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上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3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川教版八上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川教版八上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

第一篇:川教版八上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

第2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掌握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了解淞沪抗战的情况;记住日寇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法西斯暴行;理解卢沟桥抗战是全国抗战的开始。

二、能力和方法 要求学生客观地、历史地认识国民党爱国官兵进行的英勇斗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搜集、摘编资料或访问历史知情者和见证人,了解日寇在华暴行,编辑历史板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掌握搜集、选择资料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交谈的能力和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卢沟桥抗战、淞沪抗战,学习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以死报国的牺牲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生价值观,从而继承中华民族光荣的斗争传统,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

通过讲述南京大屠杀、搜集和摘编资料、访问历史知情者和见证人,充分揭露日寇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本性,不忘国耻、国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明白只有奋发图强、自强不息、走富国强兵之路,才能远离战争,才能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二、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课型

新课。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

准备有关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以及《卢沟桥事变》、《淞沪抗战》和《南京大屠杀》的影像片断,制作课件。

二、学生准备

仔细预习课文内容;

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摘录或制成演示文稿,并准备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题探究法、读书指导法。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聚焦时事

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天,我们就首先一起了解一个近几年来中国和亚洲人民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播放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的新闻报道剪辑。)

师:这些新闻关注的主要是什么事情?(学生齐答)那么,备受争议的日本历史教科书对哪些历史史实进行了篡改呢?下面,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大屏幕显示关于日本右翼分子对卢沟桥事变的谎称和对南京大屠杀否认的报道。)师: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掩饰不住血的事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当年的中国,寻找历史的血证,揭开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学习新课】

第二部分:历史真相 一、七七事变

师:(播放用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等图片配以《松花江上》的乐曲制作而成的小动画:《卢沟桥事变前的中国》,调低音乐音量,一边播放动画一边由教师讲述。)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在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政策下,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省。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面对《卢沟桥事变前形势图》(小动画播放完,画面定格在此),日本会不会就此满足呢?(学生齐答。)

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不只是为了占领中国的局部地区,而是要灭亡全中国,把整个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为此,它开始积极策划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此时的中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下面,请大家结合《卢沟桥事变形势图》(课件展示)仔细阅读课文内容,然后,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讲解一下卢沟桥事变的大概经过。

生:(阅读相关内容,观察形势图,并推选一位同学讲解。)

师:谢谢这位同学生动的讲述。从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借口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决非偶然,这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政治陷入严重危机,内外矛盾激化的产物,更是其长期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和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选择在卢沟桥挑起战争,是日军蓄谋已久的。那么,日军为什么要选择进攻卢沟桥呢?

生:(学生观察形势图,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要提醒学生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和图,并给予适时的提示和点评,说明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浴血奋战,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下面,请大家结合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从课文中找出的具体史实,每组派代表发言。

生:(分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课本中的史实主要包括:《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自卫反击》的图片;第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为国捐躯的介绍;“史海拾贝”中关于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为国捐躯事迹的讲述和课文中对佟麟阁豪言壮语的引用;教师可在学生回答时适时地加以强调和分析,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国优秀军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价值观。)

师:下面,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一则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是当时扼守卢沟桥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课件显示)这则命令表达了官兵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死决心。面对一幕幕抵抗的画面,不知道同学们是怎样的感受?

生:(学生思考,自由发表感想。)

师:同学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发言很精彩。英雄们的事迹总是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时,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种把个人生死荣辱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学习和发扬。

尽管驻守的中国官兵英勇抵抗,但是由于日军有备而来,来势凶猛,经过双方反复争夺后,卢沟桥最终失守了。

请大家思考一下:“卢沟桥事变”对中国的抗战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生:(学生会回答出“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教师可追问“为什么说卢沟桥抗战是全国抗日抗争的开始?”学生接着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可提示学生从日本方面和中国方面来思考,注意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和点评。最后必须让学生明确:从日本方面来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将大批军队投入侵华战争,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事变是日本为了摆脱新的经济危机、吞并整个中国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从中国方面来讲,事变发生后,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各个阶级、阶层参加,实行全国性的民族抗战是大势所趋。)

师:卢沟桥失守以后,由于日军不断调集早已部署好的大批部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平津相继沦陷。日军为使国民政府尽快投降,他们在占领了华北大部份地区后,又大举进攻华东地区,矛头直指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二、淞沪抗战

师:1937年8月9日下午5时左右,日军驻沪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一名水兵乘汽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示威,不服制止,开枪打死一名守卫机场的中国士兵,中国保安队战士激于义愤,开枪还击,将大山等二人击毙。日本侵略军以此为借口,要求中国方面撤除保安队,拆除所有军事设施。日本强盗的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8月13日,日本出动20多万军队向上海大举进攻,妄图实现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这就是八一三事变。为保卫上海、南京,中国军队在这里同侵略者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大血战。

(播放《淞沪抗战》片断。)

师:刚才的纪实片虽然是黑白的影像,但是却把我们带回到了炮声震天硝烟弥漫血腥惨烈的战争现场。其中给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呢?

生:(学生会据影片回答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强调谢晋元当时带头写下遗嘱用自己必死的决心感召部下的感人事迹,以加深学生对爱国情感的体验。)

师: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至今八百壮士唯一的健在者杨养正老先生(显示照片)忆起当年的抵抗场面仍然是热血沸腾,也正像他名字的来由一样,如他所言:“历经生死战斗磨难,我们还没有倒下,不正因为我们是正义的么?我们是在养天地之正气啊!”(显示文字资料)历史证明,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正义之战,终究会取得胜利的,尽管这个胜利来临的时间离当时还很遥远,尽管在继淞沪抗战之后我们还将承受更为惨痛的创伤!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日寇占领上海后,分北、中、南三路围攻南京。国民党军经数月血战,兵力无法补充,部队几成溃势。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2月初,日军已兵临南京城外。12月13日,南京沦陷。

南京沦陷后,松井石根下达了对城内进行“扫荡”的屠杀令。石头城下,秦淮河畔,日军企图用恐怖手段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开始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三、南京大屠杀

师: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个子目的内容,看看日寇是怎样残酷屠杀我南京同胞的? 生:(看书,回答。课本上的资料主要包括图片:《日军的装甲车开进南京》、《被推上刑车将被集体屠杀的南京同胞》、《正在遭日军屠杀的我同胞》、《日军开展杀人竞赛的报道》;此外,还有关于日军集体屠杀我国同胞和强奸中国妇女的文字介绍,教师可重点强调其中的数据。)

师:那么,除了从课本上所了解的这些史料以外,下面请大家分组交流你们课前所收集的资料,然后每组选出代表为大家展示。

生:(讨论、交流、对资料的大致整理、推选代表,每组展示资料,在展示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师:谢谢大家把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同样,老师也收集了一段视频资料。

(播放教学资料片《南京大屠杀》,片中展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大量图片和一些纪实场景,也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有对南京大屠杀见证人李秀英老人的现场采访等。)

师:在面对一幅幅大屠杀残忍的画面,面对一页页一行行饱含血泪的文字,大家此刻所感所想所思的是什么呢?

生:(自由发表个人感想,教师在学生发表个人看法的时候,注意既要尊重历史史实,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罪行。这场大屠杀使南京这座江南名城六朝古都顷刻间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沦为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以残暴的行径构成了世界史上积血最厚的一章。连当时驻南京的德国代表也在一份报告中说:“这是整个日本陆军本身的残暴犯罪行为。”(显示材料)南京大屠杀,总计中国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这个庞大的血淋淋的数字将被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第三部分:驳斥谎言

师:然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如此灾难深重的一段历史,对于日本人民来说也是不应漠视的一段历史,日本的右翼分子却肆意篡改,不但谎称日军进攻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完全是为了“自存自卫”,而且至今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甚至篡改更多的历史真相。(屏幕显示日本教科书美化侵华战争及日本教科书中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材料)

下面,就让我们用历史的“血证”,来驳斥日本右翼分子荒谬的谎言!

生:(学生自觉回顾所学内容,自由发言,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适时小结,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此部分的学生活动实际上也就是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要篡改历史呢?

生:(学生思考,发言。学生回答后,教师应注意区分日本政府与日本人民的态度,指出: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深刻地反省这段历史,并没有真诚地向亚洲各受害国人民,尤其是向中国人民道歉!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目的是为了美化侵略,为军国主义招魂。)

第四部分:以史为鉴

师:从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中,我为大家对祖国饱含的深情所感动,同时,我也看见了大家因日军的残暴行径而表现出来的愤怒。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的来审视这段沉重的历史呢?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呢?

生:(讨论,自由发言。学生中可能会出现比较偏激的看法,但相信大多数的学生能够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来认识。教师可就此让有不同见解的学生之间进行小辩论,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和争论中有所收获。此时,教师尤其要注意在学生的争论中正确的进行引导。)师(总结):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和讨论。你们的话语体现了大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为此,我甚感欣慰和骄傲。

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刻骨创痛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们要从中吸取历史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人民就会受难。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增强祖国的综合国力,建设强大的国家,加强国际合作,尽最大的努力去珍惜和平,避免战争。

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让人民共同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我们尊重历史,是为了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结束新课】

师: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在《毕业歌》这一激动人心的旋律中去蓄积我们的力量,担负起国家与民族自强的重任吧!

(播放《毕业歌》,师生跟唱。)【巩固新课】

学习活动中的“编辑历史板报”,关于搜集或阅读日军在华的暴行,实际已在学习新课中同步进行了。教师可重点强调学生将这些资料形成成果的形式,如历史板报,小论文,制作简易演示文稿等。同时,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同学访问历史见证人或知情者,了解日寇暴行,采集口述资料。

学习测评的题目已在新课学习中完成。【布置作业】

写一篇学习本课的心得,或提出与本课相关的疑问。

第二篇:川教版八上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教学设计

第1课近代民族工业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记住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主要企业,掌握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和概况,理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知道对发展民族工业作出贡献的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原因及其特点的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的能力。

通过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关系,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调查家乡的近代工厂创办情况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张謇等中华民族资本家所做的“实业救国”的各种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了解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近代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张謇。

二、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课型

新课。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分成小组在课外查找资料进行评比,查找的资料进入学生作品档案;教师制作课件和搜集相关文字、图片、影像资料。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图示法等。教学时间

1课时。教具

地图、图表、影像资料、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南通大生纱厂图片。)1899年,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在科举考试中夺魁的状元。传统的中国是“学而优则仕”,身为状元的张謇居然退出官场,投资办厂,从事工商业,当然会引起极大的轰动。他先后创办了20多个企业,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的办厂经历可以说是旧中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清末状元张謇为什么要退出官场从事工实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这位状元实业家。

第六学习主题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课

近代民族工业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师: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大家能不能说说看?(学生回答。)

师:简单说来,就是指由中国私人投资兴办的近代工业企业。那么,它是何时开始出现?其兴起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看教材。

(学生看书。)(学生回答。)

师: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了。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而外商企业的高额利润和先进技术,对于当时的一些商人、地主和官僚又充满了吸引力。

二是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的作法,则进一步使想投资于近代企业的人跃跃欲试。

现在我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中国早在什么时候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了?(学生回答:明朝中后期。)

师:是的,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一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经济,但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有没有作用呢?

(学生回答。)

师:对,它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正是因为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师:到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总共创办了300多家企业,当时著名的企业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和同文书局等。)

师:下面我们就请搜集洋务运动到清末期间民族工业概况资料小组的同学代表为大家介绍他们找到的一些相关资料。

(学生代表介绍这一时期某一企业的概况,用投影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

师:谢谢他们的辛勤劳动,谢谢他们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这些民族工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给你们的资料思考,并分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展示资料。)

材料一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二 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国造。这时的外国商人看见我们的民族工商业竞相采用新方法,千方百计地阻挠,导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都亏损,有的停业,有的抵押给外国商人。

材料三 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分布图

(学生讨论)

师:我们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近代民族工业具有哪些特征呢?(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发展艰难曲折;第二,发展不平衡,集中在沿海地区,轻工业为主;第三,整体水平落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又不得不依赖它们,这种境况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具有两重性格。

中华民族工业从产生的那天开始,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里艰难地生存。不过到辛亥革命后,情况有了一定的改观。

(二)中华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师:同学们说为什么辛亥革命后情况会发生一定的改观?(学生回答。)

师: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到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资料。)

“一战”期间及其后的几年间,是中国私人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1914年至1920年私人产生资本平均年增长率为10.54%,一些主要行业的增长率更多,面粉业为22.8%,卷烟业为36.7%,棉纺织业为17.4%。至1920年,私人资本的产生资本总额已达5.8亿。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师: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和其后几年发展呈什么势头?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师: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时期?(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师:请同学们考虑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会出现“短暂的春天”呢?(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1)辛亥革命的推动;(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若能两方面都回答出来,说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若只回答到第二点或其中一点,教师则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学会联系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师:除了这两点,还有一点原因,请大家看一看这段资料:(展示资料。)

南洋兄弟卷烟公司创建于1905年抵制美货的高潮中,1915年正式向中国政府注册。在广大民众争买国产烟卷的爱国热潮推动下公司获迅速发展。1918年增资500万,销售额由1912年的43万余港元增加到1921年的2800万港元,同时公司盈利也由5.2万港元增加到40余万港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卷烟企业。

师:从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促使了南洋兄弟卷烟公司的发展?(学生回答,教师根据情况点拨:民众和社会的支持。)

师:对,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实业救国”,群众性“抵制外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当时著名的实业家有哪些?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

师:下面我们请查找一战期间著名企业家资料小组的同学代表为我们介绍这些企业家的情况。

(学生代表介绍,用投影展示相关资料。)师:谢谢这组同学的努力和介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春天”般的发展局面,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其发展是有限的,并且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也是非常短暂的。一战结束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就萧条下来,处境越来越恶劣。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史结束。

(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波折

师: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抗战胜利后,内战的影响和美货的泛滥。

师:由于以上的原因,加上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排挤、兼并,使原本脆弱的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最后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历经曲折,这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师: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中国的民族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真正获得发展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摆脱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走近中国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张謇。

二、企业家张謇

师:请查找张謇事迹小组的代表给我们说说有关张謇的主要事迹。(学生代表讲述并用投影展示相关资料。)

师:谢谢这组的同学们。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结合书本思考和讨论两个问题,第一,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应从他的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学生讨论。)师:我们先请同学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出现多种说法,教师及时鼓励点评。)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资本家为“实业救国”做了各种努力,虽然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爱国之心和敢于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师: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然而,他苦心经营的大生厂最终负债被银行接管。那么,从大生厂的结局中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学生回答。)

师:张謇积极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结果在近代的中国却行不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但民族工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重大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

师:民族工业的产生给中国历史带来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变化。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后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从而为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国历史的发展出现转机提供了重要条件。经济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几乎影响了经济生活的各方面。一些原有的社会结构被破坏,人们的生存方式改变了。在“实业救国”的旗号下,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近代实业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交通、通讯、电影、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这点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第三篇:川教版历史八上新文化运动同步测试

第4课 新文化运动 典型练习

夯实基础典型题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每周评论》的创刊 B.《青年杂志》的创刊 C.《科学》杂志的创刊

D.《天演论》的发表

3、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①民主②科学③自强④求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阶层是

()

A.先进的知识分子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中国共产党员

5、见下图,此人创办了《青年杂志》,使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此人是())A.鲁迅

B.胡适 C.李大钊

D.陈独秀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

()

①《新青年》②《万国公报》③《民报》④北京大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8、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有人欲考察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情况,你应该建议他去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10、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民主和科学

11、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12、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宣传

()A.民主和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道德和新文学

D.西方自然科学

13、下列的文章中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有

()

①《敬告青年》②《狂人日记》③《庶民的胜利》④《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4、新文化运动是()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D.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5、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是()A.北洋军阀的统治 B.专制愚昧和迷信 C.儒家传统道德 D.封建文学和文言文

1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其统治 B.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

1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18、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是中国落后的表现,应予废除而代之以拼音文字,这种现象表明

()A.新文化运动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

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D.新文化运动也存在局限性,有绝对否定的偏向

19、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A.反对专制 B.反对愚昧 C.反对旧道德 D.反对旧文学 创新题

20、对东西方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是某一文化运动的特点之一,“打倒孔家店(即打倒孔子的一切)这一口号出

()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中 C.新文化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

21、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面刊物中你应首选

()

A.《民报》B.《新青年》C.《时务报》D.《湘学报》

2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人物中在中国最早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

B

C

D

23、下图是小明发现的一张旧报纸,这张报刊的内容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要内容,请你猜猜这张报纸最早创刊是在()

A.1915年

B.1916年

C.1918年

D.1919年

24、在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他们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下图刊物出现于下面的什么运动中()

A.洋务运动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5、前期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6、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是指()

①反对迷信盲从②反对封建专制③反对军阀独裁④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7、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之长技”的主张,欲效法西方长处,变革中国社会。按实践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制度②思想文化③器物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材料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材料四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请回答:

(1)请分别说出这四则材料的作者。他们共同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请结合四则材料说一说这次运动有哪些内容?

(4)材料四的作者歌颂的是什么?请你列举出他的两篇文章

(5)这次运动有何意义?

探究题

29、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 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30、(2006年温州市)20世纪前期,我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31、(重庆市2006年)下图杂志创办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运动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32、(2006年安徽省)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 蔡元培 B.李大钊 C. 陈独秀 D.胡适

33、(2006年舟山市)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近代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不断地向西方国家学习,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在下表的字母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他们向西方学习的许多东西都适合中国,这就告诉我们:

34、(2005年重庆市)(1)读图,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刊物的创办者是谁?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或高举哪两面大旗)?

(2)该刊物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 开放研究典型题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以来,为了救国,传统不断遭受批判、遭受毁灭;而为了激发爱国热情,传统又不断被神话、被夸张,让人爱得不着边际、不实在。当我们仔细思考一下爱国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可以爱的,真的少得可怜,我们甚至都不能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多爱自己一些……

材料二:爱国,救国的动力;救国,新文化的目标;最后,当我们再也无法高举我们的民族标志——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发现存亡的危机仍然时刻存在。新文化,能给出一个爱国的理由吗?新文化,究竟在救国还是在卖国?如果,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一直用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放弃来标榜新的文化,用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消化的西方各种思潮来充饥、以填补人文生活中形成的空白,那么,我们必须像崔健呼喊的那样:从头再来!

材料三:近年来,颇多论著指摘新文化运动应对本世纪激进主义泛滥负责。认为这个运动激进地“全盘反传统”,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妨碍“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中国现代化不能顺利实现的重要原因。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是古今中西文化的大讨论,其基本内容之一,是集中和尖锐地批评以儒学为主的中世纪意识形态已不适应现代生活。时至九十年代,仍有人为此愤愤不平,说此举是“走向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歧途”或是“造成中国意识的危机”。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人也目之为造成文化“断裂”的激进。时至今日,这类责难恐怕已不值得认真答复。面对琳琅满目的现代文学和硕果累累的人文和社会科科学,这样的“断裂”和“革命”,肯定会赢得多数人的赞许。

请回答:

(1)你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

(2)你怎么看待新文化运动“全盘反传统”?

(3)“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赢得多数人的赞许”。用你所了解的知识说明(举出实例)。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典型题

1、D

2、B

3、A

4、A

5、D

6、D

7、C

8、B

9、B

10、B

11、C

12、B

13、D

14、A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5、A

16、A

17、A

18、D

19、B 创新题

20、C

21、B

22、B

23、C

24、D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5、B

26、B

27、C

28、(1)这四则材料的作者分别是陈独秀、胡适、鲁迅和李大钊。新文化运动(2)民主和科学(3)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4)歌颂的是十月革命,《庶民的胜利》和《布 尔什维主义的胜利》。(5)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探究题

29、(1)①上海轮船招商局(或江南制造总局);②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3)①民主、科学;②新文化运动;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

(4)先学习西方的技术(或器物),再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聚焦中考典型题 30、C

31、D

32、C

33、A:地主阶级洋务派(或洋务派)B:君主立宪C:资产阶级

民主D:陈独秀(等)E:学习外来文化时要有所取舍,结合中国实际,不能全盘西化。

34、(1)陈独秀。民主和科学(2)新文化运动。开放研究典型题

35、(1)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立宪派和封建官僚(2)真实用意:①为复辟帝制服务;②麻痹人民,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阶级的利益。(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对东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

第四篇: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欺凌》视频

在刚才的视频中受到伤害的是一个女八路军。讲到这里,我想,我们都应该明白今天我们所学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课题:抗日战争

(展示: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中学,韩京里)

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整合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包括:①背景、原因分析;②过程,包括侵华日军的罪行、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③胜利,包括原因分析和意义。

一、日本全面侵华的原因分析

要分析抗日战争也就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原因,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九一八”事变。所以,接下来,你们每个小组代表一种政治力量,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南京国民政府和国际联盟。根据你们手中属于本政治团体的资料,判断本团体对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的日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请小组长主持本小组的讨论工作。

中国共产党: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最好促成国共合作。

国民政府:目前应该以“剿共”为重,不能武力解决日本问题,要上诉到国联。国际联盟:不能过度刺激日本,引导日本把侵略目标转向苏联。

其实,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为止,日本先后经历了哪些侵略?(展示)在这期间,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那么,根据我们第一页的《日本资料》,结合我们刚才开会的结论。讨论并总结: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都有哪些?

–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 – 历史原因:蓄谋已久

– 政治原因:法西斯专政建立 – 有利条件:

(1)国民政府……

(2)国联(绥靖)

二、抗日战争的过程

日本从什么时候开始全面侵华?它早已蓄谋已久对华侵略,战争一开始,便执行“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在教材第75页的上半部分能找到代表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想法吗?

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了吗?在这三个月内,中国军民在一次重大战役中彻底粉碎了日本的痴心妄想。你知道是哪次战役吗?

淞沪会战

其实,在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经历了太多的类似于在淞沪会战中所经历的那样的艰苦磨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

(一)战争的基本经过

我们将抗日战争划分成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在 1 我们的资料中,给出了前两个阶段的重要战役。请将抗战期间的重要战役按照时间顺序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为了便于区分,请用蓝色笔标出抗日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役,用黑色笔标出第二阶段的战役,如果中国军民是该战役的胜利者,需要在该战役的名字下用红色直线标注,展示地图。并要求学生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改正课件。

(二)侵华日本的罪行

尽管我们在抗日战争的前两个阶段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但是,日本却曾经占领了中国广袤的国土,对华实行殖民统治,让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来看一些资料。(资料展示)我们不忍多看国人的苦难,可是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理性对待历史的存在。让我们根据课本第75页,总结日本在华所犯的滔天罪行中的代表性的3件:

① 南京大屠杀

② 潘家峪惨案

③ 731的罪恶 其实,日本全面侵华不仅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同时也伤害了日本热爱和平的普通人民群众。(展示漫画)面对中日两国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我们对战争有什么看法:

和平

我们爱好和平,所以我们必须赶走日本法西斯侵略者。

(三)中国军民的抗战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勇的民族英雄,像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的营长姚子青、团长谢晋元,像在日本统治区为八路军创造战机的小英雄王二小„„当然,要想取得抗战的胜利,不仅需要我们钢铁般的意志和前仆后继的血肉之躯,还需要我们有高超的战争智慧。

面对力量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我们应该如何制定抗战战略?即:我们怎么做就能够保证中华民族不被灭亡?然后,如何才能打败日本法西斯?

– 持久作战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持久战”呢?

2.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呢?怎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

国共合作

在抗战以前,国共之间存在着矛盾甚至进行着内战,为什么日本一侵略中国,国共之间就停止内战、开始合作了呢?

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展示)

其实,民族矛盾的严重程度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上升,到华北事变发生之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所谓“兄弟隙于墙,外御敌辱”,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下,共同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当然,国共实现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一个过程。展示:

1)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互相配合,并肩作战。同时,由于战略的需要和国共双方的差异,国民党主要在正面战场抗战,而共产党则开辟了敌后战场。当然,这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在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就协同国民党军队并肩作战。就总体而言,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用更加突出;而在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军民,成为 2 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并取得重要战果的战役是?

百团大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的。国共也不能单单依靠正规军去抗战,而应该依靠

② 人民群众的力量

这叫人民战争路线,也就是全面抗战路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下,人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也充分展现了自身的战争智慧。先后进行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游击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③

当然,我们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要突出“民族”二字。伟大的中华民族抱成团,共同奋战。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也竭尽所能,创建和参加了优秀的抗日武装。如回民支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我们为什么要参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呢?

我们获得了盟国的帮助,同时作为一个大国,也义无反顾地帮助其他国家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课本第76页举出了显示中国军队国际主义精神的史实,你们能够找到吗?

到我们现在的讲述为止,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军队共在几个战场上协同作战? 4.三个战场

① 正面战场

② 敌后战场

③ 国外战场

中国人民奋战在这三个战场,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标志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 1945年9月2日,侵华日军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抗战胜利的原因分析

作为中国人,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抗击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有三个词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你觉得会是哪三个词呢?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持久战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当然,我们还应该从总体上把握抗日战争的性质,(展示“4.抗日战争的正义性”)中国人民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世界友好国家的帮助下,坚持正确的持久战战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抗战胜利的影响

这场战争的胜利必然带来重要的影响。让我们一起阅读资料中《抗战胜利的影响》部分,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看第一个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反侵略战争,看看前边那么一长串的侵华战争的最后结果,我们国人会在反抗外来侵略上有什么情绪的变化呢?

悲观失望

我们以后会对列强侵华持什么态度呢?

消极甚至就不抵抗

如果中国像法国一样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投降了,世界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畅所欲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面将相当严重,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发展。

请总结:抗日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2.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那么,让我们根据资料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 中国百年来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程小结

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讲到的内容,主要分为“背景原因”、“过程”以及“胜利的原因分析和意义”。

五、课程拓展

抗日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可它还如60年前一样保持着同国人的距离。说到距离,著名记者水均益:“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请问:水均益为什么会认为“日本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日本„„

从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和教科书**来看,日本似乎“忘记”了他们曾经制造的南京大屠杀。通过下边的材料,请你思考:我们没有办法让日本的教科书承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这是什么原因呢?

除了教学之外,我们自己正在逐渐地遗忘这段历史。

我们应该用行动去记住这段历史。也应该重温抗战胜利以后,国人对这场战争的反思。在一次酒会上,一位记者出了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你认为这几个谜底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屈原”: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苏武”: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蒋干”: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的抗战努力; “毛遂”: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努力 “共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在这所有的词汇中,你认为哪个词汇是最主要的?

最后,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个硝烟弥漫的场景,去分享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的豪迈与达观,让我们一起《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第五篇: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一、本课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大大提高;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

二、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平台,创设历史情境,体验史实,得出史论,培养史能,感悟史观,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侵华日军罪 行,吸取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通过了解全民族抗战史实,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同时,理解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和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学会以史为鉴,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民族抗战。

依据:因为全民族抗战是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实现的,是抗日战争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二是以史为鉴。新课标强调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强调学史为现实服务,因此将其确立为重点。

难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依据:囿于传统认识,学生对此问题难于理解;因此将其确立为难点。

三、教法、学法

本课借助多媒体平台,采用问题探究法、情境体验活动法、讨论法等方法,适时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深化、情感升华,教师在整个“意义建构”过程中起组织、引导、启发、激励作用,充分凸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从图片看抗战

一、展示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图片两幅

设问: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二、展示宣传“日本鬼的残酷”,由学生列举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学生列举后,分别用图片展示日军在中国的滔天罪行

罪行1:南京大屠杀 罪行2:潘家峪惨案 罪行3: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试验

三、展示有关抗战与抗日统一战线的相关图片

设问: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主题?结合课本,请分别代表国民党和共产党召开新闻发布会,阐述自己为抗战所做的贡献。中国的抗战有何特点?

四、展示日本投降场景图片

《南京条约》签字 仪式 《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仪式

(1)设问:这一场景出现在什么时候?中国是个弱国,为什么能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2)猜谜答题:谁打败了日本?

提供材料: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蒋干、毛遂、屈原、苏武 ······)

五、展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及中国接受日本投降仪式图片及罗斯福评价中国抗战的材料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注:中国战场牵制了78%的日军),就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和德国配合起来„„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

设问: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六、历史感悟: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们回顾抗战的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更不是为了煽起仇恨。

它可以告诉我们的后人,国家不强,民族不强,老百姓生命就没有保障。抗日战争充分说明,国家,是国与家,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所以,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本分本分。

不知道这段历史,就不会知道中华民族她怎么在强大的外敌入侵下,怎么站起来的。

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历万劫而不灭,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她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爱国,是中华民族之魂。

七、小结及板书提纲:

八、播放抗战主题歌《控诉》

九、练习反馈

下载川教版八上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川教版八上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抗日战争的有关历史内容作为初中历史的重要内容,对高一学生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一般的知识点已掌握,但是所获得的知识范围较狭窄,内容也相对......

    川教版历史教学设计

    篇一:川教版历史八下《伟大的历史转折》word教学设计第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

    川教版历史八上《教育和科学技术》word教案

    第21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事实;认识迫于形势的压力,晚清政府终于迈出了近......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5篇)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讲授采取 “问题探究式教学”与“情景讨论式教学”的理念,采用“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来辅助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

    2015《抗日战争》教学设计(5篇材料)

    2015《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的意义 2. 结合时事分析任何时期国家利益高......

    八上《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

    八上《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与韵味。 2. 了解诗歌的意象,并能通过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 3. 联系作者生平理......

    教学设计八上米老鼠(5篇模版)

    八上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 Section B 2a-2d 大王中学石艳华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节课的相关单词和短语 2 能够运用skimming , scanning , careful re......

    人教版八上语文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设想: 1.了解新闻的特点, 复习记叙六要素 2.理清文章层次, 训练默读 3.体会准确、简明的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消息的最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品味......