏轼被逮捕下狱,受尽严刑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刑。最后,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以团练副使安置,不得签署文书。苏轼住在黄州东坡,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黄州艰苦的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中享受着“造物者之无尽藏”。这份超然乐观、旷达洒脱,源自儒道佛三种文化在苏轼心中的碰撞和杂糅所获得的超越。

四、课文分析 分析第一段

1.朗读,分析内容:描写夜游赤壁的情形。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做了些什么事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举酒诵诗、随意泛舟,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乐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事:举酒诵诗,随意泛舟 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分析第二段

1.朗读,分析内容: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2.作者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乐→悲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时,作者借助比喻夸张想象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形象而生动。分析第三段

1.作者由眼前的明月联想到“月明星稀”的诗句,同时由这诗句和身边的赤壁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那么,作者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呢?为什么要写曹操呢?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更何况是我们这种渔樵江渚的草民呢?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犹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禁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这里作者将曹操和自己做比较,将“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做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和人的渺小。

2.本段内容: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分析第四段

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回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同学们看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来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看,“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苏轼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

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本段写作者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分析第五段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五、总体分析

1.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2.我们再来将全文的思路、作者的感情线索清理一下。同学们迅速用一个字归纳一下作者情感的变化。﹙乐 → 悲 → 悟 → 喜﹚

3.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课后练习二)

本文起笔就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既给作者和朋友无尽的美感,也引发他们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沉思;由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联想到曹操、周瑜等历史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的“悲”,是典型的议论;与曹操、周瑜的比较中,更显出自己的渺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最后,又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说明人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寓理于景。

六、结束语

最后我们用余秋雨的《东坡突围》里几句话来结束本课:“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第三篇: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必修2

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必修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2)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3)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掌握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4)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2.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感情脉络。

(2)合作探究,品味本文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掌握写景、抒情、议 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作者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

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习他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直面挫折的能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

2.探究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变化以及景、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教学方法】

1.教法:以学案导学模式教学。

2.学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成果。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立新,创境导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同学们熟悉这句话吗?谁大醉了?“此篇”指什么作品?写作的目的和背景你知道吗?

齐诵苏轼的《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佳作《赤壁赋》,再次感悟这一伟人留给我们的豪迈、旷达的情怀。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同学们能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吗?(检查对资料的收集情况)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识广博。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有《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诗歌:代表北宋诗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 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散文: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 ”合称“唐宋八大家”;

书法: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又是我国古代楷书的四大流派的开创者之一(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 画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这与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废新法的政治主张有莫大的关系。我们一同来了解写作背景。

【注】1.乌台诗案: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苏轼差点儿被杀头。

2.赤壁: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赋”的文体特点。

(三)文体简介: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盛行于汉魏六朝。赋体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四)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听了朗读,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篇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能表现苏子与客情感的关键词,仔细体会情感的变化。

明确:苏子与客的情感经历了(乐)(悲)(喜)的变奏,这就是本文的感情线索。全篇文章,议论赋予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哲理呈现了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理趣之美。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本文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统一。

(五)梳理文字,积累词语

1.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着重研读一二自然段,请根据你的初步体会和感悟,朗读一、二两段。(一生自荐朗读)

2.同学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懂的字词句,可以相互提问,讨

论解决。

3.同学们问完了,老师要向你们请教几个问题,看看谁答得快而准。(采

取抢答形式)【出示问题】

1.给加点字注音(注意黑体字的是多音字)

少(shǎo)焉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斗(dǒu)牛之间 .... 余音袅袅(niǎo)泣孤舟之嫠(lí)妇 酾(shī)酒临江 ....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相与枕藉(jiâ)..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舞动 泣:使„„哭泣)..4.在第一段里找出古今异义词

徘徊于斗牛之间。(古:星宿名 今:一种竞技方式)..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24节气之一).. 凌万顷之茫然。(古:浩荡渺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 .. 的样子)

5.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划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据)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主谓倒装)

译文: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用原文回答。说说你喜欢哪一句?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苏子与客的赤壁游夜景图。

明确:景色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喜欢例如: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在清风中饮酒作乐,是人生的快乐的事。

又如:我喜欢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徘徊”。还有少焉,月亮好像有感情,呼之欲出,月亮像个美人,羞答答的。这里的“徘徊”也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内心,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意境:苏子泛舟赤壁之下,展现了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飘荡。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板书】景: 风——清风

月——徘徊

水——白露

2、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和心情来朗读?本段抒写的 感情是什么?你能用课文里的一个字或两个字准确地概括出来吗?

明确:“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用豪迈的语气和喜悦的心情来读。本段的感情色彩是乐或乐甚。【板书】情:乐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在结构上,它引出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为下文定下一个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

4、身披月光,朗诵明月,但朗诵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于是苏轼就唱起歌来,他唱了什么?其中的“美人”是谁?苏轼想“美人”了,“美人”想他了吗?

明确:美人:(1)在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出现大量的美人和香草,于是美人就具有比喻、象征的含义,《离骚》中多处提到美人,一般代指明君贤臣,在这里是说苏轼还心系朝廷,想为国效力。

(2)“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美人却不想他,美人就像是水中的月亮,两年多的贬谪,可是归期还是“渺渺”。美人可望而不可及,抛弃了他,伤害了他。所以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悲哀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

5.此时此刻,有人理解苏轼吗?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1)客人。(2)哀怨、思慕、啜泣、倾诉。(3)借助夸张、比喻、想像把洞箫那种呜咽低回、幽怨悲凉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凉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

6.该段也写了月和水,请同学们把其中关于“水”和“月”的句子都找出来。想想这些江山风月表达的情感和第一段一样吗?

明确: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不一样,是悲情。

【板书】景:月——流光

水——空明

情: 悲

四、精讲点拨,拓展反思

课堂小结:第一段描绘了一幅秋月大江泛舟图,诗意流淌,画境和心境融合。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赤壁水月表现出柔和之美,欣赏之乐。第二段凄婉的箫声引发了苏子的身世之感,有才华而不见用于世,幽壑潜蛟,孤舟嫠妇可能是苏轼自己的写照,多么孤独凄凉。

一、二两段的情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有乐甚转到了悲愁。为下一节的主客问答提供了前提。关于主客之间有什么样的对话,我们下节课再鉴赏。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融写景、抒情、说理(议论)于一体。

一、二两段主要由风、月、水之景引出了主客的不同内心感受,因景生情,以歌抒情。【板书】 因景生情 以歌抒情

拓展阅读:其实,作者的情感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元丰三年至元丰六年)后的所有作品中。阅读下面两首词,说说作者的感情有何变化?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参考答案:《卜算子》作于元丰六年初,表现了内心深处的他人无法理解的幽独与寂寞,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定**》作于元丰五年三月,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五、课堂练习,巩固深化(设计为随机)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壬(rãn)戌 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ã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 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í)蜉(fú)蝣 一叶扁(piān)舟 答案:C A冯píng虚御风 B舳zhú舻 D枕藉jiâ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 通“嘱”,劝人饮酒 .B.白露横江

白茫茫的水汽 ..C.舞幽壑之潜蛟

起舞 .D.七月既望

农历十五日 .答案:C.使动用法,使„„起舞

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答案:A 到,往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文本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六、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景: 风——清风

月——徘徊

月——流光

水——白露

水——空明

情: 乐 悲

因景生情 以歌抒情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例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二、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

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

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四、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五、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六、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教学反思:

今天教授《说木叶》一课,自己认为文章思路清晰,但看了反馈本后发现问题较大,文章一上来先提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较“树叶”常见,并且有很多佳作传世;接着分析之所以不用“树叶”是诗歌语言凝练的需要;然后仔细论述“木叶”一词“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分别是“木”本身是含有落叶意味,“木”有干燥的意味,而这些加在一起最适合表现那种“清秋”的季节特征。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找到“木叶”一词之所以用得好的原因,也即找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步再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艺术特征其实都是有“木”这个字眼联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最后解决一下“木叶”和“落木”的区别问题,但是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我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他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我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对教材的钻研更深了,所以对于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我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也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了文本上,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我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到的诗歌特别多,而且还有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在我自己来看,一是应当给全文做个总结;二是应该仔细分析文中的一些诗句用了“木叶”后到底好在哪,这样的话可能会不那么枯燥,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

第五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 “期”、“ 临”、“ 致”、“ 或”等重要的文言词语。

2.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

3.了解课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点,体会课文文采美。【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写景状物的特点和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教学难点】

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散文佳作,它也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作家和背景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他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表现出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被后世誉为书圣。曾为秘书郎,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世称王右军。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三)朗读课文,研习文本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朗读: 正音:

癸(guǐ)丑

修楔(xì)事

清流激湍(tuān)流觞(shāng)曲水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ŭ)舍万殊

若合一契(qì)

齐彭殇(shāng)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3、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并翻译课文。

4、分人朗读课文。

5、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6、学生翻译课文,教师订正错误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课文研读:

1、朗读第一段: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乐”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稽山阴”即浙江绍兴,兰亭在绍兴兰渚山,据说勾践曾经在那里种过兰花。

乐事:“修禊事也”。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但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2、朗读第2段,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 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什么关系?明确: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下面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3、讲析第三部分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

(二)、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附: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忧 或取诸怀抱……(谈玄悟道)

或因势所托……(归隐山林)终期于尽

一死生……

齐彭殇 ……

下载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